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山童姥
不能看着成批的人死在他的防区,干脆兵源问题就从流民里面抽调,能抓的就抓。
不过就算是抓了,也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养活这么多人,军粮不够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的流民去往独**的驻地走去。
根据介绍,独**那边的粥棚,数量庞大,保证只要是过去的流民都有一口吃的。但是这大冬天的,一路上到处都能看见饿死冻死的尸体,第十军作为最前面接纳流民的部队,士兵们都已经冷漠习惯了。
后续来的流民大部分都是体力比较强壮的,林大勇再次的下令招募新兵,这次是大量的招募,流民们踊跃参与。
都知道参加了独**之后,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都最起码有个地方住,有个吃的地方了。
另外还招募了不少的流民靑壮修筑马路,以及俘虏营数量不够从新组建乡村的,都是从流民里面招募有家有口的,让他们分批专门的在废弃的村庄之上从新组建村庄。
附近的田地也都分给了他们村子,到了现在,只这样的最新村子到处都是,有独**给他们的口粮,在有他们自己人盖房子,修筑村庄,看起来有点重生的感觉。
不过治安问题林大勇一直的都在狠抓,特别是流民聚集最多的地方,只要是有流民成伙抢劫的,即刻都抓起来。
一直到了现在都是抓不绝,但是只要是发现绝对不手软,这么多的流民,那都必须的要用重法压制。
而到了当地,有了已经组织好的村庄,那些流民都能安顿下来了,毕竟这样之后,他们也算是有家了,还有口吃的,都开始被上面派来民兵队长,帮他们组建民兵,保护好自己的村子。
流民问题,是林大勇一直最头疼的事情,现在总算是有了缓解,他和张铁龙俩人去下面的招兵处观看,远远都能看见长长的队伍在排队报名。
林大勇随口问了几个跑过去报名参军的,他们几乎都是说,独**不但是吃得好,还住的好,还给发新军装,甚至他们家人都得到了安置。
毕竟最新分配村庄的名额,都是优先的选出来有家人参军的,这样他们家人有人是独**的兵员,那样的话,更能安心下来。
张铁龙感慨:“还是司令你有问题啊,这样能稳定不少的流民心理。”
林大勇也是无奈的苦笑:“没办法,现在的百姓日子太苦了,国军他们根本不管百姓,还只知道抓壮丁,而上面的重庆方面,几乎更是不管,每天上面的rén dà吃二喝的,百姓们和士兵吃都吃不饱,我们在不管这些百姓,谁管啊。”
张铁龙也是无奈的摇头:“说的是啊,不过这些流民正好可以壮大我们独**了,华北方面也已经开始多处的开设了招兵办,另外这次我们抓捕的伪军里面也已经筛选了不少的兵源正在训练,在加上现在天天招募的数量庞大的新兵,我们随时都可以拉起来最新的队伍。”
现在有武器dàn yào,有军粮,有兵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足够快速的扩充兵力,当然了指挥官方面是重中之重,最新的部队,如果士兵都是新兵,想有战斗力,凝聚力,指挥官非常重要。
对于指挥官问题,每次的学院里面会毕业一批的几百名的学员,甚至还有现在正在疗养的伤兵低级军官里面筛选出来一些表现出色的军官作为军功可以提升为中极军官。
现在军事学院都已经扩大了一倍还多,每五个月可以往学院里面推荐几百个符合标准的学员。
但是就算是这样,也是供不应求,前几天东北要组建第十一军,已经从学院里面抽调出来了足够多的学生。
而不少以前毕业的学生都还在各个军部以及师部做参谋实习,这些林大勇都准备全部利用起来。
让实习的学生们都可以快速的走向第一线的工作岗位,这样的话,就可以完善整个部队。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扩充队伍
同样的,当地的百姓也是有收益的,根据民政部的介绍,当地百姓最直观的就是,娶老婆简单了。
流民中很多的为了口饭吃,把女儿抢着嫁给当地的男人,不过独**到了当地之后,民兵和民政部门扩展到农村,坚决拒绝有在娶两个老婆的事情发生。
每个人只能娶一个老婆,而当地的老光棍竟然都能从流民里面选出来个媳妇了,对于这些,林大勇没有去阻止,也没能力去阻止,一个愿意嫁,一个愿意娶,那有什么办法呢。
流民里面的靑壮劳力,都必须要组织起来,给他们建造新家园,这流民问题要全部解决,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如果不解决,他们独**想发展起来,那也是几乎不可能的,这次中原的进军计划,算是已经快到尾声了。
现在没有一个人怀疑林大勇进中原支援这些几百万流民的好处,好处是很多的,虽然华北方面流民很多,漏出来的毛病也很多,但是收益也是很充足。
华北方面,到处都是在组织流民修建公路,到处都是石子沥青路,连下雪天都没有停工。
按照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下去,很快就可以和老根据地差不多了,同时在之华北燕京,组建了燕京军事军官学院,这样两所学院,那就是可以更多的提供源源不断的中层军事指挥官。
当然现在也只能是陆军还算是相当的全面,奉天已经恢复了山炮和野炮的生产规模。
步qiāng和子弹的生产力度,今年也提升了很多,现在目前老根据地,专门有一个兵工厂,专门的只在老美的一帮工程师带领下,只生产子弹机还有普通的步qiāng生产机器。
这样速度就快了很多,按照林大勇的计划,今年华北,中原都会各自组建起来一个兵工厂。
陆军的装备,就可以足够的自给自足了,毕竟老是靠着缴获小鬼子武器,的确是伤亡很大,得不偿失。
目前东北已经刚组建起来了第十一军,还有一个独立旅,编制是第六十一旅,林大勇一直关注着齐鲁大战,还有中原的粮食问题,自己没有亲自去东北。
但是这两支部队组建完毕之后,给东北方面的部队增加了一定的战斗力以及防御能力。
目前林大勇准备最新一批的新兵训练完毕之后就组建第十二军,以及第十三军。
第十二军,初步决定是在华北组建,中原已经三个军了,足够应付中原的一切变化。
马上第十七师,以及第四十旅,第四十五旅都会回归建制,到时候第七军,第八军,以及最新组建起来才两个月的第十军,都已经是中原的常驻军队,用来应付中原的一切问题。
华北方面组建的第十二军,以及中原最新招募的新兵组建第十三军,这两支部队,林大勇还是觉得要先收复回来齐鲁。
把整个齐鲁收复过来,最起码收复回来省城,让整个中原和华北链接起来,就即刻抽调大军北上,开始和关东军一决雌雄,要趁着现在日军目标一直在南洋,以及太平洋的时候,快速的发展自己。
有了足够的大军在,一举攻破日军的东北关东军阵地,把整个东北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整个东北可是在日军的手里发展到了极致,不管是铁路,以及农业,还有工业,矿产资源,都是非常的雄厚。
不过彻底进攻东北的时候,日军就开始彻底的重视独**了,这次独**抢夺了齐鲁省城,不过只是呆了几天即刻后撤了,导致大本营虽然关注,不过他们的齐鲁大军依然是和独**对峙状态。
这样并没有把齐鲁方面的独**当成第一敌人,依然是给齐鲁方面的日军下了通牒,严防死守独**,最大的可能把齐鲁的独**给赶走。
整个齐鲁日军收缩防线,但是他们还有八万多的日军,以及到处都是伪军的部队,兵源数量还不少呢。
同时从海上运送来大量的物资,小鬼子的物资就可以得到快速的补充,这让林大勇很是眼馋。
人家小鬼子随时都可以去海上集结物资,而他们呢,只能靠着自己去创造。
连续的招兵了两周,竟然快速的招募了三万多的新兵进入到了新兵营,整个中原,独**所占领的州城附近,都设立了一个新兵营。
林大勇和张铁龙一起的去往新兵营到处的观看,每个新兵营一片区域中,分为好几个训练区,每一处都可以容纳一千人左右,一处新兵营就是有五千多的新兵正在快速的训练。
每天依然还是窝窝头,不过偶尔还是有些肉味的,毕竟训练可是非常的消耗体力。
林大勇挨个的观看新兵训练的情况,第一周进来就是训练列队,以及体能的跑步训练。
第二周开始就进行了实弹训练,以及刺刀训练,第三周就开始根据新兵的体能,以及特长,就开始分工训练,有专门的机qiāng手训练,重机qiāng训练,以及掷弹筒训练。
但是每个士兵都必须要懂各种武器的使用,因为在战场上,你随时都要补充成机qiāng手的。
甚至有可能随时都会成为掷弹筒手,按照这样的情况,一个月就足够可以成为合格的上战场的新兵。
在上过战场真正的杀了人,那就是真正的精锐了,林大勇倒是有些担忧的道:“老张啊,你是每天统计后勤的,我们中原这里要组建第十二军,第十二军的武器装备,以及军装和生活物资都准备好了么?”
张铁龙道:“目前,战场上面搜集来的大量三八大盖,大部分补充给了第十军,以及最新生产出来的轻重机qiāng也补充给了第十军不少,淘汰下来大量的汉阳造,以及歪把子之类的,倒是足够组建起来新军第十二军。”
“不过这次我们去齐鲁省城缴获了不少的九二式,一百多挺呢,都全新的,还有不少的外靶子,倒是可以先补充进去第十二军,毕竟华北方面也正在筹备第十三军。”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下一步打东北
林大勇感慨:“东北奉天生产出来的武器,大部分都补充给第十一军了,另外就是第六十一旅也最先补充,而根据地最新生产出来的装备,除了补充我们已有的部队直属旅的装备之外,别的都运送到东北了,用来更换东北方面的部队装备。”
“但是中原方向最新组建的部队,武器装备也不能少啊,那第十二军怎么想的?先让他们扛着汉阳造去?”
张铁龙苦笑一声:“司令,这可是你的想法啊,我们这一步中原的这不旗子已经算是差不多了,等到齐鲁大战役结束,岂不是又该挥兵回东北去了?拿下来东北才是最重要的呢。”
“是啊,下一步是东北,我们现在着急的组建第十二军和第十三军,也都是为了稳固后方,以及以后进军东北,协助东北的部队,把日军的关东军都给干掉。”
林大勇又是摇了摇头:“不过组建一个军哪里有那么的容易啊,兵源倒是不稀缺,但是刚组建起来之后,训练都是很费劲,凝聚力,并不是只组建起来一堆几万人扛上武器就可以成行的。”
“还有,我们现在的独**内部的确是浮躁了,董国振今天给我发来报告,他竟然建议在关外的绥远区域,组建起来第十四军,那边的流民已经不少了,他们根据命令,已经招募了五万人的新兵,现在才训练了一半,觉得足够组建起来一个军了。”
“绥远组建一个军也不是不可以,不但是可以保护好根据地,同时还可以就近的支援东北地区,但是一下子扩建起来这么多的部队,是有些紧张啊。”
“何止是紧张,一个军那可是相当于五个旅,每一层都必须要有足够的指挥官来支撑,如果没有足够的指挥官,这部队何谈战斗力?简直是开玩笑,所以我现在并没有着急的同意董国振的看法,毕竟第十二军,第十三军,现在总算是召集了足够的指挥官,就算是这样,里面还有不少的伤兵刚复原的,如果在组建第十四军,只能等到三个月后,下一批的军事学员们毕业了。”
林大勇的看法,张铁龙认同,还是有些担忧的道:“司令,你前几天刚参加了华北的军事学院的开业典礼,华北燕京的军事学院已经开学了,可是只这两个军事学院,还的确是有些薄弱啊,看看黄埔,竟然都建立了不少的分校,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学他们?”
“不,我们和黄埔的学生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的学生是必须参加过大战的,表现好的指挥官进入学院,这算是进修,半年的时间毕业之后在去部队的参谋部任职实习。”
“而黄埔的学生,只要是高中毕业,甚至很多分校只要是国中毕业都可以进去,差别很大的,那样的话,会让指挥官残差不齐,这个口子不能开,我们还是必须要延续,部队里面推选出来指挥官来任职,哪怕是推荐到下面的班长系列也可以进入学校,但是必须从部队出来的。”
这点林大勇丝毫不会妥协,甚至每一届去往学院里面进修的名单,都是一次次的筛选出来的。
林大勇知道这是整个独**的中层根基,绝对不能坏掉,而上过战场的学员,可是有了上过战场的经验,就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了,不会像是那些刚毕业的学生一样,就满脑子只想着抗日,但是真正的战场什么样子,他们根本都没见过。
太过于浮夸倒是一点不好,不过只要是有真心抗日的学生愿意来参加独**,林大勇还是很欢迎的。
特别是上过战场的学生兵,更是林大勇的宝贝,他们都会被安置在独**的重要位置上。
连平时士兵们的思想培训,以及士兵们的晚上文化学习,都是交给他们这些学生兵。
没有文化的部队,永远都不会成为一流部队,这点林大勇可是深深明白的。
这点他一直抓的很严格,同样也是军官晋升的重要标准,如果你到了高级军官,还不认识字,连电报都读不懂,那可就是会吃大亏的。
林大勇一贯就是主张精兵路线,并不能像国军那样,一盘散撒,人不少,但是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对士兵的待遇,以及重视程度,一直都是很高,这也就是在所有的独**占领区域,全都是对独**的正规士兵很羡慕的现象。
林大勇让人所有人都觉得,当独**的士兵,是光荣的,不像是国军那样,对待士兵不当人看。
张铁龙倒是建议:“绥远地区,目前在那边的,防御能力的确是很弱,而且又是从老根据地过去了大量的流民现象,第四军只剩下来一个师驻守根据地,连直属师都已经调离了,在这样下去,其他部队早晚都会要全部调离去东北的,根据地以及绥远方向,不能没有兵力驻守啊。”
林大勇同样也是担忧这样的情况,琢磨一阵道:“这样吧,先在绥远方向组建一个师,外加上一个旅,这三个旅驻守绥远以及根据地,还是不错的,目前只能到这里了,第十四军,实在是没有精力去组建他。”
“不过得告诉给董国振,别在家门口组建的部队,什么好东西都往这部队里面填,新兵部队,还是按照老规矩,装备要先紧着老部队使用,新部队只能先用老武器了。不然很容易出问题的,这可是需要一个过程。”
“看看老根据地里的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往中原方向才运输了多少?到了现在第十军的各个级别的警卫部队竟然还用三八大盖,直属旅的才一个团是最新装备,这哪里能行,更别说马上要组建的第十二军,以及第十三军了,毕竟那也是六七万人的一个军,而不是二线部队,他们优先装备东北方面是好事,但是也不能不管中原这边的部队啊。”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回老根据地
根据地往中原方向运输的装备越来越少了,差不多这边大部分都是华北地区组建起来的子弹厂送来的弹药,老根据地到了现在大部分都是补充东北。
这样下去,可是会出现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的。
这点张铁龙也是无奈:“没办法啊,谁让东北方面是主力呢?对了,东北方面已经全部的武装好了第一军的所有最新装备,第一军的所有退役下来的三八大盖最近两天都会运输过来了。”
林大勇无奈:“这个老谭啊,老是喜欢先用最好的东西,我觉得应该把老谭调到中原来,让他在中原发展发展,那样就平衡拉啊。”
说着说着俩人都哈哈大笑,谭家玉不管是在哪,都想尽办法的把他手下的部队都给武装起来最好。
现在不但是近卫军全部都是最新武器,第一军也都全体换装,第三军因为人数最多,所以现在只换装了不到一半,就连第五军也换装了不少。
第四军的第九师,谭家玉也都换了一个旅的装备了,淘汰下来的三八大盖,竟然一部分运回去老根据地,另外一部分都运这边来了。
同时第十一军的组建,他上来就是武装起来了一个旅的全新装备,另外又是武装起来的所有的奉天兵工厂的全新三八大盖。
可以说,东北方面,各个部队正儿八经的成了精锐,把中原方向的部队都给甩开了一大截。
就连最新组建的第六十一旅,也都是清一色的三八大盖,以及各种的全新的轻重机枪,连炮火都不少。
谁让人家守着一个奉天兵工厂呢,张铁龙告诉给林大勇,第十二军,还有华北方面即将组建起来的第十三军,只能用一半的三八大盖,其他的只能选择用从伪军手里还有当地保安团里面缴获的汉阳造了。
不过只要是有武器就行,最起码也是两个一线部队的十几万大军,一下子拉起来十几万大军,的确是有些捉襟见肘。
好在整个华北底温还是有的,拉起来一个军还是不在话下呢,毕竟华北的军火库里面储藏的弹药还是充足的,华北自己产的子弹也是够用。
同样还有这次大战,抓住的不少伪军,里面筛选出来了足够的兵力,和新招募的士兵掺杂的训练。
同时还可以把训练表现突出的士兵演变成接下来的班长,另外在齐鲁大战的接近三万的伤兵,也都是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复原了不少。
不过他们并没有回原来部队,毕竟原来部队都已经补充完毕,现在都可以把他们预备到第十二军中。
第十二军的军部,以及两个师部,还有一个旅部都已经组建完毕,甚至连各级的指挥官都已经到位。
各种物资,新军装,钢盔,以及武器弹药,还有行军车辆,驻地,都全部的准备妥当。
驻地就在怀庆以东,负责怀庆一直到蒲州方向的流民治安,随时也可以增援齐鲁阵地。
而第十三军因为是在华北组建,华北本身就已经有了三万多的新兵全部训练完毕,先补充了第十三军的空缺兵源,虽然现在一个军才三万多万人,一个班才几个人。
不过等到再有不到半个月,最新招募的新兵训练完毕就可以全部的补充完毕所有的兵源问题。
这次第四十旅缴获来的三十多门山炮和野炮,还有在齐鲁战场上面缴获的各种炮火,一个是先补充第九军的损失,还有第十七师的损失,其他的都要分配给第十二军,以及第十三军。
炮兵倒是基本到位,只剩下了新兵中在筛选出来炮兵旅和师一级的普通士兵就算是补充完毕了。
林大勇为了这两个军的组建,忙碌了一个多月,累的够呛,一直等到几万的新兵训练完毕,他亲自去指挥第十二军,和第十三军成军的庆典,亲自给他们军部,师部,还有旅部以及团部发送军旗。
这两个军一成立起来,剩下的就是原地磨合训练了,那就简单了很多,看着新兵们进入军营,穿戴好最新的武器装备,各个全新的钢盔带在头上,微风琳琳,林大勇倒是很感慨。
即刻中原地区就让林大勇松了口气,最起码现在多了一个军镇守中原,流民问题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不过刚成立的部队,武器还不怎么样,只是重机枪都分配的相当不错,这可都是四十旅的功劳。
拉回来了这么多的轻重机枪,减少了组建新部队的重火力压力,林大勇告诉给两个军的军长,接下来你们的部队没什么重要的任务,主要任务就是好好的训练。
现在整个独**编制内的一线部队,已经有了十四个军,还有一个直属师,以及一个独立旅。
本身独立旅按照编制,准备排编为第六十一旅,但是因为第十二军的组建,第六十一旅的编号只能取消,林大勇给了他们一个直属独立旅的编制。
现在绥远地区,得到了林大勇的认可,目前正在组建一个师和一个直属旅。
兵源足够,早都已经训练完毕,甚至武器装备和弹药都足够,全都是东北方向退役下来的武器,以及根据地自己产出来的武器。
但是要组建起来这三个旅的部队,那可是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中层军官实在是太缺乏了。
只能先拉起来一个旅的部队,以及师部,旅部都组建起来,团一级的干部倒是有,可是营连干部不能从新兵里面筛选,东北方面也没有这样的人才,以前各级的参谋部里面的实习生,都被林大勇给啦到了第十二军和第十三军。
绥远方面的确是比较困难,但是绥远方向也必须要尽快的解决,林大勇干脆亲自回去一趟。
回来阔别接近一年的老根据地,林大勇很是感慨,这边的变化很大的,竟然多出来了不少的工厂。
做生意的更多了,看来这样倒是让更多的人认可了独**。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胆大的土匪
林大勇设定的一系列治安政策,只要是你来做生意的,老老实实交税,保证不会有人找你们的麻烦。
还各个县城就有专门申请的部门,如果遇见了难题,谁为难你们做生意了,即刻就会有部门的人来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