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山童姥
“现在开始搭建起来,等到塑料到位,即刻铺展成塑料大棚,这样速度就上来了,至于中间缺少一个半月的口粮问题,我们在想办法解决,对了,我们可以提前种番薯,番薯周期短,不用非要成熟了,两个多月就可以先食用,然后接着种植。”
林大勇说干就干,马上让参谋进来做电报记录,即刻让他发往董国振那边去。
董国振办事他还非常放心的,另外让人给张铁龙和董国振在各自发送一封电报,让他们即刻去根据地和华北方面的磷肥厂还有化肥厂下任务订单,包括老外的化肥厂也下订单,务必让他们快速的提供大量的化肥。
反正林大勇现在手里面有的是钱,但是没地方买粮食,干脆买塑料大棚的材料得了。
另外让华北方面去搜集大量的番薯种子,很多百姓家里面储存的比较多,这些东西能买的都买来。
林大勇这一时半会儿竟然下达了好几个命令,让谭家玉有些无语,司令就是这样,说风就是雨,他也知道,现在粮食问题,对待流民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粮食不足,很容易造成崩盘的,到时候进入中原反而成了拖累,很可能把独**都给拖垮了。
在然后就是让高耿直组织百姓还有俘虏营和挑选流民里面的靑壮劳力,开始到处去没有主的,而且已经被破坏的土地上面按照他自己的规定模样,去建造一批的塑料大棚框架。
这一忙碌都是好几天,林大勇亲自的在塑料大棚框架旁边观看,张铁龙也已经来了,三个独**的总指挥都已经到了现场。
看着按照林大勇的要求建造起来的塑料大棚框架,林大勇很满意:“就按照这样的规模建造,先每个村子都建造一到两个,然后在没有人的地方多建造一批,许昌,怀庆,介州,以及蒲州方面,还有许昌以南第七军的驻地方向,应该很多这种的空地,先建造出来几百个再说。”
几百个?现在林大勇要搭建起来的这种样品,怎么看怎么别扭,不像是屋子,还有一半都没有搭建起来的墙壁,按照林大勇的意思,这是搭建塑料布用的,上面还要铺上草垛子,用木桩搭建起来,这些在中原一点都不缺。
而现在最多的都是劳动力,别说几百个了,就算是几千个,也都可以轻松建造起来,只是这东西到底管用不管用啊?实在是让人有点犯愁。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毫无头绪
林大勇安排好了塑料大棚的框架,就催促着董国振那边快速的生产出来塑料布,那边的几个老外工程师倒是有人会这东西。
觉得是小意思,只是他们没有办法完美的制造出来非常合格的,林大勇不管这么多,专门让董国振组织工人专门成立一个团队制造。
这样的话,就速度快了很多,只要是能遮风挡雨就行,还可以吸收阳光,兵工厂用机器制造这东西,实在是太奢侈了。
不过林大勇千叮咛万嘱咐的吩咐,他也是没办法,只能专门抽调出来一批工人制造塑料布。
把这些处理完,三个人又是碰头,商量接下来的事情,目前对独**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处理掉中原越来越多的流民问题,通过这段时间以来,大量的流民安置到了蒲州一带,还有介州怀庆,到处都是流民安置的地方,也从中筛选出来了不少的靑壮,连兵源问题都得到了巨大的膨胀解决。
这是好事,但是粮食不到位,可就是坏事了,如果粮食足够,别说组建第十军了,第十一军都可以组建完成。
只是因为缺少军粮,到了现在,第十军也只是确定下来军官名单,框架一直没搭建起来。
倒是张铁龙这次来之后,给拉来了不少的武器dàn yào,甚至还拉来了两个团的最新装备。
这正好补充了第九军的精锐旅装备,就算是只两个团的装备,也是让刘永亮乐呵坏了。
从上次许昌大战和怀庆大战中受伤的兵源里面筛选出来一批的战斗过的士兵来补充精锐旅的兵源,又是从新兵营里面补充来了一批兵力,组建起来了第五十旅。
而现在虽然才两个团的最新装备,不过这已经让刘永亮迫不及待了,组建起来第五十旅,两个团最新装备,另外一个团还是端着三八大盖。
不过这样的旅,已经比日军厉害了很多,同时经过林大勇的补充,又给第九军补充了三门野炮,三门山炮,以及一批的城防炮,还有迫击炮,各级的炮兵部队也算是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只是轻重机qiāng补充的不多,还是第九军大部分都在用老式机qiāng,只是刘永亮天天盯着维修部。
只要是有维修好的武器就拉过来,轻重机qiāng哪怕是歪把子和马可心也要,只要是能杀人,他都不嫌弃。
最起码现在第九军外表看来,简直已经完备,重炮旅虽然重炮少,但是那也是重炮十多门,连精锐旅也组建完毕之后,剩下的就是一边维护源源不断的流民队伍,一边快速的进行磨合训练。
对于刘永亮这种往自己怀里不停捞好处的模样,林大勇懒得搭理他,只要是第九军快速形成战斗力,那其他的一概不管。
当然从华北方面运输来的物资,还是主要运输给第七军,第七军上次伤亡太大,需要好好的补充。
至于说第五十旅的旅长位置,刘永亮几次的强调让李玉武担任,这开始时林大勇反对的。
林大勇的理由也很简单,就算是李玉武再能打,毕竟是犯错了一次,如果在着急的让他马上担任了精锐旅旅长的位置,其他人会不服气。
只是这次刘永亮数次缠着林大勇,林大勇去哪里,都跟在哪里,弄得林大勇烦不胜烦。
最后林大勇把谭家玉和张铁龙都喊过来,三个人一商量,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明眼人都知道上次的确是不怪李玉武。
而且还有他刘永亮的一再保证,可以让他先代理第五十旅的旅长位置,大家都知道刘永亮就喜欢这样的人,只要是刘永亮的命令一下,李玉武绝对不含糊的去执行。
不会打任何的折扣,这在战场上面是虎将,也能带动一个旅的战斗力,所以先给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代理第五十旅的旅长位置。
李玉武得到了调令之后,兴奋的两天没睡着觉,拿到调令就马不停蹄的跑到第五十旅的驻地,开始进行了磨合训练。
这可是比他以前的三十九旅厉害多了,这可是军部直属精锐旅,虽然现在才两个团的精锐装备,不过早晚会补充完毕的。
现在第九军的问题,林大勇不担忧,甚至就算是要组建第十军也都可以快速的拉起来。
唯一让他头疼的还是粮食问题,过去了半月的时间,第一批的塑料布到位了,这塑料布的确制造的不怎么样,不过林大勇已经很满意了。
第一批能建造起来一百个塑料大棚,林大勇迫不及待的让大棚赶紧拉起来,随后又是把华北拉过来的番薯苗全种植在大棚里面,又是专门让几十个人的俘虏营伪军俘虏专门的看守一处的塑料棚。
浇水问题,撒肥料问题,都必须让他们时刻牢记,还时长的会有人来检查,这林大勇就算是在用心,一时半会也成熟不了,只能是扔给曹耿直派人专门负责各地的大棚问题。
他们占领的中原地区不小,如果到处建造起来大棚,应该能缓解不少的粮食压力,外加上有化肥还有磷肥的作用,等到丰收的时候,应该效果不错。
只是这还只能等待,看着储存的粮食越来越少,几个人都开始格外的着急,现在他们面前的连一个好点的路都没有。
一点办法都没了,干脆谭家玉直接表示:“我们不如马上组建三个军,在加上第七军,第八军,五个军直接南下,一口气推到湖广,把湖广的地区给占领了,那边的粮食多,应该足够捞到不少的粮食。”
五个军一起南下,三十万的大军,的确是够厉害的,最起码能横扫所有中原方向的日军地盘。
进攻湖广也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中间需要过长江,另外三个军不可能组建完毕立刻就开始进入大战,那样损失太大了,到时候粮食的缺口会越来越紧张。
这个方法有点不可取,林大勇摇了摇头,这样太冒险了,要知道在华东,和湖广方向,日军的兵力还是不少的。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国军也不好过
新组建的三个军战斗力不怎么样,到时候损失巨大,把部队陷入了湖广的泥潭中,被小鬼子拖住,那也是相当的麻烦。
思来想去,就算是拿下来整个日军占领的中原,但是南边可是还有好几个州城,几十个县城,那里也有不少的流民跑来,想来当地也没多少的粮食了。
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实在是太过于冒险,所以都被否决了。而谭家玉在提醒了一句:“要不组建起来第十军,把第十军,拉到东北去,然后我在东北即刻组建起来第十一军,只东北足够养活两个军了,集结东北所有的兵力,往北面强攻,在争夺下来一个省,应该可以得到不少的粮食。”
这个方法倒是有点靠谱,不过张铁龙表示反对:“先不说别的,临时组建起来的两个军,没有磨合直接投入战斗,战斗力一定非常差劲,而关东军上次吃了亏之后,他们不可能在让自己吃亏了,你这次集结重兵和关东军硬碰硬,没两月别想结束大战吧?到时候甚至还拖累了整个独**的后勤。”
是啊,只要是大战一开,那后勤如同流水一样,还是需要内地支援,东北方面只是维持正常的消耗还可以,大战的物资消耗可是非常大的。
这条路也封锁死了,林大勇一拍桌子,甚至说道:“实在是不行,我们和国军开战,把第一战区给他端掉,第一战区里面可是有不少的蛀虫的,足够挖掘出来不少的粮食,也不用让百姓们流离失所的到处逃荒了。”
可是这只能说说,如果现在和第一战区开战,那等于是和整个国军开战,到时候小鬼子高兴死了,他们巴不得独**和国军早点开战呢。
到时候老美那边订购的东西一点都别想运输过来了,国军会卡的死死的。
他们俩人连反对都不反对了,知道这事情就是气话,而现在第一战区也不好过,当地粮食几乎都没了,他们的军粮也是捉襟见肘。
第一战区也是到处的找粮食,据说甚至都已经开始逼迫当地的大户拿粮食了,大户们可是和重庆方面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给第一战区提供了不少的压力,但是没军粮,国军上哪里去吃饭打仗。
中原的局势很是严重,甚至国军现在在南边距离日军的区域开始越来越快的占领区域了,甚至都和第七军占领的区域接壤,不过他们倒是没捣乱的第七军,第一战区也是怕独**掌握他们的把柄。
而且独**大量的粮食都拉过来喂流民了,也没什么油水,所以专门的往日军方向发展。
而他们一发展一个县城,即刻就是到处的搜刮粮食,连当地百姓的口粮都给抢了。
更别说那些做汉奸的大户了,名正言顺的从大户的手里面抢粮食,林大勇根据国军内部情报,国军第一战区,甚至都在策划着要攻打日军一处的重城,重城里面还有附近的地区,粮食可是足够多。
这样在现在国军非常困难时期,而且还是日军削弱时期,这个时候不抓紧时间的争夺下来一次大城市,那以后可就是没有机会了。
国军有这样的想法,林大勇一点都不意外,毕竟独**一直以来进入中原之后,打怀庆,随后打蒲州,打介州,然后攻打许昌,一路上都是所向披靡,把日军打的一步步南撤。
硬生生的打到了现在,日军力量越来越薄弱,最起码表面上看日军损失很大。
其实损失大部分都是伪军,真正的日军力量损失并不大,可是国军倒是觉得,如果说是猛攻一处重城,只有一万多的日军和几万的伪军这样的城市,攻打下来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可以大量缓解他们几十万大军的军粮问题,不然第一战区指望重庆方面救援,那几乎都是没多少希望的。
他们只能靠着当地战区自己筹备军粮,这自己筹备只能加在当地的百姓身上,可是随着灾害来临,当地百姓哪里还有粮食,一些没什么关系的大户,已经关系不大的大户都差不多被搜刮的可以了。
剩下的只能是想办法去外面寻找,独**现在不好惹,独**可是把小鬼子都给干掉的人。
另外独**又是开拔出来了几万人进入中原,第九军虽然是刚成立的,但是国军也不敢怠慢,现在独**在中原的一线部队都已经有三个军二十多万人了。
和他们第一战区的兵力不相上下,所以现在让他们和独**开战,非常不明智,还和独**早都商量好了,你们国军占领的地方,独**不去抢,但是你们也别来招惹独**。
有本事去小鬼子嘴里面夺好处去,谁从小鬼子手里面抢来的东西就是谁的。
所以国军现在就开始瞄准了小鬼子,最近更是疯狂的往小鬼子一处聚集地方向发展。
偶尔已经和小鬼子开始了一定程度的摩擦,一个中央军团和小鬼子的一个大队以及上千个伪军大战了一顿,双方谁也没占什么便宜。
这只是试探,平时也没少有中央军的零散部队和日军开战,都各有胜负。
更加让第一战区的司令下定决心和日军来一次决战,不过应该是老和小鬼子干仗,吃亏比较大,这次为了谨慎起见。
竟然一遍遍的慢慢往日军的聚集地方向靠拢部队,国军这样的举动,让林大勇觉得好笑,要是他们独**想打,直接大军压过去,管你小鬼子多少人驻守呢,先把你给围个水泄不通。
但是林大勇最近没工夫去和小鬼子对战,他们天天琢磨去哪里弄粮食去,其他地方运输来的粮食越来越少。
而林大勇以前储存的粮食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这样下去,就算是加上后来支援的粮食,最多也只能维持不到一个月。
刚建立起来的大棚也根本没那么快能有收成,真是让人头疼。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有些急功近利了
不过国军的动作,倒是让独**有些重视,这次国军通过确定了频频试探之后,竟然开始调动大量的兵力从西边往东边移动。
目标已经很明显了,要和日军大战一次,抢夺一次日军手里面的重城资源,到了现在,还不明确国军到底调动的是哪些部队,不过和独**接壤的部队是丝毫没有移动的样子。
谭家玉道:“我觉得他们应该是要最少出动十万的兵力,毕竟国军这算是赌博,如果攻打不下来,还损失不小,到时候国军很可能会被日军反扑,第一战区丢不起这个人,更是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是啊,十万兵力,对第一战区这个才二十多万兵力的国军战区来说,有点赌博的性质,而他们选择的应该是这里,湳州,湳州一直是日军的重要驻守阵地,这里目前根据推测,日军兵力有一万三千余人,有大部分都是从许昌方向后撤的兵力,另外还有五万多的伪军,总共兵力大约有不到七万人。”
谭家玉不愧是总参谋长,刚来中原没多久,就已经把中原所有的情报做的了如指掌。
林大勇表示同意,只是国军这次要怎么打,那就不得而知了,要知道第一战区总司令蒋鼎文那也是个猛将。
并不是菜包一个,要说国军系统里面,名将还是不少的,只是下面部队战斗力不行,什么都没用。
现在湳州方向的日军数量也不多,国军现在攻打,还真是时候。
“司令,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国军攻打湳州时,把日军的注意力吸引湳州,我们即可从东面攻打日军现在占领的平州,平州现在日军是两个六千人的步兵旅团,还有一个炮兵联队,以及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八千人,大概总日军兵力两万多人,伪军数量在七万人,显然日军非常重视平州,因为只要是我们攻打下来平州,就可以进入淮河,甚至连继续南下的攻打汝州这样的事情都不用了。”
“一旦过了淮河,那可都是淮北区域了,这里可都是日军一直以来和国军争夺的真正华东大门,掌握了这里,我们退可以回到中原,进可以直接攻打华东,到时候才是要了日军的命脉。”
谭家玉立刻就在墙壁的大型地图上面划分了出来,而且现在根据谭家玉的意思,如果国军攻打湳州的时候,小鬼子绝对不会坐等着国军来狠狠的收拾他们。
一定会派兵增援,而最近的距离湳州近的日军兵力,那只有平州了,至于更南边防守着湖广大门的汝州,那里因为距离湖广太近了,日军随时可以过长江增援,打那边不划算。
还不如趁着国军调动兵力去攻打湳州,强迫日军从平州调兵的时候,即刻攻打平州,一口气把平州攻打下来之后,就距离淮河只有咫尺之遥。
如果过了淮河,那就是真正的触碰到了日军的利益,这样就是谭家玉最想要的结果。
他骨子里面就想打回华东,因为他本身是华东人,更是当初参加了华东一系列的战役,以前从军校毕业,上了江南的一次次战役,还小鬼子一次次的打败,谭家玉觉得这是自己的耻辱。
他老想着什么时候亲自率军收复江南,率军回到老家,让当地人看看,他并不是只会打败仗,还能彻底的赶走小鬼子。
以前他只是个营长,但是现在已经是可以率领几十万独**精锐的总参谋长了。
而现在国军集结大军要攻打湳州,更是让谭家玉觉得这次过淮河实在是太是时候了。
机会难得,只要是过了淮河,占领淮北一带,等于是彻底的轰炸开了江南的大门。
当然日军可是在江南还有几十万的兵力呢,这点还是不容小看,之所以日军一直很少从江南抽调兵力,是江南对日军来说很重要,还要防止国军的反扑,而国军也是一直想拿下来江南。
另外湖广方向对日军来说也很重要,如果现在林大勇攻打了平州,不管是南下,还是往东南方向进军。
都是会触碰到日军的巨大利益,日军不可能在视而不见,现在中原方向独**才二十万,而中原一直在闹灾害,这对日军来说,中原已经可有可无,可是真的进军淮北,或者南下进入湖广,小鬼子很可能集结大军和独**死磕,那不是林大勇现在想要的结果。
从大局观来说,还不是时候,林大勇提出来了反对:“老谭,我知道你想早点进军江南,但是现在不是时候,我们兵力实在是不多,中原方向一共才三个军,就算是打平州,还只能动用第八军,到时候怎么和在淮北的七八万日军决战?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安兵不动,然后搞定粮食,把这几百万流民稳定住,一下子的就可以后期勃发的组建起来最少五个军的兵力,东北方面相信还可以组建两个军,这样我们到时候百万的兵力,强行碾压的进入江南岂不是更好?”
谭家玉也知道自己有些冒进了,他知道现在靠着中原方向的兵力,还真的不能这么快的进入江南。
“可是国军攻打湳州,我们一直在旁边看戏?这好歹也捞点油水吧?或者先把平州打下来也行吧。”谭家玉还是有些不甘心的道。
林大勇皱眉;“说实话,我们现在重要的是粮食问题,就算是攻打下来平州,也得不到多少的粮食,还是不如往其他方向看看。”
一直没说话的张体龙倒是说了一句话:“我的建议不打平州,打这里。”
他的手在地图上面的鲁南方向画了一个圈,这里距离黄河很近,日军的防御点比较薄弱,因为齐鲁大部分的日军都是集中到了和第六军对峙的地方,而挨着中原的区域,倒是兵力不多。
张铁龙画的圆圈,包括了鲁南三个州的地区,这三个州,并不是重要区域,而且山区也不少。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制定计划
张铁龙的划分区域,重点都是在鲁南一带,一下子画进去了三个周,十三个县的区域。
在林大勇和谭家玉疑惑中,张铁龙道:“我最近一直都是在搜集粮食,甚至还从伪军和汉奸手里面收了不少,只是出粮食最多的,还是在齐鲁一带,齐鲁一带自古都是粮食产量大省,而且他们人口没有中原多,消耗粮食不大,最近几年也没闹过灾害,更重要的是,这边区域都没有受到过巨大的战争波及。”
“当年国军南逃,大量的区域都白白的便宜了小鬼子,这点你们应该知道,而小鬼子在这边的兵力也不多,所以齐鲁方向的粮食还是有足够的储存的。”
听他这么一分析,我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对呀,我怎么把这里给忘记了呢,齐鲁一带,还的确是应该有不少的粮食。”
只是谭家玉有些担忧道:“这里可是和第六军在对峙,日军布置了大概有五万多的兵力呢,就这还不算分布在其他区域的日军兵力,以及不少的伪军,他们显然是不会轻易丢弃的,贸然攻打齐鲁,会不会把第六军陷入泥潭?”
“这点总参你不用担忧,我的意思是,我们不主动和日军的大军硬碰硬,只需要拿下来比较偏僻的鲁南三州,然后让第六军吸引日军的主力,导致日军兵分不出来增援,我们只需要让介州方向的第八军十七师出动北上回鲁南就行了。”
张铁龙的想法非常不错,我也表示同意:“第十七师现在目前来说,的确是在介州和蒲州方向修整,没有什么大规模大战,打鲁南三州,是比打平州划算一些,这三州日军的兵力少很多,而且得到的粮食一定是比打平州更多。”
“老谭,我知道你特别想打平州,但是我们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流民问题和粮食问题,打平州不能缓解流民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致命的,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过淮河,也不见得是好事,所以我觉得还是北上打鲁南比较好。”
1...448449450451452...6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