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两人相互想望了望,丁谓笑道:“世家是斗不过官家的,今日之事你也看得出来,官家是众望所归,连李遵勖这样忠于世家的外戚都倒向了官家,你们还有胜算吗?即使到了最后,别忘了兵权依然是掌握在官家手中的,要我说你们这些世家还不如也临阵倒戈,抛弃原有的坚持,跟随官家的脚步,官家要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我们就成为官家手中的工具了!”寇准喘着粗气的打断丁谓的话。
丁谓无所谓的笑了笑:“你们现在就不是吗?官家是为了大宋,你们也是为了大宋,可惜你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诶!还是官家说的好,大宋都没了你们世家还有什么用?千年不坠就是个笑话,在真正的皇权面前没有什么是摧毁不了的,大宋的世家和历朝历代的都不同,因为在大宋皇权已经到了至高无的地位!
你以为现在的世家还能想隋唐一样放肆?不行啦!你们手中还有什么能和官家抗衡的筹码?要兵没兵,要人没人,现在的朝堂已经不似开国之时,贫家子弟太多,你们根本就操控不过来了!
其实从太祖到太宗,再到先帝,无论哪一位都在限制你们这些世家的权利,如果官家不出手也会有子孙后辈给你们最致命的打击,不如直接倒戈向官家是不是?”
如果搁在以前,寇准绝对不会考虑丁谓的话,可现在……他真的觉得世家在官家面前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甚至官家是有意的在和他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寇准起身看了一眼和百姓热情互动的官家长叹一声道:“谓之觉得现在的世家该如何是好?”
丁谓一喜道:“当然是接受官家的命令,官家要你世家如何就如何,其他的都好说不是?反正我觉得官家这么仁慈的性子是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是不是?”
寇准微微点头道:“我回去找各家的族长好好商议一番……”
丁谓连连点头:“是极!是极!官家要的可是所有世家的归附,而不是你寇家一家!”
寇准豁然回首:“老夫倒是小看了你,没想到当年给老夫溜须之人现在已然是官家的能臣了!”
丁谓并不生气:“用官家的话说我是一个有用的人,而现在的大宋最需要的便是有用的人,所以王钦若还在出外,而我留在了东京城。”
“好!很好!”寇准甩开衣袖便跟随文官大步离去,只留下丁谓在原地笑眯眯的望着远处的赵祯喃喃自语:“官家啊!您到底能走多远呢?”
宋缔 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汇集东京
自从处理掉韩纲之后,赵祯就愈发的喜欢站在宣德楼俯瞰东京城的芸芸众生,他那日的煌煌之言让百姓们变得更加积极起来。
三才小心的端着手中的茶壶,温热的壶身和滑腻的手感让他觉得这茶壶随时能从手中飞了去。
“官家,您已经在这里站了一个时辰了,咱回吧?”
赵祯撇了他一眼:“回去干嘛?朕这是在稳坐钓鱼台,自有鱼儿会钩的。”
三才摸了摸脑袋,他现在是越来越摸不清官家在想什么了,一旁的彭七不屑的撇了撇嘴,这时候还敢多嘴,真是没事找抽,自己就不说话站在这里陪着官家看风景多好?
可惜赵祯并没有打算放过他:“彭七你在这傻站着干嘛?三才是专门伺候朕的,你一个殿前司的指挥站在这里难道就不用处理衙中的公务吗?”
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彭七笑道:“官家您就放俺的吧!俺在这里是保护官家您安危的……”
赵祯指了指一旁狰狞的八牛弩和甲胄齐全精神饱满的禁军:“你觉得这样严密的保护下,还需要你站在这里给朕站岗?”
在三才的嘲笑下,彭七黯然的走了,临走之前也不忘报复性的拍了拍三才:“俺不在的时候保护好官家!”
熊掌一般的巴掌拍的三才差点背过气去,从牙缝中挤出一句:“彭指挥放心,老奴即使舍去性命也会保护好官家的!”
俩个活宝的表演并没有让赵祯开心,此时的他表面稳坐钓鱼台,可心中却焦急的很,丁谓传来的消息也不知世家是真的打算俯首帖耳还是酝酿着更麻烦的变数。
陈彤匆匆走来看了一眼三才,在得到放心的眼神后才前道:“启禀陛下,尚书省礼部和司天监发来文书!”
赵祯点头接过,能让尚书省礼部和司天监一起疏的事情只有科举,今年的科举和往年不同,不光有进士科,诸科等等,还增加了专业科和武举。
这相当于是全国性的大型公务员考试,后世的高考在它面前根本就不能比,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专业科是赵祯在两年前就下达的旨意,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便能参加,主要是为国家招收技术人才,而武举也是如此,不光是扳倒将门的利器,更是提高武将在朝中地位的手段。
今年的科举是在为以后打下的基础,不能有失。
翻开奏折看了看,司天监定下了省试的黄道吉日九月十五,而尚书省礼部则是请自己确定考官人选。
大宋的科举分为三类:一为制举,由天子直接考选。二为常贡,由州县贡人礼部考选。三为学选,由三舍选充。
今年的科举赵祯只留下了制举和常贡,三舍选充则被废除,虽然引起了国子监三舍学子的不满,但赵祯亲自去了一趟国子监劝勉三舍学生。
如果学业精湛,自然不怕参加科举,如果学业不精……你还好意思腆着脸向朕要官?!
同时向那些死缠烂打的学子委婉的表述自己的旨意:凭什么人家寒窗苦读数十年还要参加科举考试,而你们不参加科举还能做官?你爹厉害是你爹,你自己有什么本事?朝廷可不要没用的人
想荫恩?你爹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吗?
从此以后国子监的招生工作就变得十分艰难……
大宋的常贡科举是三级制度,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其中州试最为简单,以州府军监的长官主持锁厅试,省试则是要到尚书省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考试的防作弊也相当严格,而殿试则是赵祯这个官家亲自考校省试的合格者,并挑选出状元探花榜眼等一二三名。
站在城墙,赵祯想了想便伸手道:“笔墨伺候!”
三才小跑的端来托盘面笔墨纸砚样样俱全,纸是富春赤亭纸,笔是宣城诸葛狼毫笔,墨是徽州李廷圭墨,砚则是大名鼎鼎的端砚,这一套下来少说也有大几十贯,还不是民间能买到的。
这就是权利带来的便利,赵祯提起狼毫便在陈彤的背书写御批:龙图阁大学参知政事鲁宗道为人正色孤立,判科举事为最,副手当以治学严谨者宋绶为之!此次监考命殿前司负责,内外禁闭不得互通,如有违宪者,严惩不贷!
赵祯写完盖自己的皇帝神宝才算完事,而三才的工作才开始前吹干墨迹,并用黄绸包好,在黄绸的连接处滴火漆加盖关防,陈彤这才拿过小跑的又向尚书省跑去。
赵祯伸手拿过三才手中的关防道:“这防范一直是这样?”
三才点头道:“从太祖朝开始就没变过。”
赵祯想了想道:“命将作监制作半印关防,两印重合放才奏效!”
“奴婢这就去,可刚刚的……”
“明日朝会的时候朕自会说明。刚刚只是朕回复尚书省御批而已用不得追回。”
赵祯突然想起老朱发明的半印关防,原理和虎符一样,二者合一才能确认,这才是放止徇私舞弊的好东西!
今年的三月的州试已经结束,省试即将开始,这算是鱼跃龙门的时刻,只要过了省试便是进士,只要没有大错几乎是铁板钉钉的官身,即使殿试考得不好也没关系,不会取消选人的身份。
所以省试才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不少的学子早早的便赶到东京城找地方住下,他们要在这里好好的复习用功,期待着官家继位一来第一次省试的到来。
赵祯看着城中热闹非凡的景象微微一笑:“也不知朕能否像唐太宗一样,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
三才在一旁谄笑道:“官家这是哪的话,咱大宋的科举可比唐朝时的好的太多,不光人数多,而且大浪淘沙之下肯定是人才辈出的!加之官家贤明,天下学子怎么能不趋之若鹜?”
三才的马屁拍的赵祯很舒服转头笑骂道:“你这杀才倒是会会说话,朕要亲自去市井看看才算真嘞!”
“官家又要出宫?!”三才的笑脸瞬间垮了下来。
“废话,快点准备,顺便让蔡伯俙和晏殊陪驾!”赵祯说完便转身回宫,皇帝要出宫也不是那么简单,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而且不能让百姓识破身份。
可赵祯的曝光率,想不被识破都难!
这可让负责赵祯安全的殿前司御前诸班伤透了脑筋,也让黑手的人想破了头,用了各种方法给赵祯打掩护,赵祯曾经提过人皮面具这种神器,引来的却是鼠三莫名其妙的眼神。
看来中的东西确实是杜撰出来,而易容术也是简单的化妆让别人觉得赵祯和原先的长相不太像而已。
走在大街,身旁是好吃的小胖子和温文尔雅的晏殊,赵祯瞬间觉得生活有趣的多了,抢过蔡伯俙手中的零食,赵祯摇头道:“你都这么胖了就别吃了,蔡记的美食还不够你吃的?”
“现在多吃点也没关系,反正我又不能娶妙元回家……”
蔡伯俙一扫之前的畏畏缩缩,说起了酸酸的话,这让一旁的晏殊不满的皱眉:“官家定下的时间是有道理的,你且听着便是,还能害你不成?”
晏殊的话瞬间就引起蔡伯俙的不满开口反击道:“你这话说的!你年龄够了,年底便要成婚,我呢?!还要再等三年!三年啊!”
赵祯给了他一个暴栗怒道:“朕也要等三年,你以为就你一个人在等?”
蔡伯俙疼得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可嘴中依然嘟囔道:“也不能让我等官家您吧!”
“你说什么?!”
蔡伯俙立刻谄笑着说道:“官家前面便是最有名的状元楼了,不少学子为图一个好彩头都在这里住入……”
宋缔 第二百三十八章当官不坐衙的蔡伯俙
状元楼是东京城新开的正店,也是惟一一家没有官员背景的正店,东家是一名普通商人,但不得不说他有着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
能利用这次科举的契机,开设吃住一体的高档酒店也算是多种经营的先驱者。
名字也很招人眼球,给喜欢讨吉利的人们找到了新的借口。
试问哪个学子能无视它的存在?即使住不起也要来吃一顿饭沾沾喜气不是?
东京城其他的正店都是吃饭的酒楼,最多也不过是获得了自酿酒水的权利而已,即使是蔡记也是吃喝与住宿分离,虽然住宿的地方也有饭菜,可味道确实比酒楼要差许多。
赵祯带着蔡伯俙和晏殊找了一个位置稍偏的包厢坐下,此时的状元楼已经没了僻静之所,人声鼎沸的热闹模样简直像是迎接一场恢宏的盛世一般。
赵祯等人刚刚坐下,数个小二便端着一肩膀的看菜来到包厢:“诸位客官一看便是今年要参加科举的学子,咱们状元楼最近推出了一些新的菜肴,诸位要不要试试看?”
小二的卖力推销使得蔡伯俙不屑的撇了撇嘴:“蔡记的酒楼可不会这样……”
“您算说着了!蔡记的迎春楼,春燕居,鼎香楼,可不会像咱们状元楼似得,他们的酒菜虽然顶顶的味道好,可价格可不敢恭维,名字也没咱们的菜来的吉利嘞!”
赵祯好奇的问道:“哦?你们状元楼的菜价很便宜?”
小二连忙拍着胸脯道:“要说便宜便看您和哪家比了,和蔡记比当然是便宜的,要和脚店比,那我可不好说,不过咱状元楼的菜是一定比蔡记的酒楼便宜,而且味道也不差,定然让您觉得物超所值!”
晏殊看到蔡伯俙不服气的表情微微一笑的给赵祯倒杯茶:“那就说说你们都有什么菜吧?看见这位胖胖的衙内没有,他可是老饕了,东京城就没有他没吃过的东西,你要是满嘴胡柴人家一眼就能识破!”
听了他的话小二立刻带人把看菜摆放在桌子道:“诸位请眼,这是独占鳌头,这道菜叫跃龙门,这道叫金榜题名时……”
不说这菜的味道如何,光是这些讨吉利的名字就让人忍不住像要点,即使不好吃也能沾沾喜气。
独占鳌头其实就是老鳖汤,而红烧鲤鱼也就是鱼跃龙门了,至于金榜题名很简单,几只烤的金黄的蹄膀高高的先挂在笔架……
赵祯看着千奇百怪的菜肴差点笑出声来,指着金榜题名道:“这道菜确实寓意极佳,不过吃了这蹄膀会不会太油了,省试的时候时间紧迫,万一要是肚子不舒服可就好事变坏事了。”
蔡伯俙见官家终于帮他说句话心中好受了些,也跟着附和道:“就是,还有这独占鳌头,也是大荤的东西,吃多了火,省试的时候鼻血要是滴在考卷可就完了。”
小二也是急智,脑袋稍稍一转道:“几位客官有所不知,这些菜肴在省试之前的三天便会撤去,一来是考虑到你们说的事情,考试之前不宜大补,二来是定这几道菜的人太多,怕是到时间没货……”
还有一点小二没说,三是饥饿营销,和后世的促销手段一样,这相当于便向告诉人们快来吃啊!过几天就吃不到了!
赵祯微微点头,看来这家状元楼的老板不简单,营销的手段堪比后世的推广公司,连笔墨纸砚等考前用品都放在门口进行捆绑销售这更让赵祯好奇是老板是何人了。
虽然蔡伯俙很是不屑,但是赵祯依然点了最出名的几道菜。
蔡伯俙和晏殊都是进士,可他们两人的同进士出身都是先帝赏赐的,而不是通过正经科举得来的,所以今年的科举晏殊也要参加,毕竟他还想在朝堂一展抱负。
谁都知道被官家赐出身这种身份是当不得真的,赵祯提拔晏殊为右言正侍读学士,这让朝中的大臣很是不满,纷纷讥讽他为晏墨敕。
墨敕的意思便是墨敕斜封官,别人的任命状都是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而晏殊的则是从侧门交付中书省执行,且其所书“敕“字用黑色的墨笔。
这让心高气傲的晏殊如何能受得了?所以他决定今年参加殿试以正名节。
他毕竟有进士出生,免去府试和省试也很正常,当朝在官家面前展示才学和其他学子一起对官家的策问进行对答最是公正不过,很多朝臣都打算看看晏殊的才学到底如何。
蔡伯俙却是没脸没皮的人,大概是因为皮下脂肪过多缘故,对那些个闲言碎语完全充耳不闻,现在的他一心管理好蔡记才是他的重中之重。
开玩笑,要不是他爹下了死命令,蔡伯俙早就不要了身的官职。
当官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钱和权,现在的他每日从手指缝中漏出的钱就不计其数,交易的数额都是万贯的计算!
要权?开玩笑他现在说一句话,大宋的商界也要抖三抖的好不好?
世家的人,将门的人,哪家的生意不要靠他照顾?
蔡伯俙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官家,所以在蔡记的管理从未马虎过,更是连一文钱也没有挪用过,有的时候连赵祯都不相信他居然能心静如水到这种地步,甚至开始怀疑他把账目做的太好了,直至后来偷偷的看过蔡伯俙的日常办公才真的相信这货一文钱都没动。
为了管住自己的贪欲,蔡伯俙每日都要在自己的房间里数钱,直到数道手抽筋才停止让人搬走,是真的抽筋!
满地打滚的惨叫让他抗拒黄灿灿的铜钱诱惑。
赵祯都不忍心让他每日都受到这种折磨,夹起一块金色的蹄膀给蔡伯俙道:“以后就不要再数钱了,抽筋的感觉朕体会过,实在难受。朕明日派人给你送去画像,到时间你就不用数钱安稳自己了!”
蔡伯俙嘿嘿的笑道:“我这点事情都被官家识破了,真是丢人……官家赐我什么画像?”
“暂时保密,你别怪朕,毕竟蔡记对大宋的意义非凡。”
蔡伯俙连连摇头:“我岂能怨望官家?这是臣子本分。”
一旁的晏殊莫名其妙:“官家和蔡小子在说些什么,臣下一点也听不懂。”
“听不懂就对了!这是我和官家的秘密,你和官家的事情不也没告诉我吗?”
蔡伯俙的话让晏殊哈哈大笑:“我参加殿试也不是什么大事,告诉你又有何妨?再说朝中的官员几乎都知道,你好歹也是个从五品的秘书省中丞,居然连这点事情也不知?”
“我又没去过任职过,只不过挂了个职衔而已,官家可是特旨我不用坐衙的!”
蔡伯俙的话让晏殊无言以对,整个大宋朝也就他一位当官不坐衙的官员了。
面对晏殊的埋怨,赵祯笑道:“蔡伯俙不坐衙比坐衙还有用处,朕的产业可是他一直打理的,不比你轻省。”
晏殊见官家都为蔡伯俙开脱便不再纠缠,他知道蔡伯俙管理下的蔡记井井有条,不光为官家挣钱,还促使大宋的商业的繁荣功不可没。
宋缔 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锅端
状元楼的饭菜确实不如蔡记的酒楼,可价格便宜不少,在蔡记吃一顿饭的钱能在这里吃两顿,味道方面虽不如蔡记,可也差不到哪去。
虽然不想承认,但蔡伯俙还是得出结论:“在竞争方面蔡记确实不是状元楼的对手,可蔡记的招牌响,老顾客多,走的是华贵路线,不少的衙内和官人还是会愿意到蔡记去吃喝的。”
赵祯点了点头:“其实也能竞争的过状元楼,蔡记的分店多招牌响,这就是你的优势,现在有人想抢你的东西,要么收购他,要么和他抢!东京城的市场也就这么大,你抢得多了他自然就少!”
蔡伯俙眼睛一亮嘿嘿的冷笑道:“抢就抢,我蔡记也能推出低价的菜来,大不了分档次便是,这还有利于蔡记的发展,没有比较就没有虚荣,低下坐的是低档客官,而富豪大商便坐在高处!”
一点就透!
蔡伯俙果然是奸商天才,不……经商天才!
晏殊看着指点蔡伯俙的官家心中不爽,作为大宋的主宰,怎么能在这种小事耍手段?还指点一个商贾该如何与其他人争利,这实在不是人君所为。
赵祯看到了晏殊不满的眼神,干咳一声便不再和小胖子讨论如何搞垮状元楼的事情,哂笑这说道:“好了,朕不说便是,你不要用这种眼神望着朕了!”
晏殊还要说话,但却被外面的吵闹声打断。
蔡伯俙鄙视的摇了摇头:“嘿!就这样还想和蔡记争?门也没有,单单是环境就比不蔡记的毫厘!”
包厢外的吵闹声越来越大,跟随官家的大力忍不住出去看了看,自从被赐姓赵之后,大力便成为除了彭七之外的亲卫头子。
虽然彭七和赵力两人都有各自的职司,可一旦赵祯要出外必定是两人跟随,亲自带队保护他的安全。
说实话赵祯也用的顺手了,比如赵力就知道眼下自己最想知道什么,缓缓的离开包厢伪装成路人打听消息去了。
蔡伯俙看着赵力的离开奇怪的问道:“彭七那家伙呢?怎么现在换成大力了?”
不提还好,一提起彭七赵祯就气不打一处来:“朕逼他去殿前司坐衙了,整天打着保护朕的名头蹭吃蹭喝的就是不愿办公,今天非要让他好好的当差不成!”
“当我没说……”
蔡伯俙说完便和晏殊相视大笑起来。
彭七坐衙处理公务的场景一定是极为好笑的模样,拉得开三石强弓的手就是提不起小小的毛笔,也算是一物降一物了吧。
赵力很快回来:“启禀官家,外面混乱乃是几桌学子互相争论引发的。”
“哦?!这倒是在情理之中,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所为何事?”
大力支支吾吾的不肯说,直到赵祯发火的催促才小声道:“这事可就多了,有因为三舍充选被取消的,有因武举和文举并列的,有因匠人参加科举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原因都有,甚至还有因为官家您对韩纲的判决。”
赵祯眼睛一亮,非但不生气还兴奋的问道:“既然是争论那就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赞同朕这么做的人多吗?”
“不少嘞!……可是反对的人也不少……”
赵祯摆手道:“那没关系,只要不是一边倒的反对就行!你们两也酒足饭饱了,蔡伯俙你去听听反对的人怎么说,晏殊你去听听赞同的人怎么说,最好能一字不差的记下,朕倒要看看谁有理!”
蔡伯俙小声道:“肯定是赞同官家的有理了!”
晏殊瞪了蔡伯俙一眼道:“是非曲直听了便知!早早的便下定论佞臣也!”
两人推搡的出去了,赵祯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两人要是能在朕面前不吵架也是难得,原先之间的关系可是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了,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
没一会两人便回到包厢,赵祯见他们脸色难看奇怪的问道:“怎么回事?你们的脸色反倒变得如此难看了?”
蔡伯俙气呼呼的道:“这帮学子真是吃饱了撑的,官家的旨意也是他们能妄加评论的?”
连原本规规矩矩的晏殊也是不爽的啐了一口:“吾辈出此狂生真是丢脸。”
赵祯被他俩说的不耐烦,嘚吧嘚到现在也没说清楚怎么回事,无奈的站起身道:“不说拉到,朕倒要自己出去看看!”
蔡伯俙和晏殊对视一眼长舒了一口气,有些话还是不说为好……
刚刚找到空位坐下的赵祯便被气宇轩昂书生意气的欧阳修给吸引住,这小子站在桌旁据理力争的和另一座的人辩论着韩纲的死到底是量刑过重还是死有余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