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王语嫣微微点头,轻轻的颔首靠在赵祯胸膛上,此刻的她觉得无比的安全祥和。
三才站在远处,微微颤抖,一旁的陈彤道:“大官您哭啦?”
回头给了陈彤一个暴栗三才小声道:“你懂个屁,咱家是高兴的!”
委屈的摸了摸脑袋陈彤嘟囔道:“高兴还哭个啥?”
“陛下和圣人好,大宋的日子才好,咱们的日子也跟着好过嘞!要是皇后娘娘能有龙种诞下,咱大宋的国运就算是昌盛了!”
陈彤点了点头:“话是这么说,可宫中的几位贵人到现在也没动静,即便是最早得官家宠幸的那位也没有身孕啊!”
三才白了陈彤一眼:“什么那位,以后要尊称杨贵妃!官家可是说的清楚,谁要是再敢不敬赶出宫外,宫女还好些找个人便能嫁了,可咱们这些内侍出了宫可就只能投靠陈琳老祖宗了!”
三才的话让陈彤脸色一变,跟着瑟瑟发抖起来,宫中的人谁都知道陈琳在黑手任职……
干咽了一下口水后,陈彤奇怪的问道:“那为何几位贵人的肚皮没动静?”
三才瞧了瞧远处的赵祯道:“那是官家自己在养精蓄锐嘞!官家可是说过:二十成人,之后才是敦伦的好时候,最近官家的补膳可不能停,明年官家可就二十岁了,这可是关系到咱大宋家国天下的大事,来不得一点疏漏!”
陈彤连连点头:“奴婢记下了!”
两人悄悄话早就顺着晚风刮到了躲藏在裘衣中装鸵鸟的王语嫣耳朵里,俏脸微红的偷偷瞥了一眼赵祯,小手在赵祯结实的胸口不断的画着圈道:“官家,今晚……”
赵祯瞧着怀中身穿大礼服,头戴一大堆头饰的俏脸微微苦笑:“这就知道!”
王语嫣拖着颤音娇声说道:“陛下~子嗣也是大宋的国事,依照您的性子,应该不会懈怠的吧?”
赵祯露出恶作剧的笑容,大手穿过王语嫣的腋下袭击她胸前的圆润:“那朕今晚就收了你这个小妖精!”
王语嫣虽然俏脸微红,但却没有躲闪,而是挺了挺胸口的饱满道:“请君怜惜!”
两人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放在平常百姓家,十九岁的年纪早已是好几个孩子的父母,岂能像赵祯一样膝下无子的。
子嗣的传承是皇帝的重任,甚至上升到了国家昌盛与否的程度,连百姓都知道多子多福,皇家岂能例外?
最近是因为西征之事耽搁了下来,否则朝堂中文武百官敦促赵祯大行房事的奏疏怕是会能把他淹没了……





宋缔 第三百一十三章恶客北方来
恋上你看书网630bookla,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金秋十月,大宋还处在欢腾的节日气氛中,西征军大胜的余韵还没过去,官家便宣布了秦国长公主的婚事,一时间东京城的百姓为之欣喜,赵妙元和蔡伯俙的事情早就在坊间流传,其中的轶事也是不少。
毕竟是关于公主,蔡伯俙的事迹几乎都是极好的,比如少年时便和当今圣上维护大宋脸面拳打辽国皇族,其中的细节被说的有声有色,但朝廷是否认这件事情的,因为说到底还是赵祯为他扛下了罪责。
赵祯打了辽国的皇族没什么,毕竟他现在是大宋的官家,而蔡伯俙身为太子伴读即便是殴打辽国的皇族,说出去也很难听,而且有亵渎皇权的嫌疑在里面,大宋的朝廷当然不会承认。
皇权在这个时代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任何人都不能亵渎,辽国是得到大宋承认的国家,他的皇权是合理的,受到宋辽两国承认的东西,而不是如党项的李明德一样,到现在也没人承认他在西北的地位。
赵祯面前的辽国使臣不再是张俭而是另一个汉人,仿佛是辽国皇帝为了羞辱大宋的脸面,使团专门找汉人子弟作为使者,惹得朝堂中的大臣们颇为不爽。
赵祯身为一国之君当然不会为这种小事而计较,反正早晚有一天要把燕云之地收回来的!
“臣,大辽林牙院北面林牙承旨章硕参见宋朝皇帝陛下!”
不愧是执掌翰林的林牙院,一句话就把辽朝抬高到大宋之上,赵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这些,要是因为这种小事就为难一个使臣说出去反倒是丢了脸面,显然王曾等相公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忍住怒火不屑的撇嘴。
夏竦出班道:“启禀陛下,辽人的在路过信安军榷场的时候夹带货物被东京城的巡城虞侯发现,已经扣押了下来,但事情涉及两国睦邻之好,请陛下判决!”
果然是个万花筒,夏竦这话不光是为大宋扳回一城,更是在章硕乃至辽国使团的脸上狠狠的抽了一巴掌。
赵祯笑眯眯的问道:“都夹带了何种货物?”
夏竦瞥了一眼脸色难看的章硕道:“启奏陛下,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高丽参,东珠和契丹鞍之类的东西,恐怕是为了避开关税吧!”
赵祯点了点头道:“既然是些不值钱的东西,那就算了,章使臣,你好歹也是辽国的使臣,抽个时间去开封府把所欠关税补上,罚铜和流放就算了,这可是朕给辽朝皇帝的面子,万不可再犯!”
章硕面色铁青的站在大殿之中,赵祯的口气完全是一副鄙夷和不屑的样子,仿佛大辽皇帝的面子只值那一车货物似得。
笑话,什么时候高丽参和东珠变成了不值钱的东西?!
契丹鞍更是与端砚、蜀锦、定瓷等物,被宋人评比为“天下第一”的货物!
颜面尽失的章硕恨恨的瞪了一眼跟随的契丹使臣,这个该死的东西完全没有一点羞愧,反而是在为那车货物重新上税而肉疼,一张黝黑的脸上写满了不甘。
“辽使前来所谓何事,你们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赵祯的话打断了章硕的思绪,整了整衣服再次拜下道:“章硕奉我大辽皇帝之命前来恭贺大宋西征党项!同时也敬告皇帝陛下,党项和大辽一向交好,我皇已经封李德明为西夏国主……”
此言一出大庆殿中便炸开了锅,文武百官纷纷谴责章硕的狂妄和辽国的目中无人,赵祯面色铁青的望着御阶下身穿紫衣的章硕,这哪是什么祝贺,完全是警告和威胁!
“哈哈!说的好!”赵祯突然击掌大笑,使得大殿上的百官摸不着头脑,就连章硕等辽国使团也是一愣,难道大宋的皇帝疯了不成?
用手指了指章硕,赵祯对朝中的官员道:“瞧见没有,人家辽国现在自诩为党项的宗主国……真是天大的笑话!朕怎么不知道党项是辽国的属国?王相公党项使臣可曾递交国书?”
王曾出班道:“起奏陛下,老臣从未接到过党项的任何国书,也没有任何的只言片语,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要不要召党项使臣觐见?”
大殿中的章硕一时间无言以对,党项早就被辽朝封为西夏国,这事情天下皆知,但却从未照会过大宋,而且大宋一向是不承认党项的任何政治地位,即便是有也只是大宋分封的爵位才算数。
无论宋辽两国都是默认党项这支西北力量的存在,只不过辽国更加的放得开而已。
大宋在礼法上不承认党项的地位,认为他们一直是唐朝的定难军遗留,本就应该归属大宋的控制范围之内,党项世代居住的土地是汉人王朝赐予他们暂居的,只是现在党项人这个恶客欺主而已!
然而辽人可不希望这样,所以才竭尽全力的让党项脱离大宋的影响,这次李德明的南下围攻延州城不得不说背后也有辽人的影子,甚至很可能是辽人怂恿的结果。
这不,大宋刚刚收回了两州之地,辽国这个北方恶狼就开始上门示威来了,可现在的大宋已经偏离了历史的轨道,赵祯绝不会允许辽国人在大宋的宫殿中耀武扬威的口出狂言。
朝堂上的一番话怼的章硕哑口无言,无论他说什么,学富五车的大宋文臣总能找到法理来驳斥他的荒谬,赵祯则是座子上首微微点头,作为大宋的皇帝他不可能自降身份的和章硕进行对话。
但章硕却用辽人的强盗逻辑激怒了赵祯:“大宋乃天朝上国,岂能欺辱西夏小国?威仪何在,气度何存?”
不用朝臣们驳斥,赵祯便笑眯眯开口道:“你身为林牙院的承旨学识和人品都应是上品,可却为何贻笑大方?”
章硕仰着脑袋道:“请大宋皇帝示下,微臣如何贻笑大方?”
“首先西夏国在我大宋是不存在的,请你记住,如果再犯这种无知的错误你便再也没有踏上大宋土地的权利。其次国虽大寸土必争,别忘了你契丹也是征伐过高丽的,你这种只看别人不看自己的行为殊为可耻,难道你堂堂辽国就不能派遣一位有学识的使臣,张俭就很好嘛!朕曾经和他聊得很开心!”
章硕面色难看,张俭已经是辽国的宰相,哪有让宰相出使的道理?但这是皇帝的话,章硕不好直接驳斥只能委婉的道:“宰相年事已高,辽与宋相隔万里舟车劳顿实属不易……”
中国的历代王朝中也只有在辽朝把宰相当作具体的官职,往日里南北宰相府都有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把持,辽朝只有张俭一人获得如此位高权重的官职,由此可见耶律隆绪对他的看重。
章硕走了,可他的狂妄给朝中的大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辽国使团的习惯,自从张俭之后,辽国使团就开始疯狂的寻找自信心也不知是为了扳回张俭曾经丢失的颜面还是在大宋面前炫耀。
赵祯用手点了点离开的章硕对朝中的百官道:“恶客北方来,欺我大宋怀,唯以精强将,御敌国门外!”




宋缔 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归来
恋上你看书网630bookla,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十月初八,是宗正寺为赵妙元挑选的大婚吉日,佛经上说这一天是达涅槃日,一句祝福的话相当于千百句祝福语,当然一文的香火钱相当于千百文的香火钱……
宋人信佛的人不在少数,但因为赵祯这位官家对佛教的厌恶,使得很多人开始以讨吉利的方式信仰佛教,再加上朝廷对佛教的管理甚严,已经有不少和尚还俗躲避考核,毕竟真正侍读佛经通篇背诵的人没有多少。
赵妙元是赵祯唯一的妹妹,即便不是同母所生也不影响两人的关系,谁不知道官家疼爱自己的妹妹,不惜把晏殊出外应天府?
在许多朝臣的眼中官家对晏殊的处罚过重,不就是打掉内侍的门牙吗?
即便是打掉一口牙又有什么关系!
宦官在大宋的地位可是不高,即便是三才见了两府相公依然要躬身行礼唱一声肥喏。
但在有心人眼中赵祯的贬斥晏殊的举动就成了简在帝心,出任应天府知府事这一年的肥差,即使政绩平平也能攒下足够的政治资本。
何况晏殊在应天府的政绩斐然,极其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甚至力邀辞官守丧的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范仲淹主持修建的堤坝历时四年已经修缮完毕,但他在母亲去世之后便上疏辞官,誓为母守孝,在此期间顶不住晏殊的软磨硬泡无奈的前往应天书院讲学。
范仲淹的学问无疑是极好的,而且他最大的好处是不排斥其他学问,就连格物之学也是极为看重的,不分亲疏内外一视同仁。
这使得应天书院一跃成为与白鹿洞、石鼓、岳麓齐名的书院,宋人现在合称他们为四大书院,比之国子监也毫不逊色。
最难能可贵的是晏殊的眼光长远,不光重视书院的发展,即便是武学也跟着开办起来,这是大宋除了夷山上的军武院意外第一所武学,当然虽不能与军武院相媲美,但也为很多投笔从戎的人提供了进修武学的终南捷径。
从应天武院学成的学子在参加军武院的招生时要轻松许多,这也是赵祯最为欣慰的地方,毕竟武将的培养不能光靠军武院的传承,这也使得大宋的基础武学教育得以开始,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民间的口碑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极其有利于提高武人的地位。
四年的时间足够晏殊理解赵祯的苦心,这么多年每次勘磨之时,赵祯都会把晏殊按在应天府的位置上不动,身为曾经的伴读,晏殊岂能不明白赵祯的用意,如今他可以自豪的说应天府就是精简版的东京城!
应天府是赵祯除东京城以外唯一的实验城市,晏殊明白它的重要性也是他迟迟不肯离开的原因,谁希望自己四年的努力仅仅成为自己向上爬的垫脚石?在没有挑选出适合的接任者前,晏殊不愿意离开。
官道上飞驰的马车在碰到了石子剧烈的颠簸把思绪还留在应天府的晏殊拉回了现实,看了看日头,再有一个时辰就能到东京城了。
想起蔡伯俙的书信,晏殊微微一笑,这小子在信中满是威胁的口气,一句不见汝面割袍断义让晏殊啼笑皆非,蔡伯俙咬牙切齿的胖脸跃然于纸上。
两人虽然都是赵祯的伴读,但发展的方向却完全不同,一个从商一个入仕,都是赵祯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晏殊知道自己的位置,所以从不焦急的渴求政绩,不像有些州府的官员为了获得向上爬的政治资本,不惜大肆征用劳役修建根本用不上的堤坝,工厂甚至城防,一个大宋腹地城镇根本没必要修建那么高的城墙和护城河。
当晏殊的马车到达封丘门的时候却发现原先的封丘门根本就无法通行,狰狞的城防看的他毛骨悚然,门口的铁刺拒马,手持棘轮弩的军士,城墙上如林的八牛弩……这哪是城门完全是一副吞噬敌人的巨口。
赶车的车夫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舌头打颤的问道:“大……大……老爷,咱走其他的门进去吧?”
晏殊微微一笑:“那就绕远从南熏门进城!”
难怪大宋的西征能夺取党项的两州之地,训练有素的军士,精良无双的军械,哪一样都看的人热血澎湃啊!堂堂的刑部侍郎,应天府知府居然就这样在封丘门前绕道而行,这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尊重。
刚刚从门口站岗士兵的眼神中,晏殊看到了军纪的凛凛不可侵犯。
到了南熏门之后晏殊更是被地上的水泥道路惊呆,马车行驶在上面简直是如坐云端,平缓而安稳,一点颠簸的感觉都没有,舒服的觉得马车似乎都没有晃动。
城中的道路变得极为宽敞,原本在道路上摆摊的小贩不见了,都在道路的两旁划出的专门摊位叫卖着商品,木质的桌椅板凳都是一模一样的,晏殊仔细的观察着东京城的改变,取其长处的借鉴东京城的变化,等会了应天府之后便可推广,晏殊越想越兴奋,他已经把应天府当成自己的家来建设了。
道路上的百姓瞧见一驾马车缓缓的在大街上前进,但速度却奇慢无比,车中的年轻人不断的伸头探脑,惹得不少载有女眷的车辆频频赶超,还有些小娘子伸头瞧见晏殊的模样满面羞红的叫了一声:“登徒子!”也不知是生气还是害羞。
一路上晏殊都在感叹东京城的变化之大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就连原先脏乱的西水门都变得干净整洁了许多,街面上蓬头垢面的乞丐不见了,这时候怕是都去城外的工厂找活了吧?
现在的东京城中,只要有手有脚的人便饿不死。
街面上出现最多的便是那些闲汉,逢人就问是否需要活计,把胸口拍的山响保证跟他一定能找到个好东家,中人这行也变得热闹了许多。
按照蔡伯俙在信中的地址,晏殊的马车很快就到了大货行街的蔡宅,高大的宅门前是一对方底的石质门墩,门墩上雕刻着的不是文官的狮子,而是两只活灵活现的貔貅……
果然是什么人用什么东西镇宅,这只进不出的貔貅恰好和蔡伯俙的贪财对上啊!
感叹一声晏殊便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他是访友自不用官家报上名帖之类的繁琐事情,只是整理了一下衣物便对门房道:“通传你家主人,旧友晏殊来访!”
仆从一听晏殊的大名哪里还敢懈怠,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满脸堆笑的唱了个肥喏:“原是晏侍郎,老爷自有交代,晏侍郎前来务必要请到花厅用茶,小人这就去通报老爷!”
晏殊微微点头便跟随官家进入宅邸中,宽阔的前庭,雕梁画栋的建筑无不显示这座即将成为驸马府宅邸的高大上,作为驸马府这地方也算不得多奢侈,但院中的奇花名卉倒是不少,看来蔡伯俙那小子精心准备过了,否则以他的性格如何会在院中种植这么多没用的东西?




宋缔 第三百一十五章抠门的官家
恋上你看书网630bookla,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晏殊坐在花厅中不紧不慢的喝着茶水,白玉的屏风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异常的晶莹剔透,上面雕刻着金鱼戏莲的美丽图案栩栩如生,晏殊对这种精美的东西总是喜爱有加,微微起身的上前查看。
“你要是喜欢,走的时候就带上。”
猛然出现在晏殊身后的声音让他微微激动,转头便看见蔡伯俙微胖的笑脸,两人哈哈大笑……
多年未见并没有使得晏殊和蔡伯俙之间的感情出现多少隔阂,反而更加亲切了,蔡伯俙对官家的作用晏殊是一清二楚的,虽然充满了铜臭气,但多少也是被逼无奈。
为了公主殿下,蔡伯俙的牺牲也是极大的,一旦他当了赵妙元的驸马之后,大宋的文资就和他彻底没了关系,身上的所有职衔都要被免去,唯以驸马都尉陪伴终生,最多给点没有实权的武职而已。
想到这里,晏殊长叹一声:“你难道就真的甘心?这么多年你小子在商贾之道中厮混,虽然有模有样但更应该知道驸马都尉代表什么,难道你你就打算顶着这个废物头衔终老不成?”
见晏殊露出可惜的表情,蔡伯俙微微一笑:“还是你晏殊最关心我,但没甚的关系,我的脾性你也是了解的,天生就不适合在朝堂中混迹,与其让官家保护一辈子不如直接不淌这趟浑水嘞!再说我喜欢的是公主,她本就是我一生挚爱,如何能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放弃所爱之人?”
晏殊惊讶的望着蔡伯俙,没想到他居然看的如此透彻,简直是深谙人生大道。
瞧见好友惊讶的样子,蔡伯俙恢复了往日的嬉笑:“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官家这根大腿我拗不过啊!”
晏殊的眼神突然一边,悲哀的望着蔡伯俙直眨眼,在蔡伯俙还没反映过来的时候,头上就被人敲了一下,这熟悉的手感,熟悉的位置,熟悉的酸爽让他瞬间明白来着何人,头也不会的委屈道:“三才大官……”
“前面说的挺好,唯独最后一句不该说出来!”
三才眯着眼睛瞧了瞧蔡伯俙的胖脸又道:“马上就要成为驸马都尉的人了,说话嘴上也每个把门的,这话要是传出去,少不得被御史台刁难,你这是心中怨望知道吗?”
蔡伯俙满脸的幽怨立刻一扫而空,陪着笑脸道:“大官您来啦,我这不是和晏殊说笑的吗?”说完又探头探脑的看了看花厅之外:“官家来了吗?”
三才没好气道:“也就是你的大婚能让官家亲自前来查看,晏小子成婚的时候官家可都没去嘞!”
晏殊苦笑道:“大官就不要拿小子打趣了,蔡伯俙娶的是公主晏殊怎能相比。”
“别在老奴这里说酸话,官家已经在后花园中了,还不快快觐见?”
晏殊和蔡伯俙对视一眼便飞快的整理衣服向蔡府中的后花园走去,官家此次前来定是微服私访,否则怎么会是三才前来传话,要是正式来访,蔡府必然会大开中门隆重出迎的。
赵祯坐在石凳上微微点头,这小胖子对花园的布制还真是不错,可见他是用了心的,曲折的连环亭榭,小桥流水,以及江南的奇石花卉,无不透露出高贵典雅的风格,这也是妙元最喜欢的景致。
远处的俩个小子飞奔而来,赵祯笑眯眯的道:“朕来的倒是巧了,晏殊你这应天府知府干的如何?”
“启奏官家,臣还算稳妥。”
瞧见蔡伯俙撇嘴,晏殊又加重语气道:“百姓安居,商贾乐业,学子有书院,财贸有工厂……”
赵祯微微点头:“看来应天府和开封府有的一比,当地的百姓对应天府的改变反响如何?”
晏殊有些不好意思,微微的低头道:“臣不善自夸……”
一旁的蔡伯俙和三才几乎是同时的翻了个白眼,不善自夸?这话哪有当着官家的面说的!
其实晏殊说的是实话,赵祯早就接到的有关应天府的奏疏,几乎是千篇一律夸赞晏殊政绩的,就连专门监管知府的通判对晏殊也是夸赞有加,这在大宋的州府是极其少见的情况。
赵祯微笑着指了指晏殊道:“你这话端是脸厚,却也无可厚非,朕打算把你调回朝中,你给朕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毕竟应天府是你一手治理的,总不希望它毁在无能之辈的手中吧?”
晏殊皱眉的想了半天,最后小心的说道:“臣确实有一合适人选,只是此人屡试不中,去年官家还曾说他诗词过于轻浮有失儒雅……”
三才脸色一变,即便是再简在帝心也不能当着官家的面说这样的话,刚刚要斥责就被赵祯打断:“你说的是柳三变吧?没想到这位大才子居然到了应天府,可惜他还是流连于烟花巷陌之地眠花宿柳,朕很是失望!”
晏殊惊讶的望着赵祯,没想到官家一直把他视作才子,难道是为了磨炼他不成?
果然赵祯再次开口道:“要说柳永没有才学朕是不信的,可他过于放浪形骸,这种人的好处是不会墨守成规,但坏处是容易恣意妄为,朕原本是打算让他磨炼一二,谁知他还是死性不改,或许他的情商太低的缘故,不说清楚不行啊!”
蔡伯俙无奈的说道:“官家,咱能不能不玩这种勘磨的事情,有些人就是榆木脑袋,明明是腹有诗书,却对人情一窍不通,但不能否定他的才学,要是官家应允,臣愿意当面给他棒喝。”
1...100101102103104...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