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不像以前,按照朱老头儿他们的说法,以前那社会,去了陌生的地方只能凭嘴巴去打听,而且打听来的还不怎么靠谱,有时候问个路都得问好几遍,他们第一次去首都,下了火车后四个大小伙儿在火车站里转悠了大半天都没能转出去,进了首都城内,完全不知道东南西北,那种孤立无助茫然失措的感觉让他们差点崩溃。
现在好了,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能在网络上找到,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
甚至于,他们还在酒店的时候,就已经订好了座位,免得去了没地方可坐。
这家餐馆不在最繁华的街道上,而在一个居民区对面,装修的中规中矩,但卫生条件很好,也很宽敞,一楼大厅,二三楼是包间,徐景行订的包间在二楼,是个小包间,坐下后点菜的功夫,就上了一碟瓜子一壶茶水。
徐景行也没跟安心谦让,翻开菜单看了看,一连点了几份大菜,都是本地特色菜式,四孔鲤鱼、彭城鱼丸、把子肉、西楚贡菜,然后又各点了一份彭城辣汤加一份烙馍,最后还加了两个素拼。
女服务员看到这么一堆,小声道:“先生,我们这边的菜式,量很足的。”
徐景行笑笑,“我这人饭量大,没问题,尽管上吧,说不定还不够吃呢,”他还真没夸张,四个菜,两个素拼,再加一碗辣汤,看似不少,但也就把子肉算是撑肚子的,鲤鱼也好,鱼丸也罢,对他来说真不算什么,至于西楚贡菜,名头挺响亮,其实就是一道素菜,是由一种莴苣颈类似的苔干制作的。
反倒是辣汤跟烙馍最实在。
女服务员见徐景行坚持,也就不再说什么,拿着菜单转身离开。
安心在一旁偷笑道:“师父,就冲着你这饭量,走到哪儿都是焦点。”
“这叫能吃是福,而且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干活儿来着,”徐景行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摆出一个强壮的姿态,然后笑道:“你也多吃点,到了工地上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嘻嘻,咱们开小灶啊。”
“想得美,就怕忙起来顾不上,工程量太大,工期太短,这马上就是中秋,距离过年也就三个半月的时间,可现在连工程的设计图都没搞出来呢,到了柯城,真有的忙呢。”
“这样啊,那就吃大锅饭,到时候我帮忙掌勺,一定让口味尽可能的丰富点,”安心想到要吃三个多月的大锅饭,也怕怕的。对他们这些没到过工地的人来说,大锅饭连快餐都不如,属于只能填饱肚子的那种存在。
因此别说安心,就练徐景行自己也有点头皮发麻,以前穷的时候无所谓,现在有钱了,再让他天天吃想象中色香味形全没有的大锅饭,真的是一种折磨。
可没办法,答应了丁树怀,就是条件再差也得硬着头皮上。
幸好带了个安心在身边,时间充裕的话,真的可以开个小灶打牙祭。
说话间开始上菜,最先上来的是彭城鱼丸,然后是苔干菜也就是所谓的西楚贡菜,再是把子肉和辣汤、烙馍,最后才是四孔鲤鱼。
鱼丸的味道很好,这里的鱼丸不是单纯的用鱼肉制作的,而是按一定比例加入了肥膘、火腿、粉丝、鸡蛋等食材后制作而成的,味道比一般的鱼丸更加鲜美,口感更加嫩滑。
这鱼丸,放在水里是圆的,搁在盘子里就是扁的,夹在筷子中就成了长的,那种感觉非常独特,吃在嘴里更加爽口。
只是量少了点,在一堆小油菜上堆了二十来颗,不大会儿就被他们师徒二人瓜分干净了。
苔干菜的口感也不错,不过没什么吃头。
四孔鲤鱼的名气也挺大的,但烹饪方式跟普通的糖醋鲤鱼没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这种鲤鱼有四个鼻孔,只有彭城微山湖这一带出产,这种鲤鱼不但味道鲜美,还很外观也漂亮,而且能跃出水面一丈多高,因此人们传说这种鱼才是真正得而跃龙门的鲤鱼。
不过味道也就那样,反正徐景行吃着跟普通的两孔鲤鱼有多大的差别。
反倒是安心不怎么喜欢的把子肉让他最为喜欢,这肉不光颜色好,味道更是一绝,吃在嘴里软糯酥烂跟豆腐差不多,味道香醇之极,肉香中夹着一丝丝的蒲草清香,瞬间让他胃口大开。
一叠八条把子肉,足有两斤左右,硬是被他一个人给干掉了。
这种硬菜下肚,他才吃个个八分饱,再一碗辣汤下肚,整个人立刻舒坦了。
这辣汤刚上来的时候他还有点不太愿意喝,因为看着实在没什么食欲,跟煮化了的酱油面条一般,但尝了一口以后,立刻发现,这味道也是一绝,生姜的微辣搭配着高汤的醇厚,使得这汤汁热感十足,一口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也就现在不冷,如果冬天能喝上这么一碗,保准一天下来身子都是暖呼呼的。
搭配着面香味十足的烙馍,那口感,真是绝了。
神级黄金手 第211章 画像石
吃完结账的时候,服务员看着光溜溜的盘碗,那眼神跟见了鬼一样,估计是从没见过徐景行这么能吃的人,尤其徐景行的身材还那么标准。
能吃不胖,这得多招人嫉恨啊。
徐景行可没这种自觉,美滋滋的带着安心在彭城市内的街道上转悠,也算消食吧。
他们两个人本来打算利用下午的时间去一些有名的景点转转,但是查了查,市区内似乎也没什么著名的景点,不过其中一个引起了他的注意,查了查以后对安心道:“走,发现一个好地方,一定要去看看,不然就太可惜了。”
“师父,什么景点?”
“嘿嘿嘿,去了就知道了,走,开车去,那地方在市中心的云龙湖旁边,”徐景行故作神秘的笑道。
开车赶到,找停车场停下,指了指前面的那座造型朴素古拙依山而建的建筑,问:“认不认识?”
安心眨眨眼,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出来,“彭城汉画像石艺术馆?”她还不太敢确认,因为这几个字的笔法有点轻微的抽象化,连徐景行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哪一门子的笔法,但跟这艺术馆的造型气质倒是挺吻合的,就是有三个字不太好辨认。
第一个是“画”,这里用的是连笔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草书,如果对书法没有一定的了解,还真有可能读错。
第二个是“石”字,这个字简单,只有这么寥寥几笔,但这个字用的是变体字,类似于小篆,所以猛一看更像一个“后”字。
第三个是“艺”字,这个字最复杂,用的是繁体字,而且还是草书繁体,单个辨认也有难度。
要知道,安心只是高中毕业而已,以前也没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再加上“汉画像石”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冷门的存在,所以还真有可能认错。
不过安心毕竟跟了他这么些天,最近也一直在练习书法,虽然还在临摹《曹全碑》打基础,但整天耳濡目染,认出这几个字也没什么可骄傲的。
但他还是夸了一句,“不错,有进步,我还以为你会读错一到两个字呢。”
安心小脸微红的忸怩道:“其实,我也是结合前后语境猜的。”
“哈哈哈,能猜对也不简单,走,咱们进去看看,多看看这个东西,对你对我都有好处,以前没机会,只能在网上看看图片,现在总算可以近距离好好观摩一番了,”他哈哈笑着说道。
“师父,这个什么汉画像石真的有那么神奇?它到底是什么东西?石碑?还是雕塑?”安心好奇的问。
“呃,有石碑,也有石雕,还有岩石壁画一类的东西,说得直白点,就是在石头上雕刻的画像,主要反应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的生活、人文、历史、自然等场景。”
“这样啊,可是,为什么要说我对对你都有好处呢?”
“嘿嘿,这个说起来话可就长了,长话短说啊,能从汉代流传到现在的载体,除了少量的玉器、金器、陶瓷器以及更少量的竹简外,纸本、帛本保留下来的极少,就只有石头能千年永存,而且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图像都是当时社会种种的最直接体现,想研究当时的种种,研究当时画像石是最真实也最有效的手段。”
“当然,咱们不是那方面的专家,咱们也不研究汉代时期的社会、生活、历史什么的,咱们就看看两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做雕刻的,看看那些古人的艺术造诣如何,看看汉代时期的雕刻风格跟现在有什么区别,如果能看出个眉目来,对咱们做雕刻的,绝对有帮助。”
“来来来,先看看这块石碑,先别看简介,你能看出这幅图案讲的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吗?”进去以后,徐景行在一块石碑前站定,挡住旁边的简介问安心。
安心认真的看了半天,摇摇头,“师父,你就别为难我了,明知道我没学过这方面的内容。”
“哈哈,我这可不是为难你,这内容别说你没学过,我也没学过,除了专门研究这方面内容的研究生外,剩下的人都没学过,了解这些东西主要靠平时的积累,算是杂学的一种吧,学校是绝对不会教你这些的。”
“咦?这么说,师父你知道?”
“那自然是,我要是不知道,怎么好意思考你?”
“快给我讲讲,我是真看不懂这些,而且感觉很奇特,明明雕刻技法很简单,就是最简单的浅浮雕技法,可是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徐景行点点头,又摇摇头,“你只说对了一般,这技法是简单,也是浮雕,但准确的说,叫做减地浮雕,当然,原理跟咱们做的浅浮雕一样,但在石雕行里都是这么叫的,只是现在讲究这点的比较少了,统一都叫做浅浮雕了。”
“这样啊,那就叫减地浮雕吧,嘻嘻,师父,我这算不算是又长见识了?”
“当然算啊,阅历和底蕴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的,现在或许用不上,但需要的时候能毫不犹豫的说出来,那就是学识,在别人看来,就是学识渊博的代表。”
“原来这么简单啊,那我也要做个像师父你这样知识渊博的高人,”安心笑着催促他,“师父,快讲讲这块石雕。”
“好吧,”徐景行清了清嗓子,但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提问,“你先说说这幅石像画的结构和构造,按照我教你的那些方式。”
安心吐了吐舌头,“好,好吧,我说错了,师父你可不能打我手心啊。”
“说吧。”
“嘻嘻,”安心嘻嘻一笑,一本正经的回答道:“这幅图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三个人物,一辆小推车,一只鸟,好像是一个人推着车在向另外两个人问路,”说完扭头看徐景行,见徐景行点头,这才继续道:“上层嘛,有三个,不对,两个,两个半人物?”
说到这里,安心自己都乐了,“师父,这人怎么看着好奇怪啊,像人,也像动物,一个长着翅膀,一个长着长耳朵……”
神级黄金手 第212章 东王公
徐景行也乐了,“什么长耳朵人,那是玉兔,没看到人家手里拿着一根杵,杵下边还有一个石臼吗?”
“啊?不对啊师父,汉代就有嫦娥玉兔的故事了?”
“这就不懂了吧,玉兔捣药的故事在汉代的乐府诗里就有出现,具体的诗文我记不全了,但诗名还记得,叫《董逃行》,其中就有玉兔捣药的描述,不信你查查去。”
安心惊讶的瞪大眼睛,“师父,你不是在诓我吧?汉代时期,道教才刚刚兴起,就有了玉兔捣药的传说了?”
“我骗你做什么?”他两眼一瞪,“继续回答。”
“哦,”安心缩了缩脖子,继续对着画像石回答问题,“上层有一个穿袍服的人,一个长翅膀的人,一只捣药的玉兔,一只老鹰,还有一只,一只……”说道这里又卡壳了,“师父,下边这个四爪的是什么啊?龙还是麒麟?怎么看着像四不像呢?”
“看特征啊笨蛋,说说这只动物的特征,”徐景行在安心脑袋上弹了一下。
安心哎呦一声,捂着脑袋说道:“特征也没什么特别的啊,四爪,体形修长,脑后长角,龙口有须,身上有斑纹,不,身上有鳞片,”说到这里,“咦”了一声,“师父,看特征的话,跟龙一样呢,这是龙吧?”
“对,这就是龙,不过是过渡期的龙,这个时候的龙的身体还没后来人们刻画的那么长,但也比较修长了,主要特征跟后世的基本差不多,但还保留着几分爬行动物的姿态,你看那四条腿和爪子是不是很老虎有点像,尾巴是不是有点像猪尾巴?”
“对对对,我说嘛,怎么看着那么别扭呢。”
“这就对了,最原始的龙,其实跟猪有点类似,嘴巴、尾巴跟猪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身体是弯曲的蛇形而已,这点在商周时期出土的玉器上就能得到证实,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才逐渐进化成现在这种模样。”
“啊?还有这么一说?”
“嘿嘿,不然呢?图腾其实就那么回事儿,对先民们来说,任何一种野兽都比人类更强大,野猪也一样,所以有先民崇拜猪也不是不可能的,当然,变成图腾以后,原形是什么就无所谓了,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化,跟原形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咱们知道这一点就行,没必要因此觉得自称‘龙的传人’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其实发展到现在,‘龙’不只是图腾,更是一种精神信仰。”
“对对对,师父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安心连忙鼓掌,“那师父,这幅图到底讲诉了怎么样一个故事?”
“很简单,古人以天为尊,这幅图上层就代表着天,下层代表着地,在天上坐着,身边有玉兔捣药,青龙护卫,玄鸟傍身,羽人撑伞,在汉代,只有一个神仙人物有这样的待遇,那就是东王公;下层的图像太简单了,但从细节上勉强可以判断,应该是孔子问项佗橐的故事。”
“还有,人家那个小推车可不是什么鸟,而是鸠车,这种车是一种小孩的玩具,两边有轮,中间立着一只雕刻或者铸造的鸠鸟,小孩在后边推着跑,跟现在的儿童三轮车的功能一样,有个成语叫做‘鸠车竹马’,其中的鸠车说的就是这种小推车。”
“原来如此,”安心听的连连点头,“那师父,项橐又是谁?跟项羽有关吗?为什么会跟孔子凑到了一起?”
“项橐啊,这可是个大人物,而且是个聪明绝顶的大人物,连孔子都要拜服于他的聪慧之下,号称是‘圣师’,年龄比孔子小,但也算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不过也跟项羽有关,是项羽的先辈,是项家第三代人,而项羽则是项家的第十代人,中间隔了七代。”
徐景行说着又将项橐以及项橐与孔子之间的故事讲了一遍,虽然只是讲了个大概,但也足以让安心在记忆中留下相关信息,这样以后遇到这方面的内容时,就是想查找,也知道该从什么地方找,如果连项橐这个人都不知道,网络上信息再全也没用,因为连关键词都不知道,何谈搜索!
现在社会确实方便,一些信息不需要完全记下来,只要记住一个大概就行,遇到问题知道该从什么方向上搜索就不会耽误事儿。徐景行也一样,他的杂学知识虽然丰富,但也没有到学富五车的地步,但就是够杂,几乎什么东西都懂一点,就是不是很懂,上网一搜也能看明白。
但如果连一个基本的概念和印象都没有,那也没用。
他现在做的就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安心多了解一些古典、传统的文化常识,不多要立刻学懂学精,有这个印象就行。
安心可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正一脸钦佩的望着他,“师父,你好厉害,这些生僻知识连查都不用查,就能信口拈来,太了不起了。”
他哈哈一笑,“知道师父的厉害了吧,那还不用心点学,我这样的好师傅,错过可就没喽。”
“嘻嘻,遵命,师父,”安心嘻嘻一笑,“师父,我们继续看下一块吧。”
“别急,继续研究一下这块,我感觉这块石碑挺有意思的,不光内容有意思,雕工也好,你觉得呢?”徐景行却不急着离开,而是继续发问。
安心歪着脖子端详片刻,“师父,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啊,雕工感觉一般般,还没我雕的好看呢。”
“是吗?那你照着给我雕一件?”
“在这里?”
“不,在心里,你就看着这块石碑在心里临摹,你用你在心里雕刻的结果跟面前的图像对比一下,看看那个更好,”徐景行笑眯眯的说道:“在心里做雕刻,应该很简单吧,咱们做木雕时,也要把全过程和成品效果在心里先走一遍,别说你还没掌握啊。”
“掌握了,当然掌握了,师父你最先教我的技巧就是这方面的,好几个月了,我要是还没掌握,怎么有脸继续当您老人家的徒弟,”安心带着一丝骄傲的小表情道。
神级黄金手 第213章 临摹
“既然掌握了,那就试试,”徐景行笑眯眯的说道。
安心点点头,然后全神贯注的盯着面前的画像石进入状态,开始在心中临摹这幅看着非常简单的图案。
别看安心做的简单,其实这算是徐景行的独门秘笈,是他从他老爸那里学来的,一般人可掌握不了。几乎所有人在学习书法、绘画或者雕刻的时候,都是从手上技巧开始学起的,怎么捉笔捉刀,怎么运笔下刀,但徐景行却是从想象开始的。
他学雕刻也好,学绘画、书法也好,都是从想象开始的,先在脑海中对着别人的作品想象如果是自己来创作,会怎么动手。刚开始很难,因为注意力根本没办法集中,而且一些技巧还没掌握,只能靠自己胡思乱想,但习惯了以后才发现,这种看似实在偷懒的想象过程,却让他的创作便的更简单,更快捷,注意力也更集中,思维也比一般人要敏捷的多。
以前他还没太在意这一点,但在收下安心这个徒弟以后,忽然意识到自己当初接受的训练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一切的一切都包含着他父亲的良苦用心。
现在,他把这一招交给了安心这个宝贝徒弟,至于安心能掌握多少,那就要看她的悟性了,因为这一招的效果如何,别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半分钟后,安心沮丧的摇摇头,“师父,不行啊,怎么刻都刻不出画上的感觉来,明明觉得我刻的更好看,但就是没有那种感觉,反正就是说不清的那种感觉。”
“碰到钉子了吧,”他笑眯眯的调侃一句,跟着说道:“掏出你的手机,把这图拍下来,这幅图就是你第一阶段的毕业考试题,有空就对着临摹,不光要在心里临摹,还要在纸上临摹,用毛笔临摹,什么时候能临出三分神韵来,就算第一阶段毕业了,第一阶段毕业,我再教你第二阶段的东西。”
“啊?这才第一阶段?”
“当然,你不说了吗,这么简单的画,还没你画的好看,给你做毕业题,感觉已经是在放水了。”
“师父,你就别逗我了,快跟我说说,这画里有什么玄机,”安心嘟着嘴不满的嚷嚷道。
“知道有玄机了?”他嘿嘿一笑,然后才正色解释道:“别看这画像用的是最基本的减地浮雕技法,人物形象也非常简单,但是画中的人物也好,神兽也罢,他们的基本特征都展现出来了,而且非常清晰,非常明显,一眼就能认出他们的身份。”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他们的线条,线条虽然也简单,但却出奇的流畅,流畅中还带着点古拙的味道,可惜不能触摸,不然的话你闭上眼睛轻轻的摸一下,就能感受到那种简单的线条中展现出来的美感。”
“在汉朝时期,雕刻艺术还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尤其是石雕艺术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比玉雕落后了好几个档次,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缺乏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这些画像石,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虽然比不上玉器以及金银器,但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每一幅都是当时那些石雕艺人的最高水平的体现。”
徐景行一开口,这就滔滔不绝的停不下来了,因为安心的底子太差,虽然聪明好学,但缺的东西太多,他不得不多讲一些,甚至连一些基本型的历史常识也得讲好长一段时间。
不过带徒弟就是这样,想要教出真正的好徒弟,那必须手把手的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放养?除非你的徒弟是个天才,而且自律性很强,学习能力也特别突出,生活环境也好。不然的话,放养的徒弟,放一个败一个,不走邪路弯路就不错了,成材?想都别想。
回想他小时候学东西的过程和精力,他父亲就是把他当徒弟来培养的,一举一动都饱含深意,只是他醒悟的有点晚,知道收下安心做徒弟以后才逐渐体会到他父亲当时的良苦用心。
好在醒悟的也不算晚,在教授安心的同时,他也在进行类似于“反刍”的体验,把他父亲教给他的东西拿出来重新领悟,重新学习,让他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当于让自己回炉重造了一把。
比如说现在,他看似是在给安心讲解,然而在讲解的过程中,也是他自己重新掌握这些知识的一个过程,毕竟他以前根本没机会这么近距离的观摩这些大巧不工的画像石。
他讲的过瘾,安心也听的过瘾,就像一块干燥的大海绵掉进了湖泊中一样,如饥似渴的吸收着这些看似没用的知识。
结果就是,这师徒俩逛到即将闭馆,才逛了很小一部分,连“神道天路”这一部分都没逛完。不过面对艺术馆里工作人员那奇怪的眼神,两人只能灰溜溜的溜出来,出来一看,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
安心笑道:“师父,真过瘾,下次有机会一定再来。”
他跟着点头,“必须要来,不光这里,宛城、锦官城、长安城的画像石艺术馆一样要去,国内的画像石艺术馆以这四个区域为中心,每一个区域内的画像石都各有特色,值得好好观摩,”说着回头看了看已经准备闭馆的艺术馆,轻轻叹息一声,“可惜,时间有点紧,最早也是明年甚至后年的事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