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我换张大纸,”徐景行说着把面前的宣纸移开,换了一张大的,这张保证他能写下二百字的篇幅,免得写到一半没地方下笔。用镇纸把大张的宣纸压好,他才朝程老头儿笑笑,“可以了。”
程老头儿咳嗽一声,“这诗名呢,叫《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见徐景行的眉头微微皱起,忍不住得意的笑道:“怎么样,被难倒了吧?”
徐景行摇摇头,“这首诗也确实挺生僻的,而且作者皎然也不是什么诗词大家,留下的诗词量虽然不少,但风格大多清丽淡雅,跟王维有点相似,只是水平要差点,当然,也有几首精品,不过这人最著名的不是他的诗词,而是他的身份,这人那是个和尚,俗姓谢,是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在当时也是社会名流之一。”
程老头儿听到他这番回答,眼神一下子就直了,“你连这也知道?”
他笑笑,继续回答,“而这皎然除了在诗词、佛学方面颇有造诣外,研究最深的就是茶道了,有人把他与陆羽相提并论,认为他是茶文化的开创者,创作了大量以茶为题材的诗词,同时也是最早进行实验茶场、实验室茶叶科学研究的倡导者、执行者、管理者,还是最早推崇‘以茶代酒’之风的推广者,‘品茗会’、‘斗茶赛’、‘诗茶会’等玩法都是他首创的,‘顾渚茶赛’‘剡溪诗茶会’就是他的杰作。”
“另外,他还是陆羽在茶文化研究方面的指导老师,甚至一度帮陆羽凑集资金研究茶叶,也积极的帮陆羽宣传站场子,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皎然的引领,陆羽真不见得能成为名传千古的‘茶圣’。”
“可惜的是,皎然的文采在唐代那些诗词大家面前实在有点拿不出手来,诗词数量虽然多,但代表作就那么几首,而您老说的这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就是其中之一。”
徐景行嘴上说着,手就动了,而且是一边写一边背诵。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他用的也是行楷字体,但字里行间的韵味更加飘逸,字体更加秀丽,颇有些出尘的味道,跟这一首诗的意境很是般配。而且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离分布的恰到好处,写完之后,堪堪将这张宣纸占满。
当然,这个占满可不是说一点空白都不留的那种,而是留下了题跋、落款等空间。
一般人写毛笔字,上手很容易,用点心就能练出个模样来,但如何布局,却是学不来的技巧,这不但需要比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还得有一定的大局观,如果大局观不好,写出来的字,单个看都没问题,组合在一起却怎么看怎么别扭。
对徐景行来说,这当然不是问题,他在落笔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每个字应该写在什么位置,每个字上下左右的间距如何,一行几个字,要分几行,这些看似不起眼但却格外重要的因素早已经在他的脑海里过了一遍。
这样在动手的时候,就不用分神了,整个过程自然一气呵成,写出来的字也更有神。
当他写完,程老头儿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指着徐景行“你你你”了半天,最后憋出四个字来,“深藏不漏!”然后又补充了四个字,“后生可畏!”这还不算,接着又叹息道:“我算是真切的明白什么叫做班门弄斧了,我就是典型,亏我还存了考教你的心思,真丢人呐。”
徐景行笑笑,“您老太夸张了,也太谦虚了,我这字,也就基本功好点,其他方面跟您比起来,还有很多大的差距呢。”
“别,你这么说,我这老脸还往哪儿搁啊,明明是我跟你的差距很大,别的不说,光这刚劲的笔力,我就写不出来,啧啧,看这笔画,跟钢打铁铸的一样,说是入木三分,一点都不为过。”
“嘿嘿,这个嘛,主要是我的手臂力量比较大,天天玩锤子凿子,时间长了,笔力也就练出来了,”这点,徐景行还真不谦虚,他的笔力确实不一般,谁让他的手臂力量远超常人来着。
程老头儿点点头,“原来如此,不过也正常,我说怎么总觉得你得字有一种刀砍斧劈的气势,想来也是经常做雕刻的原因,”说着赞道:“就凭你这一手字,用在雕刻上,就不愁没饭吃,我敢说,在咱们岛城甚至鲁省,木雕界里你的书法最好,可惜没见过你的木雕作品,太遗憾了。”
徐景行咳嗽一声,“改天拿两件过来让您点评点评。”
“哈哈,你这么说,我有点心虚啊,你这书法水平这么高,估计雕刻水准也不差。”
“雕刻水平其实一般。”
“不,你这话我可不相信,你太谦虚了。”
这时,一旁的程琳嬉笑道:“爷爷,你就别一个劲儿的夸他了,小心把他夸到天上去。”
“哈哈哈,水平高就得夸,现在这社会,太低调了也不好,”程老头儿哈哈大笑,然后话音一转,“能作画吗?”
“额,勉强能画点大写意的山水画,小写意的也能画两笔,工笔画没有涉猎,而且只能画黑白色的水墨画,对设色之道没有研究,”徐景行这倒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水墨画就是只用水和墨汁做的画,基本的水墨画只有黑白二色,是最传统的国画绘画形式,后来才演变出设色画、工笔画等绘画形式。
他从小学水墨画打基础,但也就打了个基础,等到上学后,就没太多时间来学习这方面的技巧了。





神级黄金手 第167章 快中有细
当然,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他的基础相当扎实,而且在画上只专研黑白色水墨画,所以他在这方面的造诣也不能小觑。虽然水平可能没有书法水平那么高,但也差不了太多。
而且黑白色水墨画虽然是最原始最传统的技法,但也是难度最高的画法之一,因为只有黑白二色,这就需要创作者在作画时具备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和更加娴熟的技巧,同时对颜色、空间的掌控也必须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同时笔法也不能差,这些因素稍微差那么一点,画出来的画就没法看。
尤其是大写意的作品,风格看似随意抽象,但实际上对笔法的要求非常高,在创作时,皴笔一点都不能乱,而且还要一气呵成,如果基本功不足,画出来的大写意画就成了小儿涂鸦。
这大写意画跟草书有点相似,看似很随意,但对基本功的要求都非常高。基本功好,写的草书就好看,基本功不好却要强行写草书,那写出来的就是树梢挂蛇而不是草书了。
程老头儿也是行家,一听徐景行这么说,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正因如此,他更加好奇,因为现在只研究大写意水墨画的年轻人不多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少见,因为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在学画的时候,一般都是从素描开始的,然后转工笔或者油画,很多年轻的艺术生甚至根本不会用毛笔作画,更别说做大写意水墨画了。
因此立刻兴致勃勃的拿过一个画盘,“来来来,让我开开眼界,说起来惭愧,我虽然也能画几笔,但只能照猫画虎的画点工笔,大写意水墨画连碰都没碰过,只能看别人画,自己拿着毛笔根本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徐景行有点为难,因为大写意画更重意境,画的时候得把气氛给搞好了,这仓促之间,他还真不知道该画什么好了,如果意境不足,那大写意画就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扭头看程琳,却见这女妖精正举着拳头给他鼓劲,妩媚的大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期待。
得,豁出去了,出丑就出丑吧。
这么想着,亲自动手磨墨、调墨、衬纸,忙活一大通在算准备好。
大写意画是只有黑白二色,但颜色也要分个浓淡深浅啊,黑色就能分出好几个等级来。磨墨的时候少加点水,那墨色就黑亮黑亮的,如果多加点水,就会呈现晕散效果,最浅的黑色落在宣纸上甚至能表现出丝丝如烟的效果来,非常神奇。
什么样的墨色要怎么调配,这都是有技巧的,没有个两三年的专研,一般人还真做不到随心所欲的调配墨色。光调墨就如此需要技术含量,用各种墨色来作画,难度自然更高。
跳号墨,抓着毛笔对着光洁的生宣纸还是酝酿感情。
生宣就是没有经过处理的宣纸,这种宣纸最适合做水墨画,因为它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非常好,容易产生晕散效果,墨韵很足。当然,因为水与墨的晕散效果是不确定性因素,所以用生宣作画的难度非常高,一些画家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因素,会使用熟宣或者半熟宣,这样比较好控制墨色的走向和变化。
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上多出了一种水墨画专用胶水,把这种胶水掺杂在墨汁里,在生宣纸上作画一样能达到熟宣或者半熟宣的效果,只是这种手段有作弊的嫌疑,所以真正的画家很少用,哪怕真的偷偷用了,对外宣传时也说没用,反正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到底用了没用。
徐景行当然不屑于使用那种近乎于作弊的手段,如果想降低难度,直接使用熟宣就好了,被人揭穿多尴尬啊。
但有的人就是喜欢这么做,徐景行曾经在市美术馆参观过某位国家美术协会成员的水墨作品展览,那位可是有着“水墨大师”称号的著名画家,然而就是那样一位大师级水墨画家,在作画时竟然也偷偷的用了胶水。
当他发现这点时,心里的郁闷劲儿就别提了,好几天都没兴致动毛笔。
那时候他才刚上高中,就很不理解这种情况,觉得这些大师们太无耻了。现在嘛,可以说他是成熟了,也可以说他变得更加世故了,反正再看到这种情况时已经没有特别的反应了,他只能保证自己不弄虚作假,至于别人,他才懒得管呢。
这世道,能管好自己就很不容易了,哪里有精力去管别人的是是非非来着。
当然,这只是他一闪而过的念头,他依然在盯着色泽柔和纸面光洁的宣纸沉思,片刻后才落笔。
他作画跟他做雕刻、写毛笔字的风格一样,速度都很快,一旦动笔就不再犹豫,追求一气呵成的畅快淋漓。但他也不是一味的求快,他的动作可以说是标准的快中有细,明明看着就是挥笔连续点了几个点,但落在纸上,每一个点却是一道皴笔,笔笔精致细腻。
这也算他的独门绝技了,以前的他还做不到,但自从得到如意手套,他对自己双手的掌控力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就这样,在程老头儿、程琳以及程琳的小表妹的注视下,他运笔如飞,毛笔在光洁的宣纸上和墨盘里来回游走,不到十分钟,一副还带着湿气的大写意水墨松林画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幅松林长六十公分左右,宽三十公分,内容很简单,就是一老一少在山巅的小亭子里品茶观松。
小亭子和人物的形象都很简单,亭子外是几块嶙峋的怪石,在怪石旁边伫立着一株高大遒劲的苍松,枝干粗壮有力,松针苍翠浓郁,虽然形象同样简单,松针和枝干都是带着晕散效果的皴笔,但那种傲然挺立的气势却比真正的松树更强烈,从正面看去,甚至能感受到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强大气场。




神级黄金手 第168章 功力
这画的近景是小亭子、人物、怪石以及苍松,背景则是连绵的群山,山上则是密密麻麻的松树,一眼望去像是松树形成的波涛。
近景都看不真切,远景自然更加模糊。
从第一棵松树向远处延伸,其他松树的尺寸就越来越小,形象也越来越模糊,到画中背景最远的地方,那些松树就是一个个黑色的小点,这种次第缩小的画法,相当考验毛笔的稳定性,笔尖稍微一抖,或者墨汁蘸的稍微多那么一点,都会破坏背景呈现出来的层次感。
水墨画讲究似又不似,不写实,但对画面的空间感要求很高,背景就是背景,留白就是留白,层次必须清晰分明,层次要是乱了,这画也就废了。
而画的层次怎么表现?就是用画中的景物来刻画。而这些景物中,越是远景,越得小心,因为远景更容不得瑕疵,别说笔画乱了,就是墨色稍微重那么一点点都不行。
徐景行用的是没骨法,就是不用线条勾勒框架,直接用墨色渲染景物的技法,这种技法看似潇洒,实际上难度很高。画完以后,他的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要知道,他已经很久没有在干活儿的时候出汗了,扛着二百斤的大柜子上六楼都不带喘气的。可在这地方却累到出汗,足以表明用没骨法创作大写意作品的难度了。
程老头儿等他画完,长长的叹息一声,“惭愧,太惭愧了,看了你作画,我都不好意说自己会画画了。”
徐景行轻轻的出了一口气,笑道:“您老也太谦虚了,我看客厅里挂的那幅迎客松就很显功力。”
“说到功力,你在画纸上的功力看着有三五十年,一般年轻人可没你这么深厚的功力,一支笔在纸上点点点点,几点下去,风景人物就出来了,简直太神奇了,要不是我对没骨法也有所了解,还以为你是在变魔术呢,”程老头儿毫不吝啬他的夸赞。
“熟能生巧罢了,没什么神奇的,”徐景行笑道。
“说得很轻巧,但坚持下来却太难了,什么是功力,功力就是长年累月坚持练习所积累的熟练手感,你才刚二十出头吧,手感就到了近乎于妙到巅毫的境界,太不容易了,我敢这么说,国内会没骨法的同龄人中,你的造诣最高,”程老头儿非常肯定的说道。
徐景行心里也颇为自得,当然,他也清楚,自己的水平能有这样的突飞猛进,主要功劳还是如意手套的,这双手套不但让他的手臂力量更加强大,还让他的手掌的触感更加敏锐,他在作画的时候,甚至能感受到墨水洇湿宣纸时发出的轻微震动。
正是有了那种极度敏锐的触感,他才能在作画时随心所欲的用墨色渲染自己想要的图画。
正想说话时,一旁的程琳拿着一条小手绢过来,一手拖着他的下巴,一手给他擦汗。
他根本没意识到这个动作太暧昧了,闭上眼睛任由程琳动手,直到他听到程老头儿的咳嗽声,才霍然惊醒,低头看程琳,发现这女妖精眼里闪过一丝小得意,顿时所有的好心情都变成了苦恼。
再这么继续下去,他估计会被生米做成熟饭,这女妖精的套路太多,让他防不胜防,这才进门多大会儿,女妖精已经不着痕迹的拉着他秀了好几把恩爱,不知道真相的人一定会把程琳当成他的小妻子。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程琳她母亲这时推门进来,看到这一幕呆了一呆,随即若无其事的说道:“该吃饭啦,还没忙完呢?”说着凑过来,看到桌子上的画,眼睛一亮,忍不住问:“爸,你的技艺什么时候提高了这么多?”
“哈哈哈,这可不是我画的,”程老头儿哈哈一笑答道。
“那是谁画的?”程琳的母亲叫刘玉英,听公公这么说,目光在房间几人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在徐景行身上,“是你画的?”
徐景行连忙点头,“是的,阿姨。”
“哦,挺不错的,”刘玉英却压下眼神里的惊艳,淡淡的夸了一句,然后直接转移话题,“饭菜都上桌了,洗洗手吃饭吧。”
程老头儿自然看得出来,儿媳刘玉英对徐景行不太满意,怕徐景行尴尬,招呼徐景行:“走,洗洗手,准备吃饭,你这幅画,我先收着,改天找个人帮你裱好拿到市场上看看,说不定能卖个大价钱呢。”
徐景行见刘玉英这态度,心里也不是滋味,他虽然对程琳没什么想法,而且只是在当挡箭牌应付他们,但被这样轻视,依然有点难过。不过他没表现出来,朝程老头儿笑道:“随手涂鸦,没什么价值,而且笔墨纸砚都是您的,这画自然也归您,您能看得上眼,就自个儿留着,看不上眼随手撇掉就行。”
“那不行,让人知道了岂不是嘲笑我程卓真不识货?”程老头儿眉头一皱,说了这么一句若有所指的话。这话里提到的“货”,明面上是指徐景行的画,实际上却是指说徐景行这个人,这是在隐晦的告诫儿媳不要轻视徐景行。
徐景行听到这话,立刻就听明白了,心里觉得有点温馨的同时又暗暗苦笑,他倒是更希望成林一家人都看不起他,这样撑过今晚上,就再也不用被女妖精拖来当挡箭牌了。
如果程琳的家人都跟成老头儿一样的态度,估计程琳这个女妖精会变本加厉的纠缠他。
所以他这心思别提多复杂了。
他满心纠结,程琳的母亲也一样纠结,刘玉英这个当母亲的自然希望女儿能嫁给一个更加有钱的,因为她觉得一般家庭跟他们家不太对搭,通俗点说,就是“门不当户不对”,当然也不是她多么贪图富贵,而是觉得一般人家养不起她这个女儿,而且门不当户不对的情况下两家人没有共同话题怕是迟早会出问题。
此时此刻,被程卓真这么一训斥,心里更觉得别扭,但脸上却多了几分笑容,只是怎么看都有点假。




神级黄金手 第169章 世事如棋
到了这个时候,徐景行也不管程琳她母亲什么态度了,先把这顿饭混过去再说。
好在一家人没有给他甩脸色,而且程琳的父亲以及姑姑姑父对他的态度都还挺好,程老头儿对他就更加重视,饭桌上还不断给他夹菜,这待遇,让一家人侧目不已,他们可知道自家这个老头儿眼光有多高,以前对别人介绍给程琳的相亲对象总是横眉冷对,几乎没有过什么好脸色。
可这样一个挑剔的老头儿,却这样看中徐景行,一家人自然也不敢轻视徐景行,程琳的姑姑开始旁敲侧击的打听徐景行的家世。
徐景行也豁出去了,也不掩饰什么,有什么就说什么,反正他也没打算做他们老程家的女婿,随便他们用什么目光看他,就当是来蹭了一顿饭。
不得不承认的是,老程家的饭菜质量很高,虽然除了蟹子和大虾之外都是家常菜,但口味很递到,是岛城人最喜欢的那个味儿,吃起来很熨帖,也很过瘾。
不再掩饰什么,他真是放开了肚皮吃,光米饭就盛了三回,面前的菜式有什么吃什么,不管谁夹到碗里的,统统照吃不误,一顿饭吃下来,一个人吃了三个人的量。
他这饭量,直接把一家人给惊住了,倒是程老头儿越发的高兴,说饭量大证明身体强壮,很好,很好。
当众人知道他的家庭状况以后,自然是唏嘘不已,程琳的母亲刘玉英更是皱着眉头想了想,忽然一拍巴掌道:“我想起来了,你是二中的学生,你的班主任叫王梅,对不对?”
徐景行一愣,“阿姨,您怎么知道的?”
“我跟王梅是同学,而且当时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她还打算帮你申请补助来着,说你不上学太可惜了,当时局里一惊同意了,打算跟你接触一下,看补助多少比较合适,负责人就是我,只是没等跟你接触,王梅说你已经退学了,态度非常坚定,这事儿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刘玉英说到这里,对徐景行的态度跟之前又不一样了,多了几分关切,或许是女性内心的母爱在徐景行悲惨身世的刺激下爆发出来了,反正看徐景行时,没了之前那种很生分的客气,反而认真的打听他现在的生活状况,他妹妹的学习状况,得知他妹妹的病情后,更是不断叹息,说需要帮忙的话尽管找她。
徐景行还真不知道当年还有过这事儿,不过也幸亏他没有继续上学,不然的话他妹妹根本撑不到他赚钱,即便有慈善基金帮助支付手术费,他也不可能给妹妹现在这个好的疗养条件。
所以说,这世事如棋,不到收官,你真不知道之前落下的每一颗棋子是对是错,是否有用。
有这么一重关系,徐景行和程家人的关系更和谐,程老头儿更是夸他有志气,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没有被困难压倒云云。不光程老头儿夸他,程家其他人也一样,放佛一瞬间就全部认可了他,程琳更是美目连闪,一脸崇拜的望着他。
程琳之前从于涵青那边了解过徐景行的情况,但她了解的只是徐景行自己的个人经历,并不知道徐景行他妹妹的具体情况,现在才知道徐景行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也才知道徐景行辍学后到底付出了多少,也才知道徐景行能走到今天有多么的艰难。
她之前直直把徐景行当成一个看着顺眼的挡箭牌,可现在,忽然发现这个挡箭牌不光外面裹着金子,里面还镶着白玉,竟然是一件难得的稀世珍宝。
这年头,徐景行这种长得帅气质好有文化有内涵而且有担当的男子汉,似乎不多见了呢。
再考虑到徐景行二十出头的年龄,就显得更加难得。
一时之间,徐景行竟然成了程家人眼里的宝贝,不断的对他嘘寒问暖,还说要去医院探望她妹妹,刘玉英甚至问他需不需要帮他妹妹请一个家庭教师。
这待遇,饶是徐景行平日里宠辱不惊,也有些不淡定了,好在还能应付得过来。
吃完饭,又喝了一会儿茶,到八点左右,他实在坐不住了,咳嗽一声道:“那个,爷爷,叔叔阿姨,我该回医院了,实在不好意思。”
“啊?这么急?再坐一会儿,”刘玉英热情的挽留。
徐景行摇摇头,直接起身,“回去太晚的话,我妹妹会担心的。”
“那,那好吧,”刘玉英略微有点失望的点点头,对女儿程琳道:“琳琳,送景行回去,路上开车慢点,哦,对了,带点营养品,去看看景行他妹妹,别让人说你没礼貌,还有,不准闹什么幺蛾子,好好跟景行相处,知道不?”
1...4445464748...4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