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怎么了?周俊明还找你告状了呀?”他白得了那么一套屏风,心情很好,还有心思跟林小雅开玩笑了。
神级黄金手 第804章 告状
“什么告状不告状的,”林小雅娇嗔道:“周叔叔攒点家底儿不容易,他虽然不知道那件屏风的真实价值,可难保以后不会发现,那对他而言是一笔大钱的。手机端 ”
徐景行嘿嘿笑道:“对我而言也是一笔大钱啊,何况那是他向我道歉的赔礼,我为什么不接受?”
“你,周叔叔是受我委托去偷画的,该赔礼的是我,你把那屏风换回去,我送你一件更好的。”
“咦,小雅,你现在口气大了许多啊,竟然要送我一套更好的屏风,这可不像一个之前还身无分的人能说出来的话,”他故作诧异的调侃道,心里却很清楚,林小雅这是已经接受了金二留下来的那些财产。
要知道,现在的金二还只是被调查的状态,什么证据都还没有呢,林小雅本人也不太愿意跟警方合作,只想砍掉金二的脑袋替家人报仇,所以警方那边也没办法查封金二的家产。
但是这种态势,足以让金二亡命天涯了,因为金二的屁股太不干净了,稍有不慎那要挨枪子,所以金二用《鹊华秋色图》设套陷害徐景行不成,并且在《鹊华秋色图》暴露在警方的视线以后毫不犹豫的撇下这一切,立刻撤退。
从这点看,金二还真算得是个人物,在“舍得”一道的造诣也真不是吹牛,换做是一般人,是万万舍不得的,最起码徐景行认为自己做不到这么干脆。
而且金二主动放弃这一切,不但打了警方和徐景行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及时的化明为暗,还差点把《鹊华秋色图》给重新拿回去,有了《鹊华秋色图》这样的好东西,金二算是逃命也多了几分依仗,最起码在面对警方的时候不用担心警方的无差别强活力攻击,相当于一张强力护身符。
同时,利用《鹊华秋色图》的特殊性,还能跟宝岛那边联系,相当于多了一条非常稳妥的退路和一个有力的外援。
可惜,金二的如意算盘被徐景行和林小雅联手砸碎了。
金二让林小雅施展苦肉计来个小雅盗画,可林小雅却借着脱离金二视线的机会联络周俊明出手,将画收入囊,却把金二完全蒙在了鼓里,同时又半夜出逃,还故意偷走那些天珠,借此把徐景行引到跟金二的接头地点,利用徐景行这把锋利的刀子狠狠的扎了金二一刀。
可以这么说,在《鹊华秋色图》失而复得的整个过程,是林小雅和金二两个人斗智斗勇的全过程,反倒是徐景行这个主角沦为了配角,虽然阴差阳错的小有收获,但跟林小雅起来,那不算什么。
当然,如果把林小雅也算作是他的收获之一的话,那他的收获也是不小的。
只是林小雅这个收获到底有多丰厚,那还是未知数,所以对他而言真正的收获也从周俊明那边搞来的一套屏风,那套屏风在周俊明眼里不值什么钱,在林小雅眼里也没太大的价值,因为屏风里没有太多灵气。
然而在他眼里,那很不一样了。
至于怎么个不一样法,嘿嘿,他还真没打算告诉其他人,因为他自己也有点没搞清楚情况呢。
不过电话那头的林小雅可不知道他的小心思,有点哭笑不得说道:“那对屏风是白枫木的,而且是民国年间的东西,边镶嵌的瓷板画虽然不错,可没有留下明确的款识,所以市场价并不高,同时里面虽然有点灵气,可灵气的数量很少,对你而言几乎没什么价值,你何必那么做呢?”
林小雅这番话让他更加开心,哈哈笑道:“小雅同学,化人的事儿你不懂,嘿嘿嘿,这不光是灵气的事儿,对了,你家那些宝贝可以借我一段时间吗?”
“你要吸收里面的灵气吗?”林小雅立刻意识到了他想做什么。
他本来被这话吓了一跳,但想到林小雅的能力,也松了一口气,反正在林小雅眼里这世界本没什么秘密,尤其是涉及到灵气的事情那更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好在林小雅不是他的敌人,相反,很有可能成为他的强力助力。
因此他毫不犹豫的承认自己的目的:“没错,灵气对我而言非常重要,在我没有找到新的吸收灵气的技能之前,只能从这些古玩吸取,所以……”说到这里补充道:“当然,如果你舍不得,那算了,那些灵气对你而言只是一些看得见摸不着的存在,可毕竟也是你家的东西,所有权在你。”
林小雅的语气却有点怪,“徐大哥,这件事情可以面谈吗?”
“面谈?当然可以,”他没多想,还以为林小雅一时间有点放不开呢,毕竟灵气是个好东西,林小雅虽然暂时无法吸收,可人家暂时没用不等于必须给你用,这世界没有那样的道理。
而且以他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他也做不出那种事情,别说林小雅知道那些灵气的存在和灵气的价值,算林小雅不知道,他也会想办法征求林小雅的意见,或者给林小雅一定的补偿,而不会悄悄的吸走里面的灵气而不做任何表示,因为在他看来那跟偷窃没什么区别。
这也是他为什么看到灵气浓郁的物件时都会想办法买下来,而不会使用其他手段。
当然,如果是无主之物或者公众之物,他不会客气了,顶多发财以后拿出一部分来回报社会造福大众,如说他的下一个目标——首都故院里那数量庞大的藏品。
首都故院里的藏品数量庞大,质量更高,但却不属于任何个人,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属于国家的,而国家则是集体的,是标准的集体财产,首都故院的门票之所以那么便宜,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原因。
这种情况下,与其让那些数量和质量都相当惊人的灵气静静地潜伏在首都故院里不为人所知,还不如便宜了他呢,然后他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回报这个社会,如说捐款、做公益之类的事情。
神级黄金手 第805章 造福大众
从这个角度来讲,徐景行完全是将那些不为人知也不能为常人所用的灵气转化成有价值的东西来造福社会和大众,而他不过是从收了一点手续费而已。请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当然,这只是他的想象而已,实际他也清楚,算他真的成了首都故院的研究员,有机会接触到首都故院里那些数量众多的藏品,但并不意味着他有机会抽取那些藏品的灵气,因为那是首都故院啊,管理非常严格的,各种监控设备几乎是全天候无死角的盯着那些宝贝疙瘩,他做正常研究可以,要是稍微表现出一些异常来,保准会被立刻拉去做审查。
只是知道归可知道,可不去首都故院看看,还真有点不甘心,毕竟那可是首都故院呢,哪个搞美术的、搞收藏的不想去首都故院的仓库里转转?他自然也不例外。
另外在严密的监控也有可能有漏洞,说不定能让他找到机会呢,毕竟抽搐灵气也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动作,右手掌跟目标保持接触状态可以,虽然效率慢了点,但如果这你给他时间,未必不能把首都故院里的灵气全部抽取出来。
不过那真要看运气如何了,运气不好可能真的会一无所获,他缴的《鹊华秋色图》算是白白的缴了,只能捞到一个没什么实际好处的研究员头衔。
徐景行挂电话后,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开车回住的地方,到楼下跟那些个二十四小时轮班监控的便衣们打了个招呼,这才扛着画和屏风楼。
楼的时候一个便衣还跑过来问他需要帮忙不。
他笑着把装着《鹊华秋色图》的盒子递给对方,“帮我拿着这个吧。”
“好嘞,”便衣笑嘻嘻的接过盒子,还随口问道:“这里装的啥?古董么?”
“哈哈哈,没错,是一幅古画,而且是老贵的那种,小心点哦,弄坏了你可赔不起的,”他哈哈笑着打趣道,心里却恶趣味满满的琢磨,如果让这个便衣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他们天天守着的《鹊华秋色图》,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当然,这种自找麻烦的事儿他是不会做的,要是让警方知道《鹊华秋色图》这一天一夜之间的经历,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这画收回去。
只是很可惜,警方显然低估了这些江湖人士的能耐,周俊明作为林小雅十分信任的空门高手,确实有一套,在众多便衣的监控下硬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画给偷走了,这是连金二都做不到的,由此可见,空门高手确实是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技巧。
什么是空门?其实是小偷的门派,从街面的扒手到燕子李三那样的侠盗都能算是空门人,以前也却是出现过这种相互抱团取暖的盗贼组织,其一些盗贼是较有行事准则的,算是某种意义的侠盗,一般不会对穷人或者普通人下手,一般只做大案。
这样的侠盗都有自己的传承,技巧、准则、理念甚至财物都能代代相传,传承到现如今,真有些个有特殊技巧的大盗。
周俊明显然是这样的人,虽然不敢说是什么侠盗不侠盗的,但那些小偷小摸的扒手们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技艺也更加精湛。
以至于到现在为止,徐景行都没想明白以周俊明是怎么样带着《鹊华秋色图》从他的房间里离开的。
不过那没关系,他对空门技艺和传承没什么兴趣,只要画又重新回到自己手行。
进入房间,他先把画重新放好,照例施加了一个障眼术,这才把注意力重新放在那套从周俊明那儿讹来的屏风。
正如林小雅所言,这套屏风搁在市场确实不值多少钱,材质普通,款识不明,对古玩而言,这两个缺陷如同一个女人没了胳膊和腿脚一般,脸蛋再漂亮,看着也不会舒服。
另外这屏风里的灵气也确实不多,跟昨晚发现的紫檀三曲尺棂格屏风接围子罗汉床以及那对天青釉六方大瓶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然而在他眼里,这一套屏风却是一件相当难得的好东西。
首先,这套屏风的材质虽然一般,只是用普通的白枫木做的,可做工却相当精致,水平非常高,如果套用紫砂器行业内的水平来算,这套屏风的工艺水准跟紫砂器陈鸣远的极品紫砂器是一个等级的。
也是说,这套普通的白枫木屏风的工艺水准是木工领域最顶级的存在。
这种水平也是现在的徐景行所不可企及的,在看到这套屏风时,他意识到,他想要达到这种水准,还得再钻研、锻炼、积累十年时间,并且是在只钻研木工一个项目的前提下,如果想要兼顾其他技艺,所耗费的时间可能更长。
别的不说,光是这件屏风对木材纹理的利用是他未曾深入研究过的。
木匠们都知道,白枫木的纹理其实挺漂亮,那种类似于水波纹但又水波纹多了些轮廓感的纹理,更像一些画家笔下的山水画,再加白色底色和浅棕色纹理的搭配,色调很明艳,同时却又不失雅致,不像科檀木那样红的咄咄逼人,也不像紫檀木那样沉重暗淡,反正是一种看起来非常舒服的色调。
然而在传统的家具化,这种浅色调的木材是不怎么受欢迎的,基本都是紫檀的紫褐色或者科檀的艳红色,算是黄杨木或者黄花梨这样的浅色木材也多会被刷一层色漆,因为时代化是那样的。
可这一套屏风却不一样,几乎最大程度保留了白枫木的色调和纹理,没刷漆,只是打了一层蜡皮,显得更有质感的同时,还进一步的提升了白枫木所带来的亮感,同时还让白枫木特有的山水画一样的纹理显得更有层次,看起来兼具现代和古典两种风格。
光是对木材的处理这么有水准,做工自然不差,在周俊明家的时候,他有一种拆卸下来好好研究一番的冲动。
神级黄金手 第806章 珠山八友
这件屏风的造型倒是相对传统,是那种跟门板差不多的条屏。请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只是这件屏风的单扇条屏宽度可能门板还要稍微宽一点点,一扇的宽度是接近六十厘米,而高度则在两米左右,但是一套只有四扇,显然是用在空间较小的地方,不是那种一套八扇十扇甚至十二、十六扇的超级长的宫殿用大屏风。
按说一扇条屏的宽度达到六十公分,这会显得有点笨重,往那儿一摆真的跟门板一样了,不太好组合,也没什么美感。
然而在这套屏风却完全找不到丝毫笨重的迹象,首先用色调明亮的白枫木所特有的现代感冲淡了传统化相对较厚重的氛围,在保留白枫木那特有的山水纹的同时又采用了大幅度的镂雕工艺,又在造型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使得屏风看起来不但不笨重,反而多了些灵动感。
这些小技巧很多,如说顶部的环板做成镂空的云纹图案,同时拉长环板的长度且降低环板的高度,这样让条屏的顶端看起来更轻盈;再如说,将原应笔直的横枨设计成对称的大弧线形,提升顶端环板和屏芯衔接处的流动感等等。
这些小小的设计小小的改动可能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无关紧要的细节,然而正是这些细节,在一点点的提升一件作品的档次,细节越考究,作品的价值越高,当所有的细节都跳不出毛病时,作品的价值被无限的放大了。
当然,有个前提,所有的细节都必须为主题服务。
这件屏风的主题是要让宽大的屏风显得轻灵,而这些细节全都体现了这一点,也全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
如此一来,这件屏风能不漂亮才怪呢。
所以光从这些细节的刻画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这件屏风的作者的美术造诣绝对是宗师级的,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木匠,单纯的木匠可设计不出这样的细节。
然而对一件屏风来说,外边的木质结构框架只是一个背景板,屏芯才是真正的主题。
背景板都这么用心,那么主题能差到哪儿去?
说到屏风的屏芯,材质、题材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基本能承载传统化表达方式的题材都能被当做屏芯,很多屏风的屏芯跟框架都是一样的木材,不过一般都会在造型、题材方面重点突出屏芯的心地位。
不过有的材质只要镶嵌在屏风,不管题材如何都很显眼,因为很多材质本身特别贵重,特别亮眼,如说和田玉、翡翠、金银、象牙之类的材质,那些材质算不作任何雕琢也很吸人眼球。
然而有一种材质,本身价值并不贵重,可一旦创作者赋予它较高的艺术价值以后,立刻能成为最亮眼的存在——这是瓷器。
瓷器的造型除了各种瓶瓶罐罐外,还有一种精美的艺术表现形式,那是瓷板画。
瓷板画是在平素的瓷板使用特殊的颜料绘制图案,然后釉、烧制而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平面陶瓷艺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是在建筑,墙壁、影壁、地板等建筑结构都会使用到瓷板画,相当于早些年间的瓷砖,不过这种瓷砖的造价不菲,一般人家可用不起。
最早的瓷板画艺术出现在秦汉时期,不过真正的瓷板画也是现代人认知的那个瓷板画是明期才出现的,然后再清期走向鼎盛,从瓷板画兴盛到现如今,出现了许许多多懂得瓷板画名家,不过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听起来像是一个八人的组合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创始人确实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这八位大师,可到后来还加入了徐仲南、田鹤仙这两位,总计成员十人。
而且在创立之初,这八人的组合叫做“月圆会”,因为都是在御窑厂停烧以后流落到民间的粉彩画和瓷板画高手,所以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水平高超的瓷板画流派。
当然,把珠山八友说成是一个流派,稍微有点名过其实,但把他们说成一个风格独特的画家群体却完全没问题。
最关键的是珠山八友的水平确实高,不管是个人水平还是组合能力,在当世或者现代都是任何一个艺术人都无法忽视的存在,可以不喜欢他们,但不能不承认他们的水平和能力。
别的不说,看看市场他们的作品价格知道了,市场成交价一直跻身于第一集团之,不管瓷器市场的行情如何波动,他们的作品价格却始终稳步向,一步一个台阶的往高处攀登。
再加他们留下的作品数量并不是特别多,到现如今已经成了稀缺货了,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尤其是珠山八友的精品之作在市场更是难得一见。
之所以在这里提到瓷板画,提到珠山八友,是因为这一套屏风的屏芯正是瓷板画,更因为徐景行怀疑一套屏芯正是珠山八友的作品。
这一套屏风总共又四扇条屏,一扇条屏一块屏芯,总共有四块瓷板画做的屏芯,但是这瓷板画却是双面绘制的。也是说,这四件瓷板画屏芯总共有八幅画,珠山八友一人一幅,正好合适。
当然,他做出这样的猜测可不是单纯的基于数量,而是这四件瓷板画屏芯的八福图的风格跟珠山八友非常相似。
珠山八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八位大师虽然是一个流派的人,但具体到绘制技巧和作品特色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普通人可能分辨不出来,但搞美术的基本都能看明白。
不说别人,说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王琦吧。
这位王琦说起来也算个小小的传人物了,早年竟然是以捏面人为生的,还能算是个江湖人呢,不过捏面人的在江湖那是最底层的存在了,混温饱都成问题。
然而是这样一个捏面人的,在1901年抵达瓷都以后,他的命运被改变了。
神级黄金手 第807章 极品屏风
王琦在1901年去了瓷都,并且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得以跟随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物画像艺术,随后又自己学习钱慧安的绘画技艺,并且凭借着做面人时积累下来的基本功和勤奋好学的性格以及深厚的悟性,他在瓷器绘画技艺方面的造诣很快超越了邓碧珊先生。请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邓碧珊先生也是八大山人之一,是晚清秀才之一,号“铁肩子”,早期以给人画肖像画为生,后来尝试着在瓷板做肖像画,成为了瓷板肖像画的开创者,并且受西洋画风影响较重,画风相对包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画家和瓷板画艺术家。
然而王琦是在短短的十年间内超越了邓碧珊先生,成为赣州一带最有名气的瓷板画家之一,后来接触到扬州八怪的黄慎,喜欢了黄慎的画风,好学的王琦开始模仿、学习黄慎,并且很快有了黄慎的风范。后来更是吸收了西洋画法,将西洋画法的阴阳明暗理论融入他的技艺之,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风格。
又因为王琦做过面人,面人虽然是小技巧,但也是雕塑的一类,说成是面塑也不无不可,所以王琦的作品往往有着很强的立体感,看起来像在看雕塑一般,往往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当然,王琦的水平也不能说是是宗师级的存在了,相反王琦跟那些宗师级的画家起来还是差了点意思,尤其是他的个人风格带着黄慎的味道,猛地一看像一个小黄慎,这可不是宗师级画家的水平。
跟王琦起来,珠山八友另外一位王姓大师的风格要独特的多了,虽然也师从许多画家,但却可以算是自成一派,这个人是王大凡。王大凡从小在姐姐的红店里学习画陶瓷古彩,而当时的瓷绘名家汪晓棠也在那家红店里画瓷谋生,所以王大凡可以说是从小跟着汪晓棠在学习瓷绘,因此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根基。
后来王大凡的作品被选参加1915年的巴拿马博览会,并且获得了金质奖章,因此成为名噪一时的瓷绘大师。
除了王琦和王大凡外,汪野亭、邓碧珊、刘雨岑的作品也都有着浓烈的个人风格,如果能把握住这些风格特色,想要鉴定出八大山人的作品,基本没什么难度。
徐景行在周俊明家端详这些双面瓷板画屏芯时有这样的猜测,此时认真研究,更加确定自己想法。
这四件双面绘瓷板屏芯都是粉彩瓷板画,画的是“梅兰竹菊兽鸟人鱼”八种题材,梅兰竹菊四君子不用多讲,这个题材用的快烂大街了;而兽鸟人鱼的兽是两只小猫,鸟则是喜鹊,人则是一群仕女,鱼则是一缸鲤鱼。
徐景行认真观察过,画梅的应该是刘雨岑,画兰的则是程甫,画竹子的是毕伯涛,画菊花的是何许人,画猫的是
汪野亭,画喜鹊的是王琦,画仕女的肯定是王大凡,画鲤鱼的则不出意外的是邓碧珊。
这把个人的特色太鲜明了,尤其是王大凡的人物和邓碧珊的鱼虫,还有王琦的喜鹊,他们三个人的特色最好辨认。
之前说过,王琦的风格跟黄慎非常相似,一笔一划带着浓浓的黄慎风格,对黄慎较熟悉的人一看这画知道这是王琦画的,因为除了王琦,还真没几个人能学会黄慎的风格。
而王大凡的人物画像一直是最出色的,尤其擅长“人画”,也是那种兼具意趣美、形式美、意境美的创作风格,他笔下的人物非常生动,不管是神仙还是凡人又或者是历史人物,画出来以后的动作神态等形象无一不透露着一种活血或肉的感觉,会让人下意识的认为这些画的小人是活生生的人物。
这种特色很难模仿,因为这需要真正的内涵和底蕴,不光需要高超的画工,更需要对历史、人等化方面的深刻认知,这样创作出来的人物的一举一动都能符合历史,或者符合人们的认知,使得观众在欣赏这些画作时会生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而这种特色也是徐景行本人最喜欢的,而且他走的也是这条路,只是他较少画人物画,所以很难将这种风格完全的展现出来。
不过也正因如此,他可以肯定这瓷板画的仕女是王大凡的手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