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这就是帝王、国王们,都在得知江平川不善经营之道,家底不怎么样时,为了鼓励这位大神继续创作下一部神书,打赏出来的大量金银财富。
也是江平川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因。
这位,算是鲁国的国宝之一,即便是以前的伍半城,见了江平川也不得不客气。
不客气不行,鬼知道他到底有多少粉丝,还是皇族王族里的粉丝?都少太子,小王爷之类,都是听着这位的评书连续剧长大的?
好了,三皇演义出来了,大家在听腻了后,会不会写信催一下这位大神,再来个五帝传解解瘾?
三皇五帝凑一块,来个八部曲没毛病啊。
皇帝大战蚩尤的传说听多了,可具体怎么样,谁不好奇?即便自从江平川三书封神得到各国皇帝大王打赏后,刺激到了这个世界无数读书人,想效仿一下,也有人主动去写五帝的故事了……
可实话实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写出三皇演义七分神韵的著作,别说七分神韵了,只要有五分精彩,足以传唱一州之地,让无数老百姓听得抓耳挠腮了。
但那些五帝的著作,从来不被国际承认,大家一等江平川更新,等了二十多年了。
我真不是学神 第1935章 这就是名望的威力
江平川正因为靠着三皇演义三部曲,在全球所有华夏苗裔组成的国家里,都有着极大的名望和声望,粉丝无数,还有各国帝皇王室的赏赐收入……
所以这位大文学家,在本土易阳府也十分注重自己的名望,自身从来不欺压良善,反而时常乐于助人,若有易阳百姓遭了灾,他经常会用以工代赈的方式,雇佣流民里的青壮做事,支付口粮还有银钱,就是妇女老弱,也不会不管,能做女工之类的妇人也是雇佣,实在没能力做事的,就免费舍一些口粮养着了。
对自己的家丁?江大文学家就更好了,别说不会轻易出现无辜打骂家仆的事,所有家仆不管自身,还是家里还是自由身的亲人遭了灾,只要有能力,江平川都会出钱出力帮你摆平。
可以这么说,在易阳府,能成为江平川的家仆,说出去绝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能引得很多平民百姓羡慕的流口水,签了卖身契的家奴?好吧,整个江府上下,都没多少这样的家奴,也就几十个而已,对比其他类似的一府豪强,绝对是极少极少的了。
他对几个少爷小姐的家教,也是极为严格。
老爷少爷都这样,更别说家仆家丁了,成为江家的仆从生活待遇,有着各式各样保证,但你不可能像伍家家丁那样,动不动就有恶奴跟着纨绔欺行霸市,敲诈盘剥普通百姓了。他们也都是安分老实的很,江家不怕事,但也从来不主动惹事。
按江平川自己私下里的原话来说,他都已经享誉国际了,还动不动能和一国皇帝,国王来一些书信联系,他肯定是要维持住清誉的,不然不止给自己丢脸,甚至还会连累那些帝王国王呢。
这种丢脸,也是绝对不能丢到罗马后裔组成的国度那边。
他三皇演义写的实在太好了,太霸气,已经算是从根底上给华夏民族注入了一口强心针,让所有国家的普通百姓都为自己身为华夏苗裔感到自豪。
经过这几十年累积,发展,他已经是不知不觉的,也被这三部神书给绑架了。名望上的绑架。
这种名望累积,给江平川带出来的影响力,真不是一般的大,就举个例子,七年前易阳府也有一次干旱导致粮食歉收,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出了一股涉及几千民壮的乱民。
几千乱民袭击乡野时,洗劫了好几个村落里的土豪,然后持续作乱中,江平川的第三子,从外地押一个商队的财货,回归路上意外正面遭遇了流民大部队,当时那位三少爷都做好了被流民裹挟或者绑肉票,甚至被杀的心里准备。
他那个商队没多少粮食,但钱财或者其他货物,以及马匹等等,哪个不值得乱民下手抢劫?
结果身边一个家丁喊出这是江家三少爷,鼎鼎大名的江平川的三儿子,原本气势汹汹想要冲上来的乱民,就傻眼了,面面相觑到最后是偃旗息鼓。
甚至,在无数乱民看着三少爷率领商队要继续远去时,突然就有乱民下跪哭求,请三少爷带领他们,给他们一条生路。
他们之前是攻破了连个村落,也洗劫了几家乡间小地主,但,那只是针对地主家而已,其他村民?其他村民也正没的吃快要饿死了呢,事后直接加入了乱民中。
这里面,几千乱民九成九都没有见过血杀过人,最多抢了些粮食,放在正常时期,抢劫肯定是不对的,违法的,但在你不抢就要饿死,或者去给地主卖身为奴的条件下,抢劫,也就不是无法理解的了。
三少爷的出现,才让他们想起了江平川这个鼎鼎大名的大善人,往日里出了灾祸,只要活着走进易阳府,被江老爷知道,他们就都能有一口饭吃,能活下去的。
这已经是江平川成名国际后,持续做了二十多年的善举。整个易阳府上下无人不知,而且,大唐大商帝国内,都有无数平头百姓对三皇演义各种典故耳熟能详,何谈易阳府本土百姓?
那毕竟是话本故事,长篇小说,酒楼茶馆里的说书人都当评书讲的。
有了第一批下跪哭求三少爷的乱民,就很快有了第二批第三批,最终结果是,乱民里杀过人做过其他恶事的青壮,裹挟一批他们抢来的金银珠宝跑了。
九成九乱民被三少爷带回了易阳府内,被江平川纳入了新的善举体系中。
这就是名望的威力!
江家的产业,在易阳府的确不多,但自己用不了那么多人手办事的时候,江平川就是雇佣他们为府城修路,修棚户区等等,或者开荒……或者给府外良田挖水渠等等。
还真不怕没事给他们做,这么说吧,在各式各样的善举中,其实江平川都代替了易阳知府衙门,把很多原本属于知府衙门的事给做完了,然后,他为易阳府做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伍半城那样的真豪强,也不好意思一分不拿的。
你憋着气一分不出,江平川只要在私下里,给国内国外那些粉丝们回信时,稍微吐槽几声,伍半城都要臭名杨国际,伍家那位家主,自然也不敢担那样的风险。
这么说吧,虽说鲁国各地,县令知府巡抚之类官员,大多只是给士绅士林子弟增添一份光环和履历,在真正的府县任职时,大多没实际权力和存在感。
但鲁国各地,数来数去易阳知府的帽子,在鲁国也是公认的神坑之一,那估计比曲阜这个国都的知府帽子都更令人抗拒,二三十年来,一个是伍半城,一个是江平川,两人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搞出来的易阳局面,足以让一批批百姓,完全不知道都有谁担任过知府等官位。
府衙、县衙的捕快吏员等等,也完全都没有谁会鸟外来的知府知县,他们才是只听命于伍府、江府两个怪物的命令。
也是上述原因,才让几个在大门外看远处伍家倒霉相的家丁,发现自家二少爷江远那么狼狈慌张奔行远去后,这么错愕,不敢置信,甚至要主动了解内情,若有能力,就多为家主出一份力的心思。
我真不是学神 第1936章 只是去追回书稿?
一群忧心主家的家仆家丁刚跑进内宅,就见第二进宅院门口也走出来几道身影,正是三少爷江华,江华此刻也是忧心忡忡的模样,就是他身后几个家丁,表情也很微妙。
“三少爷,出了什么事?刚才二少爷匆匆远去……”
从外进来的家丁里,最有威望的家生子江栋立刻关心的开口问询,话语落,江华才苦笑道,“二哥是去书局追回父亲的书稿了。”
“……”
江栋等家丁懵逼不已,凌乱不堪,只是去书局追回书稿?只是追书稿而已,需要搞出那样的架势么?那看起来和昨天伍家八少爷带几个狗腿子仓皇逃出易阳府,也差不到哪去了。
凌乱几息,江栋才又惊讶道,“老爷出了新大作?”
他们还真不知道,江平川竟然又有新书问世了,自从三皇演义崛起,这二三十年里,江平川当然不是没有在写书,只是写的往往是中短篇话本。
即便那些话本,也令无数人看的津津有味,甚至入迷的很,比如他写的八方风云录,就是大量中小故事典籍,里面有涉及到鬼魅害人的,有涉及到仙神收徒令穷书生或者街头武夫一朝崛起,搅乱一地风云的。
这类故事集,其实还和正史上蒲松龄的聊斋有些类似,只不过两者笔锋不同,写作文风有偏差之类。
八方风云录,众多小故事最大特点就是豪迈、大气唐皇,更加注重以穷书生或落魄凡俗得到机缘后崛起,草根逆袭……那受到的追捧,也是万众景从。
有着江平川的名望加成,再加上风格特点十分贴近底气,受众也是凡间最庞大的群体,可想而知,江平川的书,会有多少粉丝了。
江家最大的生意,也就是书局了。
类似的故事传播开了后,全球各地当然会有盗版书商,但任何一个盗版书商都没法和江家书局对比,因为这里,江平川可以有兴趣了,就写上一批有他亲笔签名的书籍售卖,或者有机会了,还会给来信的粉丝回信交流一下。
有这样的优势,全球华夏国度里,有无数盗版商人也在依附江平川的书赚大钱,但最赚的还是江家麾下书局。
书局的生意,就是二少爷一直在操持着大局,据说售卖亲笔签名书籍,还有和粉丝互动,都是二少爷出的主意。
听到江平川有了新书,江栋等家丁们都猛的又激动起来,他们不懂太多的大道理,却也都是自家老爷最忠实的铁杆粉丝群体了,他们只知道,老爷的每一个故事话本,几乎都是他们这类人最喜欢看,做梦都恨不得代入到书中成为那一个个主角的。
伴随江栋等人激动的问询,江华脸上还全是苦笑,“是出了新作,完整版的黄帝传,算是五帝传的开篇。”
二十多年前,三皇演义爆发出惊世浪潮,以超出所有人想象的速度,在全球各地大开花,那么多帝王、国王都被惊动,给与江平川各种赏赐。
逢年过节,偶尔也会有某国王室来信,催一下三皇之后的五帝故事,全球都在等待更新,一些其他文人狗尾续貂式的写一写五帝传记都能跟风火爆一时,为什么五帝传,一直拖到现在才出了第一部?
压力大啊!
实在是江平川本身,也不可能想到三部长篇演绎故事,竟然能给他带出来那么夸张的荣誉度,要知道在三皇演义爆发前,三十岁出头的江平川,只是易阳府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士绅家族之主,那之前,他在伍半城面前也是连坐下的资格都没有。
他也只是一个喜欢读话本故事,读多了没有好书名作可看,就尝试去写的。
三皇演义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他是一口气著作成功后,才把三部一起刊印,拿出去发售的。
就是在写作过程,不断的改稿,不断的查资料,查历史资料,查神话典故等等,这个时代的文人,的确是写完一部书后,往往才会拿出去刊印出售。
写作过程,他的水平才是飞速提升,从最初磕磕碰碰,都不知道该怎么写完一章,到完本时,改书改的水平爆炸。
三部曲,都只是几十万字的著作。一本也就是字数大致媲美一步三国演义,甚至还不如的程度。
三部曲,也不是从第一部彻底写完燧人后,才继续写伏羲,而是燧人、伏羲、神农三位人族三皇,灵感爆发了,今天写一点你的故事,后天可能在写一点另一个的,交叉下稿。
然后,等名利滚滚来,无数人催更时,反倒是江平川本身,压力太大,生怕自己写砸了五帝传,一直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各种收集资料,甚至大唐皇帝、大商皇帝都派人送来了很多历史资料,包括神话传闻等等。
累积着累积着,一直不敢动笔,就拿八方风云录那类志怪鬼怪小说下手,不断锻炼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现如今,也就是今年,江平川的黄帝传才彻底完本,至少江平川多番修订后,自问拿不出更好水平了,就是黄帝传之后的少昊、颛顼等几位人帝的自传,他也写好七八成了。
伴随江华苦涩的笑声,江栋等人再次惊呼,“黄帝传?老爷竟然写好了黄帝传,天啊,我可是等了二十多年,当年还是一个小屁孩,就迷上了三皇演义。”
惊呼中,江栋等都激动的要长啸几声才能发泄心中的激动了。
不过,江栋还是强压下激动,很惊异的看向江华。
这明明是大好事,为什么二少爷会那么慌乱慌张的纵马赶去书局?还要追回书稿?
江华仰天长叹,“以往不管家父如何著作,都只是靠风传的神话故事,或者野史秘闻来猜测,推测仙神之辈,若没有李元书、杨定远等神迹出现……”
以前从没有真正的仙神痕迹现实,这类编排神话故事的事,自然就没有那么大压力,结果真有真仙在凡间行走了?
那位若是看了三皇演义和五帝传,发现里面全是江平川胡编乱造的故事,很多还是假的?怎么办?
那位真仙认识三皇五帝么?认识女娲、后土么?若是认识,发现江平川却在随意编排那些大神,怒了怎么办?
江家,都是突然在今天才反应过来这一点的。
我真不是学神 第1937章 我们难道来到了仙界?
伴随着江华的叹息声,江栋等家生子也纷纷骇然起来,是啊,他们只记得老爷写的小说话本超级好看,超级精彩,但那些话本里,可是被老爷私下里随意编排了无数仙人的。
话本要想精彩,怎么可能没有反派?就说三皇演义这最初的巨著,是女娲娘娘,后土娘娘等收三皇为徒,然后三皇带领人族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走向文明……这个过程没有反派怎么能精彩?
能和女娲、后土娘娘调教的弟子,为敌的,实力弱了也不行吧?
再说,五帝传的黄帝传,既然写成了,那么这位远古时代的人族大帝,其最大的对手会是谁?蚩尤吧。
蚩尤可是有战神兵主的名称的,在仙界是否还存在着?老爷若是把他编排的不像话了,形象太恶劣,造谣了不少人家没做过的事,等这位行走在鲁国的真仙,突然看了老爷的黄帝传,万一那位认识蚩尤呢?
回头上天了随口说一句?
一想到这里,江栋等家丁们,都有种不寒而栗的恐惧感。
压都压不住。
哆嗦了好几下,江栋才哭丧着脸道,“三少爷,那位真仙应该不会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计较吧?不管是李元书,还是卫文广,这两位被真仙看中的人物,在鲁国行的都是超级善举啊。”
听其言而观其行,只从李元书、卫文广的做事姿态,足以能推测出,那位真仙是有着大善之心的存在了。
那是让李元书几个改造鲁国人间,让所有百姓都能生活在乐土中的大仙,所以一些话本故事,应该不会被追究吧?
江华无奈叹息,“希望如此吧。”
谁知道呢?只希望他们江家不会因为写书著作,被仙神迁怒给灭门吧。
自己种下的种子,不管结出什么样的果,都只能自己吞了。
就在江华叹息中,一道身影疯了一样从内宅跑出来,“三少爷,出大事了,快,快……哎~”
江华大惊,其他家丁一样震惊的厉害,这身影正是江家的老管家,向来沉稳淡定的很,此刻却是胡子眉毛凌乱的厉害,气喘吁吁拉着江华就要向内跑……没拉动,反而一下子扭到了腰正要摔倒在地。
大惊后江华急忙搀扶住了老管家,“刘叔,出什么事了?”
刘管家一脸的凌乱,“我也不知道,少爷快跟我去书房。”
片刻后,等老管家,江华还有其他几个精壮家丁进了书房时,一眼就看的目瞪口呆。
此刻这宽敞的书房内,江平川瘫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傻傻看着房门正中央,那里,竟然有一个半透明的乳白色门户式发光体,悬空而立。
这门户式发光体,就像一个普通的房门,一人多宽,可半透明,发光?这完全是神迹一样的存在吧。
凌乱几息,江华才指着发光体崩溃的道,“父亲,这……”
江平川也很狼狈,“我也不知,就是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这光团突然就出现了。”
“难道和那位真仙有关?”
“难道他已经发现我私下里编排非议上古仙神,特地降下了这道门?”
狼狈归狼狈,忐忑也很忐忑,可江平川还是完整清晰的讲出了一段话语。
江华脸色一沉,“不管这是什么,不管什么下场,孩儿都愿意替父亲受罚。”
说完他就坚定的走向发光体,更伸手去触摸,江平川连呼不可站起了身子,老管家也想去追赶时,江华已经手按进发光体,人也随之消失。
一群人再次懵逼,惊呼起来。
那个门户式发光体,厚度似乎只有几厘米而已,江华整个人却彻底消失不见了?
这一刻,江平川也顾不得其他了,也追到江华消失的那一面门户正面,伸手一碰就像是按在了一团虚无上,而后人也消失不见。
刘管家,其他精壮家丁?面面相觑后,大家即担心又敬畏,最后还是有两个家生子,陪着老管家一起进了门。
………………
地球,大明帝国江东省,江州市外一片荒野中,江家众人一个接一个出现在山林中,还没稳住身子,就一个接一个,发出了奇怪的声音。
的确很奇怪,那种声音就像是人享受到了最顶尖的刺激,最舒畅愉悦的刺激,发出的低吟,若有外人听了恐怕还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
实际情况,只是因为这几个从没接触过灵气的普通人,一下子抵达源力指数接近一万的大环境里,随便呼吸一下,浓郁灵气入体,给他们带出的至高享受。
就是苏恒刚出生的时代,那时候地球源力指数才一千度左右,只是现在的十分之一,毫无天赋的普通人,浸泡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后,各个都是一拳几百斤小意思,奔跑起来就要比天语星的骏马还要更快。
以前灵气没有提升,普通地球人成长到成年,都比肩天语星原本的各国供奉了,灵气再浓郁十倍?
江平川江华和其他人,各个都是一入场,就随着呼吸,被灵气洗练起了肉身。
甚至有的人还是一副醉醺醺,仿佛被灌了一大口烈酒后,神智都有些模糊了。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当地才又发出各种腥臭气味,这是经过灵力浸泡后,身体一步步被洗练洗礼,五个普通人身上以往存在的毒素、暗疾等等,已经纷纷被洗礼的排除了体外。
过了这么久,最初还有些醉灵气的家伙,也逐渐适应了,很快,一行五人就快速行走在山林中,寻找水源了,他们的速度也很快,一炷香时间就寻到了小溪河流,下河清晰一番后……
老管家才不可思议的惊呼,“老爷,你,你简直像是年轻了几岁似的,还有老奴这……”
老管家也是五十多岁,以前已经算是行走奔跑一下,都会气喘吁吁的,现在却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青年时期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噗~快看,好大的鸟,我们难道来到了仙界?”
江华也忍不住惊呼,指向天空,随后五人都是死死看向树林上空,西北方向,有一只体长数百米,神骏威武的仙禽,发出嘹亮悦耳的清啼,一震翅膀就如飞虹一样飞到了天际尽头。
体长数百米?开什么玩笑,天语星什么时候有那种级别的飞禽了。
我真不是学神 第1938章 三观尽毁的刺激感
江家几人震惊于那体长数百米的神俊飞禽一化破长空的景象,足足几十个呼吸后,才被另一个夸张景象惊动,那就是,又有一个凌空飞渡的高大青年,从虚空中疾驰而过。
再一次大呼小叫片刻,原本已经消失不见的青年,反而又飞了回来,降落云端站在江平川几人数米外,一脸惊讶的开口说了些话。
但江家五人懵逼的是,这个能飞天,被他们怀疑是仙人的存在,说的话,他们听不懂。
语言不通?
没毛病,当年从地球出发抵达天语星的,是以赵政等星主,还有李氏皇族后裔为主的大唐开国老祖们,他们的话,是大唐官话。
而地球上的大明地球,是大明官话为主。
唐到明,中间可是隔了几百年的,就算都是华夏语的一种,但几百年演变,有差异也是正常的。
懵逼后,江平川立刻下跪,其他几人同样想下跪行礼。
这也让对面的高大青年懵逼了,一摆手一股气流止住了几人的行为,才狼狈道,“你们搞毛?现在帝国哪还有……不对,你们几个真是我大明人?”
在他感知中,眼前几个人毫无修为在身,这就不合逻辑了!
苏恒都崛起几十年了,到了目前的时间点,地球上只要是华夏苗裔,哪还有不能修炼的?出生后即便没天赋,到了合适的年龄,就免费发放十万人级别的天赋灵液,让你有资格修炼。
你若是心大,还可以贷款申请百万级天赋。
所以这五个里,三名青年两名老年人,毫无修为在身绝对不合理,除非,他们只是东方人,属于东亚圈子里和华夏苗裔外观接近的外国人。
但这问题又来了,五个毫无修为,穿着古装的人,是怎么出现在江州市外的?这可是大明内陆之地。
伴随青年再次开口,江华才急急行了一礼,这只是拱手礼了,“人间凡俗江平川,见过上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