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真不是学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这些时日,梁振中、方道传、牛兴海这三位最大的上业府士绅头子,基本没有睡得太踏实过,他们都也不止一次提出了,铁锁封河的对策。
问题是铁索封河也不行啊?张顺麾下兵马本来就不是海军,他们只要把船只开到上业府附近,大军下船,就可以从陆地上进攻府城了。铁索封河的话,便宜的是上业府更南方,更下游的县府,能让那些府县得到足够的心里安慰。
铁索封河,其实封了上游诸多府县城市,才能保证上业府安全。比如平辉县南,距离最近的是罗县,再然后是湘府府城,中渡县城,林广县、平折县,随后才是上业府城。理论上罗县只要封锁了河道,从湘府府城开始,大家都能睡个安稳觉了。
架不住,上游府县不封!
罗县本土豪强会那么好心?我用铁链封河,你们都安全了,我呢?我就成为张顺贼军唯二的攻击目标了。
封了河道,张顺若沿河攻击的话,就只能选择修岩府府城,和罗县这两个了,我不封河,好家伙,湘河沿岸众多目标,张顺随便选,我的安全保证自然大幅度提升了。
这种心态下,才让湘河下游保持着相同的态度,大家都不封河道了,只是各城城池上,日夜都有驻扎的军队,严防死守。
上业府出力最多的,也就是梁、方、牛三家。
一向热爱清净,对家族主张放权而治的梁振中大老爷,这几个月都经常聚在一起,为了防贼绞尽脑汁,各种聚会扯皮,可把他累坏了。
所以一听到两个老友又联袂而来,气得他脑壳疼。
吐槽归吐槽,下一刻梁振中还是快速让管家去迎接那两位入府。
片刻后,这边刚让丫鬟上了几杯茶水,方道传,牛兴海就进了书房,方道传年四十五岁,也算当打之年,长得一副白净帅气的面庞,可却是个急性子,踏入门口就开口道,“梁兄,州府贼乱,似乎出了一些意外,今天竟然有来自府城的大船,下来一屯精干军卒,在拜访杨家的人。”
梁振中愕然,“哪个杨家?”
“杨定远,那位老帅还活着的亲人。”牛兴海也不客气,走到书桌附近端起茶水就牛饮起来。
梁振中有些小凌乱,凌乱几个呼吸后才诡异的道,“府城有船来我上业,只是去拜访杨定远的亲人?谁的兵?”
方道传苦笑不得的开口,“打的是我修岩王唐氏的旗号,也的确是唐氏的大船,可平辉不是拉着铁链封江了么?这大船是怎么下来的?”
“这个节骨眼,唐氏派人来找杨定远还活着的亲人,又有什么用?那一家几口,就是在上业活着,中等家资不愁吃穿用度而已。”
杨定远,还活着的时候被无数士绅豪门拉拢过,自然也包括上业府本土的几大家族,大家都不陌生。
杨定远死后,五个月而已,他妻子儿女住的大宅,府城的田亩,甚至府城的商铺,就被士绅们吞了个干净,那些事并不是梁、方、牛三家做的。
不管怎么说,身为一府最顶尖豪门,他们吃相还没那么恶心,杨定远毕竟是公认的百年名帅,死后也被朝廷封赏了,短短几个月他们若是亲自下场吞那些家产,欺负孤儿寡母,这名气就彻底烂透了,丢脸丢的全国皆知。
再说,杨定远活着时,也没多少家业可谈,一个府城的宅院占地一两亩,还没三家祖宅的十分之一大,城外良田几百亩而已,商铺也才两三间,那点油水,都不值得在座的正眼去看。
那只是一群中小士绅干的。
梁振中、方道传、牛兴海这样的顶尖豪门,只是坐视那些事情发生,不阻止,只当看个乐子。
那看乐子的心态,也有泄愤的情绪在,活着时你那么高傲,我们拉拢你那么久你都不搭理,现在知道没人护着是什么滋味了吧?若是当年杨定远真投靠了哪个豪门,别说不可能在战场上被坑的那么惨,就算他战死了,对方的家人,也会被豪门保护。
你以为豪门不需要树立标杆,让其他家丁家臣之类去观看的?
若杨定远真投靠了谁家,不管是一府豪强还是一州豪强,都不可能在他死后,让人去欺凌他的妻女,否则,其他家臣家丁,谁还用心给你办事啊!其实原本的鲁国朝廷,也应该有这样的公信力,才有能文武效忠,只是鲁国朝廷……不提也罢了。
可现在,府城唐氏莫名其妙突破平辉县的锁江,大船杀来上业,只为拜访杨家亲人?这操作也太迷了吧!





我真不是学神 第1904章 气吞万里如虎,俾睨天下
对州府杀来大船拜访杨定远的家人,充满了茫然和疑惑,梁振中一边思索一边拿起茶水品咽,几十个呼吸后,梁振中才开口,“难道,是唐氏发现了,韩张二贼曾经是杨定远麾下兵卒,还是颇为爱戴那位老帅的?”
牛兴海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至于为什么唐氏大船能突破封锁,也不奇怪,唐家能力真要战起来,破几条铁链都不行,那也不配称为修岩王了。”
唐氏有着庞大河运,海运能力,海战水战自然都不陌生,战船连几条铁链都无力突破?那不是开玩笑么,反观韩张二贼,暂时的铁链封江其实影响不大。
他们的短板,才是水战和海战。
不管海军还是水军,远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操练出来的,只一个让平原子弟熟悉浪涛的颠簸,这就是个大难题。
正常情况下去推理,他们口中之言就是最符合逻辑的了,也可以看出,梁振中这个家主,虽然平日里喜欢放权,喜欢清净,可他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梁振中也再次开口,“两位联袂而来,是想邀我一起去拜访唐家主事之人?”
方道传也再次点头,“是要去拜访,不止拜访,还要催促州府的豪强,尽快平了韩张之乱,这乱子,还是早日结束为妙,不然我等在湘河下游,吃喝都没有滋味。”
这些士绅大老爷,真不怕流匪,怕的是坐地寇,尤其还是那些有雄心壮志,有手段的大寇,韩张起兵两月有余,不管怎么看,这都是有野心有能力的大寇级别了。
理清了思绪后,梁振中才叹息一声,立刻派人收拾一些礼品,出发前往府城平民区拜访。
三个府城顶尖豪族的家主联袂出行,场面自然也不小,车马数量,随行家仆上百,很快就到了……
上业府平民区,一条普通街道上普通的宅院外,此刻已经吸引了无数人围观遥望,不过,宅院外站立的数十名披甲执锐,龙精虎猛的大兵,可不是吃素的。
也吓的街上旁观者都是隔得与远远的。
梁、方、牛三家车马继续前行,才到了宅院大门二十多米外,几个大兵就跑步上前喝令马车禁行。
梁振中三个倒也不意外,也没什么火气,就顺从的下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拜访一下大船的唐家管事者,顺便拜访一下杨定远的老妻。
大兵还是开口阻止,不过也说了会去通报。
“果然是精兵啊,这等青壮兵卒,不止人高马大器械精良,那股子气势,都让人望而生畏,对比起来,咱们各家的家丁反倒是不值一提了,无愧是修岩王唐氏的兵马。”
“真是气吞万里如虎,俾睨天下!”
“那可不,唐家管控八方河道,沿海诸城大把利润,训练出一批非凡的精兵,在正常不过。”
…………
三个家主对于自己的待遇,丝毫不介意,反而盛赞起了这些大兵的威武。
可他们哪里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唐家私兵,是卫文广训练两月的民壮而已,至于这些大兵的气势?气势能低么,先不说跟着卫将军干,分田爽不爽,就只说,他们这次来,是为死而复生的杨定远接其亲属的,这就足以让一百大兵,有着豁出命干事的心气了。
杨定远啊,死了八年多,都被仙人复活了!
那是上仙都赞扬,知道的人物,他们来接杨定远家人,岂不是也等于顺势沾了一些仙气?为了沾一下仙气,卫文广说要派人接老帅亲属回府城,几千大兵差点为了争这个差事打起来。
杨定远死了八年都能复活,还得到了大量人的确认。
那么,自己就算战死了,难道就没机会复活?毕竟这是接杨定远的亲属!至亲!
干这样的事,死了都有一点机会复活,而死亡概率大么?其实真不大。
这就白白蹭仙气的机会,谁不想争?
这样的心态下,争到这份机会能来接杨定远家属的大兵,那一个个都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姿态,最底层小兵,都有种俾睨天下,舍我其谁的傲气。
本身就是被训练两个多月的好兵了,再加上这种心态,唬一唬外人,就算是唬住梁振中这类地方豪强,都很正常。
杨家宅院内。
此刻也正上演着各种微妙的事态。
目前杨家做主的,还是杨定远妻子杨何氏,他的结发妻,目前都是52岁年龄,算是半头白发了,围在杨何氏身侧的,就是长女杨喜,十九岁的年龄正值最娇艳的世界,加上秀丽无双的俏脸,算得上小祸水级的美女。
长子杨平年十七,帅气的外貌下带着一丝稳重,次子杨乐13岁,虽然外观出色,但却有种不着调的气息,再加上杨平的发妻杨文氏,这就是杨家所有人口了。
是的,在古代人均早婚,十五六结婚比比皆是的情况下,杨喜19岁未婚,也算是一个小奇事,因为杨喜的小祸水级外貌,上杨府提亲的,从她十五岁开始就踏破门槛了,但杨喜一直不嫁。
外界对此有各种猜测,但只有杨家人知道,这位喜姐是14岁那年被一个中型士绅家族强抢入府,就在她以死相迫才没失节,又被饿了两天,真以为自己死定了,已经在考虑到底是先自杀,还是慢慢饿死时,那个突然出现,把她救出火海的英武大汉,早就成了少女一直无法遗忘的人。
英雄救美,很多时候会让美女倾心,不是没道理的。
这些年杨喜再也没有见过对方,她却肯定那个男人一直在照顾着杨家,护卫着杨府,要不然,杨家几口哪有安稳的日子?早就被折腾的为奴为仆,或者死掉了。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是对方买下送给杨家的,杨平的学业,也是在对方支持下才进行,才有了目前的营生,就是有些不正经的杨乐,好逸恶劳偷鸡摸狗,也是有对方的威名在庇护,才能平安活到现在。
这一点不止杨喜懂,杨家一家子上到杨何氏都懂,而这次,那个男人终于出现了,还要接他们去府城生活?
看着面前的屯长,杨喜忍不住反驳,“你说你是卫大哥的人,我怎么听说造反的是韩剑舟、张顺?张顺封锁了河道,你们却能打着修岩王唐氏的旗号来上业?”
“就算卫大哥真的就是上喜县的卫文广,又怎么可能两三天就打下州府,还能慑服唐家这样的一州之王?”
几句话,就说的某屯长满脸苦笑,张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我真不是学神 第1905章 恩义银
十四岁那年陷入绝境,被卫文广来了一次英雄救美后,杨喜就心有牵挂再也没了看其他男人的心思,所以,若正常情况下,确定是卫文广的人来接他们一家,她绝对是极为欢喜的。
偏偏这次不一样,带队的屯长,所说话语里“漏洞”太多了,多的别说杨喜匆匆一听就觉得满是破绽和不合理,哪怕杨何氏等杨家诸人,也满满都是怀疑。
韩张二贼作乱两个多月了,消息早就传的修岩州遍地皆知,普通小民都清楚。
上喜豪强卫文广在上喜大练兵,大家也都知道,听过这个名字。
但以前卫文广救人,接济杨家人时,却从来没表露过自己身份,只是自称姓卫,老帅账下一小卒,感念当年老帅提携之恩,才一直那样子照顾他们家。
整个杨家,知道的只有这一个消息,姓卫的大兵而已。
所以,他们也早知道上喜豪强卫文广在大练兵,防备韩张之乱,可并不确定卫文广就是那个卫姓老兵啊。
要知道在目前的天语星,卫姓也是极为显赫的大姓之一,就说三百多年前,大商帝国因为国力衰退,皇权军伍不振,南方沿海,以及沿海诸岛,还建立了一个卫国呢,那个开国的猛人,就是姓卫,卫国终其一史也有二百多年国祚,是现在商太上皇赵煜的爷爷辈,出了雄主才彻底平定卫国。
二百多年王族延续,卫国王室也是多地开花,更在国灭时有大量王室逃亡出海,别说跑去大唐避难的,就是鲁国,也有近百年时光里,卫氏都能跻身高堂,成为比肩修岩王唐氏那样的大士族。
抛开卫国那一支,卫姓更能追溯到上古周王朝时期,周文王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从此建立上古先秦时代的卫国,国灭后王室就改为卫姓。
再如西汉时期卫子夫、卫青等等……
这么显赫而源远流长的姓氏,杨家众人就算以前也早听说了上喜豪强姓卫,还是没法把那个豪强,和多年来一直接济照顾他们家的卫大哥联系在一起。
好吧,先不提天下姓卫的到底有多少,就算上喜豪强卫子夫,真是那个卫大哥,他不是练兵防备韩张的么?怎么一下子就也成反贼了,还打下了府城?让唐氏这样的修岩王都被慑服了?
要不然,这一屯军中悍卒,怎么可能乘坐唐氏的大船来往湘河?
杨家上下几口真不信,就短短几天时间,卫文广就轻松打崩了唐氏、沈氏、刘氏等顶尖豪强,还彻底镇住了场子。
杨喜的一连串发问,也代表着杨家几口的心思,这问的某屯长真是哭笑不得,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啊,难道开口说,卫帅能这么凶残,这么顺利的接管一切,是得了仙人恩赐?
话说这两天,连他们这些上喜民团,都飘得厉害,也恍惚的厉害呢。
现在若是说出杨定远也被复活的事,估计杨家几口会更加不信,只以为他们疯了呢。那种事若非亲眼目睹,外人……那真是一言难尽。
就像修岩州众城,从上到下的大中小士绅,早就听闻了薛城李元书一事,却平淡的漠不关心,只认定了李元书在故意制造祥瑞的嘘头愚弄小民呢。
某屯长尴尬的厉害,杨家几口眼中的疑惑也越来越浓郁时,他身后一个彪形大汉倒是摇摇头,走出了一步,“屯长,我来吧。”
等杨家几口看向他,这大汉才笑着露出一口黄牙,“老夫人,得罪了,不知上次我等送来的恩义银,府上是哪天接收到的?”
杨何氏脸色一变,没等他开口,彪形大汉就笑道,“是上个月初七晚上,有兄弟送到了这宅子里,共计二十两。”
杨家众人轰然沸腾了。
话说这些年,他们早就知道了这群杨定远麾下老卒的行事风格,也一直感恩的很,分外想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可,除了那一次杨喜出事之外,他们从没正面接触过这群军汉。
就是日常的银两供给,也是往往到了夜里,有人跑到杨家宅院外,抓着包裹丢进院子里,守一阵子听到动静,知道杨家人出来了,才离去的。
这种被卫文广命名为恩义银的银两,卫大帅的说法就是老帅在军中待他们极为亲厚,还传了一身的本事,这个时代,文人拜师往往都要带束脩的。
当年他们没条件,现在就送恩义银给杨家一群老弱,全当补了当年的遗憾。
这种恩义银,并不是每个月固定在某一天投送进杨宅的,是随机的,比如上上次,就是四个月前送来了五十两。
五个月,七十两?一两一千文,米粮才十几文一斤的时代,能买八九十斤,七十两五个月,相当于几千斤米粮的价值,这供杨家五口吃喝,绰绰有余。
更何况杨家几口,也不是吃白饭闲着的,上到五十多岁的杨何氏,再到杨喜,甚至杨平的妻子杨文氏,平日都会做些针线活女红之类拿出去售卖,杨平则在一家医馆里学医,都是有工作能力的。
也就是杨乐有点废,好逸恶劳,还经常偷家里的钱出去花销。
实际上这些情况,杨家也很满足了,并不在意杨乐的好逸恶劳,能平平安安活下去,不被人挖坑设套卖掉,就已经满足了。
你说杨乐出门后,在府城外面会不会被地痞坑?开玩笑,五年前,某中等之家的士绅,从老到小举府尽丧的事,才过去几年而已,那一家虽然家丁奴仆没受牵连,可凡是嫡脉近枝,上百条人命被一夜屠光,这种血案足以震慑的上业府道上豪强没一个敢对杨家在做丝毫恶事。
杨乐出去在街面上,都有混的差的地皮费劲心思来讨好这位,各种吹捧话不要钱一样向外撒。
但大家都很知道度,没谁敢把杨乐往赌之类的坑里引,你做了,嫌脖子上的大好头颅不香了么?甚至很多地皮青皮,还会在同行设套坑其他普通人时,故意带着杨乐去旁观,现在杨乐才14岁,对街头上各种肮脏活,套路,几乎门清。
等那彪形大汉,再次说出四个月前提供恩义银的日期,甚至说出了听到动静出来查看情况的是杨乐……
杨家几口,才彻底肯定了,知道了这真是卫姓老卒派来的人了。




我真不是学神 第1906章 似乎大人们练了个废号
确定了这一屯大头兵,真是多年施恩于杨家的卫姓老卒派来的,杨家几口没啥说的,直接开始收拾行囊打算搬家了。
就只有杨乐这个少年,一直围着李屯长问个不停,“李大哥,这些年一直照顾我们家的卫大哥,真是那个上喜豪强?你们还打下了府城?”
“这岂不是说目前的修岩府,已经是卫大哥权倾天下?”
“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上百年的唐氏、沈氏、刘氏,这么容易就被摆平了?我还以为那边要打上几个月,甚至可能影响到上业府呢,没见这些时间,整个府城都是戒严氛围。”
杨乐在他家人眼中虽然有些废,似乎大人们练了个废号,实际上他本人也很聪慧。
这一家子,再怎么觉得他废,让他读书识字,明白一些道理,还是必须会做的,而杨乐,其实学习起来,吸收知识的能力也不差,和府城街面上的普通青皮地皮对比,杨乐不止熟悉了一些市井间的险恶行当套路,他本人也绝对是在眼光见识、学识上,吊打九成九以上青皮的存在。
不管怎么说,杨定远身为兵家传人,还是百年一见的那种名帅级别,他的老妻杨何氏,都有着一定的见识和各种良好素养,家里再穷再苦的时候,也没少了对几个孩子的耳提面被,各种家教。
因为这样,带队的屯长一说他们出自卫文广麾下,还打下了府城要接他们走,一家子从上到下,都是疑窦丛生。
现在那就更好奇了!
甚至想一想,卫文广打下府城,一统全府,那种掌控数万兵马,军威天下的豪情,杨乐都激动的头皮发炸。
以前的他,当然也知道主宰一府之地的人,都是什么样的大人物,上业府就有梁振中那类豪强让他可以了解,仰望。
但梁振中、牛兴海之辈,毕竟和他太远了,没一点代入感,卫文广不一样啊,那是一直对他们一家,提供保护,照顾的自己人。
因为一些青皮的刻意讨好,熟悉了市井之间的各种险恶勾当,杨乐才越明白,以他们家,姐姐哥哥,甚至他杨乐的出色外貌,若没外力保护,那种下场会有多惨,多凄凉。
五年多前,姐姐被豪强抢走,他才八岁,但也能感受到身边亲人,那种天塌了一样的绝望感。
长大之后更明白,若没有卫文广,那会是什么下场。
这样的亲人,突然成为统兵数万,威压一方的大人物,那真是刺激的他头皮发炸,胸腔都要炸裂了。
然而被他缠住的李屯长就狼狈了,各种苦笑安抚,最多的回应还是小少爷去了府城就知道了。
杨乐虽然有些废,但真不傻,连说他可不是少爷,叫他杨乐就行。
其实杨乐明显更亲近之前开口说出恩义银的那个彪形大汉,那位才是经常亲自出手,照顾他们家的人,不过那位许队率,此刻正被杨何氏拉在身边各种感恩呢。
两刻钟时间后,李屯长、许屯长总算摆脱了杨家人的“纠缠”,都是大松一口气,指挥兵卒搬着一家人的各种行礼走向外。
杨宅外,马车之类也早就准备好了。
不过等梁振中、牛兴海等各家家主,再次亲切的想要拜会,交谈时,李屯长才霸气的开口,“谁有时间和你们磨叽,有什么疑惑,过几天就自己知道了。”
看着梁振中、牛兴海等人懵逼,狼狈,羞恼的面孔,一屯大兵还是没人在意。
护着杨家几口就赶向城外码头。
“李大哥威风!以前咱们在上业,别说这些大老爷了,他们府上随便一个家丁,我们都不敢招惹的。”杨乐看的眼都直了。
毕竟在上业府百姓心目中,那几位大老爷,才是上业府十几万平民的主宰啊。
现在那位卫大哥麾下一个屯长,都敢那么霸气的呵斥,还敢让那些大老爷敢怒不敢言?
李屯长咧嘴直笑,“还是卫帅威武,等着吧,要不了多久,修岩州十三府四十多县,就会在大帅军威下,全部臣服。到时候咱们大帅就是撇开了鲁国,自建王朝,也没谁敢有什么不服。”
卫文广此刻在军伍士卒之中,那是被仙神肯定了,提携了的存在,一人平一国,自立为主,又如何?
他这种充满了信心的话,也听得在场杨家几人全都懵逼的厉害。
良久之后,杨喜才在马车上对自己的母亲轻叹,“看来这个卫大哥,还真是给咱们带来了不少惊喜。”
杨何氏则是忧心忡忡的点头,她倒不是听到了卫文广自成一国后,对鲁国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实话实说,杨定远活着的时候,因为杨定远的影响,杨何氏也是那种很忠心拥护这个国的人。
1...568569570571572...6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