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真不是学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大唐历史上,不还有弟杀兄,母杀子之类的事一次次上演么?何谈这里只是师傅关系。
随着李望怀的话,苗老太爷还是笑而不语,他更加坚定认为,韩慕是一个心比天高的臭棋篓子了,要不然,哪会轻而易举被这么多人接连看穿他的谋划。
对方不该那么急的。
他就算弑师后,带着书稿远遁,等个一年半载,在其他地方扩散黑瘟,搭戏登台,都有被看穿的风险,毕竟几个小二留下来的废书稿,是个大破绽和威胁。
连这些破绽和威胁都没扫干净,韩慕就迫不及待在云州府这里搞事情?把他们苗府当成了垫脚石?
苗老太爷现在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在这件事里,为自己家谋利了。
是的,最重要的还是利益。
若非对方极度疑似拿苗府当垫脚石,把苗府上下包括苗老太爷在内,都当成了棋子,更重要的是这棋子还有生死危险……他真的不介意看破不说破,只要有利益,他甚至可以主动推韩慕一把。
但对方差点要了你的命,你在这里有致命危机,不止苗老太爷自身,包括他在苗府内的大量子孙们……都有类似生死危机?
这就不可能看破不说破了。
“冯神医名传天下,收徒众多,他最杰出的弟子,目前在哪为官?”
等老太爷问出了这样的疑惑,李望怀一下子惊醒,也从中把握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但他一时间也想不起来。
还是管家道,“我马上去查。”
“虽然还没确定,但我可以肯定冯神医的几个杰出弟子,就有在我大商太医院里为官的。”
不管那些已经当官发财的弟子们,还是否记得冯神医的好,为了树立形象,得知这里的事情后就必然要做事,要表态。
而且做的事越大,越能树立名望。
“冯神医有家人后代么?”
管家还是表示查了才知道。
………………
两个时辰后,接近中午时分,苗老太爷、李望怀、吴家家主吴守业,杨知府、刘指挥使等等,已经全部汇聚在了苗府客厅,在下人们端茶递水招待中。
一个个大人物也纷纷看过了冯神医留下的十几张废稿,这些废稿多的有近千字,少则几十字。
各种信息还无法串联在一起。
但最重要的是,其中某一张的几百字,已经是写的,冯神医在哪里发现的新药方里,对黑瘟病毒杀伤力最大的新药主药了。
那不止写了新药名字,特性等等,还写了他发现的具体过程。
就这一张,就和韩慕所言,新药方主药是韩慕意外误食才发现……截然相反了。
双方各执一词,该相信谁?
在场都是用脚指头就能选出结果的,肯定冯治都无疑,那位医家大贤几十年来,为人处世如何,太多人都清楚,绝对是德高望重,德与贤,丝毫不弱于他的才华。
就在几个大人物或静坐,或如思想家一样沉思时,一道身影又跑了进来,是苗府老管家。
“老爷,最新消息,十天来,好几个小二都能听到过,冯神医和韩慕私下里有过争执争吵,具体争执什么,他们不清楚,但有个前天生病的小二,亲耳听到了一些内容。”
“他只是小病养身,被冯神医亲手配药后,已经好转了八九成。”
所有大人物都是一惊,跟着大喜。
杨知府忍不住扶着下颚的美须道,“人证也有了?好一个无耻奸猾之徒,竟然大逆不道到弑师的程度,本官一定还冯神医一个清白,让这恶徒授首。”
“不急,这件事我们不用急着处理,先让姓韩的飘几天,等消息到了朝歌,由陛下担任这个青天,对我们才更有利。”苗老太爷轻笑着开口,“我们不防当做没发现,全被姓韩的糊弄了,表面上装作一阶一阶向上汇报,到了陛下那里,陛下慧眼识真……”
这些话一出,杨知府懵的犹如一头萌猪。
懵了好几个呼吸,他才一拍桌案,“老太爷高见!”
他之前还做着美梦,想要亲手还死去的冯神医一片青天,而这件事事关着攻克黑瘟的大事,让全人类再也不用畏惧这个死神,全球所有国度,必然都会哄传。
哄传下去后,还冯神医清白的杨知府,必然也是名传全球所有国度,会得到无数好处。
可苗老太爷的操作,才让他明白谁才是真正的老辣,老而弥坚,怪不得人家做过侍郎啊。
只要这样的操作做好了,相信现任的商帝,至少还给苗家一个六部尚书的回赠。
说不定拜相都有机会。
这件事牵扯的名利越大,皇帝亲自发现端倪,审案还冯神医一个清白?那商帝的威望就也越大,得利越多。
只要杨知府也懂得配合,就算表面上可能得到皇帝斥责,可他也已经简在帝心了。
皇权稳固,中央集权的大商,若他能简在帝心,还有什么可发愁的?
又思索一下,杨知府才道,“那要不要搞大一点,拖一拖,多死一批人,越发烘托出了新药的珍贵,才越见证药方的神奇,以及冯神医的贡献……陛下若清理出这样的冤假错案,那威望?”
如果这次黑瘟一个人都不死,总觉得有些不美啊。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33章 就按你们说的办
杨知府现在,真是满心惊喜和欢欣,再也没有了一丝畏惧惶恐等情绪,毕竟大家知道冯神医已经攻克了黑瘟,他的新药能有九成以上把握,把黑瘟病人拉回来。
这……
新药方目前就在韩慕身上,他们别说现在没有被感染,没有发病的征兆,就算发了病,黑瘟也有几天的死亡期,可以救回来的。
这情况下如何在这件事里谋利,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好处,才是最关键的。
苗老太爷的提议,更让杨知府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么隐晦却超高姿态去拍现任商帝的马屁,操作真的太猛了,他和苗老太爷对比,还不是一个层次境界的人物啊。
所以玩的更大一点,让事情变得更轰动,商帝出手时,才越显得弥足珍贵,越显得皇命在身。
黑瘟,是令天语星所有国度的人类,都闻之色变的梦魇,有着把一城化为一方地狱的能力,但上次黑瘟肆虐是在哪里,又是多久了?好像几年前了吧。
几年前在某个海洋中岛国爆发。
至于大商和大唐,至少三十年没出现过了,原因也简单,你以为医家、墨家都是吃干饭的么?他们不止公开了各种预防黑瘟的措施,还是走到哪里就宣扬到哪里,务必让所有百姓都能知道。
有了妥善的预防,尤其是夏季高发期,所有墨者都会奋斗在第一线去预防……无数的灭蚊香免费发放。
时间长了,大商和大唐真的安稳几十年了。
三十年,那就几乎是一代两代人的岁月了,很多新生代青年,最多从长辈口中听过黑瘟的可怕和变态,却没见过旁观过亲见过。
几年前海洋中某岛国那次?地理位置太遥远了。大家也最多只是耳闻一下,感慨一下就过去了。
所以,若这次黑瘟在云州府爆发,一个人都没死,就被彻底解决?那绝对会给无数新生代一种诡异印象,好像这黑瘟也就那样,被无数长辈传的多么可怕恐怖……实际上随手就被名医给搞定了?
若是无数新生代有了这样的认知。
就真显得不美了,美中不足,不足以让韩慕赚取到天大的名望,若韩慕的名望起不来,等商帝插手,揭发韩慕的真面目,还冯治都一个清白时,影响力也会降低。
伴随着杨知府的话,苗老太爷、李望怀、吴守业乃至刘指挥使等都纷纷沉思起来。
在场的众权贵士绅,根本不会在意平民百姓会在这样的灾难中死伤多少人,那些屁民就是死伤几万,对他们也只是一个数字,韭菜一样的平民,割了一茬还会有新一茬。
他们都在理智的思索,这样子做,安全把握有多大,以及闹到最后,会不会受到商帝的惩罚。
做一场大戏,搭好了戏台请商帝登台表演,会为那位增加大量的名望和民心民意。
这绝对极度有利于稳固商帝的统治,但苗老太爷也不会忘了,今上其实也是挺爱民的存在,当然,士绅贵族以为自己才是民,平民百姓根本称不上民。
架不住商帝爱的民,就是那些平民百姓。
这很简单,只要有平民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大商的皇位就会稳固无比,士绅们再闹也闹不出乱子的。
他还在思索中,刘指挥使就眼睛发亮的道,“杨知府的提议,我看行,既然有了新药,我们目前也在城内实行了严格的管控,进入军阵模式,那么,在贫民区投放一些瘟疫病毒……那里的人若想冲出来,不用咱们的府兵和贵府家丁动手,估计其他不想被感染的平民百姓,就会自发组织起来,让那些贫民自生自灭。”
“死亡威胁下,谈什么仁慈都是瞎扯,如果是大量的普通百姓,要处决那些发瘟的患者,就算是陛下来了,也很难追究到咱们头上。”
几千府兵和几千精锐家丁组成的军镇模式下,任何百姓想要走出家门,离开自己的居住区域,都是不被允许的。
这时候,不管他们这些高层怎么操作,外界都不会知道。
找几个贫民区投放病毒……注意,贫民和平民百姓还是有区别的,就像是大唐帝国皇城长安,贫民棚户区,居住的都是从外地逃难而至长安的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又或者像是王铁雄、王培忠父子那样,因为疾病之类磨难,丢光了家产还背负外债的。
平民百姓,则是指有自己的房子、工作的男女所组成的一个个小家庭。
云州府的本土平民,当然也没几个和贫民区里的人有多少牵扯。
只要在贫民区投放病毒,然后等里面的人发瘟了,他们想出来?宣扬一下,平民百姓就会成为他们这些老爷们手中的利器。
吴守业都在这时附和道,“刘指挥使言之有理,而且让贫民发瘟,也算是替咱们检验一下新药的成色,那些药,虽然韩慕说有九成以上治愈率,但咱们毕竟还没见到不是么?”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那边散播一波病毒,我们吴府也刚好有时间去囤积新药,这种主药是刚被冯神医发现的,以前都不在百草录行列之中,咱们各家的药行也没有相应储备。”
“就算新药房已经出来了,因为没准备,死掉一批批难民,也没谁可以指摘。”
百草录就是这里的医家整理出来的,中医各种药材知识典籍,类似于地球上大明的本草纲目。
百草录都没有收录的新药主药……他们手里还真没货!
这也多亏韩慕来投的时候,说过冯神医已经收集了一批,制作出几百人份的新药毫无问题。
有那样的底气在,这一群高官士绅,才能安心,很安稳的去商谈各种大事。
话说到这里,苗老太爷终于发话了,“就按你们说的办,去贫民区散播病毒,源头,要推到韩慕那里,要做到即便有陛下的暗卫来查,也查不到我们头上的程度。”
“韩慕主动对我苗府下人投放病毒,但他从没想过,我那几个家丁,感染病毒后去了云州贫民区欺男霸女……顺势把黑瘟也扩散到了那里。”
“韩慕的几百份新药,根本是杯水车薪,还是咱们这些人,尽力在云州府以及周边收集新药,才能控制住局势。”
“我们也正因为在全力维持大局,就算发现韩慕在冯神医死亡一事里有可疑之处,也没心思去理会,直到陛下出手才揭穿一切。”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34章 我们才是一样的人?
事实上,直到现在确定了要在贫民区散播瘟疫病毒,让这一次黑瘟来的更猛烈一些,但苗老太爷、杨知府等大人物们,都还没有亲眼见证过,新药治愈黑瘟患者的事。
没有亲眼见证,只靠韩慕的嘴说?他们就彻底信了新药的威力?
这方面,最关键还是,在场众多大人物,愿意相信的是已经死掉的冯治都神医。
冯治都在大商或大唐的威名,绝对不亚于华夏历史上的华佗、孙思邈之类大贤。
他有那样的威名,而且苗老太爷也得到了冯治都的废稿,上面的确是冯治都亲手写的,新药功效如何……
这才是他们有信心,不再那么害怕黑瘟,敢去主动散播的底气。
再者,越来越确定了,韩慕为了新药配方敢干出来弑师的大事,这也是一种证明啊。
若新药没用,韩慕去弑个什么师?疯了么?
有了各种证据,他们才确定新药有效。
同样的,一群大人物去安排事情时,绝对不会像韩慕那样菜鸟一样,被人一看就发现了破绽。
就像苗老太爷说的,把那几个发瘟的下人,描述成被韩慕下毒后,去了贫民区欺男霸女,回到府上才发瘟……而贫民区已经被感染了瘟疫的人,那这就是韩慕的锅。
只要那几个下人死掉,只要贫民区死上一大批,这就是既定事实了,苗老太爷等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他们,也早已经察觉到冯神医死的太巧、韩慕拿出新药也很巧,但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根本没时间去理会这些蹊跷,只是全都在忙着镇压全城,免得出现暴乱,再加上韩慕带来的药材不够,需要派遣大量人力去购买……
各种事综合在一起,即便他们察觉到了不对,没时间没心思理会,商帝来了,慧眼如炬,他们在陪着商帝演一场大戏拍拍马屁。
齐活!
事后就算暗卫来了,也查不出什么。
这才是手艺。
这同样是苗老太爷顾忌商帝,知道那位真正的爱民,爱普通百姓,才会做的这么隐晦。
反观韩慕那类,就是个傻子,再好的牌拿在他手里也会被打个稀巴烂。
在场的众多老狐狸,扪心自问,若是他们处于韩慕的位置上,是冯神医的爱徒,能轻松抢夺药方的话,必然会把杀人以及引发黑瘟的事,分开干,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就在苗老太爷命令下,一群大人物刚想离开客厅,想要去做事时,一道身影却微笑着从门外走来,还伸手轻轻鼓掌。
这身影以及他的行为,也让苗老太爷等脸色大变。
“你是何人?为什么会不经邀请,出现在我苗府深处?”苗老太爷认真扫视几眼,才带着一丝愠怒开口。
来的是苏恒,从昨晚上旁观到现在,这一场瘟疫,这一场乱子,越来越出乎他的预料。
原本见着韩慕挑起瘟疫后想坐收渔利,为自己狂澜名望,他都觉得韩慕活着是浪费粮食了。
等旁观到苗老太爷等,一眼就发现了蹊跷,更开始收集证据时,他多少还是有些小期待的。
所有的小期待,都随着这一群高官显贵的后续谋划,化为流水。
苗老太爷、杨知府、刘指挥使等等,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和大唐那边主动支持越国挑起战争,大发死人财的权贵或资本新贵,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苏恒的小期待,就是不管这群家伙平日里怎么盘剥百姓,欺压良善,在瘟疫这种大事上,既然夜晚里行动力,组织力那么强,那拿到韩慕的新药后,先彻底搞定这一次瘟疫事件,在做其他事……这还算有一点点良心。
可事情发展,真的没有新鲜感,这就是一群无灵时代明末时期,水太凉一样的节操者。
笑着鼓了鼓掌,苏恒才开口道,“诸位真是好谋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本韩慕想要弑师夺药方,抢走一切名利和荣华,但在你们眼中,那位只是一个跳梁小丑,帮你们更上一个台阶的小丑。”
这话一出,苗老太爷、杨知府、刘指挥使等都是脸色巨变。
莫名其妙有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杀到了苗府客厅外,外面没有一声汇报或示警?这已经让众多大人物很不爽,以及不满了。
原本也有人怀疑,苏恒是否听到了什么……
都没试探呢,苏恒就说出了一切?
他们这些谋划,不管有多么稳妥,不管搭韩慕的顺风车,能赚多少利润,也要具体实施结束,才能清楚。
但他们肯定,若这样的谋划被宣扬的天下皆知,别说无数的平民百姓,就是商帝都饶不了他们。
若非苏恒穿着华丽,气质不凡,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在场几位大人物,如刘指挥使这样的武将早就拔刀了……
面色阴晴不定的变幻几息,苗老太爷才笑道,“这位公子,只从你的衣装气质来看,你就和那些刁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们才是一样的人。”
“既然公子知道了,若有兴趣,可以加入我们,到时候不管是天下名望,还是商帝的垂青,都是值得公子背后家族,大感满意以及惊喜的。”
苏恒出现的突兀,听到了内幕后还直白讲出来?苗府看管内外的精锐家丁都是死了么?全都成了摆设么?
若非有这样的忌惮,苗老太爷绝对不会这么好说话。
他也觉得对方这么直白的讲出一切,八成也有了加入进来,分一杯羹的心思。
那就成全他!
没有人,可以抵挡这一次黑瘟事件里所蕴含的惊天利益。商帝都忍不住的,那唾手可得的海量民望民心,足以让商帝那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三个男人之一,心跳加速。
杨知府也随着这话脸色大变,多加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虽然有些无奈,发展到这一步,苏恒出现的太古怪了……
今天正全城戒严,苗府当然也是守卫森严。
这里有几个患了黑瘟发病的家伙,不守卫森严怎么行?苏恒却能悄无声息到这里,代表的意义还用说?他一瞬间甚至想到了,大贵族或皇室里的供奉了。
色变之后又是盛笑,杨知府也果断道,“公子若想加入,我们举双手欢迎。”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35章 隔壁的大唐,操作太秀了
苗老太爷和杨知府有了认栽的打算,更要拉苏恒入伙一起共享这样的饕餮盛宴。
可是在他们话语后,苏恒都气笑了,我们才是一样的人?很抱歉,苏恒还真没觉得,自己和对方会是一样的人。
笑声里,苏恒伸手在身前虚空一抓,就生生隔着上千里把现任商帝赵煜,以及太子赵坚从朝歌抓到了苗家客厅内。
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苗老太爷和杨知府等亲眼目睹下,还没看清正慌乱疑惑中的赵煜、赵坚是谁,苗老太爷等全都被这大变活人的手段给惊吓的或是尖叫,或者震惊的在原地跳了起来。
“什么情况?”
“他怎么虚手一抓,抓来了两个人?”
“嘶……皇袍??”
…………
一道道身影惊乱无比中,终于有谁反应过来,被苏恒大变活人,变来的一中年一青年,那四十多岁的中年,穿的是大商皇室的皇袍。
创立大商的星主赵政,尚黑色,皇袍就是一身黑色衮服上锈有五爪金龙。
其他权贵士绅可以穿黑色服饰,但皇帝的衮服样式,没有谁敢模仿,更没有谁敢在服饰上绣五爪金龙啊。
一声皇袍的惊呼,再次让客厅里所有人一呆。
才稳住身子的赵煜也第一次有时间打量周边情况,看到他身后不远处的苏恒,再看看苗家大厅,以及一道道身影。
这位现任商帝,最终视线还是落在了苗老太爷身上,不可思议的惊呼,“苗卿?若朕没记错,卿已经致仕三载?在云州老家修养吧?为什么朕正在和太子与宫内议事,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商帝赵煜真的很懵逼,心下也很慌。
上一秒还在宫里和太子赵坚商议大事,那件大事,就是地洲大陆的唐皇李归,为什么突然间在大好年华,禅位给了太子李盛?这里面有什么阴谋?难道是太子逼宫,政变了?
得益于三大帝国的传统,每一任太子继承人,都会在青年时期结伴游行,行走在帝国中查阅人间百态,所以,大部分时候的三大帝国主宰,也都算是关系不错的好友。
赵煜和李归也曾经是好友,结伴游历过两三年的。
他也知道那位才四十多岁,还不足五十,身体状态也一直算是不错,还不足五十岁的健康皇帝,突然禅位?不管怎么看这里面都有阴谋。
在他隐晦的询问,是不是那边的太子李盛政变时,他的儿子赵坚都吓得冷汗直流……当场表态愿意退出政坛闭门修养几年。
太子赵坚这是怕父皇对自己起了疑心。
实在是隔壁的大唐,操作太秀了,李盛登基太出乎预料了。
然而,就在这一对父子交谈中,突然天旋地转,身体晕眩一下,再次稳住身子,赵煜竟然看到了已经退休三年的礼部侍郎苗老太爷?
礼部侍郎,一个大部衙二把手级别的高官,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里,当然是见过皇帝很多次的,哪怕苗明固还不至于让赵煜动辄就私下召入宫奏对,但每次早朝之类,这级别官吏都是要上朝的。
除了苗明固之外,杨知府、刘指挥使……商帝赵煜虽然也略微有点眼熟,似乎见过这两位?但却想不起来了。
再至于李望怀、吴守业这类普通的云州府士绅,哪怕他们在云州府算得上权势无双,可商帝就真的没有一点印象了。
看到苗明固,商帝原本有些慌乱的心情,多少平复了一些,只要能看到老熟人,那就算这件事发生的有些离奇,多少也能心安一些的。
伴随着赵煜的问询,苗老太爷再三仔细确定,前方中年真的是商帝,他……他哆嗦一下差点晕过去,还是老管家及时出手搀扶住了苗明固,这位前礼部侍郎,才惊悚无比的向赵煜行礼参拜。
1...518519520521522...6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