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愤怒的妖姬
李逸哭笑不得地摇头,揉了揉玥儿的小脑袋,叫玥儿自己也吃。
“嗯。”玥儿笑着点点头,小脑袋似小鸡啄米那般,尽管此刻她脸颊满是油渍,但却满脸高兴。
玥儿这丫头,就是这么容易被满足。
时间就这么过去。
翌日。
沐浴更衣完毕之后,李逸便带上玥儿出府,准备前往皇宫去看戏。
想到今日可能会发生的大事,李逸就有些迫不及待。
狗咬狗的场面,确实让人期待啊…
“李公子,请留步。”就在李逸心想间,前脚才刚刚踏步出屋,李逸就听到一道女子声音传了来。
听这熟悉声不是别人,正是冷面花。
李逸驻足停下,转头看了冷面花一眼,关心地随口问了一句:“冷娘子,你的伤……好些了没有?”
“多谢公子关心,已经差不多好了。”冷面花点头一应,也不与李逸打嘴弯,当场抱拳一礼,答谢道,“多谢李公子出手相救,救命之恩,小女子必当涌泉相报。”
李逸笑了笑,摆手开了个玩笑:“冷娘子,区区小事而已,你不必在意,我不需要你以身相许的。”
“呃……”冷面花顿时不由一愣,随后,她便难得地咧嘴笑了笑。
以前,她几乎很少与人交流,也没人敢与她开这种玩笑。
如今李逸这么一句玩笑话,看似带着调侃的味道,但却是让冷面花心头忽地一暖,因为这说明,李逸是把她当朋友了,要不然,也不会贸然开这种玩笑。
眼看李逸是要出门,冷面花便直接说道:“李公子,小女子的伤势已经好了,也就不劳烦公子,小女子告辞。”
李逸倏然一愣,看着连走路都有些艰难的冷面花,忍不住出声问道:“冷娘子,你这是要去哪?”
“公子放心,小女子自有去处。”冷面花面无表情地说道,随后,她就打算出门,直接离开国公府。
只是她走路的动作,似乎像昨夜经历了什么剧烈运动那般,有些迈不开。
瞧见这一幕,李逸忍不住说道:“什么叫自有去处?你自己看,伤势都还没有完全好,还是先在府内待一阵吧,等伤完全好了再走,也不迟。”
冷面花之所以会受伤,里面也有自己的一份原因在。
再说了,冷面花又不是别人,她是老杨的女儿,李逸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伤势未好就离去?
若是她这一走,万一遇上了世家大族的高手,怎么办?
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到时候,老杨还不得伤心死?
“可是……”冷面花想拒绝,但李逸见此,直接当场打断了冷面花的话,说道,“没什么可是的了,你就安心在府上养伤,外面世家大族的高手,到处都在找你,府上安全些!”
生怕冷面花不答应,李逸完全不给她机会,坚决道:“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你赶紧回去歇息吧!”
扔下这句话之后,李逸便带着玥儿出府,留下冷面花一个人,还傻愣愣地待在原地。
而此刻,躲在暗中观察的老杨,看着这一幕场景,他既不敢走出来劝解一声,又十分担心冷面花的安危,一时心头有些难受。
直到他看见,冷面花由于了半晌,终于听话地回了屋去歇息,这才将心放下。
——
此时此刻,李逸已经带着玥儿一起,来到了皇宫内。
由于今日的天色较早,李逸派玥儿去打探了一番,并没有发现卢伟等人,有进宫来的迹象,于是他便带着玥儿,一起前往秘书省去,并告知侍卫,一旦有卢伟等人的消息,就立马前来知会他。
皇宫,秘书省内,中枢大殿内。
颜师古与虞世南二人,正在命人整理今日的《长安日报》,顺道也将两首上元节诗,印刷在了报纸最上方,显得格外醒目。
同时,在诗词的下方,还印刷着「新罗皇子朴恩晧,被驸马爷命人扔下河」的事件,颇带一种报纸的精髓。
只不过,当看着其中的一首诗,上面并没有诗名,虞世南顿时苦恼地皱眉,整个人都是无力地坐着发呆。
颜师古等人,盯着这首未完成之诗,几乎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应该加一个怎样的诗名,才能够配得上这首上元诗。
实在是这首诗作得太好,他们不敢贸然乱添笔,生怕坏了这首诗的意境。
盯着报纸上的诗,沉吟了大半晌之后,颜师古忽然抬头,看向虞世南,提议道:“看李伯安取名的风格有些随意,咱们不如,就将它叫作「正月十五,夜(贰)」,怎么样?”
眼圈带着一对熊猫眼的虞世南,先是愣了愣,随后便赶紧摇头,否决道:“老颜啊,你这诗名……取得也太没品位了,你看这首诗,像是这么随意就能取名的吗?”
颜师古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又摊手说道:“可是你自己看,「正月十五,夜」这首诗,不是同样也能用这个名吗?”
“这不一样!”虞世南很认真地瞪眼。
“有什么不一样?”颜师古不解,说道,“老夫看来,这都一个样。”
“……”虞世南看了看颜师古,见他也不懂其中的奥妙,不懂诗词的优美之处,索性也懒得与他争辩,摆手说道,“反正就是不一样,你不懂的。”
颜师古嘴皮微微一抽,不满地盯着虞世南,说道:“老虞,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老夫不懂?你自己来瞧瞧,李伯安那家伙取名,就是这么随意的啊!”
“呵呵…”虞世南瞬间无言以对,空气有些尴尬。
沉默了小片刻之后,虞世南别过头,叹道:“哎,也不知道李伯安那家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来秘书省啊!这诗没有一个诗名,怎么刊发出去啊!”
“虞少监,这还不简单吗?”主座上的魏征见状,听到他们二人的争执,不由抬眉瞥了虞世南一眼,乐笑着说道,“你现在,就赶紧找个人去国公府走一趟,或者自己亲自跑一趟,找到李伯安那小子问清楚,不就完事了吗?一个诗名而已,至于如此纠结?”
“……”虞世南的面色,顿时变得更加苦涩了许多。
虽然魏征这话,说得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但李逸平日里不来秘书省也就算了,谁知道他会不会在府上啊!
昨夜,一见李逸离去,他便赶紧与王绩二人下楼追出去,一道去了国公府寻找李逸的人影,可他们等了大半天时间,也没有等到李逸的人影。
在虞世南看来,李逸就像一只兔子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溜了,而且还溜得悄无声息,让人猝不及防,让他去哪里找?
难不成,为了一个诗名,他还要去找圣人下旨,将李逸给抓来?
光是心头想一想,虞世南就有一种无助的感觉。
为了这个诗名,他昨天夜里,可是整整一宿没能睡一个好觉,想必王绩也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不定现在,他正在等着报纸卖出,赶紧查看这首诗的诗名,到底是怎样地一个名字呢。
“魏相公,您说得轻巧,但却是有不知道啊!”虞世南叹了口气,满脸都是苦笑,“李伯安那小子,昨夜刚把这首诗作完,扔下毛笔就跑了,下官找了一夜都没找到,这去哪里找?”
魏征震惊了,放下手中的毛笔,看着虞世南,“虞少监,你昨夜……居然找了一大夜?”
“是啊!”虞世南也不怕人笑话他,无助地摇摇头,说道,“昨夜,下官与王绩一起堵在国公府外,可根本就没有李伯安的人影,最后无奈,只得回府了。”
“咳咳……”听到虞世南这话,魏征忍不住想笑。
“难道,这就是所谓诗人的执着?”
“若是李伯安那家伙,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只怕……会笑掉大牙吧?”
魏征心中一阵好笑,但却没有表现出来。
若不是虞世南亲口说出此事,别说是魏征不信,颜师古不信,就连整个秘书省上下的官员众人,也绝对不会相信。
堂堂的诗词大家,竟然会为了一首诗的诗名,堵了李伯安大半夜?
而且不光是他一个人,还有唐诗大家——王绩?
倒是此时,前脚才刚刚抬步进屋的李逸,忽然听到虞世南与魏征的这番对话,顿时脚步一怔,心中立马就明白了,上官仪昨夜与他说的那番话之深意:
不知道这首诗的诗名,这些诗人,还真会睡不着觉!
“秘丞,您来了!”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值守的侍卫,一瞧见到李逸的人影走来,而且身边还带着玥儿,便赶紧冲省内大喊一声,生怕秘书省中枢大殿内的人,听不到一样。
“……”李逸顿时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这下,他想悄悄溜走,也走不掉了。
看着平日和煦、对他笑脸相对的侍卫,李逸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想要揍人的冲动。
而与此同时,屋内的虞世南,一听到侍卫这番喊声,立马从座上“腾”地一下站起,也顾不得礼仪,赶紧从屋内跑出来。
同时,那份率先拟好的报纸与毛笔,也一道拿着而去。
就像是看到了新希望一般,快步狂奔…





盛唐纨绔 第316章 青玉案,元夕!(1更)
“李伯安……”还未等李逸出声,已经从秘书省中枢大殿内,快步奔出的虞世南,便率先大喊了一声。
与此同时,虞世南顺手将手上的报纸与毛笔,一起塞到李逸手中,急声催促道:“你可算是来了,报纸马上就要刊发了,你快把这首诗的诗名,写下来!”
“……”李逸顿时无语。
他就是来秘书省,不过就是为了喝口茶,然后,等待侍卫的消息而已。
虞世南堂堂一名诗词、书法大家,至于如此急迫吗?
再说了,《长安日报》什么时候刊发下去,李逸又不是不知道。
还有,借口是不是也太烂了些?
瞧见李逸这番模样,虞世南愣了愣,知道是因为太过于着急,似乎忘记了礼数,语气也有些不大对,于是,他赶紧换了口气,笑嘻嘻地道:“李秘丞,里面请,老夫请你喝茶!”
李逸当场哭笑不得,点头道:“好,待我喝口茶了就写。”
虞世南变换脸色的动作,实在是太快。
眼见李逸答应,虞世南这才松了口气,将报纸与毛笔再次拿回,率先进了秘书省,立马吩咐一名官员道:“赶紧给秘丞泡盏茶。”
被吩咐的官员,顿时一脸无语表情。
不过,他还是笑吟吟地点头,赶紧应了声“是”,然后便泡了一盏热茶,放在了李逸的桌上。
“下官见过魏相公。”进了屋的李逸,先给魏征抱拳一礼,然后才对官员众人一笑,“诸位同僚,早上好啊!”
“秘丞好。”百官纷纷笑着回应,只是在看向虞世南的同时,心中忍不住憋笑。
倒是魏征,瞧见虞世南这模样,也是哭笑不得地叹了口气,然后开着玩笑道:“李伯安,你小子今日,总算是舍得来秘书省了啊,老夫还以为,你要引咎辞职了呢!”
李逸一听魏征这话中,味道似乎有些不对,赶紧上前赔笑一声,主动给魏征的茶盏满上。
“魏相公,您说的是哪里话?之前,下官事务太繁忙,忘记与魏相公告假,下官给魏相公赔罪,您大人有大量,别与下官见怪。”
说话间,一盏热茶已经倒好,同时双手端着递给魏征。
“……”魏征嘴角忍不住一抽。
原本才跑到喉结处的话,瞬间就被李逸这般动作,给完全堵了回去,魏征摇摇头,皮笑肉不笑地道:“赶紧归位吧,之前的事,老夫不与你计较了。”
“嘿嘿,下官就知道,魏相公,您宰相肚里能撑船!”李逸竖了跟大拇指,不断称赞,赶紧回了座去。
“呵呵…”魏征被李逸给逗乐了,原本心中的气,早就已经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
他哪里会与李逸计较?不过是威胁李逸一番罢了。
此时,李逸坐下喝了口茶,正准备起身,虞世南已经将毛笔、报纸,再次放在了李逸身前的桌上,笑说道:“李伯安,茶也喝了,老夫冒昧地问一句,这诗名……你啥时候写出来?”
“……”李逸哭笑不得,看了眼虞世南,然后执笔,将诗名写在报纸上。
青玉案,元夕!
五个潇洒大字,落笔有劲,书法自成一家。
写完这首诗的诗名之后,李逸便放下毛笔,笑说道:“虞少监,伯安写完了,您看看?”
但虞世南,并没有出声回答李逸,因为,他顿时就看得惊了。
“青玉案?元夕?”
口中不停地轻声念叨着,虞世南双眸满是惊骇。
李逸抬头,正好看到了发愣的虞世南,不由问道:“您怎么了,虞少监?”
“咳咳,没,没什么。”虞世南这才回神过来。
随后,他便意味深长地看了李逸一眼,眼神复杂地问道:“李伯安,你这首诗的诗名,可是源自东汉末年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这一句?”
李逸忽然愣住了,看着面前的虞世南,顿时像个丈二的和尚,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首诗,他就是抄来的而已,哪有那么多的寓意?
若是要问其中的寓意,写这首诗的人,现在还没出生呢!
李逸怎么会知道。
“怎么了,虞少监?可是这首诗的诗名,有何不对之处?”李逸诧异问道。
“呼呼…”虞世南深吸了一口气,先是点点头,而后,他又摇了摇头,方才认真道:
“李伯安,你可知道,张衡的这首《四愁诗》,是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其中,以此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本身,便包含有政治不得意、满腹愁苦无奈的声情内涵在里面。”虞世南顿了顿,说道,“你这首诗的诗名,只怕……有些大碍。”
李逸心头一阵哭笑不得,心中暗道,虞世南果然不愧是一代大家,光是这么一个诗名,就能够找到其中的出处。
“虞少监,您多虑了。”李逸笑了笑,摆手说道,“这诗名之中的青玉,便是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属于名贵的食用器具而已,同时又借指回赠之物,当然,用这个作为诗名,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你当真……只是这个意思?”虞世南不信地问了声。
“自然啊!”李逸一脸认真色,说道,“虞少监,你想啊,我现在不光是驸马,而且又是秘书丞,我能有什么不满的情怀要表达?若是我有不满情怀要表达,我又为何要写这首诗?”
“呃……”听李逸这番话一讲,虞世南顿时有些哑然,找不到话来回。
确实也如李逸所说,李逸现在的身份复杂,而且又颇受圣人宠爱,他能有什么不满的情怀在里面?
再说了,‘青玉案’本就可以说,是青玉制作的案桌,属于名贵之物。
李逸这个解释,倒也可以解释得通,没什么不对。
“李伯安,这么一说来,名倒是个好名!”虞世南点头笑了声,便拿去报纸,去给魏征解释,同时将李逸的话,传达了一番。
魏征扫了一眼李逸,但见这家伙已经在休息了,心中也想到了张衡那首诗,不由甩了甩手,说道:“就这么办吧,不过是一首诗名而已,没什么大事。”
“那下官……就这么刊登了?”虞世南试探性地说道。
“嗯,就这么办吧,去忙吧。”魏征点头,便继续做自己的事。
“是,魏相公。”虞世南点头应道,心中的担忧也放下。
《长安日报》印刷了许多份之后,虞世南便派人去找来郑安的人,然后将《长安日报》发行出去。
而此时,郑家报社商铺门前,王绩早就在此等候,眼看大半天时间过去,还没有报纸出来,心头有些急了。
“小二,你们今天的报纸,怎么还不出来?”王绩面带着急地问道,心中已经按奈不住,想要一睹诗名的急迫了。
“咳咳…”店小二干咳了声,微微一礼,然后苦声说道,“王老,不是咱们慢啊,而是时间还未到,一般都是巳时,宫中才会刊发《长安日报》。”
王绩愣了愣,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这才发现,此刻才辰时而已,顿时就忍不住骂娘了,“虞世南那老家伙,怎么速度如此之慢,老夫岂不是还要再等半个时辰?”
“……”边上围观的不少诗词才子,顿时都是忍不住想笑,不过他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昨天夜里,他们没能够得知这首诗的诗名,李逸有所不知道的是,好多才子都失眠了…
此时,站在王绩身边等候《长安日报》的不少才子,皆是顶着一双熊猫眼。
幸好这时候,郑家报社的店小二,已经驾着马车从朱雀门赶了来。
“王老,郑家报社的小二来了。”跟随在王绩身边的随从,赶紧提醒了一声。
这一声提醒,顿时让王绩整个人双眼一亮,其余才子也是双眼大亮,如同聚光灯一般盯着店小二的马车。
“吁……”才来到众人面前的店小二,顿时就被众人的目光,看得心头发怵。
妈呀,这些人……该不会是想要……玩耍某的屁股吧?
某可是很纯洁的人啦!
不行,某得赶紧叫人来帮忙。
要不然,贞洁就不保了!
想到此处,店小二立马冲郑家报社商铺内兄弟,急声大喊一句道:“诸位兄弟,赶紧过来帮帮忙啊!”
“好呢!”商铺内的小二应答了声,就要从屋内跑出帮忙。
但等他们的应答声,才刚刚落下,脚步还没来得及挪动,王绩便已经吩咐随从,率先冲了过去。
其余才子见状,也不约而同地冲上去。
“不要着急,某等来帮忙!”
“让某等来!”
“哈哈,终于可以一睹诗名了啊,可害苦了某,昨夜连一宿好觉都没能睡成!”
“某还不是一样,驸马爷有些气人啊!”
“可不是,赶紧的,快看看,那首诗的诗名,到底叫什么!”
众人七嘴八舌地冲上去,未等店小二反应过来,一捆捆的报纸,便已经被众人瓜分赶紧,纷纷抱着朝郑家报社商铺去,同时,赶紧看了一眼上面的诗名。
只见,「青玉案,元夕」五个大字,赫然在报纸上躺着!




盛唐纨绔 第317章 曲解(2更)
霎时,原本还抱着报纸,满脸期望的才子众人,全都懵了,目光呆滞地怔在原地。
看着《长安日报》上,「青玉案,元夕」五个大字,个个如同见了鬼一样,难以置信地与左右之人对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而王绩,在看到这五个字之后,也是怵然一愣,神色一呆。
“青玉案,元夕?”王绩不敢相信地念叨着。
脑中不过片刻,他就想到了东汉时期,张衡所作的那首《四愁诗》。
最后面的两句,写的是: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这首诗,就是一首壮志难酬的诗!
其中的意境,不用人说也知道。
“这「青玉案」三个字,李伯安这家伙,该不会是……选自于这首诗吧?”王绩暗自嘀咕了声,心头变得狐疑起来。
但不过片刻,王绩便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伯安那家伙,现在是驸马,而且如今风头正盛,怎么可能是这个意思?想必……指的是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如同青玉一般珍贵才对。”
“不过,应该是这个想法!”
“那小子所作之事,也不是一个壮志难酬的怨人!”
王绩在心中暗道。
作为一名诗词大家,对诗词的接触,自然是少不了。无论是古人的著名诗词,还是他人所作的好诗,他们都会研究学习。
甚至是一些偏僻的诗词,也会拿来研究一番。
因此,想到这个念头,王绩也就讪笑了笑,感叹道:“李伯安这小子,取得诗名,真好!”
哗!
就在王绩这道感叹声一落,四周所有的才子,全都看向了王绩。
毕竟王绩可是诗词大家,唐诗的奠基人!
王绩在他们众人心中的分量,简直高得难以想象。
“王老,请恕小生冒昧,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其中一个胆大的才子,回过神来,神色有些木讷地看向王老,轻声问道。
毕竟这首诗的诗名,他们也是琢磨了大半夜,连觉都没有睡好,怎么也没有想到,李逸竟然会选用这个诗名!
可现如今,当他们听到连王绩这等大家,都称赞李逸这诗名取得好,心中更加好奇了。
几乎所有的诗词爱好者,心中都知道,「青玉案」这三个字,明显就是出自于张衡的四愁诗。
但王绩都出声赞叹,难道,「青玉案」这三个字,说的并不是此意?而是另有深意?
王绩见此,点头一笑,将手中拿到的报纸,顺手递给身边的随从,方才看向众人,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们是否是想说,「青玉案」这三个字,与张衡的《四愁诗》,有所关联?”
众才子都是老实地点头,不敢有所隐瞒。
他们好多人,都是王绩的学生,甚至好多人,心中都一直以王绩为榜样,希望在诗词方面的造诣,能够抵达王绩的岸上。
因此,一听王绩要道明,「青玉案」这三个字之意,纷纷洗耳恭听。
1...132133134135136...3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