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用。这琴声能够抚慰杨广,自然也对别人有效。小狼女对她的好感,可能也和这琴音脱不了关系。除去这方面手段,杨二娘其他手段也并不容小觑。不管歌舞还是丹青水墨上的造诣都极为高明,杨广曾经把她做的画拿给徐乐看过。即便徐乐不懂书画,也能看出其手段绝不输给当今第一流的画师国手。换句话说,除了不懂技击这一条以外,杨
二娘身上再无其他瑕疵短板。自从城郊一会,杨广便不再提议亲之事,可是又总是邀请徐乐前来迷楼,每次来杨二娘也会出现。或是弹琴或是歌舞,总之每次都有手段。杨广素来奸狡,在他不发癫的时候,心机手段样样不缺,论及谋略诈术实非徐乐所能及。为了让徐乐愿意前来迷楼,又不至于当场发作,杨广不光是以沈光的名义相邀,更是特意让徐乐带上步离作陪
。按照杨广说法,便是自己这个女儿难得遇到个投契的人,小狼女常来常往,可以让她排遣寂寞。实际上便是以步离为约束,让徐乐没法翻脸,又是暗中提醒徐乐,别忘了
杨二娘对步离的恩情。如果不是杨二娘及时出手施救以及把步离安抚住并加以救治,徐乐就算有鬼神之勇,也绝不可能救回一个活的小狼女。徐乐也得承认,步离对杨二娘的看法竟是出奇的好。乃至每次进迷楼,都愿意一反常态穿上素来厌恶的宫装。能够让她如此委屈的,除了这位大隋公主还没有第二个。是
以自己就算有再多的不满,为了步离也只能忍下来,强行让自己坐在这里敷衍。何况除了这份交情,亦有公务上的考量。杨广遵守了约定,虽然不曾和自己签订什么契约,也没把自己当作使节,可是骁果军于东南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来护儿前者带兵出征得胜而归,本以为会在江都驻扎几日
休兵。不想人刚回城,便又领了圣旨,不但自己带兵继续出战,就连来整也随父同行,带领江淮弩手讨伐江淮付近乱军。骁果军讨伐乱军本来算不上奇闻,不过自杨广南狩以来,东南之地盗贼蜂起剿不胜剿。杨广往日以骁果军自保,于讨伐贼寇并不用心。除非公开竖起反旗又或者兵马建制称孤的盗匪,杨广才会以骁果军征讨,其他盗匪要么听之任之,要么便是交给当地官府自行处置。如今以荣国公典兵,江淮骁果精锐征讨,便意味着徐乐之前的建议为杨
广听取,骁果军将用武于南,大军北归无日,李渊可以安心征讨北地以固根基。如此即便没有任何文书为凭,徐乐此番出使也算是大获全胜。此举不光是让徐乐对李渊有所交代,更能尽量保全东南百姓,让苍生少受几分刀兵之苦。若是能借机让一部分东南名门世家遭殃,就更合徐乐心思。正因为此,对于杨广
的安排,徐乐暂时也只能接受。至少在局势彻底明朗之前,不便离开江都,免得让之前的种种辛苦功亏一篑。见徐乐从恍惚中醒来,这位杨家公主也有些惊讶,显然在徐乐之前,还没人能这么快就恢复神智。她心头一慌琴音略有些杂乱,随着一声轻响,佳人被迫提前终止了演奏
。
步离也随着这声响睁开了眼睛,有些迷惑地看着对面女子问道:“这么快?”
那少女面色微微一红,低声道:“正所谓:曲有误,周郎顾。奴学艺不精,让乐郎君见笑了。”步离好奇地看向徐乐,不知徐乐几时学过音律,更不知这好听的琴声到底哪里错了。徐乐板着面孔道:“过奖。徐某一介武夫,又哪里懂得什么音律?只不过惯听战鼓懒闻
丝竹,这曲声再好,也与我无缘。今日时辰不早,太上皇又迟迟不至,徐某先告辞了。”
女子脸上流露出一丝遗憾神色,又有几分不舍。眼见徐乐不为所动,只好又说道:“父皇今日有要事要见乐郎君,还望拨冗稍坐,也免得父皇动怒。”徐乐也知,今日的召见有些不寻常。先是急急忙忙把自己招来,随后杨广又不见人。纵然此人素来荒唐,但也很少如此,想来背后多半有些蹊跷。再看杨二娘神色不似作
伪,也只好强耐着性子在此等候。杨二娘因为之前弹琴无功,便也不再弹奏,改为给二人奉茶点汤。明明迷楼中女子无数,可是杨二娘谁也不肯招呼,万事亲历亲为,让人说不出原因。与关中的茶汤相比
,江南的茶更为精致,茶饼中也没有那么多的盐或是葱姜蒜。
茶饼品质固然胜过关中,点汤之人的手段更是高明。杨二娘不独国色天香,点茶之时的身姿举动更是曼妙妩媚到了极致,只看她的动作不必饮汤,都是一种极大享受。只是对徐乐而言,这些都还远远不够。他对于这空耗民力的迷楼并无好感,对于这等绝色,也只想敬而远之。可就在他寻思着该如何再次告辞时,一阵脚步声自楼梯处传来。
盛唐风华 第六百七十八章 屠龙(四十七)
杨广今日依旧是东南富翁打扮,但是神色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第一次与徐乐相见时,其两眼黯淡无光,看上去就像个将死病夫。如今却是走路生风两眼放光,在他的眼
中,仿佛有两团火熊熊燃烧。身为至尊锦衣玉食用度无缺气色强过百姓乃至军将是寻常事,不过对于杨广来说,这等气色也算是难得。毕竟他并非自幼习武且用药物浸泡身体的斗将,论及体魄不能和
上将相提并论。再加上沉湎酒色旦旦而伐,就算是铁铸的躯壳也难免损毁殆尽何况肉体凡胎?以他的起居而论,精神不好乃是寻常事。徐乐这段时间观察,杨广大多数时候处于浑噩的状态之中,偶尔振奋也更像是饮用了烈酒又或者是食了某种药物之后的反应,虽
然亢奋但缺乏理智,并非人的正常态。单以这方面论,确实比李渊差了一天一地。今晚的杨广却一反常态突然恢复了活力,仿佛一夕之间便年轻了十几岁。乃至在一瞬间徐乐新生错觉,以为杨广脱胎换骨或是回光返照,只不过仔细观察便发觉,他依旧
脚步虚浮眼神涣散,并未真的恢复健康。眼下这副模样,不过是因为某种外力刺激下,短暂的奋发而已。自家根基不牢,靠这种外力刺激的振奋不会长久,时间一久肯定会打回原形。不过就当下而言,能让荒唐
天子兴奋成这般模样的事情,想必也不会那么简单。杨广进得书房先是把自己的女儿和步离都赶了出去,杨家二娘知道进退,父亲进门便收了琴告辞,步离则是看到杨广就有火再加上和杨二娘投契,便也跟了上去,房间里
只留下杨广与徐乐两人。
两个男人对面而坐,杨广问道:“放眼江都,除了朕之外,便只有你能听到二娘抚琴。这份造化非同一般,李渊虽然号称仁厚之主,怕是也不会给你这般礼遇。”
徐乐面色阴沉:“太上皇倘若再做这般言语,这迷楼某怕是不能再来,江都也万难居住!”“朕说过了,我和李渊乃是骨肉至亲,大家少年时在一起握槊为戏,算是总角之交。如今虽然彼此为敌,这份亲眷关系总是无法抛下。朕就算当面骂他也没什么话说,在你面前说他几句又有何不妥?再说朕说得哪句不是实言?难不成李渊也有招你为婿之意?还是让自家女儿为你弹琴歌舞?朕想来就算他愿意这么做,身边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可用。李渊虽然也和朕一样仰慕江南风光,可是他家中子弟又如何与朕的子女相比?纵然他用尽全身解数,也不会栽培出一个能比肩我家二娘的女儿,这总是没错!”他说到此处颇有些洋洋自得之意,不过眼看徐乐面色不豫,又把话锋一转:“既然你不想听,朕也就不必再说。朕今日宣你来是为了讲些事情,不是与你做口舌之争,你可知朕方才与何人见面?谅你不晓!方才与朕相谈的,乃是荣国公来护儿,你与来家六郎交好,来护儿也算是你的长辈,若是有机缘应该让你们见上一见,不过此番来护儿
身负重任,不大方便见面,日后再做安排不迟。你可知他此番出阵,所为何故?”
徐乐看了看杨广,语气不卑不亢:“国公于校场点兵时便说了是要讨伐左近贼寇,想来这一遭是得胜而归。”杨广面露微笑:“徐乐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来护儿固然大获全胜,但是真正的功劳并非于此。你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朕派大军出征不会只诛贼寇。那岂不是牛刀杀鸡?此番派来护儿讨贼乃是个名目,实际是要他替朕前往丹阳勘探地形。比起那些不入眼的蟊贼,丹阳之事才真正要紧。来护儿手段不差,事情办得漂亮,你此番回去在李渊面
前,也有了交待。你说朕该不该留你在此等候?”丹阳即梁、陈旧都建康,只一听来护儿此番所奉差遣,徐乐便知自己的言语果然成功打动了杨广这个混账。与江都相比,丹阳确实更合适天子居住。毕竟江都再怎么样,
也不过是杨州总管行在,不管城池规模还是宫室都不能和丹阳相比。哪怕经历过南北朝乱世,屡次为战火荼毒,论及繁华程度以及人口数量,丹阳都远在江都之上。从地形地势再到堪舆风水,丹阳都更适合做国都。甚至和长安、洛阳相比
,也不至于逊色多少。但也正因为丹阳实在太适合作为国都,才不该成为杨广当下的居所。丹阳为六朝古都号称有天子王气汇聚,杨广在江南经略多年颇有根基,江淮的不少豪门世家对杨广始
终忠心耿耿。此番杨广让来护儿勘探丹阳地形,显然就是准备修缮丹阳城内前朝宫室,以为自己日后居住所用。江都行在的宫室乃是其为总管时的居所修缮而成,依旧可以算做行在。不管世人如何看待,杨广居于此对外均可以用南狩遮掩,并未放弃北返之志。可如果真的带兵入丹阳,便不再是南狩或是暂居,而是正式的迁都。显然在杨广心中已经决定以丹阳为都城,以骁果为羽翼,恢复梁、陈故迹,与李渊划江而治平分大隋。到了那时候不管杨
广再如何嘴硬,大隋都难免南北两分,杨广再无恢复祖宗基业的机会。杨广自己未尝没有积蓄实力巩固根基,日后北伐复国之念。可是徐乐很清楚,一旦隋朝走到这一步,便是回天乏术的局面。不管帝王自己是什么心思,麾下文臣武将乃至
军兵将校,士气都会受到挫动。哪怕他们依旧忠心于大隋,也难免心灰意冷失去武人那股锋锐之气。而身为武家若是没了锋锐,便如同宝刀无刃,和废铁又有什么分别?倘若一切真的按杨广所想完成,
大隋江山不过苟延残喘几年,随后便要彻底灭亡。
若是这件事落在自己身上,肯定会点起人马不顾一切地渡江北伐,拼尽全力夺回自家根基。至不济也要和李渊拼个同归于尽。可是杨广毕竟不是自己,他的胆气也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大。三征高丽失败,再到当今天下群雄逐鹿,杨广的胆魄已经随着他的雄心一道湮灭。哪怕他如今手上还有几万
骁勇善战的健儿,哪怕他对于英武的汉家好儿郎如何厚待,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他没了胆魄。是以他不敢破釜沉舟,带领兵将北返与李渊、李密等人殊死对决。只想着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为帝王者尚且如此,麾下将士又怎会为其效死?如今的杨广就算有百万大
军,也不配成为李渊的对手,两人之间角逐的结果于此时已然注定。对于徐乐来说,这自然是好消息。不光是杨广和他手下这支精锐不至于成为李渊霸业上的阻碍,更重要的是东南百姓或许可以因此获救。杨广既然想要割据东南,便不好再像过去一样滥用民力迫害苍生。东南鱼米之乡的日子总归比神武好过,只要帝王稍微体恤几分,就能有成千上万的无辜生灵获救。对于徐乐来说,这远比达成使命或是
立下何等功劳更令他欢喜。杨广对于自己的安排很是满意,有些洋洋自得地对徐乐道:“丹阳宫虽遭兵火,然其旧址仍颇为可观,于旧址略加修缮便可居住,所费工料有限,亦不须太多夫子。再者,丹阳户口远胜江都,供养大军不至于如此为难。只要用心经略,三五年间便可恢复往日旧观。来护儿于仁寿年间曾为瀛洲刺史,有善政之名。朕让他经略丹阳,想必不会有什么差错。用不了多久,朕的大队人马便可入丹阳驻扎。说来便是你阿爷老徐敢,也不曾见过丹阳的景象。和关中相比,丹阳风光亦有独到之处,你此番倒是可以好好
赏玩一番。”
徐乐眉头一皱:“太上皇既已决定迁都,徐某也该告辞。丹阳风景某迟早会去见识,但不是现在。更不是和太上皇的车仗人马同行。”杨广看了看徐乐:“怎么,这几日来往,你的心意依旧未变?你可知这是何等的机缘?为了这等机缘,又有多少人愿意豁出性命?如今机缘摆在你面前你却不肯要,朕该夸
奖你一点孤忠,还是该说你糊涂透顶!”徐乐态度坚决:“徐某心意已决,太上皇不必多言。某身为李家臣子,自当为主公效力。迁都之事关系重大,太上皇想必有无数公务操持,徐某就不叨饶了。”说话间,徐
乐便要起身。“慢!”杨广的脸色一沉,随后自己率先起身,又对徐乐说道:“朕不曾让你走,你便不要急着告辞。这件事于朕和李渊都有好处,你既要为李家效忠,便要将此事促成。来
,随朕走走。”杨广居前,徐乐于后,两人踱了几步便来到小楼凭栏之处。顺着凭栏向外望去,眼前是无边黑夜,远方则有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天上的星斗,光芒或隐或现。杨广用手
朝着灯火处指了指:“如今城中居住的已经没有多少百姓,高房大屋皆是大隋柱石之臣的居所。朕给了他们荣华富贵,给了他们权柄,按说他们就该为朕尽忠。把自家宗族、财帛、乃至性命都交给朕才是!可是这些人个个没有心肝,不懂知恩图报的道理。在他们看来,自己是关中人、是江南人、是世家中人,唯独不是我杨家臣子。关中人不想要朕留在这里,江南人不想要朕回去。他们在朕的面前是人,转过头去是鬼!总想要依靠鬼祟伎俩成全自己的心思。他们所耍弄的手腕,逃不出朕的手眼,可是这许多小鬼朕也不能全都铲除。朕需要一尊佛,镇住这些鬼祟,自己才好施展手脚。沈光、来整都差了些分量,只有你这尊人中武神,才能镇住这许多妖魔。等到迁都事成,这些鬼祟没了做手脚处,朕自然会准你离去。朕也知道,强留你是留不住的,不过你既然身负主家重任,眼前更有万千百姓性命关系,难道能放手不管?”
盛唐风华 第六百七十九章 屠龙(四十八)
杨广回到寝宫时,已是深夜时分。迷楼虽然占地有限,但是房舍众多,每间房舍内均有一美人值宿,供杨广召幸。其中既有自宫中随行的妃嫔,亦有下扬州时自民间征选
的“殿脚女”,还有一部分则是在迷楼修建完成后自民间征选的美人,其总数在三百人以上。哪怕是杨广自己,也认不齐这许多美人,其中大多数女子自从进了迷楼便不曾见过皇帝,偶尔得以召幸者也未必能在杨广心中留下印象。后宫三千粉黛真正能牵动杨广心
思者,不过寥寥数人,此刻在寝宫之中殷勤侍奉的女子便是其中之一。女子的年纪已然不小,纵然保养得法,自身亦是天赋异禀,以至于皮肤依旧白皙光滑,发丝依旧乌黑如墨,可是眼角依旧出现了鱼尾纹。若是仔细端详,更是可以透过铅
粉装饰,发现岁月在美人身上镌刻出的痕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女子已然年老色衰人老珠黄,恰恰相反,纵然时间无情令女子容貌不及少年模样,可是靠着气质风度加持,依旧远胜同侪。女子眉目五官与那位让徐乐
都难免为之发呆的杨二娘颇为相似,风姿仪态则远远胜出。两人相比,这妇人如同经年醇酒令人回味无穷,二娘只能算作新酿琼浆,味道虽可却总是差了几分味道。尤其是妇人那双如水眸子眼波流转,内中不知包含了几许相思多
少惆怅,更是需要足够的人生积淀才能拥有,杨二娘再如何聪明,以她的小小年纪也没法练就这么一份“眼功”。这女子正是杨广的结发妻子当今大隋皇后萧氏。其出身帝王之家,祖上便是大名鼎鼎的梁武帝萧衍,其生父为梁孝明帝萧岿。萧氏出生于二月,按照此时江南风俗二月出
生之女为不祥之人,是以虽为金枝玉叶却并未生长于深宫大内,而是由叔父萧岌收养。未及一年,萧岌夫妇双双殒命,萧氏便转而追随舅父张轲。张轲家境贫寒,萧岿又对于这个女儿并无亲情亦无关照,为了不至于死于饥馁,萧氏虽为公主,幼年时也必须操持家务努力赚取衣食。直到开皇二年,杨坚为杨广选妃,
萧氏才否极泰来,以梁朝公主身份嫁给时为晋王的杨广,成为大隋王妃。萧氏少年坎坷屡受磨难,造就了她极深的城府。成婚之后便为丈夫谋划前程以便自己可以有朝一日母仪天下,杨广能战胜兄长成功夺嫡,萧氏出力甚巨。乃至最后走到兄
弟骨肉相残不死不休的地步,也和萧氏背后推动脱不了干系。杨广得以成功经略江南结好东南士人、豪门、高僧,也和萧氏的皇族出身以及笃信佛学有关。两人不但夫妻情重更有利益联合,也正因为此,杨广登基之后虽然身边美女
如云,萧氏地位始终稳如泰山,无人可以撼动分毫。不管平日那些年轻美貌的女子如何受宠,当杨广感到疲惫又或者彷徨时,只有萧氏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安宁与放松。在萧氏面前,杨广并非人君,更像是普通的一家之主,
萧氏也像妻子多过像皇后。两人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倒是颇有几分百姓人家的味道。能够把杨广这等暴虐之人牢牢笼络在手,萧氏手段不问可知。眼见杨广那兴奋中又带着几分愤怒的模样,萧后并未急着规劝或是询问,装作一切未曾发觉,帮着杨广宽衣
,又与他说了些不相干的家常,随后才看似随意地问道:“那徐家小子依旧不识抬举?”杨广经过方才这番闲谈,气已然消了大半,反应也就没那么强烈,手掌在案几上轻轻拍打了两下,语气里无奈远多过愤怒:“当真是老徐家的种,与他阿爷一个德行!又臭
又硬,若不是看在二娘面上,便是有十个也一起斩了!”萧后微微一笑:“圣人所爱者,忠臣、良将、美少年。这位神武乐郎君一人占了个完全,圣人又怎忍心对他下杀手?有没有二娘,都是一般。再说你这个当爹的若是不点头
,二娘再如何中意那少年郎也是无用。圣人对这些有力少年最是关爱,不管再怎么生气,过得一两日便也消了,既然如此又何必自寻烦恼?”杨广一声长叹:“宫中美女如云,知我者便只菩保儿你一个。是啊,看到他的样子,朕有再大的怒气也发不出,于他的冒犯也只好当作没看见。不过看到他对李家忠心耿耿
的模样,朕的心里便忍不住有火。李渊仁厚?这话天下人都讲得,唯独徐家子弟讲不得!真不知道老徐敢是如何教孙儿的,居然让孙儿成了李家忠臣!”萧后脸上的笑容有了片刻凝结,但是随后又恢复了往日在杨广面前巧笑嫣然的模样。“老徐敢为人精明,当年之事肯定瞒不过他的手眼。不过正因为他精明,多半便不肯对孙儿吐实。一来没有什么凭据,全靠凭空揣测不是个办法。二来……他毕竟是徐家独苗,徐敢对他爱护有加,生怕他不知天高地厚想去报仇,害徐家断了香火,不肯吐实也
是情理中事。左右人已经死了十几年,再提这些前尘往事,也没了什么用处。圣人若是咽不下这口气,倒是可以对他说几句实话。”杨广摇摇头:“徐家子弟的脾性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拽不回头,就算旁人说了也未必有用。长安城内那许多老臣,更有卫玄这老儿在,又怎会一字不讲?想来他们想必说过只言片语,非但无用,反倒是被他看轻了。朕若是开口也不过是自取其辱,只会让他对李家越发忠心。再者说来,当年之事朕虽不曾对徐家动手亦不曾真的想要徐卫性命,可是徐卫之死也算是因朕而起,徐乐心中未尝不会把朕当成仇人。朕就算将当年之事一一说明,他也未必肯听,前尘往事还是不要提及了。有朝一
日他自会把当年之事访查明白,是非黑白到时自然分明,徐乐那时如何自处便要看他自己作何打算。”萧后心知当年之事非二三言语能够分说明白,不提太子杨勇,只说徐卫之死到底该怪罪在谁的头上,都是一笔糊涂账。哪怕是当年那些旧人聚首一处,也说不清谁该为罪魁,谁又欠了徐家人命。她脸上也露出一丝愁容:“既然圣人说起,臣妾便斗胆多言两句。倘若徐乐念着当年旧恨,二娘只怕也难如愿。日后更是难免受欺。圣人身边俊杰
无数,何必非要徐家子不可?”
“朕身边那些人若是能入二娘的眼,也就不必等到今日了。”杨广的情绪反倒是逐渐恢复,怒气基本消散殆尽。“沈光算是朕身边第一等豪杰,可是比起徐乐还是差了一截。朕说得不是武艺亦不是相貌,而是气概。沈光虽然有能,终归也不过是护卫之属,朕再如何抬举他,也难以成就大业。徐乐有大将气度,年纪轻轻已然是万军主帅的风范。以他的本领开府建牙成就家号乃是理所应当之事,这等人的胸襟不至于如此狭隘,徐家子弟更是有名的恩怨
分明,不会迁怒于无辜。你尽管把心放好,二娘若是能嫁给徐乐,绝不会受半点委屈。不管天下如何,她都不至于受苦。不愧是朕的女儿,选男子的眼光着实不差!”萧后看着杨广模样,有些话便说不出口,只好出声附和:“圣人所言自然是不差。乱世中生死难料,当日情形这些后生小辈又如何得知?若不是圣人当机立断,说不定就轮到咱们遭难。说到底大家都是设法保全自家身家性命,如何算得上仇?何况当日徐卫居家自尽也非圣人所愿,这些年更不曾赶尽杀绝,徐家人若当真恩怨分明,便该想明
白这些。”
杨广摆手道:“不提那混账东西了,朕就不信,他能逃得出朕的掌心。且说说咱们。菩保离家多年,如今眼看就能衣锦还乡去看自家的宫室,心中可欢喜?”萧后少年命运坎坷,其父所统西梁更是弹丸之地,所谓帝王与傀儡并无差别。慢说萧后,便是其父萧岿也不曾到过丹阳,对于梁朝皇室以及丹阳宫殿并没什么感情。说起
来丹阳也算不上萧后的家乡,她也不认为祖上荣光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不过杨广这么说,她也只能顺着说下去,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语气也尽量显得欣喜:“臣妾此番能够重见祖宗之地心中自然欢喜,不过更欢喜的还是我大隋有圣人这等雄主,天下便可太平。虽说眼下北方不靖,还出了李渊这等乱臣贼子,不过有圣人在这些宵小便成不了大事。东南人杰地灵物阜民丰,丹阳为六朝古都,东南王气汇聚,乃是个一等一的吉地。圣人麾下有数万骁果精锐,又有无数勇将,那些盗贼不过是土鸡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