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好处,仿佛其本就该这般打扮,任谁也说不出什么错处。她的年纪大约和李嫣相去无几,两人的气质则迥异。李嫣虽为女儿身却有几分男儿性情,行事举止不让须眉,性情也是风风火火。眼前这名女子则沉静如水,让人一望而
心中顿生安宁之意,哪怕心中有再大的火气,望着这么个女子都会消减大半。女子的五官单独拿出来,固然动人却也算不上如何出彩,最多只能算是出色而已。可是当这些部位组合在一处,搭配在女子脸上,便成为了举世无双的佳作。哪怕是再怎么挑剔的人,都没法指出女子身上哪怕一点微小瑕疵。芙蓉粉面未施太多粉黛,那白皙粉嫩的皮肤乃是天生丽质,与一头乌黑长发相得益彰,一路袅袅婷婷走来真让人怀
疑眼前的到底是凡人还是仙子下凡。徐乐素知杨广荒唐,更能看出其酒色过度身体空虚。在长安的宫室中也曾见过那些因不受宠而未曾随驾的妃嫔,哪怕是这些被杨广抛弃或是从未蒙君召幸的女子,也都足以称为美人。江南水乡本就多出佳丽,杨广又对江淮女子情有独钟,自然不会放弃搜罗的机会。骁果军在城中随便抓人,杨广自己也未曾闲下来。据说杨广自入江都以来
,自民间搜罗的美女过千,其中自然不乏绝代佳人。
可是当徐乐看到女子的一刹那,他就断定这个女子绝非杨广妃嫔又或者那些“殿脚”之属。眼前这个女子的眼神空灵纯净纤尘不染,就像是一块未雕璞玉,又像是山间小溪清可见底。分明就是未曾受过人间污浊,未曾被那些污秽事物所染才能有这般眼神。不管
是妃嫔还是殿脚,要么勾心斗角以谋求富贵,要么也是小心翼翼苟且偷生,不管是其中哪一种人,都注定与清纯无缘,不可能有这么一双清澈眸子。能够在杨广宫中往来自如,穿戴如此华贵,又非后妃之属,其身份倒也不难猜,自然是亲生女儿。否则以杨广的性情,哪怕是子侄辈怕是也没有这等优待。据徐乐所知,
杨广膝下有两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南阳公主嫁给了宇文家的宇文士及,剩下的一个并未婚配甚至不曾赐予封号,想来便是眼前之人了。终究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徐乐在片刻的恍惚之后,便已然回过神来,随后把注意力又挪回了步离身上。步离在草原上生活惯了,穿衣打扮并没有多少讲究。再者眼下乃是乱世,杀人保命才是第一位,其他都顾不上。小狼女又以刺客自居,平日穿戴只求利落,于是否漂亮根本不在意。乃至于在刚刚加入徐家闾的时候,被韩大娘为首的一干村中妇人视为没娘照顾的可怜娃,大家争抢着帮其梳头打扮。饶是如此,步离也是喜欢像个假小子一样出入军营,一身布甲几把匕首乃是最要紧的物事,其他都不在意
。可是此时的步离,一身打扮前所未有,让徐乐都为之瞠目。固然她没像身后女子那般弄了满头珠翠首饰,可是一身织锦宫装和身后女子的穿着明显同源。倒是那须臾不离身边的匕首,这时都没了踪迹。由于宫装大袖长裾,和步离平日的穿戴大相径庭,小狼女显然还不适应这身新装,行动远不如平日利落。再加上她急着见徐乐,脚下失了
计较,本是身轻如燕的她,脚下一个趔趄,人朝着徐乐所在的方向便摔了过来。好在徐乐身手敏捷,抢在步离倒地之前一把将步离扶住,才免得小狼女扑跌于地。“乐郎君……”步离望着面前徐乐,只说了这三个字,随后眼眶里竟然多了些许泪光,像是受了很大委屈似的。对于平日里行事果决,出手不留情的步离来说,这种反应也算
是少有。不过看到她这副样子,徐乐心里最后的一点担忧也消失个干净。他对于步离的性情最了解不过,倘若小狼女真的遭遇某种侵害或是不幸,绝不会哭鼻子,反倒会装作若无其事,再找机会把仇敌杀个干净。她这般模样,只能证明她对自
己的想念以及对这番遭遇的不服,自身倒是没有什么损伤。至此,韩家兄弟以及步离都没了性命危险,徐乐这一晚上的厮杀就不算白费力气。这时他也明白过来,杨广所说的礼物,应该就是指步离。之前宇文承基说自己没能力交
人,自己就算到步离可能在杨广手中,却是没想到杨广交人交的如此痛快,倒是省了自己好多手脚。杨广这时才哈哈笑道:“怎样?朕的这件礼物,徐乐你可还满意?承基赶去邸店之时,朕已然得了消息。若是想要把这件事压下倒也不算难。可朕转念想了想,又觉得不可如此。这么多军汉若是不寻些乐子,必然会闹出更大的是非,让他们松松筋骨不是坏事。再说你的名声在外,朕也想知道一下,你到底有多少本领,和承基相比究竟谁更了得。是以等到邸店内分出胜负,朕便传了旨意把人要入宫中。这小娘脾气厉害的很,除了朕的女儿,谁也难以上前。否则就是一副要咬人的样子,让朕都觉得奇怪,这小娘你到底是从何处寻来?究竟是个人,还是个狼妖?就连她胳膊上的伤,也是二娘一手包扎处置,朕这女儿心地最好,平日看到小兽受伤都想要施救,这回终于让她救
了个活人,倒是可以高兴高兴。”徐乐心中暗骂了一句:混账!杨广这话别看说得漂亮,实则根本就没把人的性命当一回事。倘若自己败亡于承基之手,那么步离的结局想必就是另一番样子。他不过是把
这当成一场游戏,想要看自己和承基争斗,顺带也是对宇文家的敲打。所谓爱惜汉人美少年云云或许是真的,但也不会因此就对人命太过吝惜。因为看穿了杨广的心思,对他自然也就谈不到感谢。但是对于步离身后那个女子,徐乐倒是颇有些在意,因为从步离的眼神中,他能感受到步离对这个女子确实信任乃至有几分好感。要知道小狼女多疑敏感,除了对徐乐以及徐家闾众人外,向少和人亲近。就是晋阳军将,在她眼中也多是坏人。能被她认可的人寥寥无几,就连李嫣在她面前都是敌人。这杨广的女儿到底有什么本事?何以能降住小狼女?
盛唐风华 第六百六十三章 (三十二)
那女子听到杨广的话,脸上微微泛起一丝红晕,粉颈低垂显得很是羞涩。大隋承北周遗风,女子大多豪放。乃至世家女子也没有太多束缚,不管是与男子结交,还是骑马射猎,都是寻常事不足为怪。像是李家的几个女儿豢养家将,九娘任侠使气随同徐乐习武,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即便是日后成婚,夫家也不会介怀此事,家人也不会加
以约束。杨家固然是帝王之家礼仪不同于寻常,但终究也是武功世家出身,没有江南名门世家那许多陈规陋习。杨广本人仰慕江南文化不假,也不至于到事事效法江南门阀,以家规约束自家女儿要求其循规蹈矩的地步。倘若果真如此,这杨家二娘也不可能带着步离来到徐乐面前。是以她此时这番反应固然更增几分颜色,却也让徐乐心中迷惑,暗
自琢磨着以杨广的性情以及当今民风,何以能出现这么个羞涩的公主?她究竟是当真如此,还是故意扭捏作态?杨广放了步离,徐乐心中对他的杀意就消减了几分,至少今时今日不能再对他动手。大丈夫恩怨分明,杨广前脚放了步离,自己后脚就杀了他,不管所为何故都少不了忘恩负义的嫌疑。日后传扬出去,不但自己的名声不利,就连阿爷乃至整个徐家的名头都要跟着受损。自己有朝一日会杀了杨广为天下除此祸害,但不该是今日不该是此时
,至少不能在这种条件下。既然想要营救的人已经救下,要杀的人不能动手,自己再留下也失去了意义。从杨广的态度看,李渊所谋之事注定不成,自己又不是个能以口舌之能说服杨广改变心意的
性情,也就没必要再待下去。可是没等他开口,杨广又说道:“李渊觊觎神器擅动干戈,乃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其所作种种安排皆为乱命,朕一概不予认可。是以他派来的人,也算不得使节。倘若朕以你为使,便是将李渊当成朝廷,大隋江山从此一分为二,这等蠢事朕如何做得?是以你这个使者身份,江都城内不予认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也不会用在你
身上。城中馆驿不会给你居住,城中官军每日都在捉拿乱贼奸细,对你们也不会客气。”徐乐出发时已经猜到李渊这番安排的用意,不管谈判成与不成,只要杨广承认自己是使者,把自己招上金殿,李渊的目的就算达到了一半。从法统上,他便与杨广不分高
下,便是那些死忠于杨广的隋朝官兵,也会信心动摇甚至认可江山东西两分这个事实。一旦如此,他们便有可能放弃坚持,归降于李渊马前。毕竟所谓争夺天下,不光是武力上的斗争,也是名分上的争夺。名不正则言不顺,哪怕乱世中以力为尊,名位也终归有其重要性。否则的话李渊大军入长安之后,也犯不
上暂时以代王杨侑为君,表面上依旧打出遵奉隋朝的旗号。自从杨广南狩开始,关中文武的内心便开始动摇,不光是杨广身边这些大臣人心不稳,就是镇守关中各地的隋朝军将,也难免生出异志。哪怕是对杨广死心塌地的忠臣,
也担心天子迁都于南方,抛弃关中大地表里山河。这时候只要李渊能够造出足够的声势,让天下人相信杨广已经放弃了关中旧地。必然有大批隋朝文武望风来降,就算是主将心存疑虑,其手下的兵马也会争相向李渊输诚
。一旦形成那种局面,李渊便可以气吞天下的声势席卷关中乃至整个中原,对北方形成完全割据。比起一城一地的攻伐,不知要省多少气力少折损多少兵马。显然这对表兄弟不光是血亲且相貌有相似之处,就连心思谋略也相去不远。李渊能想到的一切,杨广全都能想到且做出防范。他不承认徐乐的使者身份,就是表明立场。哪怕李渊攻占再多的城池,又或者夺取了何等险要,在杨广心中他依旧是反贼,和瓦岗军乃至刘武周以及当下依旧在山东为寇的王薄都是一路人。哪怕杨广眼下不能对李
渊形成事实威胁,但只要不承认李渊乃至代王的身份,就有希望号召依旧忠于大隋的军将反抗到底。何况杨广手中还握着骁果军这支精锐,不管他们军纪如何,终究是大隋数十年基业精华凝聚所在。军械犀利兵卒悍勇,更有承基、来整、来护儿等名将坐镇。杨广想要靠
这支军队夺回江山或许有些困难,可要是孤注一掷以这支兵马讨伐,哪怕是李渊也难以承受。
杨广显然也很清楚这点,将这支人马当作一支劲弩引而不发,就这么握在手里绝不会派出去交战。这也是大隋当下惟一的手段,有这支军队在手,就能对群雄形成制约。不管李渊还是其他人,都不能放开手脚施展。杨广固然不能控局却足以乱局,于其当下的处境而言
,算是最为有利的结果。不过这样一来,徐乐的处境就比较凶险。他今晚固然名声大噪,却也让自己得罪了宇文家。骁果军将敬他是个好汉愿意与他结交不假,可是兵随将令,只要主将传下军令
,他们也只能按令而行。徐乐这个李渊部下的身份,便是最大的破绽。宇文化及随时可用抓捕奸细的名义,派大军围攻徐乐。哪怕他武艺再高,终归双拳难敌四手,靠着几个人绝不可能战胜千军
万马。来整也好沈光也罢,在这种时候也不可能为徐乐出头。如此一来,留给徐乐惟一的出路就是连夜离开江都。以他的手段以及和沈光、来整等人的交情,要做到这步倒也不难。再说经过今晚这一战,自己名声大噪。江都城内武人正在兴头上,若是知道自己离开,多半会抢着放交
情,不会予以为难,想要离开江都不是难事。可是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自己的颜面何在?
从一开始徐乐就知道,这是李建成及其党羽对自己的陷害,目标则是自己的挚友李世民。自己走这一遭,既是为了好友不至于为难,也是想要给这些卑鄙小人一些教训。
以杨广的脾性,这种和议本就难以缔结,何况自己乃是武将不是文臣,做使节这种事并非自己职责。若是这么回去算不上罪过,就连李渊也不会见怪。可是那又如何?人活在天地间,很多时候面子不是给别人看,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祖宗!能为人所不能方为大丈夫!如果自己都没了胆气,不敢承担对应的责任,这人就等于被抽
了脊梁,活在世上不过苟延残喘于天下无益。就算和议不成,自己也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让晋阳文武以及天下人都知道乐郎君手段,才不算白来这一遭!是以徐乐没想过逃,更没想过哀求什么。听杨广如此说,徐乐剑眉一挑,便准备针锋相对让杨广知道玄甲骑中并无贪生怕死之人。何况自己的手段杨广也知道,若是还以
骁果军相攻,就别怪自己手下无情!杨广并未让徐乐发作,话锋一转让气氛又缓和下来:“乱臣贼子的部下,自然不见容于江都。不过汉家好儿郎美少年,我江都随时欢迎,而且多多益善。尤其是能战胜承基、来整这等人物的豪杰,就更是我江都的贵宾!朕已传旨,将平安坊一处宅邸赐给沈光。另赐沈光钱三十万,绢五百疋。你既是天下少有的好汉,又是沈光好友,接下来的衣食住行,便由他来安置。若是有人与我汉家好儿郎为敌,你尽管施展手段,朕还想看看你能做出何等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让朕开开眼界!你与沈光一见如故,正好多
盘桓几日叙叙交情,不必急着离开。想来这城中想要看看你这美少年风仪的不止一个,朕正好让他们如意。”随后他又看向那个美貌的女子:“前些日你便说想要看看那位神武乐郎君是何等样人,如今人就在你眼前,你却只顾低着头,难道他的脸面生在地上不成?我杨家儿女岂能
如此无用?连看人的胆量都没了?”少女被杨广训斥了两句,战战兢兢地抬起头朝徐乐又看了一眼,可是随后再次低下头,这次的头垂的更厉害。乃至徐乐都能发现,她一张芙蓉粉面涨得通红,如同三月里
盛开的桃花。杨广、这少女……徐乐总觉得这迷楼透着几分邪门,从自己走上迷楼之后,所见所闻乃至所遇之人,都和自己之前的想象大不相同。不光是一颗杀心消失,甚至隐约觉得,
这混账天子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他从未表现出李渊那种家长般的友善,可是有些时候的表现反倒是更让人觉得亲切,至少以自己的观感出发,总觉得这个混账东西对自己并无恶意,且有些时候表现
出来的心意比李渊丝毫不差,这倒是奇了。杨广方才的安排倒也不难猜测,沈光无非是推出来的傀儡,真正在背后指挥的还是这位皇帝。不管是给自己安排住处还是赐给财帛,都是为了让自己住得舒坦。不住馆驿
而赐给宅邸,既是为了安全考虑,也是向自己示好表示亲近。天子的意思表现得如此明显,再有沈光在前面当护身符,哪怕宇文化及再怎么想要除掉自己,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也算是杨广耍弄的一点手段,以保全自己这一行,避免今晚的情况再次法生。这些都好猜,却有一点让人捉摸不透,杨广这么一番安排,到底所为何故?他留下究竟想要做些什么?自己在江都到底要住多久才行?
盛唐风华 第六百六十四章 (三十三)
长安城内,李建成府中。李建成与刘文静对面而坐,在两人中间案几之上,则是一面棋盘。秦汉之时,围棋棋盘纵横十七道,于隋初变为十九道,李家所用便是本朝规则。棋盘上黑白二色棋子已经占了一半以上位置,双方场面僵持不下,粗看上去势均力敌难分胜负,但仔细看去又会发觉,双方局面看似稳如泰山实则凶险万分,不管是谁只要走错一步,都难以挽
回颓势。双方要想分出胜负,或在几个时辰之后,或在须臾之间。李家虽说为军功贵胄人家,可是从李渊那代开始,就仰慕江南文化,家中子弟也就难免受到影响。即便李渊表面上再怎么努力维持武将家风,要求子弟骑马练武开弓射箭
,琴棋书画这些南方士人更为擅长的东西,依旧渐渐成为李家子弟的喜好。李世民、李嫣算是家中对武将家风保持比较好的那一部分,兴趣全在弓刀武艺上,对这些江南玩物没什么兴趣。李建成这个家中长子,却是处处效法父亲,包括对这些杂
学的喜好也有样学样。论及兵法武艺他不及李世民,可若是以棋盘代替沙场比较高低,他自问稳操胜券。李建成于纹枰之道兴趣极大,一有闲暇便找人陪自己对弈。他身为李家嫡长,能和他对弈,本就是莫大的荣耀,甚至可以看作一种荣宠。家中有这个资格的人也不算太多
,除去自家兄弟之外,便是极为心腹得力的部下,才有这个资格。之前李建成最喜欢的对弈对手是谢书方,有一段时间甚至到了每天不和谢书方较量个把时辰便难以入眠的地步。毕竟是江左谢家子弟,在琴棋之道上的造诣,确实不是关
中这些武人能比。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并且将东南围棋好手召集一处比并高低,依每人棋力不同,授予不同品级,从一至九一如当时南方官场的九品中正制。谢家当时家世未衰,于此道也极有兴趣,千方百计网罗好手为己用。九品棋士被谢家笼络了两成有余,内中更有位列一品的国手存在。这些人的棋路,也被谢家汇编成册,当成家学的一部分教导子孙。谢书方家学渊源,不光练就一身武艺,于棋上的造诣也极为精湛,是以被李建成视为好对手不愿错过。他能够成为建成心腹,这围棋上的
本领也出力不小。可是不久之前李建成突然改变了心思,不再和谢书方对弈,反倒是经常找刘文静做对手。自从刘文静失宠于建成,已经很久没有资格被叫去陪李建成下棋。这番变化让李建成身边其他人心中疑惑,纷纷猜测着刘文静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才得以重新回到世子身边。只有刘文静心里有数,并非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而是谢书方把事情办
的太差,以至于让李建成对他失去了耐心。鹦鹉洲截杀徐乐一行人失败于先,损失五牙战船于后,就连谢家最后一支精锐部曲都折损殆尽。消息一送到建成手中,谢书方的失宠便已然注定。说到底乱世中以力为尊
,谢家的家世已衰,江左谢氏子弟这层身份只能算作锦上添花当不得雪中送炭,谢书方之所以能被建成重视,主要还是靠着他的武艺才智以及手上的力量。设若成功杀死徐乐,那么这些部曲的损失便算是值得,建成不但会弥补谢家损失,还会对谢书方视为左膀右臂。可问题是他没能把事情做成,反倒把这支水上部曲折损殆
尽,建成自然就不会对他手下留情。要知原本在建成的谋算中,鹦鹉洲上这支人马乃是一支奇兵,一旦李家大军南渡,这支人马便可趁机接应。不但能帮助李家顺利渡江,还能帮建成开疆拓土建立武勋,打
李世民一个措手不及。如今连兵马带战船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全军覆没,徐乐却还是平安到达了江都,他这口气自然闷在心里出不来。徐乐并非愚人,肯定能猜到是谁在暗算他。若是其死了自然无话可说,如今既然是谢家的人死了,这件事就不会如此轻易了结。徐乐为了部下连柴绍都敢打,这回自己险
些受害,自然不会放过李建成。可想而知,等徐乐从江南归来,李建成必然要面临一场是非。固然李建成是李家嫡长,不至于怕了徐乐这个斗将。可是一想起徐乐在沙场槊扫柴绍,在酒席前把窦奉节高举过头扔向明柱的情形,李建成心头便忍不住阵阵颤抖。平白
无故惹上这么个艺高胆大杀人不眨眼的对头,李建成对谢书方自然恨之入骨,只是对他疏远并未进行责罚已然算得上仁至义尽。如果说徐乐日后的报复乃是远虑,那么整个布局的暴露便是近忧。世家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固然便利于彼此之间互通声息共进同退,但是在
保守机密方面,便存在着天大的阻碍。何况李渊既要夺取天下,自然不会闭目塞听,早在晋阳蛰伏时便已经广置耳目打探消息。鹦鹉洲的事闹得太大,又是杀人放火,又出现了五牙战船,纵然谢家千方百计想把消息掩盖下来不让外人得知,想要瞒过其他人乃至李渊,都是痴心妄想。就在李建成得
到鹦鹉洲情况的同时,有关整件事前因后果的奏报,也送到了李渊麾下谋主裴寂的案几之上。身为李渊的挚友加上心腹谋臣,裴寂近几年来一直代替李渊管理着那些分散四方的耳目。各地军情上来,也是裴寂先行筛选,把和李家关系最为密切或是对李渊最重要的情报上交,其他的自己出理。否则的话,光是各地汇聚上来的就足以让李渊焦头烂额,其他什么事也做不成。正是因为裴寂在这方面的勤恳忠诚以及处置得当,才让李渊
对他信任有加引为臂膀。和家中大多数幕僚部下不同,裴寂和李家这些子弟之间并没有多少交情。他始终把自己放在李渊心腹加私人好友的位置,不参与李家子弟之间的争斗,也没想过和谁结交预先结个善缘。固然平日里对李建成颇有些关照,看徐乐也有些不顺眼,可是这些并不涉及私人恩怨。李建成平日擅于交际,投奔李渊的这些世家子弟大多与李建成相善
。便是老一辈的文臣武将,也大多和李建成有所往来,裴寂却是个例外。这位李家谋主对李建成向来关照却并不亲厚,两人之间相处甚欢偏谈不到交情。面对这种八面玲珑的老狐狸,李建成也拿不出办法,知道对方无意卷入自家兄弟的争端之
中自己拉拢也没用。平日里他不会刻意和自己为难,可是真出了事也指望不上裴寂替自己遮掩什么。就像是这次自己设计攻讦徐乐以谋李世民,最终导致徐乐出使江都。这些事裴寂看在眼里并未说破,反倒是推波助澜把徐乐从长安赶出去。可是他绝不会赞成自己中途对徐乐下毒手,更不会替自己遮掩。这方面裴寂和刘文静的谋算倒是相
去无几,都想的是借杨广的手杀人,把罪责丢在杨广头上而不是不知所谓的水贼。李建成原本稳操胜券,是以没理会刘文静的警告。如今看来却是大错特错,不但白白折损了一枚暗子还得罪了裴寂。以这位裴叔叔的性格,父亲那里想必已经得到了消息
。之所以未曾发作,不知是想要把大事化小,还是等着做雷霆一击。刘文静心里有数,李建成现在之所以疏远谢书方重新亲近自己,就是希望自己为他想个破局之法。对李建成而言,眼下最大的威胁并非徐乐,而是裴寂。毕竟自己和裴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