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风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是敬佩,又生出几分戒备。这些人的武艺已然算得上当世顶尖,心性胆气更加令人畏惧。哪怕自己在辽东所见十六卫精锐好汉,也未必人人都有这等豪气。自己身为骁果军将,又是侠少出身,和下面军汉厮混熟惯,对他们的心思极为了解。作为大隋最后的精锐,拱卫天子的骁果虽然战技高强,可是士气平平人心涣散。从辽
东一路到江南归期不定,不少人都心念家乡,还有人担心北地家眷安危。论及士气军心,和身后这几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倘若玄甲骑人人如韩约、徐乐一般,就算骁果军挟十万之众,也不是他们敌手。李渊本就是当世枭雄,手下若再有这么
一支虎狼之师辅佐,谁又能阻止他夺取天下?
这等豪杰不为天子所用,就不能为任何人所用,必要设法除去,为陛下除去心腹之患!沈光心内暗自打定主意,等到灭了这伙水寇,回手就得杀死徐乐一行!此番大业天子把爱将沈光派出剿匪也是无奈之举,虽然江都城内还有不少悍勇军将,可是大多是陆上好汉不习水战,再者论及谋略,也多半不及沈光。若是寻常水寇,大
业天子或许也就当没看到不予理睬,偏生这伙盗贼居然拥有一艘五牙战舟!这等水战重器便是寻常官军都不曾有,何以能落入盗贼手中?且其盘踞鹦鹉洲,一旦以此战舟为武器截断南北交通,江都城内必然大受影响,这显然为皇帝所不能容。再
者作为天子心腹,沈光深知陛下最忌恨者莫过于世家门阀。天下变成这副样子,也和皇帝的心性以及感情用事的毛病脱不了干系。如今既已查明这支人马背后乃是世家扶持,皇帝自然更不能容,是以沈光此行固然要杀掉徐乐,谢用之等人也不可留。他也知道这伙盗贼狡猾多智,若是以堂兵正阵相攻
,多半抓不住人,是以才单人上岛,又让少数精干得力部下于鹦鹉洲外埋伏等待号令。正如世家对朝廷的渗透一样,杨广在世家内部也有自己的暗子,于谢家人马在鹦鹉洲的布防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也正靠着这份军情,自己才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将谢家
部曲明暗哨卡以及值守精锐斩杀大半。按照沈光所想,凭自己和部下的手段,再加上藏在敌人心腹的暗子,足以消灭这伙部曲。但是对方毕竟人多善战,以自己手下的兵力,能否将这伙贼人全歼并无把握。不过这也无甚要紧,只要把敌兵杀伤大半,让他们凑不出足够的人手驾驶无牙船,自己便算得上成功。如今既有徐乐这番话,自己不妨就看看他的本事。若是他做不到自然要死,若是做得到,等到事成之后,也必要结果他的性命!





盛唐风华 第六百二十三章 南行(二十)
徐乐和沈光之所以能停手罢斗,又合作救出韩约,便是以共同诛灭谢用之及其部下为条件,暂时形成联盟。不管两人追随的主公为谁,日后又是何等立场,至少两人心性都不愿与盗匪为伍,看不上谢家这些部下行径。尤其这次是谢家部曲主动惹到自己头上,更要先把他们铲除以出气泄愤。不过这种合作乃是因利而聚不能作准,沈光固然想着除掉徐乐为皇帝分忧,心里也在防范着徐乐,提防他对自己下毒手。是以一路行来,他始终小心戒备,防范着徐乐这些人暗算。在确定对方没有加害之意后,又不免
想要除掉他们为国分忧。五人在林间又穿行了数里,沈光这才停住脚步对徐乐道:“那些人一时未必能追上来,我们可以歇歇脚。咱们这么走不是办法,韩壮士伤得很重,需要抓紧医治。再说我们
现在跑不快,也不利于喝贼人交战。我的船离此不远,船上也有人接应。可以先把韩壮士送到船上,等扫平这伙贼寇,乐郎君再接人不迟。”
徐乐道:“那就不必了。小六、步离两人足够照应韩大,不劳贵属费心。”
“怎么,乐郎君莫非信不过沈某?”徐乐露出一丝冷笑:“这么要紧让我把人送我,莫非堂堂肉飞仙也会怕了这些草寇?觉得仅凭你我两人,对付不了这许多贼人?若是如此沈大可先行离去,徐某一人一刀足
以和他们周旋!”沈光心头怒火升腾,若不是念着大局为重,只怕当场就要发作起来。别看他相貌英俊一副世家公子模样,实则性如烈火,尤其受不得言语挤兑。这也是轻侠少年惯有的毛
病,若非如此又怎能在市井殴斗中混成首领?他自幼天赋异禀,身轻力大手脚利便,更有一身出神入化的骑术。靠着这一身本事在长安城万千游侠中成为首领,如今更是成了天子身边的亲信,除了皇帝之外,他几乎
不用看任何人脸色,也不用给谁面子。反倒是有不少权贵公卿要想方设法巴结沈光,生怕这位肉飞仙在陛下面前说几句话,就坏了自己前程乃至性命。哪怕是大业天子本人,也欣赏沈光的相貌以及他那一身本领,不止一次夸耀其乃是大隋少有的英武少年。绝不会质疑其气力武艺,更不会怀疑他的胆魄。如今听到徐乐居
然讽刺自己无胆,哪怕明知是激将法,这口气也咽不下,当下说道:“乐郎君说笑了!你们乃是唐国公使者,又是自长安远路而来,算是江都的客人。自古以来哪有让客人厮杀的道理?何况韩壮士身上有伤,千万不可耽搁。理应是乐郎君带
人先走,把这伙蟊贼交给某和某手中宝刀应付。等到天亮,我带着这些人的首级,去寻乐郎君吃酒!”徐乐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心中对沈光的评价反倒是有所提高。此人不光是有一身绝技,更是有过人的胆量和一份驴脾气。这些地方都像极了自己,很多时候都让自己觉得这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兄弟。虽然彼此之间各为其主,迟早要刀兵相向。可是此时此刻,徐乐倒是愿意与他交个朋友。哪怕日后沙场相见互相攻杀,也不妨碍此时相
交为友。对于沈光的话他不曾往心里去,反倒是笑道:“这话说得爽利!不愧是长安城中那些游侠的首领,没给男子汉丢脸!不过徐某生来有个毛病,就是容不得别人欺压自家兄弟。这些贼子既然对韩大下手,某就容不得他们
再活下去。既然沈大也是好汉脾性,不如你我两人联手,杀他个一干二净!”沈光点点头,伸手从怀中取出两个瓷瓶递给徐乐:“这是陛下赏赐的伤药,药粉外敷药丸吞下去,只要有一口气,便能保住性命。军中袍泽宁可不要赏金财货,也想求这伤
药保命,其功效不问可知。这东西在某身上并无用处,还是送了韩壮士的好。”事关兄弟安危,徐乐也不推辞,伸手接过药瓶交给一旁的小六。步离向前走了一步,却被徐乐抬手制止:“此事由我和沈大两人足以,你们两个护着韩大,免得他再受了暗
算。其他的事自有某家承担。”
小六还想说些什么,却觉得手臂一痛,知道是兄长在暗示自己这个时候不要多口。徐乐和沈光两人看似是联手对敌,实则也是较量的一部分。两个都是心高气傲之人,谁也不肯服谁,必要分个高下才能和睦相处。眼下有谢用之这伙人存在,两人没法直面厮杀,就只能用这种方式比武。这时候谁要是给徐乐帮忙,就等于弱了他的声势,反倒是成全了沈光。是以不管心里怎样担忧,都只能置身事外,把整个鹦鹉洲交给两人充当决斗战场,至于谢用之等人,就是他们决胜负的猎物
。徐乐、沈光两人安排好韩约等人,对视一眼随后换了个方向前行。两人边走,边不着痕迹地留下些许破绽。这等破绽并不显眼,只有细心地猎手,才会发现这里有人通行的痕迹。依常理推测,谢用之等人发现韩约被人营救之后,必然会点动人马前来寻找。这些痕迹,就是留给那些人看的。徐乐相信谢用之身边肯定有善于追踪的好手,但
越是好手越是会走入陷阱。这个埋伏,就是为好手所准备。方才几人带着韩约一路行动,得益于徐乐神力以及小六、步离的谨慎,并没有留下痕迹。只要他们运气不是太糟糕,就不会被发觉。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追兵引到自己这
边,方便自己两人斩杀。
沈光道:“你我二人的对手乃是数百匪贼,此事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不知乐郎君有何妙策,可将这伙贼人诛灭?”“徐某乃是武人,只知挥刀杀敌而已,又哪有什么妙计?他们敢追我就敢杀,只要手中兵器足够锋锐身上还有气力,任他有多少人也只管杀过去。沈总持既是太上皇身边心
腹又被委了重任,自然是足智多谋之人,破贼之计又何必问我?”“乐郎君说笑了。堂堂黑甲徐敢的孙儿,晋阳李家麾下第一斗将,又岂会是一勇匹夫?你我如今同舟共济,自当肝胆相照。实不相瞒,某确实有自己的办法,但最多是把这
伙贼寇逐出鹦鹉洲,没把握把他们斩尽杀绝。若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少不得乐郎君出力。”沈光说话间站住身形看向徐乐:“你我虽各为其主,但都是顶天立地大好男儿,总不能看着这伙蟊贼草寇肆意横行!于公其盘踞于此有碍南北通行,更有五牙战舟为凭,乃
朝廷心腹大患。于私,他们对韩壮士下毒手,又想谋乐郎君性命,又岂能容他们活在世上!”
徐乐看看沈光,也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说说自己对这伙盗贼知晓多少,再说各自的筹谋就是。”两人都是各自主公麾下顶尖斗将,素以武力闻名,包括自家人在内,也有不少人把他们想成有勇无谋的匹夫。可是作为统率一军的战将,倘若真的只有勇力全无谋略又如
何能长久?纵然靠着武艺可以横行一时,日久天长终究难免兵败将亡的下场。杨广能把沈光派来剿灭水匪,除了对这个人的偏爱之外,也是相信沈光的谋略足以承担一军之主的责任。至于徐乐就更不用说,黑甲徐敢一身用兵之道加上自乱世中一路
走来摸爬滚打积攒下的经验,乃是万金难买的宝贵财富。自幼随同阿爷学习武艺兵法的徐乐,又岂会缺乏谋略?不过他素来信奉以“直道”行事,又不愿给人留下阴险狡诈的印象,遇事宁肯斗力也不斗智。这固然是心性使然,也是极为高明的存身之道。毕竟玄甲骑战力惊人,若是军
主武艺绝伦同时也是老谋深算之徒,只怕没几个主公敢放手使用。往日里藏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部下着想。今晚在鹦鹉洲上,面前的沈光虽是敌国上将且对自己未必有多少好意,可是徐乐从心里觉得对方亲近,而沈光对自己的看法也
差不多。这是心性相若、武艺相当的人物才会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感。也正因为彼此各为其主,不用担心谁会在背后构陷,反倒是能够尽展所学,让对方知道自家的厉害。至于日后沙场相见,对方是否会因此有所提防或者提前设计,又如何
管得了那许多?都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行事且求眼下快意,于其他根本不必在乎。两人站在那里阐述着各自的谋划,沈光并非冒失鬼,他上岛之前已经有了通盘打算,手下更有兵马可用。反倒是徐乐为救韩约仓促而来,在此地更借不到什么力量,全靠
一行几人一刀一枪的搏杀。直到与沈光遭遇后,才开始谋划此事,自然不如沈光所谋周全。依常理考量,理应是沈光的谋略更为出色。可事实正好相反,两人交谈时间不长,沈光就觉得脸上阵阵发烫。如果以武艺论,自己和徐乐难分高下,生死相搏的话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可若是各领一军会猎战场,失
败的注定是自己。两人在将略上相去甚远,自己的用兵之才,实不能和眼前的徐乐相比。天知道李渊走了何等好运,能得到此等文武双全的猛将辅佐。反倒是陛下身边……想着江都城如今情形,沈光不由得更为大隋天下尤其是皇帝安危担心。心中既欣赏徐乐才干武艺,又忌惮其本领,想要杀之以绝后患。两种心思反复交缠,让沈光方寸越
发混乱,更是想不出什么破敌之策,只好说道:“乐郎君谋略远胜于某,此番行事就全凭乐郎君吩咐。沈某及部下,甘为乐郎君所用。”徐乐却拒绝道:“你我大好男儿,怎能受他人驱驰?大家各做各的,全靠手段定生死,谁也不必听旁人的命令行事。沈大郎的部下,自然由你统属,徐某只靠自己一人一刀就足够了!”




盛唐风华 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行(二十一)
燃烧的火把汇成一条条火龙,在漆黑夜晚蜿蜒前行。执火把的皆是全副武装的壮汉,带队的则是谢乙。这一百人乃是谢家善战精兵,出动目的为捕杀徐乐一行。以百人追捕三数人,本应一路急行,以免目标逃脱。可是实际情形却是正好相反,这些能征善战的悍卒行动异常小心,走路的速度极为缓慢。边走边留心四周,时不时还要看看自
家伙伴所在,确定彼此无恙后,才敢继续前进。经过几番杀戮,这些谢家部曲已然学乖,知道自己面前敌手乃是生平未遇的技击好手。其艺业之强悍远超想象,哪怕以十人敌一人,也难以取胜。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
对手斩尽杀绝,连消息都传不出。是以虽有百人之众,也不敢分得太开,彼此之间互为呼应,生怕中了暗算。以鹦鹉洲的庞大规模,这种谨慎搜法便是搜上几天几夜也未必能找到人影。谢乙也知自己这样过分谨慎,根本不可能找到徐乐斩杀。不过他此时所求的并非斩下徐乐等人
首级,而是确保部下安全,同时以灯火光芒吸引徐乐一行注意,保证谢用之所率大部兵马可以借机离去。作为多年老卒,谢乙的武艺谋略虽然不算出色,但是战阵经验足够丰富,对于沙场胜负的判断能力并不逊色于领兵大将。看上去鹦鹉洲上谢家部曲人多势众,对头不过是
一行几人,且不见大隋水师踪迹,怎么看也是谢家占据绝对优势。可是谢乙还是断定,这一阵乃是自家败了。以往自家这支人马可以在鹦鹉洲称王称霸,固然是因为能杀善战且背后有家主支持,更有五牙战舟为凭借不怕朝廷水师。可是说到底,还是因为朝廷并没有认真对待。于
官府而言,自己这些人只能算作水贼,不值得大动干戈。只要自己这些人不出大格,官府也从就不会兴师动众发兵抄剿。如今不知何故,居然惹来天子亲自过问又派了沈光这等爱将亲自带兵,自家人马焉能不败?也慢说是自己这一支部曲,就是自家主公以及他那些亲族朋党,也不具备正面
抗衡天子的力量,否则又何至于混成如今这副模样。他们只能和其他世家门阀联手一处,趁着皇帝未曾提防时加以暗算。朝廷以堂兵正阵相攻,家主那边根本指望不上。非但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提供助力,还得主动躲开免得
惹祸上身。没有背后世家的支持,光靠自己这些人,注定不是官兵对手,鹦鹉洲失守就是个早晚问题。现在要考虑的是失去鹦鹉洲的结果,以及日后众人的出路。作为谢家部曲,留
给谢乙的选择不多。不同于大隋鹰扬兵,部曲只是家奴,对于家主而言,不过是会走动的财货会说话的牲畜,没资格自己决定命运。何况谢乙的家眷也在家主掌握之中,容不得另投他处。其
之所以主动献计,又承担下送死的差事,固然是为了保全袍泽,也是为那些家人谋一条出路。此番不光是鹦鹉洲难保,那艘五牙船能否保得住也在两说,而且部曲里面还出现了逃卒甚至可能还有人做了奸细。若非如此,沈光又怎可能对岛上情形如此熟悉?一口气
出了这么多纰漏,家主必然动怒,身为头领注定难逃罪责。虽然乌衣谢家家声大不如前,但是在自己这些家仆部曲面前,家主依旧拥有绝对权威手握生杀大权。事实上世家为了维持自己的威权,越是家道衰落对待部下就越是严苛
,偶有小过都难逃重责。何况此番出了这么大的差错,怕是要砍下十几颗脑袋才能平息怒火。谢用之乃是家主爱将又有本领,多半可以免死,自己肯定没那么好的运气。就算逃回去也保不住性命,而且不光自己会死,就是家人也难以逃脱。与其如此还不如牺牲自
己一条命,换取家眷平安无事。毕竟家主再怎么刻薄,也不能对主动尽忠的部下太过无情。相反,还得以厚币恩养家小,效法古人千金买骨,让其他部下卖命。两下权衡,谢乙也只剩下一条死路可走。既已决定赴死,谢乙的心境反倒放得平和,不急不躁更不会贪功,只盼着谢用之等人能快点离开,保下战船部曲。日后若是老天
保佑家主振兴家业,自己的子孙后代或许还有机会搏个出身。他这些心思自然不会告诉部下,乃至选卒时也特意挑选了平日对主家三心二意,或是这几日心浮气躁总惦记着逃跑的那些人。这帮人对于家主忠心有限,不可能主动为主
公效死,既然如此,谢乙索性便准备让他们死在这里为东主尽忠。这些人全都惜命,自然更不敢散开行动。百多人名义上分成十队,实际上互相观看照应,生怕谁一个大意就中了埋伏。乃至行动时还刻意拨动草木发出动静,显然想要把
徐乐等人吓跑,免得遇到这煞星。谢乙对他们的动作以及心思都一清二楚,只不过不管他们如何谨慎都免不了一死,又何必过问?这些人的行径在他此时看来不过是小儿把戏,不值得动怒。再者说来,就
算他们如此小心惜命,也未见得就真能自保。他们这么谨慎固然是忌惮徐乐的绝技,也是实打实吃了亏之后,吃一堑长一智之故。一路搜杀至此,未曾和对手朝面已然折损三人,全是被对方在林中设下的机关陷阱所伤。这些陷阱原本是谢用之设下想要埋伏徐乐的,没想到不但被对方找到,还加以改
动反过来用在了自己这些人身上。这些部曲并非夜眼,纵然手持火把目力也不能和白日相比,看路都属勉强,更别说躲避机关埋伏。三人两伤一死,皆不可参战,余下众人生怕也受暗算,行动自然慢如老
牛破车。他们也自乖觉,既然踩上陷阱就证明自己追得方向没错,那几个煞星肯定走得这条路。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得知对手踪迹后队伍走得更慢,阵型也更为紧
密。百十人被几个人吓成这等模样,若是为家主所知,少不得又要发一番脾气。只有亲身经历之人才能体会这些人的恐惧以及徐乐厉害,不能一味怪到他们头上。谢乙在十几个亲兵拱卫下一言不发,凝神倾听四周动静。他心中也有自己的打算,若是徐乐、沈光等人闻风而遁,或是利用地形和自己这些人周旋,自然万事休提。若是
他们当真欺谢家无人,还像对付其他袍泽一般设计埋伏主动挑衅,却也容不得他们。就算拼着一死,也要和他们同归于尽。也好让天下人得知,谢家部曲不容轻侮。忽然,一声弓弦响动声从林间传来,谢乙心知不妙,连忙举起左手盾牌遮护同时身躯蜷缩躲在盾牌之后。他的武艺气力均不如谢用之,可是作为多年厮杀的老军汉,自有
一身远胜常人的保命本事。他之所以一直对谢用之不服,原因也在于此,自己比武固然不是其对手,可若是生死搏杀,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弓弦响过紧接着便是一声惨叫声响起,袭击者的目标并非谢乙,而是一名普通部曲。这些部曲手中火把为袭击者提供了最好的指引,一在明一在暗,袭击者的射术又极为
高明,射杀他们简直比打猎还要容易。那名被一箭穿喉的士兵刚刚倒下,紧接着又是两声弓弦声响起,两名谢家部曲应声倒地。其他人此时也反应过来,射士拉弓搭箭朝着森林里乱射,步卒则高举盾牌组成墙
阵遮护。看不到敌人的乱射自然没什么效果,射士与其说是为了还击还不如说为了给自己壮胆。几排乱箭射出也听不到什么动静,就在射士刚刚放下弓箭的刹那,猛然从另一侧林
中又响起弓弦声,谢乙身边一名持盾亲兵应声而倒,鲜血溅在谢乙脸上。这次箭是从众人侧方射过来,原本的盾墙遮护不到。眼看局势不利,不等谢乙吩咐,这些部曲立即原地变阵,将原本遮护对面的盾墙变为四方阵,如同一座小型城池一般
护住矛手、射士。
只不过他们人数本来就只有这么多,要想四方团团遮护,就只能缩小军阵范围。原本较为松散利于攻防转换的步兵阵,经此一变就成了利守不利攻的防御阵。一个百人规模的步兵阵转瞬间完成,证明谢家部曲训练有素。可是谢乙并未因此欢喜,脸色反倒是更为难看。以堂堂百人之师对付几个人,还要摆出这种防御阵,足以证明这支人马已经失去舍命搏杀的斗志。这些人知道徐乐身边有个箭术过人的伴当,便认定林中乃是徐乐与这伴当放箭杀人。摆出这阵势主要是给自己壮胆,谁也不敢单人
去面对徐乐那鬼神之勇。谢乙已经根据弓弦声判断出来,林中暗箭伤人的对手只有一个。来人靠着极为敏捷的身法,从一个地方飞奔到另一个地方,找机会放箭暗算。这份射术已然是天下一流,这身法更是匪夷所思。之前谢书方传信,徐乐身边有名为小六的伴当射术出众。可是谢乙敢用性命担保,此时林中之人绝不是那个韩小六,有这等身法的人绝不会只做区
区伴当。自己这些部下也是百战老卒,又惯在林中厮杀,森林内的风吹草动瞒不过他们耳目。可是此人不光来去身法如电,行动时更不会发出声音,拥有这份本事的人要么是徐乐
,要么就是那位肉飞仙沈光。不管是谁都是自家死敌,若是遇不到无话可说,既然找上门来,自己都不能让他活着回去。看看那黑黝黝的森林,又感受了一下风向,谢乙紧咬牙关,随后传下命令:准备火攻!




盛唐风华 第六百二十五章 南行(二十二)
早在谢用之设计埋伏,准备借韩约为诱饵,在巢穴附近杀死徐乐时,就曾经考虑过火攻计。用兵之道讲究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地势不同所用谋略便有分别。鹦鹉洲虽然几
次易手,且为盗贼所盘踞,不过林木依旧繁茂并未受多少破坏。盗匪们占据鹦鹉洲,是把这里当作巢穴或是藏身地使用,不管是为了躲避官兵还是为了便于自己躲藏,大家都不会去破坏树木。除了建房搭屋必须使用木材之外,盗贼们
很少主动砍树,就连柴草也尽量自其他地方获取,免得把树木砍光,自己失去遮掩。当然,所谓火攻不是简单的一烧了之,否则官兵也早就上来放火不会等到现在。鹦鹉洲位于水上环境潮湿,和北地干燥气候全然不同,想要放火没那么容易。不过总归木
1...204205206207208...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