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令狐BEYOND
 只求质量不求数量,以大概每天两千字的速度在慢慢增加着。
 因为不像电脑那样可以随便修改,所以他只能先用差一点的草稿纸来写,等检查过没问题了,才用好一点的白纸重新抄一遍。
 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以读者的角度从头到尾看一遍。如果感觉哪个地方不够好,就马上进行修改,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果然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在不断修改下,小说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由于书写量很大,他每个月至少要拿出一大半的工钱去买纸张和笔墨。
 买的时候还要偷偷地买,以免被邓全他们发现。
 虽然挺辛苦,但他却有种乐在其中的满足感。
 他重新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
 原本枯燥的生活在他眼中已经变得不一样,或许是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和理想。
 经过三个月的奋战,小说《梁祝》终于在他手上完成了。
 整部小说一共25万字左右。如果按当下话本流行的分法,大概就是每回4千字左右,一共可以分为64回,算得上是一本中长篇小说。
 在他完成整本小说没多久,苏真,也就是他现在这具身体的原主,他的生日快到了。
 进入东升米铺这半年来,他不仅每天能吃饱饭,而且一直在坚持锻练身体。
 现在的他跟之前当小乞丐时相比,整个人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都有了明显增长,不再像之前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
 就在苏真生日那天,池非先是往苏真家乡的方向点燃一柱香,然后带着《梁祝》的手稿走出了四合院。
 ********************************
 看到天色快黑,聚雅斋的掌柜就吩咐店内的伙记准备打烊。
 聚雅斋跟东升米铺一样,是多年的老字号,在许多地方都开有分店。
 总店在苏州府那边,在京城有三家分店。
 聚雅斋除了卖书以外,还会印书,设有专门的印书作坊。
 看中某个作者的作品后,就会买下来印成正式的话本。
 不仅在自家店内卖,还会以同行价批发给其他书店出售。
 实际上不仅聚雅斋,许多规模较大的书斋和书坊都是这样做的。
 毕竟光在自家店内卖,又能卖得了多少呢?
 还不如在同行间相互流通,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就在书斋掌柜准备落锁时,后面忽然传来一把声音:“掌柜,打烊了吗?”
 掌柜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少年,于是笑着说:“这位小兄弟,不好意思,本店已经打烊了,你要买书的话明天再来吧。”
 “我并非来买书,而是要卖书。”
 “卖书?你的意思是你要卖稿?”
 “是的,不过不是我,是我家主人要卖稿,我只是负责跑腿的小厮。”
 “请问你家主人是?”
 “我家主人因为某些原因,名讳不方便相告,请掌柜见谅。”
 掌柜有点明白了。这位少年的主人多半是要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但因为没钱参加科举,所以才不得不写话本谋生。
 之所以不想告诉别人名字,是不想将来一旦高中后留下话柄。
 毕竟在许多有志科举的读书人眼中,写话本这种事实在有些不务正业,还不如帮人抄书来得好听。
 他以前就见过不少这样的读书人,因为怕被人看到,每次都选在夜里偷偷摸摸地交稿。
 如果池非知道掌柜脑补的内容,一定会忍不住想笑。
 他谎称背后有个“主人”,只是怕对方欺负他年纪小而拼命压价而已。
 在犹豫了一下之后,掌柜终于还是让池非进到店里来。
 文人都好面子,如果这少年的主人真是个读书人,还是给几分面子比较好。就算稿子不行也要客客气气地送走。
 把油灯点亮后,掌柜对池非说:“小兄弟,如果不介意的话方便把稿子给我看一下吗?”
 “掌柜请。”池非把手稿递过去。
 就着油灯的灯光,掌柜慢慢地看了起来。
 池非没有出声,安静地坐在旁边等着。
 看着看着,掌柜的表情变得越来越认真,就连翻页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等翻到将近一半的时候,他眼中仿佛有火光在闪烁,额头也渗出了细汗。
 当剧情进入高潮时,他双眼死死地盯着稿子,已经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眼中只有那不断跳动的文字。
 就在他急于想知道接下来的剧情时,忽然发现后面没了,稿子全部都翻完了。
 “稿子只有这么多吗?你家主人还没写完?”掌柜连忙追问。
 池非回答道:“写是已经写完了,只不过我家主人只让我带着一半手稿出来,剩下的还在他那里。”
 掌柜一听,作为商人的本能马上让他明白过来。
 这少年的主人并非傻子,也会提防别人拿了稿子不还,所以只带一半出来。
 掌柜看着手中的稿子陷入了沉思。
 他没见过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写法。
 咋看下去文笔过去直白,用辞也不够精练简洁。但多看几页后,却不由自主地被其独特的文风所吸引。
 更新奇的是,作者将书中人物的各种表情、对话和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让人有种仿佛置身其中的真实感。
 故事本身更是精彩无比,就连他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也忍不住被书中这对年轻男女间那种至真至纯的青涩情愫所感动,仿佛回到了年少时代。
 但正所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如此纯洁美好的恋情真的经得起现实摧折吗?
 想到这里,掌柜问:“小兄弟,你能不能回答我,这故事最后是否悲剧收场?”
 池非不禁有些佩服他的敏锐,“掌柜果然高明,这故事的确是一个悲剧。”
 果然如此,掌柜不由得叹了口气。
 将手稿放下后,掌柜迅速由一个读者变成一个商人,正色道:“那敢问小哥,这手稿你家主人打算卖多少钱?”
 “在谈价钱之前,我想先跟掌柜说件事。我家主人说了,这部书如果有人要买的话,对方必须答应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改书名,否则多少钱也不卖。”
 掌柜想了一下,赞同道:“只要是懂书之人,凡是看过这手稿的,相信都不会对书名有异议。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梁祝二人之间的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名字了。老夫同意这个要求。”
 “那好,接下来我们就谈价钱。我家主人交代过,让我多找几家书坊问价,而且要让对方先报价。实不相瞒,您这里是我找的第四家书坊。”
 掌柜知道对方是有备而来,于是非常直白地说:“从这手稿来看,你家主人应该是第一次投稿。因为我在这行做了三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奇特的文风,如果见过肯定有印象。
 按我们这行的规则,新人作者一般是千字一百二十文到一百五十文之间。稍微有点名气的一般是千字两百文到三百文之间。名气再大一点的可以拿到四百到六百文之间。只有真正顶级的作者,才能拿到千字一两的高价。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半坡先生,最高时拿到了千字一两三钱的天价。自他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拿到过这个价。小兄弟,你觉得你家主人可以拿到什么价?”
 池非不慌不忙道:“我家主人说了,让我把稿子卖给开价最高的那一家,所以你问我也没用。还是请掌柜报价吧。”
 掌柜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油滑的人,不禁有些无语。
 如果换作其他人,就算是有些名气的作者,凭他们聚雅斋在业内多年的声望,绝不会任对方挑三拣四。
 然而在看过这些手稿后,以他在这行三十多年的眼光和经验,他知道这些手稿一旦印成书,一定会大卖。
 毕竟就连他这样一个阅书无数的老行家,也被吸引成这样,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他实在不舍得放过这样的机会。
 在考虑了一会之后,掌柜终于开口道:“这样吧,我就破例按已成名作者的价钱给你家主人,每千字五百文,即千字半两。小兄弟你可以回去问过你家主人之后,再过来给我答复。”
 池非摇摇头说:“不必了,掌柜你给的价已经几家书坊中最高的。而且聚雅斋又是多年的老字号,我信得过你们。稿子卖给你了。”
 掌柜一听,顿时笑逐颜开。
 双方约定,一手交稿一手交钱。
 但不是现在就马上交易,而是要等两天后,池非把全部手稿都带过来,双方才当面结清。
 这是防止有人一稿多投,用一份稿骗几家钱,所以要定在两天后交易。
 这也是业内通用的行规。
 在这两天时间里,书坊会派人到其他书店去打听消息,以免上当受骗。
 把半部手稿拿回后,池非离开了聚雅斋。
 此时天色已黑,绝大部分店铺都已关门,路上行人也很少。
 走在冷清的路上,池非心却是暖的,双眼闪闪发光,脸上更是流露着一丝兴奋的笑容。
 他似乎,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了。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014
 两天后,池非一下工,就带着梁祝的全部手稿来到了聚雅斋。
 金掌柜早就在那里翘首以昐,唯恐池非不来。
 一看到池非,他立刻走过来问:“小兄弟,手稿全都带过来了吗?”
 “已经带过来了,请掌柜查验。”池非十分干脆地把手稿递给他。
 当然,这些手稿他还另外抄了一份作存底。
 金掌柜接过后,接着上次看到的章节继续往下看。
 看到十八相送那一段时,不禁赞叹道:“好,写得好,写得真好。”
 接下来,当悲剧部分逐渐展开后,原本欢快甜美的气氛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冻彻心扉的冰冷现实。
 尤其在看到山伯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即是九妹,赶忙前往祝家提亲。
 然而去到祝家时,才知道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了别人。山伯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终于一病不起时,就算是已经看遍世情的金掌柜也不由得为之动容,痛惜不已。
 故事的最后,看到合葬在一起的两人化蝶飞走时,金掌柜这才惊觉自己眼睛已经湿润。
 轻轻擦了一下眼角,金掌柜放下手稿苦笑道:“让小兄弟见笑了。你家主人这故事实在写得太好,让老夫也忍不住失态了。”
 “掌柜过奖。倘若我家主人听到您这样说,一定会很高兴的。”
 整理好心情后,金掌柜开始点算整部手稿的总字数以方便计算稿费
 点了两遍后,金掌柜说:“全部手稿一共二十五万六千七百五十二字,小兄弟你可以自己点一下对不对。”
 “不必了,我信得过掌柜。”
 “那好,这二十五万六千七百五十二字我就按二十五万七千字来算,按我们之前说好的千字半两的价钱,整部手稿的稿费一共是一百二十八两五钱。小兄弟你不妨自己算一下。”金掌柜拿出算盘打了两遍后,报出了结果。
 池非用珠心算在心里面算了一下,结果并没有错,于是点了点说:“掌柜没有算错,的确是这个金额。”
 金掌柜看他连算盘都没打,就直接说他没算错,以为这少年肯定是因为不会打算盘,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才嘴硬附和的,不由得有些好笑。
 还好他们是有诚信的老字号,不然这少年肯定要吃不少亏。
 既然双方都没有异议,金掌柜问:“小兄弟,这手稿我收下了。你是要银票,还是要银子?”
 “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要银票。”
 金掌柜于是给了他两张五十两面额、两张十两面额的银票,一共是一百二十两银票。剩下的八两五钱,池非拿的是银子,方便日后买纸墨。
 双方当面结清后,金掌柜小心翼翼地把手稿收起,然后对池非说:“小兄弟,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如果日后还有新作的话,请务必先拿到本店投稿。至于稿费方面好商量。”
 “好的掌柜,回去后我一定把您的话禀报我家主人。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
 “慢走,小兄弟。”
 离开聚雅斋后,池非隔着衣服摸了一下放在胸口口袋里的银票和银子,心中充满了雀跃。
 这种的感觉,比他当年兼职网络写手时,拿到的第一份稿费还兴奋。
 因为这表示他写出来的东西的确是可以被这时代所认同的。
 至于有多少人会认同,就要看出版之后的反应了。
 其实池非原本不太想将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梁祝》直接卖断的,但在接触过其他几家书坊后,发现想走分成这条路很难。
 一般作者,就算是中小神级别的作者,人家书坊也是直接将作品买断的,根本不会跟你谈什么分成。这已是行内的惯例。
 除非你是非常有名的作者,换作现代的话来说,至少是大神级别的作者,才有资格有底气跟书坊谈分成。
 不过算了,他只是希望《梁祝》这个故事可以面世而已。能卖到一百多两,已经是意外之喜,做人不能太贪心。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银行出现,不然他真想把钱存到银行里,这样才放心。
 毕竟一百二十多两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按他现在每月3两银子的工钱来算,要不吃不喝存上三年多才存够。
 平常人家每月有个十几两就基本可以让全家保持温饱了。
 不过银行就不用想了,就算是在他那个世界里,能存钱取钱类似于银行的票号(亦称“票庄”)也是在清朝中后期才出现。
 这个朝代不管是历史还是社会环境,都跟明朝很相似,基本不太可能出现票号。
 ******************************************
 把手稿交出去后,池非算是了了一件心事。
 至于聚雅斋那边会怎么运作这本书,池非就不操心了。
 商人重利,花大价钱买下的稿子肯定会尽可能地扩大价值,人家才是内行。
 于是他像往常那样,该上工的上工,该教人的教人,该练功的练功,过得既充实又忙碌。
 由于晚上不用写稿,他有更多的时候练拳。
 还好他的房间离邓全他们比较远,这才不会影响到他们。
 经过三个多月的苦练,他的手臂和小腿肌肉逐渐变得厚实起来,打完木人桩后已经不会再出现又肿又痛的情况。就连身体素质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
 他相信,只要像现在这样不间断地练到二十岁左右,就能恢复到他以前的水准。
 在这种充实有序的作息下,他开始构思第二本小说。
 如果说第一本《梁祝》是他对自己原来那个世界的缅怀和回忆,那这第二本小说则是他的野心之作。
 他想让这个时代连看《金锁缘》这种男版玛丽苏小说都看得如痴如醉的读者,看看什么才是真正有水平的yy大作。
 他一向认为,yy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反而是作品吸引人的地方。
 举个例子,作家路遥的大作《平凡的世界》,里面其实也有yy的成份。
 主角孙少平只是一个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高中生。而女主角田晓霞呢,她父亲是县革委副主任,而她本人更是省报记者。两人的身份本身就有着巨大的鸿沟。
 要知道,那个时代记者跟军人一样,是几乎被捧上了天的职业。
 再加上女主角性格开朗活泼、积极向上,长得也漂亮,这个形象简直是那个时代所有年轻人的女神。
 但就是这样一个女神一般的女主角,却不顾一切地喜欢上了出身低微的男主角孙少平,并且死而无悔。
 这不是yy是什么?
 两人身份上的巨大差距使得男女主角的关系变得充满了冲突性和戏剧性,这就很自然形成了yy的条件。
 yy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落差。
 一个有钱男人爱上另一个有钱女人,那不叫yy,只能叫门当户对。
 一个不仅出身好,而且长得漂亮性格又好的女神爱上了一个穷屌丝,那才叫yy。
 然而,同样是yy,有好的yy和不好的yy。
 好的yy,男女感情要自然不做作,说话做事要有理有据,简单来说就是要像个正常人。当双方一起经历了许多事以后,感情开始不断升华,最后水到渠成,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不好的yy,说白了就是无脑yy,不讲逻辑,不顾人情世故,只要剧情够爽就行。男的明明是个没什么脑子的屌丝,做着一些看似很牛b,其实很傻b的事。但那些女的就像吃了过期椿药一样,全都被迷得七荤八素,好像全世界就只有男主有jj似的。
 池非想写的,就是符合逻辑,能让人信服,有水平的yy小说。
 既然是yy小说,那读者群的定位就应该以男性读者为主。
 男性读者喜欢什么?不外乎是打打杀杀、升官发财、到处艳遇、冒险寻宝这几类。
 在他那个时代,什么小说最火?当然是打怪升级类小说。
 而打怪升级类小说当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仙侠小说。
 这个时代虽然也有灵异鬼怪类小说,但基本都是小打小闹。
 不是某个书生在路上遇到了漂亮的狐仙发生了一段人妖恋,就是哪个地方有妖怪作祟,主角去帮忙除妖之类。
 而仙侠小说跟这种灵异鬼怪类小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世界观上就不一样,前者要宏大壮阔许多。
 其中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了,什么门派、法宝、丹药、阵法、怪物等等简直数不尽数。
 在他那个时代,有些爆红的仙侠小说一写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字,可见其宏大。
 更有意思的是,仙侠小说还可以当成一个系列来写。
 只要架构好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后,一个主角的故事写完后,就可以写另一个主角的故事,简直生生不息。
 日本女作家小野不由美的经典作品《十二国记》就是最好的例子。
 越想越觉得可行,池非决定第二本小说就以仙侠为题材。
 就在池非准备开始写故事大纲时,这天张泉水忽然表情古怪地走过来对他说,刘掌柜叫他马上回一趟四合院,有急事找他。说完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池非有点不解,只好跟着他回四合院。
 刚一回到四合院,就看到他的房间门被打开了,房间里面的东西被翻得到处都是,就连床上的被子也被弄到了地上。
 站在门口的刘掌柜正铁青着脸站在那里。
 一看到池非,刘掌柜随即露出了十分愤怒的表情,仿佛要生吃掉他似的。
 只见他从身上拿出几张纸用力拍在桌子上大声质问:“我问你,这些银票你是从哪里拿到的?!”
 那几张纸,正是那一百二十两银票。
 在刘掌柜质问的同时,池非清楚看到,站在他身后的刘长东正一脸得意、兴奋地看着他。
 眼神仿佛在说,我等这一天等很久了。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015
 “喂,你们说阿真他不会真的偷钱了吧?”刘安半信半疑地问。
 “我也不知道,但既然掌柜都这样说了,那应该是真的吧。”张泉水也很纠结。
 邓全很是生气地站起来说:“都相处这么久了,阿真是怎么样的人你们还不了解吗?他像是会做这种事的人吗?”
 他是真的不相信阿真会这样做,因为他是跟阿真接触最多的人。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是真心还是假意,时间一长总能看得出来。
 不管是算盘也好,做帐也罢,阿真是真的毫无保留地在教他。
 而且他看得出来,阿真虽然表面上好说话,但其实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
 他以前为什么很少跟张泉水他们三个出去玩?不是不想,而是因为他身无分文,不想老是白吃别人请他的东西,所以才不愿去。
 直到掌柜给他发了工钱,他有钱回请别人了,这才时不时地跟他们出去。
 实际上邓全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因为他每月能拿到手的只有一点点钱,所以他不敢乱花全都存了起来。
 他不是不想看张泉水他们买的话本,而是他本身就没有份出钱,如果就这样厚着脸皮去看的话,等于在占他们便宜。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这样做。
 将心比心,所以他不相信像阿真这样自尊心这么强的人会去做偷钱这种勾当。
 “可是银票的确是从他房间里搜到的,这个要怎么解释?”
 “他不是跟掌柜解释过了吗?那是他自己写话本赚到的钱。你当时不也在场听到了吗?”
 “我不是不想相信他,可这种话真的很难让人相信嘛。他才几岁啊,就能写话本?而且话本是这么容易写的吗?真的这么容易早在有大把人去写了。还有,那可是一百多两银票啊,写什么话本能赚这么多钱?”
 “阿真跟我们不一样,你忘了他的心算有多厉害吗?这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事吗?掌柜以前也说过,阿真是个神童。既然他是神童,那他会写话本又有什么出奇的?”
 “就算你说得有理,我还是很难相信。”张泉水嘟囔着。
 一直没出声的张大春抓着头说:“其实我也觉得阿真不像是这种人。他人很好的。”
 张泉水叹了口气说:“我也希望阿真不是这种人。但我们信不信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掌柜不信啊。你也听到了,掌柜说会再给阿真两天时间考虑清楚,如果到时阿真再不老实交待的话就会报官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