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安平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刘大咪
此时皇城城楼上已经准备就绪,到处都是穿着铠甲的禁卫军士,他们整齐划一的立在城墙垛口之间,神情严肃威武,让人颇为敬畏。
这时,裴洋便去同城楼上一名军官说了话。
等裴洋返身回来的时候,城楼上便开始响起了“隆隆”的鼓声。
柴彦知道,这鼓声就是告知城楼外面下方的百姓,圣驾到了。
果然,鼓声一响,城楼下的喧闹和嘈杂声便立刻降了下去,百姓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城楼的中央位置。
当刘阆走到城楼中央的一处垛口边时,下面眼尖的百姓马上就发现了。
“皇上,你们看,是皇上!”立刻有人兴奋的大叫了起来。
并且声浪是越来越大,许多人开始兴奋的欢呼,甚至有人激动的流出了眼泪。
“咚!咚!咚.......”
节奏沉稳的鼓声忽然间响了起来,来瞻仰天颜的百姓们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片刻后,鼓声停止了。
接着,就听城楼下方有人带头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们全都跪在城下,跟着山呼万岁,持续了三遍。
刘阆看着下方万民拜贺的景像,心中暗暗激动和澎湃,当即便用最大的声音道:“平身吧!”
话音刚落,一串快速的鼓声便响了起来,城楼下方百姓们听见了鼓声,便陆陆续续都站了起来。
接下来,便是“司礼太监”正式宣读诏书的时间,等诏书宣读完毕,也就代表刘阆正式成为了盛国的新皇帝。
柴彦站在刘阆的身后,静静的听着司礼太监扯着嗓门宣读着诏书,但由于诏书的内容太过晦涩难懂,柴彦听得是一头雾水,不明深意。
不过柴彦也不是很在意诏书的内容,反正这就是帝王上位时用来昭告天下的一个步骤,意思就是说朕以后就是一国之主了,各位百姓们都要知道。
花了近一刻钟的时间,司礼太监终于把诏书给吼完了,柴彦从司礼太监的表情看出来了,他这么用一通嗓子,估计明天就得沙哑了。
“咚!咚!咚......”
下一刻,城楼上的鼓声又再次响起,是节奏缓慢非常稳重的鼓点。
百姓们听见鼓声,立刻“哗啦啦”的全跪了下来,再次向皇帝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连续三遍过后,鼓点如同刚才一样发生了变化,变成快速的鼓点节奏,百姓们跟着也站了起来。
完成了这一步,按说刘阆已经可以下城楼回宫去了,但是刘阆似乎十分享受万民拥戴的场面,竟然久久站在垛口边,望着城下没有离开。
城楼下的百姓们见皇上没有走,他们也都没有急着离开,有的继续叩拜,有的大声欢呼,人群的气氛持续热烈,久久不散。
看了百姓们热闹的场面好一会儿,刘阆才一脸知足的转过身来,朝着城楼楼梯走去。
虽然刘阆离开了城楼垛口旁,但柴彦听得很清楚,城下的百姓们仍然在欢呼着,雀跃着。
“柴彦......”
经过柴彦身旁时,刘阆突然唤了一声。
柴彦连忙跟了上去,道:“皇上,微臣在。”
刘阆一边走一边道:“柴彦,关于你收的那五个石国人,朕刚才想过了.......”
柴彦紧紧跟在刘阆身后一侧,很期待他后面的话会怎么说。
顿了一下,刘阆继续道:“念在他们五人为寻找新金脉出了力立了功的份上,朕可以允许他们加入武德司,不过你得跟他们说清楚,前提条件是需要加入咱们大盛国籍,正式成为大盛的子民,才能被武德司接纳,从而为国效命!”
柴彦高兴极了,立即拱手道:“皇上放心,这事肯定没问题,等微臣回去见到他们就说清楚。”
“嗯。”刘阆应了一声,缓缓点头。
下城楼时,刘阆又问柴彦:“说完了他们五个人的事,该你自己了吧?”
“我自己?”柴彦微微一愣。
刘阆一顿,脚步稍停后问道:“想要朕赏你什么呀?说吧......”
说完,刘阆又继续往下走了。
柴彦跟在身后道:“皇上,您这么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要不,还是您看着办吧,微臣不挑,都行的,嘿嘿......”
刘阆笑道:“是吗?那朕就把你调去六部干活了!”
“别别别,皇上,真的别,还是让微臣留在武德司里吧,您高抬贵手,千万别调微臣去六部!”柴彦连连作揖道。
刘阆不屑的瞧了柴彦一眼:“你这懒货!”
“嘿嘿嘿.......”柴彦挠头憨笑起来。
下了城楼,刘阆便登上了轿辇,然后对柴彦道:“回宫的路上,同朕细说一下沐月国使团发生的事。”
“是,皇上。”
柴彦躬身答应,随后跟在轿辇旁,一边走一边讲述起了当时初遇沐月国使团时的情景.......
------------------------------------------
ps:感谢书友“我是老玩童我怕谁”为本书投出的1张月票,2020年头一天就收到了月票,大咪非常开心,多谢书友!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盛世安平侯 第1171章 用两个字形容
第1171章用两个字形容
从城楼回到御书房,这一路走了多久,柴彦便滔滔不绝的讲了多久。
刘阆听得非常认真,而且还会不时询问其中的一些细节,柴彦也都一一答了。
其中最让刘阆感兴趣的当属柴彦查出路波尔下毒的经过,不光刘阆听着起劲,就连跟在一旁的裴洋和徐茂也是津津有味,竖着耳朵紧跟其后,生怕漏听了一个小小的细节。
差不多花了一炷香时间,轿辇和仪仗才来到御书房外。
刘阆下了轿辇后,只带了柴彦和裴洋、徐茂进了御书房,其余的人便按规矩陆续散了。
柴彦好奇的问:“皇上,您今天都累一天了,怎么不早点回宫休息呀?”
刘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后道:“说的倒是轻巧,你以为朕不想休息吗?可是不行啊,手头该批的折子还没批完,不能去睡呀。”
说着,刘阆就往御书房的内间走去,边走边道:“柴彦,你在这等会儿,朕先换身舒服的衣衫。”
皇帝这身冕服太不舒服,一天穿下来,累得人够呛,幸好刘阆年轻体力足够好,不然早累趴下了。
“皇上请便,微臣候着。”柴彦道。
紧接着,裴洋和徐茂就跟着皇上进了内间,伺候他换衣服去了。
三人一进去,御书房外间便只剩下了柴彦一人,柴彦等得无聊,便在御书房里慢慢走动,参观了起来。
但柴彦还是懂规矩的,皇帝龙案那块地方他坚决不靠近,只是在四周有书架的地方活动一下,看看书架上都有什么书籍之类的打发时间。
不久,刘阆便换好了便服,当他从内间走出来时,正好瞧见柴彦仰着头在看书架上层的书。
于是刘阆便道:“徐茂,梯子呢?搬过来,帮着取书。”
“是,皇上。”徐茂急忙跑去找梯子了。
柴彦听见声音,马上就回头道:“皇上,我就是随便看看,不用拿下来的。”
刘阆十分和善的道:“没关系,想读哪本都可以跟朕说,朕可以让你在这里读,但有一点,不许拿出这个门去。你要知道,这些架子上,可有很多都是孤本哦!”
说话的工夫,徐茂已经搬来了一个专门用于取书的矮梯子。
“柴爵爷,您想看哪本,杂家帮您取。”徐茂笑盈盈的道。
柴彦摆手道:“谢徐公公好意,暂时不用了,下次,下次吧.......”
徐茂始终挂着笑脸,对柴彦道:“那柴爵爷,您一会儿要是想看了,便再叫杂家就是。”
柴彦点了点头。
这时,刘阆已经走到了堆积如山的桌案后,一边坐下一边道:“徐茂,去端碗参茶过来,柴彦都一夜没合眼了,喝点提提神也好。”
徐茂立刻应下,匆匆退出了御书房,照办去了。
“赐座!”刘阆朗声又道。
裴洋马上搬来了一张加了软垫的凳子,放在桌案下的一侧,客气道:“柴爵爷,您请坐。”
“谢皇上。”柴彦谢过之后,一屁股就满满的坐在了凳子上。
裴洋见状不由在心中暗想,也就是你柴彦敢这么个坐法,换了别的大臣,谁敢坐这么满当呀?
刘阆问道:“对了,中毒之后,沐月国二王子的身体要紧吗?”
柴彦道:“回皇上,大事应该没有,但目前不能劳顿颠簸,所以还得休息两日才能到达京城。”
“嗯。”刘阆点头后道:“有你的人和杭白秋在那看着,朕是很放心的。”
说完,刘阆就转开了话题,道:“柴彦,朕听说你这一路回来,又治了贪官,还救了人质,着实是挺热闹呀.......”
一提这个,柴彦顿时想起了土豆的事,于是马上就站了起来,拱手道:“皇上,微臣这次回来,其实给您带了一件礼物!”
“礼物?”刘阆一听就来了兴趣,问道:“什么礼物?在哪呀?”
柴彦表情非常认真的道:“回皇上,微臣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种海外的粮食作物,它名叫土豆,也有人管它叫地蛋!”
“地蛋.......”刘阆一听就乐了,道:“这名字倒是新奇古趣,长什么样呀?快拿来给朕瞧瞧!”
柴彦一边比划一边给刘阆讲了土豆的样子和吃法,听得刘阆兴趣大增。
“别光说了,把土豆拿来,朕要亲眼瞧瞧!”刘阆催道。
柴彦顿时就尴尬了,只好稍微笑了笑,道:“不好意思皇上,土豆还留在驿站,晚点才能跟他们一起回京。”
刘阆顿时失望,但还是耐心的问:“既然这样,那你就先跟朕说说,为什么要送朕土豆,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皇上,微臣毫不夸张的说吧,土豆这东西,可是比价值千金、万金还要宝贝的宝贝呀!”柴彦非常肯定的说道。
“哦,是吗?”刘阆顿时吃惊,他没想到柴彦会对这个叫土豆的东西评价如此之高。
刘阆便道:“那朕可要仔细听听它的宝贝之处了......”
柴彦点头后想了想,朗声问道:“皇上,您可清楚普通水稻一亩的产量是多少斤?”
刘阆稍微思考了片刻,认真道:“朕记得上次看过一个折子,上面说有人种了十亩的水稻,到了秋天收成,居然达到了六千八百斤......当然,那人是个高产的特例,但依照这么算再降低一点,一亩水稻的产量至少也得有五百多斤吧.......朕没有说错吧?”
说完,刘阆便看向了裴洋。
裴洋马上点头,恭声道:“皇上说的一点没错,咱们大盛的水稻苗子最佳,一亩地下来,只要不是太差,大约都能产到五百多斤呢。”
刘阆问:“柴彦,你忽然问朕这个,难道是说土豆的产量要高于水稻?”
“没错皇上,微臣想说的就是土豆的产量!”柴彦应下后,重重道:“关于土豆的产量,微臣用两个字来形容——惊人!”
刘阆笑着道:“惊人?好啊,那你倒说仔细点,有多惊人?”
裴洋也很感兴趣的看着柴彦,等他说出具体的产量。
柴彦道:“回皇上,土豆的亩产,大约在两千斤到三千斤之间,是目前水稻亩产的四、五倍,甚至要更多!”
柴彦的话一出口,刘阆面上的笑容便瞬间凝固了:“你.......你说什么?”
裴洋也震惊了,他先是看向了皇上,接着又看回了柴彦,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数字。
“柴爵爷,您是不是说岔了?”裴洋忍不住问了一句。
柴彦非常认真的摇头,一字一句的道:“我没说错,土豆的亩产,就是在两千斤以上,甚至是三千斤!”
--------------------------------------------
ps:感谢书友“蓝旗十三”为本书投出的1张月票,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盛世安平侯 第1172章 句句属实
第1172章句句属实
这一回刘阆也听得清清楚楚,柴彦说的就是两千斤和三千斤。
“一亩?不是十亩?”刘阆问。
柴彦摇头,强调道:“皇上,就是一亩!”
刘阆不知所措了一下子,接着突然便笑出了声来:“哈哈哈.......”
紧接着,刘阆就收住了笑声,死死盯着柴彦问道:“世间当真有产量如此之高的粮食?”
“皇上,微臣说的,句句属实!”柴彦用力拱手,脸上眼中没有一丝玩笑之色。
就在刘阆心情激动的时候,徐茂端着参茶回来了。
刘阆一见徐茂,便问道:“徐茂,朕来问你......”
徐茂赶紧加快步子,端着两碗参茶来到了跟前:“皇上,您要问奴才什么?”
“朕问你,你可有听说过一亩地能产两千斤以上,甚至三千斤的粮食作物?”刘阆的话中隐含着一股激动。
徐茂听蒙了,愣了愣才道:“皇上,您在跟奴才开玩笑吧?这世上哪有这种粮食呀?奴才听都没听说过.......”
刘阆兴奋道:“可柴彦说有!叫土豆,亩产两千斤到三千斤,不但很好种活,而且非常好吃.......”
接下来,刘阆居然把柴彦说过的土豆的好处又重复了一遍,听得徐茂瞠目结舌,手上端着的参茶都差点因为走神给洒出来。
对于土豆高产能给国家带来的益处,刘阆根本就无需柴彦赘述,他作为一国之君,粮食问题时时刻刻都在牵动着他的心弦。
就说桌案上的一大堆折子里吧,每日绝对有请赈济粮的折子出现,而且还不止一、两个,最多的时候七、八个堆着一起来,弄得刘阆简直是头大如斗。
国库里就那么多的粮食,刘阆要是看见一个请粮的就发一份,那国库用不了几天就得亏空了,他只能紧着灾情最重的先发,然后再是灾情次之的,然后以此类推.......
但是,如果有了柴彦带回来的土豆,并且在全国成功推广种植开来的话,那将能养活多少百姓,为国家减轻多少负担呀?
刘阆暗暗在心中计算,片刻后已经是欣喜若狂的样子。
“柴彦,你可知道?朕今日最高兴的都不算是登基了,而是因为你寻回来的这个土豆宝贝!哈哈,哈哈哈.......”
刘阆兴奋的大笑起来,他早已坐不住了,开始在御书房内高兴的来回行走,畅快言语。
裴洋见状在一旁说起了喜庆的话:“柴爵爷寻获土豆一宝,此乃皇上之福,盛国百姓之福!”
徐茂也急忙道:“皇上,既然此宝如此重要,不如即刻命人去驿站将宝物取回,免得夜长梦多呀!”
徐茂的话一下惊醒了刘阆,刘阆马上点头道:“对对对,你说的对,此宝重要无比,万万不能有失.......来人,速去将顾爱卿请来!”
门外马上有值守的太监答应,然后脚步匆匆的跑走了。
“来来来,喝茶,先喝茶!”
刘阆此刻心情大悦,满面笑容的招呼柴彦喝参茶。
徐茂非常殷勤,立刻将参茶端到了柴彦面前,堆笑道:“柴爵爷,您小心,别烫着。”
柴彦接过茶碗,客气道:“多谢徐公公。”
刘阆忽然又问道:“对了柴彦,你刚说这土豆好种,你可会呀?”
“皇上放心,微臣会种。到时候皇上您选好了地方开一块土,微臣亲自到场,保证手把手的教会下面的人种,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土豆这种作物得看天气冷暖,如果天气太热,便不合适种了,必须得等到天冷一点了。”柴彦解释道。
刘阆点头表示明白,问道:“那现在呢?现在这个天气,能种吗?”
柴彦看了眼窗外,想了想道:“微臣觉得应该可以,到时候试一试就知道了。”
刘阆眼中立刻有了兴奋之色,一想到土豆收获时场景,他就有些按耐不住激动。
不过转念刘阆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便有些担心的问:“柴彦,你一共就带回来七、八筐土豆,万一没种活,岂不是大大的浪费?”
柴彦笑道:“皇上,这个问题也不用太担心,在柳莒县的时候,微臣就跟海家的人谈过了,汀州港时常有外国船只停靠补给,微臣让他们负责大量采购土豆,到时候咱们就不缺了呀!”
刘阆瞬间喜上眉梢,高兴的抚掌道:“好,很好!柴彦,这事你办的很好,想的周到,朕非常满意!”
“只是皇上,这事吧还有个小小的问题.......”柴彦抬起手眯着眼,一副有难处的样子。
刘阆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大声问道:“说!什么问题?”
柴彦走近一些,放低声音说道:“皇上,微臣听海家说,汀州港不允许随便同外国船只发生贸易往来,所以微臣临走时向他们打了包票,说回京以后一定向皇上您求一纸采买土豆的许可,您看这事.......”
柴彦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抬眼偷偷观察起刘阆的表情来。
“就这事?”刘阆皱着眉峰盯着柴彦:“一纸许可还不容易吗?只要能买回来土豆,明日朕便让人给你去办妥了!”
“多谢皇上!”柴彦连忙表示感激。
大约过了一炷香时间,外面有太监来报,说是顾指挥使到了。
“快,请顾爱卿进来。”刘阆高声道。
很快,顾正邦便进入了御书房,恭敬的向刘阆行了一礼问安。
等问安过后,顾正邦直起身子向柴彦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刘阆直奔主题道:“顾爱卿,有个事朕需要你去办一下,你即刻派人去沐月国使团所在的驿站,将柴彦留在那里的土豆用最快最稳妥的方式运回朕这里来。”
“土豆?”顾正邦还不知道土豆是什么东西呢。
刘阆这时没心情解释,便道:“顾爱卿,这事有点急,你一会儿领朕的手谕,去把土豆运回来,回头见了真东西,朕再慢慢解答你的疑问。”
“臣遵旨!”顾正邦立刻拱手应下。
刘阆转脸道:“柴彦,时候也不早了,你也该回家休息了!这样,你正好陪顾爱卿出宫,一路上也好商量一下运土豆的事。朕这边也该继续批折子了.......”
很快,顾正邦和柴彦便告退离开了御书房,一同出了皇宫。
此时早有顾府的马车在外等候,因为住在对门,柴彦便坐上了顾府的马车,一路回了家。
车上,柴彦同顾正邦仔细商谈着运土豆的事,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
两人下车后刚准备各自回家,忽听顾正邦说道:“对了柴彦,有个事跟你说下.......明日一早,即墨殊会来我府上作客,至少午时之后回府。”
说完,顾正邦便转过身,头也不回的往家里走去。
柴彦稍微愣了一下,紧接着就明白了过来,于是急忙拱手行礼,谢道:“多谢顾大人!”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盛世安平侯 第1173章 回家
第1173章回家
顾正邦这话的意思,就是提醒柴彦明早可以去即墨府见一见鸱鸢,即墨殊不在家的话,是可以免去不少尴尬状况发生的。
柴彦心里清楚,这应该是顾大人在故意帮自己。
目送着顾正邦进入府邸并且府门缓缓关上,柴彦才收回注意力,转身往自己家走去。
来到家门前站定,柴彦抬头看了一眼门上的匾额,忍不住感慨道:“终于回家了!”
这一趟出门就是半年多时间,也不知道蔡伯、云姨和小葵他们怎么样了。
深吸了一口气后,柴彦便迈步上了门前的台阶,来到门前拍响了门环。
“嗙,嗙,嗙.......”
过了一小会儿,里面便有一个少女的声音回道:“是谁呀?”
柴彦马上就认了出来,这是小葵的声音。
柴彦张嘴刚想应上一声,但转念一想不如给小葵一个惊喜,于是便忍住了没出声,继续拍了三下门环。
“来了来了,是谁呀?”小葵的声音已经到了门后。
接着,门后便响起了拔门闩的响声,再然后,大门便开了.......
“谁呀......”小葵开门出现,问话的声调刚往上扬到一半便陡然停住了。
因为小葵看见柴彦的一瞬间,瞬间面色惊愕,愣在了原地,那样子就好像被人施了定身咒语一般。
眼前的小葵同半年之前已是大不一样,如今个子也高了,皮肤也红润了,人看起来也胖了一点点,整体的感觉也建康了。
柴彦被小葵的反应逗乐了,笑着就问:“怎么这个样子,莫非不认得我了?”
小葵惊醒过来,连忙高兴的摇头道:“没有没有,奴婢怎么会不认识少爷呢,奴婢只是没想到少爷您这个时候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