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世安平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刘大咪
柴彦道:“这都天黑了,要走也明天走呀!”
洪彪心灰意冷的道:“没关系,反正睡不着,走一夜,天亮以后就到家了。”
说着,洪彪就要往门外走。
柴彦再次叫道:“洪彪,吃个饭再走吧,总不能饿着肚子走夜路吧!”
洪彪面色沮丧,谢道:“多谢大人好意,但我真的吃不下。”
“你先别走,等我一会儿!”柴彦叫住洪彪后,自己便走去了后厨。
不一会儿,柴彦便拎了一个包袱出来,递给洪彪道:“给你拿了些包子馒头,带着路上吃。”
“谢大人。”这些洪彪倒是没有拒绝。
柴彦轻声道:“洪彪,之前答应给你的酬金,离开前我跟南营的刘校尉仔细说过了,等朝廷派人过来之后,你只管找他,他肯定会帮着你解决的,你只管放一百二十个心!”
洪彪却一副不在意的样子,点点头后道:“知道了柴大人,那我走了。”
说完,洪彪又看了众人一眼,转身就离开了高朋客栈。
直到看不见洪彪的背影,柴彦才回到桌旁坐下,重新拿起碗筷,夹菜吃了起来。
“大人,究竟怎么回事呀?”关茂春最为好奇,眨巴着眼睛打听道。
柴彦不想再说,便瞥了一眼杭白秋,道:“你来说吧.......”
杭白秋也就知道个大概,但她还是绘声绘色的讲述了整个经过,语调和用词都偏向着洪彪,也很不理解蝶舞拒绝的决定。
关于洪彪和蝶舞之间的事情,一桌人讨论来讨论去也没说出个对错,到是这点谈资让饭桌上的气氛热闹了许多。
-----------------------------
第二天早上,辰时刚过。
柴彦刚起床下楼,便看见了孟如虎的身影,他正坐在客栈大厅里,一脸谦和的同客栈掌柜说着话。
柴彦一边下楼一边道:“孟里长,你也太早了吧!”
孟如虎闻声便中断了谈话,站起身来急忙走到楼梯旁,向下楼的柴彦行礼道:“大人早!”
客栈掌柜也过来行礼问安,接着便回避开去,将空间留给了二人。
孟如虎将柴彦请到厅内坐下,便道:“大人,宅子里面已经收拾和准备妥当,大人可以随时搬过去。”
“孟里长,你是不是怕我睡了一觉,起来改主意不去了,所以才一大早过来呀?”柴彦笑问。
“不不不,小人只是不知大人今日的安排,所以一早过来候着,好听从大人的差遣。”孟如虎否认道。
柴彦便道:“这样,等大家起来,吃完早饭就过去吧。”
孟如虎忙问:“大人想吃什么早饭,小人这就让下面的人去准备.......”
“吃什么.......随便吧,只要味道好,都可以!”柴彦无所谓道。
孟如虎马上应道:“大人稍等,小人这就去安排!”
话音一落,孟如虎便转身出了客栈。
..............
一炷香后,客栈大厅的一张桌上,林林种种摆满了各色早食,干的稀的,煎的炸的,蒸的煮的,可谓是应有尽有。
柴彦五个人坐在桌前看了半天,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从哪部分开吃。
最后还是柴彦带了头,从众多美食当众抓起了一个肉包子,大口的啃了起来。
随即,程九三人以及杭白秋也开动了,美滋滋的享受起了这顿丰盛的早饭。
吃过早饭,柴彦一行人便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客栈,赶着马车来到了孟如虎提供的宅院。
到了宅院,孟如虎立刻转变成了向导,带着大家到处参观,非常热情的介绍着。
柴彦发现同昨天来时不一样,宅院里多了一些下人,一问才知道,全是孟如虎连夜召集后安排在这里供他们差遣的,有负责起居的年轻丫鬟,也有干杂活的男仆,还有负责烧饭烧菜的老妈子。
柴彦见一切都很周到,近乎无微不至,便问孟如虎道:“孟里长,你应该很清楚,我家在京城,肯定不会在此地久留,过些时日我就要走了,你这样不计成本的招待我,图的是什么呀?”
孟如虎顿时面色惊恐,双手急忙的摇动着,紧张道:“大人,小人哪敢有其他的心思呀!这一切只是感激,纯粹只是感激呀大人!”
-----------------------------------
ps:即将突破千章大关,特求一波收藏、订阅和打赏,大咪感激万分!





盛世安平侯 第1000章 京城来信
第1000章 京城来信
两日后的早上。
孟如虎领着一名驿卒来到庭院,面见了柴彦。
孟如虎示意道:“这位就是柴彦柴大人。”
驿卒恭敬拱手道:“柴大人,京城有给您的加急书信。”
柴彦一听马上点头道:“好好,快拿来给我。”
但驿卒却没有取出信件,而是小心的道:“还请柴大人出示一下腰牌,小人也是照上面的吩咐,务必将信送到本人手中。”
柴彦表示理解,不急不忙的掏出了腰牌,递给了驿卒查看。
驿卒检查过无误之后,便将腰牌又交还给了柴彦,随后才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用火漆封住的信封。
柴彦收下书信,驿卒便算完成了使命,当下就向柴彦告辞,转身离开了。
接着,柴彦就对孟如虎道:“孟里长,有劳你了。”
孟如虎急忙道:“柴大人不用客气,应当的,应当的.......”
柴彦微微一笑,转身便往屋里走去,无情的将还想跟柴彦闲谈几句的孟如虎丢在了屋前。
“柴大人,那小人就告退了。”孟如虎见状也很识趣,告罪一声便离开了。
柴彦拿着信来到正厅,一边拆开信封取出信笺,一边坐下看了起来.......
读了一会儿才知道,原来这是太子殿下让他早点回京的书信,与临台山的金矿一事并没有关联。
也就是说,杭白秋加急送回进城的信,太子殿下目前可能还没有收到。
看完信后,柴彦便高声叫来了关茂春,命令他赶快追出门去,将刚离开的那名驿卒给叫回来。
关茂春听后一溜烟便跑出了大门。
此时,杭白秋听见动静也来到了正厅,问道:“怎么了这是?”
柴彦便道:“杭长官,你来的正好,太子殿下来信了.......”
“是嘛!给我看看......”
杭白秋面色一喜,她以为是自己发出的加急信件有了回复。
柴彦瞧出了杭白秋的想法,将信递给她时说道:“不是回信,是太子殿下在催我们早点回去。”
杭白秋将信从头到尾读完后,抬头问道:“可是朝廷还没有派专人过来接手,我们怎么能走呢?”
柴彦点头,眉头微皱道:“是啊,必须等专人过来接手,咱们才可以离开呀!”
正在这时,关茂春带着那名驿卒就回来了。
驿卒上前拱手道:“柴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吗?”
柴彦道:“劳烦这位兄弟稍坐片刻,我去回信一封,请你们送回京城。”
接着,柴彦就对关茂春道:“带这位兄弟去偏厅坐喝杯茶休息一下。”
关茂春领命,带着驿卒就走去了偏厅。
柴彦从杭白秋那里拿回书信,道:“我去写信。”
说着,柴彦就径直往书房走去。
杭白秋见人都走了,便也准备回自己的小院,突然她感觉身后有些异样,当即转身喝道:“谁?”
“杭长官,是小人,是小人呀!”
出现在杭白秋视线里的,原来是孟如虎。
孟如虎刚才出去之后,正好看见关茂春追回了那名驿卒,好奇之下便想过来瞧瞧是怎么回事。
“孟如虎?”杭白秋没好气的道:“你怎么在这?谁让你进来的?”
孟如虎急忙道:“杭长官息怒,驿卒不知柴大人的居所,便找到了小人那儿,小人便带着驿卒过来了。”
这话让杭白秋稍微顺气了一些,便道:“现在已经没你的事了,走吧。”
“是是,小人立刻就走,不敢叨扰杭长官休息。”孟如虎卑微的应着,一边往门口退走。
杭白秋转身要回院子,可接下来又突然转回过来,叫道:“等等!”
“是,杭长官。”孟如虎仿佛中了定身咒一样,声音一出他就不动了。
“问你个事......”说着,杭白秋就向孟如虎招了招手,示意他走近些。
孟如虎弓着腰,一顿小碎步就来到了杭白秋的跟前,低声道:“杭长官,您说.......”
杭白秋看在眼里不由的乐了,因为孟如虎刚才的一串动作像极了宫中的太监,唯一不同的是孟如虎还有胡子。
杭白秋一边往前庭小花园里走,一边问:“我问你,最近这几天,那个什么剿寇税,可还有人在收?”
“回杭长官的话,早就没有收了,流寇都剿灭干净了,怎么可能再收呢!”孟如虎回道。
“真的?”杭白秋反问后,警告道:“别以为我不会去暗访,要是你敢骗我,你这个里长就没了!”
孟如虎大惊失色,他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里长职权,吓得赶紧拱手揖礼:“小人不敢欺骗杭长官呀,自从流寇灭亡,我们就真的没有再收剿寇税费了呀,千真万确呀!”
杭白秋冷眼看着孟如虎,然后双手缓缓的负在腰后,严肃的道:“好,我姑且先相信你!”
“多谢杭长官!”孟如虎慌忙道。
顿了顿,杭白秋又问:“耀州北营江将军那边,可有什么动静吗?”
“动静?”孟如虎皱眉歪头,想了一下不太明白的问:“杭长官,您指的动静是.......”
杭白秋道:“我是想问江将军他们打算什么时候撤防,回到原驻地?”
孟如虎摇头,表情茫然的道:“不知道啊杭长官,这些都是军务,小人一介草民,没资格知道这些呀!”
杭白秋沉面道:“你不是跟钟事达很熟吗?会不知道?”
孟如虎顿时垮下了脸:“杭长官呀,您说的都是过去的事了,自从那次犬子........钟校尉对小人一家的态度就大为转变了,哪还能打听到消息哟.......”
杭白秋细想一下也是的,钟事达上次替孟如虎的儿子出头,谁知道反被自己这边给收拾了一通,他们的关系大概是真的破裂了。
“行了,没你事了,你可以走了!”杭白秋没什么可问的了。
孟如虎点点头后退了一步,犹豫过后道:“杭长官,小人斗胆,想请您和柴大人,以及另外三位大人,过几日去......去小人家中吃一顿家宴.......”
“去你家吃饭?”杭白秋顿感疑惑:“为什么?”
孟如虎马上堆起了笑容,示好道:“是这样的杭长官,过几日恰逢小人的生辰,小人一家特别希望几位大人能够出席.......”
杭白秋想也没想,张口就道:“没兴趣!”




盛世安平侯 第1001章 孤想换一个方式
第1001章 孤想换一个方式
京城,皇宫。
御书房内,太子刘阆身披孝服坐在桌案前,不过此时他并不是在批阅奏章,而是在读着一封信件。
读着读着,刘阆条地一下就站了起来,面色喜色的叫道:“好,好!”
立在一旁伺候的裴洋闻声很是好奇,但他知道太子殿下还没有读完信,所以便没有出声询问,而是继续小心的观察,耐心的等待着。
信是杭白秋写来的,上面详细说明了她和柴彦在临台山寻找金矿以及剿灭流寇等一切经过。
过了一会儿,刘阆终于看完了整封信,脸色和心情已经变得喜悦和兴奋起来。
刘阆把信放在桌上走到窗前,深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高兴问道:“裴洋,你猜猜,杭白秋给孤的信上,都说了什么?”
裴洋如何猜的出来,于是便垂首道:“瞧殿下的样子,信上定是天大的好消息!”
刘阆转身道:“杭白秋说,卢宕为首的一伙流寇已经瓦解,卢宕与柴彦交手时,当场被击毙了!”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裴洋拱手恭贺道。
“还有,柴彦和杭白秋他们在临台山里真的发现了金脉!”刘阆继续说道。
裴洋一愣,略带茫然的问:“殿下,您说他们在临台山里发现了金脉?”
“对呀,就是金脉!白纸黑字写着呢!”刘阆大声道。
裴洋依旧茫然,说道:“殿下,临台山被卢宕那伙流寇占据,不会是因为他们也知道山里有黄金吧?”
刘阆摇头道:“不是的,流寇们并不知道金脉的事情,他们只是碰巧占据了临台山而已!况且就算真的知道,以那些流寇的能力,也是不可能迅速提炼出黄金的。”
“对对对,黄金提炼实非易事,仅凭那些只懂得烧杀劫掠的流寇,是办不到的!”裴洋赞同道。
刘阆指着桌上的信道:“裴洋,本来早先孤就是随便一说,可没想到临台山里居然真有金脉,而且还被柴彦和杭白秋他们给找着了,你说说,这巧不巧,巧不巧呀?哈哈哈.......”
刘阆心情舒畅,说着说着就开怀大笑了起来,毕竟这座金脉对国库来说意义非凡,也算是柴彦献给即将登基的自己最好的贺礼!
“殿下金口玉言,洪福齐天!”裴洋再次恭维道。
刘阆一边笑一边高兴的道:“仔细想想,孤也不是全靠瞎蒙乱猜,那云台山本就是产金的大矿,而临台山就在云台上的附近,藏有金脉听起来似乎出人意料,但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的!”
“奴才以为,殿下说的极是!”裴洋不停的附和着。
高兴了一阵儿,刘阆又道:“如今就是不知临台山的黄金藏量几何,若是一座能与云台山比肩的金矿,那可真是我们盛国之福,百姓之福呀!”
裴洋听后便小心谏言道:“殿下,既然金脉已经确定,当派专人前去临台山仔细勘察、迅速开采才是呀!”
刘阆点点头,便问裴洋:“你觉得,应该派哪位大臣前去负责此事?”
裴洋思考了片刻,郑重答道:“回殿下,矿冶事务归属工部,自当由工部选派人手,前去临台山负责矿务.......”
“嗯,继续说.......”刘阆说了一句,转身就回了桌案后坐下,端起参茶喝了起来。
裴洋则继续道:“奴才以为,可由工部新任侍郎常丙堃常侍郎负责此事,然后再从游龙族内调派一些善于开采金矿的工匠能手辅之,如此一来,应该就稳妥了!”
“常丙堃常侍郎的话.......呃.......”刘阆念了念名字,蹙眉思考了起来。
裴洋立在一旁,不敢打断刘阆的思绪。
斟酌了片刻,刘阆终于做出了决定:“行吧,既然你如此推崇常侍郎,孤便给他一次机会,希望他不要辜负了孤的重托!”
裴洋马上道:“殿下放心,常侍郎办事稳重,此去一定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
“嗯,那样最好!”刘阆点头。
接着,刘阆又道:“另外,你说从游龙族人内部调派工匠能手去辅佐常侍郎一事,不是不可以,但孤想换一个方式!”
“殿下,奴才不太明白。”裴洋问。
刘阆解释道:“近些年,云台山的黄金大量减产,不用问也知道,云台山的金脉已经快要枯竭,为此前段时间游龙族内部还发生了一场大的dong luàn,造成的死伤很大,就连朝廷派去的矿正官也不能幸免......
缓了口气,刘阆又道:“长期以来,游龙族人占着他们拥有开采金矿、提炼黄金的技术,一直都是自主管理,小事自不必说,就连杀人越货的案件里,碰上有游龙族人在,当地县衙居然不能插手审问,呵呵呵呵,这小小的游龙部族,倒是有些国中之国的风范呀!”
说到这里,刘阆的脸色已经很不高兴了。
这也难怪,一直以来刘阆就对游龙族的一些特权存有怨言,要不是父皇不肯,刘阆怕是早就拿游龙族开刀了。
裴洋便问:“殿下,那您的意思是.......”
“脱籍!”刘阆朗声道。
“脱籍?”裴洋没懂。
刘阆正色道:“第一步,尽可能的勘察出临台山的黄金藏量,如果藏量足够丰富,第二步孤将会在临台山附近新设一个县,专门管理和负责临台山金矿的开采和提炼.......”
裴洋惊讶的点着头,新设一个县的想法他是没有想到的。
刘阆提了一口气,说道:“孤也说了,如今云台山金脉枯竭,接下来势必会空闲出许多的矿工矿民,这些rén dà部分是游龙族人,他们不懂农事、不务农桑,只懂挖矿冶炼,没有矿挖他们就无法生活。所以,如果将来临台山的金矿开挖,朝廷又给予高薪重酬,这些人定会蜂拥而至!这接下来,你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裴洋顿时明白了“脱籍”二字的含义,恍然说道:“殿下,奴才明白了,您的打算是,如果这些游龙族矿工矿民要加入新金矿干活,就必须脱离游龙部族的户籍,改入咱们盛国的户籍!”
“不错!”刘阆带着自信和得意,点头道:“凡是不肯脱离游龙族户籍者,便休想加入进来!”
------------------------------------
ps:感觉长假过的好快,一下子就过去了五天........




盛世安平侯 第1002章 即墨殊请辞
第1002章 即墨殊请辞
裴洋听完已经是一副心悦诚服的样子:“殿下高明,此法不但可以打压游龙部族,还能够让临台山金矿顺利建立和开采起来,实乃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之计,殿下高明,高明呀!”
“行了,你就少拍孤的马屁了!”刘阆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心里还是很得意的。
裴洋忙道:“殿下,奴才这都是肺腑之言,绝无溜须拍马之意呀!”
刘阆倒没有沉浸在马屁声中,而是摆了摆手道:“当务之急,是勘察清楚黄金的储量,若是太少的话,那方才孤说的这些呀.......呵呵,都是废话!”
裴洋道:“殿下鸿运齐天,奴才以为临台山金矿定是个大矿,巨矿!”
刘阆微微一笑,道:“孤也希望是你说的这样啊.......”
又聊了一些金矿的细节,刘阆忽然正色道:“裴洋!”
“奴才在!”裴洋马上应诺道。
刘阆正式道:“即刻令常丙堃过来见孤!”
“是,殿下。”裴洋拱手,接着便退出了御书房。
裴洋刚走,外面的小太监便前来禀告:“禀太子殿下,即墨大祭司在外求见!”
刘阆刚拿起毛笔准备批阅奏折,听见即墨殊来了不由一怔,然后又放下了笔,朗声道:“请即墨大祭司进来!”
小太监迅速退走,很快就将即墨殊引进了御书房。
即墨殊进来后马上就向刘阆见了礼,仪态同过去见顺康帝刘彧是一模一样。
“即墨大祭司,不必多礼,请坐!”刘阆客气一句,示意即墨殊在下首就坐。
“谢殿下。”即墨殊谢过,在右边下首的椅子上坐下。
刘阆面带微笑,态度温和的问道:“即墨大祭司,今日怎么突然来见孤了?”
即墨殊坐着向刘阆拱手,道:“回殿下的话,这些日子,即墨殊日夜辗转,终于考虑清楚了一件事,所以特来禀告殿下。”
“哦?”刘阆表情有些好奇:“何事呀?即墨大祭司.......”
即墨殊站起身来,垂首拱手,郑重道:“微臣考虑多日,决定想向殿下请辞,挂冠归隐,安度晚年!”
“挂冠归隐?”刘阆很是吃惊,忍不住也站了起来,绕过桌案走了出来。
刘阆走到即墨殊近前,不解的问道:“即墨大祭司正值壮年,孤将来也需要你的辅佐,为何会突然有这样的想法呢?”
即墨殊垂首道:“殿下,算起来微臣担任大祭司已有二十载,说句实话,微臣也感觉有些累了,如今就想过一些清闲无忧,阖家团圆的日子,还望殿下能够谅解,得以恩准!”
刘阆沉默了一下,便问:“如果即墨大祭司执意挂冠离去,你可想好了接替的人选?”
即墨殊早有准备,当即道:“回殿下,礼部侍郎姜生达,此人可胜任大祭司一职。”
“姜侍郎吗?”刘阆对这人并不是熟悉,但即墨殊既然推荐了他,此人定有他的长处。
即墨殊道:“殿下可以放心,姜侍郎能力出众,未来定能辅佐殿下,昌盛国运!”
刘阆心中暗暗叹了口气,问:“即墨大祭司,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回殿下,即墨殊是考虑再三才做出的决定,绝不是一时之想法。”即墨殊道。
刘阆在书房内踱步了一会儿,思考过后转脸就问:“即墨大祭司,你突然之间过来向孤请辞,不会是在记怪孤允许义妹跟随柴彦离京一事吧?如果是这样,孤必须向大祭司道一声歉。”
“殿下言重了!”即墨殊急忙躬身拱手,解释道:“殿下,微臣今日过来请求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因为微臣真的疲累了,说起来在大祭司这个位子上,微臣也待了十余载了........”
1...313314315316317...4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