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动力之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静守
陈耕到自家的二手车销售公司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面: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咳咳,后面这两个没有,但前面的“人山人海”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人,实在是太多了,摩肩擦踵的那种多。
以至于陈耕都忍不住惊讶的向安妮斯顿问道:“怎么会这么多人?这些人都是来买二手车的?”
“是,他们都是来买二手车的。”
“一直是这样?”
安妮斯顿点头道:“这种情况有一个多星期了,最近一个多星期来咱们公司天天是这样,根据咱们的自营网点和合作网点那边反馈回来的消息,情况也差不多,那些来兼职洗车的学生一个个都累的不行,要求涨工资呢。”
安妮斯顿把这件事当做了一个笑话来说给自家老板听,可听到这话的陈耕却是心头一动,没有去二手车大厅,却转身往洗车中心那边走过去。





动力之王 第430章 好啊
虽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但大刘和小王都不觉得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两人的想法很简单:有操这份闲心的功夫,还不如多洗两辆车——两人来美国也有一段时间了,太清楚这个在费尔南德斯公司兼职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
可有些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大刘和小王觉得来人跟自己没关系,偏偏事情就找上了门:陈耕直接奔着大刘和小王过来了。
这其实也好理解,不管是谁,好不容易在异国他乡看到了同胞,当然会开心的上前去聊几句。
看着向自己走来的那个上去和约书亚先生关系不错的年轻人,大刘和小王心里下意识的有些紧张,不过看到对方和自己同样的黄皮肤、同样柔和的面部线条,最重要的是对方脸上充满善意的笑容,两人心里倒是一下子安定了不少。
陈耕向大刘和小王伸出手的同时,是一口让两人感到格外亲切的普通话:“能在这里见到自己的同胞真是太开心了,不知道两位怎么称呼?”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相同的肤色和相同的母语是最能拉近陌生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听着陈耕嘴里熟悉的、丝毫没有外国人那种生硬感的普通话,大刘和小王心头的紧张顿时放松了下来,赶忙伸出手:“我叫刘向前,这位是我在密歇根大学的同学王福生,我们也很高兴认识您,这位同志……先生,您怎么称呼?”
对于自己的学校,大刘心里还是颇为自得的:密歇根大学虽然比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相比还有些差距,但好歹也是全美排名前30左右的顶级高校,有着“公历常春藤”之称,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著名高校代表了美国公立大学的最高水平,自己能够考入密歇根大学,这是自己最大的骄傲了。
“哦,我叫陈耕。”
“陈耕?”小王下意识的扭头看向大刘:“大刘,我怎么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
大刘没说话,他整个人都呆住了:陈耕?!
他当然知道这个名字,更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全美最年轻的亿万富豪、美国四大汽车制造商amc公司的老板、全国知名的爱国华人……这位陈耕先生身上的名头太多了,多的简直数不过来,甚至自己和小王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在美国留学的宝贵机会,还要感谢这位陈耕先生,如果不是他成立了一个专门资助华夏留学生的基金,自己也没办法来美国学习。
再联想到自己刚刚竟然向对方炫耀了自己所在的学习,大刘的脸一下子涨的通红。
看着大刘可爱的表情,陈耕立刻就笑了,他摆摆手道:“密歇根大学是个很不错的学校,嗯……看你们的样子,应该知道我是谁了,嗯,出门在外,大家都是同胞,客气的话我就不说了,你们大概应该也知道我在美国还算是没给咱们中国人丢脸,所以,如果大家遇到了困难、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大家尽管开口,千万要客气,大家都是中国人,在外面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
大刘和小王眼睛通红的拼命的点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不客气的说,眼前这位可算是自己的大恩人呐!
不同于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两人能看得出来,再说这番话的时候陈耕是认真的,也是,如果不是真心想要帮自己,陈耕每年花费那么多钱帮大家出国留学干什么?
到底是年龄大一点的大刘的情绪控制能力好一点,他率先控制住了心情,感激的对陈耕说道:“陈先生,您这话说的……我们都无地自容了,我们在美国这边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挺好的,比在国内好多了,还天天都能吃到肉!其他我不知道怎么样,可我们几个密歇根大学的同学对现在的条件都非常知足,大家还说抽个机会好好谢谢您、请您吃顿饭呢,”
说到这,大刘忽然想到眼前这位陈耕先生可是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人家能缺自己这口吃的?赶忙改口:“不过大家都知道您忙,也没敢……”
“好啊,”还没等大刘说完,陈耕就笑着点头道:“我这个人最喜欢别人请我吃饭了,你们什么时候打算请我?”
听到自家老板的回答,约书亚惊讶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自己老板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别人不清楚,约书亚还不清楚么,以自家老板现在的身价、在底特律乃至整个密歇根州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有资格请自家老板吃饭的,州议员、州政府的官员还差不多,各市市政厅的主要官员也还算是勉强够格,至于市议员?呵呵……
可现在,两个随处可见的留学生竟然能得到这样的机会?!
约书亚心里头简直羡慕的要死。
“……”
大刘和小王也没想到陈耕居然答应了,两人楞了一下,才重重的、使劲的点头,然后小心翼翼的试探道:“那……您看下周一行吗?下周一晚上。”
“下周一?”陈耕想了想,下周一自己似乎没什么大事,遂点点头:“成啊,没问题,那就这么说定了。”
大刘和小王顿时喜形于色。
陈耕随口又问道:“怎么样?你们在这儿工作觉得累不累?影不影响学习?”
“不累!”
“一点不影响,就是洗个车,而且一个小时4美元呢,这样的好工作上哪儿找去?”
在意识到陈耕并不像自己见过的那些大人物一样高高在上、傲气冲天之后,大刘和小王在松了一口气之余,终于不那么紧张了。
但陈耕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四美元?”
美国政府规定,劳动人员的最低时薪是4美元,也就是说,除了那些黑工厂之外,一家企业能够给工人开的最低工资就是每小时4美元了,以每周工作5天、每月再多加2天来算,一个那最低月薪的工人的薪水是702美元,换算成年薪大约是8400美元多一点——是有点低,但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美国人的平均年薪是9000多不到一万美元了不是?总要有个比较低的值才能被拉高平均值。
但陈耕这里又有些不太一样,为了照顾自己的同胞,他特意做出了一条规定:任何一个来做兼职的学生,只要有学生证来证明自己是学生,就可以拿到5美元的兼职时薪。
之所以会有这么一条规定,还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同胞——只给华夏赴美留学的留学生提供这样的兼职时薪肯定不行,很容易被心里不满的老美以歧视为由给告上法庭,但如果大家的兼职时薪都是这样,那就没问题了,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是啊,4美元,完全是按照美国政府的规定给的,”大刘连连点头,一副无比知足的样子:“在这里打工,我一个月能赚差不多400美元呢。”
大刘确实很知足。
在国内,即便是一名有着10年工龄的老工人师傅,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才30多块钱而已,以官方汇率来算,也才十几美元,而自己现在一个月就能赚到400多美元,除了自己生活必须的开支之外,自己每个月还能攒下差不多300美元。
300美元啊,几乎相当于一个工人三年的工资……如果是以黑市的兑换比例来算,那就更夸张了……相比于以前那些出国后为了生活甚至不得不刷盘子刷到后半夜、一个月还挣不到100美元的同胞,自己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大刘很开心,陈耕的眉头却是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他扭头看向约书亚。
虽然陈耕的目光并不如何严厉,但约书亚却顿时一个哆嗦!
他已经快哭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明明是每小时5美元的,怎么老板的这两个同胞就只拿了四美元一小时?
他刚要说话,却不防陈耕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随即又笑眯眯的对大刘和小王说道:“从这个星期开始,已经是每小时五美元了啊,你们的小组长没跟你们说?”
“有这事?”大刘一脸的迷茫。
“没有啊。”小王同样一脸的迷茫。
不过迷茫的同时,两人心里更多的还是欣喜:既然承恩说是5美元一小时,那就绝对是五美元一小时,没跑了!
想到今后自己每个月能多赚差不多100美元,两人心里头美滋滋的。
“哦,那可能你们组长忘了给你们说了吧,”陈耕点点头,就像是说了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约书亚,回头在门口贴个通告,告诉来兼职的学生们,今后他们的时薪统一调整为五美元一小时。”
“好……好的……”
约书亚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在哭。
……………………
“说说吧。”陈耕的表情很平静,看上去不像是在发火的样子。
“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约书亚都快急哭了,作为跟了陈耕差不多有三年的老部下,他太清楚自家老板的脾气和秉性了,很清楚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好自己就要倒血霉,但问题是自己真的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按照五美元一小时的标准给大家发的薪水啊,老板,您要相信我……”
在刚刚大刘说出他的时薪是4美元的时候,约书亚整个人就已经懵了:见鬼,4美元?!
作为跟着陈耕一起起家的人,约书亚心里非常清楚自家老板对于这些来兼职的人的看重程度,老板说了兼职人员的时薪是五美元一小时,自己也确实是按照五美元一小时的标准发下去的,怎么到了刘、王这里就成了4美元?
他不怀疑是大刘和小王在撒谎,两人在这里兼职也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两人的谦逊和勤快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赏,但如果不是大刘和小王这里出了问题,那么……
约书亚的眼睛猛的红了,他一下子想到了问题所在!
“庞德!庞德!老板,庞德是三组的小组长……”
庞德?
陈耕一怔,随即松了一口气:只要这件事不是约书亚干的就好。
他是个比较念旧情的人,如果这件事真的是约书亚干的,这家伙就太让自己失望了,但如果是一个自己没听说过名字的家伙干的……嗯,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你确定?”陈耕凝望着约书亚:“你确定你在这件事当中是干净的?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约书亚,看在你从一开始就跟在我身边的份上,我给你个机会。”
什么机会?
如果这件事跟他约书亚有关系,现在老老实实的承认了,陈耕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但以后绝对不会有第二次被原谅的机会了。
约书亚也知道这一点,更知道老板给自己的这个机会有多么难得,他立刻竖起手指,赌咒发誓道:“boss,您知道的,我是个黑人,天天被那些白人看不起,我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该死的种族主义者,我向您发誓,以我的母亲、我的祖母以及我的家族的名誉向您发誓,我对这件事真的丝毫不知情,在给那些兼职人员发放薪水的时候,我真的是按照五美元一小时的标准给他们发放的。”
在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之后,约书亚终于放下了心。
陈耕点点头,按下通话器的按钮同志安妮斯顿,让她把那个叫庞德的家伙带过来。
————
约书亚也知道这一点,更知道老板给自己的这个机会有多么难得,他立刻竖起手指,赌咒发誓道:“boss,您知道的,我是个黑人,天天被那些白人看不起,我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该死的种族主义者,我向您发誓,以我的母亲、我的祖母以及我的家族的名誉向您发誓,我对这件事真的丝毫不知情,在给那些兼职人员发放薪水的时候,我真的是按照五美元一小时的标准给他们发放的。”




动力之王 第431章 数学惹的祸
根本就不用陈耕开口,魂都差点儿被吓掉的约书亚瞪着眼睛,恨不得将庞德一口吞了:“庞德!那些兼职人员的时薪是怎么回事?老板规定的是每小时5美元,我给你的也是每小时五美元,怎么他们拿到手的只有4美元?”
庞德愣了一下,似乎很奇怪约书亚竟然会问出这么一个问题,随即满不在乎的道:“哦,因为他们不配拿五美元的时薪。”
卧槽,这是什么逻辑?陈耕顿时就惊了:谁配拿多少的时薪,首先是政府说了算,其次是行业标准说了算,最后还有老子保底,不管怎么算都轮不到你这家伙说了算吧?
当着老板的面呢,约书亚自然要好好表现一下:“谁拿多少薪水是老板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
“黑……你闭嘴吧,”庞德一脸满不在乎的看了约书亚一眼,不过他对陈耕似乎还算尊敬:“费尔南德斯先生,我认为给那些来兼职的人这么高的时薪完全是浪费,我觉得4美元都高了,如果您坚持5美元,我觉得只给那些来这里兼职的美国白人学生五美元就够了……”
只要理解能力在正常范围之内的人,都能听出来庞德那个没说出来的词是什么,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陈耕有点无法理解这混蛋的逻辑:你一个种族主义者对着明显是有色人种的老板和上司说这种话,你脑子没包吧?还是作者你在水字数?
其实还真不是水字数,你可以说这些人的大脑回路的结构和正常人不一样,但在陈耕看来,这纯粹是数学没学好的缘故。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陈耕忽然想起一个曾经的朋友对自己说过的真实的事,这位朋友此前在西北某不太安定的地区做社会治安方面的工作,西北地区嘛,大家都懂得,某天朋友所在的部门接到了报警,说自家的羊丢了,希望警察帮他找找。
羊是西北地区人民的重要资产,接到报警,朋友所在的派出所当然不敢怠慢,赶紧出警。这里额外多说一句,因为这一地区的特殊情况,出警的警员在出警的时候一律携带武器和至少两个基数的弹药、并且是多人一起出警,和东南沿海地区随便去俩人就完事的情况不太一样。
到了地方之后,出警的同志去报案农户的家里做现场调查发现情况不太对:先不管羊丢没丢,怎么还有某些小册子堂而皇之的放在桌子上?
这种事情从来都是零容忍,没说的,带走!
后来一审,其实羊根本没丢,这人就是比较极端的那种,之所以报警,是与人商量好准备伏击,之所以没有伏击成,是因为同伙喝醉了,没来。
知道了事情是这样的,出警的同志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正常人的逻辑是:卧槽!你脑子有包吗?国家对这种事情是什么态度你不知道?你自己屁股下面就有屎,不想被抓就老老实实的藏起来,还敢报警?脑子秀逗了吗?!
陈耕当时也是这么问朋友的,这蠢货的脑子秀逗了吗?
但对于陈耕的这个问题,朋友冷笑着回答:“你以为这些家伙的智商能有多高?这些头脑简单到只有一根筋的家伙,也就只能干这种事了,你还能指望着这些连四则运算都不会的家伙开企业、当老板?这些家伙的逻辑是我报警羊丢了,你就得给我找羊!”
陈耕简直服气!
后来听朋友说了才知道,当地的人都不爱上学,为什么不爱上学呢,因为只要好好放羊就一辈子衣食无忧,既然不用累死累活的去大城市谋生,我为什么还要去学习?好好放羊就好了。
不上学,就接触不了数学方面的教育和锻炼,而数学这个对普通人爱说看似对最没用的东西,实际上是最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东西,中国人的“人均”数学水平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所以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我们几乎达到了本能的程度,比如去市场上买菜,总共五块三,给老板六块三的意思就是让老板给自己找一张整的一元,老板看到你这个动作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利索的给你一元的找零。
但到了欧美甚至世界上除中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你买个五块三的东西,给售货员6块三,他都会一脸的懵逼,然后用计算器一番计算之后快快乐乐的找你七毛……剩下的三毛,他以为是你给他的小费。
至于西北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这是什么?这是政绩啊,对于这种送上门来的肥肉,警方怎么可能错过?直接以最快的速度,顺藤摸瓜把这一窝给全端了,大家该褒奖的褒奖、该发财的发财,不亦乐乎。
不过这会儿么,看着庞德,陈耕瞬间想到了西北地区那个放羊的:不好好学数学,关键时刻那真是会要命的……你丫就算真的是个种族主义者、白人至上主义者,你丫连装都不会装一下吗?
没什么好说的了,陈耕忽然觉得处理这种事情跌份儿,他冲安妮斯顿摆摆手,意思是让安妮斯顿来处理庞德,至于他,话都懒得说,干脆的背着手走人。
……………………
没用多久,安妮斯顿就来向陈耕汇报处理结果:“老板,庞德被开除了,您看这样行吗?”
陈耕没问庞德有没有闹腾,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安妮斯顿有什么资格坐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对于她来说,处理这种小事应该只是小菜一碟才对,他咂咂嘴:“便宜他了……算了,就这么着吧。”
和一个臭虫一样的家伙计较,有失自己的身份,虽然踩死了也就踩死了,但如果没顺便踩着,也懒得特意去找不是?
安妮斯顿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担心老板对自己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呢。
————————————
“老弟,这会儿有空吗?”
接到老丁同志的电话,陈耕有些意外,不过更多的还是开心:“忙不忙的还不就是那个样子,倒是老丁你可是大忙人呐,今儿个是什么风,竟然会主动给我打电话?”
“呵呵……是这么回事,今年春节你有没有时间来大使馆团年?”老丁同志有点不好意思:“我们和北美华人商会那边联系的时候,那边的意思是,如果您来参加这个团年活动,应该会多不少人到场……”
随着陈耕越来越成功,现在的他俨然已经成了北美华人的杰出代表,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跟陈耕拉上关系,而且大家都知道陈耕对国内的态度一直很正面,如果大使馆举办团年会,陈耕十有八九是要去的,如果陈耕出席华夏驻美大使馆的团年会,自己不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和陈耕拉拉关系、攀攀交情了么。
这一层关系,丁海军和大使馆方面懂,也因为陈耕在北美华人群体当中巨大的、而且是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使馆乃至外交部甚至将邀请陈耕参加这种活动当做是一桩政治任务来对待——所以这个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丁海军的头上。
现在别说大使馆和外交系统了,连高层都知道华夏驻美大使馆的丁海军同志与陈耕的交情不一般,有什么需要跟陈耕打交道的事情,其他人办起来可能比较麻烦、比较难,可如果交给丁海军同志,一准给办成喽。
陈耕自然也懂,他笑着点头,痛快的答应了下来:“成啊,没问题,届时我一定去。”
“哈……那我给北美华人商会那边说一声?”得到了陈耕的回答,丁海军试探着道。
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回答,心满意足的丁海军投桃报李:“老弟,我问你说个事啊。”
“哦,你说。”
“你们amc公司有没有排量在2.0至2.5之间的汽油机?肯不肯对外转让?”
排量在2.0升至2.5升之间的汽油机?陈耕心中一动:克莱斯勒488!
作为对共和国的汽车工业了解的最详细的人,根本不用老丁同志说太多,在听到老丁同志的这句话之后,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中央决定一汽停止大红旗轿车的生产工作。
对于身为共和国长子的一汽来说,哪怕红旗是个赔钱货,可共和国最高端、最豪华的轿车也必须是出自他们一汽之手,这是他们共和国长子的荣耀和骄傲,红旗轿车停产了,但一汽必须生产国内最豪华的轿车。
生产足够豪华的轿车,必须先从发动机着手,但一汽手里实在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发动机,在经过多次的考察和对比之后,一汽决定从克莱斯勒引进他们的488发动机加化油器的总成。
克莱斯勒488是一款排量为2.2升的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就整体的技术水平而言,克莱斯勒488不算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但也算是一款比较不错的发动机,功率、扭矩、油耗水平都处于这个时代同等排量发动机的中等靠前的位置。
对于一汽来说,这款克莱斯勒488发动机也算是一款功勋发动机,在一汽一直服役到二十一世纪初期,是国产的奥迪100、红旗名仕、红旗世纪星等车型的主力发动机,但是现在么……
“是一汽吧?”陈耕打断老丁同志的话,笑道。
“……”
电话那头的老丁同志的呼吸明显的变得急促了起来,足足停顿了好几秒,老丁同志才开口道:“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1...182183184185186...7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