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三羊泰来
次日早朝,皇上果然提了节俭,宫内缩短用度,皇上主动节俭,众位大臣心里骂人也要跟着节俭。
几日后,周书仁与皇上商讨完事情,皇上将一本参他的折子递过去,“你看看。”
周书仁翻看后,“臣家的牛肉是秦王送的,秦王是用粮食换的,皇上您是知道的。”
皇上自然知道,他也吃了少,“这是重点吗?这个折子参你不节俭。”
周书仁来气,“这人太出名也不好,谁都想拿臣做参照。”
顿了下继续道:“这位许大人臣记得年纪不小了,顿顿吃粗粮吃野菜,一点油水都不吃,时间久了身体受不了吧,臣真怕过些日子许家请大夫。”
皇上没在意折子,否则也不会拿给周书仁看,“朕已经批复。”
周书仁这才翻看最后的批复,心里乐了,上面写着,“爱卿节俭朕甚是欣慰,朕给爱卿算了一笔账,如此节俭秋日一定能捐百石粮食。”
许大人家不是富余人家,清水衙门,京城的家族有没落了,日子过得一般,百石粮食对于许家是大数目了。
周书仁将折子放下,“皇上圣明。”
皇上道:“爱卿为了身子也别太苛刻自己。”
“是。”
周书仁见皇上心情好,接着问,“臣好像在京城看到了臣外孙姜安,皇上,他们回来了吗?”
皇上点了点书桌,“你看错了。”
周书仁秒懂,所以真是姜安,至于姜平一定在暗处,这两个孩子一明一暗,好好的外孙子,成了皇室的刀,哎。
出了政殿就遇到了太子,“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眼睛一亮,“周大人,刚才皇爷爷还提起大人。”
“太上皇的身子可好一些?”
太子脸色没变心里却有忧色,皇爷爷这一两年体质差了很容易生病,“已经好些了。”
“等太上皇大好,臣去看望太上皇。”
“皇爷爷一定高兴。”
周书仁退下离开,心里想着太上皇,人老了身子骨不行了,太上皇还能有几年活头,忍不住回头看走进殿内的太子,最不希望太上皇去世的应该是太子吧。
中午礼部,柳大人拿着野菜团子不敢置信的瞪着眼睛,“我们的伙食需要节俭如此吗?”
昌义也无语,面前主食野菜团子,一盘野菜,一盘鱼,“真难为后厨能挖到这么多的野菜回来。”
柳大人吃不下,“昨日还有大米,今日下降的也太快了。”
“可能几部暗地里比谁更节俭?”
柳大人呵呵两声,压低声音,“咱们这位新上任的礼部尚书,这位心思多着呢,就他想得出这招,反正我不信户部和兵部也这个伙食!”
昌义咬了一口野菜团子,“我许多年没吃过这东西了。”
柳大人将一盘子野菜团子都推过去,“那你吃吧,现在要节省不浪费,都给你。”
他一口都不想吃,决定空着肚子回家吃。
昌义揉了揉额头,他吃着也噎嗓子,“一人一半。”
柳大人,“......我难得大方一回。”
“不需要你的大方。”
柳大人一看菜团子就饱了,“你说尚书大人也吃这个?”
“为了凸显自己,这位对自己也是狠的。”
柳大人哀嚎了,“我明日要休假,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昌义拍了拍未来亲家,“你要想想不仅你不想吃,整个礼部不想吃的太多。”
柳大人没感觉到平衡,他依旧觉得自己日子悲惨,他一口都吃不下。
周家,竹兰听了汇报,急忙站起身,“孩子们怎么会上吐下泻?大夫看过了吗?”
王管家急得满头是汗,“看过了,说是吃错了东西。”
竹兰抿着嘴,必须要处理好,太多人盯着周家,这是处理不好一定有人参侯府,“需要什么药材现在就去抓。”
“已经派人去了。”
竹兰必须去看看,让人备车,“我与你一起回去,一会将吴大夫也请去,药材多抓一些。”
又对着清雪道:“带一些小米和大枣,孩子现在需要补身子。”
清雪忙去安排,竹兰也回去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写了字条留下,因为孩子太多,她就怕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特意请了大夫去孤儿院,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孩子的确太多了,大夫还是不够,还需再请一两个回来,最好能教导几个孩子就更好了,哎,孤儿院太缺人。
等竹兰到的时候,孩子们的情况好了一些,不吐了。
屋子是特意整理出来的,男孩女孩分开,屋子里的味道不是很好,孩子们无力的躺在炕上,竟然有二十个孩子。
竹兰询问大夫,“可查出孩子吃错了什么东西?”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教书育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竹兰摸了摸孩子们的额头,大夫没查出什么,孩子们吃的都是一样的,要是中毒不应该是二十个孩子,都是大锅饭,要出事也是一起出事。
大夫仔细检查过,确认孩子们喝了药休息一晚就没事了。
做饭的几个妇人忐忑急了,她们都是附近村子的,现在都缺粮,来庄子做饭,虽然不能带出去粮食,但是能吃七分饱,每个月结算也是粮食,不仅给家里剩粮食,还能赚一笔回去,村子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她们。
几个妇人进来,其中一个是管厨房的,小心翼翼的道:“粮食按照七分饱做的,每天做的都差不多,我们没放错东西。”
她们都四十岁左右,过了一辈子了,菜的野菜不会弄错,她们真不知道为何会出事。
竹兰示意王管家带人下去,厨房没放错东西,也不会是下毒,真下毒也该是一起下,对着清雪道:“你去查查。”
清雪点头出去,没一会就回来了,回道:“这两个小组菜了一些草药,和大夫换了十几个铜钱,自己偷偷去村子买了一些土豆在外面烧着吃,您看看这是找到的土豆。”
竹兰知道原因了,古代吃土豆都是洗洗连皮一起吃的,一点都不舍得丢,也吃过发芽的土豆,吃过几次教训才学乖,后来百姓做生了芽的土豆会剜了,然后煮的熟透了。
几个孩子烧土豆应该没烧熟,又舍不得丢掉太多,中毒了。
王管家,“庄子的吃食算是不错的,节俭有宫内传的话,也没克扣过,这几个孩子怎么还偷偷烧土豆吃。”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你看看这两组的孩子都是十一二岁的男孩,肚子里没油水,吃的多也不抗饿。”
她这个民间孤儿院和皇家的比不了,皇家孤儿院每个月还是能吃到一次肉的,她这边只能靠自己。
当初捐了不少的银钱,她留出一部分,到部分都买了庄子,今年京城要是能自给自足,其他州也会陆续的收孤儿。
所有的东西都要精打细算。
竹兰从家带来的小米和大枣熬成了粥,孩子太多了,每个孩子能分到一碗很稀的粥,剩下的小米留给二十个孩子养养身子。
晚饭的时候,明瑞来了,这孩子是骑马来的,竹兰,“你怎么过来了?”
明瑞,“我担心奶奶,下学收拾东西就过来了。”
“你这孩子啊,我明日就回去了,孩子们没事了。”
明瑞,“那孙儿也不放心您,明嘉几个也要来的,我没让,奶,我带了一些吃的过来。”
竹兰指了指桌子,“我已经吃完了,你来的匆忙还没吃吧,你留着自己吃。”
她和孤儿院孩子一起吃的饭,一碗稀粥,一个土豆饼,还有一碟野菜。
明瑞进来就看到桌子上的碟子了,“那我也和奶奶吃一样的。”
“没了,厨房的锅里什么都没了,你吃带来的点心吧。”
明瑞带了不少吃的过来,还有一块肉,问了清雪奶奶晚上吃了什么,清楚奶奶不会吃独食,示意小厮将肉送去厨房,明早熬粥放进去,也能给孩子们添一些荤腥。
周侯府,周书仁回来看到信,又听了送回来的消息,不是有预谋的就好,他惦记媳妇吃不好睡不好,他问了媳妇走的时候没给自己带吃的,唯一欣慰明瑞想的周全。
竹兰却没像周书仁想的吃不好睡不好,晚饭都吃了,天黑前还是去看了孩子们,女孩子们乖乖巧巧的,男孩子也没淘气,都说孤儿看尽冷暖成熟,古代的孤儿更知道珍惜能活下去的机会。
竹兰可能也是累了,一晚上睡的还挺好,早上起来就听小院内挺热闹的,就见明瑞正指挥几个男孩拎兔子。
竹兰,“你早上去打的?”
“嗯,我和小厮的身手都不错,早上去碰碰运气,还真遇到了。”
“你啊,瞧你的衣服都湿了,快去换身衣服。”
“嗯。”
早饭也是粥,里面添了明瑞带来的肉,孩子们吃的特别小心,每咽下一口一脸的满足,二哥孩子也能做起来吃饭了,喝的也是粥,一块肉也就借借味道,算不上多重的油性,孩子们能吃。
吃了早饭,孩子们洗自己的碗筷,然后准备去上课。
今日也巧了,荣恩卿一早过来上课,竹兰不急着回去,带着孙子坐在一旁听着。
外面还有帮干活的农户汉子站在窗边,认字的机会对于百姓太难。
给孩子们讲课的黑板,竹兰给了想法,找人做的,一块很大的板子,字写的很大,都能看清楚。
荣恩卿不仅教认字,还讲故事,竹兰听的也津津有味的。
竹兰侧头,“荣侯讲的不错。”
结果就见孙子眼睛亮晶晶的,这是她从未在明瑞身上见到的。
明瑞回神道:“奶奶,教书育人是伟大的。”
竹兰,“嗯。”
她知道孙子随太子出京给过孩子讲课,这是喜欢上了?
户部,周书仁盯着桌子上申请银子的折子,都是要银子的,大头是梁王和容川,建设需要银子,国家倒是有金山不能拿啊,本就因为缺粮食物价涨了,银子再贬值,百姓更没活路了。
可他上哪里变银子出来,南方去年水灾的几个州没收上来税收,全靠户部拨银子过日子,冲毁的堤坝要修缮,真是处处要钱。
周书仁等所有的郎中到了,开口道:“今日早朝你们都知道了,秦王需要户部派人去草原,你们谁愿意去?”
没人主动吭声,都不愿意去遭罪,有些郎中进来就没抬过头。
张景宏想去,想了想赌一把:“下官愿意。”
周书仁看其他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心里直翻白眼,对张景宏道:“本官记下了,你们都出去吧。”
张景宏最后一个走的,出去没一会又折了回来,“大人,下官真的想去,还请大人帮下官多说一些话。”
他这辈子只有一个儿子了,为了儿子也要多谋划一些,这个机会错过了,他日后很难再有机会了。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可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周书仁等张景宏出去,拿出折子沉思一会,他挺欣赏张景宏的,斟酌了语言才拿起笔写折子,将张景宏的名字写上去。
下衙门的时候,周书仁见到张景宏,提点了一句,“你想出去也要拿出诚意。”
张景宏会意,他不缺银子,当年他带走不少,他和娘子又是低调的,这些年下人不多,最大的花销都在儿子身上,琢磨如何写折子能让皇室放心。
周书仁回家,就见娘子写写画画的,一桌子的东西,“在些什么?写了这么多?”
竹兰想抓头发了,“我想让孤儿院的孩子能吃点荤腥,以前的生活不觉得难,到了这里怎么就这么难呢?”
周书仁道:“孩子不少,一人负责一只鸡或是鸭子,然后在多少个孩子养一头猪,你看如何?”
“自然是好的,只是养的多了牲畜容易生病,这怎么解决?”
“朝廷要大规模养殖,已经寻了会看牲畜的人,到时候找几个孩子去学,而且养的多了,人的压力大会逼着他们去想解决办法,早晚会解决的。”
竹兰叹气,“那就少养一点。”
孩子太多了,她太清楚这些孩子有多能吃了。
次日下朝,周书仁留了下来,皇上没提张景宏的折子,“周侯觉得张景宏是不二的人选?”
周书仁心里早有草稿,“是,张景宏身份敏感,他出去办差不敢不尽心,这能更好的帮助秦王分州建设。”
顿了下又道,“昨日臣问谁愿意去,只有张景宏开口,张景宏的心思好猜,为人父为子深远虑,他为的是他儿子。”
皇上接了折子,自然要查一下,的确如周书仁所说,张景宏的折子是个捐粮折子,张景宏是个喜欢囤东西的,这些年囤了不少粮食等,折子留下吃用都捐给朝廷。
皇上动心啊,张景宏有什么,他十分的清楚,沉默许久,“都是为了孩子。”
周书仁心里琢磨,张景宏一定拿出来不少东西,“这些年张景宏在户部从未松懈过,一直勤勤恳恳,臣看的明白,他清楚自己的位置。”
皇上对张景宏蛮复杂的,张景宏经历这么多,没被打倒反而越过越好了,除了张景宏的身世,的确没什么他值得他忌讳的,“那就选他去帮容川。”
周书仁呼出口气,也为张景宏高兴,这一次的成功,说明皇室对张景宏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是。”
下朝回户部,在张景宏忐忑的目光中说出了好消息,张景宏站起身见礼,“下官有今日,全靠大人的提携,大人对下官的大恩,下官铭记于心。”
周书仁摆手,“出去好好办差就是对本官的报答了。”
张景宏,“下官一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蕲州,昌廉站在河道边,这是去年冲毁的河坝,河坝两边不少百姓在挖野菜,恨不得将地皮掀一层。
知府大人已经巡视一圈回来,“现在只等朝廷的银子了。”
昌廉,“朝廷缺银子,现在朝廷的重心在草原上。”
知府也知道,打下容易治理难,何况还是对他们仇视的异族百姓,“你最近可有写信回去?”
昌廉叹气,“大人,银子的事不是我写信就能要来的。”
去年他爹攒的家底打没了,朝廷需要银子,皇上这回管他爹要,他爹虽然没与他多说,他也知道爹的难处。
知府看着河水沉默,他怕啊,怕今年再发水,那他这个知府就当到头了,他也没指望昌廉能帮着要到银子,他多提也是希望皇上询问的时候,周侯能为蕲州说几句话。
“哎,河坝是一定要修的。”
昌廉,“自然,河坝是重中之重,朝廷还指着今年蕲州多产粮解决一些粮食的问题。”
知府听了这话,脸上有了笑模样,“借你吉言。”
话音落下,知府大人又道:“你长女定亲于家,于大人是在商部吧。”
昌廉嗯了一声,对这门亲他十分的满意,大闺女从小就够累了,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管着妹妹和弟弟,他这个当爹对大闺女亏的慌,不嫁长子好,日后过得自在。
知府大人见昌廉没继续谈的意思,也不开口了。
董氏却不耐烦的送走了来人,对着身边的婆子道:“我生不生孩子,我婆婆都不管我,她们替我操什么心,你听听还暗示我自己不能生可以纳妾,她们不知道周家的规矩吗?时间久了,这是给忘了。”
婆子倒了茶道:“您消消气,这些人哪里是忘了,她们是被权贵眯了眼,自从小公子进京,府内就您和老爷,她们就生了贪念。”
董氏喝了茶气就消了,她现在不爱生气,“我是不要孩子了,三个孩子够了。”
爹娘也催她生,她都懒得回爹娘的信件,她现在想的开,说白了,还是相公给她的底气。
京城,玉宜遇到戚家小姐,有种冤家路窄的感觉,京城琴铺有几家,她为了快些换琴弦,特意没去最出名的一家,不是冤家路窄是什么?
戚四小姐也觉得晦气,小叔已经平安到达,她听可娘说过,奶奶一直记着仇。
戚四小姐,“周四小姐怎么走了,难道是怕了我们?”
玉宜不喜欢在外怼人,吵赢了脸面也不好看,她不愿意理才想离开,不代表她怕了,“戚四小姐说笑了,一个手下败将而已。”
戚四小姐青了脸,“牙尖嘴利。”
“皇后娘娘夸我秀外慧中,可没有说过牙尖嘴利。”
戚四小姐,“......你除了会拿这话压我,你还会什么?”
“比你会说实话算吗?”
众人,“......”
于越阳来接玉宜的,他娘就在对面的茶楼,正巧看到让他过来,没想到听到玉宜怼人,没忍住笑出声。
玉宜动了动耳朵,耳朵有点发红,随后听到笑声还没收敛,回头瞪了一眼。
于越阳笑着上前接过玉宜怀里的琴,“我娘看到你,让我接你去喝茶。”
玉宜笑着点头,“好,我们走。”
二人出去,几位小姐的脸色都不好看。
于越阳忍了忍没忍住,低头小声道:“你刚才真可爱。”
玉宜,“??”
他没看到戚家小姐要被她欺负哭了吗?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谢谢伯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周侯府门口,于越阳翻身下马走到马车边,几次想伸出蠢蠢欲动的手去扶未婚妻下马车,最后都忍住了。
玉宜下了马车,“谢谢你送我回来。”
于越阳不敢直视玉宜的眼睛,眼神有些飘,“我们不用说谢。”
“那公子慢走?”
于越阳,“啊,好。”
玉宜眼底含笑,真是个憨子,转过身往府门口走,于越阳惊觉回神,快走几步将接过小厮手里的盒子,“这是我娘让我给你的。”
玉宜回头,“伯母?”
于越阳脸涨红着,“不,我,我觉得适合你。”
玉宜勾着嘴角,“替我谢谢伯母。”
于越阳傻了,怎么谢谢他娘,不是应该谢谢他吗?等玉宜进了府门,忍不住打了下自己嘴,明明是自己觉得适合玉宜的。
玉宜回到自己院子,玉娇见到姐姐手里的盒子,惊喜了,“姐,你给我买什么礼物了?”
玉宜躲开妹妹的手,“这是于越阳母亲送给我的。”
玉娇惊讶,“姐,你们怎么遇到的啊?”
玉宜将经过讲了,说话间盒子也打开了,一只兰花簪子,晶莹剔透的花瓣,价值不菲,她说于越阳中途去了哪里,原来去买簪子了。
玉娇一眼就喜欢上了,“姐,你未来的婆婆对你很好啊。”
这只簪子一看就价值不菲。
玉宜没解释,合上盒子,点了点妹妹的鼻尖,“等姐姐去首饰铺子给你买一只。”
玉娇眉开眼笑的,“谢谢姐。”
玉宜手里有娘给的花销,一笔不小的银子,买首饰的银子也是从这里出,她管银子,并不会大手大脚的,一年还会有剩余。
主院,竹兰也知道于越阳送玉宜回来的事,赵氏也在,赵氏道:“于二公子对玉宜十分上心,弟妹也能放心了。”
竹兰,“源博和越阳都是好孩子。”
赵氏对未来小女婿十分的满意,“还是娘的眼光好。”
“这两门亲事可不是我眼光好。”
柳家是推销,于家是皇上牵的头。
赵氏,“您要是不应下也成不了,所以还是您的眼光好。”
“你的嘴啊,话说回来,玉霜生产你过去吗?”
赵氏倒是想过去的,“玉霜说不用我过去,有亲家母在,她和孩子都很好。”
“胡氏不错。”
赵氏赞同,“亲家母的确不错,流枫没时间照顾玉霜,全屏亲家母小心照顾。”
竹兰为流枫说了话,“流枫也不容易,他为了百姓什么都要亲力亲为,我听昌义说流枫还亲自去开荒,这可是体力活。”
“相公说流枫是个有韧劲的,只是这孩子太拼了。”
“哎,都是穷闹的,流枫年轻拼一拼挺好,等上了年纪相拼都没心力了。”
赵氏发愁,“娘,您是不知道有多穷,百姓想养鸡都没鸡苗,整个村子就没几只鸡,开春百姓不仅采野菜,还挖草根存着,亲家母说孩子大人瘦的只剩皮包骨了。”
竹兰心里不是滋味,“对了,玉霜不是培养炮制药材的药女,现在怎么样了?”
“挺好的,现在不仅教庄子收留的孩子,还会叫附近村子想学的孩子,每日庄子十分的热闹,等草药成熟会交给孩子们炮制药材。”
“好,好,你什么时候给玉霜送东西,我这里给玉霜准备了一些粮食。”
赵氏,“昌义派人收了一些鱼干和海菜,还要几日能到京城,怎么也要四日后能给玉霜送过去。”
竹兰记下了,“你们两口子为玉霜操了不少心。”
赵氏,“自家的孩子操心是应该的。”
竹兰感慨流枫娶的不是玉霜,流枫在地方的日子可不好过,娶了玉霜昌义两口子给了太多的帮助,没有昌义两口子,流枫的药材种植可不会这么顺利。
时间过得很快,汪府也来报喜了,玉露再次怀孕,竹兰让李氏送过去不少好东西,李氏回来笑容就没落下过,“娘,老夫人拉着我的手不放,一个劲说玉露是个有福气的,好家伙,当着我的面给玉露不少好东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