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三羊泰来
“用过了。”
皇后问,“皇上可是有事与我说?”
皇上点头,“嗯,过些日子,存留的草原部族王爷会全部进京。”
皇后,“皇上的意思?”
“草原部族之间互相通婚不好。”
现在整个草原都是他的子民,他要隔绝互相通婚的可能,避免因通婚势力过大。
而且草原上不需要首领,草原百姓是朝廷的,不该听命于部族的首领,这些部族王爷和首领必须进京,如果不是这几个部族太过谨慎没给他机会,他更愿意一起清理了。
可惜这些存留的部族帮着吞并草原,他也不想做的太难看。
皇后明白了,“皇上的意思通婚?”
“嗯,既然送进京了,他们日后只能留在京城,空有财富没实权。”
皇后心里有数了,这一回不是联姻,皇上想同化几个附庸的部族,看来,这些部族首领王爷进京是第一步,日后还会迁百姓去草原。
皇上继续道:“日后草原会分割成畜牧州,成立府衙,草原已经不需要首领和王爷,他们碍事了。”
他现在还没下封赏,草原的王爷太多,京城不需要这么多的王爷。
皇后询问,“既然要同化这些部族,结亲的姑娘就要好好选了。”
皇上嗯了一声,“我先与你说一声,等人进京你传达下意思。”
“好。”
随后的几日,竹兰和周书仁的动作很快,周书仁为玉宜寻亲事,竹兰也没避开清雪,问了陶氏和柳氏,就连齐氏都找了。
陶氏接到拜托心里疑惑,还是认真的挑选不错的公子,等有了人选,亲自来周府。
陶氏问,“玉蝶定亲的时候,你还说玉宜不着急,这才多久你怎么就反悔了?”
竹兰也有自己的理由,“这不是打听玉宜的人多了,我和书仁思量后不如早些定亲,也断了一些人的念想。”
陶氏点头,“的确该断了一些人的念想,你家老三在蕲州表现出色,你几个儿子中老三的仕途最好,可不就都盯着玉宜。”
周老三那是皇上用着的人,周家二房也不错,可二房没闺女了,至于四房,京城人的眼里,周四爷就是个富贵人。
周家的几个孙女,最被人惦记的一直是三房长女。
竹兰问,“你今日来,可是有合适的人选?”
“你家选女婿的要求太高,我打听几日才寻到合适的,去年不是有几个外地的世家进京,其中有一家于家,于家清正,在当地名望很高,虽然不是富余世家却也有底蕴,从皇上提拔于家进京,你也明白,于家是皇上看重的。”
她后面半句都是听相公说的,她和相公商量后越发觉得于家的公子合适,还真巧了,于家有几位没定亲的公子。
竹兰也听书仁说过几嘴于家,当时她没太注意,京城世家多更替的也快,现在看来她要多了解于家了,“我记下了,等书仁回来我们商量下。”
陶氏感慨道:“其实京城还有一家合适,不过,我听相公说你家不会选。”
“上官家?”
“你一猜就准,看来你也很中意上官家的公子。”
竹兰,“可惜啊,上官家也不选我们周家,上官家的公子已经相看好了。”
上官家太清醒,越清醒越知道如何做才能让家族不败的传承下去。
皇宫内,周书仁被召唤了,站在书房内,周书仁一动不动的,皇上也没出声。
皇上知道周家的动作,他承认的确打周家孙女的主意,他有一份名单,周昌廉的闺女十分出色,可周书仁的功绩在,他不会明知道周书仁在乎孙女,不顾忌周书仁的感想。
周昌廉不错,日后是他插在南方的尖刀,他自然要帮着寻一门好亲事。
结果周书仁的反应太大,他才开口,周书仁转头就想给孙女定亲。
皇上背着手,“书仁不信朕?”
周书仁心道,不好意思,皇上的嘴不能信,江山面前什么都可以抛弃,“臣不敢。”
皇上目光落在周书仁头发上,去年的时候,周书仁白发还没这么多,心里有的不悦也散了,“朕知道你疼爱孙女。”
周书仁继续低头,装可怜而已,对他来说小意思,他才不怕皇上因为玉宜的亲事怪罪他,他有一身的政绩,“臣的四孙女,她爹娘不在京城,从小就在臣身边长大,臣的确偏疼一些。”
皇上心里最后的一点不悦也没了,“朕的确想给你家孙女保媒,你先听听,如果觉得不合适,朕不强求。”
周书仁动了动耳朵,能商量他就安心了,就怕没得商量。
晚上,竹兰就见书仁一脸的喜气,“有好事?”
“嗯,娘子一脸笑意也有喜事?”
竹兰笑着点头,“陶氏今日来是说于家的公子不错,我下午派人去打听了一番,于家进京后十分低调,我还真忽略了。”
周书仁挑眉,“还真巧了。”
“什么巧了?”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选择机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皇上想保媒的也是于家。”
竹兰挑眉,“我瞧你的意思,你对于家还挺满意,你答应皇上了?”
周书仁从怀里拿出资料,“这是皇上给我的于家资料,上面于家的信息十分详细,我没应下亲事,说回来好好想想。”
竹兰接过来翻看,“调查的还真详细,看来皇上的确想大力扶持于家。”
说着目光落在于家几个公子的评价上,太详细了,于家一定不知道他们被皇上调查的如此详细,又一想,皇上不想扶持于家,也不会花心思去调查。
周书仁坐下,“于家快速扎根京城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衡量过后,周家身后没有庞大的家族,在京城依靠的是皇室,可不就成了最合适的联姻人选。”
于家与谁联姻都没有与周家联姻牵扯最少,于家与周家联姻,皇上放心。
竹兰不高兴,“玉宜的亲事还是带了算计。”
周书仁挑眉,“只要皇上重用昌廉,玉宜的亲事就在皇上面前挂了号。”
“我是不是该感谢还给我们选择的机会?”
“皇上对自己很自信,既然开口就十拿九稳我会同意,你也看到资料,于家的公子的确出色。”
竹兰依旧不高兴,叹气对皇权的无奈,“我今日不想看,明日再说。”
蕲州,昌廉还不知道自己闺女被惦记,他正吃着烤羊腿,直接上手吃的,吃的满嘴流油,“香,太香了。”
董氏,“这些日子苦了你。”
昌廉肚子里的确缺油水,知府中毒身子不好,去各县巡查的任务就到了他身上,他偷偷的巡查不经过县衙,意味着没有好饭菜,这几日他吃的清汤寡水的。
董氏见相公拿着羊腿骨啃的仔细,心疼的不行,“我这次运气好买了两头羊,明日再给你做羊肉。”
现在什么都缺,这两头羊管家走了几个村子才买到的。
昌廉见腿骨上没肉了,才拿着帕子擦手,“明日准备两条羊腿,我给知府大人送去。”
董氏心里有些不舍,“行,我让管家准备。”
昌廉,“知府大人家不容易。”
本就没什么家底,又要养一大家子,羊肉稀缺,知府大人一定不舍得买羊肉补身子。
董氏,“哎,我长这么大,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天气。”
这次天气变化影响了全国,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缺粮食,以前旱灾,水灾受影响的只是几个州,原来的蕲州城很少有乞讨的百姓,现在她上街遇到好几次百姓乞讨。
昌廉也叹气,“咱们州本是粮食大州,最不该缺粮食的,还好种了晚稻,咱们州的情况还算好的。”
董氏心里想,还好她将孩子都送回京城,孩子们不用在蕲州受罪。
次日早朝,周书仁愣了片刻,继续听皇上讲话,此次战乱,一些草原部族是皇上的棋子,这次大战结束,他私下想过皇上会怎么安排这些部族,皇上要想统一草原,这些部族的首领就不能留。
现在看来皇上想要同化这些部族,留在京城远离领地,这是将狼拔了牙圈养,日后草原部族只是国家的一个民族。
周书仁听到这些部族子嗣到了成亲的年纪,木着一张脸,现在不是拉拢远嫁,草原部族被吞并,只是普通的结亲。
周书仁感觉皇上看了他一眼,“!!”
这是告诉他,皇上对周家不错?呸!
下早朝后,周书仁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于大人身上,于大人从三品,目前在商部任职,资料上年纪合适的是于大人的嫡次子和嫡出小儿子。
于大人感觉到目光,也有些疑惑,“周大人?”
周书仁,“嗯,于大人举家进京,现在一切可好?”
于大人一脸的懵,周大人关心他?压下心里的疑惑,“一切都好,劳大人挂心。”
周书仁点了点头,听到讨论的声音,对于大人示意先走一步,皇上的目的很直白。
大世家没有利益,才不会舍得嫁女儿,谁都能看出来,吞并草原后,这些部族成了没牙的狼,联姻带来的利益太少,皇上是不会允许进京的部族涉及兵权。
现在剩下的部族要么听话乖乖进京,要么等待的就是灭族,除了空有王爷,不,可能王爷的爵位皇上都不一定会给,除了有财富,带不来利益。
大世家看不上这些财富,精心教养的贵女是要联姻换取利益的,而一些缺银钱或是想能为皇上分忧更一步的,倒是动了心思。
周书仁不关心这些人的想法,他只关心自己孙女的亲事。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不知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周家,竹兰翻看着这个月的宣传报,现在可以花银子订报,每个月初会根据订阅多少印刷,每月中拿着订阅的票据去取。
而宣传报上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上面有朝廷宣传的政策,有宣传的文章,还有一些刑部案件等。
当然能订阅的依旧是富贵之家,百姓不舍得花银子订,依旧会在城门或是城墙前看消息。
竹兰翻看着宣传报,装订好有八九页,她对文章不关心,对朝廷的政策也了解,反而喜欢看案件通报的板块。
雪晗进来就见娘看的认真,“娘。”
竹兰抬头,“大冷天的,你怎么回来了?”
“我来给您送些果子。”
“你的孝心娘知道,大冷天的不用亲自回来。”
闺女生产后身子就弱,她心疼闺女。
雪晗站着转了两圈,“您看看我穿的很厚实。”
竹兰握着闺女的手,“冰凉冰凉的。”
雪晗也没办法,现在她的手脚冰冷,太医看过她需要好好调养,“娘,您刚才看什么那么专注?”
“我看报呢,上面通报了刑部的案件。”
雪晗坐下道:“我就不喜欢看,如果上面能有一些故事就更好了,上面的文章看着头疼。”
竹兰也不喜欢看文言文的文章,她在古代这么多年,依旧看不进去,女婿写的的旅游见闻,她还能看看,今年女婿在京城也没投过文章,上面的文章更没意思了。
竹兰道:“你想看故事,那要等几年了。”
现在是别想了,这是朝廷的宣传报,发布的文章都要一审再审才敢发,不过,随着需求和发展,日后各种报会相继出现。
章州,玉霜陪着娘上街,“娘,这家就是我与您说的编织铺子。”
赵氏看着摆放出来的花篮,眼睛一亮,“手艺的确精巧。”
玉霜扶着娘进铺子,“这也算是我们县的一点特色。”
各州会编织的人太多,他们这边不是用竹子编织的,产量又不高,一直没什么名,因为贫穷来往的商人不多,编织铺子勉强够糊口。
赵氏在掌柜的期待目光中看了一圈,眉头微皱,“只有这几种?”
掌柜的,“是,只有这几种。”
赵氏眼底失望了,见惯了京城编织铺的物件,这里的款式太单一。
玉霜见掌柜的眼底暗淡,也叹了口气,在京城什么好东西都有,娘的眼光很高的,询问道:“我们提供图样,可以定做吗?”
掌柜的惊喜抬头,“可以,可以,我们铺子的师傅都是代代传下来的老手艺,只要有图样就能编出来。”
赵氏想买些特产回京的,家里好东西太多,她想买些特殊的特产,可县里太穷,一共没几家铺子,想了想道:“掌柜的可有纸笔?”
“有的。”
赵氏拿起笔画了几笔,想了想又添了几笔,“这样的花瓶能编吗?”
掌柜的小心拿起纸,谨慎的道:“小的去问问师傅。”
掌柜的回来很快,一脸喜色,“可以的。”
赵氏脸上笑容多了几分,拿过纸张,“回头会送图样过来。”
她画的东西就不留下了,让女婿画就行。
掌柜的激动啊,县太爷的娘子他们都认识,都说县太爷是京城来的,岳家更是京城的大官,这一单要是成了,一定会有人跟着买。
赵氏出了铺子,“我们也回吧。”
玉霜,“县里铺子太少,等县里富余商铺就多了。”
赵氏点头,看着街上乞讨的百姓,叹了口气,他们救不了所有人,相公在章州买庄子,最近已经收了不少百姓去庄子,更多的他们帮不了。
晚上京城,周书仁回来说了朝廷上的事,竹兰精神头不高,“我已经听说了。”
周书仁,“皇上没催着定亲,我多看看于家。”
竹兰撇嘴,“那是皇上自信亲事会成。”
“嗯,我今日多看了于大人几眼,于大人是不知情的。”
竹兰挑眉,“呵,向着我们,我也不高兴。”
周书仁,“皇上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虽然的确是好亲事,这门亲事皇上开口,日后玉宜在于家,于家不敢欺负。”
竹兰脸色好了一些,“那也不急着定亲。”
周书仁,“嗯。”
竹兰见书仁拿起宣传报,“你在户部没看?”
“今日有些忙没时间看。”
竹兰指了指文章,“这一期待的宣传报上好几篇是关于鱼饼的文章,还有一篇文章提了捐粮,唯独没提温家带头捐粮。”
周书仁,“皇上不会抹除温家带头捐粮的功劳,这应该是温家授意的。”
皇上知道瞒不住,才不会费力去抹除功劳显得自己小气没度量。
反而是温家,温家的确希望得到好名声,却不敢求天下百姓的感谢。
竹兰也是这么想的,“温家变聪明了。”
“是啊,温家刚和咱们家起了冲突,温煦耍酒疯丢的是温家脸面,第二日本该成为笑柄,结果温家早朝提了捐粮,温煦耍酒疯就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竹兰把玩着手里的簪子,“温家二房废了,三房被削弱,大房一家独大,温四公子话语权重了。”
“你倒是将温家看的明白。”
“谁让咱们家和温家是对立的,我自然要多研究研究。”
周书仁轻笑一声,继续看着宣传报,很快就看完了,感慨道:“还是交通不便利,如果便利每个月能多出几期,哎,消息传递的太慢。”
竹兰好奇的问,“宣传报卖的不错,应该赚了不少银子吧。”
周书仁摇头,“投入很高,有的地方免费送报,人力物力投入大,并没有赚银子。”
“其实各州府衙也可以弄一些当地的报,只要京城管制就好。”
“这一两年是没可能了,现在各州都为粮食发愁。”
竹兰站起身,“我先去洗漱了。”
“嗯。”
次日,因为年关要到了,皇上的意思让百姓过个好年,年节过好了,百姓会心怀希望,皇上已经采买了布匹肉类等。
周书仁心道,上次捐粮皇上也将皇庄的粮食捐了,这一次又动用私库采买了大批的物资,年节的年礼,刷民望的时候。
他都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采买的大批物资。
这一批物资会先发放到最贫困的州县,皇上已经安排好。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惦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随后就是众位大臣,什么皇上仁慈,皇上圣明,各种不要银子的好话砸向皇上。
下了早朝,周书仁走到于大人身边,“于大人进京,京城没有于氏一族的族学,家中的公子可有想去的书院?”
于大人呆了,好一会才回神,“尚书大人为何关心起我家小子?”
“我就是好奇问问,谁不知道于家在定州的族学多出名。”
于大人对自家的家族是自傲的,这股子荣耀刻在骨子里,于氏一族状元出过两位,进士更是多,族谱往上数许多前朝赫赫有名的名人,如果前朝遭了陷害,又赶上战乱,于家遭了大难,于家不会现在才再次入京。
于大人道:“我们去年刚进京,几个小子一直在家中读书,今年本想选书院,又因为太忙耽搁了。”
周书仁继续道:“我孙子所在的书院不错。”
他大孙子中了榜眼,孙女婿也中了进士,原来书院也出名,却没有现在有名,现在书院有不少世家子弟读书。
于大人心里一动,他的确考虑过这家书院。
到了宫门口,周书仁才和于大人分开,汪苣跟了一路,“一起走?”
周书仁,“你不忙?”
汪苣,“已经忙得差不多了。”
周书仁上马车后道:“老爷子几日没上朝可是身体不舒服?”
汪苣小声的道:“我爹已和皇上透露要致仕的意思,他就随性了起来,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他就不上朝了。”
周书仁心道,老爷子随性起来也是向朝堂传递要致仕的信号,“等休沐我去看看老爷子。”
汪苣笑了,“我回去告诉我爹,我爹一定高兴。”
顿了下问道:“你怎么关心起于家了?”
他还记得自己和周书仁提进京的几个世家,周书仁一点兴趣都没有。
周书仁摸着胡子,“我就说你不只是蹭马车,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汪苣想了一圈都没猜到,也就不想了,笑着道:“你是不知道濯平长有多好,小家伙可聪明了。”
唯一不好孩子被他爹霸着,老爷子不用教导他了,现在天天逗濯平玩,他都没机会抱。
周书仁斜了一眼,“别炫耀了,我知道你抱不到孩子。”
汪苣笑容僵住了,“你怎么知道?”
“很好猜,你家子嗣少,老爷子自然稀罕孩子,你又抢不过只能眼馋的靠边站。”
汪苣,“......”
炫耀没炫耀成,不开心。
蕲州,知府娘子拎着些果子上门,“我也没什么好东西,刚得了一些果子给你拿一些。”
董氏笑着接过来,“你太客气了。”
这一年他们家和知府来往多了,知府娘子时不时会来寻她说话,虽然她和知府娘子聊不来。
知府娘子刘氏,“以前来你家还能见到孩子,你倒是舍得一个孩子都不留在身边。”
董氏笑着,“有什么舍不舍得,孩子在京城比跟着我们好,只要他们好,我这个当娘的就知足。”
刘氏笑了笑,她很羡慕董氏,董氏的婆婆人不管各房事,还疼儿媳妇,不像她,婆婆什么都想管,却又管不明白,出了几次丑,公爹为了相公收了婆婆的权力。
刘氏抿了一口茶,“说来,我只听说过你长女,还没见过。”
董氏说道长女,语气里都是骄傲,“我长女自小在我婆婆身边长大,深得我婆婆真传,现在她教导妹妹和弟弟,一点都不用我们操心,这孩子反而担心我们。”
刘氏放下茶杯,“真是好孩子。”
“是啊,皇后娘娘都夸过她。”
董氏从刘氏脸色的不自然品出味道了,刘氏是想结亲?不,不,她不是看不上沈家家世,而是看不上沈家的老太太和刘氏,沈大人家底不多,妾室和庶子却不少。
沈家老太太想掌控后院,什么都想抓在手里,而刘氏为了显贤惠,主动给沈大人纳了几房妾室,这就让她无语了。
沈大人很好,可沈大人的后院还是算了,她才不会将闺女许配给这样的人家。
刘氏张了张嘴,直到离开也没说出口,虽然周大人没她相公官大,可家世他们家还不够。
董氏等相公回来,说了刘氏的心思。
昌廉呵了一声,“我和知府大人走得近了,反而让刘氏起了心思。”
董氏,“玉蝶定亲,现在轮到玉宜了,也不知道爹娘会相看什么样的人家。”
昌廉笑着道:“爹娘会把好关的,咱们周家的闺女都金贵。”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惦记上,想着饭后写信回京城问问娘,可有相看好的人家。
次日京城,玉蝶不在家,玉娇没人带她出门,忍了几日忍不住了,抬起头看向练字的姐姐,“姐,要过年了。”
玉宜头也没抬,“嗯。”
“蕲州今年遭了灾,爹爹劳心百姓,娘也要管家,爹娘十分辛苦。”
1...361362363364365...4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