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三羊泰来
回到府衙,知府大人也在,昌廉眼里都是喜色,“大人,您来了。”
知府大人,“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我也不能躲懒不是。”
昌廉等人忙说不辛苦,知府大人笑着又说了一会话,才留下昌廉道:“最近几日辛苦你了。”
“不辛苦,下官只是做了该做的。”
知府大人摸着胡子,“你不用谦虚,我心里有数。”
昌廉听出知府大人语气里的亲近,“大人要多多注意身体。”
知府笑着,“我去鬼门关上走一遭,才体会生命的脆弱,你不说我也会多注意。”
昌廉汇报了本地世家借的粮食,“目前够支撑难民的用度。”
“你做的很好。”
昌廉弯着嘴角,他也觉得自己做的出彩,这一次的功劳可不小。
周家,竹兰正安慰着大闺女,“现在只是边境打了起来,不会影响到周家村。”
她心里有数不会打到周家村,可闺女不知道,其实闺女写信给姜缪,姜缪接到信也不会回京的,牵一发动全身,姜缪回了周家村,一举一动也代表了周府。
姜缪一旦动身回京,周氏一族也会动,周氏一族在本地影响很大,势必会有连锁反应,姜缪这孩子通透,不到万不得已,姜缪不会回京的。
雪梅抓紧帕子,“娘,京城传的纷纷扬扬,说的好像随时能破城一样,我真怕啊。”
竹兰皱着眉头,京城内有人故意传播消息制造恐慌,“你别信传言,传言是假的。”
雪梅也知道传言可不信,可她的心里七上八下的,战争意味着杀戮,她小的时候也是有些印象的,烧杀抢夺,她想想都害怕。
竹兰叹气,今年大闺女光担心孩子们了,从大闺女的脸色就知道最近没休息好。
雪梅没从娘嘴里打听到消息,没坐一会就回家去了。
竹兰等闺女离开,坐在窗边一动不动,东北开战西北也不会远了,大哥二哥两家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还有容川和闺女,自从遇刺的消息后,书仁向皇上打听都没打听出消息。
现在能让她安心的只有小儿子,小儿子在吴鸣身边,除了不能回家,小儿子一切都好。
又想到昌廉,她想想就一阵后怕,万一也受了冷箭呢?还好昌廉没事,还稳定了蕲州城。
清雪见下雨了,走过来道:“老夫人,可要关窗户?”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油盐不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竹兰回神,“不用。”
清雪重新退回到位置上,竹兰示意清雪别站着,“你也坐一会。”
清雪,“是。”
竹兰伸出手接了些雨水,“今年的京城雨水不多。”
她已经不止一次听大儿子说是粮食长的不好,今年粮食减产,又赶上打仗,哪怕国家富余了,也要缓上个几年。
晚上,周书仁回来就听到媳妇打喷嚏的声音,“这是受凉了?”
竹兰有些鼻音,“嗯,下去在窗边坐的久了些。”
周书仁知道媳妇平静下的焦心,“可看了大夫?”
“已经看过大夫,没什么大事。”
周书仁示意清雪几个下去,抬手摸了摸媳妇的额头,还好不热,“今日别看书了,早些休息。”
竹兰点头应了,“你可知开战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京城?”
“知道,下午已经抓了不少人,现在都在刑部大牢受审呢。”
竹兰叹气:“我听昌义说,使馆的使臣已经写折子给礼部,准备启程回国了。”
周书仁心疼,“今年的税收能有去年一半,我就心满意足了。”
竹兰,“你要想想还有金矿入账。”
“又不能都投入市场,哎,现在是使臣,各国的使臣一走,外商也会回国。”
‘“留下的都是想发战争财的。”
周书仁,“呵,想发战争财,也要看看我同不同意。”
次日,周家村,姜缪刚起来,大伯几个就来了,“大伯,这么早来找我可有什么事?”
姜二伯咳嗽一声,姜大伯才开口,“这不是打仗了,我和你几个伯伯商量着,我们一起去京城,正好我们还没去过京城。”
姜缪,“都去?”
姜大伯表情有些不自然,“嗯,我寻思你也要回京城,我们一起走人多也能互相照应。”
姜缪看向二伯,“姜丽成亲的日子快到了,姜丽不成亲了吗?”
姜二伯,“成亲啊,这是要和你说的第二件事,姜丽成亲的日子提前了,两日后成亲,成亲后会与我们一起去京城。”
姜缪摸了摸手腕上的镯子,扫了一眼大伯,这是什么都商量好了,笑了笑道:“谁说我要回京了?”
姜大伯愣了,“你不走?”
姜缪摇头,“不走。”
姜二伯急了,“你疯了?现在都传遍边关守不住了,你还要留在这里?”
姜缪笑容没了,“当初还传秦王遇刺生死不知,结果没两日证实是谣言,秦王没事,这次的传言又有几分可信?”
她不能离开有太多的理由,她是周府的外孙女,周氏一族在这里,她要是走了,周氏一族也就乱了。
周氏一族的族人会纷纷进京去寻外公,先不说如何安排族人,她更担心会不会让皇上以为是外公传递了什么消息,外公在京城不容易,嫉妒外公等着外公犯错的人太多,万一外公被降罪怎么办?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离开周家村,她不走,周氏一族就能稳住,想到这里,姜缪看向相公,相公是支持她的。
姜二伯脸黑了,姜缪不走,他们这些伯伯进京,小弟别说迎他们进门了,弟妹说不好会撵他们出京,打算好好的,结果成了空。
姜大伯咳嗽一声,“缪缪啊,你是没经历过战乱,你不知道可怕的地方,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
沐帆打断了话,“大伯吓唬我娘子不合适吧。”
姜大伯脸上有些不自然,最后叹气道:“姜家几房三十多口的人啊,缪缪。”
姜缪转动着手里的扇子,油盐不进,“大伯,侄女我识数,我的想法是我的想法,我从未拦着几位伯伯走,如果是为了去京城的盘缠,侄女我多了不能拿,五十两还是能拿出来的,就当侄女孝敬几位伯伯的。”
沐帆嘴角上翘下,欣赏着几位伯伯变了颜色的脸。
京城,竹兰挺喜欢和郭氏聊天,郭氏是个善言谈的。
郭氏突然道,“我也不怕您笑话,我家那小子拿着交换的信物就不给我了。”
竹兰也笑了,“可要放好了,丢了可没地方补。”
郭氏,“他丢了银子,都不会丢了信物。”
她现在万幸,万幸秦王没事,媒人顺利登门,这要晚上几日赶上开战,定亲又要推后了。
这次定亲十分低调,她觉得委屈玉蝶了。
竹兰笑出声,好奇的问,“源博丢过银子吗?”
郭氏用扇子掩面,“丢过,丢过一个银瓜子,他找了一晚上,找到后还数了好几遍的银子才睡觉。”
赵氏实在是想象不出,女婿数银子的样子,明明是贵公子的模样。
园子内,柳源博为自己的提议高兴,趁着周明瑞在书院的日子来周家,没定亲的时候,他的荷包跟破了一样,银子就没装住过,定亲后,终于不找他喝茶聊天了。
只是走了一会,不对了,柳源博看着身边招待他的明静,“我们不是去湖边吗?”
明静歪头,“七岁不能同席,姐姐们在湖边,我们不能过去。”
柳源博,“......”
不是,老夫人让明静带他来园子,不就是想让他和玉蝶多相处下,他们已经定亲了!
明静眨了眨眼睛,“三哥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柳源博,“!!”
有,太有了,亲舅哥不在家也要坑他,他的银子白花了?
明静背着胖手,心里想着,他可听哥哥们说了,未来的三姐夫太抠,那可不行,哥哥们说一定在三姐成亲前,让姐夫大方起来的。
哼,哼,不讨好他,还想见三姐,没门!
明静的小厮抬头望天,今日的天真蓝,柳公子真可怜!
竹兰送走郭氏才知道柳源博没见到玉蝶,捏了捏明静胖胖的脸,“就你皮。”
明静嘿嘿笑着,“奶奶,我回去了。”
“去吧。”
郭氏马车上知道儿子没见到玉蝶,问了经过后,“一个孩子,你都不会讨好?”
柳源博想吐血,那是普通的孩子?他好话说了,礼物也给了,结果呢?等到湖边,玉蝶早就离开了。
他眼前一阵阵发黑,舅哥小舅子太多了。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没炫耀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随着时间的流动,东北边境的战况不断地传回京城,京城陆续来了不少恐慌逃难的人群。
京城的房租涨了许多,还有许多的人往京城赶。
太上皇在马车内看向街外,京城街道一些小摊贩没了,最多的是进京的马车,“呵。”
周书仁,“最近东北煽动百姓的探子很多,已经引起了连锁反应。”
太上皇转过头,“这是父母官的无能。”
周书仁心道父母官要多厉害才能稳得住恐慌?现代信息发达都做不到呢,何况是古代信息不便,“东北各州的父母官也尽力了。”
周家还有族人在东北当官,何束和吴咛也在东北呢,可别让皇上一竿子全打死了。
太上皇沉默片刻,“你说的也对,这次的战争各部族已经预谋很久了。”
周书仁没继续这个话题,有些话说一遍就够了,说多了反而不美,心里又感慨,难怪都喜欢当皇上的近臣,进言的确能影响皇上的一些想法。
太上皇突然问,“周氏一族可有人进京?”
周书仁,“臣外孙女都没回京,周氏一族还能稳得住。”
太上皇诧异了下,“你家倒是放心你外孙女,竟然没叫她回京?”
周书仁回着,“臣大闺女害怕写信回去了,这孩子写了加急信回来,这丫头怕她走了引起连锁恐慌,您也知道周氏一族因为臣在平州的地位很高。”
太上皇知道周书仁不会泄露皇上的计划,所以才好奇,现在听了这话,“你外孙女不错。”
周氏一族在平州不动,平州就相对安稳一些。
周书仁笑着,“这丫头要是个男孩比他爹强。”
其实他更想说比外孙姜笃强,可惜不能,外孙还要走仕途,要是被妹妹比下去,皇上会对外孙的印象不好。
太上皇对周书仁的大女婿开始没印象,一个知足常乐的人罢了,后来姜升慢慢成了大师,没过多关注,却也感慨几句,难得的心性才画的出有灵性的画,然后就没了。
太上皇笑着,“你大女婿也不错,心性不错的爹才能养出好心性的孩子。”
周书仁笑了笑,太上皇问了,他自然不会错过为外孙女说话的机会,这也是外孙女该得的,外孙女好对沐帆也好,江家虽然可以科举,可皇上会看过往,江茗的事还是会影响沐帆的。
章州,玉霜看着田地,“这几场雨救是救命雨。”
流枫抱紧乱动的儿子,“是啊,如果没有这几场大雨,今年的粮食至少减半。”
粮食减半,百姓交了税收,这一年的口粮基本没了,百姓会饿死很多人,本就是贫困县,只会更加的贫困。
玉霜蹙着眉头,“东北打仗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流枫看着田地中劳作的百姓,打仗需要粮草,今年的税收可能减免不了了,“没消息传过来,就是好消息。”
玉霜点头,“前面就是各村中的药田吧。”
流枫脸上有了一些笑模样,“是。”
种药材,这是他查了很多书籍,又请了药农后,确认土地可以种药材,他自掏腰包买的药材种子。
各村的药田只有两亩,县衙出面找人开荒的,这样就不会占用百姓的田地。
这是他想到的法子,没想到药材的长势还真不错,今年缺药材,虽然种的不多,也可以估算出大概赚多少。
玉霜站在药田边,田内的药材长得不错。
流枫道:“今年要是成功,每年每户能开荒两亩种药材,这样不会占用种粮的田地。”
玉霜笑着,“你的辛苦会有回报的。”
流枫,“我只希望我管辖内的百姓都能吃饱饭。”
“会的。”
京城,周书仁跟着太上皇来到大棚,看着成片的大棚,站着不走了。
太上皇回头,“走啊,你在看什么?”
周书仁指着大棚,“臣在看银子。”
这些日子各种银子的花销,他满脑子都是银子,他特别后悔,早知道就不批那么多的银子给太上皇了。
太上皇扯了扯胡子,他也没想到今年水灾这么严重,“你还看不看了?”
周书仁咬着牙,“看,怎么不看。”
这都是银子砸出来的,他一定要看看。
太上皇到了一处大棚内,大棚内不少老农正在小心伺候着小麦,“这是选出良种种出来的麦子。”
当初为了良种花了不少人力,一粒粒挑选出来的,将大小一样的种子放到一起种,又寻了经验丰富的农户照看,最近的长势不错,他就有些想炫耀了。
周书仁站在田埂间,有句话他很想说,他对种地不懂啊,他的眼里嗯麦苗长的的确挺好,然后就没了,真看不出几块田有什么具体的不同。
太上皇炫耀的道:“怎么样,朕就说银子花的值。”
周书仁,“这只是初选的良种,还不知道下一代的种子如何呢!”
太上皇,“朕知道,所以朕不急,粮食的大事慢慢来。”
“今年的天气反常,粮食大规模的减产,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了。”
所以别慢慢来了,他总觉得已经有了小冰河期的前兆。
太上皇后悔带周书仁来了,没炫耀成不说,他的压力反而更大了。
周家,昌礼道:“娘,每年买我们庄子的粮商询问儿子,今年秋天能不能卖他们一些粮食。”
“你已经告诉他们今年不卖粮食了?”
昌礼点头,“嗯,现在都知道各地的粮食减产,又遇上打仗,粮商也怕收不到粮。”
周家每年卖的粮食很多,各房的庄子产出,爹娘手里的庄子,加上周家不会欺压商贾以次充好,更不会在粮食中添加砂石,粮商不想失去这门生意。
竹兰一直秉承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想了想道:“那就卖两成的粮食,剩下的粮食都存起来,辛苦你了,这些年都是你管这些。”
昌礼憨笑着,“儿子不辛苦。”
他很喜欢忙碌,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也不错,虽然不能像弟弟们一样当官,他却能管好家,这些年各房的粮食都交给他处理的,这也是对他的信任,被信任的感觉很好。
竹兰又道:“今年渔场的鱼也别卖了,都放到冰窖内冻着。”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撤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是,儿子一会就派人去渔场。”
“还有庄子养的羊和猪,都留下自己吃吧。”
这两年庄子上养了不少活物,书仁喜欢吃大鹅,昌礼就让人养了不少,想到大鹅又道:“让人去庄子抓些鹅回来,有些日子没吃烤鹅了,今日做烤鹅吃。”
昌礼一一记下了,“好。”
竹兰算着自家的人口,吃一次烤鹅,各房至少两只,家大业大花销就是大,还好有庄子自家养的。
下午,昌礼一口气抓了四十只大鹅回来,还有不少的鹅蛋,自家留了二十只,剩下的二十只,给大闺女送去了五只,还有十五只,竹兰分给了汪家,冉家,刘家,还有独自居住的胡氏,每家还送了一篮子的鹅蛋。
汪家,晚上汪苣回来,“今日买了鹅?”
他不问家事也知道,市场上卖大鹅的不多,百姓家养了也很少卖,大鹅能看家的。
陶氏夹了鹅腿给相公,“不是买的,亲家送了五只过来,还送了一篮子的鹅蛋,五只鹅都做了,爹娘一只,我们一只,汪蔚小两口一只,另外两只给了二房三房。”
汪苣很少在家吃鹅,大部分都是去酒楼的时候才会点,吃了两口味道不错,“二房三房又该念叨了。”
“念叨什么?念叨大房占了两只,他们也好意思念叨?这是周家送来的。”
汪苣,“鹅蛋怎么分的?”
陶氏哼了哼,“我没给二房和三房,他们喜欢吃就自己去买,你就说说周家送来的东西,他们吃了多少?还好意思挑刺。”
汪苣安慰娘子,“等分家就好了,话说回来,我也见过不少疼闺女的,还真没有哪家像周家这么疼闺女。”
陶氏,“是啊。”
汪蔚吃着鹅,“这鹅养的真好。”
玉露笑着,“你喜欢吃就多吃一些。”
“娘子也多吃,你照顾孩子辛苦了。”
玉露因为这句关心弯了眼睛,“我在家有婆子和丫头帮忙,我不累,反倒是你刚进入工部,最近都累瘦了。”
汪蔚抬了抬胳膊,“我也结实了不少,你看看胳膊。”
玉露认真的听着相公说话,适当的接上一句,小两口的晚饭吃的其乐融融的,最后汪蔚吃了不少的鹅,玉露没吃多少。
汪蔚看着自己面前的骨头,“这。”
玉露笑了,“我爷爷喜欢吃鹅,我爹就在庄子养了不少鹅,我在家的时候没少吃。”
没出嫁的时候,家里的厨子将鹅做出了花样,她的嘴巴也养叼了,汪家做的鹅没有娘家做的好吃。
东北的战事消息不断的传回京城,这一日急报,边境要塞被攻破,梁王带兵正不断地后撤。
急报到了京城,本来信心十足的众位大臣有些傻眼,建朝多年,还是第一次被打的后撤。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的,有人将矛头指向梁王,认为梁王带兵不利,都是梁王的错。
梁王身子骨不好,成了被攻击的话柄,虽然没说明,却认定了梁王逞能。
周书仁心里翻白眼,叫的越凶的,越是只会耍嘴皮子找存在感的。
皇上,“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朝堂安静了,的确,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拦住敌人不能继续南下。
齐王皱着眉头,梁王不应该被打的后撤,不说大炮的威力,就说十五万大军的支援,也不该被打的丢了要塞,梁王指挥不当?呵,他比谁都清楚老四的能力。
而且老四是个能下狠手的,为了梁王府,老四也不会败的这么利索,真逼急了,老四能玉石俱焚。
齐王看向皇上,能让梁王听话的只能是皇上。
楚王扯了下二哥的袖子,小声的道:“不对啊,这不是老四的性格。”
齐王当没听见,继续看着皇上,朝堂上的大臣们议论,皇上面无表情,再看淡定的太子,齐王垂下眼帘。
梁王退守的消息传开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东北各州,边境逃难过来的百姓太多,各州的恐慌加剧。
周家村,明清来到江家,进门就看到了姜家几个伯伯。
姜缪按了按眉心,“族长,你来了。”
姜大伯是真急了,“你不跟我们走,我们也要走,你也听到了,梁王兵败退守,谁也不知还能守多久。”
姜缪,“大伯,我还有事,你们要走就走吧。”
还是那就话,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走的,如果真的有意外,她相信外公外婆会给她传消息的。
明清看着姜家几个伯伯离开,坐下道:“你真不走?”
“你希望我走?”
明清点头,“我倒是希望你能回去,你要是真出事,我也不好交代,不过,你不走周氏一族还能继续等等。”
姜缪问,“最近上门问你的人很多吧。”
“嗯,就连县太爷都询问过我。”
“辛苦了。”
“你也不容易,这些日子向你打听的更多。”
姜缪喝茶润了润嗓子,这些日子比她一年说的话都要多。
梁王所在的大帐内,梁王看着密报,勾了勾嘴角,要说狠还是皇上最狠,伊旗部借兵三万,加上追击的各部兵马,竟然想都给留下。
梁王放下密报,询问着,“伊旗部还有多久能到?”
钱将军道:“还有两日能到,呵,他们走的可真够快的。”
梁王勾着嘴角,“传令下去,该准备起来了。”
钱将军兴奋了,“是。”
又过了一日,草原部族突袭边境,却吃了败仗,迎接他们的是陷阱和炮火,大炮的炮弹不要银子一样,草原部族的兵马根本冲不到城墙下,西北要塞城中的百姓听了一日的炮火声。
急报送进京城,缓解东北梁王退守的担忧。
随着急报一起进京的,还有乱起几州的情况,周书仁亲耳看到皇上下的命令,容忍多日终于清算,死士已经集结在几州。
周书仁回家情绪不高,竹兰关心的问,“怎么了?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1...355356357358359...4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