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绣良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寻仙芳草
萧茗又交待了几句才打发了易风,她自个儿收拾了药箱背着,与宋氏易妈妈招呼一声就出了大门。
大门外,石亭玉驾着马车已经在等着了,今日他俩约好了要去王家村王大富家里,王大富之妻李氏怀孕三月有余,萧茗要再一次为她诊脉确认脉像。





锦绣良医 第269章 德智体美劳
这两个月来,萧茗出行都有石亭玉陪着,石亭玉好像是很闲,一直宅在家里,古代正宗宅男一枚,他说他是镖师,反正萧茗是没有看见他外出跑镖什么的,萧茗每日的四处跑跑,不是去镇上坐诊,就是偶尔去隔壁村出诊,更危险的时候就是去山上采药什么的,把石亭玉不客气的征用了,采药的时候石亭玉是她的好帮手,出诊的时候石亭玉是她的好保镖,有石亭玉在一起,萧茗的安全保障是大大的有了。
对于石亭玉与萧茗两人的在一起,安氏保持沉默,变相的支持,那看萧茗的小眼神里都透着说不出道不明的某些意思儿,令萧茗好笑,她现在的小身板才十二岁好不好,十二岁,她可不支持早恋神马的。
相处时日越多,萧茗对于石亭玉越是熟悉起来,两人无形之中形成的一种默契,只需对方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这一点,对于萧茗来说,这也许就是一种天生的投缘,一种共鸣,无关爱意。
相处得越久,萧茗总能感觉石亭玉的自主又独立,沉默内敛,安氏之于他,比对起自己的两个儿子还要上心,言语神态除了关心之外,还隐藏着一种更深沉的情绪在里面,这种感觉让萧茗很奇怪,嗯,比起关心更多的是恭敬。
对自己的外甥恭敬,萧茗不解,不过想了想她又释然了,这与她有什么关系。
一路上,萧茗并没有坐在马车里,而是与石亭玉坐在了一起,看着沿路倒退的风景,田地里冬小麦已经种下,青翠欲滴的嫰芽破土而出,细细的麦芽迎风招展,努力向上,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她萧家的种子。
路面难行,石亭玉顾忌着身侧的萧茗,小心的驾驶着马车前行,看着萧茗兴致勃勃的模样,虽然他只看见她的侧颜,但他也能知道她此时愉悦的心境,随口问道:“你在看什么?”
“看小麦芽,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我卖的种子,若是有,明年的收成肯定会好。”萧茗微笑,迷之自信,所谓实验是最说服力,她在王家庄的三十五亩地全种上了她空间出产的冬小麦,明年就可以看到成果。
“有吧!”石亭玉点头,嗯,那种子是不错的,明年的收成会好上一些吧。
萧茗看了一眼身边的石亭玉,嗯,这个家伙好像很闲啊,每天都是无所事是,说自己是镖师也没见着他出去跑镖、押标什么的。
“怎么了?”石亭玉手中一顿,萧茗那眼神他太明白了,心里肯定是有主意,而且还与他有关。
“呵呵。”萧茗笑笑,笑容明媚如骄阳,双眸如星辰般熠熠生辉亮。
“石大哥要不要换个营生,镖师每日里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危险系数太大。”
就像是四海镖行的蒋四海与石大河他们,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与他们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就如现在他们也时常亲自接一些重要任务天南海北的四处走动,这出门在外遇上什么强盗劫匪神马的是常有的事儿,伤亡再所难免,就算有时任务轻便,可也是风餐露宿、奔波劳累不说,还常年不在家,与家人聚少离多,这日子别提有多苦闷了。
有一话叫做我不是在跑镖,就是在跑镖的路上~~
石亭玉~~
镖师,好吧!当初是他自己信口胡诌让萧茗自动理解成了镖师,如今整日里待在家‘游手好闲’是不是让她怀疑了。
“换营生~~”他还虽要换什么营生?
“是的,换个轻省的活计,这样安婶儿也不用日夜担心了。”萧茗赶紧说道,“石大哥武艺高强,箭术卓绝,何不来我的学堂做一位人人爱戴的师傅。”
“五哥与夏小八一起来,我们学堂里待遇好,薪资高,包食宿,双休、五险一金。”萧茗说道,这才是她最终的目的,至于包食宿神马的都是废话,安家的大院子就在学堂隔壁,还用得着包食宿吗。
石亭玉暗笑,这个鬼丫头,居然打他的主意来了,让他教授武艺,亏她想得出来。
不过这双休与五险一金又是神马意思?
石亭玉并没有这上面多纠结,只是问道:“学堂里不是已经有一位武艺师傅了吗?”
“嗯,是有一位,不过学生们有些多,一个师傅怕是忙不过来,我的想法是让他教授原意习武的孩子们武术课程,其他孩子们就请石大哥你们帮忙,每日安排半个时辰的教导。”
自从萧家以一己之力修建学堂,这在这十里八乡都是了不得的大事儿,不少村民都在观望,在得知萧茗不收取银子,以劳务换取念书机后之后,大家都轰动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读书好啊,乡下人家能有多少能念书的,他们不是不想念书,而是念不起,纸墨笔砚每一样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祖孙三代同堂举全家之力才能勉强供养一个读书人,可见其中的艰难,所以说读书金贵来着,能考个秀才举人的是多么的了不起。
更多的人家是供养不起的,就如现在的刘家村里都没有一个像样的读书人,就是村长刘济生认识些几个字,其他念书的人就更没有了,这些土里刨食的乡野人家祖祖辈辈都没念过书,两眼一抹黑,祖宗三代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不认识一二三四五,谁家不想送自家的孩子念书的,可就是没那个能力,如今能用劳力换取念书资格的,谁家不愿意。
谁家没有一两个熊孩子,农家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力气了,在得知萧茗不收取束脩银子,纷纷表示要送自家孩子念书,这不,学堂还在建设中,这十里八乡的村民,不是找刘村长托关系就是投到明叔门下,这报名的人不要太多....
比萧茗预想的要多,不过报名的孩子中,选择念书的十之八九,少数选择了练武与经商,学医的更是一个也没有,送来的都是男孩子,没有女孩子。




锦绣良医 第270章 德智体美劳之二
”让我们每日教半个时辰?这是何意?“石亭玉不解,半个时辰能学到什么?再者念书需全力而为才有所成,每日抽出时间来习武又是何意,这样三心二意又如何能有所成。
知道石亭玉不解,萧茗才解释道:“我是这样想的,在念书的同时又要注意身体的锻炼,孩子们既然选择了念书,那就是以念书为主,习武为辅,念书更不能死读书,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
半个时辰即为一个小时,在前世相当于一节体育课的时间,孩子们每天有半个时辰锻炼身体,对于一整天的时间念书来说,这半个时辰就是休息时间,身心放松,锻炼身体。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强健的身体才能茁壮成长,才能支持长久的脑力输出,在前世她见多了那些天才,他们在智力上无人能及,可在身体上却是个弱鸡,是以萧茗已经在为未来即将入学的孩儿们安排了课程,不止是念书,还有体育课程,强身健体嘛!
至于这体育老师的人选,当然是眼前的神箭手石亭玉石少侠了。
石亭玉手中动作一顿,眼前的小姑娘总有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
“德智体美劳是何意?”
“德即为德行与品德,智为智育,体即为身体,美为审美,劳为劳动之意。”从古至今教育教书育人,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这个根本。
萧茗的学堂里主要是针对这四邻八乡的穷苦孩子,给他们提供一个上学求知的机会,对于这些孩子,不可能都要求他们学有所成,个个考状元,只能说让他们以后的人生路途更轻松平坦,能写会算或是拳脚功夫总能混口饭吃,不用在看老爷脸色,靠天吃饭。
是以,对这些孩子的培养方向又有所不同,萧茗准备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前来为孩子们讲解人生道义,思想品德,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与思想观念,这人非吴先生莫属,吴通人品高洁,才德兼具,是名满天下的文豪,满腹经伦却不迂腐,由他为孩子们讲解人生道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念,不能让他们为害社会;至于智力方面的培养请原谅她在这一方面不够专业,只能尽力而为,审美同样,体力方面请石亭玉与夏五他们是绰绰有余,强身健体,不至于做一个病弱书生,劳当然是劳动之意,他们在念书的同时在书院劳作耕耘,劳动所获支持学院的运作。
当然,相反的,选择了练武的孩子们每日也会有半个时辰的识字课程,以练武为主,念书次之,总不能让他们当个大字不识的武夫不是。
“德智体美劳,这很好。”石亭玉点头,百无一用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也是书生,萧茗如此即能培养既能念书,又同时锻炼了身体,一举多得。
这很好,他没什么理由拒绝。
马车不紧不慢的行驶着,萧茗一路上把她心里的规划说与石亭玉听,石亭玉不住的点头,不时的提一些自己的观点看法,石亭玉见解独道,每一条都能提到点子上。
不知不觉,马车到了王家村子,停在了王家大门外,二人还没进门就听见了王家院子里骂骂咧咧的声音传了出来。
“你现在金贵了,了不起了,衣服裤子什么的也不洗了,还要出了嫁的大姑子伺候你,我就没见过你这么懒的婆娘,饭食都要放进你手里你才食,还嫌弃味道不好,嫌弃你就别吃,有本事你自个儿做去,你这次还生不出个带把儿的出来,就给我滚回娘家去。”
“这春花又在骂人了。”门口一个路过的农家汉子走过来,他肩上扛着锄头,裤管高高拢起,露出一截沾满泥土的小腿,看其模样是从田地里回来了,男人嘴里带着笑,听着王家院子里的热闹,显然是一副看热闹的态度。
“哎哟,萧大夫来了。”男人见着萧茗,很热情的打招呼,想来是认识她的。
“我来给王嫂子复诊。”萧茗点头解释,不想多言。
“给大富媳妇复诊啦!这大富媳妇自怀了娃儿,她家大姑子可是见天的吵闹。”男人说道,有一种打小报告的成份在里面。
“萧大夫是好人,了不起,以后我家小子去学堂念书还望多照应一二。”男人说道,显然是他家有孩子准备要往萧家送的,不然他又怎么会对萧茗这么热情。
“我们进去吧!”
骂人的是大噪门王春花,萧茗站在大门外都听得一清二楚,萧茗皱眉,这王家人也真过分了些,李氏如今怀着孩子,又动过胎气,这样吵闹可对大人胎儿都不好。
院子里骂人的声音并没有停歇,一浪高过一浪:“你这么好命怎么不去城里做少奶奶,跑到这们乡下这穷尬旧地方来,我们乡下人都是粗人,可伺候不了你这个金贵主子,想当年我生老大的时候,生产头一天还去地里割猪食,下地弄麦子,你这都三个月的肚皮了,还要躺着,你这个不下蛋的懒货。”
王春花骂骂咧咧的,难听的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冒,手里抱着一大堆脏衣服,是准备要出门洗衣服,临出门时嘴里仍不忘骂上两句。
其实她怀里抱着的衣服也不是李氏的,而是王老与王老太太老口子的,李氏的衣服都是王大富自个儿偷着洗的,以前李氏是一个任劳任怨的模范好媳妇,自她嫁进王家,家里上下所有的脏衣衫,活计被李氏一个包办了,王老太太心安理得的安享晚年。
王大姑子回娘家,那享受的待遇如千金小姐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小衣袜子都有弟媳帮着洗,是以大王氏是喜欢回娘家的。
勤快的人只有一辈子勤劳下去,努力保持勤劳作风,大家才会满意,认为她就是那样的人,他们不会感恩戴德,只会习以为常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侍候,若是某一天做得少了或是因故没有做活儿,那么她辛苦树立的形象就会坍塌,别人并不会记得她的好,她曾经的付出,只会认为她是一个嫩婆娘。




锦绣良医 第271章 习惯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人低到尘埃里,如果一个人已经习惯了一种生活习惯,一如王老太太与李氏,也就是她对事物的本能反应,不用经过思考的,下意识的反应。
李氏习惯于付出,王老太太与王春花习惯于享受,李氏付出并没让王老太太与王春花学会感恩,她们知道一味的索取,心安理得的享受,当某一天这一种习惯被打破,被颠倒,是问谁能接受?
王老太太与王春花就是这样的人,被李氏伺候惯了,如今颠倒过来,她们接受不了,心里上就会落差,怨言与不满由此产生。
所以说,这毛病都是被软弱的李氏给惯出来的。
自从李氏怀孕之后,胎相不稳,萧茗严明了要静养,家里王老头与王大富非常重视这一胎,就是王老太太也希望一举得男,是以萧茗的话就是圣旨,王家人真的把李氏当成菩萨般供了起来,什么活也不让做。
李氏不做活,可家里的活计得有人做才成呀!王老头与王大富是男人,只会做田地里的活儿,家务活从来都是女人干的,可王老太太是个享福的命,媳妇进门这些年来她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如今媳妇要生孩子了,家里的活她是做不了的,也不愿意,是以把出嫁多年的女儿王春花招了回来,美其名曰帮忙。
王春花是谁,村里无人敢惹的悍妇、大嘴巴,凶名在外,她是一百个不愿意帮忙的,不过抵不过王老太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为着王家香火着想,她忍了。
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可王春花的爆炸性子忍上三天就是极限,这本来就不是她的活儿,如今还让她伺候弟媳,这怨言可就大了去了,是以每次过来都会站院子里骂得个昏天黑地,天旋地转,王老太太当了缩头乌龟、李氏在屋里低头抹泪。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萧茗再是气怒不忍,可这也是王家里的家事。
王春花见着萧茗进了院子面色不善的盯着她,她心里一怵,悻悻的闭了嘴,自顾自的坐在井边洗衣服去了,不过嘴里还不忘向着正屋喊了一声。
“娘,萧大夫过来了。”
原来王老太太在家呢,她还以为是死人呢,王春花骂这么久,分贝高到把房顶给戳个洞来,她都能忍得住不吱声,可见这王老太太也是百炼成精的人物。
王老太太迎了出来,见着是萧茗面色不怎么好,问道:“萧小姑娘可有什么事儿?”她对这个小丫头片子不怎么友好,儿媳这次好不容易怀上了,却要用药保胎,一转眼就是三个月,整天药不离口,见天儿的花银子,不知道这个小丫头片子赚取了她们家多少血汗银子。
在王老太太眼里萧茗就是那种喝人血,吃人肉不吐骨头的奸商,她想到银子就肉疼得紧,对萧茗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的。
“我过来看看嫂子身体如何?脉像安稳即可停止用药。”萧茗气势十足的说道,虽然两人年龄差距甚大,可她并不怵这个老太太。
王老太太闻言面色一喜,这是好事儿啊!胎儿稳当了不就是可以不用吃药了,她可不会在乎药苦不苦的,她在乎的是她的银子,胎稳了,就不用再拿银子出来买安胎药了,李氏也可以下床做活儿了不是。
“萧大夫赶紧的屋里坐,春花还不快端茶来。”王老太太那态度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热情的请萧茗进屋子坐。
“我媳妇儿这一胎肯定是安稳了,你不知道,我们都是按照你说的做的,她一直躺床上养着,没让她做一点儿活,饭食都是我亲自端进屋的。”
王春花撇撇嘴,饭食好像都是我送进去的吧,要不就是弟弟,可没你老什么事儿。
“老太太别客气了,还是先看看病人吧!”萧茗拒绝了王老太太的好意,要求直接看病人李氏。
原本站了起来的王春花听了萧茗这话,又立马坐了回去。
“好,好,萧大夫这边请,去她房间看就是了。”王老太太也不啰嗦了,直接领着萧茗去李氏的房间,至于石亭玉很自觉的留在了院子里,悠闲的找了木凳子坐下,出诊以来他一惯如此,萧茗治病他在旁边等着。
“春花啊!你去地里把你爹和大富叫回来,王老太太吩咐一声,领着萧茗进了屋子。
“萧大夫。”李氏坐在床上见着萧茗进屋心情激动,眼圈红红的,想来刚才是哭过的。
“你别动,可别动了胎气。”王老太太赶紧的说道。
乡下屋子都是泥土墙,低矮潮湿又闷热,房间里有些暗沉,李氏的屋子里窗户都没有开一扇,导致里面的空气不是很好,怀孕三个月的她没有孕妇的丰腴之美,反儿瘦瘦弱弱的,肚子也不见显怀,气色比初见时还要差些,面色蜡黄,没有精神气,想来整天待在屋子里被人指头鼻子骂心情是不美的。
萧茗不动声色,为李氏把脉,可这一把脉领萧茗心里没来由的一股怒气,李氏将养两个月,按照她开的方子保胎这一胎应该是稳稳的,可观李氏脉象沉弱无力,是大凶之兆。
安胎本应注意休息,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营养合理、忌辛辣,放松身心、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注意身体状况、不可染疾,远离噪音辐射,当然还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李氏先前动了胎气,显些胎儿不保,她这一胎本是凶险,本应好好养胎才是,可她将养两个月反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来。
外在的环境对于李氏有了决定性的影响,李氏本是个性情随和之人,勤劳善良,对于每日趟在床上养胎,又花费了大把的银钱心里面已经有了负担,再者王春花日日吵闹不休,指责李氏,让她心里更是愧疚不安,导致她郁结于心,忧思多虑,不能安心养胎,随时都有滑胎的可能。
“萧大夫,可是稳了,她不用再每日喝药了吧!是男孩还是女孩儿?”王老太太最关心的是带不带把儿,不止是她,李氏看向萧茗的目光里都带着稀翼,期盼。
可见男孩儿对这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锦绣良医 第272章 柿子软的捏
萧茗沉默,放下李氏的手腕,又起身把破旧的窗户开了一面让屋子里换换气,才对殷切的王老太婆与李氏说道:“是男是女我不知道,不过这一胎稳了,以后再生就容易了。”
她眼睛不带透视功能,看不见李氏肚子里是男是女,就算她有通天的本事能把出脉象来,她也会避口不谈,这是她的执业操守。
王老太太的态度让她很反感,传终接代、延续香火,儿子、儿子,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所有家族的共同期盼,萧茗不满了,女孩儿为什么就不好了,为什么一定要一个男孩儿。
虽然她不喜王家人作态,不过她事先埋下一个伏笔,既然李氏能生,男孩总会有的。
萧茗这一答案并没有令王老太婆满意,脸顿时拉长了下来,表示她很不开心,说道:“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你就不能给个准话。”
王老太太的嘀咕萧茗选择了视而不见,看向李氏问道:“嫂子最近可有感觉不适?”
李氏听闻有些慌张,先是看了一眼自家婆婆,才慢吞道:“有些,肚子一直有些疼痛,近几日还见了红。”自己的身子自个儿知道,李氏的肚子时常伴有轻微的疼痛,不过她一直坚持喝药安胎,并没有怀疑重视,直到昨日突然就见了红,她才慌了起来,与自己男人商量了,可这两日地里忙碌,男人每日要下地,婆婆与大姑又不会为她请大夫,所以她们准备得了闲就请萧茗看看。
萧茗点头,是了~,李氏还是动了胎气。
“怎么会见了红,你见天儿的趟床上,自个儿肚子都照顾不好?真是没用的婆娘,我的小孙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饶不了你。”王老太太急了,她自个儿脑补了一下这一定是个男娃儿。
这银子如流水似的花出去,一家人伺候她安胎养身子,可得来这么个结果。
让她如何不气。
李氏愧疚的低下了头,面对婆婆的责难不敢吱声,她原本也不是这个逆来顺受的懦弱性子,可嫁过来几年只生了个女娃子,底气不足,方的尖角儿也被搓圆了。
“我们一家人把你当祖宗似的伺候着,你连个肚子都护不住,作死啊!”王老太太当着萧茗小姑娘的面儿把李氏骂个狗血淋头、无地自容。
“我们先出去说吧,让嫂子好生休息。”萧茗说道,转身出了房间。
院子里王老头父子已经回了家,看见出了房门的萧茗,王大富一喜,也顾不得洗手,迫不及待的问道:“萧大夫,我娘子怎么样了?”
问的是娘子不是孩子,看来是真爱。
“情况不乐观,她郁结于心,胎位更不稳了,你们要有滑胎的准备。”服用了两个月的保胎药,却不能保住孩子,这也是她的失职,是她太不上心了,如果她早些来为李氏复诊,兴许李氏就不会如此这般模样。
终究是她对自己的医术太过自信,忽略了外在的原因。
“这叫什么事儿!我们见天的伺候她,把她当成祖宗似的伺候,结果这一胎还是要保不住,我可怜的孙子哟!”王老太太嚎吼道,这两个月她别提有多憋屈了,她一把老骨头来伺候她,也不怕天打五雷轰。
“怎么会这样?”王大富呢喃,语气里有化不开的失望。
“一定是你的药有问题,你这个庸医,我早就说了她小小年纪会什么医术,你们就是不相信我。”王春花跳了出来,指责萧茗,把这一切责任都推到了萧茗身上。
王老太太正在失落中,王春花的话就是指明灯啊,给她提了一个大大的醒,不由的她眼前一亮,脑子转得飞快,是啊!既然孩子保不住了,这银子她得讨回来不是,她可不能白吃这么大的亏,是以,王老太太指着萧茗说道:“春花说得对,就是你这个庸医、小丫头片子,我媳妇好好的怀着孩子就被你这样祸害了,我们天天买药,见天的喝药都保不住孩子,你得赔我银子,还有囡囡她娘肚子里的孩子,因为你开的药才没的,你也得赔。”
1...8081828384...1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