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工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不如自己弄一款中型的,容易造的高空亚音速战斗飞艇,加强大家的交流和资源获取能力吧。
这样的东西需要什么技术呢?
飞行控制系统,有;涡轮喷气发动机,有;高强度轻质骨骼,有;武器……机载飞弹吧,不行,太难造,空投符文储能体炸弹好了,容易自制。
有一点,如果要容易造,燃气动力似乎不太合适,单单一个储气槽就把体型推上去而且把可用空间拉低了。
那就把液氢液氧的制取技术扩散吧……唔,用这种东西,感觉还要转让发动机维修技术才行啊,毕竟液氢燃烧对发动机的毁伤力度,可比燃气、煤油大多了。
有点发愁,还是先丢到设计院去论证一下吧。
论证的结果跟沈文剑所想的完全不同。
设计院由航空航天组和高级材料组主导的论证,在最低技术、最优成本得到最佳性能的要求下,得出需要的是以下技术。
涡桨发动机,该发动机机能在不转让超级磁体材料“注磁乙型”技术的前提下,让中型机实现最高七百千米每小时的移动速度,并且保持相当长的使用寿命。即使技术不够过关,制出时速五百千米以上的系统还是可以稳定运行,难度比较亲民,而且该速度也足够摆脱已知的飞行类天魔。
轻质铝合金骨架,该骨架可以借助极少量的钛、钨、铬等金属,实现对中型亚音速飞艇的支撑。铝的来源足够多,通过转让部分技术即可实现较大规模的利用,玉剑山只需以年计算,进行少量的钛、钨交易。
飞控系统比较麻烦,最好是弄出一款较为简单的公版模块,留出必要的扩展接口,让各家自己进行优化。
武器的思路倒是受到一致认可,符文储能体炸弹绝对是成本、制造难度、威力平衡之后的最优选项。
动力方面,设计院认为应该通过转让技术,并公布相应标准,让各家实现木炭转轻油的技术,这样才能在不公开空间箱子技术的前提下,让中型亚音速战斗飞艇获得最大的多用途舱。
“木炭转轻油?可以做到么?”沈文剑看着报告对着话筒问。
“我们把重油炼油的项目转给海龙山有一段时间了,木炭好像和那边接近点,让高级材料组和他们弄一阵,满足修士炼制没有问题的。”
大规模生产中,难的部分是让普通人尽可能多的进行劳动力替换,修士本身有法术,又不会干扰灵气在微刻阵法中的运行,对现在的技术储备力量而言,实现起来比较轻松。至于别人如何提高生产规模,的确不该由玉剑山来管。
高级材料组在航天以外的部分,比沈文剑走的远,他还是决定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让刘香湘协调工程院尽快制出样机,最好能把机翼和机身拆开来塞进运载机中。
航空航天说起来算是玉剑山要保留的核心项目,不过这些要转让出去的前代技术,就无需那么在意了。
如此一来还要研究新的燃料技术,这中间正好吹风洞,把造型什么的准备工作做了。
趁着有时间,沈文剑提前开始联络各家掌门,做了些前期沟通,背地里给别人分门别类。
与各家掌门沟通之后,沈文剑决定增加一个新的支撑点,以降低各区门派和代理商之间物资、人员交流的难度。
新增的门派,名恶狱镇守。
……没错,门派的名字就叫恶狱镇守,后面没有山、崖、谷、岛、天宫之类的名词后缀。
恶狱镇守是个非常古老的门派,比金仙谷、琴仙岛和玉剑山都要久,也是沈文剑知道的少数几个能拿出至少四届万魔吞天资料的门派之一。对了,百山大会中他们的牌号为九号,相当有实力。
恶狱镇守所在的位置,为北纬35度,东经46度,以海龙山在中原大陆时的位置计算,是东北方向两千多千米处。当初圣月教突破包围圈向东扩散时,偏南的防线就以恶狱镇守为中心展开的。
恶狱镇守不是盟友,跟金仙谷一样,只是拿出了卫星数据接收系统,被算在技术联盟里。
沈文剑看重恶狱镇守偏东的位置,现阶段,他们应该是接近圣月教泛滥区一千公里内,实力很强的一家。此外,从几次的电话中,沈文剑觉得对面那位掌门对纯粹的金钱利益看的不重,却还很好说话,是个不错的人。
通过电话跟各家门派做了大半个月的沟通,沈文剑跟部分掌门达成了一定默契。
木炭转轻油技术和涡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出乎意料的快,也许因为是同类衍生技术,两项技术到五月已经完成测试,工程院开始生产样机。
铝合金骨骼,含载重一起起飞全重才一百一十吨,几乎只有二代飞艇的四分之一。工程量变小,加工难度降低,新型亚音速飞艇的制造相当的快,两个月时间就把三架样品弄完,开始分批运输。
中型亚音速飞艇飞行高度远高于二代飞艇,内燃型的涡浆发动机能把飞行高度轻易推上一万米,避开几乎全部魔物的感知区,而且就算飞行类天魔发现了也追不上。
三台样机会分别送去金仙谷、恶狱镇守和香风崖,中间还有些事情要谈,沈文剑身为掌门又不好在万魔吞天期间随便出远门,带队工作由外公黄长老和金石峰伍晴长老代劳。
随两位长老出门的,除了两组负责安全工作斩情弟子,还有十多名工程院的工程师和技师。
长老们负责进行细节方面的谈判,工程师、技师负责为三家代理商安装含视讯、高清图形呈现功能、电视信号转播在内的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其中电视信号暂时还没上星,得等乐园一号人口发育些再说,工程师们同时还会为三家代理商的人提供一些必要的技术培训。
整体上遵守沈文剑前期和各门派掌门达成的默契,借助芯片销售和新的中型亚音速飞艇制造、销售、售后等环节,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交流体系。
屠魔工业 第一百零五章 技术联盟诞生(下)
依托芯片和中型亚音速飞艇建立的交流体系,分作几个层次。
首先是代理商,他们除了帮忙收卫星通讯费,还是中型亚音速飞艇的组装、销售和售后维修单位。
离着三个代理商最近的三家技术联盟成员,负责木炭、煤炭制备轻油,提供整个系统的油耗。
另外还有六家分别制造亚音速飞艇的部分零部件,不过玉剑山也给出授权和图纸,允许这六家另行开发新的高空飞艇。
在整个技术联盟和代理商内部得到满足前,中型亚音速飞艇不会外销。
所有盟友与技术联盟成员,得到新一代的矿产探测技术、全套矿产特征图/波形图/焰色对比表、手持及履带型矿机原理技术手册等。
代理商和盟友内部技术联盟成员,额外得到芯片样品、接口技术指标文件,并且以后每年还能免费获得计算、图形、工程三类芯片各五十片。
这个联盟内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沈文剑充分照顾大家的需求和建议,列出包含灵石、种子、活牲口、矿产、粮食、成品材料等类目,共计两百七十种物资的白银中间价,依据供需关系的变化,每年由玉剑山向技术联盟内所有成员发布新的中间价,承诺每年浮动值不超过5%。
计算中间价看起来很麻烦,不过只要有个靠谱的数据模型,用计算机算起来根本不算事。
能拿到类似于裁判员的特权,还是因为这回玉剑山太大方了。
技术成套成套的给,大家嘴上不说,心中却明白不会有另一个门派有同样的技术实力并且愿意和大家无偿共享。
收入方面的安排,同样分为好几个部分。
代理商向技术联盟外收取的卫星通讯费,有一半会留在代理商处,作为玉剑山对代理商做售后维修的补贴。这一半是要银两还是物资,可以由代理商根据白银中间价自行决定。
中型亚音速飞艇的销售,定价为联盟内三万两,联盟外三万九千两,从中抽取技术专利费,对联盟内成员收取5%,对盟友但非技术联盟成员收取7%,其他则要15%。
没有专利法,为了长久合作,技术专利费采用的还是分成,玉剑山拿四成,剩下六成根据大伙再飞艇生产中的成本比例进行分配,能够很好的保证低利润部件生产商的利润。
芯片部分采取统一定价。
图形芯片最便宜,微型、普通、大型三个类型分别是25两、60两、150两。计算芯片略贵,为。工程控制芯片最贵,为,此外如果有大规模工程,可以要求玉剑山提供定制版,价格另算。
芯片的销售有10%属于三家代理商,为此代理商需要给一些围绕芯片系统制成的器械以展示机会。
10%貌似很少,不过芯片是走量而不是单价,只要能普及使用,利润自然就高了。
就在沈文剑准备安排芯片产能扩充时,工程院主管吴长生带着少数工程师的请愿跑了趟掌门殿。
“掌门,我们的技师不够用,大家觉得,还是要弄一种能够替代低级技师的机关……机器人出来。”吴长生一边说一边挠头,好像有别的什么。
“很好啊,工程院可以自行决定,也可以找海龙山和空寂岛帮忙,他们在机关兽方面的积累还不错的。”
“那个……芯片,芯片不够用。”
要制作能够替代修士技师的机器人,至少要用到好几个类型的芯片,一台机器可能就要十几颗,现在为了芯片在技术联盟中的推广,已经连续两个月对工程院缩减供应,这个月好像总共才一百多颗,难怪这么为难。
沈文剑点头,没有犹豫:“去做准备工作吧,芯片厂正好要提高产能,马上会有足够的芯片用。”
工程院想要主动做机器人,让沈文剑挺高兴,这本就是芯片体系中的一个大类目,早晚都要做的,只是要对修士技师进行人力替代,恐怕需要费些功夫。
芯片厂的产能增加,倒是比较容易,当时做出机器时就已经考虑到二代芯片之前,肯定需要扩充几次产能,生产设备预留了充分的冗余,现在把速度提上去很方便。
不过产量增加之后的确还需要另一样配套设备,既自动质量检测机,算起来也是机器人,只是不会动而已。
反正事情交给芯片组去做好了。
说起来芯片组的人数和航空航天组人数差不多,平时只管芯片的设备会不会太闲。
其实并没有,刘香湘跟着沈文剑这么久,也随他一样的总要找些事情给貌似比较闲的人。
芯片组除了日常的二代芯片预研任务,正在开发新一代的符文定式验证机。
相比前一代的穷举法定式开发机,新项目的要求变得十分严苛。
下一代符文定式验证机要求具备“学习”能力。
三符文定式的铭纹数量最少的只有三条,最多的能到三十几条,三十几条还不一样,这已经比当初刚开始做三符文定式的预期多出三倍的数量,也许还有数量更多的,但机器无法承担穷举的实验量。
再往上增加一枚符文,难度会呈现指数增加,而不是当初推算的两百四十多倍。
以单人开发为例,四符文定式按每天耗费十二小时精力开发,算上实验规划的难度激增,实验类目的增加,大概需要三千万到四千万年,才能总结出七成到八成定式。
千万年计,都够从老鼠进化到猿猴好几轮了!
换算成含有一定创造性的实验规划,总计验证个数将超过四百亿!
像三符文定式一样,依赖人力创建近万个实验框架,在四符文定式面前,连1%的验证工作都完成不了。它必须可以自己总结成功定式与失败定式间的差别,并对自身算法进行更新,以得出效率更高的实验规划,以提高成功率。
简单的介绍,新型的符文定式验证机,必须有一颗不亚于工程师的大脑,而且解题的效率至少要超过数百名技师协同工作。
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是第一,那么容量就是第二。
现在的天基情报中心的数据库总容量为1200兆(约0tb),其中玉简系统提供的容量仅有不到两兆。
要成为一个符文定式创建大师,1200兆肯定是不太够用的,论证过程中,预估最终开发出95%左右的四符文定式,需要20京(20万兆)的数据容量。
20京,以现有的技术,要维持这个储量,光储存体每小时能耗就要干掉两千吨煤,一个系统的年均消耗轻轻松松超过两千万吨煤。
所以95%的预期肯定不现实。
保持足够强的学习能力、尽量快的获得成果,能耗要控制住,综合起来之后,把目标下调至83%,这样容量需求可以暂时控制在1000兆左右,等待能效更高的技术来更新。
就两项,足够芯片组头疼的,说不定二代芯片完成预研了都搞不出来。
:。:
屠魔工业 第一百零六章 异常存在
四符文定式暂时还只能幻想下,不过现在双符文定式都没有全面普及,除了海龙山等三家,其他技术联盟中的成员最多也就拿到一半,短时间内也不需要用四符文定式来维持技术优势。
相比起沈文剑上辈子所在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技术门槛真的太高。
从实现的难度排序,第一道门槛是加工精度,由于炼器手段的存在,只要有心,大部分修士门派都能做到微米级,再往下工作效率飞速下降,形成了一道看不见也意识不到的门槛。
第二道门槛是门派实力,炼器必须要有金丹期才能发挥出玄学的优势,不然跟手工作坊没有区别,由金丹修士支撑的技术部门,就需要有足够多的金丹弟子基数来支撑,不然也找不到几个能长久做下去的。
第三道门槛才是材料学,可以说除了玉剑山的高级材料组,外面根本没有成体系的材料学理论,即使高级材料组也因为人少,走的并不远。这道门槛之所以排在门派实力后面,因为必须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才会因为无法找到替代材料,进而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性。
第四道门槛就是符文定式,八十一枚符文被写在阵法书上已经几万年甚至更久,它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绝不是因为没有天才,而是所有的修士都不知不觉只相信自身的力量,不愿意分享成果,这种状态下符文定式的层级是不可能推高的。
之前也介绍过,三符文定式一个人想弄的差不多,四千年起步,还必须有充分的资源,什么闲事都别干,显然这个世界的修真体系还容不下上万年的怪物。
必须在某个团体内,有一堆人达到现有符文技术最高水平,才有可能将其继续往上推。
还有第五道门槛,既玄学的不确定性,比如空间、灵魂什么的,它的不确定性,让此类技术的推进全凭运气,理论的创立无从谈起。要把它往前推,需要海量的资源、能源、人力支持,也许还要等一个足够天才的人物来总结理论,近期内肯定没戏。
正琢磨着怎么利用技术联盟内的人力推进技术发展,任务中心传来一条通报。
仍然在恶狱镇守做客的外公听说小道消息,称原天青国中部地区魔物异常,有附近的修士曾经见过十分异常的建筑,不像是人造的。
异常建筑,不像人造的?
沈文剑走到院子里抬头,正好灵月在上面。
不对,灵月人的建筑还是很规则的,顶视图多为长方形、圆形,也有一小部分五边形,按一般人的观念,规则几何图形造出的建筑不该称之为异常。
天青国中部……正好近地卫星要准备送上去了。
近地卫星的体量较小,造起来要快不少,自去年二代同步卫星升空之后开始设计,年初时开造,至八月应付热气旋时已经造完四颗,少是少了点,先执行一次任务吧。
二代近地卫星增加了灵能、邪能遥感模式,常规模式和热成像模式分辨率略微提高,最大的改变在于借助芯片系统和数据密度更高的储存系统,能够实现远程升级。
远程升级功能主要针对卫星图像的预处理工作,减轻地面站的工作压力。
投送过程有一点波折。
不知是地面检查中漏过了某颗沙粒还是别的原因,运载机在三万米高空,左二号发动机起火。
早在最初级的螺旋桨发动机制造时,沈文剑就很注重发动机灭火,发动机周围有专门的空气排除阵法,这东西一直沿用下来,运载机及时切断氧气、燃油供应就没问题了。
少了个发动机,随着平衡控制系统略微减少右侧发动机推力,运载机爬升速度降低了六十米每秒,还好现在是近地投放任务,凤凰号航天飞机的燃料冗余足以应付情况。
四颗卫星被一次投送上去,航天飞机绕地转一圈从西边回来。
故障分析进行中,在外面谈判和做客的长老、工程师们只能让他们多休息一阵,沈文剑先安排新卫星对中原大陆进行连续拍摄,顺带更新数据库。
不做地图分析只进行拍摄,进度还是很快的,一颗卫星两天能拍七圈,涉及宽度能达到六百千米(含重复),加上二代近地卫星自带的图像预处理,大部分建筑、浮空山都挺显眼。
沈文剑利用掌门殿的卫星系统同步设备,很快找到所谓的异常建筑,这些东西挺大个的。
的确有些异常,相比人造建筑,所谓的异常建筑更近似于蚁穴,不规则的土疙瘩,不规则的洞口。
但如果说是魔化蚂蚁的窝,沈文剑认为不太可能。
可以拿自家养的荒漠大蚂蚁做个对比,荒漠大蚂蚁的洞口旁数百毫米内,种草草被吃掉,有死虫子也被拖走吃掉,就算丢一只活螳螂也会被肢解之后吃掉。
由于其杂食特点,稍微凶恶点的蚂蚁类型,蚁穴口可以说寸草不生。
等比放大之后,这些直径都在三十米以上的巢穴外,应该几千米内都没有什么树木可以存在。
上面的例证不足以证伪的话,还有则是繁殖速度,蚂蚁生的很快没错,但是蚂蚁分窝是很慢的,她们分窝只有一个理由,食物不够。在食物充足时,很多蚁群可以容纳复数蚁后。
为什么会食物不够?魔化蚁后生出的魔化蚂蚁仍然没有能飞的扩大食物范围?树叶和被腐叶养活的蚯蚓之类的不爱吃?
巢穴的工程量和食物的数量是对应的,既然挑食,就该进化为行军蚁之类的流浪蚁群,筑巢干啥?
从卫星图上观察,在一条宽二十千米,长约一百千米的走廊地区,分布着六十几个可疑建筑,平均间距不足六千米,密度肯定是偏高了。
沈文剑懒得费更多脑子,等了几天,天基情报中心重新调整二代近地卫星的轨迹,找天气晴好时拍摄该地区画面,并利用天基中心的设备对画面做了进一步处理,然后就能观察到更多细节了。
不是蚂蚁,是魔物,而且是疑似受过训练的魔物。新的画面中,刚好有一张图里,出现了一队共十二只飞行魔物,它们飞行时有明显的队列!
“圣月教分部?还是魔物中自然进化出的王者?”沈文剑低声嘀咕着,想起吉云还需要魔神心才能长出第九条尾巴。
“相公又在看地图啊。”刚刚做完配送任务回来的殷玲打招呼。
“嗯,想炸几个东西。”
:。:
屠魔工业 第一百零七章 魔物王朝(上)
“我不会死!”
随着一声低沉的吼叫,浑身漆黑顶着冲天牛角的狮面怪物坐起来,从噩梦中惊醒。
他是洛风,魔物们的皇帝,执掌人间生死之……魔。
大伙开始魔化的头一年,在南方李镇遭受的星辰坠落事件,洛风至今不忘,甚至常因此从噩梦中惊醒。
还记得当时爬起身时,自己手不是手,脚不是脚,一个个疙瘩和烤熟后特有的气味布满全身,刹那间他还以为自己到了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
小伙伴们呢?
好一点的熟了,差一点的还能找到两根骨头。
“还没找那可恶的玉剑山复仇,决不能在此死去。”这股信念支撑着他,在废墟里蹒跚移动,啃食还有肉挂着的曾经的小伙伴。
然后,他见识到了奇迹,短短的两天里他就恢复如初,跟卑贱的人类那种早该被毁灭的物种果然有着本质区别。
虽然躯体恢复如初,那次事件还是让洛风后怕,此后只要在露天处,他总是忍不住频繁抬头望天,生怕又有什么奇怪的星星从天上落下。
天谴这个词,洛风原本是压根不信的,因为玉剑山那些恶人也许……应该还活着?
在信与不信的犹豫中,洛风此后很少吃人,只吃魔物。
小伙伴们也没了,无法找玉剑山寻仇,只能先到处逛荡,集结新的小伙伴。
如此过了两年,纠集起数万魔物的集团,至于到底是几万,勉强能数到两百的他有些算不清。因为吃魔物会变强,又推平了几个城的魔物并收编了一些听话的魔物,洛风渐
渐有了底气,相信自己的小伙伴集群比当年圣月教的人造魔物强的多。
接下来当然是寻仇!
结果横着跑了快两千里地,发现小盆地里早已没了浮空山!
“这些死贼子,居然跑了!”
生气也没用,在小盆地和附近放火烧了几座山,开始往北移动。
过江还是梨山西侧的巨浪江平原比较熟,顺便可以找一找还有没有当年揍过他的家伙活着,若捉到定要好好折磨一番,再生吃了脑子……油淋吧。
结果路上什么东西都快被魔物吃干净,别说人,兔子都难找到一只,若不是魔物多还可用来充饥,怕自家小伙伴还没过江就先饿倒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