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工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由于蚁后的体型已经有一百毫米以上,之后还会继续长,新宫殿做的比较大,长度足有1.2米,这比之前整窝蚂蚁的蚁穴还大的多,在蚂蚁界无疑是世界第一奢华。
蚁后是沈文剑当宠物养的,对于化形短期内根本不抱希望。
昆虫或节肢动物修炼成精的不是没有,比如蜘蛛精、蜈蚣精、独角仙什么的,但是认真去统计就会发现,昆虫修炼有成的,其基本体型在自然界里就比较占优。一般在化形前,它们的体型都会增长到十几千克甚至更大。
蚁后若要长到十几千克,体重变化率实在有些为难它,不过蚁后的优势在于它的自然生命周期很长,有修炼的加成后会有足够的时间耗下去。
沈文剑偶尔也会突发奇想,什么等蚁后进化到一定程度,把它投放到道灵界去,会不会能造成一些混乱?因为在他看来,蚁后最强的地方,在于随着自身进化也会带动蚁群进化,这种能力继承下去,说不定有一天能直接孵化出金丹级别的蚂蚁……
屠魔工业 第三百五十章 赛博坦实验室(上)
撸了一段时间宠物,到了五月末,道灵界符文的攻略有了进展。
道灵界符文是由天狐以神念信件成套送来的,还有红夜这么个真仙级的狐妖能从旁提供参考,进度相当快。
道灵界的符文和中原星的符文同步情况不错,约八成符文可以直接应用,只是效果有一点差异,基本都能归类到变量差之中。
符文应用中的变量一直是个麻烦的存在,符文定式的体系,其实就是种规避变量的手段,使得灵能变化更具针对性和具体化。
变化最多的,是涉及空间与时间的符文,这方面中原星的符文体系实在算不得好用。
而根据红夜透露的情况,画中境、外小内大的结界建筑/帐篷,在道灵界比较常见,甚至一些比较有实力的修真家族也有掌握一二。
为此,沈文剑还专门拿出曾经给吉云用过的那副画给红夜看过。
红夜给出的答案是:“此画的制作很像道灵界的手法。”
其实不算意外,那副画作为玉剑山的宝物存在,就说明在中原星根本没有复刻的方法。
从此时道灵界的人员流动情况看,偶尔有那么一个掌握制作手段的人流落到中原地区,不是没可能。
道灵界符文在空间、结界方面的应用和积累都更多,很可惜不能直接在中原星复制出来,结合本地符文再现画中境的技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攻克。
“师父,这个课题做不下去,我们没人安排啦。”为了道灵界符文后续开发的事,刘香湘专门跑来掌门殿抱怨。
“你觉得交给谁来做比较合适?”沈文剑没有直接发表意见,反问道。
“工程院吧,师父是不是又想给别人?”
沈文剑摇摇头,没立刻回答,看向一边正在游泳的小青龙。
魂体补完后又经过十多天,小青龙似乎恢复了活力不再那么懒洋洋的,但还不能确定是不是长身体带来的躁动。
他看着小青龙,想着的却是刘香湘带来的问题。
关于道灵界符文的事,的确很麻烦。
道灵界符文没办法在中原星完全再现,由于很多符文的功能不同,连替代都做不到。
这意味着项目继续推进下去,项目组要频繁的接触道灵界,也就是激流区西门或者道灵界相关的人物、势力。
该状态下,被接触的一方多少也能学到些东西,肯定要归类到合作范围里。按沈文剑的性子,只要是合作,对方不可能什么都不付出。
其次才是刘香湘说的人不够用的情况。
设计院方面,改版的三台闪电3今年已经全部上线,以后第三期空间站的任务是大头,设计院已经有半数人员完成功法转换的现在,大部分小组都在为此服务,芯片组下一代芯片的开发都没有提上日程,结余下来的几个工程师还要配合赛博坦网络做定制工作及其他小项目。
沈文剑不打算改变设计院的人力分配情况,因为他知道,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绝对压制力,中原星所在的世界才不用担心哪天开世界门开出个超强的敌人。
蓝星联合体就很强,只不过他们在深绿星一侧被虫子拖住,距离大本营太远,投入不了足够的力量在中原星搞事。中原星不能总指望这样的运气。
除了设计院,工程院倒是可以作为选项。
按玉剑山现行的保密制度,工程院的密级最高为四级,但由于工程院没有对接赛博坦网,因此接触不到关于豌豆湖以外的世界门消息。
不过沈文剑没有打算阻止道灵界的新血流入,而且由于丹阳谷已经接触到道灵界的探险人员,迟早大家都会知道激流区的两个门。
只是工程院本身的负担也不轻。
之前工程院离场的人员各回各家,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批具备一定技术实力的门派,工程院之前负责的外派指导任务基本也流失干净了。
然而,仅仅是基于第三代芯片的全系列机器人衍生项目,就足够工程院全院折腾的。
比如现在进行的相关项目,就有第二代超速使徒开发、低温区小蜜蜂/大蜜蜂研发、非接触式肢体能量供应及校准系统升级、部分航天设备等等。
虽然工程院不负责数据加密和底层软件的部分,工作量也一点不小。
以第二代超速使徒为例,项目开启至今已经一年多,至今才刚刚定下气动结构。
与前代超速使徒最大的差别,第二代拥有了法术加力推进结构,就是该项目诞生的衍生产品。
法术加力推进器,有点像法术等离子推进器与喷气式发动机结合体,但是不用燃料,直接利用优化的气动结构从进气口大量吸气。吸入的气体结合机体(特别是机头)废热以及法术整流,形成额外的推力。
这一个东西花费了项目组大半年的功夫,从理论到样机再改进,今年才完成定型工作。
对比喷气发动机,法术加力推进器的推力较低,可控度更高,直接在装甲构成的函道里应用,也不需要在战斗中额外保护。它的诞生,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灵活度的情况下,节省超速使徒长途奔袭耗费的燃料,今后还会应用到下一代的大、小蜜蜂系列上。
一系列机器人项目,都是涉及到结构、设备变化的大改,等空中大学的航空航天系“开业”后,工程院也要开始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第三期工程里。
道灵界符文的实用化,又是个系统工程,会非常占用人力。
当初也是因为这种项目的工程量太大,才有了通用空间道具实验室,空间道具其实只是符文兼容的副产品。
可是直接交给其他门派来做,沈文剑又有点不甘心,毕竟这份符文资料,是玉剑山有了吉云开的后门,才能弄到手的,而且还做了很多前期工作。
“先把它交给天火,看看天枢星实验室能不能做出成果来。”沈文剑考虑过后,决定拖一阵。
:。:
屠魔工业 第三百五十一章 赛博坦实验室(下)
天枢星,接替被撤掉的奇石峰存在的第六个山头,赛博坦网络的中枢基地。
天枢星第一期工程,集中在工业制造方面,将原本部署在地面的铀分离、飞艇生产、金属冶炼等集成在浮空山上,此外其他功能并不丰富。
新玉石峰建成后,天枢星展开第二期工程,清理之前堆填土石的同时,将扩建部分的目标集中在储备、力量部署、多功能三方面。
储备,指的就是机器人储备能力。
天枢星第一期的时候,机器人不算是储备,只是简单堆放而已。
第二期功能化的过程中,将会形成专业的机器人储备库,包含有阵列升降机构、自动检查系统、入库前检查及修复等能力,之后所有战斗过的机器人,全部由天枢星储备体系进行管理,不再回到机器人生产线。
储备能力的建设,会大幅度节省机器人的行动线路规划造成的算力损失。
力量部署则是投送能力。
天枢星的机场,会进行改扩建更加合理化,第二期完工时要达到同时起降12架各型飞艇不含中短距运输平台)的能力。
新建的部分,是天基投送能力,该功能暂时不会启用,只建造备用的空天飞机机库、维护系统、航线分配功能等,其中航线分配仍然是由天基中心授权。
之所以暂时不会启用,还是因为空天飞机现在造起来太贵了,随着第三期空间站的各模块逐渐上线,还会有一些后续升级,预计会使用编号闪电42、43这样的。
也就是说空间站在建过程里,玉剑山空天飞机编队,会扩大到至少六架,现在计划会有两架部署在天枢星基地,用于赛博坦力量的全球快速支援与部署。
与玉剑山的技术路线相关,航天技术已经转至神龙公司,而且航天技术再发展下去,主要方向会是安全与经济,冲速度一点前途没有。实用级超音速,最多也就2到25倍音速。
借助灵能技术,的确有希望实现稠密大气下的5倍音速航行,但是法术也有能耗,5倍音速下仅仅对付前方如同铁板一样的空气,阵法能耗搞不好会比发动机能耗还大,这样的能耗还不如直接从低轨道投送。
轨道投送的效率算上起步速度,是40分钟一万公里,一小时两万公里,大气内飞行器怎么比?
第二期工程多功能的部分比较复杂,其中之一就是赛博坦实验室。
沈文剑很早之前,就考虑过由赛博坦网络接管部分研究工作,当时的目标是生物学实验。
但是现在人造龙的项目有闻双双接管,做的还挺好,因此天火之后通过机器人智能化逐年节省出来的算力,就应该回到玉剑山的主力区,作为设计院的补充存在。
这种补充和空中大学作为“外围设计院”的定位并不冲突,毕竟空中大学有走读生、借读生,从保密问题出发,它的定位其实比工程院还低半级。只是玉剑山已经不发展微电子、建筑工程、电机等技术,离不开大学的技术积累。
赛博坦实验室的涉密等级会非常高,但是难度不一定很高,主要顶替一些很琐碎的保密研发工作。
天火比较喜欢哲学方面的思考……其实由于无法建立逻辑链,完全利用不到超算庞大的计算能力,为形成互补,专门把之前部署在断崖地区的真四调回天枢星。
至于断崖地区,暂时由真五负责物流整改。
断崖需要有真修系列在现场,主要还是空间箱子的使用没办法自动化。
这次的整改会把断崖地区至激流区的物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缩小箱子”和常规集装箱配送,属于日常的部分。另一部分包含断崖区的矿物运输,会集中起来,每个月由真五到现场,集中处理几天。
要做到这个整改,缩小箱子的能耗是一部分,此外就是大量囤积空间箱子。
简单来说,之后会囤积几百个空间箱子在断崖中转站,每个月将货物集中装箱后,飞艇的安排就与之前一样,回程的时候直接带空间箱子回来即可。
这项改变能节省一个地区指挥官出来,大裂隙也会调回一个指挥官,由真二和真六两者自行决定后,确定把真六调往天枢星。
也就是说在赛博坦实验室构建的同时,已经有两个指挥官入驻天枢星。即使它们无法胜任,也能随时与其他指挥官换岗。
沈文剑在进入六月份时,日常里就增加了一项,查看赛博坦实验室的工作进展。
赛博坦实验室是个类目,可不是那种只有一间房子的实验室。
今年截至五月份,完工的部分里,包含有流体、震动、手工观察、全息拟真等共八个功能实验室,以及一堆未定义的空实验室。
初期给天火等三位指挥官准备的练手课题,是“快速变更涂装”。
说起来材料组积累了几十年的材料堆里,有很多类型的涂装材料,大部分都是当年煤转油工程后“有机材料”时期弄出来的。
材料组在超算投入使用之前,都是采用法术合成、炼金手段开发新材料,经过简单测试后,有前途及有目标项目的材料,才会展开后续的工业合成生产课题。
这意味着工程院和设计院两个材料组的人数仍然照顾不过来,有很多有希望大规模应用的材料都被堆到标本仓库里等着被捡。
涂装就是个大类目,玉剑山现在应用的,主要有防锈耐磨型、高温耐磨型、电磁波吸收型,更多的涂装其实什么功能都没有,就好看而已。
赛博坦实验室的练手课题,就有“涂装清洗”与“新涂装材料”两部分组成,后者会试着把更多有机材料实现工业化生产。
沈文剑看着指挥官们的日志,没几天就发现出乎意料的情况。
原本真四更被看好,因为它是天火以外,第一个主动希望扩展算力的指挥官,它的躯干装配,实际也比其他指挥官更倾向于算力,牺牲掉了一部分能源储备。
结果真六对研究的主脉络把握的更精准,体现在实际操作中,它能用更少的实验,对一种材料的大规模实用可能,做出比较靠谱的判断。
指挥官的计算能力远超人类的情况下,直觉与数据敏锐度反而更重要一点,等赛博坦网络的这波运转流程变更完成,或许把其他几个指挥官也轮换到实验室试试手看看。
道灵界符文的本地化,也在这几天里被安排进赛博坦实验室的日程里。
屠魔工业
屠魔工业
屠魔工业 第三百五十二章 智能开发外迁计划(上)
经过对赛博坦实验室半个月的追踪观察,沈文剑对实验室的现状略微失望。
赛博坦指挥官,按身价计算每个都是数以亿计,若是附带上一些专为指挥官开发的技术,以及灾前元晶的拍卖成交价,算上二十亿都不过分。
但器灵终究还是有器灵的缺陷,记忆力可以通过外置数据库做补偿,思维逻辑复杂度偏低,就很麻烦。
程序也好,智能框架也罢,放在指挥官身上,都是拓展逻辑复杂度的手段,可是这样的拓展,并不能增加变量——也就是灵感。
没有灵感的研究是缺乏灵魂的。
沈文剑摆弄着小龙,一边写写画画。
他不是在画图,而是尝试寻找“无人研发”的契机。
最简单的办法,是投入更多的指挥官进入赛博坦实验室,增加思维的多样性,通过数据交流与一定的“知识”,让实验室实现取长补短。
显然难度相当大。
赛博坦指挥官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专为赛博坦定制的指挥官,包含真修系列,以及新投入的天权一、天权二和岁星三台。它们的制造难度不用说了,总之元晶实现人工制造之前,沈文剑也很难再从刘丹长老手上扣出多少来。
另一种是法器/飞剑器灵指挥官,它们更没用。
元晶是蕴育真灵的载体,可以理解为元晶数量少,器灵的逻辑复杂度和记忆力都越差。由于本体不同,还要专门为每个指挥官定制外结构,小玉、千刃、飞环,与其他指挥官都截然不同,加上几个在天基中心帮忙的总共七个就有五种结构体,这么多变,升级根本遥遥无期。
最后,器灵指挥官构成的实验室,算不算“无人研发”都会变成哲学问题。
此外还有别的路径能达到“无人研发”的目的吗?
高级人工智能无疑是最优选,只是涉及到的问题同样不少。
之前讨论过,世界级的自动管理,出于长期安全考虑最高只能用到中级智能。
那么作为下属端口配属的高级人工智能,有没有可能突发奇想骇入服务器端造成破坏?
研究用智能,必然拥有“好奇心”和“创造力”属性,只要“高级智能”的定义不出问题,这样的情况几乎一定会出现,
针对这种风险,有必要为高级智能配属单独运行的“行为自检程序”,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
……没错,就跟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一个意思,强度不同而已。
为达到限制行为的目的,高级人工智能配属的“杀毒软件”,应该作为底层软件进行物理固化。网络“防火墙”也要严格执行等级制,以防高级智能寻找外部“肉鸡”入侵高权限服务器。
总之想点办法,以应对外星黑客的安全标准应对,高级智能能够进入应用,只不过这样一来,配套的制度、一切有计算能力的硬件等,都需要有计划的做整体改善。
当然若是心够大,也可以不理会安全问题,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运气”。
玉剑山现在没有高级智能,不过以现在玉剑山网络和赛博坦网络的双网互补形式,走到这一步是迟早的事,所以以后的东西都要做全盘安全规划。
沈文剑想来想去,这东西涉及的体系太庞大,估计得有个设计院规模的机构专门来做。
划掉一些不可行的线路,剩下的就是再难也得走下去。
目标无法一蹴而就,还需要有过渡时期的安排。
六月底的时候,沈文剑把刘香湘、和工程院的院长黄绩和刘丹长老都叫来,商量智能系统发展的事。
沈文剑花了两个多小时来描述目标阶段的人工智能的等级与分工框架:“……最终目标,是构成一种可以全自动化发展的行星级智能社会,我们可以把它称作赛博坦文明。”
黄绩院长在吸气,刘丹长老皱着眉头,只刘香湘好一些,对沈文剑的脑洞见怪不怪了。
“做不到吧……”黄绩用不确定的口气小声说。
刘丹长老稍微用手指敲了两下桌子,说:“掌门,这种东西发展出来,人类放在哪里?”
“大部分人负责浪费生命就可以了。”沈文剑给出的奇怪答案并不意外。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还不叫“变形金刚”的初代机器人准备销售时,就有考虑过乐园城这样的地方大规模应用机器人劳工的情况。
当时推测的状态就如沈文剑所说,大部分人挥霍一生,玩就是了。
现在把智能体系的终极目标变更为真正的“赛博坦文明”,人族的情况变化不大,有少数高级人员负责维护智能体系即可。
理论上智能系统“饲养”人类,并拥有星际航行的技术,即使爆发出用意念、眼神传染的诡异疾病,都能确保氢元素耗尽之前人类不会灭亡,堪称真正意义上的永恒族群。
“刘长老也不用太多虑了,我们这一代人根本看不到那天,只是先把方向定下,免得以后走弯路浪费资源和脑力。”沈文剑向三人解释。
“既然如此,掌门叫我们几个过来不会仅仅提个方向吧?”刘丹长老比较了解沈文剑,如果是小事,掌门一般会发邮件或亲自到她那去交代。
沈文剑点头,用棍子在刚刚说明时拿出来的画板上圈圈子:
“高级人工智能短期内没有希望,技术障碍黄院长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再提。在系统安全达到应用高级智能的要求之前,我想和其他门派合作,深度挖掘中级智能的潜力。早日对天火完成替代。”
中级智能和高级智能,几乎是两个技术线路。
中级智能,可以简单理解为大数据的高级应用,会主动建立数据库进行学习,提高效率。
高级智能却要生命化。比如数据库里仅有关于某种鸟类的文字,没有图片,高级智能会产生好奇心,借创造力做出该鸟类图形甚至雕塑。好奇与创造是个极为复杂的体系,也许大数据达到极致时,可以模拟出来,但那终归是假的,无法突破既有的底层框架。
“天火有问题?”
“天火很好,但是不能指望它在未来几百年一直都好。”沈文剑稍微提一口就不再说天火,取代天火是早就定下的计划,“把中级智能的深度开发放到外面,两院把工作协调一下,到时候挤出一些人来做规划工作。”
屠魔工业 第三百五十三章 智能开发外迁计划(下)
开过小会,把决定通报各长老,玉剑山行动起来。
看起来是个很重大的决定,实际这次涉及到的技术很少,基本都是纯软件层的,长老们也习惯了沈文剑的技术投资方式,没有表达异议。
现在中原地区涉及到机器人控制软件的,总共有三家。
玉剑山发出请柬,三家派出代表和玉剑山的代表在香风崖市场会面。
“这次请诸位过来,是为了建立一个机器人智能研究组织,以开发出各种各样替代人力的机器人。各位手边的文件里有简介,看完我们再谈。”专务办公室的负责人给来客分发文档。
其实用玉简会更节省时间,但是自从玉剑山完善保密系统后,玉简就几乎不用了,这东西太容易夹带私货,有严重的保密隐患。
这份文档没有设计到技术细节,仅仅用于说明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并将研究组织的目标范围划出来。
中级人工智能是“大数据学习”机能,很容易理解它的“知识量”与响应速度是呈反比的。
替代天火的岗位,必须是超算级别的服务端,但服务端仅仅是应用的一小部分。
常规机器搭载中级智能,受限于处理能力和数据库规模,就需要针对每个应用门类做精简化。
举个例子,玉剑山已经服役的第二代“变形金刚”常规型号,其数据库就分作战斗、工程、流水线等几个类目。
不过这仅仅是大项,继续细分的化,战斗型还包含有护航战术数据库、寻的策略数据库、敌我识别、战术岗位等一大堆数据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