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工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看着装在盒子里用绒布托起的芯片,沈文剑颇为感慨,想当年,带着几个在炼器坊都不吃香的学徒打造铁壳子飞艇的时候,他真的不曾想到灵能技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拍拍老池的肩膀:“伙计们都辛苦了。”
老池挠头,给出个憨厚的笑脸。
沈文剑把盒子给刘香湘,由她给装进准备好的机器上。
启动很顺利……这是当然的,设计院都知道沈文剑一定会来看三代芯片,工程样品试制的时候就偷跑过一些基础测试。
点出数据监测功能,开启计算程序,输入一组公式,运行。
沈文剑马上看到个天文数字。
逻辑运算108亿!
呼。
沈文剑又拍了拍老池的肩膀:“保密做的不错啊。”
“等着今天给掌门个惊喜呢。”
“行吧,迟些我跟长老们商量商量,给你们发点好东西。”说这话是要动宝库了。
设计院里的伙计们理论上不会有打架的机会,拿到宝物多半会拿来做些古怪玩具。
单片芯片每秒108亿个时间脉冲,相比二代芯片的2.3和二代改进型的3.5,差距不可以道里计,是真正的飞跃!
灵能芯片强大之处有两个部分。
模拟运算能够忽略一部分能导致宕机的数据冗余,这是好事,但对一些大计算,有时候结果误差也会比较大,需要反复计算和调整进行确认。
另外灵能芯片每个时间脉冲输出的数据是五个而不是一个,三代芯片的数据输出却是5+5个。
108亿时间脉冲的三代芯片,还是通过转接器在二代平台上跑出来的成绩,真正弄到三代平台上,单片逻辑运算能力几乎和初代联合计算机不相上下。
还有更可怕的部分。
跑了十几分钟运算,记录了几个时间点的数值,刘香湘关掉运算程序,打开院里自己做的数学模拟器,同样输入一组公式,验证。
模拟运算806亿!!
从倍数上来看,模拟运算能力和逻辑运算能力差距没有特别大,这也是早就定好的方向,有刻意强调逻辑运算的部分。但这个数字还是有些夸张了。
拿给掌门看的相当于是跑分演示,后面还有大量的测试工作要做,刘香湘让机器继续算着,拿出纸和笔来递给沈文剑。
“又要取名字啊?”
刘香湘点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就对没名字的成果很有怨念。
设计院的伙计们肯定能取名字,飞针拦截器不就在量产嘛,现在刘香湘还是把命名权给他。
沈文剑看了眼大伙的表情,接过笔,写下两个字:天机。
“我看这个系列,有机会探一探天机,伙计们觉得如何?”
上百亿的时间脉冲,而且还是为全新超算框架准备的弹药,沈文剑觉得要担心天火能不能带的动。
“好!好!”老池作为组长,在这个项目上的付出很大,能有个好名字,比三代二代的强太多。
“啪啪啪啪”鼓掌。
天枢是大型浮空基地,瑶光是卫星,天机成了三代芯片的名字。说不定哪天能把天璇、天权、玉衡、开阳凑起来,整出一套跨越多个段位的组合。
看过跑分演示,后续的工作交还给芯片组,沈文剑还要和刘香湘聊几句。
“你们真的做的很好。”在办公室里坐下,他还想着刚才惊艳的数字。
“刘工说如果对四符文定式的理解更进一步,还有机会翻着跟头往上涨。”刘香湘看出师父今天挺高兴,提供了更劲爆的消息。
沈文剑微笑,一会后摇头:“这么大的跨越够用一段时间了,先把这部分好好消化下去吧。我觉得后续一段时间,芯片组就以天机的构架为基础,做小幅改进就可以了,你看呢?”
他长期不在研究部门,蓝星联合体冒头之后甚至都没多少时间翻看实验记录,刘香湘作为现管更有发言权。
“还是师傅做掌门好,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前段时间在芯片上投入的太多,等系统换代做的差不多,我打算回头做四符文定式的潜力挖掘,把符文开发机也升个级。”
潜力挖掘是钻研符文定式的本质,四符文定式在符文验证机上的测试,只能得到算不算是有效符文的结果,作为具有三维结构的多功能符文定式,抓着一个定式做几百个微阵法,才会知道它用在什么地方最有效率。
“可以,我们的功臣辛苦这么久,的确该更新一下了。”
说起来,四符文定式开发机才是玉剑山首款人工智能探索者,借助对前面三级定式的融会贯通,在实际非常低算力的情况下,抛弃前代的穷举开发法,实现了对四符文定式的过滤式开发。
二代芯片时代,玉剑山忙于建设赛博坦网络和天基系统的升级,都没有给这位元老升级,只稍微提高了验证用的能量供应。
现在借助极为夸张的算力飞跃,升级后有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把四符文定式的全部应用方式弄出来。
屠魔工业 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绿星和时间学派
深绿星是蓝色恒星bo18唯一的一颗岩质行星,其他都是点小行星。
正常情况下,蓝星联合体不会对这种星系感兴趣。曲速航行的成本偏高,单颗岩质星会让初期投入显得比较高昂。
但是深绿星很特别,它是盖亚级行星。
按蓝星联合体对岩质行星的划分,非可居住类的不计,可居住行星里有贫瘠、低重力宜居、类地和盖亚四种,划分标准是根据水资源、可开发矿产、宜居面积等计算的,里面最具吸引力的就是盖亚级行星。
盖亚级行星很有特点,已经发现的盖亚级重力倍数在1.2到1.42之间,大气含氧量20%到28%且无毒,陆地占比超过65%,植被覆盖率50%以上,年均气温10到30度地区占比超过陆地总面积三成,综合资源指数达到5级。
蓝星联合体已开发的十几颗居住星里,只有一颗是盖亚星,也是蓝星联合体的经济中心,影响最大的其实是综合资源指数。
它是个较为复杂的概念。
一个每年产铁10亿吨能持续开发一百年的小行星,资源指数为1级,如果这颗小行星上还有个储量在十亿吨以上其他类型易开采矿源,就是综合指数1级。
接下来不是乘数关系,而是指数上升。
综合指数5级,行星会拥有全部类型的资源,至少有一百种的矿源储量超过十亿吨,万亿吨级的资源种类不少于二十种,这里涉及的资源都要有“易开采”标签,地幔里的东西没人高成本去掏。
按综合资源指数5级为标准,可以支持一百亿人规模的居民,在一千年内不需要进口任何外部基础资源,能完全实现全产品内部供应。
盖亚级的标签,让只有一颗深绿星的bo18星系具备巨大的价值。
牛气冲天的深绿星,会非常受重视才对,但很可惜,bo18距离最近的已开发行星实在远了点,超过20光年。
曲速航行跨越20光年仅仅需要几天,但成本实在太高,高到送一艘运输舰过去就亏半条主力舰的程度。在深绿星维持一个师,相当于在同时有矿产星、矿产小行星、居住星的星系里维持12个师,所以现在只能做些前期工作。
在bo18和有正式名称的海皇星系之间,还有两个星系要搞定。
蓝星联合体中有小部分人对深绿星抱有幻想,这个虫群规模较小,又有着巨大潜力的盖亚级行星若进展非常顺利,有希望提前形成星际航行补给能力,对最近的战区bo21形成反哺。如果真的那样,将大大减轻现有边境对主战区的补给压力。
前哨师到达深绿星没多久,就在深绿星上第一空降点附近发现稳定虫洞是个意外之喜。
最初指挥部没当回事,主因在于搞不明白虫洞的另一头在星空中的哪里。自然虫洞随时崩塌,投入进去的全部会消失,也许数百年后,说不定还会变成银河里的另一个敌对势力。
指挥部真正对深绿星重视起来,是发现静电斥力过大起,很多人都开始相信,那是另一个宇宙,至少也是个距离数十亿年的银河。
是的,对于银河,蓝星联合体不用光年计算,而是直接算年数,光年简称做年好像没什么问题,因为用光速来计算两者的数值是一样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区别来自于蓝星联合体的“时间学派”。
“时间学派”认为宇宙已经经过坍缩点,正处在坍缩状态,而且还能拿出两个天文学实证。该状态下,时间相对于宇宙成长期,其实是倒流状态,时间的倒流是对宇宙而言,人类在宇宙时间里只能用“点”来计算,倒流不倒流根本感觉不到,甚至也不会产生物质突然增加之类的状况,用银河做物质单位,它们正在走向“消失”。
时间学派主张坍缩段用光年来计算银河间的距离不科学。用年来计算的,是蓝星联合体所在银河和其他银河之间,进入湮灭点的时间差,年数最开始和光年数是一致的,随着“审判日”的临近,两者的差距会变大。
时间学派的影响力原本一般般,很多人对于把毁灭时间差作为官方的天文单位很不满,因为按这个算法,一个四十亿年外的银河,数字和光年数产生一年的差距之前,人类很可能已经因为内战把自己干掉了!
但是某些从深绿星轮替回去的士兵管不住嘴巴,把深绿星自然虫洞另一侧静电斥力更大的消息泄露给媒体,最近几个月几乎是全星系爆炒这个火爆话题,时间学派也跟着坐了趟顺风车,把影响力稍微扩大了点。
为什么这两者会扯上关系呢?
另一个宇宙啊!
静电斥力或许能骗人,因为蓝星联合体在宇宙里还仅仅是个沙砾都算不上的东西,其他银河的物理规则是否完全相同,没有人敢打包票。但时间不会骗人,通过测定那个宇宙是在成长阶段还是坍缩阶段,更容易实锤是否是另一个宇宙,而时间学派,是远程天体测量与定义这一块里影响力最大学派,没有之一,时间,是远程天体学里和能量同级别的可靠参照系。
真实情况更疯狂,时间学派已经有人通过自家人的渠道,从军方拿到了至今为止硕果仅存的几张外层空间拍摄的星空图,以及成吨的地面望远镜数据。
能接触到这些东西的,在时间学派里,也是大佬级的人物,可即使是他们也越看越心惊。
仅仅使用近地轨道的轻量级卫星图,不会有太多准确数据,因为这个高度连重力井都没脱离,轻量级照片的信息要素也不够。
引起大佬们重视的,还是那颗诡异的月亮。
依靠对月亮的运行线路追踪、高空地平线照片,真正的大佬能获得的信息太多了。
“这是神的世界,我有预感,审判日距离我们不会太远。”
说话的人带着绿色护目镜,有一只眼球明显是机械,没有做任何外观上的修饰,他的名字叫奥萨坎,时间教派中占比不足6%的信教人士中的一员。
同一个房间还有一男一女两个白大褂,女人张了张嘴,最后满眼困惑的放弃。
数字不会骗人,已知的任何知识,都无法解释那颗根本就是行星级的卫星,为何会有如此诡异的轨道。而且这个女人身上还有着25%的素拉族血脉,即使用素拉族的超能力学都解释不了,没有超能力能影响如此大的行星运行!
屠魔工业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虫群,打钱!(上)
深绿星,前线哨站西侧三百哩。
深绿星是个陆地覆盖面积超过72的盖亚星,液态水体的覆盖率偏低,但由于盖亚星极高的森林覆盖率和偏大的体量,液态水储量和海洋型类地星相比完全不会逊色,蓝星就是颗海洋星,陆地占比仅有28。
完全未开发的深绿星上,湿地很多,眼前的这块湿地看起来貌似没有太多区别。
东边涌来一股洪水,也许在远处摧毁了不少森林,不过大自然拥有足够的力量让它消失,成为湿地的一部分。
这天湿地里有那么一丁点不同。
骚动的开端是一头三足小鹿,它是深绿星土著生物,后腿完全融合,让它的跳跃力十足,并且还有着不一般的转向速度。
它慌张的从一堆灌木丛中跳出,刚刚落地还没来得急让腿弯曲,一个巨大的身段以不可理喻的速度缠住它。
被巨蟒缠住的小鹿毫无希望,全身骨骼寸断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排泄物。
巨蟒并不在意,吞下它,直接从污秽上游过拖行一段游上树去享受悠闲。
在巨蟒懒洋洋的警戒中,地面上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剧烈的进化。
那是一颗看起来像小石子的东西,它有自己的名字,蓝星联合体口中的潘多拉孢子,灾祸之源,虫群的使者。
不管有没有感受过虫群带来的绝望,面对石子中间直径比头发丝粗一点的孢子,都很难想象它是如何带来整个虫群的。
不存在任何手段,能在这个阶段,把随流星、陨石而来的孢子从自然界中找出来。
它不是登陆深绿星的第一颗潘多拉孢子,但说不定是从虫群伊始到现在的时间点为止,最幸运的那颗。
潘多拉孢子其实很脆弱,脆弱到不需要虫子来吃,只要掉到水里就会溶化,也许几亿年后,那点有机物会变成那么几只软体动物。
如果掉在地表,说明事情大条了。
潘多拉孢子荤素不忌,只要不直接掉水里,空气湿度超过30就能开始发育,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有一定水蒸气比例的沙漠里,都会变成灾祸。
它也不是在每个地方都能很快演化成虫群,湿地和雨林无疑是相当棒的地点再强调一次,前提是不能掉到水里,实际上陆地面积与植被面积比例偏大的盖亚星,往往是虫群重灾区。
深绿星似乎被第一颗潘多拉孢子入侵还不太久,不过没关系,很快就会不一样。
被巨蟒摩擦过的小鹿排泄物是极好的食材,孢子不是第一天到,刚好在今天,它挤开小石子般的外壳,触须般的假根落到地上,碰触到高级营养。
这是毁灭的开端。
潘多拉孢子有三种发育模式,直接碰触到动物消化物的那一刻,某段基因被触动了。
两天后,它长成了个蘑菇。
不开玩笑,就是蘑菇,和普通的毒蘑菇没什么区别,花花绿绿的。
蘑菇孕育出的不是正常的菌株孢子,而是卵。
虫卵。
微不足道的虫卵,也是大家族里最小的一批成员,死神麦粒虫。
死神麦粒虫很烂,一点也不危险,如同潘多拉孢子掉到水里就溶化,死神麦粒虫甚至可以直接吃如果不嫌弃它太小以及那一点点微酸味道。
能拥有死神的前缀,还得说回潘多拉孢子,三种发育模式如果看成三道基因锁,麦粒虫的出现是开启第三道基因锁的铁证,天灾级虫群出现的征兆。
死神麦粒虫和蚂蚁一样进行一些搬运工作,偶尔会幸运从外面捡到一些虫卵什么的,也会把“毒蘑菇”咬下小碎块搬到别的地方。
接下来就比较有趣了,被搬到“毒蘑菇”菌株边的虫卵,会被蘑菇上的纤毛扎入也有扎不进去的,反正弱的很。
没几天,“毒蘑菇”旁边诞生了新成员。
噢,蓝星联合体数据库里没有这几种虫子的名字,无关紧要的小虫做的事情好像和麦粒虫没什么区别,除了吃的更多一点长的更大点,也会搬东西,不过“毒蘑菇”现在已经有一片了。
天可怜见,在这忙碌的搬运中,渐渐出现螳螂、水蜘蛛等比较大又能飞还能下水的东西。
大部分虫子生命周期都很短,和它们正常时一样,不太久,就会有尸体落在蘑菇群里。
然后蚂蚁来了,垃圾到不行的麦粒虫和蚂蚁体型相比略小,面对蚂蚁天军溃不成军,很多倍蚂蚁咬死打包带走,那些死在毒蘑菇旁边的昆虫当然也会被洗劫掉大半。
还好大家搬东西很努力,总会有一点尸体留在蘑菇群里,包括蚂蚁尸体。
渐渐的,毒蘑菇群里会出现几种稍微不一样的蘑菇,它们也产卵,但不是麦粒虫,又一种有名字的虫子出现了。
营养虫是它们的名字,似乎蓝星联合体的人有偷懒的嫌疑,不过不要紧,还是很贴切的。
营养虫的工作有一些变化,给虫子尸体注射消化液,不过不是每只都会注射,选择的规律至今没人知道。
营养虫出现后,蘑菇成片成片生长,似乎成了不错的食物源,很快就吸引到一些不怕死的大动物,然后理所当然的,这些动物死了一些。
虫群就是这么烂,连下毒都下不好,但仍然没关系,只要有死的就行。
终于有一天,虫群产下了它们最恶名昭彰的队友,潘多拉幼虫,跳过两种有名字的虫子,出现和孢子同名的虫子。
潘多拉幼虫是种变态生物,它会成长成很多种东西,和前面潘多拉孢子产出的虫子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会变成有脊柱的东西。
脊索的出现,瞬间就把虫子的体型增大了数百倍。如果孢子开启的是第二道基因锁,到这里就会进入扩散阶段,但现在是第三道。
现阶段的潘多拉幼虫是卵生的,其中一半不会变态发育,一直维持幼虫形态,它们会乱爬乱啃。另一半会变成比老鼠稍小点的东西,仍然会进行搬运,顺便它们会把蚂蚁、小甲虫什么曾经欺负过麦粒虫的小东西都吃掉。
不管是幼虫还是成虫,仍然很弱,经常会被别的什么东西吃掉,但虫群就这样顽强的成长着,直到某天,某种特殊的东西积累到某个程度。
屠魔工业 第二百六十章 我,虫群,打钱!(中)
深绿星,前线哨站西侧三百哩外的小小小虫群。
爬来爬去的潘多拉幼虫里,出现了一只奇葩!
潘多拉幼虫是具备保护色的,借助已经死去的不知多少麦粒虫、营养虫等老哥们,它们具备和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眼前这群以土褐色基底和枯黄叶型做伪装。
仔细观察虫群,有一只一只维持幼虫形态的居然活了两个月还无所事事的到处吃,它比一般幼虫肥的多。
小小小虫群里的正常潘多拉幼虫长度约两寸,宽度不足0.4寸,肥虫居然长到五寸那么大,从花纹看,它甚至被别的生物咬过两口,在体表形成疤痕般的伪装色断裂,还活的挺好。
似乎满足了某种条件,某天肥虫爬到一朵产出潘多拉幼虫的蘑菇上开始融化。
很诡异的场景,它一边融化就一边被蘑菇吸收了。
蘑菇肥了一截。
某种信息素释放,潘多拉幼虫全发疯了,把之前产出幼虫的蘑菇全吃掉,连假根都被幼虫所变的老鼠挖出来吃干净,唯独剩下肥虫融化后成长的那朵。
然后,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米粒虫和营养虫们努力的工作,把蘑菇的数量变得更多。
接下来整个虫群都产生惊人的变化,各种虫子和老鼠们的生命力爆炸,即使被别的动物咬下半截,有时候都能伤口自愈活下来。不过虫群不要废物,剩下半截的会被自家虫吃掉或被注射消化液。
前后花费几个月,蘑菇和小虫们扩散到数平方哩范围里,然后出现了初巢。
初巢是蓝星联合体给的一个学术名词,它也是第三模式里特有的阶段,分为两个部分,菌类群落和寄生藤蔓,其中寄生藤蔓会杀死并取代树木,菌类群落则依托这些寄生藤蔓蔓延。
初巢阶段是虫群变异效率最高的阶段,通过分离成动物、菌类、植物三个群落,最大限度榨取本地生态圈里存在的优质基因,这些优质基因现阶段大部分还用不到,用特殊的晶粒细胞将其储存在初巢里。
部分虫群会在该阶段开始向地下蔓延,不过眼前的群落位于湿地中,往下挖出来的都是水坑。
处巢发育到一定程度,出现了潘多拉幼虫第二阶段。
与之前的潘多拉幼虫不同,第二阶段体型变得很大,幼虫的平均体长在8寸到11寸之间,它们变态发育生产的生物,看起来和本地生物没太多区别。
这个时候,虫群进入情报搜集期,如果判断有能限制虫群进一步发育的生物,潘多拉幼虫第二阶段会变成真正的战士,“狗”。
“狗”是战士们的口头称呼,其学名叫潘多拉虫群初级群落战犬,作为潘多拉孢子自带的基因表中的一员,它的战斗力比自然进化的狼、狗强多了。
虫群本体自带的战斗型虫子,同时具备鳞片、脊椎和外骨骼特征。刚孵化的战犬体重约两磅,主要帮助清理初巢地区的各种小型草食动物,长大后才会对各种肉食动物下狠手。
初巢阶段的战犬,有记录的最大体型,体长3尺11寸,体重136磅,沙漠地带奔跑速度最高55哩每小时,咬合力640千克!
仅仅依赖战犬群,虫群在无人防守的状态下就有能力破坏混凝土工事。
初巢阶段还会产生一种奇怪的东西,叫潘多拉生态球,它是个直径只有三寸的小球体,里面有虫群发展到现在为止所有生物类型的卵和一枚潘多拉孢子,只有战犬才有资格带着它旅行。一般会被放在二十到五十哩的距离中,部分会被埋到地下。
虫群的危害就在于它们更替和扩张的速度飞快。
初巢出现的三十天内,小小虫群就会分布到上千百平方哩的地区。
当特定的信息素达到一定浓度,虫群终于要开始动真格的。
根据研究,这种信息素只代表该阶段虫群的食物搜集能力,通过压制信息素,其实能够抑制虫群进入下一阶段,但是想要在行星上检测每个地点的信息素、生物群落状态,投入的人力和设备量太大,以一个师规模的前哨站为单位,最多能保证一两百哩内不出现更高阶的群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