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工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以科多兽为基准,22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已经比科多兽高出两成多,而且中途不需要停下来吃草,在半径四十公里内有维护站的前提下,笨重卡车包含维护在内的综合使用成本还要比科多兽低两成,比牛略高不到一成,但是牛的速度就差太远,没办法负担数十公里的运输,只适合超短距离的本地运送,对卡车不形成竞争力。
这样的货色,在龙元世界的环境下,比之前对中小商会更有吸引力,因为大家会觉得靠谱,不会标上“贵族玩具”的标签,跟最后的售价都没有太多关系。
而在卡车厂旁边,新建的“白玉重型”干了一件大家都看不懂的事情,他们用初始资金的三分之一铸造了一批生铁件,然后就摆在露天环境下,随便盖一块防雨布放着。
弗雷塔在会面时特意问了一句,得到的回答同样让人找不着要素。
“我们打算全部使用普通人运营,放几年再做成成品,用的时候更安全可靠。”
按正常逻辑,机床都是新东西,怎么会知道放几年后会更好用?
龙元世界以神学文化为基础,预言家和“预言家”都很多,而且余灵珊等人被人关注到时就说着一口能分辨出来的南国大陆口音,不像最近冒出来的某些人,一听就知道是外星人现学的。
所以弗雷塔意识到有点怪,也没有把大师几人和新冒出来的那一堆异界人当成一类,只当是大师的团队里有人有什么特殊能力能演化时间,或是家传的某种经验。而且怪兽卡车没有白玉重型的经营权,他只是好奇问一句,没有多嘴的意思。百度一下“屠魔工业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屠魔工业 第二百三十四章 怪兽卡车的诞生(下)
白玉重型,外人称呼是会带上“商会”,内部各种文件和会议,都只有白玉重型三个词。
初期投资使用分配很特别,其中三分之一会被做成铸件放到坪地上晾着,另有三分之一是初期制造设备的自制,最后的一点才是厂房、人员招募和宿舍建设的部分。
白玉重型的做事方法很奇特。
月神平原上没有商会会为员工配备宿舍,大一些的商会,顶多在每个城市办事处准备一些空房,让路过的同僚能免费休息。
而且白玉重型招募人员,除了清洁工,所有人都需要能识字会算数,这个标准在别人眼里看来简直是钱多烧的。
8.6%的识字率,意味着只要是识字的,就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较好的岗位,人均薪资会高出一截来,可白玉重型开出的工资比市场平均水准还要高。
基纳尔郊区的人工薪资,一般在每月两个金币,铁匠学徒等有着重要技能的会更高。识字的人平均为3.2个金币,最低是2.5金币一个月。这个标准要比月神平原上大部分地区都高出一到两成,其实也能从侧面反应伊索特琴的实力。
白玉重型开出的加工基础岗位工工资是4个金币,因为这高于市场平均不少的薪资水准,很快就完成了人员招募,其中有十几个,是直接从怪兽卡车转过来的,他们曾经负责了卡车厂前半部分的电力化机械改造。
卡车厂变更为怪兽卡车商会之后,暂时处于战略变更期,收支平衡都无法达到,而怪兽卡车也没有联合商会那样的实力,财务和人员都需要整顿。
弗雷塔和余灵珊双方多次会谈,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做设备改造,总投入会比直接从白玉重型购买还大,所以这批相关人员最好的出路是转到白玉重型这边来,省下部分培训时间的同时,怪兽卡车也能把资金投入的方向变得更为集中,着重开发笨卡系列。
其实龙元世界的社会状况,对于开发新品是不太热衷的,更便利的生活让民众接触的东西更多,会从某个侧面降低教会的影响力,而且便利的工具也会冲击职业者的收入水平。
好在也只是不热衷,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新事物的出现,不会动不动就要把人烧死,三大教会在大部分地区仍然会尊重本国律法邢典,这一点要远远强过康特罗姆世界。
不过长期没有什么本地人退出的变革式新品,要进行笨卡系列开发都不知该从哪里做起,只能挑选合适的人,一边自己构思试制,时不时听取各种顾问的意见。
请来的顾问里,到底还是余灵珊大师最靠得住,似乎她天生就很能看透问题核心。
“通过分离,怪兽卡车的运作成本应该已经低于在联合商会的时代,再通过原材料本地化进一步降低成本,只要能保证可靠度,最后的价格足够亲民,就会有足够的吸引力”
“本地材料做的齿轮真的不行。”
“不行就降速,扭矩大了没什么解决不了的,不要老盯着卡车,多看看拖拉机。”
余灵珊有些不耐烦,不过不是针对怪兽卡车的人,而是自家白玉重型里的员工培训让她火大,她到今天才知道,为什么乐园城八年强制教育还不够,加了一年又加两年技术学校学习。
“拖拉机?”弗雷塔用询问的眼光看她。
“你们根本就在走歪路,我看过拖拉机了,它的发动机绝对没有卡车大,但是它通过降低速度,拥有和卡车差不多的运载量。它应该在路况最差的田间拉东西顶替牛类牲口,不是在道路上拉货。”
联合商会一开始就没意识到拖拉机该用在哪里,他们一直以为这是陆运的高低端分级,低端的拖拉机就该跟人的速度差不多。由于自用都不足,也根本没有外销的落到农业从业者手中,搞了几年没受到重视。
经过余大师的提醒,弗雷塔恍然,回忆起来,联合商会真的没有下达过仿制拖拉机的指令。
这也要怪赛博坦,赛博坦在销售拖拉机和卡车时,零配件的价格差距很小,如果真拿到外面卖,拖拉机和卡车的价格差没有它们的速度差那么大。
价格差不多的前提下,两者的性能天差地别。拖拉机的综合效率和科多兽差不多,成本略低,但是速度比科多兽慢的多,单程运力也比科多兽少那么一丁点,商会又没有农产品的种植业务,从头到尾就没受到过重视。
所以造成现在没人意识到拖拉机和卡车只是力矩发展的两个方向,根本不是定位高低的分别。
弗雷塔到底是个挺有才能的人,意识到问题,向上汇报后,很快在厂里展开对拖拉机的研究分析工作。
真正跑下去问长期使用拖拉机运货的人才发现,这东西标注的货运量只有三吨,但是他们经常会超载半吨到一吨,故障仍然很少。
赛博坦销售的卡车配件的标注运载量为五吨,实际由于路况影响较大,满载五吨的情况要少一点,这样一算,拖拉机和卡车的运力真的差不多。
赛博坦还有一种大拖拉机,由于它的定价比较高,几乎和卡车不相上下,速度指标又显得很不好看,从多功能挂斗看是用于农业的,但考虑农业人口遭到冲击会是很大的事,联合商会当时没有引进,配额在外国商会手里。现在想来,大小拖拉机的确应该在田间合作,一个负责田间,一个负责把农产运到镇上,或者还能做更多?
经过一番调查和全面拆卸,怪兽卡车很快有了结论。
如果卡车是效率的极端,那么拖拉机就是可靠度的极端,在卖了几年山寨品后察觉到用户对于可靠度更看重之后,笨卡系列的方向就变得明确起来了。
而在怪兽卡车找准方向下功夫改造的同时,白玉重型也派人去了几趟赛博坦,购买基础材料建立自己的团队信用账户。
过程中,当然会偷偷夹带一些私货。
初级机床的全套理论及范例资料,集成型情报盒子(区域网络大容量信息储存器),龙元世界通用家用型热灵转换器(煤炉),以及少数特产独角仙。
借助机械厂初建的项目,没有人会觉得采购赛博坦材料有什么奇怪的,经过几年的发酵,赛博坦制品的口碑是非常好的,其品质一致性堪称奇迹,到现在没人发现过次品。
经过几年的潜伏,“间谍”们总算以龙元本地人的身份建立了正当的联络渠道。
有家里人的支持,白玉重型只需要找合适的时机,顺理成章的慢慢推出系列产品,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团队。
屠魔工业 第二百四十五章 联合体的选择
当龙元世界的生产关系因电网大力推广遭受重大冲击的时候,蓝星联合体和玉剑山的空天争夺战也正式打响。
一次有问题可以是临时组装故障,两次有问题可能是数据不全,但是当专门的团队和计算机加入进来,仍然连续三次突破黑障区后失联,是人都知道被针对了。
这也是蓝星联合体最不想面对的状况。
一个有自己空天情报及打击能力的土著文明,虽然早有人猜到,但事实摆在眼前时,还是让人很恼火,甚至惊动了总指挥部。
总指挥部发来指令,不能放弃在新世界寻求立足点,若有一天虫群进化到人类无法招架,新世界至少能保持一支蓝星人的种子。
按比较中庸的策略,此时应该寻求和本地土著的交流,通过“既成事实”来达到移民的目的。
但是蓝星联合体的行为方式很受“前例”影响,他们认为必须拿下制空天权,才有和本地土著进行斡旋的筹码。
受世界门影响,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下的本钱不可谓不大。
深绿星至新世界的世界门,最大通行宽度为3.8码,最大高度约5.5码,呈现椭圆形,超过该尺寸的会被门切开。
然而它根本不能运输这个尺码的东西,按椭圆形最大状态进去的东西会消失掉!
若说有什么靠谱的解释,那就是另一边是圆形的,而这个圆形的直径是4.1码,尺寸和另一边根本不匹配。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实际使用,已经证实直径超过3.8码的东西都会消失在世界门两端之间,而为了保证运输有效,实际操作中,3.5码直径已经很危险,运输物比较长的时候仍然有1%左右的穿门损失率。
现在部署在新世界一端,尺寸最大的就是火神机甲、轻量化坦克、飞鹰机甲,机甲都只能躺尸进去。
受限于这个破门,绝大多数的超级武器都用不了,而另一侧的静电斥力过高造成的冷聚变无法启动,也限制了一大批装备的使用,能用上的东西真的不太多。
在总指挥部集中专业人员进行论证的同时,已经额外调拨一艘老式工业舰到深绿星,提供古董级技术及零部件支持。
既然发现本地土著有空天情报及打击能力,加强防空也变成重点,为此还专门调来个高速特种防空营。
高速意味着轻型,装备个头比较小,营级单位有专门的防空机甲连,以及导弹型的防空系统,比全步兵的防空连靠谱多了,勉强能用上,只是防空营需要的电力是个天文数字,现在都没弄好的煤炭能源站根本不可能供应,一旦真的发生对空拦截战斗,大概率要回深绿星补给。
这个调动只是做个保险动作,更多的还是寄希望于对方没有对地饱和打击力量。
随后在工业舰的支持下,营地平均每三天就要发射一枚火箭,也会存一段同时发射好几枚。
各种方式都用上之后,终于被他们捕捉到天基拦截器攻击前的画面。
获得的画面总共只有两帧,随后已经脱离整流罩还带着上面级火箭的卫星就被击毁。
“计算结果出来了,拦截器的长度勉强有1.2码,全体积不超过3立方尺。”
三立方尺的体积非常小,而且是棍子形的,如果不是巧合从摄像头正面略偏一点的位置过来,摄像头根本拍不到。
指挥官听了也就听了,完全没有好办法。
用打虫子的经验来看就知道,他们能在很多地方压住虫子,都是依赖天基体系的支持,要从大气内突破天基封锁,在对方反应就位速度只有两百多秒的前提下难比登天。
“只能执行近轨作战了。”少将艾伯勉强做出个决定。
正常状态下的近轨作战,都是由主力舰在外层空间发起的,以世界门的通过能力,根本没有能从大气内发动近轨作战的飞行器。
所以这个决定只能转换为要求往后方指挥部提交,让后面的人想办法。
蓝星联合体还是非常有底蕴的,很快指挥部就拿出一套可行的,相对廉价的作战方案。
该方案由平时就有兼职低轨道作战的飞鹰机甲为主体,由工业舰为飞鹰机甲量身打造一个初级火箭,把机甲送到发生拦截的最低点附近,后面就只能靠飞鹰机甲了。
大气内作战能耗最大的部分,还是往上面去,返航在整个战斗中的占比是很小的,如果不考虑人员适应力,就是一坨铁加一节干电池都能安全落地。
很多人曾经产生过疑问,蓝星联合体的技术能力,为什么不用无人战斗系统?
答案并不是很复杂,两点。
其一和智能系统一样,出于蓝星文明高度的危机感,本身不是个选择方向……跟重点完全不靠边,纯粹依赖民间自己折腾。
其二战斗中的人员损失,通过宣传很容易引起各居民星的共鸣,对于募兵是有利的,如果都是无人系统在折腾,大家也就不会想着去当兵了。
深绿星作战指挥部的方案很快获得总指挥部同意,工业舰进行前期准备,很快会有两个专职的飞鹰机甲营调过来。
和基本都是混编的特种营不一样,单兵种的营级单位都是常规部队,只会附属该单位的战地维修排,连完整的地勤都要依赖地面基地或主力舰上其他的后勤团队。
两个加强型飞鹰机甲营,加上原本在编的两个女妖营,会有总数差不多八十架飞鹰机甲,这个数字跟古早时期的空军师级编制差不多。
准备期间,深绿星指挥部把艾伯少将请回去,作为前线指挥官评估作战计划的细节改进。
“不行,这个发射频率太慢了,从拦截器的体积推测他们的拦截器非常多,两分钟足够一个飞行员迎接好几次战斗,结果很难预料。”
面对这么小的拦截器,艾伯少将底气不够。
飞鹰机甲有等离子束和激光炮攻击手段,但是在轨道上面对面的飞,相对速度会非常惊人,这么小的棍状几何体式拦截器发现距离不会太远,包括人员反应和锁定等,可能只有一次按下攻击的机会。
“两分钟已经非常快了,如果还要加强起飞密度,你们必须把安全区再扩大一点以增加发射场。”深绿星指挥部参谋总长也是少将级别,不好以军衔来强迫对方接受。
“或者把发射场做地下化处理?”艾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扩大安全区面临的状况太多了,最严重的情况是常规轮值人员的防守密度会变的更松散,以本地怪物的凶残程度,任何一点失误都会把大家放到非常危险的境地里。
:。:
屠魔工业 第二百四十六章 猎空行动(上)
空天争夺战的首役,发生在3047年四月初二,蓝星星元历966年五月三日。
战斗的,是一颗为新世界专门定制的氢弹,算是一次实验,这也是首次在实战环境中使用核武器打击模式,既高空爆炸。
为避免在爆炸前被做掉,蓝星部队在之前的准备期里,没有停下火箭发射,测定的最低被拦截高度为82哩,氢弹的起爆点就设在55哩,太高了不好,无法利用大气电离层的力量。
55哩高空起爆的氢弹,蓝星部队也没敢弄太大的当量,毕竟是在他们脑袋顶上偏东的地区爆炸,稍大一点自己就得完蛋。
“猎空行动倒计时开始,所有人定准任务计时表,三十秒的时间,我不希望看到三十秒后满地的怪物在基地里杀人。”
这颗氢弹是专为新世界调制过的三相弹,既由裂变弹引爆的氢弹,由于没有空天权,也没办法在非常远的地方爆炸,为了不害死自己人,外壳也是后方专门调来的模式专用壳体,不含贫铀,干净无污染,还能强化电磁脉冲。
其实裂变弹是很干净的,用来开水塘,只需要几天,检测出来的辐射就会降低到可以饮用的程度,真正让它变成核污染源的是含贫铀的外壳,它用于增加爆炸威力中子增殖反应,威力增加的代价,是九成以上的贫铀成为放射污染尘,当然用于杀伤敌人时,放射尘埃也是主力。
氢弹的当量比裂变弹大的多,贫铀壳的增幅相对就比较有限了,视作战目的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蓝星联合体的主要对手是虫子,核弹电磁爆破模式根本没用过,专用的壳体技术含量又挺高,工业舰上自然没有装备有相关的制造设备。
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这么近的爆炸距离,基地里80的设备需要完全停机,待机都不行,虽然只有三十秒的时间,对怪物来说也足够杀掉很多人。
不需要停机的20,包括轻量化坦克、主营内部设备不含外部天线、防空机甲、重型工兵机甲、火神机甲、飞鹰,反正不包括步兵。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不受影响的,都是有足够的空间和配重增加抗核战能力的,但即使是他们,这三十秒里也要关掉外部感应装置,也就是说三十秒内整个基地里哪怕能动的,都只能依赖目视进行警戒,等到核弹的白光亮起,完全就是瞎子,就算没有白光,肉眼对速度能起飞的怪物也完全不顶用。
帕拉坐在飞鹰的驾驶舱里,捏着被放在抗荷服外面的吊坠祈祷:
“我主护佑,请一定让我活着下来……”
吊坠的形式是一个横躺着的月牙托着个太阳,两者被一柄剑贯穿和连接着,似乎跟处在星际时代的蓝星联合体有些不搭调,却是个覆盖了四成人口的普世信仰,它只代表人的精神世界,貌似没有往军政体系伸手。
近地轨道作战远远不像非专业人士想象的那样轻松,比高轨道还高的相对速度,仍然受到地平线影响的视野,受稀疏大气微弱影响的感应系统,敌人是全体积都没有一条腿大的玩意,都决定这是一场反应速度的决斗,死掉都不能怪技术,只能说条件反射还不够快!
他祈祷着,耳边传来轰隆声,核弹升空,头盔里的屏幕左边亮起红色倒计时,读数到零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关闭。
更让人感到紧张的,是在系统关闭的过程中,他会和其他十名兄弟被火箭送上天,而不是等到恢复之后才进行。
为了这次战斗,工兵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全机械式的发射场地下结构和早已录入火箭的飞行路线及应急动作。目的是要抢在对方电磁覆盖区以外的**赶到前,形成足够数量的战斗编队。
这颗核弹的电磁覆盖半径会超过六百哩,但是对于低轨道的飞行器,这点距离只够飞一百多秒而已,连两百秒都撑不住。
根据之前用很多火箭换来的情报,土著的轨道**多数是往东飞,可更高一点的高度会有往西飞的,数量未知,但是哪怕只有往东飞的十分之一,也会成为最大的威胁。
“哔哔!系统关闭。”
一声提示后,剩下个微弱的红灯,这是自带电容的紧急逃生灯,防止全系统瘫痪时驾驶员在舱内找不着门。
现在当然不用拉门跑掉,但是连头盔显示器都不亮,比模拟战遇到最严重的情况还差,这是帕拉入伍以来第一次。
捏着胸前配饰的手更用力了。
不知过去多久,随着一个震动,他感觉到自己的机甲被升降台移动着。
“交给上帝吧。”
什么都做不了,他只能使劲往靠背里挤,让自己等会上天时少遭点罪。
“轰!”
火箭点火,加速,一气呵成。
帕拉在地面上很紧张,真正被火箭推动后,反而放松了点,起码这古老的破玩意没爆炸。
“哔哔!”
提示音过去,又过了两秒,各个该亮的地方才亮起来,不过还不能用,这是一种保护机制,同时也是系统自检的过程。
“未检测到故障,系统准备完成。”
“检测到任务猎空行动,任务规划前台化,祝作战顺利。”
勉强顶着荷载动了动眼球,高度显示正在迅速增加中。
他的侧上方,大约四哩左右的距离,能看到另一团火焰,是他的长机。
“尼尔,你还活着吗?”
很快小组频道里就传来骂声:“噢!这该死的新世界,该死的火箭,该死的过载!”
飞鹰营以往执行近轨道任务的时候都是从主力舰出发,跟火箭发射一比,刺激度太弱了。
飞鹰机甲作为设计时就考虑过执行轨道任务的机甲,本身就有搭载抗荷装置,会把体感过载消弱约一半,这样一来从主力舰开始的任务,实际感受到的过载一般不超过四倍标准重力,哪怕在做近轨机动动作时,也控制在六以内。
但是火箭这种古老技术突然用在载人上,显然考虑的还不够周全,他现在身上的过载就有95!这是从轨道上往大气层里直冲才有的过载量,长机那里骂骂咧咧的就很正常了。
边飞边骂,过了一会,侧上方的火焰突然分离,任务开始。
火箭到这个高度时速度是很快的,两秒不到,随着一个震动过去,提示音再次出现。
“指定位置已到达,请驾驶员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屠魔工业 第二百四十七章 猎空行动(下)
“喀嚓!”
帕拉在头盔里用视觉控制模式按动两个虚拟开关,他被从抗过载状态解放出来,握住实体手柄。
“猎空任务为近地轨道任务,风险高,请驾驶员选择任务模块。”
帕拉看了眼前方的景色:“半自动控制,自动攻击逆向飞行目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