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屠魔工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六月超算构架验证以来到十月初,随着实验室产出芯片的增加,超算构架的芯片数已经堆积到一万片,算力差不多是单片的3600倍,和首次测试的讨论结果很贴近,预计会在两万片芯片时达到单片五千倍算力。
利用这台实验室超算雏形,机动组正在进行宇宙规则填充工作。
超算的大部分应用,实际就是模拟宇宙规则,软件层对宇宙规则诠释的越直观、简洁,超算的拟真程度就越高。如果不够直观和简洁,最简单的办法是提高超算算力,以获得接近真实环境的计算结果。
以开发四十号以上的固钢(高强度合金钢)来做例子。
正常的人力开发,只能一个个合金配方去试,比如先得到固钢二九,再根据经验,如何增加微量元素和调整热处理工艺,种种可能去试制样品,最后在某次试制中得到四十号以上的固钢,然后再反过来做工艺流程。
如果没有炼金术法的帮助,该过程会更加麻烦,可以说基本是经验与运气的反复碰撞,比如所有的理论都到位,加工过程中某个环节少了十度,得到的会变成固钢三七,连三九都到不了。甚至因为加工流程过于复杂,准备加实际运转一次就要几天时间,难以每个环节都去十度十度去试,进而永远错过这种材料!
使用超算开发,则是在“规则”的束缚下,先计算一个问题。
四十号以上的固钢是否能够稳定存在?
该问题只有两个结果,“是”和“否”,依据录入规则的逻辑方式等软件层的复杂因素,得到这个结果需要几分钟至一两个月,乃至可能造成超算宕机。若水准太低这问题就不要去算。
得出的结果是“存在”,然后针对该结果,对所有的合金加工生产工艺做一套极为复杂的组合运算,排除不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温度等信息。依据软件水平和超算能力,有可能一次只能排除个位数的工艺与生产方式,也可能一次计算就排除大半无法得出“存在”结果的工艺。
剩下的就非常容易了,不管是通过越来越精密的软件,在超算上反复调整指标最终得出唯一的结果,还是实际动手去做,都比手工去“瞎蒙”要容易的多,因为已经没有那么多弯路给人选择了。
至于后面五十、七十、一百号以上的固钢,都会是同样的套路。
超算应用到材料学之后,材料学的发展从“蒙出了什么材料”变成“需要什么性能的材料”,这是飞跃式的质变。
当然实际受限于超算的能力、构架,软件层的完善度,要达到“需要什么”就一定能弄出什么的水准,还很遥远,各方面都还要提升很多。
机动组正在做的事情属于超算底层基础,把已知的世界规则进行描述,尽可能让超算“能看懂”,在“能看懂”的基础上再去做“真实规则”、“容易计算”。
这套规则库会成为所有超算的运行基础,降低学科应用软件的开发门槛与周期,并且会随着技术、理论的提升不断去完善。
最终目的很明确,既与真实完全一致。那个时候,超算就是真实,它甚至在哲学角度可以是另一个复刻版宇宙。
:。:





屠魔工业 第二百六十四章 悲观的预期
3032年顺利的过去,又到了沈文剑最忙的时候,查阅各种报表对局势进行评估。
重点包括人员损失、逍遥天宫动向、九云城发育、灵月异动。
3032年全年,技术联盟体在于魔物、天魔的对抗中,损失的修士共106人,里面自然没包括内斗造成的损失。
这106人,仅有19人是在搜集物资的任务中损失的,剩下的全部死于日常值守。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日常值守中“打盹”成了修士死亡占比最大的因素。相对而言,在外勤任务中大家的安全意识更强,出现死伤的概率低的多。
全技术联盟三万多名修士,年损失才一百出头,貌似相当安稳。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最近的几次万魔吞天流程最短的也有一百六十多年,几乎已经没有记载的幻月历万魔吞天可能有五百年甚至更长。
作为指挥者与管理者,总不能指望这次就会低于一百六十年,把幻月历、仙阳历、古阳历、魔月历、灵月历连起来做波形图,灵月历万魔吞天的持续时间大概率在年之间,这还有个前提,既时长不受灵月人或其他未知力量的影响。
两百多年甚至更长的跨度,金丹修士的自然减量已经不是个轻易能忽略的数据。
就以玉剑山来说,假设没有乐园城的补充,三百年内金丹以上会有四百人的寿限减员,排除掉工程院和生物院的外援,四百人占了玉剑山半数以上!
返虚劫套装的推出,与其说为了增强战力,在补充寿限方面的重要性也许还更大一点。
返虚劫套装使用以来共二十八个月,玉剑山做了96例套装渡劫,最终成功渡劫的人数有46人,有5人不幸陨落。剩下的45人里,30名非斩情弟子发生了3例魔化事件,明显是因为心态失衡。为此3033年起,对渡劫没成功却活下来的弟子,将额外展开一项心理辅导课程。
这些渡劫成功的,会拉低寿限损失占比,不过实际上大概也就是把损失从55%拉低到40%的程度,不说根除,连减半都做不到。
玉剑山向外授权的渡劫套装是低成本版,追求的是存活率,成功率的提升较为有限,对总值的影响估计也就8%到11%的样子。
基础如此,再来看106人的损失。
假设接下来两百年都是百人级的损失,按等比覆盖掉一波寿限损失,剩下的还要面临44%到47%的正常寿限损失。意味着两百年后,技术联盟三万多修士,剩下的就只有几千人。
几千人分布在这么广的区域里,只能打洞求生了,即使接下来的时间继续接纳一些依附于技术联盟扎堆区的新门派,情况也好不了太多。
从“保存文明”的角度出发,现在的损失规模还是过大了。
当然这只是很粗糙的计算方式,实际因为返虚期修士的规模在增加,随着人数减少他们的占比会反向加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很自然的压住损失量。不过要算这个,那也必须算上天魔们的进化,修士这边显然也占不到太多便宜。
四年前,沈文剑用小道消息的方式,流传出“兔子精培养手册”这种东西,即使真有人去试,也还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对修士进行一定的补充。
以玉剑山青石峰为例,在十七年前就开始自己培养修士型妖族,到今天为止,加起来合格并且愿意留在玉剑山的,也就十二个。把八到十年零产出的基础培养期抹掉之后,每年也就一、两个金丹妖族的补充。很明显别的门派只怕不会专门弄个山头给妖族们折腾,效率只会更低。
所以收缩起来防御还是有必要的,只要巡逻密度提高到一定水平,即使其中几个人麻痹大意,也不至于都死光了去。
现在的状况是越小的门派越有危机感,几个修士小镇就整合的很好,反而是那些体量较大的有浮空山的正会门派在这件事上成了反派,而早前他们还是技术联盟吸引力的重要卖点。
沈文剑调了一些历年报表屏蔽掉保密事项,列出自己的目标意见丢去大学,让临时教授和学生们帮忙,弄一份具备足够说服力的总结与推论报告,今年给各家发一份,看看大家的反应会不会正面些。
他已经做好打算,这份推论报告之后,今年下半年再来一波传媒攻势,如果几年内还无法在“集中防御”事项上达成共识,他会开始怂恿部分配合度更高的门派选一处构筑阵线。
新阵线就不再弄现在这种“平等相处”模式了,让谁到哪里探索,不去就滚出防线野外求生或者回头寻求旧势力庇护。相信用十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还是有脑袋清楚的门派愿意跟着玉剑山的脚步的。
真到那个时候,大家脸上肯定都不好看。
如果乐园城和九云城的普通人规模能够供应所有门派的弟子需求,他也不介意大伙继续浪一浪。然而在很长时间内,乐园城最多只能勉强提供几个门派的极为有限的弟子来源,还不一定够用。想要在别的地方保住更多人,更多的书籍、传统,都需要大家的配合,都不配合自然要另辟蹊径。
这些内部的复杂问题一时半会不会有结果,年度评估里新加入的成员,是逍遥天宫的动向。
果然和沈文剑判断的一致,逍遥天宫并没有脑袋晕乎到要跟技术联盟硬碰,它们的移动路线基本在三家代理商为中心连城的走廊带以东区域活动,最近挪到古海西南方向。
逍遥天宫移动过程中有继续纳入一些外部力量,最明显的是他们收割过凰极山之后的两座浮空山,现在有六座之多。
与之前推测有少许出入的部分,是他们也并不是见人就咬,比如有个名为丹霞山的正会门派,在与逍遥天宫擦肩而过之后,开始往香风崖移动。
丹霞山和逍遥天宫有没有达成什么古怪的阴谋论协议暂未可知,技术联盟也不是想加入就能加入的。而且不进入以代理商为中心的小圈子,很难搞清楚大规模修士调动是怎么运作的,没有这种级别的情报支持,规模一般的丹霞山很难搞出什么大新闻。
按这段时间搜集到的逍遥天宫移动轨迹看,如果他们不走回头路,或转身跟技术联盟刚正面,接下来很可能也会离开中原大陆。
要不要提醒他们过热气旋的厉害呢?
想一想还是算了,他也不是什么人都会去交好的。
:。:




屠魔工业 第二百六十五章 量产超算?
3032年的年度汇总报告里,九云城的部分占比很小,实际变化还是很大的。
主要还是卫星电视的功劳,自凰极山的人逃出来之后,两家授权生产修士铠甲的门派才后知后觉的打起广告来。
修士铠甲的生产要给玉剑山交授权费,所以每个区域卖了多少是有报备的。九云城在3032年购入铠甲共八百套,可以说是吐血采购。
八百套修士铠甲主要是两个型号,一个是售价18800两的前代铠甲,剑气凝练度防护力分别为1.4级(基础)和2.1级(致命点),九云城采购了两百套。价格方面暂时还是白银计价,玉剑山从今年起才会发布金元钞中间价。
剩下的都是两家门派自行推出的简化版,销售价格仅有2800两。能做到如此惊人的低价,不止是因为自开发版只需要支付几乎为零的材料生产授权费,主因是它并非玉剑山系统的全覆式铠甲,只是带护颈的胸甲及常规头盔。
这里的常规头盔,自然也是区别于玉剑山系列的覆面式活动头盔。
全覆式铠甲有个额外的成本点,是它必须量身定制,否则壮汉用的铠甲被瘦小的穿上,活动关节都活动不了。胸甲则不管这些东西,保证九成以上的人能用就行,生产效率高成本自然低,太瘦的人往里面塞东西填着吧。
因为是胸甲与普通头盔,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基础抵抗力,被斩腿腿还是会掉,其核心区防护力则能达到1.7级,除非髋关节被斩断,大部分状况下还是能把命保住,能否恢复那不是这种平价防护法器该考虑的。
多了八百套修士铠甲的九云城,去年的人员损失有了显著下降,即使遭遇了一次东边天魔营地规模较大的袭击,死亡数也没有超过二十人,其中还有十几个是没到金丹期的。
功劳不能全归功于修士铠甲,九云城对东面更严密且多层次的监视,把组织防御的反应时间拉长也是重要因素。至于神女青炼则属于常规存在,并不是变量。
现在九云城里普通人加修士已经有一万两千人之多,一年二十个人的损失,勉强还能顶得住,毕竟这里有足够数量的普通人,再缓几十年会逐渐有补充。
九云城里的普通人自然是没有乐园城幸运,城里所有赚钱点的行当全被修士占满,连账房这种工作都轮不到普通人。还好随着合成氨产业的展开,修士们为了节约成本需要大量的岗位工人,普通人除了在低产田种植粮食那一点微薄收入,也开始有零钱去采买布料、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了。
总算是在改善中,随之带来的是九云城去年生育率不降反升,出现了一些年过四十生孩子的情况。
这是个好兆头,九云城的普通人人口如果因年龄断层出现下降,要恢复数量并开始为修士补充后备人员就要往后推十几二十年,现在生活有所改善大家愿意造孩子,有很大希望让人口数量维持平稳渡过后面十几年的艰难期。
最后的关注点是灵月,去年这个时候,灵月是重点观察对象,问题在于一年来灵月人的祭祀情况没什么变化,也没有引起大地方面的任何变动。
前面已经侦查到灵月人的祭祀地点有水银,冷却区油湖下面也是水银,两者间的联系自然要重点关注,去年下半年,首次用三代飞艇白天鹅向油湖送了一批机器人和小蜜蜂,真二跟机过去帮忙使用空间箱子。
结果当然是什么变化都没查出来。
也有想过把油湖跟水银都抽干,沈文剑在考虑过后决定缓两年,等二代的机器人体系开始更替一代之后再说,万一放出来什么怪东西打不赢就糗了。
“剑儿,香湘说芯片生产线的调试已经完成了,问你去不去看看?”冷云从天基中心回来,给传了个消息。
沈文剑想了想,还是要去,接下来超算的归属问题得讨论个先后出来,不然各方面都不好调配。
他只在芯片厂看了两眼,就带着刘香湘和芯片组的几位去开会。
拿几张纸出来发给大家,嘴里说着:“我希望先解决真大的超算,你们觉得什么时候能弄好?”
真大的超算关系到机器人能同时启动的总数量,总数如果提升到足够高的量级,可以考虑提前去挖油湖旁边的巨型铀矿。
“真大已经学会底层语言,直接把它的器灵核心接入转换器就能控制超算,我们最多做些辅助工作,解决些安全问题,机器人单网交给航空航天组和机动组,包括生产和搭建三个月内可以调试完。”
刚刚看芯片厂的时候,刘香湘已经告知了数据,芯片厂现在的年产量为二十万片,等机器人等周边设备完善之后再做少量调整,能达到五十万片以上。
生产两万片芯片和其他构架配件,完成搭建大约就要两个月,期间软件层在试验机上做,三个月还有预留一定调试时间。
“那行,三个月。接下来天基中心需要的图形分析超算。”
“师父,刘工、青柳他们已经做了很多研发型的准备工作,图形分析超算是不是留到后面做?”刘香湘想先为院里争取超算。
沈文剑摇头:“有构架实验机,院里不是没超算用,天基中心的超算有计划时间,才好做部门分离的准备工作,你也不愿意每次去拿数据都要打报告吧。”
构架试验机也是超算,机动组就是用这台机器做初代超算的软件层,设计院如果几个月里有非超算不可的东西要算,可以暂停软件测试去算,只是不太方便。
池工跟旁边组员讨论之后说:“掌门,我们可以先弄一台正常构架的超算,一样是三个月左右,天基中心可以勉强先用着,等其他超算弄完,我们再去改专门的图形分析构架和软件深化,可能会用到很多图形处理芯片。”
二代芯片暂时只有通用计算芯片,图形处理芯片是一代的,现在生产线都拆掉了,如果把库存用光,只能等实验室生产设备慢慢造或者等大学的全电芯片出来。
沈文剑想到一件事,问:“大学微电子系里现在在准备的全电芯片就是图形芯片吧。”
池工点头:“是的,我们认为全电芯片初期制作计算芯片完全是劣质品,图形芯片至少电视机厂是个销路。”
“可以,就按这个顺序。第一台是真大的,第二台给情报中心,第三、四台配给材料组和航空航天组,今年咱们就弄这几台,效果如果好,明年再给机动组配一台。”沈文剑说着,突然给他们个好消息,“构架试验机就不算编制了。”
“啊!这么好?”刘香湘反应很大。
:。:




屠魔工业 第二百六十六章 工程院也要加速
一台超算不算编制,对设计院当然是好消息。
超算动用的芯片很多,周边线路基板、信号转换设备等东西也不少,正常情况下造这个东西要算设计院的“设备采购”,没有编制就是“实验材料”。
财务的事看起来挺麻烦,反正只要知道沈文剑承诺构架试验机不算编制,作为“实验材料”存在的超算就没人去追究,设计院“采购”两台超算,实际有三台用。
这种内部的财务机制,主要为更好的控制三院的支出项目,通过控制“设备采购”、“实验资金”。而且这项控制不是在三院这边,而是影响到大总管刘丹长老是不是会批条。
其实到玉剑山现在的状态,物资的内部流动造成的财产流失非常低,几乎可以不计,不过也不是随意浪费的理由。
和设计院把超算的门类顺序安排好,沈文剑又到工程院逛了一圈。
工程院现阶段负责对技术联盟进行各种技术支持和授权,其中授权需要经过玉石峰手续流程,貌似是躺着赚钱,其实也很忙。
“二代芯片的攻关小组大概还要小半年才能吃透各种指标,之后还需要对其他人做个培训,预计要到年底前后,才能展开对机器人的系统升级工作。”为沈文剑做介绍的,是今年重新推选的院长,丰茹,一位来自琴仙岛的女工程师。
二代计算芯片,设计院只负责单芯片计算机构架和超算系统,其他各方面的应用绝大多数都要由工程院去做。二代芯片的指标,也是去年下半年随着单芯片计算机制造标准一起放给工程院的。
工程师们有丰富的一代芯片应用开发经验,不过在一代换到二代的过程中,也必须足够了解二代芯片各种指标,才可能在应用中充分发挥其效能。
硬要直接上手也不是不行,比如构架测试时,设计院也通过转换器用一代平台做过测试,但如果整个应用开发都这么搞,最多也就能修复几个前代的缺陷,反而丢掉了换代带来的提升。
“机器人面临的困境很大,年底才展开系统升级,整个换代是不是要好几年?”沈文剑皱着眉问,显然对时间安排不太满意。
刚上任的丰茹回答的小心翼翼:“回掌门,我们会依据前代经验,同时进行多方面的升级,在设计阶段就把机器人自我复刻的需求考虑进去,并且会尽量减少对前代生产线的改动。”
或许是自己太急了。
沈文剑喝茶,觉得自己最近几年跟设计院开会太多,几乎快要忘记设计院一些方面的水平和工程院有代差,仅仅一个计算机,设计院数十人的前代算力保有量就比整个工程院还多一截,算上一台超算构架试验机就会变成十几倍差距。
超算今年的计划是四台,能不能都稳定投入运转还是个问号。包含预定的机动组那台超算,以及天基系统的图形分析构架,和各超算的调整时间,明年甚至后年都不定够,所以超算的事情今年就不通知工程院了。
但是,实际上工程院现在也需要更高的算力来提高工作效率,靠着三台联合计算机和一些前代常规计算机,也就勉强做些工程控制和工件设计辅助。
“你们也有自己的困难,我回头看看能不能给你们想点办法。”沈文剑最后还是没有无理由的要求加快进度。
工程院的事情,沈文剑琢磨两天之后,又把池工叫到掌门殿去询问。
“你们组很忙,不过换代的麻烦事很多,只能找你们了。”
“掌门千万别客气,玉剑山有今天都靠掌门领着。”池工摆手,拍起马屁。
“你老池也学会这招了。”沈文剑笑了,“好吧,说正事,我去工程院看过,他们对二代芯片体系的换代计划,进度有点慢,如果想要在计算机算力上推一把,池工觉得怎么做比较好?”
池工愣住,好一会都没转过弯来:“把超算给工程院用一用应该不会泄密吧,让他们用远程终端,禁止测试算力就好啊。”
“所以说你们忙啊。”沈文剑提示。
池工终于反应过来,他们芯片组两三年内都会被埋在设计院、机器人、天基系统的超算里动弹不得,挤出来的精力还要带着大学微电子系攻关全电芯片,外面的换代工作不可能等这么久才开始。
所以掌门的意思是要大幅度提升工程院的算力,但不能占用芯片组的精力,或者最多半个月个把月能搞定。
有了思路,池工想办法的速度还是很快的:“简单,我们直接给他们用三、四千片芯片搭建简化超算,软件层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弄。这个芯片数量搭建两三台也不会影响我们的超算建造。”
四千片差不多是单片的两千倍,逻辑运算速度是联合计算机的十四倍速,也是非常大的提升。
超算构架中,类似于全电系统主板的东西并不是整体,跟工作站主板差不多,一块主板上四块芯片,同样是量产产品,只要配件齐了工程院自己就能按图组合起来。超算构架基板是直接在鲲鹏基地的灵能材料加工车间量产的,工作站基板则需要等到工程院吃透新芯片之后改造他们的厂。
以现在量产线上每月1.6万片的生产速度,占用情况可以接受。
沈文剑对工程院的防备也是出于无奈,这些人名义上终归不是玉剑山的弟子,如果别的门派强行要他们回去,玉剑山最多也就追一些赔款,伴随着的就是大量的技术流出。
技术联盟成立以来,专务办公室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维护“技术专利”的权益,几年下来大家也比较愿意遵守。可是必须看到工程院的工程师因为对玉剑山的体系非常了解,他们是很容易找到专利保护漏洞的,而且环境决定有些漏洞根本无法去补。
1...133134135136137...3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