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许弋澄说着说着,忽然看到向南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
他一脸警惕地往边上移开了两步,说道,
“干嘛?部门主任更了解自己部门的情况,让他们负责起草各自的考核方案,不比我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更好一点?”
“是,你说得好有道理。”
向南点点头,对许弋澄偷懒甩锅的行为表示佩服。
和许弋澄回到办公区后,向南便又重新回到了修复室里,稍稍平静了一下之后,又继续开始对那幅《层峦飞瀑》进行接笔处理。
刚刚完成接笔工作,覃小天又从门缝里探进来一个脑袋,轻声喊了起来:
“老师,吃饭了。”
“好,来了。”
向南应了一声,将这幅古画留在纸墙上等它晾干,又到洗手池里洗了洗手,这才走出了修复室。
“老师,国庆不放假啊?”
覃小天跟在向南的后面,一边走一边问道,
“我看朱熙最近都在忙着搞国庆期间的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那我们是不是也要留下来上班?”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八十六章 你还年轻 (更新完毕)
“怎么?你要出去约会?”
向南回过头来,似笑非笑地看了看覃小天。
“那倒没有。”
覃小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嘟囔道,
“我就是问问清楚嘛,国庆王民琦不是要过来吗?要是上班的话,正好让他到公司里来玩玩。”
“国庆照常放假。”
向南看了他一眼,说道,“朱熙那边的事是他的事,跟你们没关系。”
覃小天连连点头:“哦哦哦,我知道了。”
说话间,两个人就来到了食堂里。
随着公司员工越来越多,公司食堂也已经和原来大不一样了。
一开始的时候,食堂里只有一个做饭阿姨,一张圆桌,七八个人围在一桌上吃饭。
如今,公司上上下下加起来几十号人,自然不能再这么搞了,否则的话,七八张大桌子,连摆都不知道摆哪里。
向南来到食堂,从一旁拿了一个餐盘,看了看中午的菜色,一个梅菜扣肉,一个腐竹炒肉,一个油淋青菜,外加一个西红柿鸡蛋汤,标准的三菜一汤,两荤一素,搭配得挺丰富。
打完饭后,向南拿了筷子,就端着饭菜找了一张四人位的简易餐桌坐了下来,然后便开吃了起来。
吃到一半,对面忽然坐了一个人,他抬头一看,原来是康正勇。
向南笑道:“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大家都快吃饱了。”
“在修复一幅古画,只剩下最后一点了,干脆先把它修复好了再说。”
康正勇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了,老师,有个事我想跟您说一下。”
向南嚼了两下,咽下嘴里的饭菜,这才说道:“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跟我还这么扭扭捏捏的干嘛?”
“之前我爸生病做手术不是跟老师借了一笔钱吗?这一两个月我可能还不上了。”
康正勇一脸为难,支支吾吾地说道,“因,因为,小杜说打算国庆放假到我家里去探望一下我老爸,我,我想着,手里应该留点钱比较好……”
“我之前不是跟你说了吗?这钱你什么时候还都可以,先紧着你自己用就是了。”
向南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说道,
“杜月茹决定去你家里了?这是好事啊,说明这姑娘还是挺不错的,还知道去探望你老爸,你身上多带点钱,别委屈了人家,要是钱不够,你找我要。”
“够了,够了。”
康正勇连连摇头,一脸感激地说道,“谢谢老师。”
“行了,你赶紧吃饭吧,都要凉透了。”
向南放下筷子,从一旁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说道,“总之,钱的事你不用想太多,你还年轻呢,以后赚钱的机会多得是。”
说完这句话,向南自己也感觉有点不对劲,想了半天才想明白,自己说康正勇年轻,却是忘了自己了。
自己比康正勇还年轻呢!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向南没再跑来跑去,而是躲在了修复室里,集中精力修复那些残损文物。
随着距离国庆假期越来越近,他的电话也是不停响起。
不但钱昊良、吴茉莉这些老熟人纷纷打来电话询问讲座的相关事宜,连荆楚博物馆的古陶瓷资深修复师李德坤这些不常联系的同行,也忍不住打来电话询问。
这一天,向南刚刚准备去吃午饭,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又震动了起来,他拿起手机一看,是个陌生号码。
想了想,他还是接了电话。
“喂!你好,我是向南。”
“向南啊,我是老尤啊,尤金鸣!”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南方口音很明显的声音,对方见向南一时间没晃过来,连忙又说道,
“我是南海一号博物馆的尤金鸣啊!”
“哦,是尤主任啊,你好你好!”
向南这段时间接了太多电话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把这名字从记忆里翻出来。
这老尤,不就是南海一号博物馆四号古陶瓷修复室的负责人嘛,一个有些矮胖、成天笑呵呵的中年男人。
当初向南在四号修复室里协助修复“南海一号”古沉船出水文物时,跟老尤也还算聊得来,而且,当时覃小天也正在这四号修复室里实习呢。
向南笑着问道,“好久没联系了,尤主任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嗨,这不是听说你们公司打算在魔都那边举行老专家讲座嘛,而且还是华夏古陶瓷修复第一人的讲座,所以我们也想过去听一听。”
尤金鸣在电话那头笑着说道,“不过我们知道,这次肯定会有很多人跑到魔都去,也怕到时候会进不了讲座现场,这不,就给你打个电话问问看。”
说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这会不会太麻烦你啊?要是太麻烦,那就算了。”
“没事,没事,尤主任你们来吧,肯定能进去。”
向南二话不说,满口答应了下来,他笑着说道,“别人来了能不能进不知道,尤主任来了,走后门也得把你们塞进去啊!”
这一次讲座,朱熙准备得场地足够大,是学校里能容纳数百人的会议室。
可事实上,国内从事古陶瓷修复工作的也仅仅只有几百人,能够独当一面的更是屈指可数,再加上还有一些偏远地方的古陶瓷修复师不一定能来,这么一算,朱熙准备的会议室绝对足够容纳赶到现场的古陶瓷修复师了。
“那就好,那就好。”
尤金鸣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他笑道,“向南,那就这么说了,等到了魔都安顿下来后,我们再联系你。”
“好,尤主任随时打我电话。”
挂断了电话,向南看了看手机上面显示的电量已经飘红了,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手机原本充一次电,至少能用两三天的,现在一天不到就没电了,由此可见,他这一天时间里接了多少电话。
不过也没办法,谁让他在圈子里人脉广呢?
在食堂吃午饭的时候,许弋澄也端了个餐盘过来,在向南的对面坐了下来,说道:
“老板,明天就是国庆了,下午下班前要开个会吗?”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八十七章 产品会议 (第一更)
国庆期间,咱们不是有个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吗?哪些人需要留下来帮忙,哪里人可以准时放假的,这些也需要明确一下吧?”
见向南看着他,许弋澄只好解释了一番。
“不用,开那么多会干嘛?”
向南抬头看了许弋澄一眼,说道,“除了朱熙那个部门的部分员工,需要按照朱熙的要求协助举办讲座之外,其他部门正常放假。这个你让行政部出一个通知就解决了,何必浪费时间开会?”
“真不用人帮忙?”
许弋澄还是有点不放心,问道,“那么大的场面,就朱熙几个人能搞定?”
“他请了一些女大学生做迎宾接待的。”
向南笑着说道,“你就放心吧,文物修复培训班并不比讲座简单,朱熙照样搞得定,讲座就更不在话下了。”
“那就好,到时候我就按照老板的意思,发一份通知好了。”
许弋澄点了点头,笑道,“难得有七天假期,我也可以出去好好玩一下了。”
向南瞥了他一眼,问道:“你不回家?”
“回啊,先回京城待两天,然后再出去走一走。”
许弋澄笑道,“整天待在家也没什么意思,对吧?”
向南撇了撇嘴,没有说话,继续埋头吃自己的饭。
吃过午饭后,向南继续回到修复室里忙碌。
忙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之前出差巴里斯时积攒下来的残损文物,总算要修复完了,这让向南也是松了一口气,等到国庆假期之后,自己也可以集中精力,好好跟黄云轩老师学习纺织品文物修复技艺了。
正想着,放在工作台上的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
向南扭过头一看,是孙福民老师打来的。
他连忙将工作放在一旁,拿过毛巾擦了擦手,拿起手机接通了来。
“喂,向南啊,怎么这么久才接电话?你在修复室干活?”
孙福民虽然没看到,但还是一猜就猜中了。
“是啊,老师。”
向南笑着说道,“这不明天就要放假了吗?手上还剩一件文物没修复,就打算在放假前把它给修复了。”
“你也太勤奋了,我专门挑中午的时间给你打电话,就是怕影响你工作。得,还是影响了……”
孙福民语气里多少有些无奈,他接着说道,“算了,我还是长话短说吧,你明后天回不回金陵?”
向南一愣,连忙问道:“老师有事?”
过几天就要举行老专家讲座了,一些外地的文物修复师其实从明天开始就会来到魔都,大部分人向南可以不管不问,但一些关系不错的人,还是要接待一下的。
因此,向南原本计划是不回金陵的。
当然了,这只是他自己的计划,如果真有事情,更改计划也不是不可能的。
“是这样的,文物修复研究所开发出来的第一款产品,不是马上就要上市了吗?到目前还有一些东西还没确定下来。”
孙福民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这个国庆,研究所里决定不放假了,全体加班,我的意思是,如果这几天你能回来一趟的话,那就最好了,正好将商标名称、外包装,以及上市计划什么的都给确定一下。”
“那我明天回去一趟吧。”
向南想了想,说道,“你让他们几个将资料发到我邮箱里来,我先提前看一下,明天尽快处理完。”
“好。那会议安排在什么时间?”孙福民又问了一句。
向南说道:“上午9点开始,我会准时赶到。”
挂断了电话,向南想了想,干脆将手机关机,然后放在一边,这才继续开始做事。
这段时间电话太多了,要是不关机,根本没办法做事,还是先让手机消停一会儿吧。
一直忙到六点多钟,向南这才将手中的这件古陶瓷器修复完毕,此刻太阳还没完全下山呢。
看了一眼窗外的红霞满天,向南莫名有些欣喜,今天总算可以不用路灯照亮自己的回家路了。
真好。
将修复好的文物放进柜子里锁好,又将工作室细心地收拾干净,向南这才回到办公室里关掉电脑,拎起背包准备离开公司。
来到电梯间时,向南意外地发现老戴居然也在等电梯,他今天怎么也这么晚走?
老戴也看到向南了,回头笑道:
“向南,明天就放假了,今晚到我家里去喝一杯?你已经很久没到过我家里了,你阿姨都念叨好几回了。”
“行,那今天就去看看阿姨。”
向南想了想,爽快地应了下来,“我也很久没尝过阿姨做的菜了,还挺想念的。”
这时候电梯来了,两个人进了电梯,老戴伸手按了一楼,这才笑着说道:
“你阿姨自从做了手术后,也没上班了,现天天待在家里琢磨做菜,可比以前做得好吃多了。”
向南笑道:“那我今天有口福了。”
到了一楼,两个人就一边聊着,一边朝老戴的家里走去。
原本老戴家就离魔都博物馆不远,现在到向南公司上班后,就离得更近了。
路过一家大型商超的时候,老戴说要进去买点佐料,向南也跟着走了进去,顺便买了点营养品准备给老戴的妻子。
老戴看见后,眉头皱得老紧,说道:“又不是到别人家里,你买这些东西干嘛?”
“行了,我又不是买给你的,我买给阿姨的。”
向南笑着说道,“赶紧走吧,等回去晚了,都不知道几点才有饭吃了。”
老戴无奈,只好摇了摇头,随他去了。
到了老戴家里,老戴妻子看到向南后,开心极了,她一边让向南赶紧进屋,一边不停地埋怨老戴:
“你这个人真不会做事,向南要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也好去菜市场买点好菜回来啊!”
“阿姨别客气,我又不是第一次来,随便一点就好了,有什么做什么,我不挑食的。”
向南笑了笑,老戴妻子如今看起来,起色比以前好多了,人也胖了一些,不像住院时那样瘦巴巴的了。
在老戴家里吃过饭后,又坐了一会儿,向南这才告辞离去。
他和别人不一样,到了晚上也没那么轻松,还要回家练习几个小时的缂织工艺呢。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八十八章 “向南牌”画芯修复液 (更新完毕)
金陵大学。
国庆假期已经开始了,学校里的一大部分学要么选择了回家,要么就和要好的同学一起,结伴旅行去了。
原本热闹的校园里,一下子寂静了不少,校园里的街道上,也只剩下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行走着,显得颇为孤单。
在校园深处的一栋墙面斑驳的老办公楼里,此刻却有一场会议正在进行。
“今天这个会议,主要是确定一下咱们研究所第一款产品的商标名称、外包装设计,以及上市推广的计划。”
坐在向南左边第一位的位置上,孙福民将老花眼镜戴在了鼻尖上,透过上方扫了对面的几位年轻人一眼,继续说道,
“现在咱们开始第一项,商标名称,之前咱们内部已经开会讨论过很多次了,最终列举了一些商标名称,比如速达、森宝、画匠等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说说自己最钟意哪一个商标名称,以及理由。”
邓维是坐在对面的三个博士生之一,也是唯一的女性,她性格比较开朗,胆子也大,此刻第一个开了口:
“我比较倾向于画匠,咱们的这款产品,实际上就是画芯修复液,如果连起来读,就是画匠修复液。这意思简单明了嘛,画匠用的修复液,可不就是专门用来修复画芯的嘛,一看就懂,挺好的。”
“邓师姐可能有点误会,咱们的商标可不止是用于一款产品。”
王明耀抬起手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说道,
“也许以后咱们研究所还会开发出古陶瓷修复、青铜器修复,甚至纺织品文物修复所使用的产品,那时候肯定不能再冠上"画匠"这个商标了吧?因为根本就不是画匠用的东西。”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一个商标要有延续性,所以,我觉得森宝可能更好一点,森林之宝,代表绿色、无污染,咱们这款产品就是绿色无污染的,所以才能用于文物修复。”
“王师弟说得虽然有点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森宝不怎么合适。”
张伟利轻咳了两下,说道,“商标名称最好能体现产品的最大卖点,咱们的产品虽然是绿色无污染的,但这并不是最大卖点,咱们的最大卖点是,能够快速修复画芯,所以,我个人还是更倾向"速达",迅速达到目标,这个寓意也不错。”
“……”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
“咳咳。”
孙福民清了清嗓子,说道,“听了大家的意见,我感觉各有各的优势,但感觉还是欠缺了那么一点意思,昨天晚上我回去想了好久,忽然有个想法,不如说出来给大家参考参考。”
说着,他转头看了看向南,笑着说道,“现在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向南是咱们文物修复界里的一面旗帜,只要一提起向南,就会想起文物修复相关的事物来,可以说,"向南"这两个字,就代表了文物修复。”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向南"来做商标呢?比如说咱们这一款产品,就叫作向南画芯修复液,任谁看到了,都知道这是文物修复用的,也会知道,这是修复画芯用的。”
孙福民转头看了看另外三位博士,笑着问道,“各位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邓维等人听了一愣,用个人的名字当作商标名称并不是没有,比如说超市里经常看到的豆腐乳和面条,都有用个人姓名当作商标名称的例子,不过,这还是很少见啊。
“这个不大合适吧?”
向南原本一直都在听着,此刻却是不得不发言了,他有些迟疑地说道,“用我的名字当作商标,怎么听着都感觉有点不搭,还是换一个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
孙福民立马反驳,他说道,“一个新商标出来,一开始听着都会有点不习惯,听得多了就习惯了。我觉得"向南"这个商标非常合适,大家觉得呢?”
“倒也不是不可以。”
邓维迟疑了一下,笑着说道,“就像孙老师说的那样,老板本身就是文物修复界里的一面旗帜,知名度相当大,用老板的名字当作商标名称,辩识程度也很高,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向南自己得能适应。”
张伟利也点点头,说道:“我同意邓师姐的意见,用老板的名字作为商标名称,也是一个好办法。”
“我也赞成。”
见大家都没什么意见,王明耀也是从善如流,投了赞成票。
“我……”
向南一看不对劲,刚想发表点意见,不料孙福民一敲桌子,直接打断了他的话,笑道:
“四比一,这个议题就算通过了。”
向南:“……”
既然如此,干嘛还要打电话叫我回来开会?孙老师你们自己决定不就好了嘛!
向南有些幽怨地看着孙福民,孙福民自然当作没看见,继续开始讨论下一个议题。
相比较商标名称,剩下的产品外包装设计和上市推广方案这两个议题,就相对平和得多了,没用多长时间,就一一获得了全票通过。
开完会后,已经是十一点半了,向南这个大老板难得回来一次,中午便请孙福民和邓维等研究所高层一起吃了个饭。
在饭桌上,向南忽然想起了什么,看了看张伟利,开口问道:“张师兄,咱们研究所的第二个研究课题,开展得怎么样了?”
研究所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基于向南推出的向氏“珠联璧合”古书画修复技术,所开发出来的标准化产品,如今产品已经成型,马上就要推向市场了。
而第二个课题,则是为了解决古书画修复中的难点——消除古画画芯与命纸之间的陈年胶水的黏性,从而提高揭裱效率。
和第一个课题不同的是,第二个课题只有目标,而且在研究过程当中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案例,完全是需要靠研究人员从头做起的。
难度和第一个课题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向南尽管知道这个研究难度不小,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是想看看研究所这边到底有没有什么进展。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八十九章 总算凑齐了 (第一更)
“老板,这个课题难度比较大,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
张伟利有些不好意思,他看了向南一眼,接着说道,
“要找到一种既能消除浆糊的黏性,又不影响画芯和命纸的材料,还是比较复杂的,前一段时间,我跟我导师讨论了一下,他的意见是,让我从生物酶的方向去做研究,这两天,我刚刚将研究方向重新调整了一番,暂时还是没什么成果。”
“嗯,没事,我只是随便问问。”
向南笑了笑,心里面还是有些小失望,但转念一想,毕竟大家都是还没毕业的学生,现在就想着让人家独立完成一个这么大的研究课题,而且还是这么短的时间,的确是有些为难人了。
这么一想,心里顿时好受多了。
吃过饭后,邓维和张伟利等人便回了研究所,他们这段时间照常加班,一件产品上市前,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呢,估计接下来的一两个月都不得清闲。
向南则陪着孙福民回了他的办公室,两个人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天。
“向南,这次你这个讲座一出来,可是把整个文物修复界都给惊动了,这段时间里,我的电话几乎都没停过,不少以前的学生都给我打电话,问我讲座的消息是不是真的。”
孙福民靠在沙发上,笑呵呵地说道,“就连京城的一些领导都打电话过来,称赞这个活动搞得好,不仅给文物修复行业鼓了劲,而且还能对一大部分文物修复师起到激励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