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等朱熙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以后,向南才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在外面奔波了这么久,看起来是比以前要稳重得多了,也晒黑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不辛苦,不辛苦。”
朱熙连连摆手,笑嘻嘻地说道,“我其实就是打打电话,联系一下上课的导师,然后筛选一下培训班的学员,其他的事情都交给那两个兼职的学生做了,我不辛苦,他们才辛苦。”
向南笑了一下,问道:“嗯,那你说说,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
“呃,确实是有个事。”
朱熙笑了笑,总算是正经了几分,他说道,“咱们面前做的培训班年度计划里,不是有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的吗?这个讲座还搞不搞?”
向南点点头,说道:“搞,当然搞!”
“那怎么搞?”
朱熙又问道,“场地这一块,我跟魔都艺术学院的领导还算熟悉,毕竟在他们学校搞了这么久的文物修复培训班了,我应该可以跟他们商量商量,租借一下他们的大礼堂,但是老专家我可不熟啊,这个得老板你亲自出马才行。”
向南笑着应道:“没问题,请老专家的事情,就交给我好了。”
“那你什么时候请?”
朱熙还没放心,继续问道,“这个我得先问清楚啊,不然我租借场馆连具体时间都没有,人家校方也不干啊,而且,我后续的宣传推广也没办法搞对不对?”
“你倒是挺急。”
向南笑了起来,他伸出手指敲了敲桌面,说道,“这样吧,今天我就先联系一下老专家,三个门类的老专家,分成三场来搞演讲,等我跟他们约定好了时间,再告诉你,到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做宣传了。”
“行,那这个事就辛苦老板了。”
朱熙笑嘻嘻地说道,“对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演讲的听众,咱们要限制对象限制名额吗?要不要收费?”
“不收费,也不限制。”
向南想了想,说道,“本来就是为了让那些资深修复师听一听老专家们的文物修复经历的,就没必要搞那么复杂了,就当是我们文物修复培训班的福利好了。”
“好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朱熙也不纠结这个,事实上,他也不贪钱,只是为了避免出错,多问一句罢了。
两个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聊着聊着,朱熙忽然又问道:
“对了,老板,听说闫思远老爷子生重病了?你去看过了吗?”
“嗯,你哪里听说的?”
向南瞥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我已经去看过了,情况不是很好。”
“我爷爷跟我说的,不然我哪里知道啊?”
朱熙嘟囔了一句,紧接着又说道,“我爷爷身体也不大好,要不然都想自己来魔都了,现在他来不了,所以要我代表他去医院探望一下闫老爷子。”
顿了顿,他又说道,“不过,我以前从没见过闫老爷子,跟他家人也不认识,这么贸然前去,好像不大好。老板,哪天如果你还要去的话,能不能跟我说一声,我跟你一起去?”
朱熙的爷爷朱远舟,也是一位国内有名的大收藏家,他跟闫思远以及京城的夏振宇,都是交情很好的朋友。
这一次听说闫思远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朱远舟本想亲自来一趟魔都看望一下这位老友,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自己也已经七十多岁了,根本吃不消长途奔波的劳累,无奈之下,只好让恰好身在魔都的孙子朱熙,代他去医院里探望一下。
“我看看吧,可能要过几天才去医院。”
向南想了想,说道,“如果到时候要去的话,我就通知你。”
再要去医院,起码也要等家里的那只白瓷茶盏拼凑完整了才行,所以,这两天应该是不会过去了。
朱熙点点头,表示明白。
他又跟向南聊了几句别的,这才离开了向南的办公室。
等朱熙离开之后,向南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来,闫思远老爷子病了,连朱熙的爷爷都知道了,京城的夏振宇夏老爷子应该也知道了吧?
那他是自己来一趟魔都探望闫老爷子呢,还是请别人代劳?
在这些人里面,夏振宇老爷子的身体是最棒的一个,也不知道是不是跟他经常跑来跑去,运动得比较多有关系,反正文博界哪里举办了什么活动,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
不说别的,就前几个月在香江的那个大型拍卖会上,向南还碰到了他呢。
这些事情只是在脑海里转了一圈,向南很快就不再去想了,毕竟老爷子们的事情,还轮不到他来操心。
现在他应该操心的,还是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的事情。
想了想,他拿出手机来,准备给几个老师打个电话问问看,第一次讲座,他不打算邀请别人,就请孙福民、江易鸿和张春君三位自己的老师来举办讲座。
电话刚拨了一半,向南忽然呆了一下,很快又将手机摁灭了。
“这种事情,怎么能打电话问呢?还是自己走一趟吧,正好也有段时间没去探望一下几位老师了。”
向南心里想着,看了看电脑上的时间,已经下午两点半了。
他也不耽搁时间,随手将电脑关掉,然后拎起放在一旁的背包,就离开了办公室直奔魔都博物馆而去。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是在演哑剧吗? (第一更)
“怎么又跑过来了?公司里不忙吗?”
江易鸿看到向南来了,忍不住愣了一愣。
昨天上午才在医院里见过呢,隔了一天又到办公室里来了,你一个大老板就这么闲的吗?
“对了,那个王依依小姐走了?”
“嗯,她上午走了,公司里有事。”
向南点了点头,自顾自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笑着说道,“老师,我这次过来,是想请您帮忙的。”
“还要我帮忙?”
江易鸿抬起头来看了向南一眼,随即笑道,
“先说说看是什么忙,你可别让我修复文物啊,我现在眼睛已经不行了,哪怕戴着眼镜,有些小纹饰都看不清了。”
说着,他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有一种“英雄迟暮”的萧瑟之感。
“不是修复文物。”
向南摆了摆手,连忙解释道,“我们公司不是搞了一个文物修复培训班吗?这培训班一直面向的是普通修复师,早在很久之前,就有资深修复师提出来,让我们搞一个资深修复师培训班,这个就比较麻烦了,毕竟文物修复专家都忙得很,哪有时间来给他们上课?”
顿了顿,向南又接着说道,“今年年初公司在制定文物修复培训班年度计划的时候,我们就加入了这个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的环节,每个类别的文物修复一年各举行两场,这样一来,在时间上就要灵活很多了,一场讲座大概就两个小时左右,对于老专家而言,应该不算太困难。”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江易鸿认真地听完了之后,他点了点头,说道,“那你的意思是,这次是想找我去搞一场古陶瓷修复讲座?”
“嗯,您不是华夏古陶瓷修复第一人嘛,这第一场讲座,当然得找您来了,您要是不上,谁还敢上?”
向南看着江易鸿似笑非笑的表情,赶紧先拍了一通马屁,随后又笑嘻嘻地问道,
“老师,您觉得讲座这个形式怎么样?”
“讲座跟培训班当然是没得比的,光是一场两个小时的讲座,能讲什么东西?那些修复师又能听进去什么东西?”
江易鸿看了一下自己的这位得意弟子,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不过你也说得对,那些文物修复专家,肯定是没那么长时间去搞培训班的,就比如你自己,天天跑来跑去,还有那么多文物要修复,哪有时间去给人连上一个星期的课?再说了,都是专家了,他还会来给你上课?有这时间,还不如自己搞一个精英培训班,赚得钱还更多呢。”
“至于像我这种老专家嘛,时间是有了,但也没那么大精力去上课,毕竟年纪摆在这里了,肯定是吃不消的,所以,这么一看,你提的这个讲座,还算是有那么一点可行性。”
江易鸿端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咂了咂嘴,继续说道,“虽然两个小时的时间讲不了什么东西,但也可以讲讲我们在文物修复过程的遇到的困难,以及怎么样去解决这个困难的,或许个别资深修复师听了我们的讲座,能少走一些弯路。”
向南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过了一会儿,他才意识到了什么,一脸惊喜地说道:
“老师,您同意了?”
“废话,我是你老师,你要做事业,我能不支持吗?”
江易鸿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接着说道,“对了,你这讲座是什么时间?我过一段时间还要去京城开几个会,可别撞了时间,要不然,你就只能再去找别人了。”
“要想让那些资深修复师都有时间赶过来,我觉得国庆期间是最好的了,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放假,刚好学校也放假了,到时候场地什么的我们也比较好协调。”
向南想了一会儿,这才说道,“老师,您觉得10月4-6日这三天怎么样?正要预留了时间让大家往返,这样就不用太赶了。”
“别人的事情我可不知道,反正这时间我是没问题的。”
江易鸿笑呵呵地说道,“这三天我随便哪一天都可以,到时候你定了时间,再提前两天告诉我就行。”
“好,那谢谢老师了。”
向南很高兴,他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对江易鸿说道,“老师,那我先走了,趁着现在还没下班,我还得去楼上一趟。”
“你是去找张春君这个老头?”
江易鸿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朝他摆了摆手,“去吧,去吧。”
这老头可固执了,而且一向不喜欢抛头露面,你可不一定能说服他。
向南当然不知道江易鸿心里在想些什么,他离开老师的办公室后,就直奔楼上而去。
到了青铜器修复中心,正好看见张春君黑着一张脸从大修复室里走了出来,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脸小心翼翼的卢国强。
“这是怎么了?”
向南看到这一幕,心里“咯噔”了一下,发生什么事了?怎么感觉好像老师很生气的样子?
“我这个时候找他谈讲座的事,会不会不大合适?”
向南犹豫了一下,正想着要不要悄悄退回去,免得遭受“池鱼之殃”,反正时间还足够,下次来找张老师也是一样的嘛。
刚抬起脚往后退了一步,张春君不知怎么的忽然转过了头,看到向南后愣了愣,随即朝他招了招手,说道:“向南,你来了,那正好,一起过来吧。”
说完,他就转过身去,背着双手继续往办公室的方向走。
向南呆了一下,这是什么运气,这都能被发现?
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还是跟着去看一看吧。
心里这么想着,向南就老老实实地跟了上去。
走在后面的卢国强悄悄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向南,眼神有些复杂。
不仅带着点同情,好像还有点幸灾乐祸?
“这到底是怎么了?”
向南被他看得心里有点发毛,赶紧快走了两步,来到了卢国强的身边,低声问道,
“卢老师,发生什么事情了?”
卢国强没说话,抬起手指了指张春君的背后,又指了指身后的修复室,再指了指他自己,把向南看得一脑袋迷糊。
哇靠,谁看得懂你的手势?你这是在演哑剧吗?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七十四章 我同意了 (更新完毕)
张春君办公室里。
张春君站在办公桌的后面,他也不坐,双手背在身后,一脸严肃地看着卢国强和一个后面来的年轻修复师身上。
张春君都没坐,卢国强和那个年轻修复师当然也不敢坐,两个人就好像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地站在办公室里。
大家都没坐,向南当然也不好一个人坐下来,也只好跟着别人站在一旁,实际上,他到现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难怪江老师听说我要来楼上,笑得那么贼,他知道楼上出了什么事?”
向南一边小心地左右观望着,一边在心里暗道,“早知道今天就不来这里了,真是失策啊!”
不过,这话也就在心里面随便说说罢了,他还不至于要躲着张老师,再说了,他好像也没犯什么错。
正想着这些,站在办公桌后面的张春君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开口说道:
“都说说吧,到底是搞的?”
“主任,这事怪我,是我没讲清楚……”
卢国强刚刚开口,话还没说完,就被张春君一挥手给打断了,他一脸严肃地说道:
“你不要每次都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你以为这样就是对他好?错了,你这是害了他,你会让他以为不管犯了什么错,你都会替他兜着,现在只是修复坏了一件三级文物,幸好还不严重,还能拆开来重新修复,要是下次他修复坏了一件一级文物,还不能重新修复的话,你也能替他扛?”
向南听到这里,大概明白发生什么事了。
敢情是这位年轻的修复师把一件三级文物给修复坏了,张春君老师这是在敲打他们呢。
嗯,重点是敲打卢国强这位资深修复师,估计这位年轻人是他的学生,张老师嫌弃他太护着学生了,有点大包大揽的意思。
“对不起主任,跟卢老师没关系,是我图省事,觉得用敲打法来给变形的青铜器矫形更直接一点,结果没想到太用力了,把,把残片给敲碎了……”
那年轻人总算鼓起了勇气,可越说到最后声音越小,到最后都听不见了。
估计他自己也心虚了。
“敲打矫形法是随便可以用的吗?”
张春君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考虑过残片的氧化程度了吗?考虑过器壁的厚薄程度了吗?考虑过残片的韧性了吗?”
卢国强没有说话,而那个年轻人就更不敢说话了,脑袋都快低到胸口去了。
“从现在开始,小钱你就暂时不要接手修复文物了,先把那些基础的东西练好了再说吧。”
张春君又转过头看着那位年轻人,语气平缓地说道,“我这也是为了你好,就你现在对待文物的心态,是不适合做一个文物修复师的,你先好好磨磨你自己的性子,然后再考虑修复文物的事吧。”
见卢国强和那个年轻人没什么话要说,张春君便摆了摆手,说道,“行了,你们先回去吧,老卢你把那件西周青铜提梁卣,拆开来重新修复吧。”
等他们走后,向南也没说什么,屁颠屁颠地跑到茶水间里烧了一壶水,给张春君的茶杯里满上,这才笑着问道:
“老师,发生什么事了?”
“你不都听见了吗?还问什么?”
张春君没好气地横了他一眼,说道,
“我那些话也是说给你听的,你现在开着公司,也要对底下的修复师严格管理,要不然的话,修复坏了一件文物,你可能还赔得起,要是坏了两件三件,那你就要赔惨了。”
“……”
向南一脸无语。
我公司好好的,怎么就赔惨了?
老师啊老师,您可真不会聊天!
见向南没说话了,张春君这才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对了,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老师,我找您是有事的。”
向南说着,又将在江易鸿那里说过的话重新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所以,我就想着过来问问,老师能不能也举办一场讲座?”
“讲座?”
张春君皱了皱眉,说道,“青铜器修复就那么点事,清洗、矫形、焊接、配补……这有什么可讲的?自己埋头多练就行了嘛。”
“老师,这不是传授经验嘛。”
向南忍不住捏了一把汗,要说服一个固执的老头,可真不容易啊,他说道,
“您作为青铜器修复老专家,修复过的青铜器,比一般人见过的青铜器都要多,您的一些常识,对于其他人来说,没准就是知识盲区,可以让很多人少走弯路呢。”
“你好像从没听过讲座吧?你走弯路了吗?”
张春君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现在这青铜器修复国家级专家称号,是自己一件一件青铜器修复出来的吧?”
“……”
向南一头黑线。
老师这态度,是不愿意开讲座啊!
要不然的话,他怎么忽然变成杠精了呢?
念头一转,向南忽然说道:“老师,这三场讲座,我原本是打算邀请孙老师、江老师和您一人开一场的,孙老师和江老师都同意了,您这要是不方便,那我只好找别人了。”
“嗯。”
张春君看了看向南,无所谓地点了点头,忽然他想到了什么,转头问道,“老孙和老江都去?”
向南赶紧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刚刚就是从江老师那里来的。”
“讲座这东西,虽然没什么大用,但是听一听前辈的心路历程,对自己还是有帮助的。”
张春君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道,“那行吧,这讲座我就勉为其难,上去随便说一说好了。”
第一次开讲座,孙福民和江易鸿都去了,我要是不去,人家还以为我不是向南的老师呢,这怎么行?
必须得去!
至于讲座讲什么内容,这还不简单?自己修复了那么多国宝,随便拎一件出来说一说修复过程,就可以应付过去了。
想到了这里,张春君一改之间坚决不开讲座的态度,笑道:
“向南啊,这事儿,我同意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七十五章 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第一更)
从魔都博物馆文保中心小院离开以后,向南心里喜滋滋的,三场讲座,已经确定了两位主讲人,至于最后一位古书画修复老专家孙福民,自然更没有问题了,只要到时候提前跟他打个电话,孙老师肯定会答应的。
来到外面,向南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四点多了,他想了想,也懒得回公司了,还有两个小时就下班了,回去了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沿着人行道,一路回到了自己家里,向南将背包往客厅里的沙发上一扔,就直接推门进了修复室。
工作台上,那堆昨晚挑选出来的碎瓷片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等着向南来将它们拼凑成一件完整的古陶瓷器。
拉了一把椅子,在工作台前坐了下来,向南便开始着手修复起来。
和之前拼凑而成的那件白瓷高足杯一样,这些碎瓷片,也是来自于不同朝代的不同窑口,虽然它们取自于不用的瓷器,但在阴差阳错之下,这些碎片的断口恰好能够拼接起来。
不能说是天衣无缝、完美契合,只能说是大致吻合,但这已经很难得了。
向南一块接一块地粘接着碎瓷片,不时地将一些不够吻合的碎瓷片上的断茬用工具修整一下,然后继续粘接起来。
这是向南粘接碎瓷片最不顺畅的一次,但也情有可原,毕竟这些碎瓷片本就不是同一件瓷器上的。
趴在工作台前,一直忙碌到夜幕降临,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向南这才将所有的碎瓷片全部粘接起来,拼凑成了一只器型完整的白瓷茶盏。
最艰难的一步完成了,接下来的操作就相对容易多了,等向南将这只白瓷茶盏完成了加固、打底等工艺后,这才停歇了下来。
他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八点多了,直到这时,向南才想起自己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呢,肚子也恰到好处地“咕噜咕噜”响了几声,让他感觉自己更饿了。
“下去吃点东西吧。”
向南将工作台收拾了一番,然后洗了洗手,便出了门,找地方吃饭去了。
小区里绿树成荫、灌木成林,在夜色里显得格外幽静,可一出了小区门口,就是一副灯红酒绿、行人成群的热闹场面了。
向南找了一家大排档,要了一份砂锅海鲜粥,又点了酱牛肉、盐煮毛豆、凉拌云耳几个小菜,就坐在位置上慢慢吃了起来。
正吃着,从外面又进来了一群客人,吵吵嚷嚷地选位置、点菜,忽然有一个人喊了起来:
“咦,向专家?”
向南抬头循声望去,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笑道:“原来是方总啊,你也这么晚吃饭?要不要坐下来一起吃点?”
喊自己的这位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他家所在小区的开发公司经理方总,当初向南跟着闫君豪来看房子时,就是他接待的。
“不用不用,我是跟朋友来的。”
方总连连摆手,笑道,“其实我都吃过了,几个朋友非说要过来喝点酒,我就只好跟着来了。”
他看了看向南,又有些欲言又止,到最后还是小声问道,
“向专家,你去看过我们闫总吗?他现在的病情怎么样了?”
向南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方总连忙解释道:“向专家别误会,我们也很关心闫总的身体啊,当年要不是他,我们一群下岗职工,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了。”
顿了顿,他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而且,我现在在公司也算不上高层,想去医院探望一下都不大好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