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是啊,可惜了,这西汉的古墓葬里不存在纸质文物,否则的话,我都想去看一看了。”
齐文超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笑呵呵地说道,“听说这座海昏侯墓的规模,不亚于星城的马王堆,以如今考古界‘不主动发掘’的理念,以后想要再碰上这么大型的墓葬,恐怕很难了。”
“嗯,我到现场看了一下,整个墓葬的规模确实很宏大。”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但和墓葬的规模比起来,海昏侯墓中出土的文物,那才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至今为止,就已经有好几件刷新考古记录的大发现了。”
说着,他就将这段时间以来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些。
当然,一些涉及到需要保密的重要考古信息,向南自然不会胡乱泄露。
“尤其是这一次,我们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清理出了一件国宝级文物孔子衣镜,这衣镜镜架背面记录的文字传记,可以说是颠覆了《史记》、《孔子家书》等传承已久的文献资料,恐怕现在已经在学术界引起震动了。”
向南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笑着说道,“孔子衣镜的相关信息,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组已经通过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两位老爷子应该都有所耳闻吧。”
“嗯,确实看到了一些新闻报道,这件文物的价值不可估量啊。”
齐文超点了点头,笑眯眯地说道,
“不过,我跟老刘两个人更关注另外一个发现,这一次的新闻报道中,好像着重介绍了两位修复孔子衣镜的文物修复师,这是向南你的想法吧?”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三十五章 他真的成长起来了 (第一更)
“这还用问?想方设法让文物修复师露脸,肯定是这小子的想法啊!”
还没等向南回答,刘其正就哈哈大笑了起来,他一脸感慨地说道,
“向南的脑子比咱们灵活多了,咱们这些老家伙,就知道怎么向上面要扶持政策,可实际上,咱们文物修复行业的基础,还是在人民群众之中啊。扶持政策很重要,但没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文物修复行业始终是没有活力的。”
齐文超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还是向南想得周到,不管是这次让文物修复师露脸,还是他自己的公司在不断组织文物修复培训班,都是在位培养文物修复师而努力。”
向南坐在一旁都快听不下去了,连连抱拳告饶:“两位老爷子可别捧我了,再捧我都要不认识自己了。”
“行了,行了。”
刘其正笑着站起身来,摆了摆手说道,“咱们先吃饭,边吃边聊。”
说着,就招呼齐文超和向南一起上了餐桌就座。
刘其正的老伴早些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和儿媳也都在别的地方另买了房子,没跟他住在一起,如今这家里只有他和一个保姆。
以前刘其正的孙子每到寒暑假的时候,还会来这边陪一陪他,如今孙子也大学毕业了,留在了京城工作,让这个家里顿时就变得冷清了许多。
现在齐文超和向南来了,刘其正是难得的开心,还特意开了一瓶珍藏了许久的茅台原酿,让齐文超和向南都来尝一尝。
这一顿晚饭,三个人边吃边聊,一直到夜里十点多才算结束。
当天晚上,向南也没走,就留在刘其正的家里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三个人吃了早餐之后,便坐着车直奔向南的公司而去。
“我记得上次来魔都,还是为了参加向南的工作室成立仪式,没想到这一转眼,连公司都成立了。”
齐文超坐在后座上,看着车窗外不断后撤的风景,就好像是时光在倒流一般,他有些感慨地说道,“这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啊,给我的感觉,就好像这事儿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你没有感觉错啊,向南成立工作室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一年时间而已。”
刘其正转头看了齐文超一眼,笑着说道,“这小子可厉害着呢,工作室成立半年之后,就在魔都博物馆对面的写字楼里租下了半层楼,将工作室变更为了公司,我当初知道的时候,也是被吓了一大跳。”
“时机比较巧而已。”
向南坐在副驾驶位上,一边听着两位老爷子的对话,一边转过身来笑着说道,“要不是那段时间里去了米国一趟,我也攒不下什么钱来去换一个地方办公,更别说又重新招揽了一批资深修复师了。”
“那也是你的本事。”
齐文超摇了摇头,说道,“要是你的文物修复技术不过关,就算是有那样的机会,也落不到你的手里。”
人家米国的大收藏家亚历克斯为什么会大老远跑到华夏来?
还不是因为从网上看到了你向南修复南宋曜变天目盏的视频,这才兴起了让你远赴重洋,到米国去帮他修复破损的古陶瓷器文物?
归根结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绝不会青睐那些临时抱佛脚的人的。
三个人聊着天,车子很快就开到了魔都博物馆对面的魔都企业总部写字楼下面。
向南领着齐文超和刘其正两位老爷子上了电梯,很快就抵达了公司所在的20楼,刚一走出电梯,就看到许弋澄、康正勇等人已经在公司门口候着了。
“哟,向南,这是什么阵仗?”
齐文超转头看了看向南,开玩笑似的说道,“我们又不是领导来视察,搞得这么隆重干什么?”
“我早跟你说了吧?”
刘其正看了一眼齐文超,笑呵呵地说道,“向南这小子当了老板以后,会的花活儿可不少。”
“刘老爷子,话可不能这么说,这两三个人,可是我们公司的顶梁柱,而且你们又不是第一次见了。”
向南笑着看了许弋澄等人一眼,又对齐文超两人说道,
“再说了,这也不是我吩咐的,他们是听说两位老爷子要来,自发出来迎接的,算不上什么隆重,你看,连个献花的都没有呢,太寒酸了。”
“行了,行了,我们说不过你。”
刘其正大笑起来,拉着齐文超就往里面走,一边走一边介绍道,
“这位是许弋澄,现在也是古陶瓷修复专家了,如今兼着公司的副总职务,肩上的担子很重的。这位你应该很熟悉了吧,他是向南是大弟子康正勇,现在也是古书画修复室的负责人了……”
魔都博物馆离这边太近了,哪怕刘其正不经常过来,也能对公司里的一些情况了如指掌,此刻,他一个一个地将出来迎接的这些公司骨干介绍给齐文超认识,自己的心里也有点震惊。
真是没想到啊,这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向南就拉起了这么一帮文物修复精英来,而且这其中大部分人的成长,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向南的一些影响。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意外,这帮人是几乎不可能离开向南的。
这就是向南立足于文物修复界的班底啊。
只要有这么一帮人在,哪怕外面的风浪再大再急,向南也依然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危机。
“他现在是真的成长起来了。”
刘其正看着眼前的这一张张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面孔,忍不住长叹了一声,有欣慰有失落,各种复杂的情绪混杂在了一起,竟有些分辨不出来的味道。
不过,大抵上还是开心的。
这就好像看到了一个自己精心呵护成长的孩子一样,一晃神之间,他已经能够离开自己的怀抱,独自去闯荡天涯了的那种感觉。
既欣慰于他的成长,又失落于自己也许再也帮不到他什么忙了的那种困惑。
“现在要是见到孙福民那个老小子,估计他的尾巴都要翘上天了吧?”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三十六章 除了向南还有谁? (更新完毕)
“孙福民可真是赚大了,临老临老,收了个这么优秀的学生。”
相对于刘其正内心里的复杂情绪,齐文超就要显得洒脱多了。
毕竟,他虽然也很关心向南的成长,但毕竟离魔都有些远,在情感上还是不如刘其正投入得那么多。
因此,当他看到向南的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欣喜远大于失落,甚至可以说,他本就没有什么可失落的。
他和许弋澄、康正勇等人一一微笑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几个人打完了招呼,正要往会客厅那边走去,齐文超忽然发现人群里有一个似乎很眼熟的人,他顿了顿脚步,仔细打量了一番,忍不住开口问道:
“请问,前面这位可是田间春一郎?”
他说的是倭国语,叽哩呱啦的,向南等人一时间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他们听不懂,可向南公司里有人懂。
只见一个脑袋上略有些秃顶的小个子中年男人一听,浑身一震,连忙走上前来,毕恭毕敬地对着齐文超行了一礼,然后也开口叽哩呱啦地跟齐文超对话起来。
刘其正伸手捅了捅向南,低声问道:“你这里,怎么还有倭国人?”
“他是田间,是一位古陶瓷资深修复师。去年我去米国收藏家亚历克斯那里修复文物时,他也在场的,而且要不是他帮忙,我也带不回那么多华夏文物。”
向南稍稍解释了一下,又说道,“他前段时间专门跟就职的博物馆请了假,跑到魔都来进修,我就将他留下来了。”
“哦,原来是这样。”
刘其正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咱们华夏人,向来是知恩图报,他既然帮过你,那咱就得帮回去,没毛病!”
顿了顿,他又低声叮嘱道,“不过,一些文物修复绝技,可不能教给他!”
向南:“……”
我还以为您会说,咱们华夏人胸怀博大,从不敝帚自珍,只要他们想学,就教给他们呢。
两个人在这边嘀嘀咕咕地说了一阵,另一边的齐文超也已经和田间聊完了,此刻两个人正一起走过来。
“向南,没想到啊,你跟田间春一郎也认识。”
齐文超走到向南身边,笑呵呵地说道,“当年,我到宝岛中山博物院之后没多久,就去了一趟倭国留学,结识了当地的一批文物修复师,这其中就有田间春一郎的师傅山本俊夫。”
说着,他看向田间,带着一副欣赏的目光说道,“当初第一次见到田间春一郎的时候,他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呢,他那时候话不多,学习很努力,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还能在这里见到他。”
田间站在齐文超身边,微微躬着身子,完全是一副晚辈对待长辈的模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齐文超跟他师傅山本俊夫是好友,算起来,也的确是他的长辈。
“我当初在米国时,还多亏了田间的帮助呢。”
向南笑了笑,又简单地将自己在米国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我倒是没想到,田间跟齐老爷子还认识。”
“嗯,可惜啊,当年我离开倭国后,还跟他师傅那些人有书信往来的,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断了联络。”
齐文超摇了摇头,有些感慨地说道,“刚刚我详细问了一下田间,原来我离开倭国之后没多久,山本俊夫就得了重病,拖了半年就去世了。”
“师傅临走之前,一直都在念叨齐先生,恨不能和您再见一面。”
田间又朝齐文超鞠了一躬,眼中含泪,说道,“如今我能再见到齐先生,也算是了了我师傅的遗愿了。”
“好好好,田间,你也不用太难过了。”
齐文超微微有些激动,他伸出双手扶起田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如果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得住,有机会我再往倭国一行,去拜祭一下山本。”
等两个人又互相安慰了一番,刘其正哈哈一笑,说道:“老齐,行了,真要去倭国,那也得等你身体好一点再说,到时候如果向南不忙,也可以一起跟着过去看一看。”
说着,他转头对向南笑道,“倭国的古书画和古陶瓷修复技术传承自我华夏,但这么多年下来,也有倭国自身的特色,你有时间的话,过去走一走看一看,和当地的文物修复大师交流交流,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嗯,有时间的话,倒是可以过去走走。”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见识多了,才能博采众长,因此,他并不反对外出游历,只是最近真的是太忙了。
“这个倒是不急在一时。”
齐文超这时候也缓了过来,笑着对向南说道,“秋天的时候去倭国,不仅有美丽的红枫和山毛榉,而且还可以去泡温泉。”
“是啊,向桑要是去了倭国,我一定会好好招待的。”
山间也赶紧附和了一句,向南可是目前华夏文物修复界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他要是去了倭国,没准会引起倭国文物修复界轰动的。
几个人一边聊,一边在公司的各个修复室里转了一圈,然后就来到了会客厅里坐了下来。
喝了一会儿茶,齐文超开口赞道:“向南,你这间公司的规模还算不错,短短一年时间就能建成这么大的公司,你已经很了不起了。”
三个修复室看起来不多,但事实上,一些地方性的小博物馆里,很有可能只有一个修复室,里面的修复师也是少得可怜。
而向南这里的三个修复室,不仅有专家,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资深修复师,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普通修复师,也都是经验丰富,随时都能晋升资深修复师的。
可以这么说,除了京城故宫博物院、魔都博物馆、金陵博物院等各大一级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团队以外,其他大部分的二级以下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团队都不一定有向南公司的技术实力强大。
一年时间,就能建立起这么一家文物修复实力强悍的公司,我就想问问——
除了向南,还有谁?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三十七章 谁沾了谁的光? (第一更)
齐文超和刘其正在公司里喝了两泡茶,和向南聊了一会儿,然后又饶有兴致在公司的食堂里和大家一起吃了顿午饭,便告辞离开了。
临走之前,他们还跟向南约好,明天上午一起去金陵,他们还要跟孙福民这个老伙计聚一聚呢。
将齐文超和刘其正送走之后,向南就准备回公司坐一坐,来了一上午,他光顾着陪两位老爷子了,都还没来得及了解一下公司的情况呢。
“老板,你这才过去了半个月,怎么就回来了?”
许弋澄也跟着下来送人了,这时候跟着向南进了电梯,也忍不住笑着问道,
“是回来见何雨萱的吗?”
“什么何雨萱?你们又听见什么了?”
向南一听到这名字,就感觉头有些大,他抬手抓了抓头皮,没好气地说道,
“别瞎说,我是回来参加期末考试的,明天就要回金陵去了。”
“我可没瞎说啊,那何雨萱在你们去豫章之后,还跟其他女孩子一起到公司里来参观过呢。”
许弋澄可不怕向南,他笑嘻嘻地说道,“何雨萱那天在公司里说,她第二天就要去豫章采风了,难道她没去找你?”
向南看着他,不说话。
找了,她不但找了我,还给我惹出了大麻烦!
你想知道?我就是不告诉你!
回到办公室里坐下以后,许弋澄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模样,恢复了一位公司副总应有的姿态,他翻了翻手中的笔记本,对向南汇报道:
“六月份到现在也没几天了,这一个月里,公司主要的任务还是集中修复和保养魔都祥德拍卖有限公司送过来的那一批文物,目前已经开始陆陆续续交付了。”
这个单子,应该是除了那些固定的收藏大家的文物修复业务之外,公司里今年接到的最大一单业务了,祥德拍卖公司先后分批送来了近一百多件残损文物,大部分都是古书画和古陶瓷,也有部分是残损的青铜器文物,如今这些残损文物在三个修复室文物修复师的努力下,已经基本修复完毕了。
这件事情,向南在四月份时就已经知道了,祥德拍卖公司计划转型专做艺术品拍卖,这次也是铆足了劲,通过各种关系收集到了一批文物,也是计划在七月份时,举行一场大型的夏季拍卖会,希望借此在艺术品拍卖圈中一炮而红。
这个时间点选择得也很有意思,想必是为了错开艺术品拍卖会比较多的春季和秋季,不愿意和苏世佳、荣宝斋这些一线拍卖行刚正面,否则的话,祥德拍卖很有可能结果会很凄惨。
当然,除了在时间点上的精心安排之外,祥德拍卖也花了大量的精力邀请各大收藏家、资深古玩爱好者参与进来。
别人向南不知道,反正祥德拍卖的副总潘庆彬已经来过公司好几次了,都是希望向南能在拍卖会举行的当天能够拨冗出席。
向南既没有拒绝,而没有明确答应。
倒不是他故意拿乔,而是他也不确定拍卖会开始的那几天时间里自己会不会有时间。
祥德拍卖算得上是公司的合作伙伴,潘庆彬也算是老熟人了,如果有时间的话,向南并不介意去捧一捧人场。
“另外,最近有几家博物馆也跟我们联系,希望可以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许弋澄顿了顿,见向南似乎有些感兴趣,便详细地解释了一下,
“这个合作关系,不止是协助修复文物,这几家博物馆还希望可以派遣文物修复师到我们公司来进修一段时间,当然,博物馆方面会支付进修费用。”
“嗯,这个可以。”
向南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你也要考虑到公司的场地限制,进修的文物修复师太多的话,只怕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转。”
“这20楼不是还有半层写字楼吗?”
许弋澄笑了起来,拿手比划了一下,说道,
“把这20楼整层都租下来好了,我们目前的办公场地还是太小了点,已经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了,如今的业务越来越多了,光是那些散单业务,每个月都能接下来上百单,以咱们目前的人手,已经不足以应付了。原本我还打算再招聘一些人手进来呢,现在好了,这些进修的文物修复师可以派上用场了。”
“散单都有这么多了吗?”
向南有些吃惊,他记得年初那段时间,散单一个月最多也就二三十单,这还是业务比较多的月份,没想到这一转眼,散单的业务量都破百了。
“我就说嘛,你这个老板当的,真是太不称职了,公司里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
许弋澄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以前他还能挣扎一下,可现在他真是对向南一点办法都没有,谁让他舍不得向南给他的那一点股份呢?
算了,这辈子还是踏踏实实地给向南做牛做马好了。
他深呼吸了几口气,让心情平复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散单业务增多,一个是因为老板你的名声渐渐深入到了收藏界,另一个原因就是之前的那些客户们口口相传,所产生的口碑效应带来的效果。”
顿了顿,许弋澄又说道,“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咱们文物修复师培训班的宣传,在某些方面也间接地提升了咱们公司的美誉度。”
“说到文物修复师培训班的宣传,这事还得谢谢雷氏集团的雷一笑雷总啊。”
向南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笑着说道,“这事他们毕竟还是专业,换了我们自己来做,恐怕没那么好的效果。”
许弋澄笑了笑,没发表什么意见。
毕竟是甩手掌柜,他不懂我也懒得跟他多说。
难道你以为那雷一笑是慈善家,免费给你做宣传?
他在每一张文物修复培训班的宣传单页北面都放了他们自己公司的培训产品,还把老板你的“国家工匠”啊、“全世界最年轻的文物修复专家”啊这一堆的名头都给印上去了。
你以为咱们是沾了光,可雷一笑还觉得自己沾了你的光呢!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三十八章 回金陵 (更新完毕)
“对了,文物修复培训班,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向南可不知道许弋澄在想什么,既然谈话谈到了文物修复培训班,自然也要多关心一下,
“按照年初的培训班计划表,暑期应该是筹办文物修复兴趣班吧?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难得啊,没想到你还记得这些。”
许弋澄笑了起来,他说道,
“你放心吧,朱熙虽然有点吊儿郎当的,不过做事还是很负责任的,文物修复兴趣班的招生广告,早在半个月前就发出去了,行政部的两个小姑娘天天接电话,耳朵一整天都是嗡嗡响的。”
“嗯,事情只要有了准备,接下来按部就班地执行就行了。”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等暑期的这几期兴趣班结束了,给行政部的放几天假,好好休息休息。”
“你一个甩手掌柜,就不要在这里指手画脚了行不行?行政部的员工都休息了,那公司还转不转了?”
许弋澄没好气地说道,“放假不可能的,最多在这两个月的奖金方面,普通员工临时增加10%,主管级以上的,增加15%,两个月一过,就恢复正常,至于其他的,其他的没了!”
“行行行,这事你说了算,我不插手。”
向南笑着摆了摆手,能当甩手掌柜,他还巴不得呢。
至少在目前来看,许弋澄还是很尽心尽责的。
这或许也是大部分文物修复师的性格,要么不做,要么就尽全力去做,至于做得好还是不好,那就真的只能看天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