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乔爱德将两杯冒着热气的茶端了过来,轻轻地放到闫君豪和向南面前的茶几上,然后一屁股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笑着说道,“老赵这个人我知道,既贪心又难缠,所以,我很好奇啊,你们是怎么让他同意这单买卖的?”
“这赵老板确实难缠。”
闫君豪听了乔爱德的话,哑然失笑起来,“要不是这次多亏了向南,我还真不一定能够这么轻松拿下这件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天球瓶呢。”
说着,他就将发生在咖啡厅里的事拣重要的说了一些。
尽管没有亲临现场,但乔爱德还是忍不住苦笑了起来:“这老赵还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啊。”
“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事。”
向南端起桌上的茶水,吹了吹杯中漂浮的茶叶,小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这就好像医生一样,看到病人,总不能不救吧?文物修复师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我们是给文物‘治病’罢了。”
“这话说得在理。”
乔爱德一脸赞同地点了点头,“就比如之前摔碎的那件刻瓷填金彩胆瓶,要不是你出手相助,估计现在依旧是‘重病缠身’呢。”
顿了顿,他又笑道,“现在你把它治好了,那就要看看它在明天的拍卖会上,究竟能不能超水平发挥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五十九章 这是什么骚操作 (为盟主baeeq加更3/3)
“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请乔总监帮个忙。”
想了想,向南忽然开口说道,“明天我打算借用一下贵公司的古陶瓷修复室,不知道乔总监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当然没问题。”
乔爱德暗自舒了一口气,他还以为向南会提出一些刁钻的要求呢,原来只是这么简单的事,他连忙说道,“还像今天一样,明天早上八点半,我让马艾伦到酒店来送你过去。”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谢谢乔总监,麻烦你了。”
三个人坐在小房间里聊了没多久,晚上的这场拍卖会就已经结束了,乔爱德还有事要忙,向南和闫君豪便知趣地告辞了。
随着人群走出拍卖场后,两个人便上了楼,回到各自的房间里。
忙了一整天,向南已经有些疲累了,他到卫生间里洗了个澡之后,便靠在床头上看起了书。只是才翻了没几页,困意就一阵一阵袭来,眼皮上就像压了重物一样,怎么使劲也睁不开。
向南将书一合,往边上一放,摸索着将床头灯关上,就往枕头上一靠,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向南就醒过来了,整个人顿时又恢复了精神,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在楼上的健身室锻炼完毕,向南回到房间换了身衣服,便将早已经拼对完毕的两份碎瓷片取了一份,用袋子装好,放进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就叫上闫君豪,一起下楼吃了早餐,然后一个人坐上马艾伦的车子,前往苏世邦拍卖有限公司。
“向专家,还有古陶瓷需要修复吗?”
在车上,马艾伦一边开车,一边侧头看了一眼向南,开口问道。
向南笑着说道:“是我自己淘来的古陶瓷,看看今天能修复到什么程度吧。”
“哦,向专家真是勤奋,来香江玩一趟,还不忘做事。”
“闲着也是闲着,再说,我也不怎么喜欢逛街。”
“那倒也是,男生一般都不怎么逛街购物,除非是带了女朋友来玩。”
“……”
两个人聊了没几句,车子就拐进了停车场,然后两个人乘坐电梯到了苏世邦拍卖有限公司所在的楼层。
“向专家,我还是跟昨天一样,在对面的办公室里休息。”
将向南带到古陶瓷修复室门口后,马艾伦抬手指了指对面,说道,“你要是有事,就到对面找我就可以了,我一直都会在那儿。”
“好,麻烦你了。”
向南朝他笑了笑,便推开古陶瓷修复室的门,走了进去。
“向专家,你来了!”
小钱一眼就看到了向南,连忙迎了上来,喜滋滋地说道,“我还以为要到魔都才能见到你了呢。”
“向专家,拍卖会那边又有古陶瓷损坏了吗?”
老杜比小钱淡定多了,他一边朝向南走来,一边问道,“那些人也太不小心了吧?古陶瓷哪怕修复好了,也是要打折的,真应该好好罚他们一下。”
“没有,没有!”
向南一边将背包里的碎瓷片放到工作台上,一边笑着否认,“这次是我自己的私事,我是来借用一下修复室。”
“哦?”
老杜和小钱都好奇地围了上来,看着放在工作台上的那一堆碎瓷片。他们两个人好歹也是古陶瓷资深修复师,一看就发现了端倪,这堆碎瓷片看起来都是白色的,但其中有几块碎瓷片的瓷胎明显更粗糙一些,而且胎壁也不一样厚。
老杜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问道,“向专家,这些碎瓷片,好像不是同一件古陶瓷器物身上的吧?”
“你看出来了?”
向南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是同一年代,同一个窑口的。”
“向,想专家,你这是要将不同年代不同窑口不同器型的碎瓷片,整合成一件古陶瓷器物?”
小钱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这是什么骚操作?简直是闻所未闻啊!
“嗯,我就是想试试看。”向南点了点头,“不一定能拼得起来。”
小钱和老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
将不同年代不同窑口不同器型的碎瓷片拼凑在一起,说起来很简单,可真要做起来,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由于不同碎片的断口并不是十分一致,因此,拼对粘接时,还需要对部分碎片的断口进行打磨处理。而且,就算拼对粘接成功了,也不一定能够拼凑成一件完整的瓷器。
如果说,将一件碎裂的瓷器完整修复起来的难度是s级,那么,将不同年代不同窑口不同器型的碎瓷片拼接成一件瓷器,它的难度起码是sssss级的。
向南和小钱、老杜打了声招呼后,就坐在工作台前,开始修复起来。
工作台上的这一堆碎瓷片,都是白瓷,有隋朝邢窑的,有北宋定窑的,还有南宋磁州窑的,也有明朝井陉窑的。
除了以上窑口之外,晋省的介休、盂县、平定和阳城窑也都生产白瓷。
向南之前在挑选白瓷残片时,为了在整体上保持一致性,挑选的白瓷片,白度大致相当,一眼看过去,几乎分辨不出来。
这也是由于白瓷的釉色也分很多种,比如青白釉、甜白釉、猪油白,以及象牙白等等,实际上也是因为白度不同而有所区分。
将这些碎瓷片全部清洗完毕之后,向南将它们放在一旁晾干,然后趁着这间隙,开始调配黏合剂。
等黏合剂调配好了之后,那些碎瓷片也差不多晾干了,他先将一块完整的高脚底座取出来,然后拿了一块碎瓷片拼对了一下。
这些碎瓷片实际上早已经拼对过了,实际上在那堆碎瓷片里,是两边茬口最接近的。不过,由于两块残片原本就不是一个整体的,因此,两边的茬口并不能完美对接。
向南将碎瓷片往底座上的茬口拼对了一下,然后从工具箱里拿出小锉刀,细细地锉了起来。
他并不是要将碎瓷片上的断茬全部磨平,方便粘接,而是尽量在对这些碎瓷片损伤最小的情况下,使得两块残片之间的茬口能够完全咬合。
这当中不仅需要考虑到两块残片的拼对粘接,还要考虑到整件器物最后能否拼对到位,相当的复杂。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六十章 这500块,花得真值
向南用小锉刀轻轻地在那块小残片上锉了几下,然后又和那块大一点的高脚底座残片的断口处试了试,发现两者之间的茬口已经能够吻合了,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用小竹片挑了一点之前调制好的黏合剂,在断口处涂抹了薄薄的一层,然后再将两块残片的茬口对准,轻轻地对接在了一起。
一直等到黏合剂干燥之后,他才松开了手,翻来覆去地观察了几遍,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之后,又继续拿起另外一块残片拼对起来。
老杜和小钱两个人没有离开,一直站在向南身后的两侧仔细观看着。
这修复室里虽然也有一名博物馆退休之后返聘来的古陶瓷修复专家,但这位专家毕竟年纪大了,而且他的古陶瓷修复水平,和向南根本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因此,像这种近距离的观摩机会,实际上是很少的,老杜和小钱也都很珍惜。
两个人站在向南的身后,静静地观看着,一言不发。
渐渐地,随着那些古陶瓷残片被一块块拼对粘接起来,他们也大致看出向南的打算了,他是要用这些不同年代不同窑口的碎瓷片,拼凑出一件白瓷高足杯。
高足杯一般都会有暗刻纹。比如,前不久在倭国举行的迎春拍卖会上,一组两件明成化款的白瓷高足杯,就带有暗刻凤纹,成交价84万。这对白瓷暗刻凤纹高足杯,器壁极薄,呈半透明状。
而另一件明永乐款甜白釉高足杯,则带有内府春宫图暗刻荷花纹,成交价高达165万。
不过,向南这件就有点不一样了。
由于并非是同一种器物身上的残片,如果这些残片上带有残缺的纹饰,拼凑而成的白瓷高脚杯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因此向南只能选择没有任何纹饰的光白瓷。
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向南就耗在了打磨古陶瓷残片和拼接粘接之上,直到快到中午了,才好不容易将这件白瓷高脚杯给拼凑出来。
这件白瓷高脚杯高9.3厘米,直径7.7厘米,撇口,弧腹,下方是中空的高足,釉面光润,通体莹白。
只是,这件白瓷高脚杯才刚刚粘接成型,浑身上下除了高足部分完好无损外,整个杯身都裂纹遍布,看上去很是刺眼。
尽管目前看起来很难看,但向南还是很满意的,自己之前的设想还是达成了,这一堆古陶瓷残片,最终还是拼凑出了一件古陶瓷器。
酒店里剩下的那一些古陶瓷残片,至少还能再拼凑出一件来。
这500块钱,花得真值!
向南手里拿着这件白瓷高脚杯左右察看了一番,心态很是放松,可老杜和小钱却已经目瞪口呆了,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面早就翻江倒海了。
“还真的让他给拼凑出来了!这特么是人干的事吗?”
“这件白瓷高脚杯,把唐朝到清朝以来的白瓷碎片全都给囊括进去了,里面还不乏定窑这种五大名窑的瓷器残片,那它的价值得是多少啊?”
“得赶紧把这事告诉给乔总监啊,京城那位老锔瓷匠拿五个朝代的六块瓷片,锔成了一只茶碗,还有人报价一千多万呢,向南这件白瓷高脚杯在卖相上要好多了,这要是上了拍卖会,估计得是天价啊!”
“……”
……
香江万豪海景酒店,拍卖会场。
香江春季拍卖会最后一天,拍卖场上的气氛依然很热烈。
甄友谦的确是有钱,就在上午的这场拍卖会上,他就先后拍下了明弘治款的剔黑花鸟大盘、黑漆龙纹活环耳簋([gui])和明万历款的雕填漆龙纹大盖盒等多件漆器,一下子就撒出去了一千多万,引得附近的买家们频频侧目。
这老甄竞价的时候,有股子“彪气”,颇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味道,在之前的一件清乾隆款的铜胎剔红雕漆“水波游龙”圆钵竞价时,他硬是从起拍价18万开始,每次加价1万,跟另外一位买家一直加价加到235万,不仅把在场的买家们给惊住了,连带着拍卖师也都惊住了。
这位爷,太特么轴了!
以至于到了后面,只要他看上的漆器,基本上两三个回合就能拿下来。
都怕了他了。
“拍卖嘛,就得表现出你凶狠,你难缠,让别人怕你。”
甄友谦洋洋得意,对闫君豪、何绍骅传起经来,“你别看我之前拍那件圆钵好像多花了点钱,可那钱花得值啊,你看看后面我拍的这几件,都没人跟我争,替我省了不老少了!”
闫君豪和何绍骅相视一眼,这话老甄倒是没说错,不过,这办法也得分人用啊,不是谁都跟你一样不要皮不要脸的。
几人正聊着,拍卖师又开始介绍起下一件拍卖品来:
“这一件拍卖品,它的经历可谓是曲折离奇,它原本在这场拍卖会的第一天就亮相了,但因为一场意外,它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身姿,就粉身碎骨了。所幸的是,它又遇到了一位文物修复界的传奇人物,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又让它重现了往日的光华,下面,友情第八件拍卖品,清乾隆年制刻瓷填金彩山水人物胆瓶!”
拍卖师半侧着身子,往舞台后方做了个手势,两位工作人员就缓缓地推着小推车走上了舞台。
小推车的上面,摆放着的,正是之前向南修复的那只刻瓷填金彩山水人物胆瓶。
自从前天夜里突发停电意外后,拍卖师就不再将古董真器推上舞台,所有拍卖品都通过大屏幕进行展示。
但这件修复过的刻瓷填金彩胆瓶又不一样,光看大屏幕并不能看出它的修复效果来,因此,还需要请台下的买家代表上台来查验一下,这样大家才能放心竞拍。
“我想,大家一定很好奇,能够在一天时间内,将残碎不堪的刻瓷填金彩胆瓶修复如初的人物,到底是谁?”
拍卖师扫了一眼全场,面带微笑地说道,“他就是华夏最年轻的古陶瓷和古书画修复双料专家、是向氏‘珠联璧合’古书画修复技术的发明者、是全球唯一一位完美修复了南宋曜变天目盏的修复师,向南!”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六十一章 还能这么操作 (更新完毕)
“向南?他也来这边参加拍卖会了吗?”
“我以前找向南修复过一件清雍正款的外胭脂红釉内粉彩天伦图盘,的确是神乎其技啊,用肉眼根本就看不出任何破绽。”
“真的有这么厉害?传闻传着传着就变了味了。”
“……”
会场下面,买家们开始交头接耳了起来,都没人去关注拍卖品本身,反倒都议论起向南来了。
“这小子,到哪儿都静不下来,总得搞点事。”
夏振宇坐在前排,听着身后那群人的议论声传进耳朵里,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不过,优秀的人,再低调也遮挡不住身上的光芒啊。”
在他对面,加利特也在和助理小王姑娘交头接耳,这f国小老头估计是知道后面的买家们在议论什么,笑得跟个傻小子似的。
“各位朋友请安静一下!”
拍卖师等会场下的买家们议论了一阵后,这才开口笑道,“今天到场的朋友们,可能大部分都没有跟向南接触过,之前听到的大多是传闻,向南在古陶瓷修复方面究竟是否像传闻中的那样?因此,我打算邀请几位在古陶瓷鉴赏方面有深厚造诣的前辈,上台来确认一下这件刻瓷填金彩胆瓶的修复效果。”
说着,他就走下台来,邀请了三位老者一起上了台,然后向买家们介绍道,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华夏古陶瓷研究学会副会长、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夏振宇先生;这位是粤省古陶瓷鉴定专家、收藏家王厚德先生;最后这位是香江‘古缘阁’的老板,同时也是一位古陶瓷鉴定专家邱湘庭,在场应该有很多人认识他。”
“下面,就有请三位鉴定专家,对这件刻瓷填金彩胆瓶进行一下鉴定。”
拍卖师说完之后,三位鉴定专家一个一个地从他手中接过放大镜,对着这件刻瓷填金彩胆瓶仔细察看了起来。
没过多久,王厚德率先直起了腰,将放大镜还给一旁的工作人员,一脸赞叹地说道:“之前我曾经专程到‘南海一号’博物馆近距离鉴赏过那只南宋的曜变天目盏,当初还曾以为这是向南最高光的时刻,这次看了这件刻瓷填金彩胆瓶,才悚然发觉,向南在古陶瓷修复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阶段。”
“这件刻瓷填金彩胆瓶,用手触摸器表,釉面滑润,整体色泽一致,已经达到了无痕修复的最高水平。”
话音刚落,“古缘阁”老板邱湘庭立刻接过话头,笑着说道:“王先生的评价,我十分赞同。可惜,古陶瓷修复师最高等级只有专家级,要是有大师级,那向南是当仁不让的古陶瓷修复大师了。”
“两位老弟,咱们可不是夸向南来的,而是鉴定这件古陶瓷器的修复效果的呀。”
这时候,夏振宇也笑着站起身来,淡淡地说道,
“前面王老弟说的那几点我也很赞同,但我认为,这件古陶瓷最难修复的,还是在刻瓷工艺上,这一点,向南做得天衣无缝。刻瓷修补的部分,不仅完美地衔接了原器物上的画面线条,而且在作旧上也完成得相当出色。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件古陶瓷器摔成了碎片,我都要怀疑主办方拿了一件完好无损的古董来跟我们这些老头子开玩笑了。”
如果是一个人夸奖向南修复得好,估计会有很多人不服气,毕竟他们没上台细看。可现在,有三位在收藏界颇有名望的鉴定家,其中一位还是香江本地古玩店的老板,这就由不得他们不信了。
他们可不相信这三位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会为了向南而损坏自己的名声。
拍卖师也是个机灵的人,看到台下的反应后,连忙说道:“感谢三位老先生的帮助,接下来拍卖会继续进行!这件由完美修复了南宋曜变天目盏的修复专家向南亲手修复的清乾隆刻瓷填金彩山水人物胆瓶,起拍价68万,每次加价不少于1万,现在竞拍开始!”
“201号,70万!”
“133号,71万!”
“不要急,一个一个来!65号,75万!”
“79号,80万!”
“……”
“嚯!我还以为这件摔碎过的古董没几个人竞拍呢,毕竟就算修复好了,那也是碎过的。”
甄友谦对古陶瓷器物不怎么感兴趣,他看着会场里不断高举的号码牌,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这你就外行了吧?你在拍卖会场里看到的那些美轮美奂的青铜器,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修复过的。”
何绍骅瞥了他一眼,饶有兴致地说道,“你自己想想,除了那些传承下来的古董,哪些古董能在地下埋葬几百上千年还完好无损的?”
“最重要的是,大家也很好奇啊,都想拍下来看一看,被三位老先生夸得快要上天的向南,修复的古陶瓷器到底是个什么样,自己没亲眼看到,总觉得有点不真实啊。”
闫君豪补充了一句,紧接着,又笑眯眯地对何绍骅、甄友谦说道,“不说了,我得先帮忙抬抬价。”
说着,他就伸手抓起桌上的号码牌,高高举了起来。
“88号,100万!”
何绍骅和甄友谦对视了一眼,感觉有些茫然:还能这么操作?老哥,您这是坑买家吗?
不过一想起这件古董是向南修复的,他们俩也就明白了,闫君豪可不是有意坑买家的,他主要还是为了给向南捧场。
然而,再次让何绍骅和甄友谦没有想到的是,闫君豪报价刚出来,很快就被其他买家给压下去了。
“201号,102万!”
“189号,108万!”
“76号,110万!”
“……”
闫君豪又连着竞价了几次,看到自己的报价几乎起不到什么“提价”作用,干脆将号码牌收了起来,重新放回到了茶几的一旁。
他看到何绍骅和甄友谦看着自己的诡异眼神,忍不住干笑了两声:
“咳咳,真没想到哈,一件修复过的古董,居然会有这么多买家感兴趣,你们看看,都抢着要呢!”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六十二章 您创造了历史
“93号260万,一次!还有没有人更高的?93号260万,两次!93号260万,三次!成交!”
拍卖师重重地将手里的拍卖槌砸下,嘶哑着声音大声喊道,
“恭喜93号,成功拍得这件清乾隆刻瓷填金彩山水人物胆瓶!”
一件起拍价68万的古董,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260万,四倍多的溢价,足以让这位年轻的拍卖师在同行面前吹上好些年了。
并不是每个拍卖师都能像唐懿友那样,能够拍出高达35倍的溢价,哪怕是唐懿友,像这么高光的时刻,也仅仅只有一次罢了,也正是这一次,才让他一战成名。
“啧啧,这件刻瓷填金彩山水人物胆瓶的成交价有点高啊!”
闫君豪也有点意外,像刻瓷填金彩类古陶瓷器,在古陶瓷收藏品类里面算是一个小偏门,收藏的人并不是很多,哪怕它是出自“清三代”时期,价格也不会太离谱,这一点,从拍卖公司的起拍价上就能看出来。
比如这一件刻瓷填金彩胆瓶,起拍价68万,成交价能达到一百多万就很理想了,两百万这个关口肯定是过不去的,可现在它的成交价居然达到260万,这就有点出乎人的意料了。
“嗯,有点虚高了。别说这是一件修复过的古董,哪怕是完好无损的,估计也拍不出这个价。”
何绍骅也是懂行的,他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啊,八成还是有向专家的因素在里面,估计这些买家想通过这件古董,跟向专家搭上关系。”
1...245246247248249...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