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看到向南和柯思思来了,他便伸手示意了一下,让他们先坐一会儿,嘴里却依然没停:“啊,你继续说,我听着呢。”
柯思思侧头朝向南吐了吐舌头,蹑手蹑脚地来到沙发旁,小心翼翼地坐下来,生怕打扰到孙福民打电话。
向南对柯思思所表现出来的俏皮毫无反应,他来到书柜旁,从里面抽了一本书,然后回到沙发区坐了下来,开始低头翻看起来。
柯思思皱了皱鼻子,对向南的无视表示强烈的愤慨。
这位师兄就像传说中的一模一样啊,对女孩子一点都不感冒,真是无趣。
可惜,她那副娇俏可爱的表情,向南愣是看都没看一眼。
过了一会儿,孙福民总算是打完了电话,他没理向南,对柯思思笑道:“思思,你今天过来有什么事吗?之前让你修复的那幅古画,修复得怎么样了?”
柯思思一听到孙福民的问话,赶紧坐正了身子,说道:“哦,老师,我就是在修复古画时,遇到了点难题,所以才过来向您请教的。”
孙福民点了点头,问道:“什么问题?”
柯思思想了想,说道:“在揭命纸时,需要用水将画芯和命纸之间的浆糊软化,可这幅古画是水墨画,水分多了,画芯上的墨迹容易晕散开,给古画造成损害;水分少了,浆糊又化不开,我想了很多,都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嗯,这对你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孙福民想了想,转头看见向南正坐在那儿翻书,忍不住开口问道,“向南,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啊?”
向南一直在专注地看手中的这本y国文物修复理论专家布兰迪的大作《文物修复理论》,根本没去关心柯思思和孙福民的对话,此刻忽然没孙福民问起来,顿时有些茫然。
“啊什么啊?”
孙福民有些哭笑不得,抬手指了指柯思思,说道,“你师妹遇到难题了,你这个‘大国工匠’难道不应该给支个招儿?”
向南坐正了身子,问道:“什么难题?”
这事他本来不想多问,不过老师既然开口了,不问问也不好意思。
柯思思见向南根本没在听她讲话,多少有些沮丧,语气低沉地将问题又说了一遍。
“哦,这个简单。”
向南将合上,放在大腿上,说道,“你在长案上先铺上宣纸,然后再将画芯倒扣在宣纸上,这样一来,即使有多余的水分,也会被宣纸吸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造成水墨晕散。”
柯思思瞪大了眼睛,小嘴微微张着:“就这么简单?”
她和几个同学绞尽脑汁,死了亿万个脑细胞都没解决的问题,就只要铺几张宣纸就解决了?
“就这么简单。”
孙福民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文物修复本来就没什么难以理解的,你现在想不到,只不过是你修复的古画比较少,碰到的问题不够多而已,如果你跟向南一样修复过几百幅各种不同类型的古书画以后,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古书画修复专家。”
“嗯,老师,我会努力的!”
柯思思用力地挥了挥小拳头,一副娇俏可爱的模样。
可她的眼角却还是忍不住往向南的方向多瞄几眼,心里面也被孙福民说的这几句话给镇住了,她如今修复一幅残损并不太严重的古画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真要修复几百幅古画,那得多少年才能修复得完啊?
可向南看上去跟自己差不多大,就已经修复了那么多古书画了,他到底是怎么修复的?
这个师兄,真是让人越来越好奇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四十一章 研究团队 (更新完毕)
柯思思知道向南找孙福民还有事,在办公室里又坐了一会儿,便提前离开了。
不过,临走之前,她还是腆着脸留了向南的手机号码,说是以后要是碰到了文物修复上的难题,就找师兄“求救”。
对于这一点,向南倒是没有在意,反倒对这个“沉迷”于文物修复的小师妹有了点好感。
“对了,有件事忘了告诉你,年前你写的那篇论文《兵马俑彩绘保护技术在壁画保护中的应用》,已经发表在《文物修复与研究》上,我这边刚好也订阅了这份杂志,一会儿我拿给你。”
柯思思离开之后,孙福民便拿着茶杯,来到向南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笑着说道,“算上之前的《宋代曜变天目盏曜变斑纹仿釉机理探寻》和《宋代兔毫建盏中的兔毫仿制研究》,你已经发了三篇论文了,这很不错。”
向南笑着说道:“这还不是多亏了老师的指导。”
“你少来拍我的马屁。”
孙福民抬手点了点向南,笑骂道,“这是古陶瓷修复研究,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要拍马屁,也应该去拍江易鸿的。”
说起来,他这个导师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向南是他带的博士生,结果发的论文却没有一篇是关于古书画的,说出来都感觉面上无光。
顿了顿,他说道,“这次我让你过来,是想讨论一下你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之前你说过,是打算往兵马俑彩绘保护在矿物颜料古画保护中的运用,对于这个选题,你自己到底有多少把握?”
博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是真正需要拿出新东西来的,如果只是老生常谈,那很有可能会在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被答辩专家组直接给pass掉。
这也是为什么学校里经常会有博士生延迟毕业,或者干脆就毕不了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毕业论文过不了关。
“目前还是打算往这个方向去研究,只是自从成立了工作室之后,一直都很忙,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去查资料。”
向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等忙过了这一阵,我打算找个职业经理人专门负责打理公司,我也好抽身出来,专心看一段时间书,找找思路。”
“嗯,你这个想法是对的。不能让自己被琐事缠身,更不能忘了自己的初衷。”
孙福民点了点头,想了想,他又说道,
“对了,前一段时间,在金陵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中心时,我看到几个修复师在用‘向氏珠联璧合’修复古书籍,我忽然就有个想法,‘向氏珠联璧合’,是不是能制作成产品?”
“虽然你现在已经将它的秘方公布出来了,但修复一本书完全用不了煮一锅纸浆,然而这个量又非常不好控制,很容易造成浪费。如果制作成小剂量的产品,会不会更实用一点?”
顿了顿,他又说道,“修复师拿来就能用,既不用自己煮纸浆,也不会造成浪费,你觉得呢?”
“可行是可行。”
向南低头琢磨了一会儿,说道,“可行是可行,不过可能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一个人怕是搞不来。”
“这个你不用担心,金陵大学还缺研究人员吗?”
孙福民摆了摆手,笑了起来,说道,“研究团队我可以帮你搞起来,你也不用整天跟他们耗在一起,提纲挈领就行了,具体的事情当然交给他们来做。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如果这件事做好了,毕业论文的事就很简单了。”
“嗯,可以试一试。”
向南想了想,这事情确实可以操作,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不低,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那行,这件事我来给你操办。”
孙福民笑着点了点头,到了他这个年纪,实际上已经不太在意出风头了,但他并不介意将向南推得更高一些,尤其是这种对整个古书画修复界都有益的事情。
聊完了正事,两个人又闲聊了一阵,孙福民想了想,语重心长地说道:
“向南,你现在年纪也差不多了,别总把心思放在文物修复上,年轻人要像个年轻人,碰上合适的女孩,也可以谈一谈恋爱,要不然等你年纪大了,肯定会后悔的。”
一听到这个,向南顿时窘迫起来,颇有些坐立不安,“老师,这个,不急的吧?”
“你不急,你爸妈急啊。”
孙福民呵呵笑了起来,说道,“你老妈都跟我念叨好几回了,你总不能老让他们这么操心吧?”
向南:“!!!”
老妈这是有多担心我娶不到老婆?不仅跟江老师说了这事,还跟孙老师念叨这事……
他有些无奈地看着孙福民,含含糊糊道,“我,我尽力吧。”
孙福民看向南这副模样,也不再多说这事,转头又说起了别的事情。
中午师生两人一起吃了顿午饭,临走的时候,孙福民又提醒道:“对了,向南,这学期你可得好好看看书,别忘了期末你还要补考呢。”
向南一头的汗,硬着头皮说道:“知道了,老师。”
“行了,那你早点回去吧。”
孙福民朝他摆了摆手,笑着说道,“等这边的团队组好了,我给你打电话,你到时候再回来一趟。”
“嗯。”向南点了点头。
和孙福民分开后,向南长舒了一口气,这么些年来,还是第一次感觉到和孙福民在一起鸭梨山大,也不知道是因为他提起了女朋友的事,还是他说起了补考的事。
总而言之,都不是什么好事。
从学校里出来,向南没有直接回家,又坐车到金陵博物院古陶瓷修复中心里,去看望了一下赵子和,以及自己的便宜师兄吴江。
如今吴江也已经是资深修复师了,不过在向南的面前,吴江可没有骄傲的资本,倒是很亲热地跟他介绍自己带的两个学生。
在家里又住了一夜,向南第二天一早就告别了父母,匆匆赶往金陵高铁站,返回魔都。
忙碌的日子,又要开始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四十二章 我知道这人是谁了 (第一更)
从魔都高铁站出来以后,向南没有直接回公司,而是打了个车,直奔闫思远的别墅而去。
之前去拜访闫思远时,闫思远提到有一件青铜器文物需要修复,让向南过一段时间来取,向南还以为要过一段时间,不料昨天晚上闫君豪就给他打了电话,让他有空的话,这两天就可以到他家里去。
从魔都高铁站到闫思远的别墅,相对于从公司过去要近得多,向南也不想跑开跑去,干脆就先到闫思远那里取了青铜器再说。
车子开了半个多小时,就在闫思远别墅所在的小区门口停了下来。
这处小区不允许出租车进入,向南也懒得去和保安交涉,干脆就在门口付了车费下了车,一路步行过去。
以前都是坐车直接到闫思远别墅门口,从没有从小区入口步行进去过,直到此刻,向南才发现这小区里绿化相当不错,整个小区的地势高低有致,蜿蜒曲折的道路两旁树木掩映,花团锦簇,就好像一个大花园一般,一栋栋外墙上镶嵌着褐色文化石的独栋别墅零零散散地点缀其间,显得颇有意境。
离闫思远的别墅还有一段距离,向南就看到闫君豪站在门外的马路边上张望着,他赶紧快走了几步,迎了上去。
“怎么走过来的?没开车子来?”
闫君豪看着向南穿着一身休闲装,肩膀上挎着背包,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副模样,活脱脱就是一个外出郊游的大学生,要是不熟悉的人,谁会知道他是一个在文物修复圈里名震海内外的修复专家?
“前天回家了一趟,早上才坐高铁回来。”
向南笑了笑,说道,“我是从高铁站直接打车过来的,没回公司。”
“我是让你有时间就过来,可没让你今天就过来。”
闫君豪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侧过头来笑着说道,“没影响你休假吧?要不然我可过意不去。”
向南笑着摇了摇头,应道:“没有,本来今天也要回来的。”
两人说了几句,就走进了别墅的大厅,闫思远就坐在沙发上一边看新闻一边喝茶,听到声音后,转头看了一眼向南,笑道:“向南来了?自己找地方坐吧。”
等老管家给向南端来热茶后,闫思远笑着问道:“怎么跑回家去了?相亲吗?”
“怎么可能?我是回学校报名的。”
向南忍不住一头瀑布汗,怎么碰到个人就提起这个?难道我真的已经到了不得不找女朋友的年纪了?
“哦,我都忘了你还在读博士了。”
闫思远呵呵笑道,“说起读书来,你现在这么忙,恐怕没时间回去上课吧?”
“呃,开了公司以后,确实很忙……”
向南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读这个博士,感觉好像有点是在混文凭一样,连他自己都过意不去了,他想了想,转头看了看闫君豪,问道,“闫叔,你认不认识对文物修复比较了解的职业经理人?”
闫君豪挑了挑眉,反问道:“怎么,你打算当甩手掌柜?”
“有这个想法,天天都被公司里的一些琐事缠身,连修复文物的时间都没有了。”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要是有个信得过的人帮我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这样我就会轻松很多,既有时间修复文物,也可以回学校多看看书,不管怎么说,我毕竟还是个学生,总不能真为了一张文凭混着。”
“嗯,你这个想法是对的。”
闫思远赞同地点了点头,笑道,“管理公司,还是得另外找一个人,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你安心修复文物就好了。”
至于回学校读书,当然也是可以的,向南如今在文物修复实践上已经是顶尖水平,这一方面学校里也学不到,但想要开拓思维,让自己的修复技术进一步提高,多研究理论肯定还是有用的。
时代在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已经逐渐渗透进了每一个行业,哪怕是文物修复这种古老的行业,如今也开始渐渐接受先进仪器的辅助,这对于文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是不无裨益的。
如果向南不打算故步自封,不打算将自己死守着传统修复技术的窠臼,多学习先进的文物修复理论,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既要懂文物修复,又要可靠的管理人才,这个要求有点困难啊。”
闫君豪皱着眉头想了片刻,说道,“我先想想,等找到合适的人选,再告诉你。”
“好,那就麻烦闫叔了。”
向南笑着说道,闫君豪在商场里的人脉自然不是自己可以比的,有他出马,比自己瞎找要有用得多了。
“都叫我叔了,还这么客气干什么?”
闫君豪笑了起来,他拍了拍向南的肩膀,说道,“你先跟老爷子聊会儿,我去把那件残损的青铜器给你拿过来。”
向南和闫思远还没聊一会儿,闫君豪便捧着一个暗红色的古董盒走了过来,放在了茶几上。
闫思远抬手指了指这古董盒,对向南说道:“这件青铜器,是一个朋友送过来委托我找人修复的,我想着你反正现在也会修复青铜器,就干脆交给你来处理好了,你要不先打开看看?”
“好。”
向南点了点头,伸手打开古董盒,顿时愣了一下,盒子里面的这件青铜器残损得并不严重,依旧能够直观地看清楚他原本的模样,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件青铜器居然是个人像。
这尊青铜人像面容饱满,面部宽平,神情安逸自得,气质轩昂。他头戴一顶如意冠帽,身着长袍。躯体结构匀称,造型端庄大方,细节部分刻画得精细入微。
向南正双手捧着这尊青铜人像仔细观察着,闫思远在一旁笑眯眯地问道:“向南,你猜猜这是什么让人的青铜像?”
他原本还不怎么在意,听到闫思远这么一问,顿时心里一动,看得更仔细了。
过了一会儿,向南看了看闫思远和闫君豪父子俩,笑着说道:“我应该知道这人是谁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四十三章 青铜人像 (更新完毕)
“是谁?”
闫君豪一脸好奇地问道,他刚刚看得仔细,向南对这青铜人像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说明向南对这张脸并不熟悉,可现在向南说知道这人是谁,那他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向南笑着应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青铜像刻画的人物,应该是五代时期的道士张仙。”
闫君豪又问:“你怎么猜到的?”
“你看看这青铜人像。”
向南左手举起这青铜人像,右手指了指青铜人像的右手,说道,
“这青铜人像的右手上三指捻着一颗弹丸呢,据我所知,张仙不仅是‘送子张仙’,而且正好擅长弹弓绝技。他的画像要么是抱着小孩,要么就是一手捏着弹丸,一手持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具青铜人像下垂左手上原本应该还有一具弓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丢失了。”
张仙,原名张远霄,是五代时期川蜀的一名道士,又有“送子张仙”之称。
此神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
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张仙可为人消灾辟邪且助人得子。而《金台纪闻》记载,世所传“张仙像”者,乃蜀王孟昶挟弹图也。
《历代神仙通鉴》又认为张仙还有以弹弓逐打凶神“天狗”,保护世人生儿育女的能力。民间流传的《桃园明圣经》则认为,张仙奉天帝指派为关帝君的属神。
传说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曾因艰于子嗣而发愁。后来苏洵到蟆颐山烧香,回来后晚上果然梦见张仙,对他笑了笑,向天发了两枚弹丸。再后来,苏洵果然得到了苏轼、苏辙两个儿子。苏洵为此还写了《题张仙画像碑》(《全宋文》作《题张仙画像》)。
“算你小子厉害,连这也猜得到。”
闫思远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道,“不过,要不是你博闻强记,知道这张仙有弹弓绝技,估计也猜不出这人是谁,所以说,要玩古董,各种知识积累很重要,不要求什么都精通,但什么都要懂一些,而且有些东西哪怕是上也是学不到的。”
说完这话,他不经意地瞥了闫君豪两眼。
“老爷子教训得是。”
闫君豪也不尴尬,笑着点了点头,又对向南说道,“向南,以后你可得多教教我。”
“闫叔什么时候也对古董感兴趣了?”
向南有些诧异地侧过头来,看了闫君豪一眼。
“兴趣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嘛。”闫君豪笑着说道,“呵呵,等我回了米国,有机会还得帮老爷子收罗这些玩意儿呢。”
向南看了看闫思远,点头表示理解了。
闫思远去年下半年开始,身体就不怎么好了,虽然医院检查后说没什么问题,但长途奔波肯定是吃不消了,以前他每年还会出国一两次,去参加大型的艺术品拍卖会,但现在身体肯定吃不消。
其实,除开这个因素之外,闫君豪也不得不开始接触古玩了,因为闫思远留下来的这个地下博物馆,早晚都要交给他来打理的。
地下博物馆里的那数百件珍贵的文物,大多是闫氏家族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宝贝,也由不得闫君豪弃之不顾。
既然迟早都要接手闫家的古董,闫君豪当然不能对古董什么都不懂,要是让那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在自己手上出了差错,岂不是百死莫赎?
陪闫思远和闫君豪吃过午餐后,闫思远像往常一样,准备回房午休去了。向南公司里也有其他事情,便打算告辞离开。
闫君豪也跟着向南站了起来,笑着说道:“我开车送你回去吧,正好,也到你公司里参观一下,你欢不欢迎?”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欢迎之至,就是公司有点小,怕闫叔看了会失望。”
“哈哈,公司虽小,可能量大啊。”
闫君豪哈哈大笑起来,他一边往别墅后面的停车位走去,一边说道,“你一个人就抵得上一个大公司了。”
如果按照创造的净利润来计算,闫君豪这话也不算太夸张,向南去年都还没怎么帮别人修复文物呢,就已经净赚了一两个亿了,哪家公司赚钱能有他那么轻松?
上了车之后,闫君豪一边开车,一边扭头看了一眼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向南,说道:
“向南,今年我可能会到香江那边参加几场艺术品拍卖会,到时候你要是有时间,能不能陪我走一趟?”
闫君豪去参加艺术品拍卖会,自然是为了给老爷子拍古董的,但他如今对这一行还比较陌生,根本就摸不清深浅,要是有个懂行的人随行,那就好多了。
当然,闫家的公司里也不是没有这一类人,到时候也肯定会带着一起去的。
不过,说来说去,闫君豪还是觉得跟向南在一起比较愉快一点,所以才会忍不住对他发出邀请。
向南有些诧异地问道:“啊?闫叔不回米国了吗?”
“谁跟你说的?”
闫君豪瞥了向南一眼,失笑道,“我当然要回米国,公司的事务虽然都有专人负责操持,但我也不可能扔下不管啊,肯定要回去看看的,再说了,我家人都还在那边呢。”
顿了顿,他又说道,“现在交通这么便利,等到香江这边有拍卖会的时候,我再抽空回来一趟就可以了。”
“哦,我还以为你要回国内发展了呢。”
向南笑着说道,“香江拍卖会的话,如果到时候我正好有时间,我就跟闫叔你一起去看看,说起来,我对那边的古玩街还是挺好奇的。”
魔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交龙纹鑑,就是魔都博物馆原先的老馆长从香江古玩街那里淘来的。
当然了,如今想要在古玩街里“捡漏”,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只是机会很渺茫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