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杨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陈沫认得此人,正是南方商会的理事之一,也是杨飞在商海中最好的合作伙伴之一,赵建业!
赵建业紧跟杨飞步伐,这几年也赚到了钱。
因此,凡是杨飞投资的项目,他都会义无返顾的跟过来。
这次竞标,他更是拿下了最大的项目——柳林古镇改造项目。
而这场会议,他也是杨飞安排的“卧底”。
凡事总需要有人带头,也可以理解为“带笼子”、“托儿”。
杨飞见识过无数行业的托儿行为。
某家珠宝店开业,挤满了人,买家云集,但也有可能,除了你之外,其它人全是托儿。
后世流行加群,各种各样的群,某人加了一个群,被忽悠消费了几万块钱,后来才发现,这个群几百人,除了他,其它人全是托儿!
“托儿”行为,被商人玩到了极致!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国人的从众心理是很惊人的,一旦有人认可,立即就会有人跟随。
“我也入股!”又有人举手。
“我入股!”
“入股!”
杨飞一一看过去,竞标工程成功的十七家企业,举手的占了大半。
还有个别犹豫未决的,眼看赞同入股的人越来越多,也生怕落了后,纷纷举手,表态愿意入股。
杨飞笑道:“很好,益林十八景,欢迎大家的加入!股份的分配事宜,我们稍后再讨论。时候不早了,我们略备了薄酒,我要敬各位老总一杯!”
陈沫适时的上前,笑道:“请各位老板移驾美丽日化厂食堂。”
众人起身,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食堂。
等众人都走了,陈沫抿嘴一笑,对杨飞道:“你真牛,入股这法子,亏你怎么想出来的!”
杨飞道:“益林十八景,并非我们主要投资项目。这个项目,投资巨大,回收周期又长,对我们来说很不划算。拉他们入股是最佳选择。”
陈沫道:“我们昨天讨论的时候,也没见你提出入股这一招。”
杨飞笑道:“我也是今天上午钓鱼的时候想到的。钓鱼能让人专注,思维活跃,想到平时想不到的金点子。”
陈沫道:“难怪很多成功的人士,都喜欢钓鱼。”
杨飞道:“社会太浮躁了,我们身处其中,也难免会受到感染。像我们这种决策者,最需要的是心静,平时在公司,一大摊事,弄得心身俱疲,哪里还静得下心来?钓钓鱼,强迫自己静心,这也是一种养心的方法。”
陈沫道:“我很难钓上鱼来,以后是不是也要向你学习?”
杨飞道:“千万别迷恋上钓鱼,会让你上瘾的。”
陈沫笑道:“是吗?钓鱼还会上瘾?”
杨飞道:“你试试就知道了,那种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能力、勾引另一种生物上钩的感觉,的确能让人上沉迷。走吧,我们去食堂,敬大家一杯酒。”
招标会圆满结束。
杨飞不仅找到了合格的承包商和供应商,更一举解决了巨大的资金缺口!
这种神来之笔,让西州和益林的领导感叹、钦佩不已。
招标会过后,又要马不停蹄的筹备开工典礼。
第二天,陈沫接到电话,说是正在报备的几个园林项目,遭到了主管部门的拒批!
陈沫赶紧向杨飞做了汇报。
“拒批?农林部门也这么牛了?”
杨飞不由得冷笑。
这些项目,益林和西州都已经通过,但有些项目,因为涉及到集体的林权,必须向农林主管部门报备。
按理来说,这只是一个走程序的过程。
可是,项目偏偏在这个环节被卡住了脖子!
农林部门在整个体制系统内,并不算特别牛气的存在。
可是,县官也不如现管啊!
你的项目落到了人家手里,人家要给你卡脖子,你又能怎么样?
杨飞联想到昨天周鹏飞临走前撂下的狠话,眼神瞬间变得犀利起来。
暴风雨,来之何速!
首富杨飞 第1219章 先斩后奏?行不通!
杨飞当即联系了郭涛,和他说了这个事。
益林十八景,对杨飞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对郭涛来说,意义就更加重大。
杨飞虽然恼火,但并不着急忙慌。
因为自然有人比他更急。
郭涛一听,果然就急了。
“杨先生,你放心,我这就亲自去一趟省城,找相关主管沟通,一定要拿下批文。”郭涛当即表态。
杨飞道:“那就拜托郭县了。”
他又打了个电话给唐文杰。
唐文杰道:“我就在省城,已经听说此事了,我会替益林争取的。”
杨飞知会了西州和益林的两位领导,也就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
周鹏飞想凭一己之力,阻挡益林的发展,那无疑是螳臂当车。
就算杨飞肯答应,西州和益林人民也不会答应。
杨飞这边照常筹备开工大典,同时广撒邀请函,请省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前来参加。
像这种开工典礼,是需要剪彩的,跟之前的竞标会是不同的。
很多领导为了避嫌,竞标会是不会来参与的。
但开工典礼就不同了,这是来捧场的,也是来露脸的。
事关一县的发展,别说西州的领导,便是省里的相关领导,也要出席。
杨飞这边准备得风风火火,唐文杰和郭涛那边却是战火连天。
农林主管部门再三强调,益林十八景中,有几个项目涉及到集体的林权,不予批准。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也振振有词。
国家快速的发展,让国民渐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退耕还林就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举措。
所谓的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1999年,国内已有川、陕、甘三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由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农林主管部门以退耕还林政策压人,这帽子真的是很大也很重。
国家都在提倡退耕还林了,你们益林还敢侵占集体林权?
不管是郭涛去说情,还是唐文杰去讲理,结果都是一样的,被拒绝了!
唐文杰一怒之下,就把事情捅到了省里。
为此,唐文杰还写了一篇专文,向领导汇报工作。
他在文中提出来,益林的开发,虽然会涉及到一些集体林权,但并非过度的开发和砍伐,而是为了整体的规划和发展,凡事都应该辩证的来看,而不应该以偏概全。国家的大政策,还是鼓励经济发展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再进行环保工作。
汇报是报上了上去,但还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唐文杰再次向领导汇报时,听到的回复还是拒批。
人家的理由很充分: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其基本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
而封山绿化,就是对工程区内的现有林草植被采取封禁措施严加保护,对宜林荒山荒地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并实行严格管护,确保绿化成果。
批文的权力在人家手里捏着,你再着急,也只能干着急。
杨飞听到消息,半晌做声不得。
他大手一挥,冷笑道:“管它那么多,先把事情做下了再说!”
当时,杨飞正好在铁连平家喝酒,一起喝酒的,还有新任美丽学校的校长老砚。
老砚听到杨飞的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杨飞看到他的表情,便问道:“老校长,你这是不同意我的做法?”
老硕抿了一口嘴,摇头晃脑的道:“你的做法,也不能说错,先斩后奏这一招,历来被有志之士所用。”
杨飞道:“听你的言外之意,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
铁连平嘿了一声,摇了摇头:“杨先生,这老砚,就是个书呆子、老酒鬼,当校长还凑合,他哪里懂做企业的门道?”
老砚喝了口酒,嘴里滋滋有声,说道:“呵呵,这还不简单吗?他们拿政策说事,那咱们也以政策应对就行了。”
杨飞道:“我对退耕还林这方面的政策,委实了解得不多,老校长,你可知道一些?”
老砚道:“我看过国家的喉舌报纸,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这是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今后肯定会当成一项国策来执行!你现在如果不把事情做好,把批文拿到手,以后扯起皮来,那你可真要喝一壶了!”
杨飞沉吟道:“你说得在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是把工程做完了,结果批文下不来,主管部门是有权查封的。”
老砚道:“所以说嘛,你那个先斩后奏的做法,明显是行不通的。而且,这种事情,最怕的就是有心算计无心!”
杨飞眉眼一动:“老校长,你知道这其中的瓜葛?谁告诉你的?”
老砚笑道:“这还用得着谁告诉我吗?用脚趾头想也想得到!你大张旗鼓的搞招标会,表面上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实际上,你这是在给自己招祸。”
杨飞俊眉一扬:“老校长,你这话怎么说?”
老砚绿豆大的眼睛,却闪着精光:“我相信,在招标会之前,你对这些工程的归属,早就心里有数了吧?如果你悄悄的把工程交给这些人,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又不是政府,你是私企,你想给谁就给谁了,谁也说不了你的坏话。可是,你偏偏来这么一出,愣是把好事给办砸了!”
铁连平见他否定杨飞的做法,听不下去了,推了老砚一把,沉声道:“老砚,你喝多了!”
他又尴尬的对杨飞道:“杨先生,你别生气,这老头子,就喜欢喝酒,每回都在我这里喝得烂醉。他胡言乱语,你别往心里去。”
杨飞摆摆手:“不,我很想听听老校长的肺腑之言。”
老砚微微一笑,说道:“好,孺子可教也!你想听,那我就说说吧!你公开举办招标会,招来了上千家竞标的企业,这些企业里面,起码有三分之一是皮包公司,也就是凭关系和背景吃工程的。在他们眼里,从来不在乎所谓的公开公平公正!你办这场招标会,就把这部分人给得罪了!因为你把他们招来了,却没有给他们标的!”
杨飞心想,姜是老的辣,这老头子,看得果然透彻。
老砚道:“我没猜错的话,这次不给你们批文,肯定是有人从中作梗!他们存了心要坏你的好事,你说,你要是不搞掂他们,你这项目,能做得起来吗?”
首富杨飞 第1220章 老砚献策,双管齐下!
杨飞心里暗自吃惊,自己引以为傲的招标会,到了老砚眼里,居然到处是漏洞!
老砚看看杯中酒,说道:“好比支书家这坛酒,他在家中一个人喝完了,也没什么事,但他请了我们来,如果不分给我们喝,那就不成。”
铁连平道:“别人是引狼入室,我这是引酒鬼入室了。”
大家都笑。
老砚道:“现在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项目肯定要做,结也肯定要解开。”
杨飞虚心的请教道:“请问老校长,可有良策,解此困厄?”
老砚道:“我刚才说了啊,他们用政策压人,那我们也只能以政策应对。”
杨飞苦笑一声:“我别说吃透这些政策了,便是了解,我也只是一知半解的,就在报纸上看过几眼而已。”
老砚道:“他们拿这帽子来压人,的确找到了制胜的法宝,在这样的国策下,别说是市县两级领导帮你说好话,便是省里的领导向着你,也没有辙!”
杨飞道:“这么说起来,就没有办法反制了?”
老砚道:“办法当然比困难多!”
杨飞举起杯子:“老校长,我敬你一杯酒,诚心求教。”
老砚呵呵笑道:“有酒喝,我就有话聊。我只能说说我的想法,行不行,还得靠你去实践。”
杨飞一口干了:“请教老校长。”
老砚也喝干了杯中酒,说道:“要解决好此事,必须双管齐下。一是把使坏的人说服,二是找到政策上的反击点,让对方哑口无言!”
杨飞双眼一亮:“有道理。”
老砚道:“退耕还林,这帽子看起来很大,其实并不可怕。这项政策,还有一句核心,那就是‘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我们先要解读这句政策的含义,建设与保护并重,重点是,建设什么?当然是经济建设,也是环境建设。你要把报备的重点改一改,不要放到涉及的集体林权上,而要放到森林的建设以及经济的建设上来。”
杨飞听了老砚的话,有如醍醐灌顶,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老砚道:“建设与保护并重,但建设又放在保护前面,可见国家更重视建设工作。你只要抓住了建设这个点,他们就拿你没有办法了。就算你对现在的要权有所破坏,那也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所谓打铁还须自身硬,只要你的结果是好的,并没有边治理边破坏,那谁下来检查,你都能挺过去!”
杨飞道:“这一点绝对可以放心,我们的目的,本就是为了美化和绿化益林,我们打造的是绿色、有机的旅游区。而且,这十几个景区,首先是绿色农林作物生产基地,其次才是旅游景区。”
老砚双手一拍:“这不就结了?所以说啊,你们报备的重点搞错了!这一错,整个报备就被人打压得死死的。”
杨飞不由得点头称是,心想这人并非浪得虚名,果然有些真才实学!
老砚道:“你把之前的报备材料撤下来,重新递一份报备材料上去,把行文的重点,放到建设和保护上来,对其它的事,一笔带过即可,可以浓墨重彩的描写建设之后的美景,肯定可以获得批准。”
杨飞道:“老校长,既然你懂政策,那这份材料,就委托你帮我书写,可好?报酬方面的事情,好说、好说。”
老砚哈哈笑道:“什么报不报酬的?你给我两瓶好酒喝就行了。”
杨飞立即喊道:“陈沫,给老校长抬一箱国酒来!”
老砚双眼放光:“一箱?国酒?好啊,好啊,那你这篇文章,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不能白喝你的酒啊。”
陈沫很快就带人抬了一箱国酒过来,给老砚送到了他在学校的宿舍里。
铁连平哈哈笑道:“老砚,你可不得了啊,一篇文章,就可以换一箱国酒?”
老砚老神在在的道:“自古文章值千金,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你可不要小看了读书人啊。半篇论语可以治天下呐!贾太傅以文章闻名天下,享千古祭祀。洛宾王一篇《讨武檄文》,可当十万雄师呢!”
铁连平笑道:“老砚,夸你两句,你这尾巴还翘上天了!呵呵,以后啊,我得上你那讨酒喝了!”
老砚拊掌大笑道:“欢迎,欢迎,我这些天,喝了你家不少米酒,理该还礼了。”
他略一沉吟,说道:“文章我可以写,这解铃之人,杨先生,你想怎么办?”
杨飞道:“老校长,还有什么高招吗?”
老砚目光一扫,定格在陈沫身上,笑道:“这位想必就是杨先生的秘书了吧?”
陈沫应道:“老校长好,我叫陈沫。”
老砚道:“如果杨先生信任我,就让你这位秘书,明天陪我走一趟省城,我一定帮你把这件事情办妥。”
杨飞看向陈沫,意询她的意见。
陈沫笑道:“我没事啊,那就陪老校长走一趟省城好了。”
杨飞道:“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叫小雯和小燕子开车送你们过去。”
苏桐离开后,小雯和小燕子这两个女保镖,仍然被杨飞留了下来。
杨飞对老砚知之甚少,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多派两个人跟着陈沫,也就不怕老砚闹什么风浪了。
他也不问老砚,明天会怎么行事,他也正想瞧瞧,这个忽然来到小山村,自荐为校长的老砚,到底有什么神通!
老砚微微一笑,端起酒杯:“尽顾着说话了,这么好的米酒却凉了。”
杨飞道:“来人,给老校长温酒!”
老砚哈哈一笑,坦然受之。
杨飞来铁连平家喝酒,其实是有事情商量,这么一耽搁,反把正事给忘了,喝完酒回到家里,他才忽然记起来,然后打电话给铁连平。
“铁支书,中午只顾着喝酒了,忘记说事了。”杨飞道,“苏阳在花城遇到点麻烦,现在已经处理好了,需要我们这边去个干部接他一下。我也不知道那边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只好麻烦你们派谁出一趟差,费用全部由我来报销好了。”
“苏阳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亲自去一趟!”铁连平二话没话,当即表态,“苏阳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什么秉性,我一清二楚。要说他会做违法犯纪的事,打死我也不相信!”
杨飞笑道:“只是一场误会,他人年轻,不懂世故,被合伙人给坑了。那就麻烦铁支书了,你过去签个字就行了。”
放下电话,杨飞对陈沫道:“明天,你和老砚去省城,一定要记住,紧跟他,记住他的一言一行,回来向我报告。”
首富杨飞 第1221章 集天下财富于益林
第二天,陈沫陪同老砚出发前往省城。
杨飞仍然按部就班,准备开工典礼。
有了这么多股东加入,杨飞在资金上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为了建设好益林十八景,杨飞已经注册了益林两家分公司,一家是十八景旅游公司,一家是益林绿色有机农作物公司,都设在六六六公司旗下。
这些新股东加入进来后,稀释的只是这两个分公司的股份,并不影响六六六公司的资产所有权。
现在的六六六公司,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投资总和,以及巨额的银行抵押和贷款,体量巨大,也不是谁随便就可以侵吞股权的。
有经济分析家和评论家,总结了杨飞六六六购物广场的发展模式,并出版了相应的著作,把这一现象统称为六六六商业模式。
六六六商业模式,指的是“订单模式”。
即先谈好招商,再开始建商业物业,以保证后期开发后能快速投入使用,降低了招商风险,也有利于回笼资金。
杨飞不做房地产,但他瞅准了城市的黄金地段,选对了商家,能独占商业鳌头,也就不足为怪了。
六六六商业模式,现采用的是第三代发展战略,开发城市综合体。
以“一座六六六广场,一座城市中心”为品牌价值定位,选址在城市最中心或未来发展中心,通过大型商业、写字楼结合开发,提升区域价值。
六六六商业模式中,并没有住宅楼,他只在最黄金的地段,开发最具商业价值的商业、写字楼结合的楼盘。
因此,在世人的眼中,六六六公司,并不是房地产公司。
然而实际上,杨飞储备了大量的土地,用来建设相应的配套楼盘,比如说专业的大型停车场、职工宿舍楼,只是这些操作,并不为外人道也。
此外,杨飞在赵建业的公司占有大量股份,赵建业每建一幢楼盘,都能卖得好,而杨飞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在99年初,曾经有人盘点过杨飞的财富,大概估价60亿。
杨飞看到了这个数据,只是哂然一笑,不置可否。
他也不知道,这60亿的总资产,别人是怎么算的?
当然了,别人估算的,只是个人财富。
也就是说,这60个亿,是杨飞的个人财富,不包括其它股东的资金。
当时杨飞正在建设的六大生产基地,其中五处还没有投入生产。
如果只计算桃花厂生产基地、南化厂、活力厂、尚海和南方省两家牙膏厂,以及尚海收购的几家小厂,此外就是六六六购物广场等资产。
这么算起来的话,60亿,还真不算低估。
可是,杨飞的资产,又何止这些?
这次在益林开发十八景,号称总投资200亿!
当时很多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更觉得杨飞这牛皮吹大发了。
做生意的人,吹吹牛皮,也是正常的。
坐在绿皮火车上,还经常听人吹牛,动撤几亿美元的大项目呢!
可是,财富专家们对杨飞的资产估值,只有60亿啊!
杨飞凭什么,拿60亿资金,撬动200亿的大项目?
有人笑他傻,有人笑他疯,有人笑他痴。
但还是有更多的人过来竞标,来谈合作。
200亿的项目,别说在国内了,便是在世界上,也算得上大项目。
这也就难怪了,那么多公司闻风前来,都想从中捞一份。
商场如战场,比拼的是实力,还有智慧。
你们想来益林分杨飞的钱,杨飞却想把你们的口袋掏空!
十七家实力最雄厚的工程公司,再加上几十家产业链供应商!
杨飞把这些人的财力组织、串连起来,形成一股合力,硬生生变出200个亿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