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色声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狗尾巴狼
显然,这件事情上李子衿知道的消息不多。
夏商凝重到:“李辛之死十分蹊跷,绝不是眼下所说的由倭寇所杀?”
“什么?!”李子衿大惊失色,“大哥的死……”
李子衿情绪过于激动,声音也跟着大了几分,夏商忙给他做了个禁声的手势。
李子衿这才稍作停顿,不再开口了。
“我在太子的衣服上发现了一些由我所研发的毒药,这种毒药似乎被京都的某个人所掌握,我此次隐藏回京,便是在调查此事。本来我只是想弄清楚这件事的真相,我怀疑是朝中有人跟倭寇勾结。如果我的擦侧是真的,那我决不能看着一个勾结外族的人掌控朝堂。但现在既然你说要当皇帝,那我正好可以借此事给你拉拢人心。”
“先生请细说。”
“如今,太子李辛的人分散天下,一大半人投靠到了京城之中别的势力之中,还有一小部分人聚集在一起,和我们坐着同样的事情。你的大哥虽然蛮横凶残,但他治下有道,门下之人大都对其忠心不二。如果你可以帮他们查出真相,必定会让其中一部分人投靠于你。你现在毫无根基,这一部分终于李辛的人便是你发家的第一步。”
李子衿听得是热血沸腾,不停地搓着手:“这么说,学生是正好赶上了时机?”
“可以这么说吧。”
“那学生当从何处调查起?”
“既然要帮你,肯定不会让你去做过多的事情。这件事情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你只需要去找翰林院首席大学士林永士,他有翰林院的名册,这其中有极大的可能会出现个叫萧遥的人,然后去都察院找百里司首座,让他帮你把萧遥揪出来。严刑逼问,看他知不知道太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就算他不知道,也能顺着这条线一直摸排下去,离真像就不远了。”
李子衿听了夏商所说,感觉此事没有任何难度:“先生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我回京就是为了这件事,那天夜里的行动之所以针对翰林院,不是为了恶心二皇子,就是想知道翰林院中的人员名单。那个叫萧遥的极大概率是投靠了二皇子,只要是投靠了二皇子的人,在翰林院必然有记录。那个林永士已经被逼无奈投靠了我,你只需要说是我让你来找他的,他自然会帮你。”
“那学生这就去办!”
“记住,没有可信之人时,任何事都尽量亲力亲为,同时也要学会隐藏自身。这些我教不了你,你自己琢磨。还有,就算你知道了真相,有了确凿的证据,也千万不要以此作为对付幕后真凶的筹码。”
“难道不为大哥报仇?”
“人已经死了,报仇又有什么用?我要知道结果只是想了解京城里那些阴暗角色的面孔,了解敌人才能防范于未然。而你,现在有了新的目的,你可以用这个结果去收拢人心,让那些效忠李辛的人效忠于你。”
李子衿的郑重地点点头:“学生明白了!”
说完,李子衿走了。
再次看着李子衿离开,夏商心中还是有些担忧。
虽然此事已经到了最后,李子衿所做的不过是自己的收尾工作。
想来是极为简单的,但不排除这最后会出现什么变故,也不知这小子能不能应付过来?





权色声香 第1448章 翰林院编修
第1448章 翰林院编修
在地牢里虽是好吃好喝伺候着,但被束缚在方寸之地的感觉不怎么舒服。
时间一天天过去,夏商的身边逐渐清净。头几天还能知道过去了几日,后面几天夏商的记忆就不怎么清楚了。
但夏商被关的时间不长,没多久就有人通报朝廷对夏商的处罚。
也不知道朝堂之上经历了什么,反正夏商的处罚变成了一个过场。
除了免去职务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处罚,只是因为翰林院被烧的事情传到了百姓耳中,无论是士族还是普通学者,无一不对这个都察院首座恨之入骨。
虽然翰林院早已经沦为了李向阳的私人机构,但这样的事情并不被广大人知道,且翰林院乃是大华文人心中最为神圣的地方之一,掌握着天下文人的前程,这样的机构被一把火烧了,立刻引起了公愤。
所以夏商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又是一个没有品级的位子,还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没有任何实权,但路子正了许多,好歹是历朝历代都有的这么一个名字。
夏商现在的任务是主持翰林院的重修工作,并且要竭尽所能重编在大火中被焚烧的各类典籍。这也算是让夏商为自己犯的错赎罪了。
这样的处罚虽不能堵住悠悠众口,但也算是给了天下文人一个交代。
毕竟从手握重权的都察院首座变成了翰林院中一个小小的编修,在一般人来看,这样的人也算是废了。
但夏商从这个结果中嗅到了一点儿味道,心说那皇后莫不是要在自己完成了这个工作之后把自己扶正?从翰林院这一脉重新提拔上去?
夏商对此倒是没有任何看法,也欣然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离开刑部地牢,刑部尚书亲自把夏商交给了翰林院的一众官员。
翰林院的官员中,为首的不是林永士,一众官员也都随他一样带着三分阴冷七分得意的笑容。
或许在这些人眼中真把夏商当成了失势被贬的落魄官员,又想着夏商正是少了翰林院的主谋,眼下的情形还真有点儿“终于落到咱们手里”的意思。
翰林院不是个实权机构,官员大多是一些没有眼光上了年纪的老酸腐,远没有刑部尚书的心思活络。
王青海可不会把现在的夏商当做一个失势的官员,至始至终都毕恭毕敬。
直到把夏商送走,王青海悬着的心才算真正放下来了。
重修翰林院的工作十分紧迫,所以夏商一出地牢就被翰林院的人接走,直奔当日火场所在。
大火烧了翰林院的主楼,连带旁边的五六间小楼也被烧了,整个翰林院一大半区域变成了废墟。
经过了这许多天的整理,现场除了少部分地方还留着火烧过的痕迹,其他地方都已经被整理出来了。
里面,有着不少工部的官员在监督,重修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让夏商来自然不是让他当苦力的,只是负责监督,确保重修工作按期完成。
身边不知名的官员看了看夏商,眼中带有几分不屑,又有几分得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想到才短短几天,胆敢火烧翰林院的都察院首座居然成了翰林院中一位小小的编修……真是令人唏嘘呐!”
又一随行之人上前说道:“自己一把火烧了的地方,现在却又要自己来重修,真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呐!”
听到这话的,周围的人都面露笑意,幸灾乐祸地看着夏商。
夏商没有在意,偏头问:“林永士在哪儿?”
“林永士身为翰林院首席,任职期间让翰林院付之一炬,罪不可赦,跟你一样,如今也是编修之一。除了这里的修缮工作,日后还有设法修复被大火烧尽的书籍。真不知道你们当如何交差呐……”
“你又是谁?”
“翰林院新任首席姚学文。”回答之人满是得意,看上去还算年轻,应该不到五十。
当然,所为年轻是跟周围的一群花白胡子比起来。
正说着,从翰林院里面小跑着出来一人,这人正是林永士。
“夏大人,您终于来啦?”林永士对夏商十分热情,到了他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倒是对后面几个比他职位高许多的白胡子不屑一顾,拉着夏商就往里面走,“大人请随我来。”
“这人……这人还当自己是首席呢!”
周围的白胡子不喜林永士的傲慢态度,聚在一起好一阵奚落,但林永士已经带着夏商走远了。
林永士一边走,一边给夏商介绍眼前的情况:“大人,您应该还不知道这里的情况。修缮的工作已经开始,由工部派人打理,并不需要大人您亲自动手,只要等到两个月后验收就可以了。咱们现在的主要工作,还是以整理被焚烧的古书为主,其实翰林院的楼并不没有多少价值,只是翰林院中的比较珍贵,虽不是所有的都是孤本,但都比较珍贵,若这般被付之一炬,实在是天下文坛的一大损失。”
说话间,夏商已经被带到了翰林院偏殿下的一间的呈长条状的书房之中。
一进门,书房最里面一堆如小山一般灰烬人引注目,细细一看不难发现那是许多没有被烧尽的书页。
一张很长的长桌从进门口一直到了书房的最里面,足足有十多米长。
桌上盖着一条长布,上面放着笔墨纸砚以及一些像是正在晾晒的残破书页,角落里一位身着黄衫的姑娘一手提笔一手拿着那些焦黑的书页,专专心心不知在写着什么。
见到林永士进来,最里面的黄衫姑娘立刻放下笔,擦了擦额上细汗,叫了一声:“爹……”
隔着太远,夏商倒是没看清楚对方相貌,但从那一声“爹”倒是听出了几分如春水荡漾的娇俏味道。
夏商看着林永士,有些没明白:“这是……”
“大人,这是下官的女儿,林青竹。这修编书籍的工作任务繁重,下官一人实在是难以完成,故叫来了小女帮着一起整理。”
夏商点了点头,而里面的黄衫姑娘也已经到了夏商面前,正疑惑地看着夏商:“爹,这位是?”




权色声香 第1449章 宫里的消息
第1449章 宫里的消息
林永士笑着对女儿介绍:“这位就是夏商夏大人了。”
这黄衫姑娘年不过二十,可谓清丽脱俗,不见大家闺秀的青涩羞涩,声音清脆明亮,给人落落大方之感。又兼身姿的挺直,身材高挑,轮廓线条起伏明显,又如流水一般柔和,乍看之下竟能与自家夫人比肩。
这位林青竹姑娘身姿颇为成熟,诱人得紧,但脸上五官却保留了年轻姑娘的少许稚嫩,尤其是一双眼睛闪动着灵光,一看便是个聪慧过人的主儿,五官虽无过多特色,但相配起来相得益彰,恰到好处,与身材一搭,倒是让夏商想到童颜巨什么的形容词。
这姑娘可谓夏商再近期所见最美之人,便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要说这姑娘有哪儿不妥,应该就是这一身黄衫于她的气质不符,过于乖巧拘谨了。就这般身材与容貌,应该搭配大红或是大紫的百褶裙最为合适,必然更显韵味。
夏商这么无所顾忌地欣赏着,不想这位林青竹姑娘眼神已经沉了下去,竟然对夏商多了些厌恶。
夏商以为是自己的打量让姑娘心生不悦,故收回了眼神。
这时才听到姑娘说:“他就是那个都察院的夏大人?”
“正是……”林永士干笑着看了看夏商,生怕女儿的无礼惹恼了这位大人。
夏商并不介意,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对姑娘说:“见过林小姐。”
“哼!”林小姐高傲地哼了一声,转身回到了屋子的最里面,继续拿着残卷记录着什么。
等到女儿走远了,林永士才低声对夏商说:“大人切勿见怪,小女从小都被家里人惯养着,实在是无礼了一些。”
“无妨,可能也是我太过唐突,对着她看了许久。”
“大人有所不知,小女现在还认为是大人害得下官丢了的官职,故此对大人充满了敌意。”
“难道不是我害的?”
“下官落得今日这般田地,自然是怪不到大人身上的……虽说跟大人烧了翰林院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因为在二皇子身边已然失了信任。而且翰林院已经被烧,朝廷借着这个机会把翰林院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就算翰林院重新修起来,二皇子也已经对翰林院失去了掌控力。
我这个曾经帮着二皇子掌控翰林院的主要人物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今日还能活着都已经是沾了大人的光了。算起来,下官今日还能看着自家女儿,应该多谢大人才是。”
夏商有些疑惑:“我记得并未帮你什么。”
林永士尴尬一笑:“二皇子的人认定了下官背叛,二皇子的人也来找过下官,若不是下官打着大人的旗号威慑对方,恐怕这时候早已经死了。”
“原来是这样……”
“大人……不会责怪吧?”
“无妨,倒是这期间有没有人来找过你?”
“有的……一个不肯透露名字的少年人,说是大人叫他来要名册的。下官已经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名册都给了他。”
“这之后有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近期下关都在这里修编书籍,倒是没有刻意去打听消息,也不敢再打听什么消息了。”
夏商点点头,又问:“自我入狱过了几天?”
“不多不少,整十日。”
“十天?如此说来,太子人选也该有了吧?”
林永士踏出一步看了看天色:“自天色来看,应该是有结果了。但消息还没有传到,应该快了。”
夏商眉头一皱,他在监狱里呆了十天,也不知道这京城内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接下来的时间里究竟是谁赢了太子之争。
“太子之选前,京城便没有人什么事情发生?”
林永士苦笑一声:“自大人大闹京城之后,京城内还有什么算是大事发生?可能是下官职位太低,倒是不曾听闻京城之中因为太子之争闹出了什么事情。”
话音刚落,外面的人群忽然热闹起来,老远就听到有人在喊:“太子人选出来了!是二皇子!二皇子当选了太子!”
这个消息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天下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个必然的结果。
毕竟当初跟大皇子争雄的只有李向阳,现在李辛死了,除了李向阳还有谁有资格当上太子?
这是从皇宫里传出来的第一手消息,也就刚听到的时候会议论一下,很快吃瓜群众的兴奋都平静了,觉得这事儿顺理成章,没有什么可议论的。
夏商心中还存着许多疑问,但他现在着实不方便离开去打听什么。
都察院的人也不能这时候出现在他的身边。
毕竟刚刚被拿掉了都察院的职位,出狱之后立刻就有都察院的人来跟自己说话,被人看见了影响不好,也怕被人当做把柄,生出更多变故。
这时候的夏商着实不宜多打探其他的消息,想想也就不再细想。
“林大人,我们现在应该做点儿什么?”
“已经到了正午,下官做东,请大人下馆子。”
夏商欣然一笑:“林大人就要破费了。”
林永士心情不错,回头去喊自己女儿:“青竹,吃饭去了。”
“是。”
黄衫姑娘重新出来,又看到了夏商,眉头又是一皱:“他也要去?”
“说什么呢?这是夏商夏大人!”
林青竹一脸嫌弃:“小小编修,连品级都没有,还大人?”
“你……你……”林永士气得不行,“如此不知礼数,你……你别去了!”
“跟这样的人一起,女儿不屑得同行!不去就不去!”
林永士的女儿还真是不同他人,哪有父亲带着女儿出去吃饭的?还跟别的男人一起……
偏偏这林家父女二人不以为然,好像经常如此。
夏商对这女人有了兴趣,赶紧道:“林小姐,我知你心中有怨,那今日改由我请客,就当是给姑娘赔个不是?”
林青竹没想到夏商会这么说,止住脚步,回头一看:“你知道我所怨为何?”
“不知。”
“那你陪什么不是?”
“似姑娘这般漂亮的人儿见了在下不悦了,不管是因为什么,总归的是在下的不是,自当赔罪。”
“油嘴滑舌,本姑娘可不是你所想的大家闺秀。”




权色声香 第1450章 酒楼遇客
第1450章 酒楼遇客
“在下是有心赔罪了,既然林小姐不愿去,那林大人,我们走吧,今日你请客。”
说着,夏商拉着林永士就走,那模样颇有几分逃过一劫的庆幸之感。
林永士对夏商都了解不多,更何况他的女儿?
林青竹见夏商如此做派,还道这是个一毛不拔的家伙,方才说话只是客套两句罢了。
也不知怎么的,林青竹见夏商就要走掉,忙追上一步,喊道:“等等……”
“林姑娘有何事?”
“难得夏大人盛情相邀,小女子不去实在是有些不知礼数。”
林永士听了一愣,感觉今日的女儿有些古怪。
林青竹已经追到了两人身后,补充道:“既然是夏大人请客,自然不会去了过于寒酸的地方,不如就去这翰林院边上的祥云酒家吧。”
祥云酒家在京城颇为有名,属于京城中的名贵酒楼中排的上号的。
这里的饭菜出了名的贵,但品质不算上乘,只因它开在翰林院边上,另外一边历来都是科举考场。逢三年一考的春闱大试,大华所有的学子都会来此。这祥云酒家占尽了地理优势,故而能把一般的菜品卖上天价。许多学子都说能在祥云酒家吃上一顿,便能在春闱之中赢得头彩。
这说法虽没什么根据,但细看以往成绩,不难发现的确是在这里喝过酒的学子成绩很好。久而久之,这祥云酒家的名声也就传出去了。
祥云酒家在学子之间名声颇高,但在京城当地人的心头却算不上好去处,跟他价格相当的酒楼品质更好,跟他品质相当的酒楼价格又更便宜。
林永士在翰林院任职多年,自然之道这个祥云酒家的门道,从来没想过去吃这里面的东西。
没想到他女儿这么插了一嘴,立刻明白了女儿的心思,赶紧打断:“夏大人,这祥云酒家不怎么好,我们还是换个别的地方。”
“怎么就不好了?”林青竹一脸天真地问着,“爹,女儿长这么大还没去祥云酒家吃过呢!京城的才俊都说这祥云酒家非同小可,只要是有才之士都应该在里面留下一点儿痕迹。夏大人这么年轻,想来也是有些才学的,怎么不去见识见识呢?”
林永士心里盘算,他还真没去过祥云酒家。
但他的女儿是绝对去过的,而且去的不止一次,并且每次都是祥云酒家的上宾,不是被客人请去的,就是店家老板请去的。要说在年青一代中的名气,自家的女儿远比自己的名气要大得多了。
林青竹,京城中鼎鼎有名的大才女,诗才远扬,名声在外。
只因其女儿身没有诗作记录工本,但不妨坊间流传许多佳作。
最有名的,当属是一年前和上一届的状元郎斗诗,以“千秋”为题,比谁的诗作更快。
不曾想那状元郎还在审题,自觉千秋二字宏大非常,正在酝酿各种意境。
可面前的这位林青竹的姑娘没等磨墨完毕,自顾自地谁吟诵道: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众人听了都是一愣,心说这位姑娘的诗作乍听美妙,但通篇跟千秋毫无关系,一时间都没明白所表达诗意为何。
后来一番解释,原来是这林青竹姑娘把题给听叉了。
本是“千秋”为题的,林姑娘把题听做“秋千”,故有了这么一首自己在家中当秋千时的诗作。
众人恍然大悟,有些好笑。
但状元郎却是自愧不如,甘拜下风,认为就算自己以“秋千”为题,也不可能如林姑娘这般连墨都没准备好,便已有佳作在心的本事。
这件事传了出来,便有了林家姑娘“诗不待墨”的称号,而后作诗总会被人调侃一句“墨备好了没”……
也正是因为林青竹的与众不同,林永士才给予了女儿不同于凡俗女子的待遇,让她随意进出家门,随意结交朋友,也从未有人以世俗之礼来评论林大才女。
长此以往,倒是让林青竹的性子中多了一些不羁和洒脱,倒是跟夏商有几分相似。
夏商倒是没听过林家姑娘的名头,也不知祥云酒家的门道,但知道这个姑娘是想借机宰他一顿。
无所谓了,夏商哪儿会在意这些,知识觉得这姑娘又去,她开心就好。
“没关系,既然是林小姐钦点了这家,那便这家吧。”
“小女子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这家离翰林院最近,早早地吃了饭,还得赶回来继续整理文卷呢。”
这个借口倒是没有什么漏洞,三人只走了几步路就到了祥云酒家的门前。
祥云酒家通常是比较冷清的,今日却是格外的不同,站在门口就能感受到里面热闹非凡。
门口小二见三人行来,热情迎上:“三位,里面请。”
随着小二引入,夏商倒是看到了一幅少有的画面。
明明是一个酒楼,厅中坐着的都是文人打扮,中间最好的位置没有摆上酒桌,而是笔墨纸砚的东西,还有一人在众人的注释之下作画,好似画的是虎,看着有些像虫,可里面却好些人在出言吹捧。
夏商又往里面走了几步,这才看到作画的人是个姑娘,而且还是自己认识的。
“付芊芊!”夏商心头一惊,赶紧低下了头。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这妮子,而且看这妮子好像性质颇高,居然在一众公子簇拥下当场作画。
夏商脸有些红,倒不是怕被付芊芊遇到,是怕让人知道他跟付芊芊相识,感觉跟这恬不知耻的姑娘认识是一种天大的耻辱。
“这tm画得也太丑了吧?那些公子哥怎么就吹得出口?”
夏商细碎地数落了一句,倒是被林青竹听到了,先是白了夏商一眼:“不知大人作画功夫如何?居然嫌弃他人之作。要知道,待人谦善乃上进之本,任何人都有可取之处。那画作虽然少了些神韵,显得娇软了些,但作画之人再细处相当考究,倒是画出了许多常人所不见的细节。”
1...431432433434435...5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