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初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后青牛
 但,冒着生命危险的李建成绝对没有料到,本应病卧在床的李世民竟然破天荒的上了早朝,还力主要战,此举若非窃取兵权,还有何解释?
 吃了哑巴亏,也只能尽数咽下。
 他与突厥合作,愿以整个长安城的泼天富贵作为交换,有朝一日若自己与李世民当真争夺地位到了兵戎相见的
 时候,希望突厥颉利可汗能出手钳制李世民,却不想竟被本应卧床的李世民扰乱了计划,甚至夺走了兵权。
 散朝之后,李世民召集了天策府属臣傍晚时分到秦王府一叙后,乘坐马车径自回了王府,天下大事自有众多臣子来做,并不需他一个尚在病中的王爷来忧心。
 此次若非站在对立面上的那人是太子,他亦不会破例仅供上朝,只因朝廷中的其他武将,尉迟恭,秦叔宝包括程咬金等人,就算是全数主战,亦不能搬倒太子迁都的心思,只因,他们在李渊心中的位置并不足以与太子抗衡,若是他不去,纵是天子心中不愿,亦会顺应李建成的意思。
 刚一下了马车,就见府门大开,陈丰已然在府门口迎接,一见李世民,忙上前行礼。
 李世民身为藩王自受得起他一礼,但见到陈丰行礼,李世民还是快步走上前去,扶住陈丰,阻止了他欲要继续拜下去的行为,随后二人前后回府。
 “殿下可是大喜?”见李世民心情似乎不错,陈丰亦微微一笑,后开口问道。
 “先生料事如神!”六个字回应了陈丰的问话,他自是心中欢喜,他在金銮殿上定下了十年约定,但十年之后的事情如何,谁又能说得准?届时他兵权在手,已然不是任人拿捏之辈,无论是圣上还是太子,想要将他如何之前都要思量三分。
 “请殿下允某随军出征。”陈丰忽然甩开袍摆,单膝跪在李世民的身前,恭敬请求。
 “先生武艺如何?”此言并非看不起陈丰之意,而是战场上风云变幻,若陈丰武艺不精,他亦无法护其周全,陈丰在战场上喋血殒命,便是他莫大的损失。
 “殿下放心,君子六艺,某自认拿得出手。”
 “如此甚好!”闻言李世民大喜,对战突厥,他并非没有把握,但若有眼前这料事如神的陈丰相助,自然胜算又大了一筹。
 “殿下欲点将何人?”陈丰站起身子坐在李世民边上的位置,侧首问道。
 “我私属部下足以。”并非李世民傲然,而是如今唐王天下亦是李世民及其所属部下披荆斩棘打下来的江山。
 “殿下可点将齐王。”陈丰摇了摇头,之后说道。
 元吉?李世民面露不解,李元吉站在太子一方,早已与他势同水火,如何却要点李元吉上战场?若是其借机心怀不轨,自己岂非以身示敌?
 “如今太子定然怀疑殿下欲要独揽兵权,定会私下搅扰。”陈丰只说了半句,聪明人说话,自是不需言明,稍加点拨,李世民便已知晓其中深意,与其去防备不知何时到来的灾祸,倒不如将人放在眼皮底下盯着,一旦发现不对,自可军法处置。
 不得不说,此计当真妙极,李世民看向陈丰的目光,亦是更加敬重。
 待到傍晚,众属臣集于秦王府,李世民将计划说与众人知悉,亦得到众人的赞许。
 武德九年四月二十九,李世民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之中踏上征途。
 
重生在初唐 第26章 迎战
 武德九年五月十三,李世民大军与突厥颉利可汗在豳州相遇。
 然情势对唐军并不明朗。
 首先,敌人来势凶猛,兵锋直逼长安城,若非秦王阻截及时,只怕突厥会直取长安,此等境况,李建成竟妄图将长安城拱手送人,简直令人笑掉大牙。来犯敌军一路得胜,士气高昂,数量众多,得胜并不容易
 近日连绵大雨,行军路上一路泥泞,士气并不低垂,加上运粮阻截及军械受潮,此等状态,如何阻绝战力强悍的突厥骑兵?
 不过,此次进犯,颉利可汗带了一个关系到此战胜负的人物,其子侄辈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曾经与李世民有过盟约,约定危急之时互相救助,而这一点便是此次取胜的关键。
 大军尚未安顿稳定,颉利可汗已然率领一万骑兵兵临城下,列出阵势。
 一路奔波,疲惫尚未洗清便要再次作战,唐军上下皆是恐慌。
 然陈丰一计安定了秦王的心,秦王当即命人传召副帅李元吉。
 李元吉赶到只是,帅帐之中只陈丰一人尚在,见礼之后方才开口,“元帅安顿军中,命我在此等候副帅。”
 “元帅何意?”
 “如今敌军兵临城下,我军自不可示敌以弱,此战关系到我军士气,元帅之意,问副帅可愿与其一同出战,迎战颉利可汗?”陈丰目光灼灼,言之凿凿。
 李元吉深知此时战况,贸然出征并无半分胜算,但若不战而败,更会令人耻笑,
 思虑再三,方才说道,“此时士气不振,某心忧敌军会趁此时机进攻大营,愿留在营中防守。”
 意思便是不去!不过到底不是无能之辈,纵算是明知他不愿出城迎敌以身冒险,却还是钦佩他能在短时间内分析情势,为自己找到最合适的退路。
 “既如此,某自去禀报元帅,还望副帅在我等出城迎敌之时安守大营,莫要被心怀不轨之人作乱。”陈丰笑着回道,若说心怀不轨,只怕自愿留在阵营之中的这位,远远要比阵营外面的敌人更加让人难以防备吧。
 吃了陈丰不软不硬的钉子,李元吉也开始认真打量了陈丰,此厢看去,才发现,此人甚为眼熟。
 “你本是太子帐下?”忽记起他曾在太子帐下见过此人,不过此前他均是一身官府,通神正派,如今换了常服,更是风流,气质大变,遂李元吉才没有在第一时间将其认出。
 “确实曾是太子帐下。”陈丰闻言,面色不改淡然答道。
 “既是太子帐下,为何如今却要效忠于秦王殿前?”李元吉神色之中已有愠怒。
 “齐王殿下莫非不曾听说过良禽择木而栖?”
 “你的意思是秦王比太子更为明德?”
 “至少秦王信任某,而太子听信李安严构陷,欲坑杀与我,孰是孰非,不论天下大道,某只求活命之机。”陈丰坦然,不看天下大势所趋,就太子欲杀他,而秦王收留他一事看来,便已知自己位置。
 闻言,李元吉却大怒,“你本太子帐下,理应为太子尽忠职守,如何能改旗易主?此为不忠是也!”
 “敢问齐王殿下,若有朝一日,太子欲要斩杀殿下,殿下可会引颈就戮?”
 “你!”
 “不过易地自处而已,齐王殿下何必动怒?且太子恭顺纯良,断不会对兄弟做出如此事情,齐王殿下大可放心,只管安心替太子谋划便是,等到天下大定,齐王自然水涨船高。”
 水涨船高?思及此,李元吉也不禁皱了眉头。
 须知,当初秦王并无夺位之心,全然因为太子忧心其功高震主,方才开始对付秦王。
 若非如此,秦王亦不会奋起反抗,两相亦不会水火不容。
 陈丰此人,李元吉在太子府上见过数次,聪颖ming hui,绝非李安严之辈能相提并论。太子既然能够因为李安严等人的诽谤污蔑而全然不问因果下令坑杀陈丰,可见也并非明德之辈。
 若当真有太子上位那一日,自己是否当真能如陈丰所言水涨船高,亦或是太子同样忌惮他从龙功劳,亦忌惮他功高震主,是否会下令将他除去?此亦未可知。
 留下齐王一人在帅帐之中思虑,陈丰已悄然退出帅帐,在军帐之间寻到李世民,只二字“得矣”,意思是事情已经办妥。
 此次,陈丰自请面见齐王,目的有二,一为将齐王留在营地之中,二为离间太子与齐王,令秦王在此有机可乘。
 城外颉利可汗携侄子突利可汗已列阵完毕,李世民站在城墙之上了望之后,方才率大军出城。
 “我大唐与可汗和亲,实属亲近,今日可汗为何违背约定,带军深入我国腹地,占我良田,搅我百姓,杀我肱骨之臣?”
 “吾乃唐皇驾下二子,秦王李世民是也。实不愿见生灵涂炭尸横遍野,素闻可汗勇猛善战,今下战书,请可汗出马与我单打独斗。若可汗心中畏惧,却也无妨,某以身边百名骑兵迎战可汗上万精兵。”
 听完此言,颉利可汗面上阴晴不定。
 恰在此时,陈丰装扮的传信兵单骑赶来颉利可汗战阵,言说秦王有口信传给突利可汗。在颉利可汗警惕的目光之中,陈丰伏在突利可汗耳边,“你我二人昔日盟约,守望相助,如今却在此兵戎相见,敢问当日的盟约与昔日情义可还作数?”
 闻言,突利可汗保持沉默。见状,李世民挥军向前,作势渡过护城河与突厥骑兵决一死战。
 此时,颉利可汗却命陈丰带话,“我此来并无他意,只为交流感情重申盟约而已,便不劳烦秦王亲自过来一叙,今日是我唐突了,改日我定当登门拜访。”
 陈丰朝李世民打了个手势,李世民便下了暂停行军的命令,待陈丰将颉利可汗的消息告知于秦王之时,秦王亦沉默了一瞬。
 趁着秦王沉默的这一瞬,颉利可汗已经下令退兵,一时之间对面烟尘四期,不到一刻钟,颉利可汗的
 起兵便已撤出了李世民视线所及之处,后更是退出了豳州。
 
重生在初唐 第27章 乘胜追击
 一场危机得到完美解决,李世民回城之后,城中大军顿时士气高昂,未战先屈人之兵,盛赞秦王殿下英明神武。
 按照李世民和陈丰两人最初的设计,由李世民当中像颉利可汗宣战,领军将领自是不可能轻易与对方将领单打独斗,将对方逼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后陈丰传讯给突利可汗,信中所说并未公之于众,却也足以让颉利可汗心生疑窦,是为离间敌军将领。
 最后李世民作势欲攻,亦是令颉利没有时间细想,只能匆忙决定,而人有着近乎本能的趋利避害,颉利不敢轻举妄动匆忙下令撤退也在两人预料之内。
 “接下来殿下打算如何?”帅帐之中,陈丰坐在李世民的右手边,手捧茶盏,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沉吟片刻之后,斩钉截铁道:“趁胜追击!”
 “本王不同意!”李元吉匆忙赶来,就听见李世民这四个字,当即大喊一声。
 “请副帅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言谈举止。”闻言,李世民转头看向李元吉,眼神中写满愠怒。
 李元吉方才反应过来,此地乃是军营,军中并无高低贵贱,王爷的身份在此地不应过多提及,当即拱手认错,“是小弟鲁莽了,还请元帅莫要见怪。”
 还是搬出了自己的身份,两人虽说此时是上下级的关系,但兄弟的身份也是所有人都知晓的,断不可因为一个称呼而对他如何,一声元帅已然表明到底还是认错,不过真假莫论。
 “副帅此来何为?”挥手让李元吉落座后问道。
 “元帅方才所言,属下认为不妥。”他绝口不提为何而来,只如是说。
 “何来不妥。”李世民也不急,他本也没觉得李元吉会同意他的决定,但决定已下,无人可以更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纵是天子也不行,更遑论只是军中副帅。
 “回禀元帅,大军奔波劳碌,尚未安定,此时绝非进攻最佳时机。”
 “副帅只知我军劳顿,却可曾想过突厥骑兵强悍之处在于精于骑射,但此时阴雨连绵,敌军弓弦势必受到影响,决然不能正常使用,而我军进城之后已然经过修整,兵器亦亦修理,以逸待劳之下攻其不备,定能克敌制胜。”有理有据,李元吉也再无理由反对,不过还是已守卫营地的理由留在了军营之中。
 号令三军,唐军连夜冒雨行军,向突厥退去的方向急进追赶。
 当见李世民率领大军出现在突厥军队侧翼只是,颉利可汗大惊失色,然风雨兼程追赶而来的军队并未发动进攻,反而似是在等待。
 而在突厥大军议论纷纷之时,突利可汗处迎来了唐军使者,陈丰。
 “唐皇驾下,秦王李世民座下使者,陈丰见过突利可汗。”
 “你是,那日的传信兵?”见到陈丰,突利可汗问道。
 “当日情形危机,不得已方出此下策,还望突利可汗见谅。”陈丰笑笑抱歉道,态度恭谨却不卑微,颇为不卑不亢,让突利可汗对他也略有好感。
 “无妨。”草原人特有的大度,突利可汗当即挥手,后问道,“不知你秦王令你前来,所为何事?”
 “为您与我主之大业可成!”
 突利可汗大惊,快步走到营帐门口,令心腹守卫,任何人不得靠近之后,方才返回,而陈丰见状,已然心中有数。
 “使者所言诧异,秦王乃唐皇之子,自有继承皇位的权利,而我不过大汗子侄,大汗尚有亲子,况且在我上兄长众多,我并无继承之可能。”突利可汗谨慎说道。
 “可汗可知,我唐朝亦是天朝上国,最是恪守礼仪,储君讲求立长立嫡,常理而言,我王也绝无继承皇位只可能。”他着重了“常理”二字,便是在提醒突利可汗,还有不同寻常的情况。
 大唐有不同寻常的情况,难道他突厥就没有吗?
 思及此,他亦心中大动,不过尚有疑虑,“你秦王可有把握?”
 “八成。”话不说太满,陈丰笑道,却是满脸自信。
 八成已然不少,寻常人争夺皇位,纵算只有三成把握,也会奋力一战,更慌乱陈丰对李世民已有了八成的把握。
 突利可汗显然也被这两个字惊了一下,待到反应过来之时,才惊觉李世民竟已做到了如此程度,若是能有一个强大至斯的盟友相助,日后事情的走向还真不好说,自己未必就没有一争之力。
 “秦王欲要我如何?”
 “我王欲与可汗结金兰之交,与颉利可汗行联姻之谊。”
 “你且回去,请秦王放心,此事我定当竭尽全力。”突利可汗终于下定决心,方才与陈丰回答。
 却不料陈丰似乎对此并不满意,只见他缓缓摇了摇头,“我王要的并非可汗竭尽全力,而是力保此事万无一失!”陈丰脸色寻常,但眼神之中却透露这势在必得。
 “不瞒可汗,如今我王已率领我军将士逼近颉利可汗大军,只要可汗运作得宜,此事定然能成。”见突利可汗略有迟疑,陈丰又加了一剂重药。
 “好,你且回禀秦王,此事我定然万无一失!”听到秦王大军逼近,突利可汗也算是松了一口气,确实如陈丰所言,若是秦王大军逼近,他着实也是多了一成胜算,此事劝说颉利可汗联姻,也并非没有可能。
 “我王还有一言,托我务必转告与您。”陈丰又正色道。
 见着陈丰的神色,突利下意识的心中一紧,本来见秦王使者不过少年模样,似乎尚未及冠,心中还存有不屑,但一番交谈下来,他算是明白,秦王驾下确实没有无能之辈。
 “我王说,他比可汗痴长两岁,若可汗不嫌弃,望我带回可汗一声兄长,自此以后我王与可汗生息相关共同进退。”陈丰忽然一转严肃,笑意盈盈的看着突利可汗。
 “那便有劳使者,替我转告大哥,自此以后,突利愿与大哥共同进退。”突利不负陈丰所愿,亦不负李世民所托,当即开口表态。
 
重生在初唐 第28章 养寇自保
 陈丰自突利可汗处归来,并未去寻李世民,而是直接回了军营,毕竟军营之中还有一心思不正的齐王殿下,如今元帅不在,那位齐王在军营之中可是有着发号施令的权利,陈丰必须尽快赶回去,为李世民守住后方,方才能保证之前的计划不会被打乱。
 或是之前陈丰的敲打起了作用,齐王并未轻举妄动。自杨文zào fǎn事件之后,太子东宫与秦王府均加强了守卫力量,太子府更是里里外外将守卫换了一遍,如今,秦王想要打探太子府的消息,已然不容易。
 陈丰料想,太子和秦王欲要将皇上安插在府中的细作除掉,秦王本亦要效仿太子,却被陈丰所拦,此时更换守卫,更容易引起圣上的注意,且让太子去试试水,若是天子震怒,便不能更换守卫,若是天子并未反应,多半说明,那人并不在守卫之中,更换守卫亦无任何作用。
 此时的李世民,虽然智计并不过人,但是还是愿意听人劝诫,尤其是陈丰所言,只要当真有理,他大半不会反驳。
 陈丰刚一回到营地,李世民那方便出现了变故,颉利可汗见李世民的大军一直跟在自己侧翼,生怕诡计多端、用兵如神的李世民有什么算计,已经做好的拼死一战的准备。
 然就在颉利可汗下令进攻李世民之时,传令兵通报突利可汗前来,颉利对于这个侄子比较宠爱,不然断不会带他上战场,此时闻
 说突利可汗前来,并且还命人带了口信,说是有退敌之法,颉利可汗也当即将进攻的念头打消。
 两人进入大帐,无人知晓两人谈了什么,但不过半个时辰,突利可汗便从营帐之中走了出来,朝着对面的李世民营地走了过去,此时两军营地属实相距不远,他甚至不需骑马,只徒步,亦不过盏茶工夫就已然到了秦王营地。
 令秦王军营守卫士兵去传讯,便说突厥突利可汗前来与秦王殿下商议大军后续处理事项。
 李世民听到士兵的传报之后,竟直接从大帐之中走了出来,竟欲要亲自去营地外迎接突利可汗,只因李世民心中清楚,突利可汗于此时的他,于大唐,都万分重要,决不能在唐军的军营之中出现一点的意外,否则出现的后果绝非他能负责的。
 此时军营之中并非他一人独大,齐王李元吉亦带了不少手下兵马,鱼龙混杂之处,发生意外的几率要远高于平时。
 终于得见突利可汗的身影,李世民亦算是松了一口气,快步走到突利可汗的身前,“突利可汗。”
 “秦王殿下。”
 两人见礼,算是打了招呼。
 “请突利可汗随我到军帐之中商议此事。”李世民声音浅淡,却带着让人不容置疑的决绝。
 “恭敬不如从命。”突利可汗,此来便是为了之前陈丰所说之事,自然会听从李世民的安排,他亦相信,李世民更需要他。
 “突利可汗,你此次太过于冒险了。”李世民开口,略有责备。
 突利知晓他说的冒险是何意,不过是担心他在进入唐军军营之后被某个心怀不轨之人暗杀,暗指他不该独身一人贸然前来。
 “兄长大可放心。”突利可汗见李世民语带责备,豪爽的笑过之后开口说道,“大汗依然知晓兄长之意,此次命我前来,便是为何解一事。”
 “且兄长使者一人单骑入我军营,尚能面不改色,口灿莲花,更遑论我一武将?如何胆量还不如一个谋士吗?”
 “突利,此事并非你所想那般简单,此时的军营之中,我并不能全然做主。”李世民叹了口气,之后缓缓说道。
 一句话之下,亦让突利变了神色,眼神之中略有惊惶,显然已是后怕不已。
 “索性你安然无恙,不然为兄的心存愧疚啊!”李世民脸上有着悲痛的神情,却好像已经见到了突利伤于李元吉之手,或是已丧命。
 “诶,过去的事,无需记挂。”草原汉子大多心思豪放,虽说在知晓实情之后,心中后怕,但事情已过,担忧亦是无用。
 “兄长之前命使者前来,所传我已尽数办到,并未有辱使命。”
 “兄弟辛苦。”李世民道了一句,之后问道,“不知颉利可汗对此事有何看法?”
 “我汗欣喜应下和亲事宜,并欲派我汗堂叔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与唐和亲。”
 “既如此,还要劳烦兄弟和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随同为兄的走一趟长安城面圣,和亲事宜我亦只能确定大概,至于最终如何,还需我主抉择。”
 “自是理当如此。”突利点头称是,既是和亲,理当见过别国的圣上,由圣上亲自定夺,毕竟将哪位公主嫁出去,并非李世民所能定夺之事,不单李世民,纵算异地自处,此时站在秦王位置的是太子李建成,他亦是没有权利决定此事。
 能决定了公主的去留的,从来只有皇帝一人,其他人包括公主自己,亦是不行,突利显然也对唐朝的情况略有了解,因此二话不说,约定了时间便点头同意。
 将突利送回两军交界,看着突利回转突厥军营,李世民方才转身,率领大军回退豳州城。
 陈丰已然在帅帐之中等候多时,听闻李世民大军回城,当即赶过去迎接。
 “恭喜元帅得胜归来。”陈丰笑出了一脸狐狸模样。
 “先生莫要取笑。”李世民的心情不错,尚且有心思和陈丰调笑,便说明他们大计可成。
 果然第二日突利可汗携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在豳州城外求见唐军元帅,商讨和亲事宜。
 早在昨日,大军回城之后,李世民就已经下令今天大军开拔,回转京城,一时之间众人错愕,尚未交战,如何便已回转京师?莫不是他们战无不胜的秦王殿下此次亦是失利突厥,欲要回转京师听从太子殿下的意见,迁都它地,将长安城留给突厥精兵了?
 然李世民并未有任何解释,全然任由其他人猜度。
 
重生在初唐 第29章 攘外必先安内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李世民与陈丰坐在堂前饮茶,陈丰开口便是恭喜。
 “还要感谢先生神机妙算。”李世民也并未居功,反而将功劳放到了陈丰的身上,“若非先生想出此等退敌大计,只怕此时黎民已陷入战火,若非先生不顾自身安危单qiāng匹马闯入敌营说服突利,某亦不能得此战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