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攻略极品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萨琳娜
张宝福围着野猪转了一圈,又是心惊又是兴奋。
“是啊。”
安妮脸上还是沾着血,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大海家的,这几头野猪,你真的愿意全都交给大队部?”张宝福再三确认。
“交,全都上交。这些野猪本来就是我专门去山里给大家伙打的。”
安妮故意做出一心为民的模样,“这段时间乡亲们实在太辛苦了,我看着都心疼,偏我生产的时候落下了病根,不能每天都上工,正好我有把子力气,便去山里给大家伙打点野味,好歹添个油水嘛。”
安妮表功的同时,也不忘给自己争取福利。
“哎哟,大海家的,还是你心里惦记乡亲们啊。”
“这么多野猪,说上交就上交了,大海家的果然有觉悟。”
张家村的村民七嘴八舌的夸着安妮。
牛老太等人闻讯赶来,站在人群中,看到那一地的野猪,心疼的快要滴血了:真是个败家娘们,七八头野猪,说上交就上交。
这么猪肉,要是送到收购站,或是运到黑市,不知能换多少钱哩。
这熊娘们倒好,说给大家伙分就给分了,真、真是气死人了。
安妮才不管牛老太等人是否生气了,她正等着张宝福给她“奖励”哩。
果然,能做生产大队的队长,张宝福确实足够聪明。
他听出安妮话里的意思,便笑着说,“安大妮同志生病都不忘为大伙谋福利,果然是个有思想境界的好同志。不过,我们大队也不能亏了好同志,这样吧,以后安大妮同志好生休养,工分照记。”
张大队长都盘算了,安大妮就算上工,每天也就六七个工分,到了年底,撑破天五六十块钱。
可这八头野猪哩,拿去收购站卖肉,都能卖个几个百块钱。
好不夸张的说,这几头野猪能抵安大妮好几年的工分哩。
村民们都开始算计自家能分多少肉,对于带来这些肉的安大妮,更是好感爆棚。
听张大队长说要给安大妮算工分,没有一人提反对意见。
更有人帮着安大妮喊道,“不能光记工分,这次分肉,人家大海家的也得多分点儿……”





攻略极品 第440章 农家极品大嫂(十七)
张大队长当然不会亏待了“功臣”安大妮。
这次分肉,张大队长直接分给了安大妮一条猪大腿。
这是单给安大妮个人的,牛老太眼红也没办法。
安妮喜滋滋的拿着猪大腿回了娘家,切肉、剔骨,分成了好几份儿。
你问她为啥没有回张家?
原因也简单。张家没有分家,厨房是全家共用的,安妮没有自己的锅碗,就算开小灶也不方便。
既是这样,她索性把东西拿回安家,这样爷爷他们也能吃点儿,自己还能时不时的过来打个牙祭。
至于那个原剧情中把原主“卖掉”的弟媳妇张菊芬,安妮眯了眯眼睛,哼,现在安爷爷和安父都活着,安家还轮不到她做主!
事实也是如此,现在的张菊芬别提多安分了,每天忙里忙外,对爷爷、公婆也十分孝顺,谁人见了都夸一句贤惠。
对“安大妮”这个大姑子,张菊芬更是无比亲热。
张菊芬这般待安妮,除了安爷爷他们还活着、她无法做主之外,更有安妮太厉害的原因。
好家伙,一拳能锤死一头野猪的女霸王,谁人敢惹?
没看到“安大妮”的婆婆牛老太都不敢跟安妮大小声嘛,更不用说别人了。
再说,安妮不是原剧情中的原主,她非但没有坏了安家的名声,还帮安家赢得了整个红星大队的尊敬。
分了一次野猪肉,安妮在红星大队的威信空前的高,就算那些看安妮不顺眼的人,现在嘴里吃着人家打的野猪,也不好再开口说她的闲话。
因为他们清楚,一旦自己开了口,非但没有人来附和,反而会有更多的人反过来指责他们不地道、没良心。
“安大妮”的名声彻底被洗白,再有人提起她,不会再说什么“泼妇”,而是能打野猪的巾帼英雄。
安大妮的名声好了,安家自然也跟着被人称颂。
还有许多人,见识了安妮的本事后,暗搓搓的想来安家拜师——安大妮一个女人都这么厉害,若是个男人练了安家的功夫,那肯定更厉害啊。
安爷爷本来就是个有故事的传奇人物,这下子,在年轻一辈心中,变得更加高大、神秘起来。
现在的安爷爷和安叔公,走到哪儿都是热切的目光,让两位老爷子十分受用。
有本事、名声好、回娘家的时候还次次不空手,绝对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姑子啊。
这么好的大姑子,张菊芬当然要敬着捧着,哪里还能生出算计的心思?
安家和睦,安妮三不五时的带着孩子回来,安母帮着看孩子,她则跑到后院跟安爷爷研究那几本古籍。
有了安妮这次的惊艳表现,安爷爷愈发相信那本古书上的穴位激发潜能的法子。
这段时间,安爷爷和安父也开始按照那本古籍练功。
安妮趁机夹带了一些私货,悄悄将北冥神功的一些内功心法教给了两位老人。
有了正经的心法做根基,安爷爷和安父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他们的功夫也越来越精进。
传说当中的飞檐走壁、内功,他们似乎都摸到了门槛。
这种发现,令两位老人更加兴奋,也愈发勤奋的研习武功。
安妮则当着长辈的面儿,开始研究中医。
她先是学着辨认药材,随后就是练习如何炮制、处理药材。
半个月后,她甚至开始有模有样的给人把脉。
期间,安妮也不忘去山里打头野猪、打几只野兔啥的。
野猪这样的大牲口,安妮继续送到大队部分给乡亲。
野兔啥的,就留下来自己吃。
安妮的名声更好了,很多小孩子见了她的面,就直接兴奋的喊:“分肉,分野猪肉!”
如此又过了一个月,安家村的村民都知道,安妮竟自学成才,学会了把脉、看病。
这年头缺医少药,农村更是连个像样的大夫都没有。
往往得了病都靠熬,熬过去就没事,熬不过去是命不好。
安妮学了中医,中医就地取材,就算是偏远山区,也能有办法帮乡亲们看病疗伤。
安家村的一个村民上工的时候摔了一跤,头上磕了一个大口子,哗哗的淌血,草木灰都堵不住。
他家穷,接连两年欠着队里的钱,根本没钱去镇上的诊所。
隔壁的赤脚大夫给瞧了瞧,也只是撒了些止血的药粉,裹上厚厚的纱布。
可那伤口根本止不住,很快就把纱布都浸湿了。
失了那多血,眼看人就快不行了,他家里人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把人送去了安家。
安妮看了那伤口,二话没说,拿出自己新配的止血药。
结果,血很快就止住了。
安妮又给他吃了补血的药,然后用特意去县城买来的缝针和羊肠线给他缝伤口。
一番处理,村民的伤情稳定下来。
几天后,竟又能下地干活了。
这样一来,安妮“神医”的名声就传了出去,不只是安家村,红星大队其他村子的村民有个头疼脑热,也都来找安妮看病。
来看病的人,安妮一般都不收钱,药也是白送。
但村民也都淳朴,知道安妮不要钱,也不好空着手上门,每次来要么拿几个鸡蛋,要么拿些粮食和菜。
就这样,安妮渐渐成了红星大队有名的大夫。
如此一来,安妮再进山,就是那些看她不顺眼的人也挑不出刺儿来。
人家进山要么是为了打野猪,要么就是为了采药,而不管是肉还是药,生产大队的人都离不了。
安妮变成了受人尊敬的神医、打猪英雄,张小满和张银锁姐弟两个,也因为是她的女儿,走到哪儿都被人夸赞、亲近。
两个孩子渐渐挺直了腰杆,再也没了往日的自卑与怯懦。
他们对于安妮这个母亲,也越来越敬爱,越来越亲近。
一切都按照安妮指定的目标,顺利的进行着。
安妮这边顺利,远在省城军区的张大海就有些头疼了。
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竟收到了家里三封信。
第一封信,牛老太还算婉转的告诉他,他那个媳妇又在家里闹腾了,实在不像话,让他有空回来教训教训她。
没过两三天,张大海就收到了第二封信,信上,牛老太言辞狠厉的吩咐他,赶紧回来,把那个熊娘们休掉。
休掉?
这又不是旧社会,哪能休妻?!
就算离婚,军婚也不是那么容易离的。
再说,张大海虽然和安大妮这个妻子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可他们有四个孩子啊。
为了孩子,也不能轻易离婚。
张大海正苦恼着怎么跟家里回信,牛老太的第三封信来了。
在信里,牛老太几乎是哀求的口吻,求张大海赶紧跟那个怪力媳妇离婚,如果他再不回来,她这个亲妈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
张大海吓得不轻,也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赶紧写了休假申请送到了营长手里。
晚上,张大海辗转反侧良久,直到半夜才渐渐睡去。
鼾声如雷,但很快,又停住了。
熟睡的张大海忽然睁开了眼睛,翻下床,找到了那几封信。
“……忽然变得力大无穷,一拳就能打死野猪……”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张大海勾了勾唇角,翻出纸和笔,开始打随军申请报告……




攻略极品 第441章 农家极品大嫂(十八)
几天后,张大海带着连队去山里拉练回来,连部指导员便喜滋滋的找了来。
“老张,你的休假申请营长已经批了下来,足足有一个月哩。另外,你的随军申请报告也批了。营里还给你分了新房,你有空去看看吧。”
指导员姓徐,年龄比张大海大一些,两人搭伙好几年了,彼此都非常熟悉。
他拍着张大海的肩膀,感慨的说道,“你小子总算想明白了,要说我,你早该把弟妹和孩子都接来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才是个家嘛。”
两人关系好,所以,徐指导员也知道张家的那些破事。
想到张大海偶尔喝醉了酒,跟他絮叨什么老娘和媳妇不对付,媳妇总撒泼,不是跟婆婆顶嘴,就是跟妯娌打架,连孩子都照顾不好,徐指导员就替张大海发愁。
唉,这都是夫妻常年分离造成的。
一个女人,男人常年不着家,家里什么事都要靠自己,时间久了,肯定有想法。
再说了,张大海行事也确实有些问题。
都是农村出来的,张大海自己出息了,想孝顺父母、帮衬弟妹,徐指导员能理解。
可张大海结婚后,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妻儿啊。
想把津贴寄给父母,行,毕竟不能拦着人家尽孝心。
可你好歹给妻子也寄一点儿啊。
农村里确实有吃有喝,基本上花不到什么钱。
可万一有个意外哪?
不管是生病还是上学,哪样不要钱?
张大海媳妇手里没有钱,男人又不在身边,想想就知道她有多难。
徐指导员曾经委婉的劝过张大海,结果这人却一脸耿直的说:我娘最是公道,也最心疼我,肯定不会委屈了我的老婆孩子。
得,人家都这么说了,徐指导员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他只是个外人。
后来,张大海升了连长,按照规定,可以申请家属随军。
徐指导员就又来劝张大海,“既然你媳妇跟你娘不太和睦,那就索性把她们分开吧。常言道远香近臭,离得远了,她们或许就没那么多的婆媳矛盾了。”
结果,张大海又一脸孝顺的说,“我妈不同意,我常年不在家,不能孝顺爸妈,就让媳妇和孩子代我尽尽孝心。再说,我妈稀罕孙子,她也舍不得银锁哩。”
徐指导员:……
作为同袍兄弟,徐指导员真是把能劝的话都说了,可人家不听,他也没办法。
但徐指导员担心,照张大海这么个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将来一定出大问题。
不过,徐指导员万万没想到,张大海竟忽然想明白了,还主动打了随军申请报告。
这真是让他有些意外。
张大海比徐指导员还意外呢,“啥?我、我打了随军申请报告?我啥时候打的,我咋不记得了呢。”
徐指导员也是一愣,“你不记得了?我听营长说,是半个月前你连夜跑过去,敲开了营长的房门,把报告亲手交给营长的啊。”
当时营长还跟徐指导员抱怨,“这个张大海,真是想媳妇都想疯了,三更半夜的来敲门,你嫂子都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营部出了大事呢。”
“连、连夜?还跑到了营长家?”
张大海挠了挠头,“有这事儿?我咋一点印象都没有?”
难道这段时间太累了,他的记忆都出问题了。
但不管怎么说,报告已经递上去了,上头还同意了。那就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张大海原本还有些郁闷,但一想到老娘接连给他写的三封信,又觉得这样也挺好。
看老娘信里的内容,估计她和安大妮已经闹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
连让他休妻的话都喊了出来,显是气的不轻啊。
休妻,肯定是不行的。
还是那句话,他和安大妮虽然没有什么感情,但两人有四个孩子,只要安大妮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错事,他就不会跟她离婚。
不离婚,可老娘和老婆闹得势如水火,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隔离开她们。
干脆就让安大妮带着孩子随军吧,两下里都能太平!
就这样,张大海也没有多想,把连部的事安排了一下,便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
待到张大海回到张家村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份了。
往年这个时候,地里的小麦已经开始成熟,繁忙的夏收工作即将开启。
但今年,旱灾太严重了。
河里的水位一降再降,眼瞅着就快要见底了。
红星大队的队员们,轮番倒班去河边挑水灌溉庄稼,可地里还是裂出了一道道的大口子。
原本应该沉甸甸的麦穗,看上去也瘪瘪的。
不用收割,那些常年侍弄庄家的老手便知道,今年又要减产。
可产量早在年初的时候就报上去了,足足比丰年的时候还要高一倍。
这还是张宝福被去年的旱灾吓坏了,不敢胡乱吹亩产,唯恐害了自己的乡亲。
听说,别的村子都吹出了亩产几千斤的昏话,现在地里减产,到时候交统筹粮的时候,百姓们还不知道怎么哭呢。
还听说,因为张宝福不敢虚报产量,公社的主任狠狠的批了他一顿。
现在看到地里稀稀疏疏的庄稼,张宝福确实无比庆幸自己当时挺住了。
否则,今年他们红星大队可就要造大难了。
庄稼注定要减产,但也要收割。
张宝福做了动员大会,整个生产大队、四个村子两千多号人,除了动不了的老人和不懂事的奶娃子,基本上全体出动。
这次,连安妮这个几个月都没下地的人,也来到了田间地头。
不过,安妮还是没干农活,而是熬了一锅一锅的消暑解热的汤水,给乡亲们送了来。
对于她这种“偷懒”行为,红星大队却没有一个人有意见。
原因无他,这段时间,大家伙没少吃安妮从山里打回来的野猪肉。
谁家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磕伤腰疼的,也全靠安妮的免费诊疗缓解。
这样的能耐人,大家反倒觉得应该干更重要的事,而不是跟他们一起干农活。
红星大队全体总动员,足足忙了三四天,这才将所有的粮食收割完毕。
晾晒、称量,然后大家绝望的发现,今年的产量居然比前年减少了近一半,距离张宝福报的产量也有不小的距离。
也就是说,把这些粮食全都上交,都不够任务量。
这下子,生产大队的人都快哭了。
就在下头的队员暗暗商量提前分粮的时候,穆贵枝去山里捡柴,不小心跌落山坡,发现了张大财主的秘密粮仓……




攻略极品 第442章 农家极品大嫂(十九)
穆贵枝就像原剧情中描写得那般,发现秘密粮仓后,没有藏私,直接找到了大队长张宝福。
张宝福和其他几位村长商量了一番,也同样做出了“不将这批粮食上交”的决定。
他们知道这样是犯错误,可他们必须这么做。
因为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乡亲饿死。
就这样,红星生产大队夏收完,便利索的将所有的新粮.交到了公社,而那些从张大财主家的粮仓找到的粮食,则被他们悄悄的分批运下山,分到了村民手里。
村民们也都知道轻重,把家里从外村娶回来的媳妇、不懂事的奶娃子全都再三叮嘱了一遍:保密,一定要保密。谁要是说出去,就直接滚出这个家。
别看红星大队是四个村子组成的,但几十年来,他们相互联姻,早就亲如一个集体。
彼此都沾亲带故,大队长和几个村长冒着犯错误的危险给他们分粮食,他们也该守住这个秘密。
一则,是保护大队长他们。
现在闹天灾,周围的村子都遭了难,夏收原本是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候,结果,只要离开红星大队,他们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哭声和骂大队长不是东西的声音。
跟别的生产大队一比,他们红星大队的状况是最好的。
至少这一年,他们不再担心挨饿,时不时的还能吃上一回肉,简直比平常的丰年还有好哩。
而这一切都是大队长和几个村领导带来的。
如果哪个没良心的混账玩意儿把大队长他们给举报了,大队长他们肯定要被处分,而红星大队也会换个新大队长。
娘的,谁知道新换上去的大队上是个什么货色。
万一跟隔壁几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一样,一门心思的想“放卫星”,往上报个亩产过万,那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还活不活?!
二则,他们也是想守住自家有粮食的秘密。
今年歉收已经成定局,又有那么多人祸,人们注定要挨饿。
红星大队不只是内部联姻,还跟周遭的村落有来往,万一被人家知道自家有粮,那还不被借粮的亲戚踩烂门槛啊。
挨过饿的人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每每想到去年那个难熬的冬天,许多人从灵魂深处都感到那种抓心挠肝的饥饿感。
在灾年,粮食就是命,命能往外借吗?
不借,绝对不能借!
所以,粮食的秘密必须守住。
一切都按照原定的轨迹运行着,而唯一的变数就是安妮。
有了安妮,红星大队队员们的好状态,才有了更好的解释。
在原剧情中,分了粮食之后,红星大队没有饿死人,村民们也都没有营养不良的情况。
全民都挨饿的大环境下,红星大队的反常就凸显出来。
别的村子里的人不是没有怀疑。
哪怕红星大队的人个个严守秘密,可还是有一丝风声传了出去。
公社的领导还曾悄悄到红星大队暗访,幸亏村民们口风紧,这才没有把事情暴露出去。
但多少影响了张大队长在上级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后来公社提拔干部,硬是把张大队长给落下了。
说起来,不得不算是一件憾事。
但这次不一样了,有了安妮时不时的进深山打猎,红星大队经常都能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
“嗷、嗷嗷,分猪肉啦,又分猪肉啦!”
张大海回到老家,踏入村子的时候,就发现乡亲们拿着盆、端着碗,说说笑笑的往场院走去。
不是说老家遭了旱灾,夏收就减产了吗。
怎么看乡亲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面黄肌瘦、愁云惨淡啊。
张大海赶忙叫住一个相熟的村民,“二大爷,您这是干什么去啊?”
二大爷一看是张大海,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哎哟,是大海啊,你又休探亲假啦?”
“嗯,有事回来看看。二大爷,这段时间村里可还好?您老身体也好?”
“好、好,都好。”
二大爷和张大海寒暄了几句,这才想起张大海刚才的问题,忙笑着说:“咱们这是去场院分猪肉。说起来,这些日子还真是多亏了你家大妮。”
“……不愧是军嫂,你家大妮儿就是有思想、有觉悟,知道咱们乡亲辛苦,每隔几天就去山里打猎。不是今天打个野猪,就是隔两天拖只鹿下来,啧啧,咱们生产大队三天两头的都能吃上荤腥,全靠大妮儿啊。”
“你这一路也都瞧见了,外头是个什么情况?到处都挨饿!可咱们生产大队又是个什么情况?哈哈,比丰年的时候过年还舒坦哩。”
二大爷说得眉飞色舞,几乎要把安妮捧上了天。
其实不只是他,整个红星大队都对安妮十分感激。
1...165166167168169...6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