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这两个人都不是喜好礼数的拘谨性子,所以他们正事一说完,就立刻又恢复了之前那种轻松随意的交流风格。
不过在这两个人心中,却是都清楚得很。若是沈墨真的像他所说的这样,带领着他们一直走下去。那么这两个人从此之后,就是一生的伙伴!
……
当沈墨搞定了师宝瑛的事之后,时间一晃又差不多过去了二十来天。
这些天,沈墨一直在他的军器监里面忙活着。不过他干的这些事,在他的同僚看起来纯属不务正业。
这小子,开始玩火器了。
在南宋时代其实早就有火药武器了。只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武器的功能大致分为三种:
其一是喷射类型,就是用火药推动箭枝飞行,要么就是用引燃的火焰喷出来对敌人造成烧伤。
其二就是爆炸类型。就是把大团的火药装在坛子或者铸铁容器里面,一般都是小的有两斤多,大的也有接近十斤的球形。





南宋第一卧底 第279章:黑火药压缩极限实验
这些东西一般都会起个震天雷,万人敌之类的响亮名号。在铁球的上面有个火药捻子用来点火,后面还连着一根绳索。使用的时候是先点着了以后,再把它甩出去扔到敌人的人群里爆炸,用来伤敌。
说实话,这种类型的武器,有多强的爆炸力是说不上的。但是这个时代,用来惊吓敌人的战马倒是一绝。
第三种类型的,就是原始的突火枪了。不过在绍兴二年才发明的这种东西,到现在也不过才几十年的时间,再加上武器研发的进展缓慢,所以直到现在,突火枪所用的枪管居然还是竹制的。
由此可见,这和时代的火药武器有多不靠谱了。如果说的再刻薄一点,这时候的火药武器在战斗力上,基本上是属于抽冷子吓你一跳、烫你满手大泡或者喷你一脸黑灰的水准。
但是沈墨在军器监里面试验的这种火药,却足以堪称是黑火药的最佳配方!
稍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黑火药威力最大的配比是硝石、硫磺、和木炭,按照15:2:3的重量搭配。
但即便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配方,沈墨却迟迟没有着手进行。就是因为这项技术看似简单,但要把硝石和硫磺加以提纯却非常的复杂。
这里边的硝石,也就是硝酸钾还好办一些。只要在生药铺里面购买了成品硝石,然后将它溶于水中加热。之后用棉布过滤杂质之后,再不断的在锅中加热使其水气蒸发。再冷却之后,就可以在水里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结晶。
而硫磺就麻烦多了,硫磺需要在锅里面容加热到200度,使其融化、过滤杂质。
在这之后还要继续加热到400度,使硫磺达到沸点,之后将硫磺蒸发的蒸气冷却,才可以提出纯净的硫磺。
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可别忘了,这是一个根本没有温度计的时代!
沈墨从密封容器的制作开始,一直到逐渐摸索工艺中的温度控制。在这中间断断续续的经过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几斤纯净的硫磺和硝酸钾。
在这之后,将它们合成火药之后,就是沈墨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在一般的军事爱好者之中都有一个误解,就是如果想让火药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就必须先将他它颗粒化。大家都认为颗粒化的火药在爆燃的时候,才可以发挥出它最大的威力。
但是实际上,在无烟火药发明之前,却曾经有一项黑科技在历史上大放异彩。
虽然它生不逢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被化学方法生产出来的无烟火药所替代,以至于这一项技术几乎不为人所知,但是沈墨却是知道的。
这就是火药压缩技术,当黑火药被极度压缩到接近爆燃点的时候,它就会形成一个石头般结实的药块。
到了这个时候,这个黑火药块的爆炸力就相当于1/3同体积的tnt炸药。它比同重量的最强黑火药,爆炸力还要强上三分之一还多!
当然,在这个时候要想让它爆炸,就不能使用明火了,而是需要雷/管引爆。
如今沈墨就正在做这个实验。
他现在正蹲在一面厚厚的石墙后面,正在一根碗口粗细、长长的木制杠杆末端,把一个个两斤重的石头砝码往上挂。
随着每一块石头挂上去,这个杠杆都会向下微微的一沉。
他现在就在军器监后面的一块巨大的空场上,在他旁边,是那位与他同为军器监少监的鲁铁肩。
这个鲁铁肩大概30多岁左右,长得肩宽背厚、结实粗壮,一张脸也是方方正正、通红的脸膛。
如今他正抱着肩膀,兴致勃勃的看着沈墨隐蔽在墙后面,用一种他看来几近于鬼鬼祟祟的动作,往那个石头杠杆上挂砝码。
“沈少监何必如此作态?”当鲁铁肩看见砝码挂到11个的时候,那根长长的木头杠子已经被压得距离地面只有两三尺高,他笑着对沈墨说道。
“可别说我没提醒你,”这时候,只见沈墨靠在石墙后面向他说道:“要么走远点,要么蹲下!一会爆炸起来可不是玩儿的!”
“这东西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鲁铁肩听见了沈墨的话之后,他顿时笑了一下。
“火药其实就是冒一股火,轰的响一声而已。要是不注意的时候还许能吓人一跳。你这火药加到一块也没有两把,又能闹出多大动静?”
这个时候,等到杠杆而下降停止之后,眼看着火药的压缩趋近平稳,沈墨又朝着木杠上面挂上了第12个砝码。
在这个木头杠子的另一端是一个硕大的磨盘,磨盘上面放着一上一下两个圆筒形的铁模具,长得就像是放大了几倍的注射器。
而上面的那个模具,正被压在杠杆的根部。随着沈墨把砝码的逐渐加上去,两个模具被渐渐压缩得越来越紧!
在这两个模具中间的筒形空间里,当然就是放的沈墨的秘制黑火药了。现在沈墨正在用土办法来进行黑火药的极限压缩实验。
换句话说,这个铁模具被炸碎……是早晚的事。
鲁铁肩一看见沈墨小心翼翼的样子,他就觉得一阵好笑。
就在他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他就见看见沈墨等了等,又把第13个砝码挂了上去!
然后就见沈墨立刻用双手堵住了自己的耳朵,身体在石墙后面往下一缩!
轰!的一声炸响!
这一瞬间,鲁铁肩就像是被人当头轮了一棒,他眼前立马就是一黑。一下子就迷迷糊糊的趴在了地上。
在这一瞬间,他就觉着自己的耳朵里面,什么都听不见了!
等到鲁铁肩在自己耳朵里嗡嗡的轰鸣声之中,惊诧万分的抬起头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一截一尺多长、碗口粗细的破碎木杠从天空中坠落下来,当啷!一声落在了他的眼前!
“这是…”鲁铁肩张嘴想要说话,但他却惊愕的发现,耳朵眼儿里除了阵阵尖利的轰鸣之声以外,他竟然根本听不到自己说话的声音!




南宋第一卧底 第280章:腾飞科技树、禁宫降真龙
“好了,两次13个砝码,一次14个。看来生产安全值是11个1300克的砝码…”沈墨拿出毛笔来,摘下笔帽舔了舔笔锋。然后在本子上记录下了接连三次极限实验的结果。
“现在压缩黑火药的实验已经完成,只要硝酸提纯过了关,能够制取雷汞了以后,咱就有手榴弹用了!”沈墨一边记录,一边兴致勃勃的想道。
“你能听见我说话吗?这是什么东西?”就在他旁边一米多远的地方,那个高大的汉子鲁铁肩忽然声嘶力竭的向他喊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墨假公济私的抽调了匠人和物料,开始在军器监里面进行着一系列的实验。
工部的军器监总监叫做卢修,这个整天笑眯眯的小老头其实是史弥远夹袋里的人。史弥远能够把沈墨这么个烫手的山芋放在他的手下,足以证明他对卢修信任非常。
也正因为这个,所以这位总监卢修对沈墨可以说是非常纵容。那真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在他看来,与其让沈墨在外面惹是生非,还不如让他在军器监里面随便乱搞。
最起码,史相爷把监控沈墨的重任交给了他,这小子要是整天在外面晃荡,经常不在他的眼前,他在史弥远面前也不好交代。
说实话,沈墨如今对南宋这个时代,可真是大为头疼。
在前世的时候,他经常听有人吹嘘说:可以不用任何的电动设备,仅凭手工就能打造出什么什么东西来。
如果是这样的人现在站到沈墨的面前,他一定会劈头先给他一耳光,然后沈墨就会指着鼻子对这个人说道:“那你现在给我做一个试试!”
像这样的人,虽然总是号称是纯手工打造。但是你可以把他们的工具收起来,然后再让他们试试行不行?
沈墨敢说,没有了游标卡尺,这种号称手工帝之类的人,就连一个合格的铆钉都做不出来!
而现在沈墨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如今别说测量工具和温度计了,他手里面现在就是一个台式虎钳都没有,甚至一个标准平面的工作台都找不着!
所以沈墨现在的工业化进程,只能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他就从度量衡等测量器械入手,从一个钢板尺一把锉刀开始做起,沈墨就此开始了他疯狂攀爬科技树的历程。
……
可是就在这一天,正在军器监里忙个不休的沈墨,忽然接到了一个皇宫内侍过来宣旨,说是当今圣上召见!
和他同为少监的鲁铁肩和武轻英,见到一个小黄门过来部里宣旨,说是圣上召见沈墨,让他即刻进宫。这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的表情都是惊诧莫名!
说实话在这之前,沈墨身后有背景,他们也是知道的。上司对沈墨的纵容,这两个人也是了然于心。
不过他这个六品少监今天居然被皇上单独召见,还是吓了这俩人一跳!
“真不知道,这个沈少监到底是什么来头?”武轻英看着沈墨远去的背影,挠着自己花白的头发,还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
从军器监出来之后走上大街,一直走到御街之后向南转弯,一路向前走就是内廷了。
沈墨在这一路上,心里也在暗自嘀咕。当今的宁宗皇帝召见他,只有可能是因为一件事,就是上次的七大名捕枯魂草一案。
不过事情都快过了一个多月了,这皇上怎么才想起他来?
等到小黄门领着他进了巍峨的皇宫,两个人就一前一后,顺着内外宫墙之间的夹道一路绕过了外朝,直接向着内廷行去。
现在这座宫殿,是从绍兴二年开始扩建的。如今临安城里面的百姓都管它叫大内。
这里面光叫得上名字来的大殿就有整整三十座。再加上三十三堂、四斋、七楼、二十阁。里面的建筑简直是煌煌然不计其数。这还不算太子东宫,还有高宗孝宗禅让之后居住的德寿宫在内。
沈墨在小黄门的带领下,一路绕过了大庆、垂拱、延和、端诚四大殿。又走过了皇帝的寝宫福宁殿、勤政殿,一直来到了宫后苑西北的翠寒堂前。
翠寒堂前苍松翠柏,一片浓绿如荫。
沈墨一靠近堂前,就觉得风中一股清凉透骨,顿时让人精神一爽。
沈墨心道:在这炎热的初夏,竟有这么个消夏的好去处,这皇帝还真是会挑地方。
只见这翠寒堂是单独的一座建筑,大约是仿造了汉唐的宫室。虽然只有一层,却建得宽大高耸。
在临近这边的窗户上,窗棂上都钉着闪金辉透骨龙绡,透过这窗纱,可以看到里面前后通透。为了通风散热,前后窗门都打开了。甚至沈墨可以透过窗子看到后园透出来的光亮。
但是终究里面的宁宗皇帝,他是看不见的。
沈墨在堂前肃立,等着里面传唤。却见回事的小黄门刚要踏上台阶,就被一个老太监劈面拦了回来。
等到老太监看见堂下的沈墨,他也几步走下台阶朝着这边走过来。
沈墨一看,只见这位老太监大概五十岁上下,生得浑身清瘦。脸上倒是表情淡然。
“你就是沈墨吧?”只见那老太监一开口,语气也是清淡平和。只见他小声的说道:“官家正恼着呢,你要是现在报名觐见,怕是正冲在官家气头上,连你也要受牵连。”
沈墨听到这里,就是一愣。
这时候,他就听见屋子里面猛然间“啪!”的一声,似乎是一个碗被摔在了地上。
沈墨顿时醒悟,看来这老太监,说得是真的!
只见对面这个老太监听见屋里的响动,他也是面带忧色的微微叹了口气。
“老人家仁慈宽厚,沈墨感激不尽!”沈墨赶紧小声答谢了一句。他心中暗自想道,这老太监倒是个好心肠的人!
趁着旁边的小黄门一不注意的功夫,沈墨上前就拉住了老太监的手。随即又轻轻的放开。老
太监的手干涩而衰老,两个人一接触的时候,沈墨感觉到他手上差不多全是骨头。
而这个老太监,此时却是一愣。
这个六品的年青小官儿,居然一瞬间就在在自己的手里塞进了一个东西!
当他向着手中的指缝里扫了一眼,只见自己的手心里精光闪烁,赫然是一块手指头大小的鸽血红宝石!




南宋第一卧底 第281章:臣有罪,该下大理寺
只见这位老太监当时就是一愣,随即就笑了笑,不动声色的把这块红宝石收了起来。
这位老太监心里面不由得暗自想到,这个年轻人,真不愧是这么小小年纪就当成了六品官,这官场上的门道倒是清楚的很!
只见这时候,沈墨笑着对这位老太监问道,公公高义,不知可否赐告尊姓大名?
老太监抬头一看,只见沈墨年轻的脸上,却是不温不火,亲切中带着几丝庄重,说话的言语和表情上,分寸都拿捏得十分自然老道。
“咱家是伺候官家的一介老奴而已,何敢劳沈沈少监动问……咱家刘敬祖,忝为内东头常侍副总管。”老太监谦虚了一番,到底还是把他姓名官阶说了出来。
一听说是内东头,沈墨就知道这是皇帝身边伺候的太监副总管了。内东头又被称为入内内侍省,就是在皇帝身边寝宫伺候的太监。而还有一个机构叫做内侍省,比前面的少了“入内”两个字,也承担一部分外朝的工作。
在宋代不同于其他各个朝代,尤其是跟后来的明朝相比,太监的权势可以说是不值一提。历史上就说:在宋朝时,内侍见秦桧“无不两股战战”。由此可见,太监的地位并不太高。
而这位常侍副总管,按照品级来说,也就是正九品从九品的样子。
沈墨这块宝石塞过去,果然看见太监的脸色又缓和了许多,知道自己这块宝石到底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
要说到送礼这件事,身为现代人的沈墨可是颇为精于此道,所以在这个场合才能当机立断,干脆利落的做下了这件事。
要说这送礼可是一门大学问,沈墨是最清楚不过的。一般只要是你开始犹豫,不知道是该不该送的时候,那你只管送就没错了。
而且送出的礼物要稍稍出乎对方的意料的重一些,立刻就可以收到送双倍的效果。并且当机立断,绝不要犹豫。这就是沈墨送礼的三大要素。
“刘总管伺候官家辛苦,该日下官请您外面吃酒耍子,也好让您松泛一番。回头我下帖子请您。”
沈墨这边这么说,态度倒是蛮诚恳。这位刘副总管不由得又是暗暗点头。
这个小家伙虽说礼物送过来了,却没有打探官家心情为什么不好这类的逾越之举。反而是还挺真诚的邀请他出去玩,这就说明这个小官儿懂得进退规矩,而且行动举止非但不惹人讨厌,反而是让人如沐春风。
这位刘总管不由得心道:真难得他这么个小小的年纪,是怎么修炼到这个份儿上的!
就在这个时,只听翠寒堂里面有个男人的声音怒喝道:“叫大理寺的人来,把他给我带走!连个馄饨都煮不好!”
沈墨一听这个人的声音苍老,中气不足,就知道肯定是当今的宁宗皇帝赵扩在说话。
这位皇帝在历史上,在明年9月份就死了,但是听他说话的这个声音,明显是身体大有问题,看来这个皇帝老倌儿身体有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沈墨才想到这里,就听得里面的宁宗皇帝又接着不耐烦地说道:“朕传沈墨过来,这都半日了怎么还不到?”
听到宁宗皇帝问起沈墨的事,只见那位副总管刘敬祖连忙恭恭敬敬的在外面答道:“回禀官家,军器监沈墨已到,现在堂外候旨。”
“来了就叫进来,”刘敬祖话音未落,只听里面的皇帝语气中带着一股火气地说道。
这边刘敬祖听说皇上传见沈墨,连忙引着沈墨往台阶上走。
一边走,刘敬祖在沈墨的耳边一边小声的说道:“官家正在发落御厨,馄饨没煮熟…你仔细些!”
沈墨一边往里走,一边啼笑皆非的想道:“就这点儿破事儿,也趁着这么一国之君发火?居然还把御厨往大理寺里面送?”
等到沈墨进了翠寒堂,只见这屋子里面家具细巧精致。屋子里面除了书案就是书架,看起来倒像是个书房。
只不过,里面的布置却并不是金碧辉煌,倒是有一种清新文秀的气韵。
看起来这位宁宗皇帝的品味也还不错。最起码比那些清朝的皇帝强出一个明朝去。
沈墨一边想着,眼角的余光见到正前方的御座上,正坐着一位穿着素白衣袍的老年人,沈墨赶紧跪下行觐见之礼。
这一下就是三跪九叩,自从到了大宋以来,沈墨还从来没给任何人下过跪!
如今他一个现代人被逼得向别人磕头,虽说是形势比人强,但是他一边行礼,一边也在暗自咬牙。
“妈的,居然让我给你磕头,也不怕折了你的寿!”
沈墨一边心里这么想着,一边躲开地上跌碎的瓷片和摔烂的馄饨,总算是把这一套礼仪完成了。
等到行完礼以后,人家皇上不让平身他也没法站起来,只能是继续保持着拜服状态,听候吩咐。
“你就是沈墨?”只见上面的宁宗皇帝开口说道:“抬起头来,我看看。”
沈墨把头抬起来让皇帝看他的脸,他也借机偷瞄了一眼皇上。
只见今年这位才56岁的皇帝,如今竟然像70多岁老人一样满头白发、须发斑白。脸上还带着一片青灰色的病气。
稍微有点儿医疗知识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老人只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真的这么年轻…”只见座上的宁宗皇帝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是哪年生的?”
“微臣丙子年生人…”沈墨赶紧低下头回话。
但是他这一低头,就正好看见边上一个素衣女子跪在墙角处,衣袍的衣角正在簌簌发抖。
看来,这就是那个倒霉御厨了!沈墨在心中暗自想道:给皇上煮馄饨都敢煮不熟,真是丢人……
正当沈墨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嘴角却忽然露出了一丝微笑。
只见他刚刚报出自己的生辰之后,随即又拜伏于地说道:
“臣也该下大理寺!”
等到他这话一说出来,那个刘敬祖顿时就是一咬牙!
这位刘公公心中想道:“这个沈墨,毕竟还是年轻!”
“他刚才在翠寒堂外还表现的好好的,甚至比当朝大臣中的大多数显得都要成熟老练。怎么他一见到皇上,当时就是乱了分寸?”
这小子准是见到皇上天威,心里发虚。结果人家问他多大岁数,他弄不好倒是把自己过去犯下的错事儿给想起来了!这可真是不打自招!
“哦?”座上的宁宗皇帝听沈墨这么一说,顿时也愣了一下。
“你为什么该下大理寺?”皇帝纳闷的问道。
只见下面跪着的沈墨,头也不抬的说道:“微臣丙子年生,饼子生……当与馄饨不熟同罪”。
“哦?哈哈哈!”只见宁宗皇帝听他这么一说,错愕了一下之后,立刻就是哈哈大笑起来!




南宋第一卧底 第282章:两三言帝心简在、此一卷江山传袭
沈墨这么一说,实在是大大的出乎宁宗皇帝的意料,而且这句话正好戳中了他的笑点。
原本这位宁宗皇帝,肚子里正是饥火上升,情绪非常不好的时候。却被沈墨这句话顿时说得龙颜大悦,脸上的阴霾霎时间就是一扫而空!
看到皇上笑成这样,沈墨当然依旧是没有抬头。不过边上的刘敬祖还是凑趣儿的跟着笑了起来——眼下皇帝心情正好,要是一屋子的人都板着脸不跟着笑,未免显得皇上笑点也太低了。
不过这个刘敬祖心里边儿却是暗自叹服,不由得用用目光重重地看了沈墨的背影一眼!
这个小子真是大胆已及,也是聪明之极!
就这一句话,就相当于是为他自己消除了祸患。可以想象他接下来的奏对,一定是事半功倍了。
比起之前铁青着脸的官家来说,现在的皇上立时变得心情大好。对于沈墨来说,这次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个小家伙,当真了得!
就在满屋子内侍笑成一团的时候,就听醉寒堂外有人回禀,说大理寺的差官过来提人来了。
一听到外面宫人的话语声,沈墨就见自己旁边的青砖上面,大滴大滴的泪水啪啪的落了下来。
1...8384858687...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