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接着说第三个,三步吉凶神仙陆是怎么回事?”沈墨又接着问赫连勃。
“这个陆神仙,大概有30岁上下年纪,在涌金门码头上摆得一个算卦的摊儿。”只见赫连勃接着说道:
“据说这个人一天最多三卦,多一卦都不给别人算。但是他只要是说出话来,便如同万岁爷的金口玉言一般,简直是无一不中!”
“哦!原来陆神仙是个算命的。”沈墨听了以后,慢慢的点了点头。
“他可不光是个算命的!”只见赫连勃见沈墨不以为然的样子,他又一脸认真的表情说道:“据说他在走出三步的时间之内,就可断人吉凶祸福…那可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你知道吗?就在去年,有一个诨名叫“魏痴儿”的年轻人找他算命。这个姓魏的小子是个泼皮,一心想要故意捣乱。于是就问陆神仙,他合该着什么时候死?”
“你猜那位陆神仙怎么说的?”只见赫连勃眉飞色舞的说道:“陆神仙当时就说:你合该着今年八月十八,死于钱塘潮!”
“这个魏痴儿是个弄潮儿,每年八月十八的钱塘潮,这小子都要到潮水之中嬉戏玩耍,争强取胜。”赫连勃接着说道:
“他听陆神仙这么一说,以为陆先生是蒙他的,所以心下不以为然。然后他还跟陆神仙打赌,说只要是他活过了今年的八月十八,就来掀陆神仙的摊子。”
“后来你猜怎么着?”只见赫连勃说道:“就在去年的八月十八当天,因为魏痴儿的老娘听说了这件事,死活拉着他,没让他当天去钱塘江上弄潮。于是他就在家中的院子里闷坐。”
“这个时候,正赶上他舅舅来他家串门。他舅舅是钱塘县一个姓曹的猎户,在进屋跟她老娘说话之前,这位舅舅就把自己的弓箭袋放在了门口的窗台上。”
偏偏这个时候,正好赶上魏痴儿的耳朵眼儿里奇痒难忍,于是他就从箭袋里抽出了一支箭来,坐在自家的门槛上掏耳朵。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只见赫连勃眉飞色舞的说道:“一阵大风刮来,他身后的门板被风吹得一扇,正好撞在他掏耳朵的箭尾上!”
“就在当时,一箭就从耳门里贯穿了魏痴儿的脑袋,把这小子给钉死了!”
“然后呢?等大家拔出箭来一看,只见那支箭上面正正的刻着四个字:钱塘曹氏!”
“厉害吧!”只见赫连勃朝着沈墨挑了挑眉毛说道:“这位陆神仙说他死于钱塘潮,他就在八月十八那天,死在了“钱塘曹”上头!”
“我去!咱们临安城里还有这样的奇人?”沈墨听到了这一段以后,也是跟着感叹了一句。
但是此刻,沈墨的心里却是有些不以为然。
身为现代人的沈墨,当然知道所谓的算命是怎么回事。更何况他自己就在诈骗团伙里面卧底过,对这些江湖骗子的骗术,可以说是样样驾轻就熟。
估计要是沈墨不作捕头的话,哪怕就是他也在江湖上算命为生,他也一样能够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这个陆神仙什么的,沈墨也就是为了凑趣儿,假意的惊叹一番罢了。
“那第四个呢?”接着沈默又向赫连勃问道。
“这个家伙,叫做“寸步不移卫铁杵”,他可是有意思的很!”只见赫连勃笑着说道。
“这家伙生就的身高体壮,两膀天生一股神力,临安城内无双无对!”
“只不过,他爹娘生前都是大瓦子里面的戏子,所以他也是出身微贱贫寒,什么也干不成。”
“于是这家伙,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根数百斤重的大铁杵,随身就带在他的身边。”





南宋第一卧底 第218章:庙中皇陵兔、从无虚名
“这家伙走到哪儿都拎着它,每日里以乞讨为生。只不过他要饭的时候,他从不求人也不唱曲儿吹笛,而是就把那一根大铁杵往你家的门口一扔,你就得给他拿几个钱走。”
赫连勃笑嘻嘻的说道:“如果你要是不给的话,这狼犺东西就横在你家门口,让你出来进去碍事的很!”
“那大铁杵数百斤沉,得要四五个壮汉合力才能抬得起来。普通人别说是拿起来了,就是想要挪动一下也是不能。所以这个小子才得了个“寸步不移”的名号。”
“那要是那家人家就偏是不给钱,而是找几个人把那根铁杵抬走呢?”只见莫小洛听到这里,好奇的向着赫连勃问道。
“以前也有人这么做过,”只见赫连勃笑呵呵的说道:“不管你把那根铁杵抬出多远,也不管你是把它扔到井里也罢,还是投到河里也行。准保在第二天一清早,这根大铁杵还会准准儿的回到你家的门前!”
“而且这一次,要是没有几两银子的银钱,你是彻底打发不了这个卫铁杵了!”
就见赫连勃笑着说道:“就因为这个卫铁杵有这样的本事,所以可着临安城数过去,他是城里的乞儿中混得最好的一位。每天倒是有酒有肉,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说起来,咱们这临安城的奇人异事还真是不少。”沈默听到这里,他也接口笑着说道:“就光这四个人,听起来就是个个不凡。有机会的话,倒是要一个一个的好好见识见识!”
“今天咱们就有机会见识一个,”只见赫连勃笑着说道:
“前面清波门内,仁美坊里头就是小鹈鹕的家。这回咱们能不能把这两句没头没尾的话弄清楚,就看他到底是真的能够一口吞天,还是浪得虚名了!”
……
沈墨他们一行人一路走进了仁美坊,一直来到了小鹈鹕的家门前。
沈墨抬头看了看这家的门户,不由得暗自笑了笑:这个小鹈鹕,果然是有意思得很。
在临安城里,名声叫得这么响亮的风尘四奇之首,听说他的本事还不小。可是他居然住在一间土地庙里,这也真是奇了!
等他们移步迈进了土地庙,只见这院落里面却是一副破败不堪的样子。
院子里的地面上乱七八糟放着破碎的窗棂格,多半扇门板还斜靠在墙上。周围散落着破碎的水缸、烂底儿的箩筐。地面上满地都是垃圾,简直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他们正前方的土地庙,也是破败到了快要倒塌的程度。阳光顺着瓦片上的大大小小的洞眼照进殿里。柱子上的朱漆崩裂得面目全非,露出里面斑驳的木质底子。
沈墨估计就像这样破旧的小庙,他什么工具也不用,徒手就能在五分钟之内把它拆得干干净净!
此时,在这间大殿的门槛上,正坐着一个年轻人。
只见这个人中等个头,稍微显得有一些偏瘦。他精赤着上身,露出了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和身上的腱子肉。
他的头发胡乱的在头上挽了一个结,两只手上,满是淋漓的鲜血!
他的两条腿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骑坐在门槛上。在他面前的门框上钉着一根钉子。
现在正有一只野兔的脑袋被穿在这根钉子上,兔子身上的皮毛已经被他剥去了一多半。
这个年轻人的手里拿着一把小小的短刀,还在不断的向下剥着兔子皮。
等到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只见他过扭头,向这边看了一眼。
沈墨和他打了个照面,只见这个年轻人脸上的面容生得棱角分明,样子有九分像是年轻时代的梁朝伟。
只不过这个年轻人的神情,看起来很是慵懒而随意。当他回头看大家的那一眼,倒有些像是房檐上正在午睡的一只懒猫被人打搅了睡眠之后,抬头看了一下周围的那种神情。
有点儿意思!
沈墨不由得又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他,这个小鹈鹕带给他的感官,让沈墨颇有些惊艳。
他上一次产生这种感觉,还是他在福隆寺和奇僧觉岸打机锋的时候才有的!
只见这个小鹈鹕在看了一眼众人之后,就把脸又转向了那只血淋淋的兔子。就见他随手把染满了兔子血的刀尖插在门框上,然后长长的叹了口气。
“白头神雕铁老总,立地迦蓝万总巡,仙猿剑古夜夫捕头,碧眼猞猁陆青瞳,白羽青衫许还书,再加上一个墨羽枭赫连勃……”
“天下六大神捕,居然一起找上了我小鹈鹕!难道我早上抓的这只倒霉兔子,是从皇陵里面跑出来的不成?”
只见这个年轻人说话的时候,脸上满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估计他也觉着这么多名声赫赫的捕头结着伴一起来找他,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你少说了一个,是天下七大神捕。”
只见铁老莲听见了小鹈鹕的话之后,老人家笑了笑,然后向着沈墨那边示意了一下:“钱塘县前任捕头沈墨沈云从,他是我们这行儿里的天下第七!”
“听说过!”只见小鹈鹕点了点头,笑着向沈墨示意了一下。沈墨自然也是含笑点头,算是回了个礼。
只见铁老莲对着小鹈鹕说道:“今天我来,是有一桩生意想要关照你,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铁老总,瞧您说的!”只见小鹈鹕向着铁老莲笑了笑:“我小鹈鹕徒有一口吞天之名,这虚名能瞒得了别人,还能瞒得了您?要是连铁老总都搞不明白的事儿,我哪有那个本事去弄清楚?”
这时候,沈墨在边上听着他们两个的对话,不由得心里暗自佩服!
要说这个铁老莲,真不愧是江湖上人人敬佩的人物,这老先生的人品,还真不是浪得虚名来的。
一般的来说,像小鹈鹕这样的江湖人,是最忌惮他们这些公门捕头的。铁老莲更是有足够的威势和资历去压制面前这个年轻人,让他不得不乖乖的就范。
可是这铁老莲偏偏一开口,就说有一桩生意关照对方。他言下的意思就是说,他问了问题之后,也一样会照价付款。
身为一个公门中的老人,对一个江湖中的后辈能做到这个份儿上,这就足见这位铁老的宽厚之处了。
“你就别谦虚了,”这个时候,只见赫连勃走上前去,把今天那个自爆的刘金蟾临死之前喊出来的那句话,向着小鹈鹕又复述了一遍。
“开花了……一花始绽,万界魂枯?”小鹈鹕闻言,他脸上带着莫名其妙的神情,又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然后只见他低下了头,开始默默地沉思了起来。




南宋第一卧底 第219章:奇花异人、尉老藤
这个时候,就连沈默的心里都不由得暗自打鼓。
这个小鹈鹕被他们传的这么神,甚至连他们这个神捕团都要来找他帮忙。如果现在小鹈鹕要是摇头说不知道,估计沈墨他们想要打听出这句话里面蕴含着什么意义,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这时候,只见小鹈鹕想了想。然后他抬起头来向着铁老莲说了两个字:“五两。”
只见铁老莲听见这话,不由得立刻笑了起来:“听说你小鹈鹕给人家办事,不管大事小情,最少都是五十两起的,今天你怎么要这么少?”
只见小鹈鹕叹了口气,满面愁容的说道:“我要是要价太高,怕你们将来给我小鞋儿穿。可我要是一分不要,又怕坏了自己的规矩。所以只好意思意思,少要点儿呗!还能因为啥?”
这个时候,铁老莲笑着回头,示意赫连勃拿钱。
却见沈墨抢先从怀里掏出了一锭五十两一锭的银子。上前一躬身放到了小鹈鹕脚身下的门槛上。
“规矩就是规矩,”只见沈墨笑着对小鹈鹕说道:“都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你这规矩,想破的话容易得很,立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能不破,还是不破的好。”
“好个沈捕头…果然名不虚传!”只见小鹈鹕笑嘻嘻向着沈墨拱了拱手。然后血淋淋的就把那锭银子抓了起来,塞进了自己的腰带里。
接着,只见小鹈鹕笑着伸出了一根手指,向着外院子外面指了指。
“从大路上往西,出了清波门一直走,到快到西湖岸边的时候,你们会看到一个小院子。”
只见小鹈鹕说道:“那里面有个80多岁的老头,叫做尉老藤。”
“如果这人世间真有一个人,知道这句话里说的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人一定就是他!”
听了小鹈鹕的话,在场的众人顿时就是一楞。没想到他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算是把他们的问题解决了?
“你说的这个尉老藤,他是什么人?”只见赫连勃纳闷的问道:“你怎么就知道,他一定会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你这句话里面,先是说了“花开了”三个字,”只见小鹈鹕从门框上拔下了那把小刀子,一边接着剥他的兔子皮一边说道:
“然后又接着说“一花始绽”,这就说明这两句话里面,明显说的是有关一种花的事儿。”
“那个尉老藤是一个老花匠,也是一个异人。平生从他手里面经过的奇花异草不计其数。现任的大内花木总管邱天容,就是这个尉老藤的关门弟子。”
只见小鹈鹕摇着头说道:“如果要是连他都弄不明白这句话,我保证,你再问谁也是白饶!”
“好吧,那你跟我们一起去找他。”只见赫连勃闻言,向着小鹈鹕说道。
“我就不用去了吧?”只见小鹈鹕愁眉苦脸的说道:“一看见你们这阵仗,我就知道这件事儿准小不了!要是把我掺和进里头去,说不定把小命儿都得搭上……”
见他言辞中有推脱的意思,赫连勃立刻就是眉毛一立,还要再说。
就在这时,只见沈默笑嘻嘻的向着莫小洛说道:“诶!小洛你看这只兔子,像不像今天早上,从皇陵里头走失的那一只?”
“我去!我去还不行吗?”只见沈墨的这句话刚一落地,小鹈鹕就像是中了箭的兔子一样,从门槛儿上飞快的蹦了起来,哭笑不得的甩手说道。
……
等到小鹈鹕洗干净了手脸,披上衣服,之后他就带着这个神捕团出了仁美坊,一路朝着清波门外走去。
果然,在西湖边上一处幽静的所在,他们找到了小鹈鹕说的那个小院子。
隔着这个院落的竹子栅栏,沈墨就看见这个院子里面,种植着各种叫不上来名字的奇异花卉。还有一个个的花盆杂乱无章的摞在一起。
这些盆子里面,有名贵的瓷盆,也有泥制的瓦罐。有的硕大如同澡盆,也有比指头大不了多少的酒盅。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里面都种植着各种花卉和植物,一朵朵一簇簇的在院落中争奇斗艳。
等赫连勃敲响了院子外面的柴门,就见一个黄发老者拄着一根一人多高的拐杖,颤颤巍巍的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看来,这个人就是尉老藤了。
只见这位老人家,外面看起来倒是耳聪目明,只不过行动之间迟缓得简直就像是一只树獭。
在他打开柴门的时候,沈墨注意到他的十根手指头上面粗糙干裂,而且手上粘的全是新旧不一的泥土。
这位老人家问明了这些人的来意之后,就把他们让到了庭院里面。
沈墨一边向里面走,一边注意着周围的花卉草木。结果沈墨发现眼前的这几百上千本花木,竟然没有一株是他认识的!
看来这个老人家,还真是一位异人!
等到这尉老藤领他们进了院子,让在石桌石凳上坐下,然后铁老莲才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且把那句话,又对这位老人复述了一遍。
“一花始绽,万界魂枯…”只见尉老藤扬起了头,两眼空洞的望着天空,好像是在自己尘封的记忆里搜寻着什么。
“这句话,好像在哪听过…”尉老藤说话的声音干涩嘶哑,就像是很久没有和人交谈过了一样。
他这么一说,大家立刻都是心头一喜!
然后,只见这位老人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向着他们几个人说道:“几位差爷稍候,我去拿一件东西!”
“看来有门儿!”沈墨惊喜的和莫小洛对视了一下。然后他再看那个小鹈鹕,只见这个小伙子也是笑呵呵的一扬眉。
看起来他这50两银子,是扎扎实实的赚到手了!
然后,等到过了半晌。沈默抬头一看,只见那个尉老藤迟缓的背影还在慢慢的向着自己房门那边挪动。竟是至今也没能进到房间里面去!
这位老先生,还真是慢的像个蜗牛!
事已至此,着急也没办法,他们这些人只好耐着性子等着。
直到这个老人进了房间以后,又过了半晌,只见他才拿着一件东西,慢慢的从屋子里面挪了出来。




南宋第一卧底 第220章:九洲奇兰谱、相传花开时
在尉老藤的手里面拿着的,是一本奇怪的书。
沈墨在旁边看着,只见这本书也不知道经过多少年头了,估计最少是几百年前的古物。
如今书上面的纸张已经成了深深的酱紫色,而且书页上脆裂不堪,边角上有好多纸沫子似乎都要脱落下来了。
看这本书的样子,估计要是再翻上几回,计量单位就应该换成“堆”
而不是按本儿算了!
只见尉老藤把这本书慢慢的放在石桌上,然后一页一页的翻过去。
在他翻开这本书之前,沈墨朝着书皮上打量了一眼,依稀看到上面的一行字,写得是:《九洲奇兰谱》。
等到尉老藤翻开了这本书,沈墨一看他慢慢翻过的书页,发现这里边全是用手抄写上去的内容。上面就是偶尔有图画,也是用墨笔描绘的。
看起来,这本书根本就不是印刷的,而是什么人自己写就的抄本。
等到尉老藤翻了半晌,然后他终于在其中一页上停了下来。
“就是它,”只见位老人用嘶哑的嗓门慢慢说道:“我说我怎么觉得,好像从哪听过这句话似的?就是它。”
等到沈墨凑过脸去看了一眼。只见尉老藤翻开的这页书上面写着:“二十四仙品第二十四品:枯魂草。
沈墨仔细的看上面,只见下头有一行小字写道:枯魂草,有“一花始绽,万界魂枯”之称,生于海外瀛洲,单本独生。
于此兰生处,周围九十丈内无花无树无草。越十二年,则枯败若死。移至他地则复生如初。
此兰从不开花,相传花开之时……
这一页写到这里,之后就没有了!
没错!就是他!
当沈墨看见那句熟悉的“一花始绽”之后,他立刻就确定,那个刘金蟾临死之前喊出来的那句话,就是有关这枯魂草的!
大家都急着想看下一页是什么,却见尉老藤慢吞吞地翻过书页之后,在下一页上却是写着:“十二神品第一品”!
在这本书中间,居然缺了一页!
在这之前的这一页,正好写到“相传花开之时…”可是偏偏到了这最关键的地方,后边的那一页,却被人给撕掉了!
“后面的这一页哪去了?”只见这个时候,白羽青衫许还书也挤在沈墨的旁边,他也是同样看到了这里。
大概是读书人最受不了这种缺页的书,只见他皱眉说道:“这张纸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这本书是我师傅传给我的,”只见尉老藤缓缓合上了书页,然后慢吞吞的说道:“在我九岁那年,第一次看到这本书,里面就根本没有这一页。”
“那您今年高寿了?”沈墨向着尉老藤问道。
“我今年99”,只见尉老藤向着沈墨看了一眼:“若不是我身边这些奇花异草的滋养,老夫只怕,早就与草木同朽久矣!”
“我去!原来这一页书,90年前就不见了!”沈墨听见这句话以后,就觉得霎时间,一个头像两个那么大!
要是这么说来,刘金蟾的那句话,一定说的就是“枯魂草”这种奇异的兰花。可能是由于它从不开花,所以明明它是一种兰花,却被人称之为“草”。
可是这本《九洲奇兰谱》在介绍这种兰花的时候,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却早已经在接近百年前就丢失了!
换句话说,沈墨他们除了得到了这个“枯魂草”的名称之外,他们在尉老藤这里,几乎是一无所获!
“这枯魂草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沈墨皱着眉毛,在心里面翻来覆去的想道:“居然在它生长的周围九十丈内,都不会生长其他的花草树木,而且每过十二年它还要枯死一回!不知道那句“相传花开之时…”后面究竟写的是什么?
……
等他们走出了卫老藤的院子,告别了小鹈鹕。一行八人又朝着御花园的方向往回走。
一路上大家都是沉默不言,沈墨也没有说话,就连莫小洛也是小心翼翼的走在他身边,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如今这些捕头的心里面,大概是每个人都暗自想着心事。
莫小洛知道沈墨侦破案件的风格,在每一桩案子刚开始的这个阶段,沈墨他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是处处留心。
往往在这个阶段,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都会在神墨的心中成为一块块细小的拼图。然后随着案件的逐渐深入,这些一块块的拼图就会在沉默的心中,慢慢的整合成为一个图案。
甚至一点点毫不起眼的蛛丝马迹,都会成为他手中案件侦破的关键点。
然而现在,他们手里掌握的拼图却明显是细碎不堪,这些线索毫无关联不说,而且数量也实在是太少了。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别说是七大神捕了,就算是你把天下所有的捕快都聚在一起,没有足够线索,案件也依然是无法着手进去。
而在这个时候,沈墨心里面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这次的这件枯魂草奇案,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案子,给他的感觉倒是和福隆寺龙女案有些相似。
如果要是单纯为了杀掉一个人,大可以不必如此大张旗鼓。又是在闹市触目惊心的自爆,又是扯上了皇家园林。这样把案子耸人听闻地宣扬开来,对案犯可以说一丁点儿好处都没有。
1...6566676869...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