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不如这六千多人就交给陈兄弟,从此以后作为你麾下的军卒,还请浩南兄弟多多费心管束……如此可好?”
杨妙真的这番话说得非常婉转,但是沈墨却一听就知道了她是什么意思。
说起这次新归附而来的六千多人,那可真是千奇百怪什么样儿的都有。和杨妙真军中这些经过筛选和训练的精锐相比,区别简直是太过明显了。
更何况这些人新近归附而来,他们现在还说不到一丝半点的忠诚,打硬仗的时候更是几乎指望不上。所以这些人其实不能算到全军的战斗力里面去,反而还有可能因为军纪的问题,给红袄军本身造成麻烦。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一位……用杨妙真的话来说是“手段强硬”,实际上就是心狠手辣的铁腕将官来带领,才能管得住这帮家伙。
所以杨妙真才决定把他们交到陈浩南的手里,这正是所谓的“恶人还需恶人磨”!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34章:小卒数千如鸿毛、新编重组、沈郎信手
沈墨当然明白杨妙真的意思,不过这样一来,起义军里边的情况就好玩儿了。
原本在马英岳老三他们这些将领的手下,全都有各自六七千人不等的部队。等到王云峰裁军之后,杨妙真手下的四大金刚,每人手下的部队也就剩下了三四千人。
原本沈墨的身份是谋士,除了几个随身亲兵以外并没有带兵的权限。可是如今他要是接了杨妙真的这个任务,他的手上就一下子有了六千多的军队。一翻身就变成了整个起义军中,兵力最为雄厚的一股!——当然,这仅仅是从人数上来说的,跟战斗力并没有关系。不过这也足够离奇的了!
想来杨妙真下了这样的决心,其中一定有刚刚那匹宝马的原因。而且也是杨妙真心中对这位陈浩南极为信服所带来的结果。
只见沈墨立刻就想都没想的答应了下来,反正自己手下人多了,总归是没什么坏处。
就见他向杨妙真告了个假,随后就把那六千六百多人的队伍,全都集合归拢了起来。
在这之后沈墨一声令下,之前自己带来的那二百人中间,其中的一百特战营战士就站了出来。
就见他们冲到队伍里边,只要见到身上伤残不堪作战的、脸上蜡黄体质瘦弱的、年龄幼小拿不动刀枪的、胡子花白不良于行的,把他们全都拽了出来。
总共淘汰完了之后,这支队伍就只剩下了五千人。
随后沈墨把其余的一千六百多人全部遣散,让他们自行回到静封寨里边,自己选出个头领去占山为王。
之后沈墨就把这五千人分成了五十人一队,一共一百支小队。他把王云峰训练的一百长枪老兵,全都派进队伍里做了队长。
在这之后,沈墨手里还余下的这部分,就是赵锦屏这次带来的三百人,和沈墨自己带来的二百人中剩下的一百。
当然了,最后这四百人,全都是沈墨的“夜虎”特战营战士!
在这之后,沈墨把长枪老兵交上来的总共两百把弓弩交给了赵锦屏,让他武装好自己的部队。
随后赵锦屏又将带来的八百匹战马,平均分给了这四百特战营,又是正好一人双骑!
于是在沈墨的手中,除了这五千名新归附的士兵之外,四百人的特战营正式回归了建制。
……
眼看着这个陈浩南,片刻之间就把手底下的军队分配得明明白白,裁汰了老弱病残之后又有了自己人做队长,行军速度和作战能力都有所提高。
杨妙真看着这位陈浩南,飞快的就把部队整理得如此清爽。姑娘的心中暗自想道:“这个家伙,他的本事到底是哪儿学来的?”
这可是五六千人的部队重新编制!像是这样的事儿,别说她杨妙真的手下的将官难以做到,自己怕是都要头疼上好几天!
可如今就在片刻之间,这支大部队就在陈浩南的手里,三下两下就重新编组完成——这家伙的身上,到底还有多少神奇之处?
可是,当沈墨把军队编制好,大队再次开始出发的时候,让杨妙真惊奇的事还在后面!
其实杨妙真手里的部队,现在大部分还是步兵。全军中大概两千匹战马(不算沈墨那八百匹马),其中还有一半是在三个寨子里刚刚缴获的。
在这种情况下,沈墨的部队一人双马,实在是比较扎眼,难免让人心中不服。
但是没办法,这些马是人家赵平自己带过来的,大家就是眼红也没用。
可是当行军开始的时候,赵平随即就按照沈墨的吩咐,将百余名侦骑放到队伍的四面八方。前面探路,后面压阵,左右警戒。
只见这些战马穿梭来回,流水一般把周围的情况汇报上来。没过多久,杨妙真甚至听到他们就连二十里开外的情况,都已经开始向回报告——杨妙真已经惊讶得连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要是早这样的话,何苦他们这支起义军还会掉到那个山谷中的陷阱里,白白损失了三千兄弟?
如今方圆四五十里之内的风吹草动,全都在他们这支大军的控制之下。便是再有伏兵和大队敌军之类的敌情,他们也可以早早知道、提前准备。这样行军起来,才真正是一支精锐之师的样子!
之前那种提心吊胆,担心前面突然出现数万金军的心境,此时早已在杨妙真和营中诸将的心里一扫而空。而这位陈浩南带兵的本事,也让大家深深的折服了!
“他娘的!我看这个姓陈的小子别说几千人,就是给他几十万人,他都会玩的溜溜直转!”这个时候,就连心眼特别直的岳老三,都忍不住嘟囔了这么一句。
“回头我得问问那个陈浩南了。”听到了岳老三的话,杨妙真的心里也是暗自想道:
“他一个亲兵出身,却是谋略深湛如海,作战用兵如神,这怎么可能?”
“他……到底是个什么来路?”
……
随后,他们这支队伍就从静封寨方向,开始向着泰安州急进。
等到他们终于得以跨过了泰岳山脉,穿过了数十里来到泰安州附近的时候。整支起义军中的气氛立刻就开始紧张凝重了起来。
一看营中众将脸上的神情就知道,如今的起义军已经是如临大敌。
因为按照他们的预计,在泰安州的附近,他们一定会遇到围困泰安的大批金军!
……
在这其间,沈墨也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完颜陈和尚手中掌握的兵力。
如果按照泗寿两州屯兵的水准,完颜陈和尚手中的兵力应该在三万五千以上,五万以下,大概是四万多这样的数量。
而且很明显,这支军队最重要的作战方向,就是泰安州。
根据沈墨的推算,现在李全放在磨旗山那三万左右的老弱军队,足可以牵制完颜陈和尚的部队一万人以上。
而完颜陈和尚在明知杨妙真这支部队到来的时候,他依然只派出了一支五百人的小部队,在山谷之中对杨妙真设伏,打算将红袄军中的主将杨妙真斩首。
这就足以说明,剩下的将近两万余金军大队,全都在完颜陈和尚的带领下包围了泰安州,将李全死死地堵在了那里。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35章:不枉和尚苦绸缪、李鱼入网、杨入虎口
至于杨妙真的这支部队,是否被那五百人的小队斩首成功,其实这件事对完颜陈和尚来说并不重要。
因为杨妙真的队伍,终究还是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一头冲进泰安州完颜陈和尚早就给她设好的埋伏圈里!
所以这个用兵如神的金军大将完颜陈和尚,才会完全对杨妙真置之不理。
他只是先派出了五百人去偷袭红袄军,同时还命令和金国暗通款曲的三个山寨的寨主,不准杨妙真从那里通过。
所以根据完颜陈和尚的估计,杨妙真远道而来的时候,先是遭受了突袭,然后在被迫攻打下严阵以待的山寨之后,必定是实力大损。这对金国方面来说已经足够了。
按照完颜陈和尚之前对李全和杨妙真的了解,他们两个应该先后像苍蝇一样,被他手里的粮仓引诱到泰安州这个预设的包围圈里。然后再被完颜陈和尚全歼于此地。
不过现在情况已经有所变化,完颜陈和尚绝对不会料到,在杨妙真的部队里,居然多了一个狡猾奸诈不下于他的沈墨……沈云从!
……
等到杨妙真的红袄军再次向前的时候,眼看着他们已经慢慢接近了泰安城周围十余里。可是根据探马的回报,依然没有发现大股金军围困泰安城的迹象。
听到探马接连发回来的报告,得知从这里通向泰安城下,居然都没有金军的阻拦军队,也没看到金军围困泰安城的大片营寨。杨妙真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极为难看起来。
很明显,在杨妙真的心里,城外看不见金军大队这种情况,只有用一个解释能说得通。就是泰安城已经被金军攻陷,现在的李全已经是全军覆没,他们终究还是来迟了一步!
如果完颜陈和尚率领部队再次占据了泰安城,那么杨妙真凭借手里的这一点部队,要是再想凭借着攻克坚城拿下泰安,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这一次杨妙真取得军粮,顺便救援李全的行动,很有可能已经来晚了。
……
看到了杨妙真脸上的神情,苦的都像要往下淌药汤儿了,就见沈墨摇着头笑了笑。
看见了沈墨的笑容,只见杨妙真立刻神情一变,向着沈墨问道:“陈军师您说说,李天王现在是不是真的已经完了?”
“当然没有!”
就见沈墨笑着摇了摇头,好像杨妙真这个猜想十分可笑一般。
“为什么?”听到了沈墨的话,就见杨妙真陡然间便是精神一振!
“难道说泰安还没有丢?”
“丢什么丢啊!”只见沈墨淡淡的笑道:“那位金国名将,他的名字叫做完颜陈和尚”。
“他煞费苦心的把李全引到了泰安城,然后又眼看着引来了杨将军你这条大鱼。在你没彻底游进泰安城这张大网之前,他怎么可能提前向李全动手?”
“你说什么?这是那个金国大将的圈套?”就见杨妙真听到这里的时候,顿时就是大惊失色!
就连她向着沈墨提问的声音,都忍不住大了起来。
就见这个时候的马英和令飞扬,也忍不住向这边一带马缰靠近了些。当他们听见了沈墨的话之后,脸上的神情也是一下就变得凝重起来。
“难不成……这是真是一个圈套?”就见此时的令飞扬忍不住向着沈墨问道。
“那当然了,这还用想吗?”只见沈墨撇着嘴摇了摇头。
“完颜陈和尚取下了泰安州以后,他原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把军粮从泰安运回到金国内部,可是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知道,只要泰安州有这批粮食在,杨将军跟李全你们两个人的眼睛里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你们只会盯着那一大批粮食不放!”
就见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抬手用马鞭指了指前方的泰安。
“这个完颜陈和尚,他手中的兵力和李全差不多相当。但是他兵卒的战斗力,却远远超过李全的战力数倍。”
“在这种情况下,完颜陈和尚绝对不会用最笨的方法,在咱们的红袄军一步步向着泰安州接近的时候,还傻乎乎的去进攻泰安城!”
“因为在攻城战中,金军势必损失重大。而且李全的城里不缺粮草,没有退路之下也势必会极力反抗。”就见沈墨向着杨妙真她们几个人说道:
“所以完颜陈和尚在急切之间拿下泰安的代价太大,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万一他要是三五天攻城不下,到时候兵卒损失惨重,却正好碰上咱们这支部队赶来,和城里的李全里外夹击……完颜陈和尚的这条命还要不要?”
听到了沈墨的话,只见杨妙真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随后,金军大将完颜陈和尚这个庞大的诱敌深入计划,这才清楚的呈现在了杨妙真的脑海中!
原来这就是她杨妙真自己,非要去泰安州救援李全的根本原因。也是陈浩南极力阻止她,让她不要去泰安的原因!
可是陈浩南的金玉良言,她之前一定是听不进去的。直到现在她到了泰安城下,看到泰安城外甚至没有阻挡她进城的金兵。杨妙真这才意识到,她真有可能是上当了!
“那现在……”就见杨妙真面上迟疑的向沈墨问道。
“进城呗,还能怎么样?”只见沈墨用一根大拇指,指了指自己身后的方向说道:
“完颜陈和尚的部队既然没在泰安州城下,肯定就已经远远的兜在了咱的屁股后面。现在杨将军现在醒悟过来再想回去,说什么都晚了!”
此时的杨妙真听见了沈墨的这番话,就见她懊悔的一咬牙!
她现在有一种感觉,很有可能这位陈浩南说的,全都是对的!
而此时的令飞扬和马英,则是半信半疑的相互对视了一眼。
他们两个人的心中暗自想道:“就凭着泰安城下没有金军的大队人马,陈浩南就做出了这样的推论,这是不是有点太轻率了?”
“如今鱼已入网,门已经关上,这个完颜陈和尚就剩下关门打狗了。”只见此时的沈墨笑着看了看杨妙真:“杨将军还不进城去,赶紧跟李天王商量商量,怎么分那批粮食的事?”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36章:泰安城下火龙迎、假意虚情、北地英雄
听到陈浩南提起那批军粮,只见杨妙真神情复杂的看了沈墨一眼。随后她才下令部队,继续向着泰安州的方向急进!
杨妙真心道:要是真的像陈浩南说的那样,现在想什么也都晚了,她只有和李全先汇合在一起再说!
眼看着泰安城已经遥遥在望,他们这支部队再向前走了没多远,就来到了泰安城下。
随后,当杨妙真看见远远的城头上打着李全的火龙旗,就见她两眼一闭,长长的松了口气!
情况就像是陈浩南说的这样,泰安城内的李天王,真的是安然无恙!
……
当年辽国建立的时候,辽国的人称自己为契丹族。这“契丹”二字翻译成汉字,就是“镔铁”的意思。
随后,当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族立国的时候,这位女真族部落首领说道:
“辽国的镔铁虽然坚硬,但是易于锈蚀。唯有万黄金万年不锈,永不消蚀。”所以完颜阿骨打才称自己建立起来的国家,叫“大金国”。
在这之后,当李全起兵之时,他又以“烈火熔金”的典故,为自己专门造了这面火龙旗,作为自己统领这支义军的帅旗。
所以杨妙真一看见这面旗子,就知道泰安城依然还在李全的控制之下。
随后当杨妙真带兵走到了城门口,就见泰安城上的吊桥放下,城门正在缓缓打开。
而那位山东义军首领李全李天王,正带着大批的卫兵从里面出来,迎向了杨妙真的队伍。
看到李全亲自出城迎接,杨妙真早早就跳下了战马。李全也在数十步之外就下了马,大步向着这边走来。
“妙真妹子,你可终于来了!让为兄等得好苦!”
就见李全把长枪扔在了自己的马上,他一边向这边走,一边还大声向着杨妙真笑道。
等到他走到近前,沈墨和众将全都从战马上跳下来。沈墨上下打量了这位名震天下的“李天王”一眼。
只见这位李全,真不愧被称为北地豪杰,生得倒是一副好相貌。
他跳下马来,身量大概也得有一米八上下,长得虎背熊腰,身形分外壮硕。一张山东大汉红光满面的脸,四四方方的模样,也是甚为威武。
李全的双眼大而突出,两片嘴唇甚是宽厚,看起来模样很是忠厚而可靠。他手长脚长、手上的筋骨纠结突出,显得孔武有力。
沈墨听他说话的时候一张口便是声如洪钟,都能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
一看见他这个样子,就知道这是一位沉稳忠厚的大汉,一个人品十分端正的人物!
“这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此时的沈墨冷眼看着李全,微微地摇了摇头。
而这个时候,杨妙真看见李全老远的就探出手来,似乎要亲热的去拉杨妙真的手。
就见杨妙真笑着把双手一拱,英姿飒爽的做了个揖,倒是让李全的这一只手伸不下去了。
“李大哥来信相召,杨妙真敢不从命?”此时杨妙真这句话,说得也是极为客气。
看杨妙真的意思,既没有以救命恩人的身份自居。又把李全派人向她求救的事遮了过去。
同时,杨妙真还把自己跟李全并驾齐驱的身份,自动给降了一档下来,显然也是给足了这位李天王的面子。就见李全闻言也是哈哈大笑。
可是杨妙真的笑容里和话语间,到底还是隐隐的透露出了一丝生疏。
这明显是杨妙真经历了李全求亲事件之后,有意的在和这位李天王保持着不至于过份亲密的距离。
这种分寸和尺度的掌握,作为一军领袖来说,杨妙真做起来也算是如鱼得水。相信对面的李全也是立刻就能领会杨妙真的分寸。
就见李全爽朗的笑了笑,脸上没有一丝尴尬之意,而是没事一般拱手和杨妙真见了礼。
在这之后,李全抬起手来,主动和杨妙真手下的众将一一打了招呼,大家也都纷纷向这位李天王行礼。
看起来李全和杨妙真他们两伙人合兵作战也已经不是一次了。他对杨妙真手下的众将也是熟悉异常。
岳老三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李全也不以为忤。令飞扬笑嘻嘻的和李全见礼,显的也是十分熟络。
除此之外,那位马英看向李全李天王的时候,目光之中真个是异彩连连!
显然对这位纵横山东的大英雄,马英心中确实是十分仰慕和佩服的。
沈墨心里当然知道李全是个什么东西,所以当他看到这样的情景,自然是肚皮里瞧不起这位“北地英雄”。
于是,就当李全看向了沈墨的时候,就见他向着杨妙真惊奇的问道:
“这位小兄弟倒是眼生,这是又有豪杰投入了妙真妹子的队伍?”
话说此时的沈墨,倒是换上了一身将领的铠甲战袍。之前他那副羊皮坎肩大棉裤的装扮,也终于和他彻底告别了。
如今他好歹也是一员领军大将,再穿着那双大豆包儿一样儿的棉鞋四处走着,着实不合适。所以杨妙真在军中凑出了一套盔甲,好歹强逼着沈墨换上了。
所以沈墨现在也是俨然一位年轻英挺的将军,在他穿上了一身簇新的战甲之后,如果要是忽略了他身上依然存在的那股赖赖唧唧的劲头儿,他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卖相倒也不错。
等到杨妙真听了李全的问话,就见她笑着对李全说道:“这个人啊……好叫李大哥得知。”
“这是我军中的军师陈浩南兄弟,信阳府铜锣湾人士……还不见过李天王?”
杨妙真后面的半句话当然是对沈墨说的。就见沈墨闻言也只好过来,笑着向李全施了个礼。
“原来如此!陈军师气宇轩昂,一看就是位智谋之士。”只见李全随即也一边嘴上客气,一边还了个礼。
“装啊!你就给我装吧!”
此时的沈墨一边看着李全在这儿跟他演戏,心里一边暗自冷笑。
刚才的时候,沈墨身为一名资深卧底。还没等李全来到面前的时候,就觉察出了异样!
这位李天王虽然至始至终跟杨妙真见面打招呼行礼,都没有看过沈墨这个方向一眼,但是沈墨却能清楚的感觉到,他的注意力始终都放在自己的身上!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37章:且将金锁困蛟龙、泰岳巍巍、杀机重重
这是一种微妙的感应,差不多每一个敏感的人都能觉察的出来。而沈墨身为卧底,这方面的感知更是极为敏锐。
其实即便是普通人,很多时候也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大部分都体现在异性的身上。
往往你来到了一个房间里,在满屋子都是人的情况下。你会感觉到其中一名异性虽然没有看你,但是她的注意力却集中在你的身上。
对于沈墨而言,他甚至能清楚的觉察出李全的敌意正向着自己扑面而来!
沈墨都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那位觉证和尚回去以后,添油加醋的汇报了自己破坏李全向杨妙真求亲这件事。
所以自己同李全已经是势同水火,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但那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罢了。
沈墨也知道,他跟李全见面的时候一定是这种情况,所以他的心里也是丝毫不以为意。
在这之后,李全热情洋溢的把杨妙真的军队迎入了泰安城中。
等到杨妙真跟李全再加上他们军中的主要将领,在泰安州州衙中一起见了面。双方各自打招呼寒暄,过了好一阵才消停下来。
等到所有人纷纷落座,只见杨妙真立刻向着李全问起了如今泰安州城外金军的情况。
只见此时的李全叹了口气,向着杨妙真说道:“我是本月二十五那天,打进的泰安城……”
根据李全的叙述,他在使了一招金蝉脱壳之计,把老弱部队放在了磨旗山,然后一路绕到诸城附近,再向东进攻泰安城的时候,一路上前期都是进行的十分顺利。
等到他进攻泰安之时,泰安城中的守军人数就更是少的可怜,战斗意志极为薄弱。
在李全大队攻城之际,这支两三千人的守卫军没怎么抵抗,就放弃城池逃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