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当沈墨把情况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王云峰顿时愣了一下。随后就见他疑惑的皱了皱眉。
原本李全的大部队,被完颜陈和尚逼到了南边数百里远的磨旗山中不敢出来。怎么他居然带领部队,一下子就来到了马耳山这里?
此时沈墨也见到了王云峰脸上疑惑的表情,他摇了摇头说道:
“李全被完颜陈和尚堵在磨旗山,手底下乱七八糟的人加起来,一共有五万多不到六万左右。”
“而这一次根据吴心的报告,他带来的这两万人,全是军中的少壮精锐。”
“也就是说,李全给完颜陈和尚来了一招金蝉脱壳之计。他把老弱病残、战斗力不强的三万六七千人留在了磨旗山,继续吸引完颜陈和尚的注意力。”
“然后他自己则是带着两万精兵跳出了磨旗山,一直来到了杨妙真的诸城附近,你们猜他想要干什么?”
“如果李全要是想迎娶杨妙真的话,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吧?”此时的王云峰和杨清岳两个人对视了一下,然后就见杨清岳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显然,李全带了这么多人来,是想要在自己成功迎娶了杨妙真之后,带领着杨妙真手下的两万精锐。和自己手下的两万精兵汇合在一起形成四万人的一大股,然后做一件大事……”
“乒!”的一声!
当杨清岳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他陡然间一愣。而他旁边的王云峰则是用力的捶了一下桌面!
“泰安州!”
此时此刻,他们两个人同时喊出了这个地名!
“没错!”只见沈墨点了点头说道:“李全此人,守门之犬耳!”
“他心中的所谓谋略和想法,全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是泰安州的大量粮草!”
“所以他这一次带兵玩了个金蝉脱壳,从磨旗山跳到诸城城下,就是想要带着两万人和杨妙真合兵一处,再来一招声东击西!”
“李全是想让自己的三万多老弱残兵吸引住完颜陈和尚的注意。他自己则是跳出来,想要凭借一次奇袭重新夺回泰安州,掌握泰安城里的粮食。”
“这样一来,李全手里掌握着大量粮食之后,他就可以再次招兵买马,汇聚起几十万人的起义军……这就是他心里打的主意!”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17章:红妆女将势难还、命犯和尚、危城泰安
“所以,他这次想要迎娶杨妙真的计划失败后……”就见此时的王云峰想了想之后说道:“他还是带着自己的两万人一直向西,去偷袭泰安州了?”
“一定是这样!”沈墨听到这里,就见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的李全和完颜陈和尚他们俩,李全想要的是完颜陈和尚的粮食,而陈和尚则是想要李全的命!”
“而完颜陈和尚此人的计谋水准和用兵策略,比李全要高上十倍不止。所以这一次看来是李全金蝉脱壳、接声东击西,实际上是他中了完颜陈和尚的诱敌之计!”
只见沈墨无奈的说道:“完颜陈和尚早就知道,李全的眼里没有别的东西,就只有那些军粮!”
“所以李全身在磨旗山中来回流窜的时候,完颜陈和尚对他也没办法。还不如把他引诱到自己预设的战场上,来消灭李全这个家伙……这就是完颜陈和尚的打算。”
……
“那杨将军这一次带兵独自出营,跟咱们连声招呼都不打,又是怎么回事?”只见王云峰听到此处,又诧异的向着沈墨问道。
此时就见沈墨摇了摇头说道:“就在我知道李全带来了两万精兵出来之后,就已经猜到了李全的计划,知道了他下一步要进攻的目标。而且还由此知道李全次去,必然会在完颜陈和尚的手里遭到一场惨败。”
“所以当李全被完颜陈和尚的鱼饵诱到泰安州,一旦被困到泰安城之后。到那个时候,李全能求救的就只有一个人,同时全天下能救他的,也就只有这么一个人……”
“杨妙真!”这一下,就见王云峰大声接口喊出了杨妙真的名字,同时他这才恍然大悟的用力一拍自己的脑袋!
“原来统帅你说杨妙真十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说的就是这件事?”
“没错,”只见沈墨点了点头:“李全被困之后,一定会向杨妙真求救。”
“而这个时候,以杨妙真那个天真之极的性子,她一定会不顾后果的带兵冲向泰安州去救李全……最重要的是,她想要为红袄军夺取那一大批救命的粮食!”
“我那时候就知道,杨妙真要是一意孤行非要去泰安,咱们这些人根本拦不住她。我也就只好装了一回神仙。”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沈墨叹了口气。
……
“既然如此的话,杨妙真此去,到底有没有取胜的机会?”就见此时的王云峰,脸上带着一丝希冀向着沈墨问道。
“杨妙真此去,必败无疑!”就见沈墨毫不犹豫的说道:
“六十万石粮食啊!那个完颜陈和尚就任凭粮食囤积在泰安城里,没有转运出去!”
“他要是想引诱李全上钩的话,根本无需把粮食留在城里。完颜陈和尚这一次要的不光是李全,他还要再套上一个杨妙真!”
只见沈墨咬着牙说道:“所以这一次杨妙真接到李全的求援信,上面李全不但会把自己的情况形容得极为凄惨,以期引起杨妙真的恻隐之心。同时还会把泰安州里全部存粮安然无恙的情况,说给杨妙真听。”
“李全小人之心,生怕杨妙真不去救他。他一定会提出和杨妙真平分这批粮食……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杨妙真立刻决定,发兵泰安的原因!”
……
就见沈墨无奈的说道:“杨妙真这一次通过拒婚李全,清楚的知道咱们这三个人,老王、老杨和我这个陈大谋士,绝对不会同意她带兵去泰安的计划。”
“而且她心里也许还担心,一旦见了我之后,被我巧舌如簧的一通劝说,她这次就真的走不成了。”
“所以杨妙真才会连个招呼都没打,连夜就收拾军资装备、集合部队,一大清早天刚亮就离开了诸城!”
“她这是怕了我的这条舌头啊……”只见此时的沈墨心情郁闷的在桌子腿上踹了一脚。随后就见他嚷嚷着说道:
“这完颜陈和尚好狠的心思!好毒的计策!妈的之前是那个绝症和尚,这次又是这个陈和尚!”
“老子这一次到山东命犯和尚,什么和尚都出来跟我捣乱!”
……
此时此刻,王云峰和杨清岳通过沈墨的这一番讲解,终于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弄了个清楚。
如今被困泰安州的那个李全死不足惜,可是杨妙真这次几乎带去了红袄军四分之三的精锐,再加上杨妙真本人的分量!
如果杨妙真他们这次真的在完颜陈和尚的陷阱之下全军覆没,一个都没活着回来。那么山东起义军的力量,损失的可就实在太大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就见杨清岳和王云峰两个人目光炯炯的看向了沈墨。
“如此说来,统帅还有什么办法,能挽救这一次的危局不能?”就见王云峰一看见沈墨被气得像个蛤蟆似的,正坐在那里鼓鼓的运气,于是笑着向他问道。
“当然有了!”就见沈墨没好气的说道:
“你们两个人都接到了军令,让你们偕同马志远将军守城。可是杨妙真却没给我这个谋士下过任何命令!”
就见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冷笑着摇了摇头:“所以现在陈浩南陈爷我……想特么干啥就干啥!”
……
当天晚上,诸城以西不足百里的穆陵镇。
杨妙真领兵在一清早开拔出城,经过了一天的急行军之后,在日暮时分到达了穆陵镇镇外扎营。
军士开始设立营寨,扎下帐篷,点燃篝火埋锅造饭。
等到杨妙真在篝火边坐下来,她看着自己身边的这些军士,心中不由得大为感慨。
自从王云峰开始主持军队的整编和训练以来,到现在一共才十六七天的时间。可是杨妙真看到自己手下的军队,心里边已经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惊奇感。
在增加了伙食和运动量之后,这些军卒的体力经过的锻炼,比照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之前,杨妙真带队行军一天最多六十五里,可是今天这一天算下来,却走了九十里!
而且杨妙真看现在军卒们既没有怨声载道,也没有牢骚埋怨。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18章:一片坦途静封寨、高接远迎、殷殷而来
军卒们正在有条不紊的在干着自己手上的事。用不了多久,他们吃完晚饭之后就可以休息了。
要是假以时日,这支队伍还不知道会强到什么程度!
此时的杨妙真想到这里,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沮丧颓然的神色。
她一想起自己不告而别,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带着众将和士兵出了诸城。心里就不由得对王云峰、杨清岳和陈浩南三个人感到了一丝愧疚。
她知道这三个人一定不会同意他去泰安。而且不知道怎么的,她还觉得有一点儿不敢面对那个陈浩南。
杨妙真知道,那个陈浩南一定会有办法留住自己……她一想到在这之前陈浩南说的,十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的事。就觉得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说服力。
“不过既然出来了,那也就不用想了!”此时的杨妙真一脸郁郁寡欢的想道:“等我救了李全之后,我们俩分了粮食,我立刻就带兵转回诸城!”
“到时候,我再好好跟陈浩南兄弟,解释这次的事吧!”
……
此时杨妙真的心里,当然是跟李全丝毫男女间的情愫都说不上。
但是毕竟李天王还是山东起义军的一面旗帜,救了他对于整个山东起义军的形势都有着莫大的帮助。更何况还有大批的军粮在……所以杨妙真为了自己的红袄军考虑,还是铤而走险的走了这一趟。
……
此时此刻,就在杨妙真的身边,副将马英、凌飞扬、还有那位武疯子岳老三都围拢在火堆旁。
看到杨妙真此时的脸上神情沉重,马英却是会错了意。
她还以为杨妙真的心里,还在牵挂着那句“血光之灾”的话。
就见马英笑了笑,向着杨妙真说道:“将军也不必去考虑那个小子胡诌出来的话。”
“在这之前,他还是个大头兵呢,又能有多大的见识?我就不信这一次咱们去,还能还能真的让他说中了,在泰安城下碰个头破血流不成?”
“等咱们这一次打了胜仗,看我回去怎么教训那小子!”
“他说咱们有血光之灾,咱却偏偏要来一个旗开得胜,到时候我看他的脸往哪儿搁?”
听到了马英的话,杨妙真却是笑了笑,并没有言语。
此时杨妙真的目光,投向了夜色中黑沉沉的西北方向。
李天王被困泰安形势危殆,朝不保夕。而这次自己带着一万五千红袄军去泰安,也不知道是凶是吉?
前方等待着他们的,真的是一场胜利吗?
此时的杨妙真只觉得心中沉重,她在寒风中,慢慢的裹紧了身上的斗篷。
……
就在次日一早,杨妙真再次带兵出发。
这一次他们再度向西疾行百里,一直来到了距离泰安只有六七十里处的莱芜城外驻扎。
经过了这一夜的休息之后,当他们明天再次拔营起寨之后,迎接他们的可能就是泰安城下的大片金军,到时候一定会爆发一场惨烈的血战!
在晚饭过后,杨妙真检查了一番营地哨探防务。随后她才转身想回到自己的帐篷里休息。
而此时此刻,她感觉到天空中吹来的风,已经越来越急。
空中的星月全都被乌云遮挡得丝毫不见。杨妙真在进到帐篷里之前,感觉到刮来的风中似乎带着一丝透骨的凉意和几分水汽。
“明天的天气,一定好不到哪儿去……”
杨妙真忧心忡忡的在自己的帐篷外又站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回了营帐。
然后,当他们次日一早再次拔营起寨的时候,杨妙真走的方向,正是距离泰安州正东方向四十里的静封镇。
……
天气阴霾厚重,头顶密云不雨,周围寒风透骨。
根据杨妙真之前得到的消息,这个静封镇,正是在山东起义军的一支部队手上掌握着。这也是她之所以选择这条线路的原因之一。
杨妙真现在的战术意图是尽快赶到泰安,护住存粮。所以她现在应该尽量避免和金军大队做无谓的争斗。
所以挑着义军盘踞的山头来行走,就成了杨妙真理所当然的选择。
当杨妙真拔营之后,走了还不到半个时辰。眼看着再翻过前面的几座山就到了静封镇。
就在这时候,前军的士兵带来了几名身穿着义军服装的军卒。
就见这几个人一见到杨妙真之后,立刻就拜倒在杨妙真的马前说道:“小的几人,是静封寨寨主刘二祖将军派来的。”
“听闻姑姑要来此地,是以刘将军特意派小的几人过来迎接领路。刘将军正在寨中等候姑姑驾临!”
听到了这几个小卒的话之后,杨妙真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说实话,虽然同是义军一脉,所谓的义军也只是泛指跟金兵作对的这些山大王罢了。
这些人是不是愿意给杨妙真提供方便,其实杨妙真自己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不过看到这位静封寨的刘二祖将军,这一番高接远迎礼数十足,显然是极为客气,说明他心里对杨妙真并没有强烈的敌意。
这样一来,杨妙真想要从静封寨借道过去,想必就没什么问题了。
就见杨妙真跟这几个小卒客气了几句,还让下人给他们发了赏。以后杨妙真就让这几个小卒在前方带路。
就见他们又向前走了几里之后,这几个小卒指着前方一条岔路说道:
“由此直插过去,可以节省五六里的路程。走过这段山谷便是静封寨的大门……杨将军且随我来!”
杨妙真不疑有他,点了点头之后,便带着队伍跟着这几个人走入了这条岔路。
随后,当他们的队伍顺着山谷向前,又走了两三里远。杨妙真就觉得前方道路蜿蜒,山势逼仄,却是越走越觉得险恶!
杨妙真心中觉得纳闷,她在暗暗起疑之际,刚刚开口吆喝了一声,想要叫前面带路的的几个小卒停住脚步。
可是……猛然间!
杨妙真这一开口,就见前方这几个人就像是被雷击了一样,毫不犹豫的撒腿就往前跑!
杨妙真一见之下,立刻就觉得不对!
只见她一提马缰,胯下桃花马两个纵跃,就追到了那几个小卒的身后。
可是就在这时,杨妙真就听到前方陡峭的山壁上,一连串“崩崩崩……”犹如暴雨一般的弓弦声响!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19章:五百金军山中藏、密云不雨、梨花怒放
就在这一刻,杨妙真就觉得自己浑身的汗毛都炸了起来!
听声音的话,最少有百十张弓在前方向着她这边放箭!
就见杨妙真一抬头,就见前方箭影如山,犹如一片狂蜂一样向她扑面而来。这百十来张弓,竟然全都是瞄准着她一个人的!
好个杨妙真,就见此时她虽然身临险境,却是丝毫不乱。
就见她手中的梨花枪一抬,单手持枪纯用腕力,一枪便插入前方一个正在逃命的小兵后心。枪尖将他刺了个对穿之后,一抖手就将他挑了起来,挡在了自己的前方。
随后,杨妙真就听一片羽箭破空,在她身前身后不断“呲呲”的掠过,前方那个被他挑起来的小兵,身上一瞬间就被射中了不知多少支羽箭!
杨柳真就觉得胯下的桃花马长嘶的一声,而她自己的铠甲上也发出了一连串叮叮的响声。
那是无数锋利的箭簇,正在敲打着甲叶的声响!
虽然杨妙真挑起了士兵的身躯,挡住了一部分羽箭,但是还不免有漏过的箭支向她的身上射来。
等杨妙真手中的梨花枪抖开,
将枪尖上的那个死人一个旋转,继续抵挡雨箭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的左肩上,猛然间传来了一下尖锐的刺痛!
等到杨妙真转头看去,就见她铠甲的缝隙里,一只漆黑箭杆的修长羽箭,正插在她肩上。
杨妙真一看,只见这这支箭的箭杆呈现出中间稍粗,两头稍细的枣核形状,就见她猛的一咬银牙!
这种制式弓箭,加上百余名射术精良的箭手,说明这是一伙……
金军!
这几个人冒充静封寨杨二祖将军的手下,将她诱入山谷绝地向她射箭偷袭,他们是一支金军部队!
就在这一刻,杨妙真插看着自己肩上的羽箭,猛然间想起了陈浩南说过的那句话:
“若是十日之内,将军领兵出营……必招血光之灾!”
……
此时杨妙真已经知道自己中了埋伏,而且她一听见对面的弓弦响,就知道这大概是一支200人以上的金军弓箭队,正在向她集中射击。
此时一见到杨妙真将军遇险,只见她身后队伍里的众将顿时就失声大喊了出来。同时几位战将领着手下,就要往前面杨妙真这边冲。
可是杨妙真心里清楚,眼下山路地形狭窄,前方的弓箭手又在马匹上不去的陡峭险坡上方。他们这些人冲上去,无非就是增加伤亡而已,根本奈何对方不得。
于是就见杨妙真大喊了一声:
“不要过来!后队变前队,给我原路退出去!”
随后就见杨妙真拨转马头,一边用手中的梨花枪拨打羽箭,一边策马向后狂奔!
等到她一口气跑出了百十步远之后,已经走出了后面羽箭的射程,此时的杨妙真这才松了口气。
被山间的冷风一吹,她就觉得自己铠甲下的战袍,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刚才的情况,真是好险!
很明显对方的弓箭手不顾其余,所有的羽箭都是冲着她这位主将来的。
在战场上,正所谓“大将军不怕千军,就怕寸铁。”刚才杨妙真的反应要是稍稍慢了一点,现在就已经被射成刺猬了!
与此同时,杨妙真带领各大队正在向后猛退,想要走出这一段狭窄山路的时候。从两边的峭壁上,还在不断向下“嗤嗤”的放着羽箭。
虽然对方的弓箭手不多,但是居高临下,射下来的箭却是准头十足。
而此时杨妙真她们这些红袄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却无法杀到对方的面前。想要用弓箭来射杀对方的话,在这个形势下更是大大的吃亏。
所以在这种情况,他们只好在山路上拼命的奔跑,以期尽快走出这段被人埋伏的山道。
就在杨妙真的面前,羽箭不断的破空而过。在她前面,那些精壮孔武的红袄军战士咬牙前行的时候,却在不断的被羽箭射杀,一个接一个死在路上。
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杨妙真真是心如刀绞!
“赶紧走!”
此时的杨妙真一边伸出长枪,替自己身边的战士拨打羽箭,一边疯了一般,大声催促军兵前行。
……
就在他们顶着不断的伤亡,一路又退出了一里多远之后。杨妙真在这沿途的一路上,看到地面铺满了她红袄军将士的尸体。
可是他们现在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杨妙真却连对面的敌军长成什么样儿,都不曾看见过一次!
很明显,这些金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发动攻击的位置还有时机,却都是人家早早就算好了的。可是杨妙真自己却天真的一脚踩进了人家的陷阱里!
当他们好不容易走过了对方弓箭手的射程之外,眼看着前边再过一个陡坡,就可以重新回到大路上了。
这条陡坡上的山道,东面是高峻陡峭的山崖,而西面一侧则是深深的山谷。中间只有一条不到五尺宽的山道,大概只能供两个步兵并排而行。
杨妙真眼看着前面的队伍,刚刚走上了那条斜坡上的小道,从斜坡的顶端,就传来了轰隆隆一连串的响声!
杨妙真眼看着一块块石头,从枕头到磨盘那般大小不等,正从斜坡顶上纷纷滚落下来!
这一下,还没等杨妙真吩咐,山道上的红袄军士兵立刻就疯了一般加快了奔跑的速度!
眼看着大队人马就如同洪流一般,急速的从这条小道上通过。
而这个时候,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块已经在斜坡上一路蹦跳着,带着哗哗作响的碎石,迎头滚落下来!
杨妙真刚才进来的时候是在队伍的最前面。所以现在撤退的时候已经被落到了最后。她心急火燎的看着自己的战士,正在挣命一般的向着山道另一边急速奔跑。
可是与此同时,士兵们可是却被斜坡顶上滚落下来的石头,不断的砸倒砸死,惨叫着坠入深深的山谷之中!
就见无数石块蹦跳翻滚着,带着一阵阵呼啸的恶风,不断的将山道上的士兵砸得一片血肉模糊……杨妙真都快把银牙咬碎了!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20章:如临大敌静封寨、叫声将军、换路而往
就见她一带马缰,战马陡然间跳上了山道内侧的斜坡。
杨妙真策马顺着斜坡跟山道并行,一路向前奔跑而去。在沿途,梨花枪的枪尖上不断的崩出点点火星,将一路上坠落下来的大石头挑飞上半空!
就在此时,杨妙真就看见山道上的令飞扬回过头来,头发蓬乱的看着杨妙真,似乎正要向她喊些什么。
1...468469470471472...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