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随后就在当夜,杨妙真和王云峰他们开了半夜的会,商量如何处置这些违反军纪的兵痞。
最终到了天明时分,终于还是有一个章程被拿了出来。
在这中间,王云峰让他们这些犯了错的那些军官和士兵相互揭发检举,将他们的罪行全都弄了个清楚。
之后罪大恶极的、身上血债累累的那一部分,当然是身身首异处,直接被处以军法斩首。
对于那些罪行较轻,只是抢掠没有过杀人的,杨妙真则是饶了他们一命。
这些侥幸活命的家伙被人收缴了所有的财物,扒下了身上的红袄,脸上留下了金印之后,逐出了义军。
在这里面,即便是那些立过大功的将士,或是校尉以上的军官。王云峰全都不管他们之前有过什么战功,都一律按照罪行来判定,是杀还是开除。
不过在这之后,红袄军中士卒的精神面貌,倒是一下就恢复到了状态,士气也猛然上升了一截。
毕竟留下来的这些人,全都是正直朴素的农民军。他们一见到身边那些烧杀抢掠的同伴得到了报应,自然会感到欣慰和振奋。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03章:七千老卒下临洮、震慑西北、女真宵小
随后,王云峰还和杨妙真两人就带领着众将,亲自检阅了全军。
他们将剩下的两万七千红袄军中,凡是身体有病、身上带着残疾不方便作战的。还有年龄超过了四十岁以上体力衰减的,年龄不足十六岁,太过幼小的全都挑了出来,这里面最多的一类人就是老兵。
等到这些人被拣选出来后经过清点,总数一共是七千左右,这些人也将就此离开红袄军。
在这之后,红袄军的军队重新整编,将原先人人数不满的棚队重新补齐。
如今剩下一小半的校尉和队长,再加上少了一半的军队,差不多正好够用。
至此,整个红袄军完成了全套的裁撤和整编的工作。
他们由四万名各怀异志、老弱病残参杂在一起的杂牌军,变成了一支由精壮汉子组成,军纪严整的精锐部队!
在这之后,王云峰将自己的四十名校刀手派到了各个队里面。
他们一个人负责管理一队五十人的军训工作,以便在最快的时间内,通过训练提升红袄军的军事素质。
要知道这些“校刀手”,真实的身份可是沈墨麾下的特战营!
以这些人军事素养,可以说随便哪一个放在红袄军里,都是顶尖的兵王,下面的人自然是没有一个不服。
而这个时候的杨妙真,也终于看到了由于王云峰的计划(实际上是由沈墨提出来的)带来的强大正面作用!
这里面首先第一条,就是少了一半的军队之后。他们的士卒虽然由于训练加大,而增加了很大的饭量。但是粮食却依然足够全军使用四十天。粮食的问题一下子就变得不那么迫在眉睫了。
其次就是这支军队的精气神,很快的就开始恢复。
每一天在在训练场上都是杀声震天,龙精虎猛的战士每一个都在聚精会神的习练武艺和战阵配合。这样的景象,让杨妙真的心里不由得越发振奋了起来。
再其次,军队整肃过后,王云峰重新制定了全套的军队纪律。
如今杨妙真的军队里,非但残害百姓的事情不可能再发生。甚至就连擅自出营,还有喝酒、打架、赌博这样的事,全都被严厉的军纪管束住,整支军队已经是面貌一新。
在这之后,当然还有其他的好处。
让杨妙真哭笑不得的一条就是,在被他们清除出去的一万四千败类的帐篷中,发现了大笔的金银资材,让起义军一下子就有钱了。
随后更有一件事儿,却真的是让杨妙真大喜过望!
在清理整顿军队的整个过程中,其实杨妙真始终对一件事放心不下。就是那老弱病残的七千人该如何处置。
这些老兵,基本上在家乡都没有了什么亲人。而且即便是他们打算回家,由于他们曾经参加过起义军,所以也很容易被地方上的官府和地主武装视为反贼,加以清算和杀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七千人该何去何从,就成了杨妙真的一块心病。
可是随即王云峰就向她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
据王云峰讲,几个月前就有一伙南方人,在草桥镇附近招收人口,说是要雇人到外地的工厂和农场里工作。
这些人全都是外地来的大商人,他们胃口极大,有多少人就要多少人。
据王云峰讲,这七千老兵正好可以跟随他们这些人,到外地去工作或者务农。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杨妙真还有些半信半疑。甚至对这些商人的行径产生了怀疑。
说实在的,因为他们的做法确实也太奇怪了些,难怪杨妙真会心中产生疑惑。
因为在这个时代,像是七千老兵这样的人不但没人要,甚至还会被人视为祸害。
通常在古代的各个州县官府里面,一旦由于灾荒的原因产生了大量的流民聚集,通常都会被官府视为心腹大患。
他们是能撵走就撵走,能轰多远就轰多远,最好这些流民不要到自己的地盘里来晃荡才好。
更何况现在山东正逢乱世,这样流离失所的农民极多。所以这帮南方商人这么大的胃口,确实让杨妙真很怀疑他们的目的。
可是王云峰却笑着向杨妙真解释说,据说这些人在别处有一大片土地,需要人耕作和守护。别说是他们这七千人了,就是有十几万人都不够。
王云峰向着杨妙真解释道,在山东各地活不下去的百姓,现在很多都已经得到了消息,正在向着草桥镇那边集中。
“可是,他们会不会被人当成奴工,下矿里没日没夜的劳作致死?”杨妙真听到了王云峰的话,到底还是觉得有些半信半疑。(宋代已经有了煤矿和铁矿)
就见王云峰笑着向他解释道:“我听说那些招收百姓的大商人,可以让过去务农的汉子带上全家老幼妇孺。只要有人一去报到,那边就给发新衣服、管他们吃饱饭还给治病。要是招收奴隶,哪有这么做的道理?”
“更何况我还听说,只要是穿着咱们红袄军的军装去的老兵。到了哪里立刻就给他们发给武器,还让他们带领流民的队伍,当时就会被人家委任为队长。”
“您怎么不想想,要是真让这些人到矿里当奴工的话,这些商人又怎么会让他们带着全家老小干,那些不了活儿的人去?而且还给他们发武器?”
听到这里的时候,杨妙真也觉得分外奇怪,于是她向着王云峰问道:“那王大哥,你跟我说说,那帮人到底是想干什么?”
“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只见王云峰向着杨妙真说道:“不过听说之前去的一批人里,已经有人写了信回来。说是在那边有田地耕种,日子过得很不错,更是没有官府和地主对他们日日盘剥,催收租税。”
“据说之前去的第一批里已经有人回家来,接他们的家属过去的了。”
……
当王云峰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
这些大商人就是沈墨手下几大财团的人。他们正在大量的招收山东流民,去的地方,就是沈墨新到手的临洮!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04章:接天之路草桥镇、粮草支持、弓弩加身
刚才王云峰说的话里,当然是有真有假。眼下招收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一个月不到,哪里有什么人写信回来,或是过来接家属的?
这不过是王云峰为了打消杨妙真的顾虑,所以才故意这么说罢了。
不过王云峰说这些山东迁到临洮去的流民日子过得不错,倒是确有其事。
他们这些人一到了临洮,立刻就被分配了大量的土地,划分成了村镇。随后由四海商社的人负责帮他们建造房屋,准备过日子的家什。
甚至是用来耕地的农具还有耕牛,都会以贷款的方式交付给这些山东流民。
与此同时,这些搬过去的人中有着军旅经验,或者是身体精壮的棒小伙子们,都已经被自发的组织成了民团。
沈墨将早就准备好的武器,比如钢臂弩和刀枪之类的发给了他们,让他们保护自己的田地和村庄。最重要的是——对那些骑射之术精强的女真族人,进行压制和威慑!
……
在这些新移民里边,当然是有着军旅经验的红袄军老兵,最适合作为每一个村镇民团的带头人。
这些人往往见过血,经历过战阵厮杀的大场面。能够处变不惊,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所以他们现在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在杨妙真头疼怎么安置他们的同时,沈墨还正愁这样的人没处找去呢!
所以王云峰这一次在沈墨的授意下,打算一次性就拐走七千多老兵去临洮。
最终经过王云峰的劝说之后,杨妙真还是决定派出自己的贴身手下马志远将军,让这位老成持重的老将军亲自去草桥镇看一看那里的情况,是不是像王云峰所说的一样。
如果要是真的没问题的话,那么这7000人的安身之处也就有着落了。
……
等到马志远将军带着一队士兵,亲自到草桥镇和那里的商人接洽过后,等他回来后立刻就找到杨妙真,向她做了汇报。
他说自己碰到的所有情况,跟王云峰将军所说的一样,全部一切属实。
据马志远将军说,在草桥镇那边,穿着红袄军军装的人会受到优待,去了之后立刻就是队长。而且即便是普通流民,都是大白面蒸饼一日三餐。
如今好多流民已经在营地处置好了个人卫生,治好了疾病,调养好身体,开始精神饱满的穿着新衣服登船出发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杨妙真自然是分外欢欣鼓舞。随后马志远还笑着说道,这一次他去草桥镇非但解决了这个老兵去向的问题,而且还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
据马致远说,那些大商人们手里面资源极其雄厚。他跟对方接洽的时候,一说自己的红袄军始终被粮食问题所困扰,对方立刻就发来了一千担粮食,以优惠的价格卖给了红袄军。
并且他们还说,只要是有银钱交付给他们。陆续还会有船继续运粮食过来。
当杨妙真听到这里的时候,姑娘立刻就是精神一震!
说实在的,在现在的山东,要说粮食就是人命真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而马将军这一次居然意外获得了另一条购买粮食的通道,而且就在二三十里之外的草桥镇,这岂不是一桩大大的喜讯?
此时的杨妙真心里顿时觉得欢欣鼓舞,似乎是王云峰到来之后,自己从一开始听从他的意见,这起义军在这些天来每一步都在向着更强更高的方向发展。听到的全都是好消息!
“杨将军且不忙高兴,还有呢!”马志远见了杨妙真的笑容,他也笑着对杨妙真说道。
“哦?还有?”看见马致远的表情,杨妙真就知道这一定又是个好消息。
就见马志远挥了挥手,让自己的亲兵扛过了一个箱子。
当他打开箱子之后,便把亲手里面的东西捧了出来,交给了杨妙真。
只见杨妙真将这个东西接到手中之后,立刻就是全身上下猛的一震!
在她的手上,托着一支由精钢打造,散发着乌油油的光芒和一股机油味的武器——钢臂弩!
杨妙真手中的这把钢臂弩,让这位从来没见过现代军工产品的女将军一见之下,就是极为震撼。
冲压结构形成的钢质表面,各个棱角和平面整齐而光滑。这要是古代工匠手工锻造的话,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修锉打磨的功夫。
整张弩身接合得严丝合缝,即便是顶级的手艺人也难以做到。更何况钢制的弩臂和整件武器上面,几乎没有任何一点锤锻和锉刀的痕迹,这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金属表面的磷化处理使得钢铁的外表乌黑发亮,看起来冷厉异常。杨妙真光看外形就知道,这一定是一件力道威猛的兵刃。
更何况纯钢制成的弩臂,纯钢丝扭绞而成的弩弦,更是这个时代从没出现过的。
当杨妙真把这件钢臂弩刚一托在手里的时候,便觉得它沉重结实,厚重可靠。这位久经战阵的女将军几乎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件武器。
随后,当他们按照箱子里的说明书,将这件钢臂弩上弦试射的时候,得到的结果更是让杨妙真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六寸余长的弩箭在射出了200步(320米远)之后,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杀伤力,足以穿透任何无防护的人体。
而在150步之外,他就可以贯穿金军的制式铠甲!
当杨妙真试射之后,她再次手捧着这把弩弓仔细观瞧。看她的样子,简直可以用爱不释手来形容!
“这东西好厉害!”就见杨妙真脸上惊诧中带着喜色,向着马志远问道:“马将军是从草桥镇弄来的?”
“没错,”只见这时的马志远笑着点了点头,随后用手指了指院子里的两辆马车。
“这两车全都是这样的钢臂弩,总数一共是200副,同时还有配套的弩箭一万支……”
“太好了!”杨妙真还没等马志远说完,立刻就是惊喜万分的说道:“多少钱?”
“弩箭是随同弓弩赠送的,”就见马志远向着杨妙真说道:“这二百支钢臂弩,是人家给我们的试用品……不要钱!”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05章:红妆将军何须问、拿下沈郎、要甚有甚
“还有这种好事?”杨妙真一听说不要钱,她反倒立刻冷静了下来。
很显然,这位女将军心里清楚,这世上绝没有白得的好处。
就见马志远随即摇了摇头,向着杨妙真说道:“草桥镇那边的外地商人说了,如果红袄军这一次试用好了,以后起义军再想向他们购买的话,就是160两银子一把,每一把弩赠送50支弩箭。”
杨妙真听到了这句话之后,姑娘顿时就吐了吐舌头,被这高昂的价格弄得也是大大吃了一惊。
看到杨妙真的这个动作,作为亲兵在门口放哨的沈墨这才意识到,这位女将军虽然在山东纵横来去,做下了偌大的事业,但她也毕竟还是一个年轻女孩子而已。
当杨妙真稍一不注意的时候,还是把那一种属于女孩儿家独特的神态流露了出来。
估计这位杨姑娘最近是连连赶上好事,心情很是不错,所以才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这么放松。
而王云峰和杨清岳两个人,在旁边听到了马志远给杨妙真报出的钢臂弩价格,这俩人差点也像杨妙真一样吐出了舌头。
他们两个人是知道内情的,这种钢臂弩的造价,他们自然是心中有数。
实际上在通州兵工厂里生产出的这种钢臂弩,每一把的价格应该不会超过三两银子,大概是市面上一把手工精心锻造雁翎刀的价格。
“虽然是外销产品,但是这玩意儿卖160两,未免下手也太狠了点吧?”这时的王云峰他们俩人心中暗自想道。
可是此时的杨妙真,心里却觉得这个价钱虽然高得吓人,但也却并不算离谱。
因为这种钢臂弩的威力就放在这里,这是唬不了人的。像这样的一把弩别说是160两了,就是给杨妙真320两,他红袄军中的铁匠也打不出来。
所以杨妙真听了马致远报出的价格之后,还是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就见杨妙真想好了之后对着马志远说道:“回头在打仗的时候,咱们把这些弩箭在战场上试用一下,看他们的效力如何。然后咱们再决定是不是要成批购买。”
杨妙真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马致远点了点头,向着杨妙真笑道:
“我听这些商人的口音都是大宋过来的,我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对金国也是分外痛恨。所以这种犀利的武器,倒是不用担心它会落到金国人的手里。”
“不过据他们讲,这种弩箭就和粮食一样,从外地转运过来也需要时间。咱们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在战场上试一下,看看它到底好不好用。”
随后,杨妙真有想了想。然后转过头向着王云峰说道:
“既是如此,这次的二百张弩就交给王将军的执法队。回头到了战场上,王大哥注意看一看,这些弩在作战时的表现到底怎么样。”
王云峰一惊之下,立刻就站了起来,郑重的向杨妙真道了谢。
咱们这位杨将军,刚才把钢臂弩全数交给王云峰,显然是在用这种威猛有力的武器,来酬谢王云峰之前这次整肃军队的大功。
要知道,在战场上手持这钢臂弩的步兵,很可能是会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最起码来说,如果遇上上一回在浯水河边阻击战那样的情况。如果当时杨清岳的长枪手中配发了这二百把弩弓的话。那么对方的三百名金军骑兵很可能还没冲到长枪阵的面前,就已经被弩箭远程射杀大半,半路崩溃了。
到那时,根本也就用不着长枪手再顶在一线浴血奋战了。
所以杨妙真这一次的做法,她心中的那股真心和诚挚,就连王云峰都能感觉到里面的善意和关心。
此时的王云峰心中暗自想道,要说这位杨将军,其实还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
凭她以一介女子的身份,能在山东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接连转战数年,身边始终都有大量的支持者拥护她。显然她杨妙真在为人处事方面的这种真诚,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随后就见杨妙真向着王云峰说道:“王将军要仔细些,看看这种钢臂弩在作战的时候,士卒操作它会不会过于疲惫劳累。还有它的机件和弩臂会不会断裂。在战场上有没有大量的损坏,甚至是无法修理。”
“就眼前来说……”就见杨妙真满怀希望的用手摸了一下,桌上那把乌黑发亮的钢臂弩,眼神里带着一份希翼说道:
“这样的武器,从威力上看来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它是不是耐用,能不能扛住摔打。在剧烈的作战中会不会大片损坏。这些还要咱们在战场上才能检验得出来。”
“如果它真要是在各方面都好的话,那咱们起义军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弄它个几千支!”
“属下明白了,一定会在战场上仔细验看。”只见王云峰闻言,立刻就一脸严肃的答道。
实际上王云峰的心中当然清楚,这钢臂弩如果不是为了做得结实耐用,重量最起码还能减少三分之一!
沈墨之所以把钢臂弩做得沉重成现在这个样子,就是为了在战场上极端恶劣的环境之中,在高强度的战斗之下,依然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持续作战。
所以杨妙真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至于杨妙真想要砸锅卖铁,来装备几千只钢臂弩的想法……王云峰想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偷眼看了一下外面的沈墨。
就见他们的统帅,如今正在和大眼儿贼他们俩,笑嘻嘻的拉着小荷姑娘聊天儿。
要是你能对这位“二泥鳅”兄弟再好点儿,估计你也就不用砸锅卖铁了!此时的王云峰,在自己的肚皮里笑着想道:
“我们这位统帅心里一高兴,万儿八千的钢臂弩总共才值几万两?还不是随手就送人,连个眼睛都不带眨的?”
……
随即,这次会议结束之后,王云峰就从自己的长枪队之中挑选了200名眼力好,习练过弓箭的老兵,将这些钢臂弩装备了四个弓弩队。专门作为他军队中的远程打击力量。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06章:城头变幻大王旗、污浊天王、卑劣一身
实际上也难怪杨妙真对这些钢臂弩如此重视,因为在这些起义军里面,差不多绝大部分都曾经是农民。
这些人几乎是一辈子也没机会摸弓箭,即使是加入了起义军之后,也只能靠着缴获的金军弓箭来练习使用。当然红袄军也勉强武装了一些弓箭手,作为战场远程打击力量,但是远程武器一直是他们的短板。
因为在起义军里面,长枪大刀之类的东西只要找几个铁匠就可以打得出来,但是制作角筋复合弓这样的手艺,会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起义军的远程打击始终是个弱项,经常因为这个在和金军作战的时候吃亏。
也就因为之前这样的经历,才使得杨妙真一见到这种钢臂弩,就想到了她集合数千把弩,用它们的精准射击和长距离射程,对大队的金军弓箭手进行压制杀伤的场面……真要是起义军有了那一天,那可就是一雪前耻,彻底的报仇雪恨了!
……
这一次马志远带来的粮食和钢臂弩,还有他这一次赶到草桥镇去亲眼看到的经历,已经充分证明了那些外地商人们招收本地流民的行为,并不是心怀歹意。
所以杨妙真也放心让自己的七千老兵,全都去草桥镇,加入了这些商人的农垦队。
……
实际上,沈墨为了不让金国皇帝知道他这一次插手山东。所以他一直都在尽力掩饰自己,不让手下任何一支力量透露出他们来自于通州。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草桥镇的哪些四大财团的人,他们在招收人手的时候,对于流民的去向是临洮路这件事,也是高度保密的。
如今的草桥镇,已经成了山东流民奔走相告,能为自己寻找一条活命的天堂之路。
且不说将来会分配给他们的大量田地,让他们在没有官府和地主盘剥的情况下耕种养家。单说去了以后,立刻就能给饱饭吃这一条,就足以将大量的山东流民从远至百里之外,向着草桥镇的方向吸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