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但是当程无忧打入蒙古军阵营的时候,当蒙古人和沈墨两方势力剧烈对战的时刻,程无忧的身边要是有一个宋国人,那就太扎眼了。
偏偏这位张焕在武艺方面十分来得,忠诚性更是绝对毋庸置疑,但是语言天赋却很成问题。
他在这里陪着程无忧的这段时间,伪装成高丽人依然是一点不像,更不要说让他学习蒙古语,让张焕伪装成蒙古人了!
所以沈墨为了程无忧的安全考虑,果断的将张焕从他身边调离,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就见程无忧欣然答应了沈墨,随后就让沈墨自己处理张焕大侠将来的去处。
……
等到他们的船队这一次返程而回,却是不比上次。这回一路上顺着北风南下,正可谓是顺风顺水。
在到达了耽罗岛之后,程无忧秘密进入了王宫,和耽罗国王高若郎以及长公主高若顺见了一面。
上次为了救高若郎的一条狗命,程无忧不得不使用信鸽紧急传信。冒着巨大的风险,把消息传给了当罗岛上的术鲁将军。才从女刺客的手中抢回了高若郎的性命。
所以这一次程无忧得了个空儿,特意来了一次耽罗岛。就是为了把岛上的事务安排好。因为这对国王兄妹,原本就是他手下的奴仆,理应由他自己来管。
等到程无忧进入皇宫之后,他怎么管教那位自作聪明的耽罗国王高若郎。还有如何抚慰对自己倾心情动的耽罗公主高若顺,那就不用再提了。
程无忧完事之后,自然会乘船返回江华岛。而沈墨则是带着大侠张焕和自己的所有部将,一起返回了通州。
……
这一次,沈墨回来时候已经进了腊月。
不过在北地风雪中鏖战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沈墨,还没到通州,就感到迎面吹拂而来的那股暖风。
对于通州人来说,可能此时的气候也很寒冷。不过跟高丽比起来,沈墨倒是觉得这样的寒冷根本不算什么了。
等沈墨回到通州之后,随即最新的情报就发到了他的手里。
沈墨首先先看到的第一份情报,就是锦云姑娘递给他的,有关西夏和蒙古之战的最终战况。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04章:将军拔剑天南起、九霄龙吟、天风浩荡
上次沈墨在西夏,只是看着双方接战了一场,然后就返回了通州。在这之后,沈墨就去了高丽。
这场旷日持久的西夏与蒙古之战到底打成了什么样。一直是让沈墨最为牵肠挂肚的一件事。
因为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将来蒙古入侵大宋的时候。大宋的西面侧翼,是不是有人策应!
锦云姑娘也知道,沈墨一定对西夏的战事分外关切。所以等他一下船,锦云就在马车上把战报递给了他。
沈墨还没来得及看战报,只是在锦云姑娘的脸上扫了一眼,他就松了一口气!
锦云姑娘是西夏人,她现在既然表现得神色轻松,那就说明西夏并没有受到重挫!
等沈墨在马车上翻开了这篇战报之后,随即就看到上面写着:
“蒙古大军在孛鲁将军率领下,转战西夏普宁、石州、夏州三城。于无定河口再次与西夏联军对战。西夏军小挫,战死六千余人。蒙古军折兵千余。”
“十一月中旬、蒙军无隙可乘,颓然撤兵。联军大帅李灼绝率军返回兴庆府受赏。”
“好!”
沈墨把这份情报扔在马车的座位上,然后他闭目靠在车厢内的座椅靠背上,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在历史上损失十五万将士,以至于国力大损,最后败亡的西夏,终于被沈墨从危局中给挽救回来了!
……
现在的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崔瑀这样的权臣被沈墨所杀,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西夏李灼绝,却成了一代名将!
眼看着沈墨十分熟悉的大宋,也在他的影响下,被分成了三块。
如今的沈墨,他在实力渐渐增强的同时,对于历史事件熟知的这项优势,也在慢慢的丧失。
未来变得越来越不可测,沈墨之后的道路,也将会更加艰辛坎坷。
可是,沈墨这一个来自于未来的“异数”,却依然还在挥动着自己手里的铲子,孜孜不倦的挖成吉思汗的墙角。
他相信早晚有一天,在他的努力之下,那边坚不可摧的高墙,会在他面前轰然坍塌!
在这之后,沈墨下一步的举动更是耸人听闻。这一次,大宋的版图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九霄龙吟,西南天变。沈墨的下一招,依然是又狠又毒!
……
在这之后,沈墨还没来得及回自己家,就带着姜宝山和姜伯母到崇明岛上,去找他的第一女谋士……姜瑜馨。
等到这母女二人相见的时候,自然又是一场欢笑中伴随着泪水,感慨中带着幸福的合家欢场景。
虽然姜瑜馨姑娘在和母亲分别的时候,她只有四五岁大小。对于自己娘亲的样子,已经在姜姑娘的脑海中有些模糊了。
不过当母女二人相拥之时,来自亲娘身上的味道,却让姜姑娘一下醒悟过来,珠泪顷刻之间就从桃腮上滚滚而落。
等到这对母女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之后,张女侠这才发现,带他过来的沈墨,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完蛋了!刚才光顾看闺女了,没看见他脸上的表情!“这位豪爽直率的张女侠,这时才想起他儿子说的“那件事”来,忍不住抓狂的说道。
书中代言,这位张女侠性子豪爽、武功高强、为人也极其义气热血。
所以她才能为了报答自己的恩人,陪伴在安惠王后身边十余年。以至于知道自己亲生儿女的下落的时候,都因为安惠王后的性命危在旦夕,而不忍离去。
不过,咱们这位张女侠要说到心机谋略,实在是赶不上姜瑜馨姑娘的一角,就连姜宝山的城府都要比她更深些。
所以她在被人胁迫着去行刺沈墨的时候,才会受情感的支配,不顾后果的就答应了崔瑀。
当然,沈墨在这一路上,已经熟知了张女侠的性子,反倒是更加钦佩起这位侠义慷慨的姜伯母来。
……
在这之后,姜姑娘终于抽出身来,和锦云姑娘两个人一起向沈墨汇报了攻取蜀中的准备情况。
这一次的行动,关系到整个版图和战略,沈墨也是极其重视。
他为了这次行动,动用的资源和人力,庞大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次几乎可以说是沈墨通州这一系的势力,在秘密战线上进行的最大一次计划了。
因为这一次攻略蜀中的行动,虽然在余无憾给沈墨提供的宝贵资料里面,记录了无锋老人几年以来呕心沥血才打好的基础。但是这件事对于通州来说,却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点就是,虽然蜀中的要害部位,军政两界都已经被无峰老人攻克,重要的人员都已经答应了里应外合,放金军入境。
但是按照无峰老人原本的计划,当金军进入蜀中盆地的时候,那可是整个金国的朝廷上下、文臣武将、甚至是百万大军一起进去的!
在那种情况下,只要蜀中的军队不抵抗,基本上金国政权进去之后,他们在政务方面就有人管理,在战略要地有人去守卫,同时他们携带去的兵力,也足够控制整个蜀中。
可是沈墨现在呢?
他手里总共才有几千人,即便是全带过去了,铺在整个蜀中全境以后,那也像是一盘菜撒上了几粒盐一样,完全起不到任何控制的作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沈墨才设置了这么一个极为庞大的计划,来攻略这个富庶繁华的蜀中盆地。
不过在沈墨的手里,也并非没有优势。
有的时候,这些优势让沈墨自己想起来,都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首先第一条,就是他手里面有人可用。
因为在沈墨进入通州后,建立起来的第一支势力,就是由蜀中配军组成的墨字营!
“墨字营”这个名字,其实里面代表着两重含义。一是沈墨手中的那支500人的步兵营。这是沈墨经营最久、根基最深、同时也对他最为忠诚的一支武装。
同时,“墨字营”这三个字,还代表了当初那支2000人的配军部队。当时被沈墨救下的所有老幼人等,他们的名字,都叫墨字营!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05章:莫非成败早天定、墨字暴风、黄道当空
在这里面虽然有为数不少的老幼,而且还被沈墨抽调了其中的精锐,成立了步兵营。但是墨字营里,依然有足足八九百名成员在沈墨的培养下,成为了保障治安的护卫军,成了管理工厂的中层人员,甚至有一部分还成了密谍。
所以这一次,沈墨手里有着大量忠于自己的四川籍人员可以供他使用。这些人地理精熟、语言无障碍,甚至有些人在本地还有着广泛的社会关系。这可是一桩极为宝贵的财富!
而另一方面,更是巧合得让沈墨啼笑皆非。
就是沈墨这一次进入蜀中,必然是以金国人的名义,接手之前无峰老人留下的摊子。
也就是说,等到计划如期进行以后,沈墨必须让那些里通外国的蜀中汉奸看到,进入蜀中的部队是金国人才行!
可是,沈墨的手里居然恰好有一只女真暴风营,全是由金国战士组成的!
换句话说,他们到时候甚至都不用伪装,只要披上金国的铁浮屠战甲,重新换上蒙古马,他们就是纯正无比的金国人!
这两个条件,在给沈墨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沈墨觉得这世上的事简直是太神奇了。
他先是得到了墨字营,又得到了暴风营,最后又得到了无峰老人的黄道计划,这简直是老天爷有意把蜀中盆地故意塞给他一样!
……
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沈墨依然还是为这次行动,作了充足的准备。
首先第一条,就是他把准备进入蜀中的人员,从自己的部队和工厂中抽调出来,作出了为期两个月的密集集训。
现在已经有部分人员结束了集训,离开通州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乡蜀中,在那里秘密开始工作了。
沈墨这一次下的血本可真是不小,仅仅是从自己的步兵营“墨字营”中,就抽调出了300名战士,集训后派进了蜀中盆地。
其余牵扯到的人员,更是达到了千名以上,沈墨因此付出的资产和资源,就更是不计其数!
不过现在,行动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举行,眼看着蜀中这块地方,就要改名换姓了。
等到沈墨检查完了集训基地之后,他就带着锦云姑娘和姜瑜馨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锦云是密谍的首领,姜姑娘是第一智囊。所以这次行动的前期工作,都是由这两位大美女来完成的。
在这之后,沈墨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向自己的这两位手下彻底摊牌了。
……
此时的沈墨,指着墙上的蜀中地图,向着锦云姑娘和姜瑜馨说道:
“蜀中天府之国,天下锦绣之地。成都平原稻米丰盛,黎民富庶,天府之国之称,可谓是名副其实。”
“况且这个地方,还天生占有战略上的防守优势。只要是夺取剑门,闭关而守,就是多少强军远来,都难以攻破。”
“所以咱们这次的行动务必要周密迅速,一举夺取蜀中全境,控制住战略要害,将它牢牢的抓在手里。”
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指了指地图上,广元府附近的剑门关。
“剑门关,天下雄奇至险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全都是由此而出。”
“此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古语有云:“得剑门者得蜀中”,所以这个计划的重中之重,就是一定要抢先把它拿在手里。”
“可是现在有个问题,”等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姜瑜馨姑娘微微蹙着眉头说道:
“眼下蜀中军政两界的要员,全都在黄道计划里被咱们所得,夺取蜀中其实不费吹灰之力”
“可是想要保住它……那可就难了!”只见姜姑娘摇着头,俏脸上一双妙目闪动,向沈墨说道:“咱们手上人力不足,拿下蜀中之后无人可守,到时候局势势必动荡。一乱起来,各地的军将和地方豪强,一定会趁势蜂拥而起!”
“一旦到了那个程度,凭借着咱们从通州带过去的一两千兵将,即便是跑断了腿,也来不及平叛啊!”
“没错!”这时候的锦云姑娘,也在旁边说道:“而且蜀中多山,可以让骑兵部队纵横驰骋的地形少之又少。所以咱们部队快速机动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想要平息蜀中的变乱,只怕是难上加难。”
“没关系,咱们虽然有没有兵,但是有种子啊!”只见沈墨闻言,笑着向两位姑娘说道:
“这次我从墨字营里抽调出了将近一千人,除了300步兵营战士之外,其他的人也都是经过考验和培训,忠于咱们的蜀中籍战士。”
“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我派他们去,是干什么的?”
当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两位姑娘一起眨着眼睛看他,都不知道沈墨是什么意图。
然后,就见沈墨笑着说道:“我不怕蜀中变乱,我还怕它乱得不够大呢!”
“这一千人,我们派他过去,就是为了让他们分派到各地,起兵造反的!”
……
沈墨的这番话说完之后,只见他面前的这位两位姑娘,齐刷刷的一愣。随后睁大了眼睛看向了沈墨!
此时的姜姑娘,好像模模糊糊的明白了一些沈墨的意图。
就见沈墨接着向她们解释道:“等到这些川中籍的战士派出去之后,我就会将他们这一千人分成十余股,每一股接近百人,由一个有统领和煽动能力的头目带领。”
“他们身上,会带着我提供的大量资财,同时还有四海商社提前运到蜀中去的兵刃武器。这些人一旦到了地方,就会开始经营势力,拉拢本地的江湖组织。一旦让咱们的人等到了机会,他们就会立刻扯旗造反!”
“您先等等!”听到了这里之后,只见姜姑娘费解的看了沈墨一眼:“蜀中现在并无动乱之像,若是没有民怨沸腾的基础,您的反旗怎么举得起来?”
“听我慢慢跟你说,”只见沈墨向着两位姑娘笑了笑。他随后转过身,拍了拍墙上的蜀中地图。
“蜀中这个地方,从二百五十年前,王小波李顺起义的时候开始,就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06章:横征暴敛积民怨、一点星火、霎时燎原
只见沈墨接着说道:“当时在他们这支义军起兵的时候。就是当时南渡之前的大宋官府,一手造成了当时民怨沸腾、以至于官逼民反的环境。”
“当时,大宋官府需要大量的粮饷来对抗金国,所以富庶的蜀中就成了他们催缴银钱,加收赋税的好地方。”
“在当时的蜀中,官府催逼赋税粮饷时残酷无比,反复勒逼索求不尽。以至于百姓们连饭都吃不上,家里的儿女都要饿死的情况下,还是要交纳赋税给朝廷!”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王小波和李顺才有了造反的土壤,让他们的义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席卷了整个蜀中,占据了数处战略要地,差一点就成了霸业。”
“不过让人可惜的是……”只见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又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剑门关。
“当时王小波率军攻打剑门,小小受挫之后就收回了兵力,开始在蜀中盆地内部攻城略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可是他当时的战略眼光,实在是太差了!”
只见沈墨摇头叹道:“王小波就没想到,失去了这个大门之后,屋子里面的东西他就算是得到再多,又能有什么用?”
“正因为剑门关始终没有落在王小波的手里,以至于以后来朝廷大军进川,官军源源不断冲进剑门关的时候。王小波立刻就顾此失彼,几番血战之后连连败退,最终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
当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他摇了摇头:“若是他当时不顾其余,全力拿下剑门关。等到那个时候,他把手中的大门一关,蜀中平原上的各个州县没有了外援,还不是任他想打哪个就打哪个?”
“就因为他犯了战略上的错误,所以这一路义军,最后才弄到大业未成的地步。”
沈墨当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的心里也忍不住为王小波感到惋惜,其实真就是差这么一点点,义军的事业就成功了。
剑门关防守的时候,对外面的敌人固然是固若金汤。但是王小波若是从蜀中的内部向外进攻,就相当于直接切断了剑门关的粮道和援兵。
当时的王小波只要肯下力气攻打剑门关,那时候这座天下雄关,一定会落到他的手里。
只要他当时把栈道一烧,大宋官军就是来上百万之师,也进不去蜀中盆地!
沈墨心中暗自想到:由此也可以想见,当时的起义军里严重缺乏有战略头脑的谋士,王小波本人在大局观上也不足以成事,所以才被他浪费了这样大好的局面!
……
想到这里的时候,只见沈墨的目光离开了地图,向着两位女谋士笑了笑。
“不过也正是因为当年的那场起义,当年进入蜀中平复叛乱的大宋军队,一进到蜀中盆地就开始乱杀百姓,抢掠地方。”
“在当时,无辜的蜀中百姓被他们杀了不知有多少。所以巴蜀中人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跟大宋官军和皇家离心离德了。”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之后的200年里,蜀中这个地方屡屡出现义军举旗造反,几乎是每隔数十年就有一次。”
“就连咱们墨字营那2000人,不也是军营中的士兵和家属因为官府不发放饷银,没了活路所以才扯旗造反的吗?”
等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姜瑜馨姑娘笑而不答,显然是知道了沈墨的意图。而锦云姑娘却是猛然间眼睛亮了一下!
只见锦云姑娘兴奋的说道:“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就在最近这几个月,赵与莒因为前后受敌,被咱们淮南东路和新宋南北两面夹击,更是十分忌惮咱们通州的强军和火器。他已经快被咱们逼疯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赵与莒拼命的加征赋税,又开始了在蜀中盆地掠夺钱粮的行动!”
“没错!这次终于说到正题了。”
只见沈墨笑着点了点头:“所以现在蜀中盆地里的百姓,由于沉重的赋税已经是民怨沸腾,就差一把火了。”
“等到这把火烧起来之后,再加上咱们提前派出去那一千余人组成的十余支造反小队,在蜀中盆地的各个地点,率先举起反旗……”
“到时候,一场席卷蜀中的大起义势必不可避免!”只见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笑着看了看两位姑娘。
“到时候,这些起义军的头目和首领全都是咱们的人。等这些起义军汇合到一起之后,数十万军队就是唾手可得!你们还怕得到蜀中之后,咱们没有士兵去防守吗?”
“原来如此!”当锦云姑娘听到这里,她终于点了点头。
随即,就见她又向着沈墨问道:“那统帅你说的这最后一把火,到底是什么?”
“那还不简单?”只见沈墨笑着回头,看了看地图上的成都府。
“如今蜀中今年的赋税已经全数收取完毕,全部的赋税九百七十万两白银,现在就在成都府汇集,准备运往大宋临安。”
“假如说,要是这笔好不容易收上来的税银,半路上忽然不翼而飞了……你们猜到时会发生什么事?”
当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锦云姑娘和姜瑜馨同时笑着看向了沈墨。
“如果丢失的地点就是在蜀中自己的境内,那就坏了。”只见姜姑娘笑着说道:
“没人会承认川蜀之地已经收齐了税银,也没人看见银子出川……蜀中的大宋官员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笔账,把今年的加征的重税重新再收一遍。”
“那样一来,只怕蜀中的老百姓,就要重新再交一回银子啦!”
“到那个时候,蜀中的老百姓要是不造反,那才奇怪了!”只见这个时候,锦云姑娘的小脸蛋儿已经胀得通红,眼睛里闪出了兴奋的光芒!
……
等沈墨把情况介绍到这里,他的全盘计划已经是昭然若揭。这两位聪明至极的姑娘,也终于搞清了沈墨的全盘意图。
而此时的锦云姑娘,心里正在激动万分的想着沈墨计划实施后的情景。
现在对她们而言,手中缺兵少将的局面,已经被沈墨用这个方法,轻轻巧巧的化解了!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07章:如此秘技何人传、我家沈郎、专会造反
等沈墨这一千余人派进去之后,利用蜀中民怨沸腾的局面,旬日之间就会竖起反旗,得到四方响应。哪怕沈墨就是想要百万大军,都没有问题!
而这个时候的姜瑜馨却和锦云不同,姜姑娘想得更深远,同时这位姜姑娘心里,也越发觉得惊诧至极!
好好的一个蜀中,就这样被面前这位沈郎三两下散手,就给折腾得烽烟四起、乱象纷呈!
姜姑娘不由得在心中暗自想到:“如果这家伙当初要不是生在临安,当了一个小小的捕头。只怕是不管将他放到天下哪个地方,这位沈郎君都会因缘际会,乘势而起,成为天下争锋的一路反王!”
“这家伙的脑袋,简直就像是天生为造反起义准备的一样。怎么一谈起搅乱局面、煽动民怨、揭竿而起这一类事儿,他居然会熟练到这种程度?”
1...378379380381382...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