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薛国观死的时候,共被查获合计九千两银子,田地一共六百亩,一套住宅。这个财力,在明末这个时候,实在是排不上号。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之后,六部尚书并曹化淳和李若琏回来见驾了。
整理之后地供罪书上,有当事人地签字画押,还有李祖述侍卫的旁证。可以说,在六部尚书的见证下,这就是铁证,谁也没法说什么!
浏览了这份供罪书之后,看着底下这些臣子一个个脸色严峻,他冷声喝问道:“诸卿,此事如何处置?”
都要来谋害皇子了,这种事情,谁敢求情?
六部尚书彼此之间,连互相看看都不敢,一起躬身奏道:“全凭圣裁,按律治罪!”
按律治罪,就是谋逆大罪了!
由此,回宫之后第一件事,崇祯皇帝便在武英殿下旨召见京营总戎成国公朱纯臣,并他手下大将,说是秦兵大捷,要一起商议京师防务并和秦兵协同之事。
朱纯臣接到旨意,要他即刻进宫时,倒也不疑有他,甚至还笑着对他手下心腹大将说道:“皇上怕是被秦兵的一场胜仗冲昏了头脑。我们这次过去,得给皇上泼泼冷水才行。”
“对,国公爷说得对,要是脑子一热,让我们出京去和建虏厮杀,那就完了!”
“可不是,这要是离开了京师的城墙,还怎么和建虏打?”
“……”
就这么着,一行人便匆匆赶到了皇宫,内侍引着到了武英殿。
这一进殿,朱纯臣就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了。崇祯皇帝高居御座,边上的六部尚书,东厂提督,锦衣卫指挥使都是一个个盯着他们,那眼神,特别的奇怪。
他心中疑惑间,在皇帝面前,倒也不敢怠慢,和他手下一起开始见礼。
可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崇祯皇帝大喝一声道:“拿下!”
顿时,从两侧及后殿,一下拥出大群的锦衣卫。
崇祯窃听系统 155 大收获(为唐铁光盟主加更10/11)
听到动静,抬头看到这情况,顿时,朱纯臣和他的手下将领一下呆住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竟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朱纯臣还好一点,因为看到那么锦衣卫校尉拥向他们的时候,他第一时间便想到,是自己谋划的事情暴露了。顿时,脸色一下惨白,有点无法面对暴露的后果了。
而他的手下将领,则就冤得很了。他们不明白,自己干了什么事情,竟然遇到了在御前埋伏刀斧手的这种桥段。其中有的人甚至想着,自己不过是背后对皇上可能不尊重一点,嘴巴不干净了一点而已,怎么就得到了这样的待遇?
他们还没来得及有个说法,就被拥上去的锦衣卫校尉,几个人对付一个,一下就反剪了双手,抓了起来。
“陛下,冤枉啊,冤枉啊!”朱纯臣下意识地,就存了侥幸心理喊道,“臣到底犯了何罪,要如此对臣?陛下……”
崇祯皇帝听了,冷笑一声,目光看向刑部尚书。
刘之凤一听,便展开早已准备好的那份东西,当场开读起来。
这份东西,自然就是李祖述等人的供罪书了。
朱纯臣只是听了个开头,就知道事情全部败露。哪怕他是朱能的后辈,世袭国公,也没有一点用。因为,这是谋逆大罪。此时此刻,他突然非常地后悔。早知道这样的话,就当破财消灾算了,何至于把自己性命,祖宗传下的爵位都赔上。
宣读完了之后,也不用朱纯臣分辨,就被锦衣卫校尉带走,打入锦衣卫诏狱。
而后,便是一系列行动开始了。
首先,出动锦衣卫亲军,入京营控制军队。
这里的锦衣卫亲军,并不是指北镇抚司,而是指锦衣卫军队。在经过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的整顿之后,这支锦衣卫亲军虽然没法上战场去和建虏野战,可在统领京营的将领都被抓的前提下,控制好京营,却是没有问题的。
在宫内,曹化淳带着东厂番子,封锁宫门,开始抓捕宫内和外界私自联系之人。当然,这里还是有控制的,并没有所有私通宫外的都抓。因为那样一来,打击面就大了,很可能会引起京师人人自危,从而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局面。
因此,抓了事先指定地几个人之后,曹化淳便宣布抓捕完毕,就收兵了。
但他没得休息,又立刻领着大量东厂番子,前去成国公府上抄家抓人,当然,也少不了临淮侯李祖述。
一时之间,大街上,急促地马蹄声不时响起,一队队兵卒地跑步声,也不时出现。
原本比较松弛了的戒严,一下变得很严格,京师的气氛,顿时就紧张了起来。
原武清侯府,那些皇亲勋贵把这里当场了茶馆,一边吃喝着自己带来的东西,一边还在“义愤填膺”李国瑞的遭遇。他们正说着起劲的时候,就有下人跑来报信,说外面街道上的情况。
一听这么大的阵势,这些只会嘴炮的勋贵,顿时就有点怂了,搞不清楚什么情况的前提下,大嗓门的他们,也都一个个收敛了不少。
很快,具体的消息就传回来了。
“武清侯卖锅碗瓢盆的事情,是临淮侯怂恿的!”
“武清侯上吊自杀,其实是临淮侯骗他的,是临淮侯害死他的!”
“临淮侯串通宫内尚膳监监工潘延亮,试图给皇五子下毒,害死皇五子,然后假托孝定太后之名降罪皇上。”
“临淮侯的背后,其实是成国公主使!”
“……”
这些消息,一个比一个骇人听闻。一开始,大部分勋贵还不信,这可是谋逆大罪,惊天大案啊,也有胆子敢做出来?
可是,外面已经有大队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在抓人,在抄家,这是事实。
最后给他们致命一击的是,李国瑞夫人听到这些消息后,恍然大悟,立刻向这些在场的勋贵证实,皇后召她进宫劝解过,因此她家老爷是准备交钱了事的。可是,就是李祖述怂恿了她家老爷,这点是她老爷亲口所说,绝对不会有错。
还有,她家老爷上吊自杀的事情,也有很多疑点。
在勋贵的围观之下,越想越可能的李国瑞夫人,简直是一边哭,一边诉说当初地情况。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出,李国瑞之死,绝对和李祖述逃不了干系。
于是,这些事情一联系起来。这些勋贵忽然发现,自己好像被那两个人耍了,在当枪使。
如果这背后的谋逆大案没有爆出来的话,说不定这些勋贵会心甘情愿当枪使。毕竟要是大家都闹了起来,搞不好以后就会免去破财之灾了。
可是,如今可不同了,有可能会卷入谋逆大案,谁还有这个胆子沾边!
于是,他们立刻作鸟兽散,刚才还热闹无比的原武清侯府,突然之间,一下变得门可罗雀。这些勋贵回去之后,还纷纷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和李祖述、朱纯臣他们不是一伙的,纷纷撇清关系。
在这么大的声势中,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就是范记钱庄,突然被东厂番子查封。理由是东厂在这次的事件中查出,不止是李祖述、朱纯臣勾结宫内,还有范记钱庄掌柜范永争也有重罪,竟然选送没根之人进宫当宦官,为他们提供财力支持,阴谋搞鬼。
本来这种窥视内宫地事情,摆在明面上,就是非常大的罪过了。然而东厂还同时公告,例举了范永争利用在宫内的宦官,或兴风作浪,或刺探消息的事情。就比如,范永争让他在宫内的人四处煽风点火,说卢象升罪陷宗藩该死的事情。
窥视、勾结内宫,私底下可能大家不以为然,可摆到了明面上,那就是重罪,更何况还有兴风作浪。
范记钱庄中有股份的那些人,一个个都骂娘。做事这么不小心,把他们也害惨了。不但没了股份,还要极力解释这事和他们无关。
不过他们最多感慨下范记钱庄真倒霉,怎么就在谋逆大案中,被意外地查了出来。除此之外,倒也没有想过,崇祯皇帝会早已因为别的事情而盯上了范记钱庄。
原嘉定伯府,周奎原本躲在府里一边读着圣贤书,应付皇宫来人的检查,一边心中肉疼好不容易有了的三十万两银子。有的时候,他甚至还在想着,如果重新来过,那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拿出那么多钱?
在他的耳朵边,还能经常听到他儿子的唠叨。埋怨他为什么就怂了呢?看看,如今李国瑞死了,其他勋贵都闹翻天了,你要是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就不用掏这个钱了呢!
对此,周奎也有点后悔。不过,这个后悔并没有持续多少时间。
京师这么大的动静,就算他被禁足在府内,也听说了外面发生的事情。
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后脊梁骨都是冒冷汗的。亏得自己听了女儿的话,要不然,自己还不知道会怎么收场!
他想着,李国瑞被那李祖述骗死了,可他的死,其实份量并不高。要是那李祖述盯上自己,把自己给搞死了,那皇帝的压力才大呢!自己要是还一直鬼迷心窍的话,说不定就会被盯上了。
就算不是这样,如果不听女儿的话,那这次的事情一爆出来,自己也难逃嫌疑。如此一来,女儿当时所说,皇上为了社稷江山,不要说他了,就算是皇后、太子,也不可能重得过社稷江山的,下场如何,还真是危险的了!
想着这些事情,周奎再见儿子时,就理直气壮了,直言要不是他英明,见机得快,听了女儿的话,后果如何,还能预料么?反正就巴拉巴拉地说话,说得他儿子也跟着安份了很多。
而在宫内,田贵妃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那是差点吓死。立刻,她儿子的一切饮食什么,她都亲自把关。并且,还特意求见崇祯皇帝,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反正就是非常地激动。
哪怕是周皇后,在听了后也是吓死了。这次外面的人谋害的对象,是田贵妃的儿子;那要是有下一次,会不会把目标盯到她儿子身上?
这么想着,她怕啊,不敢想,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于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各宫都觉得不安全,纷纷开始梳理自己宫里的人。这个梳理的力度,可就比之前皇上要求地还要严格多了。一时之间,惊得不少人都心中后怕,纷纷自愿加入被裁撤大军之中。
宫里宫外,总体来说,都是紧张有序。哪怕是宫外的抄家抓人,也可以说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并没有扩大化的趋势,同样算是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虽然结果收获如何,还没有最终出来,但崇祯皇帝从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下,收获不会少。至少目前手头已经有七十万两白银了,另外两家的查获只会比这更多。
还有范记钱庄内的银库中银子,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虽然有人可能会上奏朝廷,说是他家存银,但不管怎么样,作为钱庄,本钱绝对少不了,还有灰色收入的人,也不敢向朝廷声张,总之,这一次这么一搞事,比什么开三饷还来得快。回头还有晋商那头肥羊,更是不得了。
虽然这些收入都不是可持续性的,但至少能挺过眼前急缺钱的难关,还能让不少事情进入良性轨道。
比如,大明皇家银行,有这么多的本金存入,这纸币的推广,底气也会足不少。就让他们全部用纸币把银子还回去也没事。
这次一百万两银子,全部被他们兑换走,可是,没事,就让他们兑换好了。
下一次,再来一百万,甚至是两百万两,还要被他们全部兑换走?也没事,继续兑换走好了。
只要过了手的银子,就全部发出纸币,就让他们去兑换。等这种事情持续下去,次数多了之后,对大明皇家银行所发的纸币,信心就会回来了吧?
毕竟用纸币的便利、好处,那可是实物货币所没法比的。当然了,可以一开始的时候,不要说什么大明宝钞,而是银票!区区范记钱庄发出的银票都能通用流行,难道大明皇家银行的实力,连这点信心都建立不起来?对此,崇祯皇帝才不信。
另外,崇祯皇帝准备等查抄结果出来,御马监辖下军队改编完成之后,继续借着这个机会,再对勋贵这个团体好好敲打一番。不过此时,他的重心又开始转移到京师外面去了。
很快,几道旨意便发了出去。
秦兵、包括卢象升所部,此时都已经退到晋州城外,靠着晋州城墙扎营休整。
一如报捷文书上所说,虽然这一次是大胜,可自身的伤亡也是不小,对士气多少是有点影响的。
此时的这支明军,就犹如一直憋着一口气的人,在这个时候,已经泄气了。
崇祯皇帝在京师城外的那番视察,就犹如给秦兵打了鸡血一般,在经过攻城战,阻击战,围歼战之后,效果已经差不多没了。
大部分秦兵,都想着他们已经尽力,毕竟对虏战事中,可没有过像他们这样的大捷!应该能入京师,成为天子禁军了。如此一来,又何必在拼命?
另外,他们也还有疑虑。这一次大胜,朝廷上有怎么样一个反应?活着的,如果能入天子禁军,那也就值了。可那些伤残了的呢?还有那些战死了的呢?他们没了加入天子禁军的机会,如果朝廷这一次的赏赐,还是和以前一样少得可怜,那以后谁还愿意拼死厮杀?
这种想法,不但底层军卒有,哪怕是统帅之人,洪承畴和孙传庭也都有。他们也都在关心着,朝廷对于他们的报捷文书,到底是什么样一个态度?朝廷中那些文官的各种心思,他们基本心中也有数,因此有点悲观。
其中洪承畴和孙传庭还有另外一个担忧,就是不知道朝廷、皇上是怎么看待之前攻城战的事情?这是关系到他们两人个人的前途。
基于以前的经验,不管是底层士卒,还是统军将帅,都不报什么乐观态度,而是在心中猜测着,这一次的大胜,会被朝廷打几折?会不会让他们都心冷?
对于这个事情,连卢象升都不敢保证。毕竟,他之前的时候,已经拿到过三十万两银子了。这还是皇上立威,想尽办法好不容易搞到的银子。这笔银子,已经是来得不容易,如今的皇上,又能从哪里去凑集银两?
至少对于卢象升来说,他是想不出来的。因此,他持悲观态度。
随着时间过去,迟迟不见朝廷的反应,这让全军上下都越来越悲观了。毕竟朝廷的没钱,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也就是说,千万保重自己,别伤残了,或者没命了,那就真得亏大了!
这也就是说,明军有后顾之忧,他们又如何能去和敌人拼命?而这,也是最近一直没有战事,一直在休整中的重要原因。
卢象升倒有心继续杀敌,可他手中就没有强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没办法!指挥秦兵?人家刚打了大胜仗,在休整中,等朝廷反应,他也不能催着去让他们继续打仗!
在这种情况下,卢象升就只有等京师的消息,同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派出夜不收打听建虏的消息。不但是岳托、杜度所部,还有南下多尔衮、豪格等部。
于是,就在他们带着各种心思的等待中,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来自京师的天使,终于到了。
崇祯窃听系统 156 各有所得
听到这个消息时,卢象升和洪承畴以及孙传庭正在商议重要军情。他们三人一个个都是脸色严峻,暂时放下了手头的事情,互相看看,都能看到彼此的隐忧,立刻前去恭迎天使。
如果朝廷对于上次的大捷,还是按照以往的处理方式的话,对于眼下对建虏的作战,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天使是原户部钱主事,此时已经是员外郎了,因为查处原武清侯而升了一级,从正六品到了从五品。而之所以派他来传旨,很显然是因为他是京师这次事件的当事人之一。
他一见三位绯袍官员迎出来,就立刻笑着恭喜道:“卢尚书、洪总督、孙巡抚,恭喜恭喜啊,如此大捷,真乃振奋人心,皇上大悦,恭喜诸位了!”
听到这话,三人不由得有点意外。因此朝廷要是按照以往的惯例,很可能会要检阅首级,然后和主帅讨价还价一番,得到一个最终的战功确认。但是这一次,天使脸上的笑容一点都不假,态度也很不错,似乎和印象中以为的那样,很是有点不同。
在上次战事中,卢象升只是出策,主要还是洪承畴和孙传庭主导打得战事,因此,洪、孙两人听了,连忙回答道:“都是皇上鼓舞了我军士气,发挥出了超常的战力,要不然,也不可能有此次大捷!”
说完之后,孙传庭稍微犹豫了一会,不过最终还是问道:“我军伤亡也比较大,兵力也没法及时补充,急待重振士气。不知道朝廷对上次报捷文书,是个什么结果?”
“呵呵,孙中丞,不要急,不要急!”钱员外郎听了,不由得呵呵笑道,“你们可是不知道,你们的这次报捷文书,在京师掀起了惊涛骇浪,真是我大明朝开国以来从未有过之事……”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看着三位封疆大吏的脸上都露出了担忧之色,便又笑着说道:“皇上为免除你们的后顾之忧,已经筹集了无数银子,你们的大捷,虽然有人非议,但皇上还是力排众议,实打实地给你们算。”
听到这话,三人不由得大喜,几乎是同时间,三人不约而同地开口。
“这样真是太好了,我军必定能恢复战力,再和建虏好好地打上一仗!”这是孙传庭说得话。
“皇上圣明,将士们必定效死力!”这是洪承畴说得话。
而卢象升也是同时说道:“不知道是什么惊涛骇浪,皇上该是承受了不少压力吧?”
他们三人一起开口,都让钱员外郎有点不知道怎么开口。于是,他就笑着说道:“来来来,人到齐了没有,先把圣旨接了,有什么疑问,尽管问下官便是。”
一听这话,孙传庭立刻转到前帐去核对赶到的将领。
事实上,当听说天使到了之后,都不用催,各军将领都是第一时间赶过来了。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朝廷好歹要有所表示吧,不知道能得多少赏赐,他们心中也一个个都很关心的。
于是,钱员外郎听说人都已经到齐,便不再耽搁,开始宣旨了。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卿等用心,诸军用命,对虏之战,实乃我大明对虏少有之大捷,朕心甚慰……”
才听到这里,底下听旨的这些人,不管文官武将,心中都不由得欢喜。一开头就承认了这次大捷,那就说明他们的功劳,将士们的奖赏,应该是少不了了。
随后,他们又听到圣旨中所讲,就按照他们上报的战功为准,朝廷并没有另外核实的意思,就更是喜出望外了。如此一来,那可是斩首五千多,虽然没有夜不收斩获首级的奖励高,可这个数目,也是非常大的了!
“……伤残之将士,是为我大明伤残,朕心甚痛。如伤残至无法再战者,按升一级对待,另调他用;战死之将士,家有年迈父母幼童者,朝廷养之……”
听到这话,接旨的所有人,又都是非常意外。虽然伤亡抚恤,其实大明一直以来也都是有规定的。但是,到了这明末时候,早已经是一纸空文。甚至都不要说战死之将士了,连活着的将士,都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很多都要卖儿卖女了。
因此,圣旨中再次强调抚恤,他们在意外之余,又有点担心朝廷有没有这个能力做这个事情,别是白高兴了一场。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有很多将领的高兴劲,一下便消磨掉了不少。他们没听到天使在后帐的说话,只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经历,还有对朝廷以往的印象,就觉得皇帝这是空口说大话,竟然许下了这么多奖励抚恤,但是,这是需要钱的啊,朝廷哪有钱?
接旨完毕之后,钱员外郎便笑呵呵地对他们说道:“三位大人,还有诸位将领,相信你们应该有不少问题,都可以问出来!”
孙传庭早已等待多时,原本就是要在接了圣旨之后问的。此时一听,便立刻问道:“天使刚才说,京师为此次大捷之事掀起了惊涛骇浪,不知到底出了什么变故?”
那些武将可不知道,一听之下,顿时都吃了一惊,他们一个个都看着钱员外郎,好奇地竖着耳朵听着。
钱员外郎听了,便笑着说道:“你们的报捷文书一到京师,很多官员都不相信,要求查验首级什么的。皇上相信你们,力排众议,很是训斥了他们一顿,肯定了这次的大捷,而后就是为你们这次大捷,要筹集银子。可是,你们也应该知道,国库早已没有一点银子了……”
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顿,没有一口气往下说。实在是这个事情太让人意外,没人能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发展。难得有这么一次事情,他又得了这么一个差事,自然想过下让人期待的瘾。
当然,因为这是好事,所以也没什么,如果是噩耗的话,这么吊人胃口,回头就是要挨打的了。
果然,他稍微这么一顿,贺疯子就忍不住立刻开口问道:“大人,那银子哪里来啊?”
说出口之后,他看到孙传庭转头看向他,顿时醒悟过来,这里有诸位大人在,哪有他先说话的份。顿时,他低了下头,可心中实在好奇,就又马上抬头,看着天使,眼神中的期待显露无疑。
当然,不止是他,所有人其实都非常期待听到皇上是怎么筹集银子的,只是贺疯子性子急,抢先说了而已。
有三位封疆大吏在,钱员外郎也不敢多吊人胃口,就顺着贺疯子的提问回答道:“薛首辅,嗯,薛阁老已经升任首辅了,向皇上提议,说原武清侯之兄愿捐家财给朝廷……”
因为他是当事人之一,因此,对于当时的情况,他比一般人都了解得清楚,此时娓娓道来,可以说是很是过了一把瘾。
这过程就犹如小说一样,情节跌宕起伏,事情的背后还有更深的阴谋,最后都牵扯出了开国功臣之后为了钱财而做下谋逆大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