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主子,明军在德山誓师要北征了!”
禀告的人,是豪格安排在南方监视明军动向的探马头目。
听到这话,豪格顿时就呆了片刻。
可以说,这个消息其实一点都不意外。以他和明军的敌对关系,明军肯定是会追杀的。但是,之前一直没动,为什么如今就突然要开始北攻了呢?而且还是他刚刚摆脱困境,正准备扩大优势的时候!
图尔格在边上也是听得呆住了,不过最先回过神来,便连忙问道:“多少人马?陆军多少,水师多少?”
“有五千左右倭人整编的仆从军,其他明军分车营、步军和骑军,有将近两万,似乎并无水师。”
鲍承先听到这里,忍不住质疑道:“你如何能探知如此详情?”
“明军的动静搞得很大,因此周边的倭人闻知,都风闻而去,明军并没有急进,一路安顿那些倭人,因此便能探听清楚赶回来禀告。”那探马头目带着点疑惑说道,“水师那边,似乎都停留在德山那边并未出动。”
一般来说,兵贵神速,而且出征的事情,要是闹得太大,会让敌人有所戒备,乃是兵家大忌来的,明军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才对!
还有明国的水师乃是大杀器,可以选择在任何一处地方登陆,让人防不胜防。可是,为什么明国的水师为什么就不用呢?
豪格想不明白,便黑着脸大声质问道:“明狗这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鲍承先擦了擦喷到脸上的口水,借着这功夫脑筋急转,但还是没把握,不敢乱说,免得被豪格当出气包,就只好苦着脸道:“主子,等奴才再问个仔细。”
事关重大,豪格倒也没有逼他。
于是,鲍承先就又问那个探马首领,问他有关明军的一切细节,包括和那些倭人百姓的事情等等。
问完之后,他终于心中有数,才转身对豪格,恭敬地说道:“主子,如果奴才猜得没错的话,这一次的明军是动真格了,要彻底占领倭国,因此才对倭人百姓施之以恩,安抚当地,利于缓不急于攻。”
这一天,终于还是到了啊!
豪格听了,认同他的说法。
原本在豪格的计划中,是趁着明军动手之前,先统一了倭国,整合倭国力量之后和明军再打一次。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事实是残酷的。
倭国大名压根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弱,打到现在,他还压根连德川幕府都没消灭。
如此一来,又有之前的例子在,他压根就没有和明军较量的资格。
想着这些,豪格就急了,慌忙问道:“怎么办?你们说怎么办好?”
图尔格听了,稍微犹豫一下之后便道:“要不,我们重新和德川家光以及其他大名结盟,共同对抗明军吧?”
听到这话,鲍承先便摇头说道:“没用的,德川幕府那边如今和我们是死敌,就算有明军这个共同敌人,可要他们相信,如今明军只出陆军步步为营地北进,他们也是不会相信的。他们会以为,我们又要坑他们了。”
顿了顿,偷看了一眼豪格,他才继续说道:“而且倭国就这么一点大,等我们来来回回和其他大名,还有德川幕府还在商谈的时候,明军就是再慢,也估计早就打到眼前了。再说了,明军肯定也不会放任我们结盟的。”
“那你说我们怎么办?”豪格听了,不由得咆哮道。言语间,带着一丝惶恐。
鲍承先听了,也是无奈,叹口气说道:“明军的实力太过强大,我们其实别无他法,只能趁着明军攻过来之前尽量北逃。我想,这或者也是明军的真正用意吧,要不然,他们不会放任水师不用。说到底,就是把我们当他们的马前卒,驱赶着我们席卷北方,替明军清理各路大名!”
说这话的时候,他甚至都不再“奴才”自称了。
说完之时,看到似乎发呆了的豪格,就又补充说道:“当然,就算没有我们开路,明军一样能席卷倭国的,他们有这个实力。”
“……”听到他这话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些建虏最是清楚不过明军的实力了,因此不得不承认,鲍承先说得在理。
可是,这样的话,豪格不甘心啊,就见他回过神来后,忽然伸出双手抓住鲍承先的肩膀,摇晃着他喝问道:“难道我们就这样死定了?我们就没有别的出路么?”
虽然是问着这话,可他自己也知道,明军是绝对不可能放过他们这些建虏余孽的。又是在岛上,逃无可逃,最终的命运,只有被明军追得走投无路之后杀掉的结局。
可是,谁想死,蝼蚁都尚且偷生呢!
让豪格没想到的是,鲍承先还真给了他一线希望,就听他说道:“也不是没有办法了,只是我又一个要求,主子要是答应了,我就说,否则……”
他都没“否则”完,豪格一听他竟然会有办法,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说道:“不要说一个要求,就是十个,百个要求,我都答应你,快说,说吧!”
鲍承先听了,苦笑一声道:“奴才对主子是忠心耿耿,希望以后,主子封奴才为军师,是真正的军师,不要再当主子的出气包。虽然奴才当主子的出气包是奴才的荣幸,可奴才这身子骨弱,再当出气包,就没法多为主子效力了!”
听完之后,豪格毫不犹豫地说道:“好好好,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本王的军师,本王再不会拿你出气。”
其实,不要说是军师了,就是当豪格的阿玛,他现在都会答应的。
图尔格在边上听着,从头到尾没说话,只是看向鲍承先的眼神中,露出了希望之光。
鲍承先听到豪格的保证,虽然他不知道这个保证最终有没有用,不过他还是说出了他的想法道:“主子,奴才这个法子,其实也是九死一生的,但不管如何,总好过被明军剿灭的十死无生!”
“你真他娘的啰嗦!”豪格听得不耐烦,不过说出口之后才回过神来,自己是在有求于人,便连忙换了好一点的语气说道,“我的军师大人,九死一生也好过十死无生,你就快点说吧,别吊本王的胃口了!”
“不敢,奴才不敢!”鲍承先听了,连忙回应一句,才继续说他的想法道,“趁着其他大名不知道明军真动手动的机会,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往北打,重点是抢他们的船。只要有了船,我们就能逃出海去!”
豪格听了,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又摇头道:“就算我们逃到虾夷岛又如何?那里离本州岛并不远,明军肯定会追过去的啊!”
虾夷岛,也就是后世的北海道,确实不远。
边上的图尔格也是听得失望,就鲍承先的这个说法,最多是迟缓一点死而已,算什么九死一生!哪门子的生?
“不是虾夷岛!”鲍承先听了,连忙摇头说道:“是在大洋彼岸,我从倭人那边有打听过,西夷每年都会从这里横渡这个大洋。据说在大洋的那边,还有和大明一样大的陆地,不,不是,是比大明还要大的陆地。”
听到这话,图尔格顿时一喜,连忙对豪格说道:“主子,军师说得没错,在这大洋的那边,还有非常大的地方,奴才也听说过的。”
“只是抢不抢到船不知道,能不能到大洋的彼岸也不知道,去了那边能不能立足,也不知道。”鲍承先接着图尔格的话说道,“因此,奴才才说,这是九死一生!”
要是逃到大洋的彼岸,明军总不可能再追了吧?而这,就是有活命的可能了!
豪格听完之后,精神都一下恢复了不少,当即露出凶狠之色道:“都给本王去抢,不惜代价,抢不到船都是死,所以不管如何,一定要抢。还有,能抢到多少船就抢多少船,多一些船到大洋的那边,老子还要称王,重建我们大清,不,重建我们大金国!”
还真别说,被他这么一说,图尔格的精神头都提上来了。
大清太不吉利了,还是大金好,重建大金啊,这是做梦都想的事情。
于是,豪格立刻召集他手下的心腹,就这个九死一生的逃生计划开始商议了起来。
几天之后,调整了战略重心的豪格所部,就犹如不要命的猛虎,不惜代价开始了北进。就犹如疯子一般突袭猛攻。
不这样,也不可能抢到船不是!
原本还以为战线会稳定下来的德川幕府军,那受到了豪格所部这种不要命的攻势,只能狼狈不堪地后撤。
豪格所部,抢到了船,也不停手,继续不要命地北进。反正陆地上的一切,对于打定主意要逃的豪格等人来说,都是可以牺牲的。
德川家光才回到江户,根本没顾得上清点损失,安抚手下,就收到了豪格所部不要命进攻的消息,顿时惊慌失措,慌忙想组织反击。
然而,这时候的德川幕府军已经没有了士气,而这,也是明军给予一击的重要原因,当即被豪格所部赶得只能一路北逃。
:。:





崇祯窃听系统 770 点睛
建虏余孽的计划,崇祯皇帝通过豪格和图尔格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的信息,知道得一清二楚。并且他还能看到这些建虏余孽那是不顾一切地在执行那个九死一生的计划,对此,他乐得其成。
建虏余孽不顾一切地向北进攻,这是符合让他们自相残杀的预估。也正是这种不顾一切的打法,能让孙传庭所部稳步北进时,减少很多阻力。
另外,建虏余孽如果那么好运,真能抢到不少船只出海的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到达美洲,都会给崇祯皇帝出兵美洲增加一个借口。
虽然之前在大明高级官员中,已经通气过,为什么将来要征战世界。可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种为子孙谋福利的事情,是不能让他们知道的,否则都传开了。所有人,不止是大明这边,都知道中东、高加索等地区的地下有比黄金还要宝贵的财富,那样不利于大明去攻占统治那些地方的。
建虏余孽乃是大明必须要除掉的,他们逃了,而崇祯皇帝又借用强汉时的名言:犯大明者,虽远必诛!因此,至少从名义上,崇祯皇帝要大规模派出军队,跨海前往美洲继续追杀建虏余孽,也就顺理成章,也是大明百姓都能理解的事情了。
其实不止是建虏余孽了,包括原本的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如果崇祯皇帝真不想放他走的话,他也是走不了的。之所以把他放走,效果就是和建虏余孽一样,让明军能下西洋,进中东提供必要的借口而已。
考虑到如今又到了崇祯二十一年的年底,倭国那边天气也冷下来了,孙传庭的大军占领全部倭国并不现实,因此,崇祯皇帝也没催他,就让孙传庭继续稳扎稳打,明年肯定能占领整个倭国。换句话说,如今的倭国已经不用他操心,成为大明的一个省份,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不再管倭国那边的事情了,转为关注他正在关注的事情。说真的,他还真有点兴奋。
前世只有在电影电视剧中见过的蒸汽火车,如今要正式走上大众视线了。而这个蒸汽火车,从原理到成形,到改进,无不浸着他的心血。
能改变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诞生,很有成就感的!
崇祯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京师北门之外,新建的火车站,早已人山人海。
京师百姓,甚至包括京畿之地的百姓,都在半个月前就看到朝廷的布告,说京师和通州之间的火车,定于这个双十一正式开通,皇上会亲自给大明第一台蒸汽火车“点睛”。
这么大的盛事,不但有皇帝参与,还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火车”可以看,因此,只要能动的,全都拥到京师这边来了。
亏了京师这边应对这种大集会已经有不少经验,因此赶紧派了五城兵马司的军卒去拦人。就京师这个点,光是京师百姓就挤不下了,要是京畿之地的百姓再拥过来,那很可能会出践踏事故的。
最终的结果,是沿着铁路线,从京师到通州,全都挤满了人。就好像火车不是在铁轨上开了,而是在人群中开一般。
也亏了当初修筑官道的时候,崇祯皇帝早已预留了边上就是铁路,因此,也不用担心大明百姓没地方站。不过这么一来,双向三车道的公路都被堵了,至少在这双十一的这一天上午,是没法通行了。
所有百姓,自带干粮,边吃边等着仪式的开始。条件好一点的,那是有仆人伺候,有桌椅,点心,还有遮风的棚子什么的。他们一边吃,一边议论着这所谓的火车。
“你们说,这火车是烧火的么?”
“废话,不是烧火的,能叫火车么?这种常识都不知道,你哪来的?”
“我是秦地过来做生意的,刚好遇到了,以前真没听说过。”
“哦,秦地过来做生意?据说洪总督在西北整编军队,要好多物资,很多秦地人都趁机发家致富,我没说错吧?”
“呵呵,一点小本生意,如今国泰民安的,朝廷又不拿捏做买卖的,也就能多赚点,日子确实好过了不少。”这个秦地商人笑着说道,“要是换了以前,别说出门了,光是家里都不安全。亏得皇上圣明啊!”
听他这么说,和他对话的京师百姓,一个高个子听了便点头,骄傲地说道:“那可不是!皇上英明神武,不要说领军打仗了,就这,火车,就是皇上提出来的,指导太子打造出来的。这东西,厉害着呢!”
“怎么个厉害法?”秦地商人听了,好奇地说道,“我之前在同乡会中好像听说,朝廷也会往西北修路,就会有这个火车!”
高个子呵呵一笑,当即介绍道:“我告诉你啊,这个火车,据说一辆能顶五六辆两匹马的马车呢!而且不用担心生病,还可以白天黑夜地走,你说厉害不厉害?”
“这么厉害……”
“……”
他们在聊着,其他百姓也在聊着,聊得内容大同小异。
总体来说,天下安定了,朝廷又不苛刻行商,因此做生意的人明显就多了。
而京师的人,明显比外地的人要懂得不少。很多人就趁机显摆下学识,从一个水壶烧开开始聊起,聊到各种自然学识,甚至都聊到了国子监有西夷的事情,当然,火车始终是话题中心。
不过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那是没有亲眼见过蒸汽火车的,就开始满嘴跑火车,根据自己的想象瞎掰。
而在京师北门这的火车站,火车还都停在机库里面,外面的人,也是看不到的。
在他们的等待中,终于锦衣卫出现,皇上领着文武百官出城来了。
看到皇上出现,该有的礼仪自然是有的,因为是喜庆的日子,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声中,都是透着喜悦的。
这一次,崇祯皇帝是带着皇后和两个贵妃一起出宫的,太子出品,也让她们跟着一起高兴高兴。
按照后世的习俗,应该是个剪彩仪式。不过这个不符合东方的习惯,因此,崇祯皇帝下旨举办了个“点睛”仪式,以示他的重视。
皇帝一到,机库大门缓缓地拉开,皇后贵妃,内阁六部等随驾在皇帝身后的这些人,就第一个看到了火车头。
不过相对外面的百姓来说,他们中的不少人是见过的,因此并不稀奇,最多是对这个火车的运力,心中会打一个问号。
而外面的百姓却是没见过,看到机库打开,顿时就有了一点骚动。不过有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在维持秩序,倒也很快平息下来。
崇祯皇帝走到火车头边上的高台上,看着底下的朝臣,高兴地说道:“蒸汽火车正式投入使用,必然会极大地改变我大明的交通现状,会深刻地影响大明百姓的生活。甚至朕可以说,全世界人的生活,都会因这火车的出现而改变。这蒸汽火车投入使用的重大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此,朕决定……”
说到这里,他拖了下长音,看着满脸高兴的太子,才又大声说道:“封太子朱慈烺为机器宗师,受大明英雄勋章一枚。”
朱慈烺一听,有点意外,不过随后非常地欣喜。不是说他看重这个宗师爵位能给他多少好处,而是他这两年来的付出,得到了父皇的肯定。
周皇后听了,也是很高兴。儿子有出息,能得到他父皇的肯定,对她这个当娘的来说,是最欣慰的了。
崇祯皇帝随后又给出封赏,打造这蒸汽火车的所有人,都有纪念章和勋章可领。关键岗位上的官吏匠人,还有爵位赏赐。不过宗师勋章,可就只有太子一枚了。
在火车站的一角,有一块分给国子监的地方。那些国子监的监生,包括那些西夷,看到这一幕,他们的眼中都露出羡慕之意。
对于他们来说,这蒸汽火车的原理,他们是都知道了的。想着通过自然学识能打造出蒸汽火车,并且还能获得大明爵位,这让他们不少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急迫感,就想着自己也能活学活用,做出一点成绩来。
在这个授勋仪式之后,便是真正的“点睛”仪式了。
崇祯皇帝拿起朱慈烺亲自端过去的朱笔,沾了沾朱红色的墨水之后,便转身来到露出的火车头前,点下了代表两只眼睛的两点。
随后,火车烧煤,酝酿一阵后,蒸汽喷出,犹如吞云吐雾的怪物一般,缓缓地开出了机库。
此时,就算是崇祯皇帝,也要让位于蒸汽火车了。
所有人的焦点,全部集中在了这个蒸汽火车上。就见到一个吐起的机器缓缓地开了出来,在他的身后,拖着一节很长的箱子,然后还有一节很长的箱子,还有……
谁也没想到,这火车就像蜈蚣一样一节节的,竟然有很多节,长得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等火车全部驶出了机库之后又缓缓地停了下来,边上早已等着的马车,便在一声令下,开始靠近火车,能看出来,这是要把马车车厢上的东西转移到火车上去。
看到这个,顿时围观的人群便又响起了“嗡嗡嗡”的声音。




崇祯窃听系统 771 攀科技
“那是什么,看着一袋袋地往火车上装,好像是粮食一样的!”
“就是粮食,准备运往辽东的粮食!”
“哦,原来是这,据说辽东那边就要能自给自足了吧?”
“可不止如此,我一个在衙门里的表舅说了,明年开始,辽东就能自给自足,大后年开始,就能给朝鲜供应粮食了呢!在朝廷的计划里,那辽东都能种很多粮食出来的。”
“喂,你们聊什么呢,都能聊到辽东粮食上去,服你们了!”
“呵呵,随便聊,随便聊。对了,该不会这么多马车上的粮食,都要装上火车吧?”
“看这架势,应该是要装上火车的吧!啧啧,真多!”
“这也太多了吧,这烧火的车子,能拉得动么?”
“应该拉得动吧,要不然,能装这么多么?”
“……”
不管围观的百姓在聊什么,最终他们关注的焦点,是装那么多粮食到火车上,都能抵得上二十多辆马车,这能行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一边盯着粮食往火车上装,一边等待着火车的开动。
终于,所有粮食都装上了火车,马车赶离车站,就连崇祯皇帝等人,都离火车头远了一点。
在一名官员请旨之后,向火车头上的司机发出了开车的命令。
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向火车头,他们就盯着这个火车,看到底能不能拉得动这么多东西!
等啊等,等啊等……
其实没等多少时间,可在这些等待的人群心中,却好像等待了很长时间一般,就在他们以为这个火车不行的时候,忽然听到“笛”的一声长鸣,火车头顶上犹如神仙一般吐出了一口很大的烟。
“咦,动了,动了,快看,动了……”有人透过雾气,看到火车好像动了,不由得惊喜地叫了起来,就好像小孩子见到新奇的玩具一般。
“是动了,我也看到了,火车动了……”其他人听到,也都欣喜地附和起来。
不过也有人看得有点担心,这火车确实是动了,但为什么这么慢呢?真要这个速度的话,等到通州要猴年马月,还不如马车呢!
然而,就在他们这样想的时候,火车慢慢地越来越快,发出“孔恰孔恰”有韵味的声音。
“哇,快起来了,终于快起来了,快看!”
惊喜声中,更多的是烟雾笼罩。但不管怎么样,最终还是能看到火车穿过烟雾,出现在他们面前,然后沿着铁轨向前驶去。
这个火车的速度,最终也只是一般人小跑那样的速度而已。边上的人,只要助跑一下,都能跳上火车。
可是,这个火车可是拖着十节车厢,拉动了大概二十多辆马车的运载量。这让所有看到的人全都惊讶极了:只是烧煤,就能产生这么大的力气?
关键这个还不用吃草,不用担心生病,烧煤炭就能跑起来的家伙。从成本上来算的话,运送越多的东西,运到越远的地方去,那这火车的优势就会越大!
很多行商看到这个,第一时间就认识到了这个蒸汽火车所能带来的好处。他们大都是会算的,当即给身边的人算起帐来,别说,听到的人,一个个都惊讶地很。
当然,也有的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在人群中阴阳怪气地说道:“这下你们做生意的舒服了吧,能节约好多本钱,赚大发了!”
有商人听到,当即乐呵地说道:“这位兄台可别这么说,我们做生意的,这成本下来了,当然也肯定会降低售卖的价格,大家伙儿都能得好处的不是!”
其他人一听,都是这个理,顿时,一个个都高兴地夸起这个火车来:这吃煤炭的家伙,厉害,真厉害!
不过,相对于他们来说,崇祯皇帝看着火车屁股,心中却是一般般。
1...353354355356357...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