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如果不是因为天色已近黄昏,多尔衮甚至都想让他们立刻攻城的,那样就会少很多不必要的担心。
与此同时,在耀州驿城头上,崇祯皇帝正在和手下将领在下象棋。他一对多,让这些大明的总兵们一伙跟他下。
夕阳西下,暖和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一群大老爷们,围成一大堆,在嚷嚷着怎么应对皇上的这次将军,争吵的声音,不时响起。要不是他们都是身穿盔甲,还以为是在乡下什么地方,一群老农民闲着无事,在大着嗓子吵架呢!
他们的动静有点大,声音就传得有点远。明军将士们听到了,都是露出会心的笑容。皇上和大帅们如此,让他们无比的安心。
看曹变蛟、贺人龙这些历史名人,就在自己面前为这个象棋接下来该怎么下吵个不停,崇祯皇帝悠闲地欣赏了一会,而后才微笑着说道:“你们不用吵了,其实已经没救了,两步将死的。”
“不信,不信!”贺人龙坐在皇帝对面的位置,他是主力,其他人是参谋,当即不肯服输道,“陛下先等等,待末将再想想!”
“对对对,说不定还有救呢!”曹变蛟也跟着嚷了起来。
“……”其他总兵,也是起哄着要再想想。
一开始和皇帝下棋的时候,他们都还很拘束,不过被崇祯皇帝说了一通之后,下多了,一个个就这样子了。
不过边上一直没有说话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却是知道,这些总兵知道皇上这样开心,就都顺着皇上的意思,想让皇上开心点。
崇祯皇帝确实是开心地,见他们还不服气,也就随他们,便去瞧窃听种子系统里面的消息。
于是,城外建虏中军帐内的所有事情,他都了解了个透彻,不由得心中冷冷一笑,这些建虏,还真是够冷血的!
不过很显然,多尔衮等人,对于双方战力和现状的估计,显然是有问题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做出这种痴心妄想的决策。
忽然,贺人龙站起来感慨一声道:“皇上真乃神机妙算啊,果然是没得救了!换人换人……”
崇祯皇帝听到,回过神来,把吃掉的棋子往棋盘上一扔道:“不下了,说正事!”
一听这话,刚才还犹如乡下的一群大老爷们一般的诸将,立刻站直了身体,露出严肃的神情静等皇帝说话。
崇祯皇帝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指了下城外说道:“建虏要狗急跳墙,明日一早就会攻打耀州驿……”
他把多尔衮发布的作战任务,大概讲了下,而后扫视诸将,淡淡地问道:“明日一战,卿等有何对策,能让我军轻松应之?”
对于皇帝的料事如神,这些总兵都是深信不疑的。既然皇帝说明天要打,那绝对是要打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回答皇帝的问题即可。
于是,这些总兵便立刻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陛下,只要打退实力强大的科尔沁族,其他各族必定畏惧退缩,因此,末将建议调集多些火炮就轰科尔沁族,有事半功倍之效!”
“陛下,末将以为,柿子要捡软得捏,我骠骑营出其不意,主动攻之,必定能杀得他们大败,而后驱赶败卒,扩大战果……”
“……”
听着这些总兵的建议,可以说,确实能打赢明天的战事,但是,崇祯皇帝都不太满意,因此,并没有立刻下结论,只是听着他们继续发言。
说到后来,这些总兵说得差不多,场面就慢慢地安静下来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还是没有特别满意的对策,正想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却见边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游击将军李定国忽然说道:“陛下,末将以为,可令军中降卒在明日阵前迎战他们各自的族人。交代他们,想要族人不死,就只有阵前投降我大明一条路,末将相信,或者可不战而胜之!理由有八!”
本来崇祯皇帝的身边全都是三大营和京营总兵级别的人物,另外就是和总兵平级,甚至还压总兵一头的监军,但是,皇上喜欢李定国,就让他随驾身边,因此,他才有了这次发言的机会。
听到他这么一说,崇祯皇帝不由得心中一喜,便点点头鼓励他说道:“那八个理由?”
其他总兵听他说得头头是道,甚至还说有八个理由那么多,都是暗暗惊奇,不由得聚精会神地听着,并没有人打扰。
李定国性子也比较沉稳,又得皇上鼓励,便不慌不忙地回奏道:“其一,彼此是族人,自然就免于见面厮杀,便有了说话的机会。”
“其二,非女真人,这几年的日子过得都很苦。之前我军夜不收只是用肉香,就能让他们杀虏投我大明,由此可见一斑。”
“其三,末将有了解过,女真人对他们很刻薄,哪怕是那些未投降我大明的,也都对女真人有怨气,而且这怨气还不是一星半点,只是迫于各种原因,或者是没机会,才没有投降!”
“其四,我军之强大,对面应该都是知道的。强攻必死之下,我军给其一条生路,又是其族人劝降,末将以为,他们必定不会再给女真人把命送在这里!”
“其五……”
“……”
崇祯皇帝听着李定国在讲述自己的观点,心中很是满意。这个李定国,分析问题就比较全面了。而且从中也能看出,他平日很细心,且和普通军卒能打成一片,有卢象升领军之风范,这样才能了解那么多信息。
崇祯皇帝不得不感慨,在原本历史上,在那个兵败如山倒的日子里,就他狠狠地打击建虏,甚至两蹶名王,是有真实本领,而不是靠运气的。如今在这个位面上,又在卢象升的身边待了那么久,看样子,李定国会比原本历史上更加出色,不错,真不错!
不止是他在感慨,包括那些总兵们,也都是非常诧异。他们没想到,李定国竟然真得说出了那么多靠谱的理由。难怪皇上看重他,还只是一名游击而已,却叫他随驾身边了。
看来,李定国的前途无量!最终,这是这些总兵们一致的结论。
李定国却不知道这些,只是在专心地给皇上奏对,说完之后,便垂手而立,静等皇帝旨意。
崇祯皇帝当即微笑着说道:“不错,和朕所想差不多,朕可以再给你补充两条。”
一听这话,周边的人,又诧异了。李定国已经说了八条理由了,这还不够,皇上那边竟然还有?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对李定国说道:“奴酋之所以那样安排,就是因为吴三桂和孔有德所部已经断了建虏的粮仓,奴酋知道,他们后续并不粮食,养不活那么多军队,因此要派这些军队来消耗我军弹药军械。如果朕没料错的话,奴酋不敢公布这事,会找其他理由来骗这些送死的人!”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点头。如果不是这样,建虏为什么围得好好的,不继续下去反而要开始强攻?
李定国之前也是没想建虏为什么突然来攻,此时得皇帝提醒,心中便暗暗告诫自己,还有事情疏漏了,以后必须要注意!
“另外,孔有德最是熟悉辽东,有他配合吴三桂,必定能在辽东腹地翻江倒海。”崇祯皇帝接着继续说道,“他们知道朕在这边,必然会竭力闹腾,攻敌之必救,也就是攻打沈阳,就算打不下来,那也会虚张声势,营造很快就能打下沈阳的态势,如此一来,沈阳求援的信使也必定很快就到。如果朕所料不差的话,建虏今日已有反应,搞不好,明日第二个求援信使就会到了。”
说到这里,他对李定国说道:“这两件事情,其实也算是一件事情,你都可以给明日劝降之人说清楚,让他们给他们的族人去说说。如此一来,即使那些人还不归降我大明,等回去之后也必然会在建虏军中传开。如此便能逼得建虏公开战况,不得不回援沈阳。”
沈阳是建虏的都城,只要建虏稍微有地位的,他们的家小基本就都在沈阳。因此回师沈阳,不但是救他们的皇帝,还要救他们自己的家人,这一点,事关城外建虏上上下下所有人,就算几个奴酋冷血不想救,那也由不得他们的。
崇祯皇帝说到最后,微笑着下旨道:“明日之战,就交由你来指挥,让朕和诸卿都看看你的能耐,如何?”
一听这话,李定国不由得大喜,连忙抱拳回奏道:“末将遵旨!”
所有人都看着他,眼神中透出羡慕之意。他们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只要明日一战,正如预料的一样,那李定国在战后绝对是升迁迅速,前途无量!
不过想想李定国刚才地表现,他们又不得不承认,李定国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前途无量,那就正好说明皇上慧眼识英雄,有这样知人善用的皇上在,自己努力就是!
此时,夕阳西下,只有晚霞还留在西边的天空。看着城外的建虏大营,众人都是信心满满。不过忽然之间,李定国又开口说道:“建虏营地今日的炊烟似乎比以前要密集不少,陛下是根据这个推断出明日建虏要攻城么?”
这个时候,城外建虏估计已经差不多吃饭了,烟火熄灭,反而冒出的烟就更多,一下提醒了李定国,便有此一问。
崇祯皇帝听了,倒是有点意外。他是根据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百分之百地得到了城外建虏的打赏,没想到李定国却从城外炊烟来推测,好像也是有一定的关联性。明日大战,今日自然要吃饱一点不是!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也不否认,只是称赞他道:“不错,观察细心,朕就再提醒下卿,建虏既然粮草不足,那么上次那阿济格所带来的粮车中,绝对是没有看到的那么多的!”
“陛下英明,末将会让他们给城外转达这点。”李定国听了,又是意外,连忙回奏道。
好了,该装的都已经装完了,明日之战也安排得差不多,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摆驾回驿站里面,接下来的明日具体作战细节,就让李定国去安排了。
这一日,看似城内城外两军都平静,就好像双方会一直这样保持下去,其实却已经是大战来临前的最后一个平静的夜晚。这一点,至少奴酋多尔衮是这么想的。
熬过一夜,在满洲族军队的严密监视之下,各族军队倒也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多尔衮不敢再拖,立刻击鼓聚将,开始第二天安排好的战事。
妙书屋





崇祯窃听系统 516 诡异
作战任务,在昨日已经说过,因此,多尔衮也不再废话,只是非常严肃地宣布道:“最先攻入耀州驿的,亲王爵位以待。缴获的物资,分一半给其部族!敢有怠战不听号令者,斩!”
战前交代赏罚乃是应有之意,不过相对以往来说,这个赏就很重了。
当初阿济格领军攻下皮岛,这算是重大的战事胜利吧,阿济格也没有封亲王,最先攻上岛,立下大功的鳌拜,也只是得了个“巴图鲁”的封号而已。
不过在场的这些各族族长,一个个都无动于衷,重赏不重赏的,先得有命拿才行。
多尔衮说完之后,便喝令解散,两刻钟后闻鼓进攻。
军令之下,没人敢懈怠,雷厉风行,立刻散去,各自回去准备。
等这些族长一走,多尔衮便转头看向多铎,认真地说道:“本王把巴牙喇兵都拨给你指挥,但有出现机会,务必抓住。”
“好!”多铎听了,立刻点头。
虽然他们不认为第一天会有这样的机会,可万一呢,万一有机会而错过的话,那绝对是后悔得肠子都要青了的。
多尔衮接着转头看向剩下的几位,对他们交代道:“你们各自领军压阵,抽调人手前去督战,未得军令后退者,杀无赦!”
这也是应有之意,岳托、豪格以及阿济格都是立刻点头。
开战时间只有两刻钟,他们也不耽搁,立刻各自散去。不过,多铎在离去之后不久,就又回来了,和多尔衮并肩而立,关注这场战事。
巴牙喇兵乃是大清精锐,他分成四组,把任务交代下去之后,就不用他再操心了。要不然,他一个人也没法去顾及耀州驿的四个方向。
而在多尔衮面前这边,是明军用偏厢车组成的防线,相对耀州驿的城墙来说,是防御相对薄弱的地方。而且这个方向,又是科尔沁族负责进攻。相对来说,各族之中,就科尔沁族实力最强。因此,如果真要有机会出现的话,那也应该是这里,多铎亲自坐镇这个位置,也是合情合理的。
多尔衮和多铎看着大军在忙碌,其中吴克善在他们的前面指挥,就等着鼓声一起,同时发起进攻。
“哥,这进攻的人数会不会有点多,阵前没法展开,一旦明军的火炮火铳开火的话,伤亡会非常惨重!”多铎看了一会之后,皱着眉头说道。
多尔衮听了,淡淡地说道:“唯有如此,才能尽量消耗掉明军的弹药,军械。伤亡多点,也能早点省下粮食!”
说到这里,他又用手一指吴克善的背影,继续对多铎说道:“他还给我提议,说要用你之前挖壕沟的方式进攻。说真的,要是后方没有出现问题,我们粮食充足的话,真要攻打耀州驿,这才倒是一个好机会。”
多铎听了,点点头,不过没有说话。
“对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多尔衮见他不说话,却继续追问一句道。
多铎听到,收回目光,转头看向他回答道:“是宁完我那个狗贼说的。”
一听这话,多尔衮便顺口问道:“他人呢?”
不得不承认,汉人的脑子,有的时候就是比其他人要灵光。
“昨晚被我吊起来打了一顿,不知道死了没有?”多铎听了,恨声回答道。
“……”多尔衮一听,不由得无语,稍微愣了会才问道,“为什么?得罪你了?”
听到这话,多铎顿时就恼怒起来,声音都大了不少,大声回答道:“不是得罪我的事情。你看看,这些汉狗,一个个都是脑后有反骨。远的,刘爱塔一个,背叛我大清,近的,耿仲明一个,坑死了皇太极,再有,孔有德……”
“够了!”多尔衮一听,连忙大喝一声打断他,转头看看,发现近处都是他们两人的亲卫,倒没什么,再远处是吴克善在那边指挥,并没有听到的样子,应该就是没听到。
于是,他稍微松了口气,压低声音说道;“注意下你的嗓门!”
多铎看他动静,就知道他顾忌什么,也就回过神来,压低声音,可还是气恼地说道:“汉狗就没有一个好东西,昨晚看到宁完我那狗东西竟然从我前面经过,连声招呼都不打,这种奴才,你说不打他还打谁?”
多尔衮是了解自己这个弟弟的,因此,便顺口问道:“他看到你了?”
“没,从我面前两个营帐处走过,进了他自己的帐篷,被我看到了。”多铎很理所当然地说着,没感觉一点不妥。
多尔衮听了,就知道多铎其实是拿宁完我泄愤。于是,他转头叫过一个亲卫,吩咐他去看看,宁完我死了没有,要是没有死,就妥善安置,该治得伤还是要治的。
吩咐完了这些之后,他才转头看向多铎,有点无语地再次叮嘱道:“汉人中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你这样不分青红皂白乱打人,可不好!”
“那你怎么分清哪些汉人好哪些汉人不好?”多铎听了,不由得顶嘴问道。
多尔衮听了,顺口就想说。可是,嘴巴张开之后,他忽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以前刘爱塔和耿仲明的事情,姑且不说,因为不是他当家。孔有德这事,他是有最大的责任的。如果他真能分清的话,就不会出这个事情了。从目前情况来看,孔有德应该是在很早就已经背叛大明,他就没察觉出来。
多尔衮正愣着,就听多铎又对他说道:“再者说了,还要收买其他族的人心干什么?这不……”
说到这里,他往前面一指,然后才继续说道:“都让他们去送死了。这一战之后,只要耀州驿没有打下来,以后就只有我们满洲族人了。”
听到这话,多尔衮再次无言以对,因为事实确实如多铎所说这般。
以后大清真得就只剩下满洲族人,那大清必定一蹶不振。可是,如今又只有这么一条路可走。多尔衮想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正在这时,一名亲卫上前奏道:“殿下,时辰已到!”
多尔衮听了,振作了精神,当即吩咐道:“擂鼓!”
如今,最好的可能,就是各族拼命之下,能攻入耀州驿,消灭明军,这样就是最好了。实在不行,把各族都耗死在耀州驿,让他们和明军两败俱伤,满洲族人再去摘桃子,也算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要是两者都不能,那就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留存力量以图将来了。
“咚咚咚……”
震天的战鼓声,在耀州驿的上空回响。
在一队队满洲族军队的督战之下,先抽到签的各族军卒,全都哭丧着脸,开始发起攻击。
他们中,有的人算是比较运气的,能躲在楯车的后面,但是,更多的部族军队,连楯车都没有。实在是之前是打算围死明军,因此就没带多少楯车过来。
看着远处耀州驿防线里面的明军身影,所有进攻的军卒,都呐喊起来,以此给自己壮胆。
前进,前进,再前进。
到了火炮射程之后,他们就开始提心吊胆起来,就怕明军一炮轰过来刚好轰到自己,那就铁定没命的。不过火炮这东西真要找上门,那是躲都来不及躲的,就只有向长生天祷告,希望铁弹不要往自己身上招呼。
忽然,“轰”地一声,明军防线那边,终于响起了一声炮响。
好家伙,听到这炮声一响,密密麻麻进攻中的各族军卒,竟然全都不约而同地趴下了。那整齐的动作,就好像事先练过一般。
不过,明军那边,就只是响了一炮,一共也就五个倒霉鬼而已,其他人松了口气,没听到明军继续炮击,被后面的建虏催着,就只好继续爬起来再前进了。
在耀州城头上,李定国看到这个情况之后,就给崇祯皇帝解释道:“陛下,这些鞑子毫无斗志,如此一来,末将敢肯定,劝降一定有用!”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不过没有说什么话。之前已经定好了让李定国指挥的,就让他指挥,不加干涉。
根据李定国之前的奏对,如果鞑子发疯般地进攻,那就要先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耀州驿是块铁板,不是他们能攻破的,然后再劝降,才会有效果。
不过如今看来,根本就不可能发疯般地进攻,既然如此,那也就不用多耗费弹药军械了。
和他们完全相反的是,多尔衮这边,看到各族军卒这么胆小,不由得眉头皱成了一团。未战先怯,这一战,怎么可能打得赢?
“他娘的,还有这样打仗的?”多铎也是看得恼了,当即破口大骂起来,“不行,绝对不能让他们这样打!”
说到这里,他也不请示多尔衮,就立刻命令自己的亲卫,让擂鼓的加快擂鼓速度,并去给督战队传令,督促那些胆小鬼加快攻击速度。
“咚咚咚咚……”
战鼓声,变得急促起来,毫无意外,这是在催促。
建虏的督战队,也开始往前,一直到火炮射程界线才停住,大声喝骂着,让他们进攻。
在多尔衮前面的吴克善,阴沉着脸,看着自己派出去的一千军卒,被赶去明军阵线,他知道,这一千族人,肯定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可是,明知必死,他又有什么办法,除了嘱咐他们见机行事,不要真拼命,最好让其他族的进攻吸引明军的注意之外,还能怎么样?
不管各族军卒再怎么墨迹,终归是在前进,离明军防线自然也就越来越近。
然而,事情就有点奇怪了。明军那边,竟然真得没有再开炮,不但红夷大炮这些远程火炮不开炮,就连佛朗机炮也没有见到有开炮。再往前,那就是弓箭的射程,这边也可以用弓箭还击了,明军还不动手?
说实话,事情出乎意料之外,进攻的军卒就更没底了。
这个情况,说实话,让远处观战的多尔衮等人,也是很意外。他们同样不明白,为什么明军不还击?难道明军不知道,再放近之后,不管他们怎么防,一旦被弓箭攻击,那必然也会是有伤亡的。而且离得越近,到时候冲起来,搞不好就能冲进去了。
诧异之下,多铎不由得问多尔衮道:“该不会,明军的弹药其实比我们预料的要少很多,甚至根本就没多少了?”
“不大可能!”多尔衮听了,当即摇头道,“就先看吧,看明军怎么应对这次进攻。”
说完之后,他对亲卫命令道:“传令,攻击!”
命令传下,原本战鼓虽然急了不少,可还是有韵律的。但多尔衮的这个军令一下,那战鼓就急促地敲了起来。给正在进攻中的军卒传递信号,让他们立刻发起冲锋了。
那些进攻中的各族军卒一听这鼓声,看着一箭之地外的明军防线,一咬牙,左右是个死,都到这份上了,冲了。
正在这时,忽然他们就看到明军阵线那,跳出来不少军卒,也没有多少防护,就迎面向他们走去。
如果是反冲锋,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又一次的意外,让这些军卒都是愣了下。随后,他们纷纷发现,对面出来的明军军卒,好像很脸熟,接着,他们惊讶地察觉,对面这些,不是自己的族人,传说中已经战死了的么?
正惊讶着,那些人就开始喊话了。
远处,多尔衮等人,也是再次诧异,这是什么情况?
他们连忙定睛细看,却因为离得太远,看不清楚,就只是知道,派去进攻的军卒,在和明军反冲锋的军卒,就在两军阵前说话。对,没错,他们在说话,彼此之间,并没有打起来,只是站在那里说话。
“……”这个情况,太诡异了,多尔衮等人,都有点傻眼了。
1...248249250251252...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