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崇祯皇帝对于他们的反驳,并不生气,只是带着淡淡地笑意,就听他们在劝谏自己。
黄得功、曹变蛟等人,了解建虏是没错。但是,朕有窃听种子,懂不?
因此,等他们几个都说完之后,他便胸有成竹地说道:“诸卿怕是不知道,这个建虏主将多尔衮乃是建虏中少有的智慧之将。他这个人,懂得隐忍,对于个人荣辱,并没有看得很重。白天一战,他已经见识过我军实力。且他又知道辽东空虚,并没有援军到来。与其等到塔山之军精疲力竭再想突围,他绝对会选择趁早突围,以保存建虏的有生力量!”
听到这话,顿时,底下这些人又是一惊。他们没想到,皇上比他们好像考虑得还多,又从建虏主将的性格上进行分析了?这么说着,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但不管如何,建虏久有威名,他们难道还真得在今晚就全力突围,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崇祯皇帝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一边扫视他们,一边又继续开口说道:“那多尔衮狡猾,必然担心我军有防备,因此他肯定会用声东击西之策。今晚午时三更,会派一支敢死之军出东门,制造声势浩大的攻势,吸引我军注意。而后其主力便会从西门杀出,突围出去。”
“……”中军帐内的这些人,不管是将领还是监军,都听得有点不可思议,皇上难道连这也能算到?
他们在想着,崇祯皇帝已经收了笑容,严肃地说道:“这支敢死之军,如果朕所料不错的话,应该会派出建虏军中的汉军,他们不知道建虏的真实作战计划,以为只是普通出城夜袭,多尔衮下了重赏,人数在两千人左右。等战事动静闹大之后,还有八千多建虏之军便会从西门杀出。卢卿何在?”
卢大一听,立刻上前听旨,他领到的任务,就是埋伏在东门,等建虏汉军出城夜袭之时,稳住阵脚,能歼灭多少是多少,等天亮即可。
而其余总兵,全部调去西门,做好埋伏,等着建虏钻入埋伏圈。
任务布置完了之后,崇祯皇帝便厉声喝道:“今夜一战,朕就要解决这些建虏。卿等,别让朕失望了!”
“末将遵旨!”中军帐内的众多总兵,齐声回应。不过他们心中却是想着,既然皇上如此肯定,那就先按照皇上的意思去做便是。怕就怕,皇上如此信誓旦旦之下,等到明天白天,不好和大家见面了。





崇祯窃听系统 365 不顺利才好
于是,众多总兵领了旨意之后,便立刻回去悄然安排部署,就针对崇祯皇帝所提到的情况进行针对。
他们手下的各级将领,自然也是有点无法理解,他们觉得塔山内的建虏,那是有一万多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第一个晚上就全军突围。说难听点,这和闻风而逃又有多少区别?不要说久有凶名的建虏,就是如今的三大营,也应该做不出这种事情来的。
几乎可以说,明军全军上下,压根就没几个人相信堂堂上万建虏,会在明军围城的第一夜,就连夜出逃。
不过虽然明军几乎没有人相信,但皇帝的旨意传下,又是严旨事先交代了,就没有人敢随便应付。毕竟皇上在他们心目中,威望还是非常高的。他们所担心的,就是怕皇上料错之后,会不好意思和大家见面,搞不好会说生病了什么的。
夜幕之下,城里城外都没有多少灯火。而且从表面上看,也看不出有什么动静。就好像城里城外,大家相安无事,都在休息。
然而,实际上,塔山城里,准备在东门夜袭的汉军旗,就已经开始了集结。他们虽然看到其他军队也在悄然集结,却只是以为那些军队是要接应他们。
而在塔山城外,明军这边,也都在摸黑调兵谴将,兵力重新进行部署,在西门这边集结了重兵,还有火炮,陷阱什么的,都在悄然进行中。
安静的夜色之下,不知道多少人无眠。
慢慢地,时间流逝,夜色越来越深,眼看着,就要到半夜三更了。
城外的明军将士,一个个都没得睡觉,潜伏在那里,心中都有点无聊,甚至不少人想着,估计这一夜,就是瞎折腾了!
他们不敢对皇上不敬,但这么白白潜伏了一夜,也有不少人想着,皇上虽然英明神武,但也是人,总有料错的时候。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但存在明军中,甚至连崇祯皇帝的贴身内侍,陈宝庭等人,其实也是有这个想法的。
不过他们发现,皇上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很淡定,似乎一点都不怕自己会料错!对于皇上这份定力,陈宝庭等人,还是非常佩服的。
崇祯皇帝对于身边人的反应,当然有所察觉,不过无所谓,他也不说破,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去好了,回头再说,事实胜于雄辩!
通过窃听种子系统,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表面平静的塔山城内,建虏都在做着准备呢!
时间慢慢地,慢慢地过去。
越来越多的明军将士,包括明军将领们,都觉得今晚可能会白折腾了。不过皇上料定的时间没到,他们也就强打着精神等着。
半夜三更,也就是子时,即后世的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个时间点。
当这个时候到了的时候,城外的明军将士们,全都睁大了眼睛看着塔山城内,那么安静,建虏真会夜袭?
中军帐内,崇祯皇帝也没有睡觉,正在想着朝鲜战局,忽然,他放下了御笔,丢在面前地图上的笔架上,淡淡地说道:“建虏开始出城了!”
边上服侍的陈宝庭一听,不由得一愣,这不是很安静么,建虏怎么就出城了?
和他不一样,埋伏在东门外的卢大,这时已经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因为他刻意定睛细看,因此,借助月光,他看到塔山东门开了条缝,一个接一个的人影闪出。
塔山城内的建虏,还真被皇帝给料中了,就在午夜三更时分,从东门先开始了偷袭!
在看到建虏出城身影的这一刻,包括卢大在内的明军将士们,对崇祯皇帝,那是十二分的佩服!真是神了!
而西门那边的明军,还不知道东门这边的动静,还在对崇祯皇帝的英明神武有所怀疑。
突然之间,东门那边,就那么突然地,响起了喊杀之声。这喊杀声之响,立刻在塔山上空回响。
随着这喊杀声响起,西门这边埋伏的明军,全都是愣住了。
“建虏真得先从东门开始偷袭了?!”这是他们此时此刻脑海中的唯一想法!
按照计划,东门那边喊杀声响起之后,明军军营中就起了骚动,人影幢幢,全都开始往东门那边拥过去。
城头上的多尔衮,一直在暗中观察东门的战况。但他看到其他方向的明军,全都被东门的动静吸引过去之后,心中略喜,连忙悄然传下军令,大军立刻从西门出发,杀出去!
他不知道,他所看到从各处往东门而去的那些人影,其实都是明军中的民夫所扮。明军主力,压根就没动,就在西门这边等着他呢!
“传朕旨意,西门这边,建虏主力马上出来,做好迎客准备!”崇祯皇帝从窃听系统中看到了多尔衮最新下的军令,便微笑着对有点傻了的陈宝庭交代道。
有东门那边的事实在,陈宝庭回过神来,便再也没敢怀疑崇祯皇帝的话,连忙答应一声,立刻出去传旨了。
西门这边的各路总兵,原本就因为听到东门那边的喊杀声,已经对崇祯皇帝的话相信了一大半。此时,又听到了崇祯皇帝的提醒,便打着十二分的精神,立刻全都盯着西门这边。
果不其然,悄无声息地,塔山西门突然之间就大开,许多人影蜂拥而出,甚至还有包裹着棉布的马蹄声,都隐隐有传来。
这支建虏军队,一出了城,就迅猛地扑向明军阵地这边。
见此情况,埋伏在西门这里的明军将士们,第一时间,全都是对崇祯皇帝的敬仰之情,简直是如同黄河之水,涛涛连绵不绝。
皇上,真是神了!
在大群建虏的凶猛攻势之下,白天时候,民夫所修筑的围城攻势,很快就被建虏夺去了。这附近的明军,应该是突然受到攻击来不及抵挡,纷纷往后,或者往两边退走。慌乱的喊声,还有警锣声,都是杂乱无章。
见到这个情况,那些正在突围中的建虏,都是大喜过望,立刻继续往前杀去,要撕开明军的防线。甚至已经有建虏在想着,搞不好,就别突围了,趁着明军措不及防之下,直接把明军打败得了。明国的皇帝不是在这里,顺便抓了他,献给皇上多好!
他们这么想着,随军出城的多尔衮,却感觉有点不对了。不是说他发现了什么,而是他觉得,这好像太顺利了。
这城外的明军,好歹是明国皇帝的御林军,白天的战况,也能说明这支军队是明军中的精锐。就算有东门那边诱敌在先,声势也够大,可明军不至于在西门这边,抵抗会如此之弱吧?
当然了,多尔衮也没有去想,这西门处会有明军的重兵埋伏。因为他觉得,这第一个晚上就全军突围,而且还是声东击西之策,明军怎么样都不可能会想到,然后提前做出安排!
此时,怀疑归怀疑,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按照事先的安排,一直往外冲。
建虏骑兵大概有五千人左右,有一半是蒙古骑兵,他们骑术精湛,冲在最前面。再然后是建虏的满洲骑兵,这个其实是骑马步兵,借助马力迅速冲到明军阵地,然后要下马步战,为后续军队开路的。
毫无压力地冲过了明军的第一道防线,又在第一时间,或者说在明军反应过来之前,非常迅速地冲向第二道防线。目测明军也就两道防线而已,只要再冲破第二道防线,就等于把明军的包围圈彻底撕开,胜利就在眼前了。
可是,忽然之间,冲在最前面的建虏骑军,毫无征兆地一个个摔倒了,或者说是马失前蹄,连人带马地摔了。如果说是自己不小心摔到,那就不可能出现这么多摔倒的人。
顿时,就有建虏忍不住大喊道:“所有人下马,有陷马坑!”
陷马坑最是容易挖了,只要把地面不规则的挖出一个个浅洞,能让马蹄踩进去即可。
在这黑夜之中,虽然有些月光,可陷马坑实在太小,明军又会遮盖,加上建虏冲得心急,一时之间,建虏战马纷纷中招。
一阵慌乱之中,建虏前锋不得不下马。不过虽然如此,人踩过去也要看着脚下才行,要不然,有的陷马坑大一点的,也容易让人扭脚。
这些陷马坑的存在,让建虏前锋的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后面的主力建虏,原本也是撒开脚丫子跑着跟过来,这前锋速度一慢下来,就立刻被后面的建虏给追上了。与此同时,前锋这边的异常,也第一时间传到了建虏主力这边的多尔衮这里。
“什么?竟然有陷马坑?”多尔衮一听,顿时吃了一惊。这时候的他,只是惊讶于明军工程量的浩大,只是刚来,竟然就已经围着城挖了一大圈陷马坑了?
稍微一想,他还想到了一个理由。应该是明国皇帝在这里,所以明军这边的效率才会如此之高。
他当然是万万没有想到,其实明军只是在西门这边,连夜挖了陷马坑而已。
知道明军有陷马坑之后,多尔衮不但没有紧张起来,反而放心了不少。要不然,真得太顺利,心中就太没有底了。
“传令全军,加快突围!”多尔衮再次传下军令,命令全军加快速度。因为他怕明军回过神来的话,肯定会重新围向西门这边。
八千多建虏,是有很多。但是,这一次的突围,可以说是破釜沉舟式的突围,建虏一晚上都在准备,就没想着继续留在塔山。因此,出城之时,秩序井然有序,速度也很快。在多尔衮的军令传下没多久,最后一名建虏从塔山内冲了出来。
看着城外面全是大清军队,这个时候,就算明军回过神来,野战情况下,也很难有效阻击大清军队的突围,多尔衮终于松了口气。
可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只见一道刺眼的亮光从明军阵地那边飞起,划过一道非常靓丽的弧线,而后往建虏军中落了下来。
“火箭!”多尔衮的经验极其丰富,顿时大吃一惊。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个突兀而来的火箭,很像是一种信号。
果不其然,就在这第一支火箭之后,忽然之间,就仿佛突然出现一般,从明军阵地上飞起了无数地火箭,全都在夜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落向建虏的人群中。
“噗噗噗……”
“啊……”
随着箭支落地的声音,不少建虏被火箭射中,惨叫声,打破了西门这边。
更让多尔衮意外和绝望的是,这些火箭落地之后,竟然引燃了地面,顿时烧得不少建虏成了火人,在也夜色之下,熊熊火光的照耀下,建虏军队都暴露在亮光之中。
“主子,不好了,明军在底下浇了火油,木板之类引火之物!”有一名建虏头目慌张地向多尔衮禀告道。
此时此刻,光靠火箭,根本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的火势,就算没有手下人的禀告,多尔衮自己有眼睛,也能看到。这一下,顿时,多尔衮心中知道,这一仗,怕是会很艰苦,非常不顺利了。
虽然是如此想着,可他还是觉得这是明军在塔山四面都这么做了。他不得不感慨,明军这边有皇帝在,物资和人力都极其丰富,效力很高,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埋下了这么多措施。要是拖几日再突围的话,就真得被明军修成了铜墙铁壁,根本突围不出来了。
这么想着,多尔衮心中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当机立断,在明军来攻的第一个晚上就选择了全军突围。
他没有犹豫,立刻再次传下军令,不管那些中箭和着火的人,全军立刻突围,不能耽搁了。
这个军令才传下,忽然之间,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轰轰轰……”
不知道有多少门火炮,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了怒吼。炮口的火光一闪,在这夜色之中,几乎格外的引人注目。
“啊……”
建虏军队中的惨叫声,再次多了不少。在火光照耀下,可以看到无数条直线上的建虏,一下便没了。建虏人群,立刻被切割成了好多块。
多尔衮看着炮口那的火光闪烁,发现明军这边竟然有这么多火炮,而且还是半包围地围着自己这边时,他终于得到一个让他恐惧的结论,不由得一下呆住了。




崇祯窃听系统 366 竟然睡了?
不管如何,火炮数量总是有个定数的。明军这些携带的火炮,各类火炮一共有多少,多尔衮心中大概有数。
就是因为如此,他才惊恐地发现,明军好像是把绝大部分火炮都调来这边了。这要不是事先埋伏在这里,他绝对不信。
可是,这……这不可能啊!多尔衮心中一万个不相信,明军怎么可能知道自己今晚会突围,而且还是从西门突围!要是自己不从西门突围,主力就是从东门突围的话,这么多火炮,几乎全部都在西门,那东门那边突围的压力就会非常小了!
明军主帅,不,是明国皇帝,他凭什么把绝大部分火炮都集中到了西门这里,还刚好被自己给撞上了?
他正这么想着的时候,忽然觉察到什么。好像在轰轰的火炮声中,还有大量的马蹄声传来。
大清这边的骑军,因为陷马坑的存在,都不敢再骑马冲锋,根本没有什么奔马声音了啊!
闻声看去,多尔衮马上发现,就见在塔山西门的左右两侧,在火光照耀下,正有大量的骑军身影闪现,在包抄大清军队的后路。并且,在骑军的后面,还有无数人影跟着,应该是明国步军,借助骑军开路,向大清军队的后路冲过来了。
这一看之下,多尔衮脸上的冷汗,那是一个劲地往外冒了。
这个时候,他都不用再去推算火炮数量,就已经能百分之百的肯定,明军在西门这边早已埋伏了重兵,自己掉到明军的包围圈内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多尔衮不由得厉声大喊道:“谁,是谁出卖了大清?是谁出卖了本王?”
明军要是没有事先得到消息,就绝对不可能在西门布置重兵!这绝对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有点歇斯底里地大喊了几声之后,多尔衮明白,这个问题,在此时是不可能有答案的。更为重要的是,如今大清军队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必须要先应付这个危机才行。
然而,黑夜之中,军令原本就很难传达。如今又是陷入了明军的包围,在多重打击之下,队伍就更乱了。这种情况下,传达军令,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多尔衮就算有天大的本事,面对这样混乱的场景,他也不可能去挽回什么。
一切,只能靠天有命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建虏军队,确实还是算精锐的。
虽然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又是火箭,又是火炮,地上有陷马坑,还埋有引火之物,军制也已经乱了,但建虏军卒并没有四散而逃,而是互相之间,不管人数多少,开始结阵应对。
此时的西门城外,火光照耀下,就能看到建虏军队一堆又一堆的,有着无数堆。并且,慢慢地各堆之间,还在互相融合,并成更大的一堆。
不过,明军当然不会只是在看着的。
从建虏后路包抄,断了他们退回城里可能的骑军,打头的是虎大威的重甲骑兵。蒙着马眼,借助月光和火光的照耀,就犹如重型坦克一般撞向一堆堆的建虏。
这在建虏军队后面的,并不是建虏精锐,之前做到如此慌乱场景下还能互相结阵,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不过不管如何,他们心中的惶恐绝对是不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重甲铁骑的冲锋,压根就没有任何防御的可能了。
这些建虏军阵,就如同纸糊地一般,被明军的重甲铁骑一冲,就立刻分崩离析了。没有被撞死杀死的建虏,知道了是重甲铁骑在冲锋,就再也没有去重新结阵,而是四散而逃,再也没有了抵抗的意志。
跟在重甲铁骑后面的勇卫营步卒,则是以小旗为单位,结阵向前追杀被重甲铁骑冲散的建虏。并且勇卫营用得,还是戚继光的鸳鸯阵,最适合眼下这种场景的杀敌了。
中军附近的多尔衮,就眼睁睁地看着己方的后路,就犹如纸糊的一般,对明军的攻击,压根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败退逃命的大清军卒,有不少人都是逃往中军这边,一下也把中军这边给冲乱了。
多尔衮见此,拔出刀来,带着亲卫怒吼着去砍那些败卒,试图稳住这败退的趋势。
然而,就算这城外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战场,但和白天还是不能比的。你多尔衮就算砍翻几个,也不可能让其他慌乱逃命的败卒能注意到,或者吓到而不逃了。
特别在他们的后面,明军的重甲铁骑驱赶着他们,还有无数步军在掩杀,根本就不会给他们重新集结的机会。
“主子,没用了!”多尔衮护卫知道完了,便大声喊着,提醒多尔衮道。
然而,多尔衮狰狞着脸,还在疯狂砍杀败卒,好像就没听到。
其他亲卫也都停了下来,互相看了一眼,就又大声提醒道:“主子,趁着天还没亮,快突围吧,要不然,就走不了了!”
大部队绝对是突围不出去的,但是小股建虏,还是有可能突围出去的。
然而,多尔衮还是不管不顾,依旧在疯狂砍杀败卒,就似乎他这么做着,能挽回败局一般。
他的亲卫互相看看,最终一个人上前,一下抱住了疯狂的多尔衮,抱得死死地,而后大喊道:“主子,没用了,快撤吧,您是一定要突围出去的!”
大清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亲王在和明军的战事中败亡。不管天塌不塌,至少多尔衮不能死在这里,更不能被明军俘虏。
被亲卫抱着,又在他耳后那么一吼,疯狂中的多尔衮终于回过神来。
他环视整个战场,看着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大清军队,压根就没发挥出该有的战力,就那么死在了明军的刀枪之下,他不由得心如刀割,也是绝望之际。
亲卫刚放开他,就见多尔衮一声大吼,而后倒转刀柄,就往自己的脖子上抹去。很显然,他无法接受眼前这么稀里糊涂战败的事实。
不过多尔衮的亲卫都在看着他,等他拿主意的。因此,一见他要自杀,当然是立刻阻止了。
“哐当”一声,多尔衮的刀被击落掉地上。随后,他被亲卫架着,不再管其他建虏,尝试着突围出去。
这一仗,建虏彻底败了,神仙都救不了。
终于,东边的天空,露出了一丝鱼肚白,新的一天到来了。
这个时候,塔山城外的战事,也已经到了尾声。
西门外的主战场,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战事。火势基本上也已经熄灭,炊烟袅袅,还提醒着这里曾有大火。
明军将士们,都是三五一伙地在打扫战场。虽然一夜没睡,可一个个都非常地兴奋,全然没有那种熬夜加战斗之后的疲惫。
“我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和建虏的战事竟然会轻松到这个份上!”
“是啊,当初天津之战,你们是不知道啊,为了阻止建虏过河,真是用上了浑身解数,当时,我都差点以为挡不住建虏了。可这一次的战事,这些建虏完全就是刀板上的鱼肉,任由我们宰割,真是太痛快了!”
“我不怕告诉你们,这一仗,我绝对能吹一辈子了!这可是建虏啊,实实在在的建虏,可不是蒙古鞑子,竟然杀得如此轻松。看着他们丢盔弃甲地逃跑,你们真别说,我心中就比吃了蜜还要甜,还要爽!”
“……”
打扫战场的这些明军将士,在最先痛快了嘴之后,就立刻开始总结这一仗的关键了。哪怕只是小兵,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是!
1...167168169170171...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