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这个僧人,正是奉朝鲜领议政崔鸣吉之托,赶来见大明保定总督的独步,一路过来,没想到能撞到明国水师的战船。当时他就喜出望外,连忙挥手示意,得以和明军接上了头。
他先是见了大明水师统领郑芝龙,见到了这个有名的海盗王。旅顺湾一战,三百多艘战船,闻风而溃,更是增添了这位海盗王身上的光环。
在独步的印象中,像这样的人,绝对是一个枭雄,绝难有人能压他一筹。
一开始的时候,郑芝龙所表现出来的气场,也确实如此。就独步自己观察,水师中的明军上下,无不对郑芝龙恭恭敬敬,由此可见一斑。
可是,独步发现,当他提及保定总督的时候,他就能明锐地发现,郑芝龙一下便没了那种枭雄的气质,转而变得非常恭敬。这个发现,就让独步很吃惊了,他心中很是好奇,这个卢象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竟然能让堂堂海盗王都心服口服的?
他当然不知道,郑芝龙对卢象升的钦佩,并不是说卢象升多有本事。真要这么说得话,就这大海上,十个卢象升也打不过他一个郑芝龙。而是卢象升爱兵如子的统帅方式,和普通将士同甘共苦,亲临前线生死与共的这种种行为,让郑芝龙感到非常佩服!
于是,当独步见到卢象升的时候,第一时间,便先定睛瞧一眼这个保定总督卢象升,到底是长什么样的?
就那么看了一眼,他就立刻有了一个印象:卢象升很高大,应该是属于那种孔武有力的那类;但是,他身上又偏偏有一种儒雅的气质,一看就是读书人出身。文武两种,在卢象升身上体现出来,让人感觉不到有一点不和谐的意思。
卢象升虽然没有威严的神情,可举手投足之间,却让人不敢对他生出半分不满之意。
此人,绝对是大明之郭令公也!
这么想着,独步便不敢怠慢,立刻恭敬地见礼,给卢象升说道:“贫僧受朝鲜领议政崔鸣吉之托,送一封书信给总督大人!”
“哦?”卢象升听了,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下。
在独步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打量独步。从他的看法中,并没有看出这个僧人有任何可疑之处。
此时,就见独步撩起自己的僧袍一角,用牙咬了线头,而后用力一撕,就从衣服夹层中取出了一块非常薄的绸缎。然后,他双手呈给卢象升。
他这只是一拿出来,卢象升的鼻子便微微抽动,闻到了什么。接着,从亲卫手中接过那份绸缎之后,不出他所料,这是一份血书。
“总督大人,这份血书是贫僧看着领议政大人亲手所写。”等着的独步看到卢象升好像看完了,便开口说道,“领议政大人写完之后,悲鸣万分,托贫僧传达,朝鲜国小力弱,无大明之扶住,实难对抗凶残之建虏。为朝鲜的江山社稷不断绝,因此只能委曲求全,日夜期盼上国天兵能早日打败建虏,救朝鲜百姓于水火之中。”
然后,又细说了丙子胡乱之后,朝鲜这边的种种心向大明之举。
对于这些,说实话,卢象升是不认可的。真要有这个气节。就如以前倭寇入侵一般好了,朝鲜君臣从海路来大明,难道大明会亏待了他们?又或者,建虏能奈何得了他们?还是没有这个勇气!
不过,崔鸣吉的这份血书,多少也缓解了卢象升对朝鲜的恶感。他扬了扬手中那份血书问道:“那个金尚宪是怎么一回事,为何求本官派兵去救?”
于是,独步又介绍了一遍金尚宪其人其事。毕竟血书篇幅有限,真要详细写开的话,估计崔鸣吉就没命了。
卢象升听到这位朝鲜文天祥的事迹,倒也是微微动容,终于点头说道:“如此看来,此人尚存气节,值得本官派人去救!”
说完这话之后,他便开始询问细节道:“不过本官要是出兵,也多有难处。”
看到独步有点失望的样子,便知道他以为自己是托词不想出兵,就进一步解释道:“建虏兵力如何,本官不知,此乃一处难点;其二,建虏已押着他回辽东,可本官这边出兵的话,时间上怕是赶不及!虽有心,却无力也!”
听到卢象升真得有在考虑,摆出了具体的困难,独步不由得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总督大人放心,建虏所部兵力,就只有一千鞑子兵,由正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统领;另外,还有四千朝鲜兵,由都元帅金自点统领,也奉令押解粮食,一起前往盛京。一路之上,他们行程缓慢,只要总督大人这边及时出兵,不能截住他们。”
说到这里,他稍微一顿,就又马上补充道:“等大明军队到了朝鲜境内,可秘密联络平安兵使林庆业林将军,他是领议政大人的同盟,同样心向大明,他会提供建虏北还之军的消息。”
他说着这些细节,卢象升却只是非常关注其中一个点,领军之人乃是正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那个图尔格,不就是镶白旗的固山额真么?该不会是皇上早就料到了有此一朝,特意暗示自己,就是要抓此人回京师吧?
之前的时候,卢象升一直担心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下手。没想到,如今却送来了一个这么合适的?而且军情什么的,朝鲜人都会提供,又将是东江军真正陆战的第一战,这种种情况加起来,这一仗,不管从哪方面看,都值得打上一打?
可是,卢象升毕竟没有窃听种子,他没法知道这个独步或者说那个朝鲜的领议政崔鸣吉,他们到底是在设计坑自己呢,还是真如血书中所言那般?
不过他毕竟不是初出茅庐的初生牛犊,而是历经考验,具有丰富经验的统帅。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既然有机会,那就要抓住了。
于是,他便对独步说道:“丙子胡乱的时候,我大明皇帝也曾发兵救援。只是援军未到,朝鲜国主便已降了建虏。如今既然朝鲜君臣已有悔意,本官相信皇上也不会弃朝鲜不管,由此,本官决定,发兵救援!”
听到这话,独步不由得非常激动。原本一直担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
不过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这位连海盗王郑芝龙都非常钦佩的总督大人,在提及大明皇帝的时候,也是格外的尊敬。
这种尊敬,独步能分辨出来,绝对不是对于皇帝身份的尊敬,而是对皇帝本人的尊敬。
这个认知,让他很是诧异,心中不由得想着,以前的时候,好像大明皇帝风评并不怎么好?难道是励精图治,如今已是一代明君了?
他这么想着的同时,连忙向卢象升谢过。
对此,卢象升并不以为意,而是非常地干脆,立刻传下军令,集结各岛正在休整的东江军,原本是骑军两千,步军三千;不过有许多战马不能马上投入战斗,因此只有骑军一千左右,步军三千,立刻乘船往朝鲜出发。
这个时候,朝鲜人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的好处就又出来了。运送兵力的船只,管够!
站在旗舰甲板上,就在卢象升的身边,独步看着浩浩荡荡地明军水师,还有之前看到明军上船时候所看到的,他再一次被震撼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其实是有点担心的,毕竟建虏有一千人马,这个在他看来,至少要三千明军来对付才行。可是,此时此刻,他却不是那么看了。这支明军的精锐,特别是那精气神,是他前所未见,比起那支到了朝鲜国内之后作福作威当大爷的鞑子军,他感觉都要精锐一些。
更为关键的是,明军明明都是以水师为主的,竟然还有那么多战马,这也太奢侈了吧?
从这里他一下就看出来,卷土重来的东江军,绝非以前的东江军可比。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更是期待,领议政大人知道明军这边的情况之后,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他不知道,卢象升在这些军队出征之前,就已经先一步派出了快船前往朝鲜了。
那快船上的,都是他的亲卫,是他从旅顺之战中投降的朝鲜水兵中选拔出来的。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着东江军毕竟是在这边打仗,以后指不定要去朝鲜,说不定能派上用场,结果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
就这么着,由大明、满清以及朝鲜人一起参与的一场战事,在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悄然开始了。
叫天说
这一章算是补昨天的。
崇祯窃听系统 345 明军已经烂透了
水师就有这个好处,可以昼夜不停地赶路。
就这么着,一路赶到将近鸭绿江口的鹿岛之后,军队上岸休整。后世的薪岛,这个时候几乎没有,还没有冲击形成岛屿,要不然,这个地方就更合适休整的了。
独步告别卢象升,先行前往朝鲜境内去联系林庆业,获取有关建虏军队的最新消息。
等他一走,李定国便有点担心地提醒卢象升道:“大人,会不会是建虏对我军无可奈何,就想出了这种招数来对付我们?”
此时的他,因为旅顺之战,特别是他妥善解决了金州百姓之事,让卢象升很是欣赏,得以升任游击一职。
对于他的这话,卢象升很欣慰,点点头道:“没错,身为一军之将领,必须考虑全面。你有这种想法,本官很欣慰。不过不用担心,本官已经派出朝鲜籍的亲卫,先一步散入朝鲜境内去探听消息了。只要两边能对上的话,基本上就能肯定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说到这里,他又一叹说道:“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此,只要感觉十之八九错不了了,那该出手的时候就不要犹豫!”
说这话的时候,卢象升自然不知道,这个事情要是换成崇祯皇帝来做的话,只要把窃听种子撒出去,他就能做到百分百的把握。
不说卢象升怎么指点李定国,就说独步去朝鲜之后,就在海岸边,被巡逻的朝鲜军卒发现,而后带到了林庆业那边。不用说,这肯定是林庆业事先有过交代的。
等人一送到,林庆业就迫不及待地屏退了所有人,确认没问题之后,就带着一点担忧,连忙问独步道:“大师,情况怎么样?”
在他看来,独步回来的时间,比他想象地还要早多了。因此,他心中就有点担心,该不会是没见到大明保定总督,又或者是大明那边恨朝鲜背信弃义,因此就拒绝了出兵救人的请求?
不过他的话刚问完之后,独步就露出了兴奋之意,这让他心中一松,该不是自己所想得那样了!
果然,就听独步对他低声说道:“总督大人答应了,亲自领军前来,一共是这个数!”
说着话的时候,他伸出了四个手指头。
“四千?”林庆业一听不由得有点诧异地说道,“你没和总督大人说么,这边可是有五千兵马的啊!”
说到这里,他稍微犹豫了一会又道:“虽然我朝鲜兵的战力是差了一点,可毕竟是有四千人马,都元帅金自点是一心讨好建虏的,肯定不会放水。再加上建虏本身还有一千人马,这……这别怕是打不过得吧?总督大人亲自冒险?”
独步见了,不由得笑了,低声说道:“明军中的四千中,有一千是骑军!且明军之精锐,远非施主所能想象。贫僧相信,能打,而且打得赢!”
一听这话,林庆业不由得又愣了会,伸出一个手指道:“你是说,有一千骑军?东江军这边竟然都有一千骑军?”
精锐不精锐的,这个得看人,不好说。但是骑军这个东西,就摆在那里,是骑军就是骑军。
“嗯,贫僧去的时候,大明骑军刚好到,因为有许多旅途劳顿,无法作战,就只选了一千骑军参战。”至于总数,不是独步不告诉,而是他也不知道,只是看到有许多而已。
骑军都有那么多,说明大明一反以前对东江的不重视。由此可见,明军之精锐,应该也是没跑了。再加上是保定总督亲自领军……
林庆业想着这些信息,越想越兴奋,不由得搓手起来,使劲地搓而不自知。
崇祯十年,当时很受崇祯皇帝信任的杨嗣昌,在皮岛陷落之前就倾向撤岛,四月二十二日听说皮岛陷落的消息后,他决定“兵分皇(皇城岛)、觉(觉华岛)二岛,民归宁(宁远)、锦(锦州)八城”。
崇祯十一年时,又以沈志祥降清为契机,杨嗣昌下令将东江镇诸岛剩余数千军民尽数撤到宁、锦地区,他表示:“至于图边一著,惟有关宁一正,更无登莱一奇。果关宁能正,不必有登莱之奇;如未能正,虽有奇安施?”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东江镇就这么真没了,建虏再也没有受到侧翼牵制,可以放心大胆地先去关内就去关内。而所谓的关宁正兵,却只能守着乌龟壳而无所事事。
不过这个位面上,崇祯皇帝不但干掉了杨嗣昌,而且还非常重视东江镇,不但派了精锐,甚至还派来了封疆大吏来亲自领军。
这个事情,对于朝鲜来说,特别是对于朝鲜那些不想屈服于建虏淫威之下的将领来说,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了。
看林庆业那么高兴的样子,独步也是跟着乐呵了一会后,见他没停下来的意思,便提醒他道:“总督大人那边需要建虏这边详细的军情,施主这边有准备么?”
“哦,好,早就盯着的呢!”林庆业听他这么一说,回过神来,有点不好意思。实在是像这样的好消息,已经太久没有听到过了。就好像历经无数个雨天之后,突然晴天了。
说完之后,他拿出一份长长的文稿,递给独步。
独步展开一看,是以日期为顺序地记录,比如某月某日,建虏多少兵力、朝鲜军队多少兵力,又是什么兵种配比,到达了什么地方,有停留多久等等。
看着这份长长的文稿,就能对建虏从汉城出发之后发生的事情,掌握得清清楚楚。
看着独步在看,林庆业很是有点期待地说道:“要不是我实在没法走开,真想跟你一起去见见总督大人,去见见新的东江军!”
独步此时已经看完,贴身收起这份文稿,微笑着对他说道:“放心,看这形势,大明应该对辽东建虏非常用心了,相信要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和明军一起去打建虏了!”
“希望有那一天能一起杀鞑子吧!”林庆业听了,感慨地说道,“鞑子不灭,朝鲜不宁啊!”
说到这里,他露出了一丝期待,又道:“希望这一战,能成功救出金大人,也能让领议政大人不用再忍辱负重,就这么背着投降派的名声。让我朝鲜上下都能重新振作起来,大明始终是那个大明,朝鲜也决不能再背弃宗主国,被后世人所唾骂!”
对此,独步倒是没说什么,在稍微聊了一会之后,他也不休息,便又匆匆告辞离去。
等独步再次见到大明保定总督的时候,卢象升的亲卫也已经回来了,向卢象升禀告打听来的消息。建虏军队去汉城,而后返回的消息什么,都能和之前独步所提供的消息相吻合。如今的朝鲜境内,没有再发现有建虏的军队。
对此,卢象升放心了不少。只要朝鲜境内没有其他建虏军队,就算其中有诈都不用怕。更何况,自己这次带来的……
想到这里,卢象升便露出一丝兴奋之意。
旅顺之战,是被动防守之战,虽有杀伤建虏,却不甚多。可这一次,是明军主动出击,这一千建虏要全部吃掉的话,相信奴酋一定会恐惧的。
呵呵,是该展示下新东江军实力的时候了!
他正想着,独步也回来了,呈给他的那份有关建虏军队情况的文稿,更是让他非常地高兴。建虏军队情况掌握得这么清楚,简直是未战就已经先赢了一半。
于是,卢象升立刻召开军议,就建虏接下来的行程进行预估,而后商量埋伏点,就准备一口吃掉全部的建虏。
独步当然不会参与这种军事会议了,他来回奔波,被安排下去休息了。
卢象升在会中强调,一定要抓到那个正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这是皇上点名了要的。
对于这个要求,明军将领们也不以为意,毕竟擒敌首这种事情,也算是正常的。
商议完了之后,军队再次开始集结,坐船离开鹿岛,往朝鲜境内而去。
…………
铁山以北,从平壤通往辽东的官道上,长长地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扛着长枪火铳之类,无精打采地走着。这些人很显然都是朝鲜军卒,与走在他们后面的那些金钱鼠尾的鞑子,不管是精神面貌上,还是装备军械上,真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在这队伍中,最显眼的不是这些军卒的对比,也不是那一车车的粮食,而是紧跟在粮车后面的一辆囚车。
这囚车里的人,胡子头发都已全白,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虽然此时气温已经有点低了,可在日头的直晒之下,这名老人耷拉着头,在囚车里显得非常萎靡。
“大人,您看金大……犯人好像有点不行了,要不,给弄点遮阳的吧?”一名朝鲜军官陪着小心,向一名骑马的朝鲜将领小声建议道。
朝鲜军队中唯一有马骑的,当然是朝鲜都元帅金自点。他听了之后,顺势瞧了一眼囚车中的金尚宪,冷笑一声道:“顽冥不灵,死了活该!”
说完这话之后,他发现自己这个手下似乎神色有点反常,便有点怒了,冷声喝斥道:“怎么,本官有说错?大清如今如日中天,就是像这金匹夫一般顽冥不灵,死抱着明国不放,才会让大清派兵一次又一次地来朝鲜。他自己是要图个名声,不怕死的,可我们呢?嗯?你呢?”
这个朝鲜军官能和金自点说上话,自然也是他心腹手下,关系好的人之一了。
不过金尚宪在朝鲜的名声确实不错,至少他不怕死,对满清无所畏惧这一点,就把很多人比了下去。不管怎么样,朝鲜也深受儒家文华的熏陶,对于气节一说,虽然自己可能做不到,但大部分人也是认可的。
此时,听金自点逼他表态,这名朝鲜军官便连忙赔笑道:“小人不是这个意思,小人是想着,这个金……囚犯要是死在半路上,龙骨大那边都没法和盛京交差,说不定会怪罪大人的。”
龙骨大,是朝鲜人对英俄尔岱的称呼。
金自点听他这一说,想想也有道理,便用手一指囚车,想要吩咐他去照办。可是,这手一伸出去之后,他又马上缩了回来,调转马头,往后面的英俄尔岱那边而去。
还没有到,他就赶紧下马,而后脸上挤出笑容,向英俄尔岱转达了他手下刚才说得话。
对此,英俄尔岱倒是无所谓,点点头便同意了。
金自点一见,便挥手让跟着过来的手下去办了。而他自己,则小心地陪着英俄尔岱。
“那边就是铁山吧,邻近皮岛?”英俄尔岱也是无聊,用手一指他的左边,透过一个个山头,仿佛看到了那个海岛说道。
金自点听了,连忙赔笑点头道:“大人真是英明,那个方向就是皮岛,不过皮岛的称呼是明军占领时候改的。如今我朝已经改回了名字,叫做椵岛。”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似乎想起了什么,眉头微皱说道:“海边可有巡逻,务必要加强戒备,还有那皮岛……椵岛,也要有人去看看,能破坏的,最好都破坏掉,不能再给明军占了!”
按照他的估计,明军这个时候,应该还在金州那边。不过他相信,既然明军已经渡海而来,那肯定是要重新夺取皮岛的。
对此,他是有点忧虑的。明军很显然又在海上占据了优势,对大清很是不利啊!
金自点一听,连忙点头说道:“明军上次占据绝对优势,可在大清和我朝鲜的联合攻击下,一败涂地,就算这次明军再来,照样能让他们全军覆没的!”
崇祯十年的皮岛海战,在战事开始之前,不管是从兵力,还是战船,又或者是火器,还是士气等方面,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次的皮岛海战,会和崇祯四年的皮岛海战一般完胜建虏的。
结果自然是出了所有人意料,这一战,清军付出了阵亡两百六十人的代价;明军阵亡上万人,要知道,这可是夺岛海战,而且还是明军主守,不会水的建虏主攻。
因此,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明军已经烂透了!
叫天说
今天上午发烧反复,这一章就更新晚了。今天能不能三更,不敢保证。
崇祯窃听系统 346 要被猪队友坑死了
真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金自点才会这么说。可以说,他从骨子里就瞧不起明军,就彻底投向了满清这边。
不过英俄尔岱身为建虏高层,自然知道旅顺之战的事情。事实上,他也正是因为旅顺之战的结果,皇太极才派他前往朝鲜的。
一是英俄尔岱当年就领兵打得朝鲜没脾气,可以说在朝鲜人眼中,是非常有凶名的。由他来,根本不需要出多少兵力,就能让朝鲜乖乖地交出造船厂。
二是顺便又向朝鲜要一批粮食,反正这个东西,多少都不嫌多。要不是如今辽东缺粮,再顺便掠一些朝鲜青壮回去都是没准的。至少在上一次丙子年间,满清就掠了四十万朝鲜青壮回辽东。
三是明军又渡海而来,皇太极担心朝鲜又会暗中投靠明国,因此让英俄尔岱来,把剩下的朝鲜对大清的主战派给带回去。如此一来,他相信就算明军来了,朝鲜一时之间也不会重新投向明国。
然而,不管是皇太极还是英俄尔岱,还是小瞧了大明对朝鲜两百多年的恩养,哪怕是主和派中的领袖崔鸣吉,其实都是心向大明的。不是所有人,都和这个金自点一样,会全心投向满清。
此时,英俄尔岱听金自点这么说话,就微皱着眉头说道:“明军渡海而来,肯定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千万不能大意了。”
他不好说大清对旅顺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能强调明国的强,但也不能罔顾事实,直接贬低明军,因此,从另外一个方面提醒下这个朝鲜将领,希望他别在以后对阵明军的时候吃了亏,那样的话,大清就少了一条好狗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