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还有的满清军卒,抬着冲撞木,就往唯一的城门冲去。一个人被箭射中,就立刻有人会补上,继续抬着冲撞木冲向城门。
这个时候,不是开花弹的火炮,就显出杀伤力不够的缺点了,只是靠着火炮,压根就没法阻止满清军卒快速靠向城墙。
看着旅顺城墙上的云梯越来越多,大清勇士都在英勇地往上爬。虽然攻城伤亡有点大,可还在事先预想的范围内,一直黑着脸的代善,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叔王,我没说错吧”豪格见了,有点得意地说道,“就算没有火炮,就这小小旅顺城,也肯定能一战而下。快看,那几处地方,我大清勇士都快攻上城头了”
说到后面,欢喜之意,溢于言表。
可就在这时候,他们忽然看到,在旅顺城墙突出来的部分,冒起了一股股地硝烟。紧接着,那些正在往上攀爬的满清军卒,那是成片地掉落城下,甚至有不少云梯,也折断掉了下去。
只一下的功夫,原本城墙面上架着的密密麻麻云梯,就再没一架还架在那里了。
城墙底下,躺满了刚才还奋勇往上冲的满清军卒。这个场景,不但让豪格等人的欢喜之意,一下给打没了,就连那些已经冲到城墙下,就准备跟着踩云梯往上冲的满清军卒,也一下傻眼了。
这时候,孔有德刚好来到了代善这边候令,看到这个情况后,基于对火炮的了解,他最先反应过来,立刻惊声大叫起来“是佛朗机炮,那凸起侧面是佛朗机炮的炮口,王爷,非人力所能抗啊”
他一点都没猜错,确实是佛朗机炮。
明军渡海而来,要想在旅顺站稳脚跟,就必须先守住一波建虏的攻势。这一点,在明军事先出发之前就早有预料的。甚至为了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和卢象升都有过探讨,沟通。
当时就想过,建虏应该不会给大明太久时间去修筑旅顺城。崇祯皇帝根据后世的印象,便给卢象升提了建议,修筑棱堡进行防御。
如果按照自然演化的话,一开始出现的棱堡,其突出部分其实是圆的,在历次战争的演化中,才慢慢地改为凹多边形。崇祯皇帝既然是穿越而来,他知道的,当然不会是最开始的那种棱堡,而是已经成熟的棱堡。
这种棱堡的防御功能,类似的其实在大明就有了,南京城墙就有类似设计。不过,不得不承认,中世纪的欧洲,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彼此之间,都是小国,需要容纳的人口不多,因此棱堡的出现,改进便诞生在了欧洲。
事实上,棱堡的出现,也是因为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的时候,一开始是冷兵器作战,因此,城墙修得高大才是正理。
可是,后来慢慢地出现了火药武器,火炮的出现,让城墙修得太高大,其实已经失去了意义。而是需要加厚,防御重炮的轰击。这样一来,就对城墙的防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棱堡也就因此出现了。
在火炮出现之后的几百年内,作为防御方的棱堡,一直是主流。这种情况,一直要到真正开花弹的出现,让棱堡在火炮面前,变得脆弱之后,才再次改变了防御的形势,就是修筑地堡防御。棱堡直到这个时候,才会被放弃。
因此,当崇祯皇帝提出了修筑工程量更小的棱堡时,卢象升当时就吃惊了。城墙可以修得更矮点没关系,可经过推演,这种城堡的防御能力,却是非常强大。也是因此,卢象升才会相当佩服崇祯皇帝,感觉好多在他看来非常困难的事情,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却变得那么简单。
就他出任保定总督来说,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重建东江镇,这个任务,对他来说其实非常困难。但是,在他看来很困难的事情,却被崇祯皇帝一一解决了。
第一,他需要水师,这个可不止是有船就行的,那是要熟悉海战的才可以。短时间内,船和兵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结果,崇祯皇帝给他调来了福建水师,都是打惯了海战的水师,把问题给解决了。
第二,他需要足够的精锐军队,来到登莱之后,要训练出一支能和建虏抗衡的精锐军队,绝对不是一年半载就能训练出来的。结果,崇祯皇帝给他拨来了五千多积年老贼。这些积年老贼是自愿参加对虏作战,为此赎罪,在思想上就有主动性;而且他们的军事技能,在那么多年的流贼生涯中,已经锻炼出来了。因此,卢象升训练了他们半年多,就已经可以放心带来辽东打建虏了。
第三,就是怎么立足旅顺的事情,又是崇祯皇帝的建议,甚至还通过锦衣卫密探,去影响了辽东建虏的决策,让他们要等待水师来“切断”大明军队的退路,因此,又多给了他修筑旅顺城的机会。甚至后来他又知道,之所以跑来旅顺之后能抢来半个已经修筑的旅顺城,也和皇上用锦衣卫密探诱导辽东建虏的结果,让他在旅顺站稳脚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此种种,卢象升虽然文武双全,那也挡不住他对崇祯皇帝由衷的敬佩。
棱堡修筑好之后,对外远程,卢象升布置了船运而来的红夷大炮,射程中,建虏就不会占优。又根据崇祯皇帝的提议,事先有了射击参数的标记,在实战中,才能顺利地打赢和建虏的炮战。
而后,又在侧面布置了佛朗机炮,就是那种子母铳的火炮。这种火炮的优势,因为气密性的原因,射程不远,但好在这种火炮因为是事先装填好弹药,只需要快速更换子铳而已,射速就非常地快。而佛朗机炮装填了无数的碎石,近距离侧面袭击攀爬城墙的敌人,简直不要太厉害
代善也算是打惯了仗的老手,一看这个形势,他就知道这次不可能攻下旅顺了。被明军这么一炮击,伤亡过大,于是,不得不鸣金收兵。
“当当当”
当鸣金声在旅顺上空响起时,攻城的建虏全都松了口气,纷纷拖着、抱着、背着同伙的尸体,如同潮水般退了回去。旅顺城下,只剩下满地的残肢,残破的攻城器械,还有流了一地的鲜血。
“大明万胜”
城头上的明军,看到这一幕之后,纷纷高呼了起来。声音之响,直冲云霄。
和建虏的第一战,就以大明完胜而结束。不得不说,这对于第一次和建虏打仗的明军将士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他们不再有畏惧建虏的心理,能发挥出他们该有的实力。
听着明军将士那山呼海啸般的胜利呼声,建虏这边,再也没有了趾高气昂,一个个都是阴沉着一张脸,看着城头上那欢呼的人影不说话。
代善紧急召开了军议,商讨如何攻打旅顺城。
付出了五百多人的代价,让建虏明白了棱堡式的旅顺城,这种防御体系的厉害。怎么攻打,却让他们一筹莫展。看着己方士气低落,代善虽然年纪够大了,可也急了。到这时候,他已经明白,打下旅顺,绝对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的了
不过正在这时候,旅顺湾的海面上,出现了无数的战船,飘着满清和朝鲜的旗帜,是尚可喜领着满清混合水师到了。
代善见了,不由得松口气。那些鞑子们见了,也是松口气。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332 死不悔改
大清水师的到来,而且还是铺天盖地的,光这阵势,就够震撼了吧
后路断绝,旅顺城成为了一座孤城。
任何人都能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孤城不可守。
迟早有一天,旅顺必定被大清攻下来就算不攻,只是围困,小小旅顺城,能存多少吃的东西没有了吃的东西,就算那卢象升够勇猛,明军兵卒再精锐,也铁定完蛋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样的地形下,旅顺明军甚至都没法突围总而言之,城里的明军,注定是死路一条
这时候,他们肯定吓得要尿裤子了吧
这么想着,上至全军统帅代善,下到那些假鞑子,无不轻松了起来。旅顺城确实难啃,可最终还不是要完蛋
只有很小部分,和刚才攻城一战,已经战死了的那些鞑子关系好的,心中会有遗憾和难过,原本他们是可以不死的
海面上,智顺王尚可喜却是有点疑惑。按理来说,这港湾应该有明军的战船才对。就算不多,那也肯定是有的啊可如今看到的,不但没有战船不说,就连运输船都没有明国水师的船,都去哪里了
一路上,他是追着一艘明国水师的战船,可是,追着追着,就在夜里失去了踪迹。原本他以为,肯定是逃来这里了。结果显而易见,他料错了
难道是看到自己领着这么庞大的水师过来,知道必败,就扔下旅顺城内的明军跑了但是,这城里面不是有明国保定总督么那些水师将领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扔下他跑了
一时之间,他实在有点想不明白不过,当他看到陆地上的大清军队在见到他们出现之后,欢呼起来时,也就暂时把这些疑惑抛到脑后去了。威风凛凛地站上甲板,手指前面旅顺城头的明军,大声喊道“尔等退路已断,速速投降大清,否则死路一条”
旅顺城头上,看到这么多满清水师战船开过来,不少明军将士确实有骚动。不过,当他们看到卢象升的身影时,便又重新安定了下来。
全盘作战计划,普通明军将士当然是不知道的。不过他们信任他们的总督大人,如此而已
卢象升的脸色压根就没多少变化,大步走向南面靠海一侧的城头上。看着那个喊话的鞑子,从旗号上看出来,这人是建虏那边所谓的智顺王尚可喜。
在过来之前,卢象升自然对辽东建虏这边的情况有所了解。因此,他知道尚可喜这个人,如今见他竟然还来劝降自己,不由得怒气上涌,当即厉声喝道“尔可是大明叛将,前东江镇水师统领尚可喜”
这是居高临下地那种喝斥,边上的班志富听了,感觉弱了这边的气势。毕竟叛将这种词,没有人会喜欢听的。便接口大声喊道“大清皇帝御封智顺王是也,你这奸臣就是保定总督卢象升”
其实都不用回,他们这些大明旧将,对于大明官袍不要太熟悉了,城头上,穿着大红绯袍的,除了卢象升之外,还能找出第二个封疆大吏
因此,尚可喜不等卢象升这边说话,就大声喊道“朱朝至今,主昏臣奸,边事日坏,非一日矣。兵士鼓噪,触处皆然。尔既有胆量远赴前来辽东,也算是英雄豪杰一个。所谓良禽折木而息,本王奉劝于你,识时务者为俊杰,早早投了大清,说不定皇上欢喜之下,也封你一个异姓王,共享荣华富贵,如何”
“住嘴”卢象升听了,不由得怒喝道,“为了荣华富贵,连祖宗都不要的数典忘祖之辈侍建虏为主,做建虏的奴才,剃发易服,认仇人为父,你的爹娘,你的妻儿,还有其他被建虏杀了的亲朋好友,你死了后如何面对之”
满清水师中的水兵,很多都是以前东江镇的军卒,是辽东汉人,都是和建虏有仇的。原本被他们刻意忘掉的东西,此时被卢象升提起,他们中的不少人,脸上顿时没了那种要打赢战事的喜悦。甚至有个别人,眼睛中还有一丝痛苦之色。
尚可喜同样听得脸色一变,不过不是心有惭愧,而是怕卢象升这话影响军心,立刻转头看了下。果然,他发现卢象升的这话,对他手下军卒士气是有影响的。
于是,他立刻转过头,盯着城头上的卢象升,厉声大喝道“本王好心好意劝你,既然你执迷不悟,那就去死吧”
卢象升原本还想着劝他及时回头,这样的话,他还能免尚可喜死罪,说不定还能看他表现给他请功。但是,尚可喜既然这样执迷不悟,他就懒得浪费口舌了。
就见他虎目扫视海面的船只,看着朝鲜旗帜的那些战船,而后大声喝道“朝鲜水师统领是何人助纣为虐,侵犯大明,可知后果如何”
朴镇宇当然是在的,他见大明的总督都在这孤城之内,说实话,他心中是非常佩服的。这么有胆识的高级文官,至少在朝鲜,是找不出一个来的。
可是,如今朝鲜已经臣服大清,宗主国不是大明,而是大清了。就这么动动嘴皮子,又有什么用
他正在想着,卢象升看不到回应的人,便用手指着那些朝鲜战船再次大喝道“如若你们执迷不悟,他日本官必定上奏皇上,讨伐朝鲜,誓灭朝鲜”
大明太祖曾有旨意,朝鲜是不征国,永为大明藩属。一直以来,也确实如此。朝鲜被倭国侵犯,眼看着要灭国了,也是大明皇帝派兵出征,替朝鲜把倭国赶下海的。
可是,如今朝鲜不但改奉大明叛逆为宗主,甚至还派兵前来攻打大明军队。既然这样,太祖当年的旨意,自然就不用遵守了。卢象升所言,也绝对不是吓吓而已。此时的他,打定了主意,就是要上奏崇祯皇帝,来日出兵讨伐朝鲜。
朴镇宇听到卢象升这话,还没说什么,尚可喜就哈哈大笑起来,大声说道“如今你这狗官自身难保,还想着要挟朝鲜是死到临头还想着垂死挣扎”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朴镇宇所在,厉声喝道“回话,本王倒要听听,你们朝鲜对大清到底是不是忠心的”
就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朝鲜水师要反水的话,那尚可喜是要完蛋的。不过他了解朝鲜人,因此一点不怕,就逼着朴镇宇表态。
朴镇宇无奈,就只好用大明官话大声回答道“总督大人,死到临头就不要多费口舌了。末将奉国主旨意,前来听从大清调遣,如今和大明,已经是敌我关系,认清现实,死了心吧”
说完之后,他心中暗暗补上一句道“你们都要死在这里了,还怎么上奏明国皇帝,真要有那征讨朝鲜的本事,就有本事先把大清给灭了再说好了”
因为大明对朝鲜历代的优待,建虏的做法又损及朝鲜君臣的利益,因此,他们在心中其实还是念着大明的好。当然,也仅此而已。
在原本的历史上,建虏征服了朝鲜之后,除了索要财物之外,也没要求朝鲜出兵。可是,如今在崇祯皇帝的蝴蝶效应煽动下,满清遇到了原本历史上所未遭遇过的困境。因此,不但向朝鲜索取更多的粮草物资,更是要求派出水师助战了。
如此一来,朝鲜挥刀动手,水师断明军退路,那就没有情义可讲了。真要心存忠义,此时反水,满清水师压根就没有反抗之力,接应明军退往海上,就等于是救了大明总督和几千官军,多少算是还了当年大明几次援救朝鲜之恩。然而,并没有
再说卢象升见他们一个个都顽冥不灵,心中便是一声冷笑,想着这样也好,患难之时才能见真情。至少在他们看来,如今明军是处于绝境,一个个都以为自己是死到临头而毫无顾忌。那么,回头就有你们哭的时候了
这么想着,卢象升也不再浪费口水,当即传令下去,严阵以待,守好旅顺。
尚可喜等人见到卢象升不理他们了,反而有点不情愿。一边让人对明军大喊,瓦解明军士气,一边派人上岸,去和代善取得联系。这个任务,落到了班志富的身上。
海面这边,建虏攻城的时候,当然是没有进攻,也没法进攻。因此,班志富下船后,也没看到什么,兴冲冲地绕城而走,赶去代善帅旗所在。
他的兴奋,也是能理解的。毕竟因为水师的到来,让旅顺的明军成了瓮中之鳖,旅顺城,早晚是大清的了,水师功劳不小。
不过,当班志富上了岸,绕到侧面的时候,他就一眼看到了城下战后的场景。
好歹他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兵了,只是那么看一眼,他就差不多能推断出来,当时攻城是什么个样子。也真是他能推断出来,让他一下站住脚步,脸上再没一点笑容,震惊地盯着不高的旅顺城,他有点想不明白,大清攻城为什么会损失如此惨重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迈开脚步,继续前进。可是,这一次,他是走三步,再回头看一次,全然没有了一开始的兴冲冲之意。从他的神情能看出来,他实在想不明白,城里的明军为什么那么厉害全然没有一点他记忆中的明军样子
一直到他要进中军帐前,他才回过神来,揉了一把脸,把心中那些想法都揉掉,而后脸上挤出笑容,入内向代善禀告水师情况。
“什么”代善一听,却是脸色一沉道“一路过来,没有和明国水师决战”
他之前没看到有明国水师,以为是明国水师刚好出去,遇到大清水师会先打一仗的。
“是的,王爷”班志富打着千,就跪在那里回答道,“王爷我家王爷以为,明国水师见到庞大的大清水师,情知不敌,该是逃回登州去了。”
这是尚可喜想了好一会,唯一想到的一个可能答案。
想想也是,明国肯定知道大清没有造船厂,如今突然之间冒出了三百多艘,就这么短短的一点时间内,肯定会吓死他们的。
当然了,为了以防万一,尚可喜也有派船去临近海岛查探,看是不是明国的船没逃回登州,而是躲起来了。
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没多大在意。就算躲起来又怎么样,难道还敢前来攻打这么庞大的水师疯了么
代善大概明白了情况之后,他又开始犯难了。不为别的,就为了粮食。
原本想着,这次攻打旅顺,是带了天佑军的火炮营过来,而军队又是明军的几倍,还是大清精锐。再加上从朝鲜调来了庞大水师,截断了明军海上的退路。如此一来,打下旅顺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而已。因此,军粮的携带上,也就没那么多了。
可这一仗打下来,代善心中明白,要是硬打旅顺的话,那是不知道要填多少人命的。而大清军力就那么多,损失多了根本补不过来,也损失不起的
因此,接下来的打法,代善更倾向于围困,围死旅顺。如此一来,他也得有那么多粮食来支持围城军队,等到旅顺城里弹尽粮绝的那天别到时候,旅顺城里的明军在那吃吃喝喝,而围城的大清军队却要去吃草根树皮了
这么想着,他就看朝鲜水师中那一万多兵力不顺眼了,这得每天额外浪费多少粮食啊
最后,代善有了决断,命令水师在战船火炮的掩护下,攻城试试。说不定靠海的那面,明军就没有那么完善的防御工事呢当然了,其他几面,他也会派兵牵制。
当班志富苦着脸,带着这个军令回来时,尚可喜却不以为意道“完全可以,等涨潮之时,大船便能逼近旅顺城不少,应该能炮击到。搞不好,这拿下旅顺城的首功,又是我水师的了”
“王爷,你你”班志富本来想说,你想多了,可想想这样太无礼了,就只好说道,“旅顺城有古怪,我们来之前,大清已经攻打过一次,末将从侧面都看到了,死伤惨重”
“啊”尚可喜一听,有点傻眼了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333 神兵天降
然而,代善的军令已下,就算他有意见都不行。手机端
于是,没办法之下,在第二天的时候,终于四面合围,又打了一次旅顺城。
其他三面城墙的建虏,这次只是牵制而已。
事实上,也没有谁在见识了第一次攻城之后,还那么勇猛的爬墙了。就算他们手中的盾牌再厚,就算他们身手再敏捷,那也躲不开从炮口喷出的无数碎石。可以说,黑火药火器的威力,在棱堡的防御体系下,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朝鲜水兵是最没有自主权的,就连投降了满清的假鞑子,也能对他们发号施令。
他们没法拒绝攻城,不过也发挥了他们的打仗本色。畏畏缩缩地冲到城头下,看到身边的人被打死打伤,就哗啦一下全部退回去了。有的甚至逼急了,一个猛扎子钻入水里,先躲开了,等战事打完了再上船。
于是,这一仗,持续时间比起昨天满清打得那一仗,要久多了。然而,所引发的伤亡,却只有之前满清伤亡的一半左右。
代善无奈,只好把孔有德派了回去,让他回金州去运粮食。反正他的火炮营,在这里是没什么用了。
接下来的战事,就算代善不愿意,那也不得不接受,只有围城一条路可走。
满清上下都认为,接下来的战事,就会很无聊了。他们围着旅顺城,挖了壕沟,填了鹿角之后,就应该是晒晒太阳,等着旅顺城内的明军粮草物资耗尽,然后就能轻松拿下旅顺城了。
这样的想法,包括满清水师也是如此。他们不需要挖壕沟,填鹿角,就更闲一点。不少朝鲜水师的战船上,很多朝鲜人竟然拿出了渔网,摇身一变,成了渔民,就在旅顺城头的明军注视之下,开始捕鱼了。
这样的闲庭兴致,一开始的时候,关宁这边的祖大寿也有的。
确认了建虏在金州那边打仗,他这边动作就更大了,甚至派出了一支五百人的骑军,到了海州地界去了一次。而后,他就又收到了皇太极的警告信。
随着这一次警告信,还有一封邓长春的信,劝说祖大寿不要找事,也就是帮着满清说话的。
这个邓长春,就是祖家军中的一员,之前投降了满清之后,得到皇太极的重用,担任满清户部承政一职。这还是另外一名祖家军成员,先邓长春担任户部承政的韩大勋,被满清发现他私自盗用库金后,依旧让邓长春接替这职位。这也说明,皇太极为了笼络祖家军,确实做了很多事情。
祖大寿看完了两封书信之后,也不以为意,笑着说道“看来金州那边的战事有点大啊,皇太极没法两线开战,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来信警告。再下一次,该不会是让泽润来信了吧”
祖泽润是祖大寿的儿子,在大明时已是副将,也就是副总兵了。大凌河一战,投降了满清,同样被皇太极重用,虽然没有封王,可手中兵力多大上万人,比起所谓的三顺王中的任何一个,兵力都要多。
听到祖大寿这么一说,他的几个兄弟也是呵呵而笑。在他们看来,算定了皇太极是外强中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