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整个南票流通的地区,几乎全是咒骂肖乐天去死的声音,纸币的购买力又崩盘了一大截。
江南越乱,上海的洋人银行家们就越兴奋,名贵的酒水开了一瓶又一瓶,财富的盛宴已经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来来来!众位先生们,女士们!庞大的江南经济体就要倒下了,我们马上就到收获地季节了!干杯……”
“肖乐天还想救市?做梦去吧,他在江南发行了16亿的纸币,那就是16亿枚银元啊!一枚银元重量为30克,一亿枚银元就是3000吨,16亿就是48000吨纯白银,肖乐天就算把他自己卖了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在手!干杯……”
“感谢战争,感谢肖乐天的狂妄,正是有了这场战争,才给了我们这次盛宴!我坚信当俄国人击败肖乐天之后,纸币终究会变成一堆废纸,而被肖乐天掠夺走的白银也不会回流到江南地区……”
“那时候,江南就会如一个失去了所有血液的巨人,空有无数值钱的资产却没有现金流,到那时候我们手里的现银就可以出击了!干杯……”
“哈哈哈……到时候我们只花一块银币就能买到平时十枚银币都买不到的优质资产,先生们、女士们,十倍以上的暴利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
酒会气氛已经达到了顶峰,醇香的酒浆跟流水一样的消耗,在财富光芒的闪耀下,淑女变成了**,绅士变成了野兽……所有人都幻想拿着最少的钱,把江南无数土地、码头、商业街、缫丝厂、纺织厂、陶瓷厂……等等一切值钱的资产全都变到自己名下。
圆舞曲一首接着一首,男女们欢歌笑语舞姿翩翩,而大厅的窗户外不远处就能看见急匆匆行走的清国人,他们正在苦苦寻找那些依然还收纸币的商铺,一个个满脸的惊慌失措。
酒会气氛正在最热烈的时候,突然一名男士推门而去敷衍的和周围的朋友点了点头,快步走到花旗、渣打、法兰西银行行长的面前低声说道。
“有点不妙哦!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不少对手盘,他们正在暗中吃进纸币,现在市场上纸币崩盘的速度已经减缓了!”
花旗、渣打、法兰西等银行派驻到上海的分行行长,都是总部培训多年的老手,对业务非常的熟悉,尤其是花旗的恒利文更是老油条一根。
“对手盘?能查出背后的操盘手是谁吗?”
“具体是什么人不太好查,但是我怀疑这笔资金和那些琉球的粮商有关系,我估计是肖乐天正在借粮商的手开始稳定纸币的信用了!”
“粮食?粮商?还真是他们,看来肖乐天这是黔驴技穷了,都把那些卖苦力的商人推到前台了……不过亚洲这地方就这么古怪,中国人对粮食有一种很深的恐惧心理,肖乐天这是捏住了他们的脉啊!”
商业的基本原则,有买卖就必定会有对手盘,这个世界是二元对立的,和谐统一也对立矛盾。
你不看好纸币的前景想办法抛售,当价格砸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手盘则必定出现,你砸的价格越低对手盘也就越强大。
现在纸币的信用其实就锁定在那场战争上,肖乐天胜利了则纸币立刻能恢复到原有的信用和购买力上,那么之前廉价抛售的人岂不是亏死了。
如果俄国人胜利了,南票的信用立刻清零,抄底资金只能是全军覆没,那些高位出手纸币的银行家们则大赚。
现在纸币的购买力已经腰斩一半,对手盘终于开始行动。
在整场危机中,很奇怪的是江南地区平日里最容易波动的粮食价格,此刻却没有太明显的波动,虽然很多粮商也都想在这场危机中大赚一笔,可是万万没想到琉球方面居然提高了稻米的供货量。
别说江南是鱼米之乡粮食都能自给自足,那纯粹是人们的一个误解,在明朝中叶之前流传的谚语是‘江南熟,天下足!’那时候江南的粮食产量绝对是整个中国粮食安全的稳定器。
可是到明朝末年,江南工商业发达之后,粮食产量却是逐年下降的,因为大量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在更赚钱的行业中,比如瓷器、丝绸、茶叶,他们已经不耐烦赚粮食那个缓慢的辛苦钱了。
所以明末到清朝中期,民间的谚语又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两湖和两广地区的粮食产量对帝国来说则更加重要,只不过百姓传统的心理意识不太好改罢了。
至于到现在,江南还有两湖、两广地区丰收不丰收已经没多大的作用了,天下粮食安全已经全看琉球,而琉球则全看南洋。





大清隐龙 1186 华商反击
江南地区自己所产的粮食其实是不够吃的,因为江南是大运河的,这里的粮食要有很大一部分北上送到京城去,北方粮食安全太过依赖大运河。
沿着长江往上游走到了两湖地区,这里才是清国真正的粮仓,水道密集湖泊众多土地肥沃,这里每年生产的粮食都要经过长江往江南输送。
等两湖地区的米粮和江南的米粮混合在一起之后,一部分北上入直隶,一部分留在江南供当地人食用。
这个模式从明朝中期就已经出现了,除非发生战乱否则任何朝代都要严重依赖这套粮食运转规则。
但是太平天国之战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了五年多,可是两湖和江南地区的这套粮食运转体系并没有彻底恢复,这就给肖乐天的南洋米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南洋气候优异适合水稻生长,土地成本还低更适合规模化生产,这就让南洋米拥有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就算加上海路的运费,价格也不会高过江南本地稻米。
再加上肖乐天的大力扶持,现在琉球粮商的销售体系已经深深的嵌入到江南,而且不止一次的压制了本土粮商的涨价冲动,现在江南的粮价几乎都是这些琉球华族商人所控制。
这次经济危机中,唯一没有崩盘的就是粮食价格了,也正是由于粮食价格的稳定,才让低层的百姓有了一线活路,没有发生饿死人的现象。
但是粮商们的力量也是很微弱的,他们只能延缓纸币崩盘的速度,却不能改变崩盘的态势,纸币的购买力降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直到最后,当纸币和银币购买力差了一倍还多之后,琉球再也坐不住了,肖乐天开始密令华族各大商家救市,江南对手盘正式出现。
肖乐天为什么要启动太平洋上的那些藏宝岛?为什么要把大量的黄金白银珠宝往一个地方集中,一方面是作为军费使用,另一方面是准备之后特区的工业投资,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在江南打一场纸币信用保卫战。
外国银行家抛售砸盘,江南那些自私的商人跟风丢弃,小商家和老百姓恐慌性的拒绝使用,这三方的压力都砸在了肖乐天和那些华族商人的肩膀上。
“他们抛多少,咱们就吃多少!一定要把价格稳定在一枚银元兑换两圆纸币的红线上,无论如何不能让纸币变成垃圾!”
“你们切记,我们华族必将赢得最后战争胜利,俄国远征军必定会失败!纸币的信用总有一天能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救人者,天必佑之!救市不仅是爱我族人,更是你们大赚一笔的好机会!”
“战争胜利了,你们就能获得一倍的利润,这样的买卖何乐而不为?所以,我请求你们,就算不冲我肖乐天的情面上,就算看在钱的情面上,也请你们不离不弃!”
“华族的儒商们,你们的努力奉献不会白费,商议会必定会记下你们的功劳,我祝福你们人人都能得到华族的爵位!”
这是肖乐天在秘密宴会上对全体华商高层所做的演讲,当时无数人热泪盈眶甚至哭的声嘶力竭,纷纷表示一定不负丞相的重托。
当一脸倦容的肖乐天离开宴会之前曾经着重嘱托道“切记一定要战胜你们心中的贪婪,我知道你们中有很多人还是有小贪心的,现在纸币崩盘到了腰斩,我们最终能获利一倍……一定会有人企图让纸币价格再低一点的,然后好获得更大的利润!”
“如果纸币购买力砸到三分之一,你们赚的岂不是更多?如果砸到两成,你们当然会更加兴奋……但是请记住,商人也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请记住,你们的身份不仅仅是商人,更是一名华族成员,未来你们还有可能是华族中的贵族!”
“切记你们身上的责任,不要那么贪婪,如果纸币真的崩盘了,让那些洋人大鳄们提前动手搜刮实体财产,当那些土地、矿藏、工厂、作坊、店铺都变成了洋人的产业!那么你们的那点贪婪,岂不就成了卖国之罪恶了吗?”
沉重的话语震慑人心,肖乐天直接掀开了很多人心中阴暗的盖子,在场的商人都听明白了,这是赤果果的威胁,只要谁敢那样做,恐怕毕生都没有入爵位的可能了。
“丞相放心,我等敢不从命!”众人深深鞠躬给丞相送行。
全体华族商人终于行动了起来,一船又一船的银币开始向长江流域输送,那些华族商家都秘密开始纸币和银币的兑换业务,江南的百姓突然发现自己的纸币一下子可以花了。
两圆的纸币兑换一枚闪亮的银币,甭管是墨西哥鹰洋还是琉球龙纹银币,至少那是真实的一块银板啊,放在手心里沉甸甸的闪烁着洁白的光芒,用嘴一吹边缘然后迅速放在耳边,让人喜悦的嗡嗡声终于响起了。
“还是银子好啊!这才叫钱哦!我这辈子可长教训了,再也不要纸票子了,坑人噢!”
二兑一虽然让人肉疼,但总比花不出去强,抹着眼泪的百姓只能捏鼻子认了。纸币不仅能兑换银币,更能兑换粮食。
停泊在长江内的一艘艘南洋粮船放出豪言壮语,你们纸币要是没地方花那就来买粮食吧,要多少有多少,南洋稻米有的是,撑死你们。
开始百姓还抢购呢,可是两天之后沿江商埠的民众发现这粮船怎么越抢越多啊?粮食还真是敞开了供应,这下民心再次稳定了下来,江南纸币信用危机终于出现了曙光。
可惜曙光仅仅持续了一线,不甘心失败的上海洋人银行家们做出了反击,他们开始疯狂的在市场上抛售纸币,而且大量的流言蜚语在江南传播,流言中全都不看好肖乐天的这场战争。
洋鬼子深知金融战就是信心战,他们可不会搞什么添油战术,丧心病狂的洋鬼子居然在三天之内往江南倾泻了两亿圆的纸币,他们手头上的纸币存货全部倾泻一空。




大清隐龙 1187 报纸和金融衍生品
这下可打了琉球华商们一个措手不及,超过九成的兑换点银币被抢兑一空,出现了无银兑换的情况,长江上的粮船再次出现了挤兑风潮。
更可怕的是,一群地痞无赖居然趁乱点燃了一些南洋粮船,一下子把恐慌的气氛推向了极致。
“乡亲们!不要挤啊!银币有的是,丞相运银币的船就在大海上,琉球那边银币有的是啊……”伙计们在拥挤的人潮中随波逐流,用尽力气跟大家解释。
可是百姓又一次疯了他们怒骂道“骗子,肖乐天就是骗子……大家伙别听他放屁,江南钱票发行了16亿圆,他肖乐天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现银子!都是骗人的……”
“大家别信他们的鬼话,长江上的粮船有一半都是空的,都是用来稳定人心的……上午有人放火烧了好几艘,结果里面根本就没有粮食,只有大石头……”
“造谣!乡亲们别信啊!这是坏人在造谣……哎呀别踩我……救命啊!”
可怜的小伙计想给众人解释可是根本就没有人听,疯狂的人群只是更加拥挤,挤来挤去小伙计就被踩在了脚下。
痛苦的哀嚎只响了那么几声,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麻木疯狂的人群踩在小伙计的尸体上,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感觉到脚下居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所有人的眼中只有一个字,钱!
整个江南地区所有人都掉到钱眼里面去了,无论身份高低贵贱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市场上纸币兑换银币的价格一天三遍,双方的鼓吹手们纷纷撸袖子登场,战火终于蔓延到了报纸上。
说来也有趣,报纸这种在欧洲已经出现了百年的事物,本来在大清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肖乐天最早就搞过大清民报,后来跟清政府谈判结果就停刊了。
之后虽然民报又恢复了起来,可是清政府严厉禁止肖乐天在其中刊登关于朝政的任何新闻,而肖乐天此刻正和清政府处于一个相对蜜月期,也不愿意过分的刺激他们,所以民报现在居然被搞成了一份八卦小报。
大量的商业信息还有市井有趣的新闻,甚至包括花边新闻擦边球也有很多,再加上大篇幅介绍海外风土人情的专栏,让民报彻头彻尾成了一份娱乐报纸。
洋人手上当然也有报纸,但是发行量并不大,而且都是外文版全都给亚洲的洋人看的,大清的百姓都不知道有洋人报纸的存在。
原本一切都相安无事,可惜一场大战顿时改变了东亚报刊业的发展进程,敌我双方几乎同时发现,雇佣社会闲杂人散播消息这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想来想去还是报纸来的过瘾。
大清民报突然发出了风格大变的一份单独号外,这是一份没有任何广告和花边新闻的严肃号外。
在号外中,文笔老辣的编辑把这场战争的所有一切都来了一个大起底,从俄国人屠杀大青岛黄金矿工,还有奴役乌苏里江百姓开始,一直写到天朝遗民奋起反抗组建义勇军……
犀利的文笔加上纯白话文,让所有百姓都能轻松的读懂这份号外,直到此刻江南的百姓才明白辛酉年间居然有那么一大块土地被俄国人抢走了,又有那么多中国人受到了压迫和奴役,甚至民报还把这次纸币危机的幕后黑手给揪了出来,就是那些洋人银行家。
这真是洛阳纸贵啊,江南地区这份号外加印了十多次,无数人开始传抄,洋人本来就不好的形象一下子崩盘了。
上海租界内的洋商们一看这还得了,他们紧急磋商当天夜里就做出了应对方案,上海由英国人创办的《上海每日时报》和《上海星期时报》两刊合并成为《上海时报》发行汉字版,开始向肖乐天的民报宣战。
整版的时报开始分析琉球和俄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俄国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多少军队,历史上有多少辉煌的胜利。
反观肖乐天这边才有多少可怜巴巴的实力,两相对比下就算是傻子都能看出肖乐天必败,希望江南民众擦亮眼睛千万不要一时冲动上错船。
反正翻来覆去就一句话“现在是纸币最后的逃命时机了,再不跑那就等着死无葬身之地吧!”
大清国哪里见过这么疯狂的舆论战啊!一时间所有人全都震惊的失声了“原来……原来这个世界竟然如此的复杂!”
金融战中多空双方的竞争就是如此的惨烈,这场大战之后的红利是那么的巨大,保守估计肖乐天如果胜利了,至少能赚6亿圆以上,足够他组建一支亚洲第一强大的海军了。
对于洋鬼子银行家还有那些买办阶级来说,如果他们胜利了,得到的战利品可就不仅仅是6亿圆了,恐怕获利能高达20亿圆,江南那些优质的固定资产平日里想买都是买不到的。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到了俄国舰队身上,江南的百姓这是第一次如此关注一支外国舰队的动向,巨大的金融对赌盘口已经出现了,甚至在黑市上居然出现了关于这场对赌的金融衍生品。
庄家开出了盘口,赌徒们可以赌双方谁胜谁负,也可以赌第二天纸币兑换银币的比例多寡,甚至连一日三遍的粮食价格也加入到了赌局之中。
你觉得这是赌博吗?但是在肖乐天的眼里,这怎么跟后世华尔街搞的金融期货那么相似啊!看来中国不缺聪明人,中国只是缺少让聪明人跳舞的舞台。
从那一天开始,俄国舰队就成了整个南中国的一个魔咒,无数人都在关注着他的动向,这支舰队每靠近亚洲一步,就好比死神的绞索更靠近了一步,全社会的人心彻底乱套了。
南票市场已经快要崩盘了,这时候人们就看出北面朝廷所发行的北票的好来了。由于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了中立的态度,这就让北票的信用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当然在南北交接的河南省还有安徽、江苏一带,北票也曾经出现过一定的市场波动,可是别忘了满清是靠什么入驻的中原啊?
当然是杀了!朝廷这回算是应对的非常有效,朝廷下严旨,凡是有胆敢拿北票闹事的杀无赦,而且同时保证朝廷的税收一定会收纸币。
鞑子可不会跟老百姓讲什么人权,你说什么?想兑换现银?拉出去砍头示众!官府用纸币采购你敢不收?拉出去砍头示众!
血淋淋的人头震慑住了那些挤兑者,而随后官府又不停的担保北票缴税绝对不会出问题,朝廷肯定承认,这才让北票的市场出现了暂时的稳定。
北票和南票本来印刷上就有区别,老百姓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所以清廷并是很害怕这场金融危机,相反的朝廷中的一些聪明人甚至从这场危机中看到了机会。
一个北票抢占江南市场的绝妙良机。




大清隐龙 1188 引爆金融核弹
满清一直都在等机会,等一个可以一剑封喉的绝杀时机,而他的武器就是手中所持有的两亿五千万南票。
你没有听错,朝廷手上也有南票,因为朝廷更需要江南的货物,而北票想要在江南流通就必须要兑换成南票然后才能消费。
江南名物很多都是北京城达官贵人们的最爱,瓷器、丝绸、茶叶、黄酒……当然还有通过大运河输送而来的粮食,甚至是扬州瘦马。
抛开地方为朝廷提供的进贡份额之外,北京城的有钱人每年还要花钱从江南采购很多的名物,在纸币没有出现之前,人们用的是银两,当纸币出现之后很自然的就会有一大批人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户部、内务府、宗人府各家王公大臣们手上都有一定量的南票储蓄,而江南的南票贬值危机同样的也波及到了北京达官贵人们的利益。
千里迢迢去江南抛售兑换去?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那些高傲的王宫贵胄们更不会接受自己财产腰斩的现实,他们可不认贬值一半去兑换现银。
这些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们,纷纷走关系门路向鬼子六和慈禧等人施压,逼着朝廷出面跟肖乐天谈判,江南百姓的死活他们不管,但是他们手中的南票绝对不能贬值,肖乐天就得一比一的兑换。
慈禧还有鬼子六等得就是这个机会,朝廷现在也学乖了,他们每天都接受十几份江南的电报,朝廷的眼线已经把整场乱局给分析的很透彻了。
再加上东交民巷自然有一些亲近朝廷的西洋人给提供金融知识的讲解并出谋划策,结果让慈禧和鬼子六打定了主意。
“敛财,把北京城的南票集中起来使用,学习上海洋人的手段,咱们也砸盘,活活砸死肖乐天,到时候朝廷也可以去白捡江南的产业……”
在慈禧和鬼子六的计划中,江南的土地是朝廷第一个要搜刮的重点,洋人比较看重实业,比如说瓷器厂、绸缎庄、缫丝作坊等等,但是满清不愿意玩那些东西,他们打心眼里还是认为土地是最有价值的。
把南票行情砸的崩盘了,让肖乐天彻底破产,随后北京城的资金就可以轻松的收购无数的土地。那些贪婪的王公大臣们,相信不会拒绝土地的诱惑,用即将成为废纸的南票兑换成土地,这买卖可比直接换银子划算多了。
最最关键的一点,击垮了南票市场,朝廷的北票自然就成为了正宗,大举南侵那就是理所当然的,发行纸币的好处现在朝廷可算是参透了。
南方金融战火纷飞,北方朝廷也在积极备战,紫禁城内密令四出,紧接着大量的南票开始汇集,当南方媒体战已经开始捋袖子肉搏之时,慈禧和奕?手上已经囤积了两亿五千万的弹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满清在等一个机会,而上海的租界银行家们也在等一个机会,金融核弹已经准备完毕。
那是一个冷雨纷纷的清晨,天气突然严重的倒春寒了起来,从上海一直到南京,天空都被厚厚云层所笼盖,冷雨下着下着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成了小冰渣,落在人们的身上刺骨严寒。
“这该死的天气,这是要收人啊!本来还想过几天暖和了把破夹袄洗一洗当了呢,看来这个贼老天是想饿死我哦!”
苏州府靠着虎丘繁华的大街上,乐天银行的分号就坐落在这里,原本干净整洁的三层木楼,此刻关门闭户一片狼藉。
门口铁将军把门,窗户上被木条钉死,地面上破报纸、踩烂的鞋子,鸡蛋壳烂菜叶到处都是,那都是每天前来挤兑的百姓留下的。
挤兑的风潮越来越严重了,百姓经常是天不亮就来这里排队,每天等着铁将军开一条缝隙,然后抓紧兑换银币,甭管行市兑换多少,赶紧换成真金白银是正经的。
可惜每天的银币兑换量都不够,往往一个时辰之后银币就没有了,换来的是一片大骂还有不停的冲击,那些臭鸡蛋、烂菜叶还有破鞋就是在每天的冲突中留下的。
柳臭虫是银行门口常驻的乞丐,金融危机没有爆发之前,他的日子过的还不错,银行门口来来往往全是有钱人,那些做生意发财的老板们出手都不小气,一天混个保暖没问题,甚至偶尔还能混瓶酒喝。
可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柳臭虫的好日子可就算结束了,财富被蒸发的百姓自身都难保了谁还会管他,这时候能讨要来半个馒头就算柳臭虫好命喽。
柳臭虫是个恋旧的人,在虎丘这边已经要饭一辈子了,他打死都不愿意离开这里,所以宁可饿着他也天天在银行附近守着,他总觉得东海肖丞相那么老厉害的一个人,说什么也不可能输啊。
“对,我不能走,我要是走了,这个地盘就得让别的乞丐抢走了,以后我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地盘了……”
1...445446447448449...15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