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但是他的脸上可不能表现出一丁点不耐烦来,还得笑而且要笑的万分恭敬!
“多谢公公!多谢公公!”双手接过茶来,他的屁股还得恭敬的翘起,再看看他脖子后面刚长出不长的猪尾巴,那画面别提有多喜感了。
两口茶润了润喉,杨智接着说道“其实朝廷根本就不必怕肖乐天,他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咱们心硬如铁,他的一切奸计就是井中月水中花……”
杨智面孔有些狰狞“咱们敢不敢在肖乐天进攻四九城的时候,一把火将这座城市付之一炬?咱们敢不敢如同平定长毛一样付出上亿条性命?”
“咱们敢不敢倾国之力借洋兵镇压琉球,哪怕是割裂土地也在所不惜?只要咱们能下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咱们有什么可怕的?他肖乐天再厉害不过就那几万人,大清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
“只要咱们打造一幅铁石心肠,还怕他个鬼?所以我断言,肖乐天就是一只纸老虎,早问会被强国的怒火而烧成灰烬!”
提气!真是太提气了!两宫太后还有王爷老翁都感觉腰杆硬了三分,这时候投向杨智的目光也友善了几分,不再拿他当奴才看待了。
“从扶桑的例子看,再到琉球尚泰王的待遇,最后结合一下华族令的点点滴滴……我认为陛下在琉球不会有任何的危险,相反的肖乐天还得继续对陛下好,一点委屈都不会让陛下受的……”
“因为肖乐天的这场立体战,讲究的就是不能撕破那层伪善的脸皮,他必须要在世界的面前装出一副对陛下仁爱亲近的模样出来……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让大清国内的万民仇恨他!”
“就像刚刚我举得例子一样,肖乐天这个在村子里卖把式的文武师傅,想要蛊惑大清这个大家族,他就得把自己伪装的善良一点,如果他胆敢对陛下有丝毫的不善,我大清数亿百姓就能活吃了他!”
“哈哈哈……这其实就是作茧自缚啊!太后也不必对他过分的担忧,肖乐天的立体战确实很难对付,让咱们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的,可是这种所谓的立体战进行的越深,对肖乐天个人来说其实也就越不利!”
说到这里杨智目光扫了一下空荡荡的龙椅幽幽的说道“肖乐天好像已经得了圣人病了!他难道不知道吗?他的那套战略战术用的越多,他自己距离这把椅子也就越远啊……”
东暖阁内众人的心总算是放在肚子里了,杨智果然留了一手,这个家伙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直到现在才算把肖乐天的老底给揭穿了。
慈禧稍微沉吟片刻,转身凑到慈安的耳旁低声说了几句,只见慈安一个劲的点头。到最后慈安轻声说道“那就先这样吧,今天天色也不早了,既然大家都认为事态没有那么紧急,而且也有的方案了,就都回家好好想想……”
“周道英!你送送翁大人和杨大人……两位皇叔暂且留下,让御膳房准备一桌席面,大年初一的就算我们当嫂子的,跟二位叔叔过个节了!”
“嗻……”周道英看了看桌子上的自鸣钟,才下午四点多,现在传膳还来得及。
“二位大人,这边请!”说完领着老翁和杨智就往养心殿外走。
三人迈过养心殿的门槛,站在殿前的小院内,老翁笑道“不必送我们了,你去御膳房准备酒菜是正经事,让小太监送出去就行了,反正这里距离外朝也近……”
“哈哈,翁大人这是心疼我,那我就不客气了……杨大人回家可得好好喝两杯啊!不出我所料,您的大喜日子就要来了!”
杨智赶紧拱手施礼“托福托福!借您的吉言了!破五没过都算新年,回头我让管家准备一份拜年的心意送到府上去,公公千万别笑话我穷酸就行……”
“哈哈哈……怎么会啊!杨大人可是咱大清国现在的财神爷啊,债券印刷机都在您的手里捏着呢,还能穷酸的了?我就不跟您客气了,我先走了……”
翁同龢看着周道英向御膳房走去,他没有抬脚却笑眯眯的看着杨智,看的他都发毛了“呵呵!杨大人啊,这当贰臣的滋味不好受吧……”
大清隐龙 1124 鬼气森森
杨智一愣,他没想到城府深沉的翁同龢会说出这样一句带有讽刺意味的话来,可是看他的面相却不像嘲讽。
翁同龢好似自言自语“其实以前我一点都不相信你,我对肖乐天永远都保持着一万分的警惕,那个人非常善于用间!没错,就是用各种间谍、反间计、细作、美人计……”
“你当我不知道他在偷偷腐蚀我大清的低层官吏群体吗?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可是我没法管,我也管不了……”
“你最早来投靠的时候,我一直觉得你就是肖乐天派来的死间,是企图打入朝廷内部的棋子,我也曾提醒过太后……可是朝廷实在是太缺钱了,有时候根本就没得选择!”
杨智苦笑着说道“哎……我哪里算贰臣啊,叁臣都算得上了,您也知道我本身就是长毛出身,后来当土匪,又跟随肖乐天,最后投靠朝廷……大人不信任我,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可是今天您怎么就相信我了呢?”杨智不解的问道。
“因为欲望!”翁同龢双眼精光四射,牢牢的盯着杨智“你眼中的欲望骗不了人!当你看见六爵十八等的条文之后,我亲眼看见了你心中的悔恨,那种悔恨骗不了人,你当时是不是死的心都有了?”
“哈哈哈,如果你真的是肖乐天的间谍,那么你不会对华族令中的六爵十八等有这么贪婪的欲望,你啊你啊!正因为你清楚的知道你自己注定一生都和华族令的封赏无缘了,所以你才狠他,对不对……”
“瞧瞧你最后献上的绝户计!瞧瞧你把肖乐天老底翻的那叫一个彻底!这一切都说明你已经疯了,你是一个悔青了肠子的疯子!”
杨智被翁同龢说的脸一阵青,一阵红,他不得不承认这老头真有一双看透人心的眼睛。
嘲讽了半天,翁同龢拍了拍杨智的肩膀“其实这样也不错,彻底跟过去决裂,彻底取得了朝廷的信任,你未来的成就绝对不会亚于在琉球!就像刚刚周道英所说的那样,你小子喜事恐怕很快就要进门了……”
“人走错了路不怕,只要走回正路了就行啊!回归朝廷的正朔,朝廷就会不吝惜对你的赏赐……以后记住了,别藏着掖着的了,有什么秘密你就都说出来……太后和王爷已经不再怀疑你了……”
杨智有点羞臊,还有点感动,甚至有点激动……他也说不好现在是个什么心情,当他扭头走几步想要离开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脚步。
他缓缓的,缓缓的转过身子,神情古怪的看着翁同龢低声问道“翁……翁大人!我能相信你吗?”
老翁平静的看着他的眼睛淡淡的说道“你还能相信谁呢?”
杨智咬着牙跺了跺脚,终于鼓起了勇气,他凑到翁同龢的耳边低声说道“翁大人……看在都是汉人的份上,我相信你!”
“其实……其实当年的翼王石达开根本就没有死……他现在就在普鲁士,他躲在欧洲暗中为肖乐天效力……”
轰隆隆一声惊雷从翁同龢的心底响起,老头脸都吓白了“噤声!这种事情回头你来我家说不要在这里说!”
太平天国,这几乎是满清心中的一个禁忌,尤其是最早造反的那一批精英,对于朝廷来说那几乎就是一个恐怖的噩梦。
太平天国能短时间内席卷江南半壁,并最后在南京建都,这和最早那一批精英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而其中的翼王石达开更是朝廷非常忌惮的角色。
翁同龢双拳紧攥指关节都捏白了,他看着低头慢慢离开养心殿的杨智背影,心里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现在后悔的变成他了。
“我这不是吃饱撑的吗?我跟这个贰臣说这些个干什么?结果把如此大的一个麻烦给沾到自己身上了,这种隐秘的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啊!”
老翁是儒臣出身,他当然知道脸面这东西对一个政权来说有多重要,石达开还活着这件事万不敢公开,因为只要证明了他还活着,那就说明太平天国战争还远没有结束。
那一批让咸丰丧胆的太平军原始精英们,就差一点点就推翻了满人的统治,要不是凭空出现了个曾国藩还有及时向英法低头认怂换来大量军火支持,满清早就要亡了。
现在朝廷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向全世界宣布太平天国已经彻底被覆灭,所有重要的匪首都已经死掉了,这都已经盖棺定论的事情了,可不敢再翻腾开啊。
想一想石达开在太平军中的影响力,老翁后背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下意识的就回头张望东暖阁,他犹豫着想把这份绝密情报告诉太后和王爷。
就在他回头的那一刹那,翁同龢突然感觉自己一下子被丢到了恐怖的鬼蜮里去,那种感觉就好像走夜路突然身边出了一个同伴。
你还想跟同伴打招呼呢,可是你却惊恐的发现同伴下半身是空的,他居然飘在了半空中。
紫禁城里原来真的有鬼!
翁同龢的眼前一个劲的发花,他看的非常清楚,透过东暖阁窗户上的玻璃,老翁清清楚楚的看见了两宫太后面前的那道帘幕……丫的居然是垂下来的!
这真是惊悚至极的一幕,翁同龢今年才四十岁,虽然被人称呼为老翁但那只是太后亲切的调侃,并不是说他真的已经老迈不堪了。
四十岁的人不可能提前出现幻觉,更不可能记忆力错乱到那个地步。明黄的帘幕之前确确实实没有挂着,一直都是掀开的啊?
难道说是自己刚出来然后太后就让人挂上来?这也不可能啊,总共说了没十句话,时间没有三分钟,也没听见身后有什么动静啊。
就在这时候正门内闪出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出来招呼人的李莲英,他一看翁同龢还没走笑着拱手道“翁大人不回家过年去,莫非还等太后赐宴呢?哈哈哈,今天就别等了,大初一的一会这是家宴……”
“以您的身份,太后赐宴那不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吗?宫里赏赐祚肉那一回不是给您最大的……”
老翁咧嘴笑的比哭还难看呢“说笑了,公公说笑了,刚刚议事时间太长胸口有点发闷,站在这里喘几口气……不过公公啊,有件事我想问您一下!”
大清隐龙 1125 帝国已老
翁同龢算是两宫太后身边的近臣了,作为清流领袖的他对大清国那是绝对忠心的,而满人想统治数亿百姓,也离不开清流们的歌功颂德,所以李莲英再大的派头跟老翁也是不敢用的。
“这话儿说的……翁大人咱们谁跟谁啊?您尽管说……”
“公公啊!莫非我眼睛花了?我记得刚刚进殿的时候,那道黄色帷幕明明是拉开的啊?怎么现在回头一看,又垂下来了?是不是您刚刚放下的,还是我这眼睛真得去太医院瞧瞧去了?”
咕咚一声,那是李莲英咽了一大口口水,他吓的都结巴了“我我我……我说翁大人啊?杂家没得罪您吧?您可别要我的小命啊……”
“宫里规矩那是多大啊!内外朝有别,黄色帷幕其实就代表一堵宫墙啊!那还能不放下来?我们要是这点事都忘了,还不全都送化人场生生烧死啊?您别吓唬我……”
李莲英不知道翁同龢干嘛要说这样的话,饶是这位大太监深谙平衡之道,非常善于随机应变,但是他的脑子里也没有针对这种突发情况的预案。
他让老翁彻底给吓懵了,他可以听出朝中百官随口说出一句话的潜台词,但是今天老翁这句话他可实在是猜不出究竟是什么套路了。
同样害怕的还有老翁,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也许这个紫禁城里,真的有鬼!’今天是个不详的日子,明明已经千刀万剐的石达开居然死而复生了,紧接着在养心殿又遇到了灵异的事件,难道大清真的气运不够了?真的镇不住这些邪气了?
翁同龢能够肯定李莲英是不会撒谎的,宫内的太监尤其是大太监,每走一步都万分小心,因为无数人正企图踩着他的尸体往上爬呢,垂帘听政的帷幕忘记放下,这可是妥妥的杀头罪过。
现在唯一的解释就只能往灵异事件上想了,儒生其实也是相信鬼神的,孔子不就说过吗鬼神一事存而不论。孔子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告诉他的学生,鬼神是有的,但是君主不用怕他们,存在而不必议论,自己行得正鬼神也会尊敬你。
儒家的思想理论还是在修身上,也就是要正心,翁同龢坚信当一个人拥有崇高的道德,能够做到暗室也不亏心的话,鬼神见到都会向他行礼。
人之一生就是这样,年轻时候火力壮鬼神不敢靠近,一旦年迈体衰再加上没有德行相伴随,鬼怪也就会找上门来了。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当朝局蓬勃向上的时候,各路妖邪自然不敢作祟,但是一旦气数变弱了,很多邪门的事情也就渐渐的多了起来。
就比如……女主祸国,或者白日见精见怪等等!
翁同龢拉着李莲英的手装作很镇静的笑道“没事,没事,今天我就是眼花了,一会我绕道太医院去看看……”
“那个,我有一件事挺好奇的,我之前听家里下人们嚼舌根……他们说,紫禁城里经常有……有闹鬼的事情出现,是不是真的?”
“公公莫怪,我今天也是随口一问,最近读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多有感触!”
李莲英那是什么人啊,插上尾巴就是猴儿!他知道翁同龢肯定在掩饰什么,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和翁同龢没有仇,甚至很多时候还相互帮助,所以他倒是没有太过疑心。
“哎……大人您是读圣贤书的,平日里都不注意这种事情,但是我们在宫里当差的人,那个没听过这样的故事?”
“您知道吗?西六宫中间的那个夹道,那就经常出事儿……有时候遇到电闪雷鸣大雨天气,有人就看见过穿着一身前朝服饰的太监宫女排队而过,看见你还冲着你笑呢……”
“还有啊,每到初一十五的时候,您可千万别照井水去……有时候明明是枯井,却在那时候变出一汪水出来,而那些水面上倒影的都不是你的影子啊……”
“别提了,这种事情宫里太多太多……我听老一辈人念叨,前明的时候每天从后宫拉出去的死尸都得有两车,那时候宫里的主子们对奴才是说打就打说骂就骂,一点小错就要人的性命啊!”
“咱们国朝这还算好点呢,但是家大业大的,光紫禁城里头的宫女、太监就得小两万人,这么多人住在一起,没规矩那还行?所以打死几个不听话的,犯错的那是一点都不稀奇啊!”
听着李莲英的唠叨,翁同龢脑袋一个劲的发晕,最后他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的养心殿,当他站在外廷天街上,吹着西北来的冷风时,他终于下定决心了,这些鬼故事一定要烂在心里,绝对不能对外宣扬。
“一个王朝啊!要是连点小鬼都镇不住,那可就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夕阳西下,老翁的身影被拉的长长的,显得非常的落寞……军机处里值班的章京们正围着杨智打趣,还吵着要他请客喝酒。
杨智渐渐的已经融入到了朝廷中,他和那名叫李拓的章京谈的无比投机,两人约好了一会下值就凑一起去喝两杯,李拓对朝廷里里外外的规矩非常清楚,这是杨智所需要的,而杨智作为一名新起之秀,也是身为章京的李拓需要借重的。
双方各取所需,场面真是皆大欢喜。
后右门旁边的内库和茶库门口,数名太监正聚在一起清点账目,看着他们猥琐的笑容翁同龢明白,这库房里又不知道有多少珍品被偷偷变卖了出去,这是分赃的笑容啊。
太和殿广场东头,看不清面目的三四名朝廷大员正在窃窃私语一路向南走去,也许就在这些话语中,户部又有几个官位被卖出去了,琉璃厂的几份珍宝又换了新的主人。
一起都那么的梦幻,那么的不现实,翁同龢眼中就连那些挺直腰杆目不斜视的禁军侍卫,也突然变的邪气了起来。
谁知道这些表面忠诚一脸正气的侍卫们,此刻正在想什么?谁有能保证他们的心是忠诚于这个朝廷的呢?
午门已经在老翁的身后了,轿子前的管家打开了棉帘,里面温暖的热气扑面而来。老翁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回头看了看高耸的五凤楼,心中暗叹。
“真的是老了!这个帝国,真的是老了!”
大清隐龙 1126 南方急电
养心殿西暖阁内,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三希堂东侧,一张圆桌已经摆好,中间一个景泰蓝攒花铜火锅,里面的银丝炭烧的正旺,围着火炉一群摆满了白肉、血肠、大虾、海参、鹿筋、鹿肉……丰富的菜色下面铺的满满全是酸菜和粉丝。
整个屋子里一片浓浓的肉香和鲜甜的香气,这正是满清带入中原的独特火锅吃法,有点像江南围炉火锅,但是食材比围炉火锅更加霸气,材料也多注重于野味,很有白山黑水民族的彪悍气质。
围着景泰蓝火锅的一圈都是一些开胃的小菜,量不大但都很精致,一看就是御膳房精心烹制的拿手绝活,绝对不是温火膳。
慈禧和慈安能摆出关外火锅宴来,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今天是家宴没有那么多客套,而已没有那么多礼法,而且其中隐隐还有弥合两宫太后之间矛盾的意思。
李莲英和周道英在桌子旁一人执酒壶,一人捧毛巾,笑的跟两朵老菊花一样,如此热烈亲切的气氛紫禁城里可是不多见了。
其实他俩也很清楚,这种宴席是很不符合礼法的,虽说满清的规矩比前明少许多了,但是寡嫂和小叔子凑一桌吃饭,而且还没有第三者在场,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但是谁又能管得了呢?满人的核心高层就是再坐这四位了,只有他们找别人麻烦去,谁还能找他们的麻烦。
更何况,今天这顿家宴两位总管太监早就下了封口令,外朝休想知道一星半点的影子。
“这是江南送来的五年陈绍兴酒,温而不燥姐姐可要多喝几杯……二位叔叔,今年关外黑龙江将军送来的鹿脯真是不错,多尝尝……”
慈禧敬酒布菜,左右逢源,现场气氛让他搞的无比温馨,若不是在场的众人都知道各人的底细,初来乍到的还真的让她骗了过去。
醇亲王心中暗叹,当初你把慈安逼到景山上差点逼的上吊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和颜悦色的,现在先皇密旨也被烧毁了,你算是有恃无恐喽。
政治人物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只有老百姓才会把一点过节记恨一辈子呢,朝堂上的政客们,今天是死敌明天就回是盟友,利益大于天,个人脸面算个屁。
甜丝丝的绍兴酒度数不高但是后反劲还是很厉害的,三四杯之后两宫太后脸色越发的红润了起来。
慈安喝了几口热汤压了压酒气笑着说道“我大清还是有气数的,虽然流年不顺但是关键时刻总是有人能够扭转乾坤,太平天国闹的凶就出了一帮湘军,西北有点乱就来了左季高……”
“英法联军打来的时候,哀家真的以为国朝这就要完了,可是没想到最后这群西夷拿了点银子就走了……而且还提供了不少雇佣军帮着咱们打长毛,你说这不是福气天授吗?”
慈禧拍了一下巴掌“说道就是啊!早知道那洋人没有推翻咱们大清的心,他们就是想要钱,咱们何必跟他们开兵见仗的打呢?”
奕?苦笑着说道“哎……那时候满朝文武包括先皇都被内忧外患给累坏了,再加上肃顺那一伙不停的上谗言……结果我那哥哥打心眼里就以为洋人跟长毛一样,是来推翻咱们满人天下的!”
“结果最后我在四九城和人家洋人一谈才恍然大悟,从头至尾那群人要的就是开关,就是要做买卖……说白了就是看咱们大清太富裕了,一个个嫉妒的都急眼了!”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咱们非要动刀兵,不吃亏才怪呢……”
慈禧点了点头“还好难关都过去了,现在虽然蹦出一个肖乐天来,可是同样还有杨智、法国人、俄国人来制约着他……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大清气数未尽啊!”
今天这场小会议,杨智的大揭底让这四位心情大好,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恐慌的根源就是因为你不了解,一旦弄明白里面的套路了,哪怕敌人再强大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更何况肖乐天现在还没有那么强大,这个世界上能制住他的势力还有的是。
心情好就多喝几杯,就在四人感慨这几年的不容易之时,突然从殿外响起一阵脚步声,一名小太监带着一名总理衙门的值班官员跪在外面,浑身大汗。
“启禀太后,总理衙门收到江南急电……曾大人来电!”
“咦?大帅来电报了?年前不是已经有过贺电来朝廷吗?”众人色变,李莲英赶紧把电文捧了上来。
按照清朝官场制度,春节期间全国的衙门除非涉及到军事的命脉衙门,都会有五天的封衙时间,这是清朝的法定休息日。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人们一般都会休息到正月十五,朝廷当然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找下面人的麻烦,所以说正月里衙门根本就不会办差的。
曾国藩在春节前就已经发了恭祝皇上、太后和大清千秋万代的拜年电文,按照常理来说正月十五之前是不会有什么动静的,而今天才大年初一啊!
慈安一把从李莲英手里抢过电文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最后她脸上的表情极其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这这这……大帅要进京了?他找朝廷要直隶总督的官位!”
“啊?”众人全都愣住了,谁都没有想到大过年的曾国藩会来这么一份电文。
其实按照原来历史的规矩运行,在太平天国和捻军都被平定之后,曾国藩很快就被调入京师,封侯之后朝廷就就没有放他离开,而是直接安排在了直隶总督这个位置上。
猜你喜欢